第一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社会地位不算太低。他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和美丽贤淑的妻子,他安分守己,委曲求全,希望保持这个家庭的小康地位。但是黑暗的环境却逼得他走投无路,先是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妻子,公然进行调戏,他虽然满腔愤怒,却还不敢发泄,还想委曲求全。可是凶恶势力对他是步步紧逼,樊楼诱奸是一次侮辱,白虎堂栽赃又把他陷害,刺配沧州途中又想把他打死。这一连串的阴谋,不断地落到他的头上,直至做了囚徒,他仍然想“挣扎着回来”。而高俅一伙,又唆使人火烧草料场,定要置他于死地。这时他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上了梁山。在这段复杂的经历里,林冲最初始终忍气吞声,想从妥协中找到“挣扎着回来”的机会,但他毕竟不是可怜虫,而是忍辱的英雄。在《水浒传》英雄形象的创造里,林冲是唯一不以性格的终结形态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经过了斗争考验的林冲,最后把武艺和生命一直都交给了农民起义运动。在血泊恨海里横刀而出的林冲,不仅在斗争中表现得最坚决、最勇敢,后来在大势所趋的招安局面里,也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曾提醒宋江说:“朝廷中贵官来时,有多少装么,中间未必是好事。”然而在无可避免的悲剧结局中,他最后还是无声无息地瘫痪而死了。时雨宋江:
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
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被梁山 泊吴用用计骗到梁山,卢俊义与梁山英雄大战,不敌而逃,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 张顺活捉。卢俊义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乘机逃走。回到北京城,妻子贾氏却与管 家李固做了夫妻。卢俊义同时亦被官兵捉拿,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宋江率梁山泊英雄攻打北京城,拼命三郎石秀独力劫法场,救出卢俊义,杀了奸夫淫妇。卢俊义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被高俅用药酒 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第二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比较成功的。林冲由“忍”到反抗,最终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 忍辱负重 造反上山 率直粗犷 玩弄权术 敢作敢为
一、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
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二、鲁智深形象分析
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
一)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二)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三)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 3
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三、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到秦明的上级那儿去杀人放火。《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死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杀了。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
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业。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杀死了阎婆惜。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杀死,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4
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所以晁盖一死,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平田虎,平王庆。再一个就是征方腊。征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也是宋江既是朝廷的忠臣,也是众兄弟起义的刽子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看他打方腊的时候,和他原来在梁山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来他一把朝廷的将领给俘虏以后,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他征方腊的时候,把方腊的将领俘虏以后,不是说推出去斩首,就是挖取心肝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死一个。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宋江是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死,怕他造反,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死了。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四、武松形象分析
一)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
景阳冈打虎,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爱憎分明、敢作敢为
西门庆与潘金莲私混,超越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行为规范,并且丧尽天良,毒杀了武大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罪恶,武松公出回来后,对哥哥的死产生怀疑,展开调查,真相查明之后,在灵台前愤斩了潘金莲,于狮子楼怒杀了西门庆。武松替亡兄报了冤仇,消除了自己及读者淤积于胸的一口恶气,表现了武松爱憎分明的豪侠之气。其间通过桩桩事件将武松一些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1)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武松与武大相比,无论外形与能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之武大之妻美艳动人,若如西门庆之徒那里会兼顾是否自家兄弟,早会坏了纲常,行了乱伦之举。而武松对于嫂子潘金莲的诱惑却是义正词严,怒而斥责,愤而离去。守礼法纲常,给了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直白的表达方式,却为武大后期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2)明察秋毫,做事果决干练。武松公出归来,发现愚兄亡佚,顿生疑惑,这里便表明了武松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接下来查案一节更体现了武松的精明干练,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效率如此之高,手段如此之果决,若换作常人,怕会是一桩永远也无从查起的冤案了。
3)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武松查明案情之后,本意公决,但知县包庇西门庆,换作旁人怕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含恨终生了。而武松断了这条路之后,替兄报仇之念未息,亲自手刃了谋害哥哥的奸夫淫妇。报了深仇并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
三)看透世事黑暗,走上反抗之路。
武松由一打虎英雄而至发配之人,其间经历了许多侠义之事,替人报打不平,也正因此武松差一点送了性命。醉打蒋门神,武松替施恩出了一口恶气,自己却不曾想因此而遭人算计。被张督监以堂而皇之的借口接去之后,倍受礼遇,武松不知是计,张督监的一番甜言蜜语之后,武松就对其深信不疑,且心怀感激之情。不曾想,张督监受蒋门神贿赂欲致武松于死地,早已设好了圈套。武松中计后,再次被发配,在飞云浦识破奸人诡计,灭了欲杀自己的几个恶人,幡然悔悟,至 6
此武松开始认识到在“人间正道”上已无容身之地“,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隐忍只能进一步遭人陷害,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有落草走上反抗的道路可行了,”人间正道皆沧桑”的道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终于投二龙山落草为寇,后又投奔梁山成为众多英雄中较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四)辩证看武松
1)性格暴躁,动辄伤人。
武松一出场就是以醉酒后斗殴现身的,做客柴进府上,却动手殴打庄客,书中多处描写武松喝酒的情节时,很少有规规矩矩,动辄恶语伤人,甚至以暴力威胁。在景阳冈一节中,武松在酒家喝酒,三碗之后,强行要酒,店家好言解释,武松却烦躁怒斥和威胁。英雄是从凡人堆里被凡人推出来的。武松是有个性的人,但别人也需要尊严,理应受到尊重才是,且酒家也多为下层劳苦之人,并非贪官恶人,无端遭此辱是不应该的。后期杀了张督监等人之后,武松一路行来,饮酒之后也是性格暴躁,动辄与人争执,因此引起许多事端。
2)一时兴起,滥杀无辜。
在鸳鸯楼怒杀张督监一家,武松未免有些嗜杀。想那张督监身为一任官吏,本该伸张正义,造福于民,不想却助纣为虐;而蒋门神仗势欺人,作恶一方。都是该杀之人,无可非议。然而张督监的家人,尤其那些丫环、使女,何罪之有呢?这些丫环、使女之所以身处下贱,都因贫苦而来,都是苦命人家的女儿,无端惨死在武松刀下,有几人能够感到如杀张督监、蒋门神般快意呢?
3)结交朋友,不分良莠。
十字坡下,武松险些成了张青、孙二娘夫妇二人的刀下之鬼,但在几句话之后,反倒成了结拜的弟兄,有失常礼。从中也体现了武松交友不分良莠:张青、孙二娘在十字坡下开了一家酒店,却专卖人肉包子,十足一家黑点,虽然文中也交待了张青、孙二娘专杀坏人,但杀武松从何解释呢?难道武松是坏人?或者解释为一时难辨真伪,宁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坏人脸上又没有贴着标签,那岂不是见人就杀,见利就取?或者说世道黑暗,但也全没杀人越货的理由。此中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解释武松交此二友的正义目的。
4)反抗的目标不够远大,也仅能解释为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已。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的出发点是官逼民反,是走投无路。并不是为了解决广大劳苦大众的苦难。只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他对黑暗的封建统治报有幻想,所以即使他一身的神勇,在 “犯事”之后也任凭官府发落。甚至没有鲁智深那种行了仗义之事,误杀人命,一走了之的想法。即使落草为寇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招安。还是继续效命朝廷的想法。
第三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所 在 系:中文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2014级
姓 名:李海龙
指导教师:张英 老师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比较成功的。林冲由一开始他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时,才被逼上了梁山落草的道路;鲁智深豪爽仗义,但也粗中有细;宋江文武都不及卢俊义,相貌也不出众,却坐了梁山之主,因为他有权术,当然也有一定能力;武松因打虎而成英雄,杀嫂和西门庆替兄报仇,但在恶人的陷害下,最终只有上梁山。
关键词: 忍辱负重 造反上山 率直粗犷 玩弄权术 敢作敢为
一、《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其“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 3
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其“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其“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
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二、《水浒传》英雄人物之鲁智深形象分析
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
(一)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
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二)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三)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三、《水浒传》英雄人物之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
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到秦明的上级那儿去杀人放火。《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死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杀了。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业。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杀死了阎婆惜。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杀死,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所以晁盖一死,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平田虎,平王庆。再一个就是征方腊。征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也是宋江既是朝廷的忠臣,也是众兄弟起义的刽子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看他打方腊的
时候,和他原来在梁山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来他一把朝廷的将领给俘虏以后,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他征方腊的时候,把方腊的将领俘虏以后,不是说推出去斩首,就是挖取心肝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死一个。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宋江是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死,怕他造反,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死了。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四、《水浒传》英雄人物之武松形象分析
(一)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
景阳冈打虎,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爱憎分明、敢作敢为
西门庆与潘金莲私混,超越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行为规范,并且丧尽天良,毒杀了武大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罪恶,武松公出回来后,对哥哥的死产生怀疑,展开调查,真相查明之后,在灵台前愤斩了潘金莲,于狮子楼怒杀了西门庆。武松替亡兄报了冤仇,消 9
除了自己及读者淤积于胸的一口恶气,表现了武松爱憎分明的豪侠之气。其间通过桩桩事件将武松一些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1、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武松与武大相比,无论外形与能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之武大之妻美艳动人,若如西门庆之徒那里会兼顾是否自家兄弟,早会坏了纲常,行了乱伦之举。而武松对于嫂子潘金莲的诱惑却是义正词严,怒而斥责,愤而离去。守礼法纲常,给了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直白的表达方式,却为武大后期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2、明察秋毫,做事果决干练。武松公出归来,发现愚兄亡佚,顿生疑惑,这里便表明了武松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接下来查案一节更体现了武松的精明干练,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效率如此之高,手段如此之果决,若换作常人,怕会是一桩永远也无从查起的冤案了。
3、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武松查明案情之后,本意公决,但知县包庇西门庆,换作旁人怕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含恨终生了。而武松断了这条路之后,替兄报仇之念未息,亲自手刃了谋害哥哥的奸夫淫妇。报了深仇并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
(三)看透世事黑暗,走上反抗之路。
武松由一打虎英雄而至发配之人,其间经历了许多侠义之事,替人报打不平,也正因此武松差一点送了性命。醉打蒋门神,武松替施恩出了一口恶气,自己却不曾想因此而遭人算计。被张督监以堂而皇之的借口接去之后,倍受礼遇,武松不知是计,张督监的一番甜言蜜
语之后,武松就对其深信不疑,且心怀感激之情。不曾想,张督监受蒋门神贿赂欲致武松于死地,早已设好了圈套。武松中计后,再次被发配,在飞云浦识破奸人诡计,灭了欲杀自己的几个恶人,幡然悔悟,至此武松开始认识到在“人间正道”上已无容身之地“,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隐忍只能进一步遭人陷害,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有落草走上反抗的道路可行了,”人间正道皆沧桑”的道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终于投二龙山落草为寇,后又投奔梁山成为众多英雄中较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四)、辩证看武松
1、性格暴躁,动辄伤人。
武松一出场就是以醉酒后斗殴现身的,做客柴进府上,却动手殴打庄客,书中多处描写武松喝酒的情节时,很少有规规矩矩,动辄恶语伤人,甚至以暴力威胁。在景阳冈一节中,武松在酒家喝酒,三碗之后,强行要酒,店家好言解释,武松却烦躁怒斥和威胁。英雄是从凡人堆里被凡人推出来的。武松是有个性的人,但别人也需要尊严,理应受到尊重才是,且酒家也多为下层劳苦之人,并非贪官恶人,无端遭此辱是不应该的。后期杀了张督监等人之后,武松一路行来,饮酒之后也是性格暴躁,动辄与人争执,因此引起许多事端。
2、一时兴起,滥杀无辜。
在鸳鸯楼怒杀张督监一家,武松未免有些嗜杀。想那张督监身为一任官吏,本该伸张正义,造福于民,不想却助纣为虐;而蒋门神仗势欺人,作恶一方。都是该杀之人,无可非议。然而张督监的家人,尤其那些丫环、使女,何罪之有呢?这些丫环、使女之所以身处下贱,都因贫苦而来,都是苦命人家的女儿,无端惨死在武松刀下,有几人能够感到如杀张督监、蒋门神般快意呢?
3、结交朋友,不分良莠。
十字坡下,武松险些成了张青、孙二娘夫妇二人的刀下之鬼,但在几句话之后,反倒成了结拜的弟兄,有失常礼。从中也体现了武松交友不分良莠:张青、孙二娘在十字坡下开了一家酒店,却专卖人肉包子,十足一家黑点,虽然文中也交待了张青、孙二娘专杀坏人,但杀武松从何解释呢?难道武松是坏人?或者解释为一时难辨真伪,宁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坏人脸上又没有贴着标签,那岂不是见人就杀,见利就取?或者说世道黑暗,但也全没杀人越货的理由。此中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解释武松交此二友的正义目的。
4、反抗的目标不够远大,也仅能解释为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已。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的出发点是官逼民反,是走投无路。并不是为了解决广大劳苦大众的苦难。只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他对黑暗的封建统治报有幻想,所以即使他一身的神勇,在 “犯事”之后也任凭官府发落。甚至没有鲁智深那种行了仗义之事,误杀人命,一走了之的想法。即使落草为寇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招安。还是继续效命朝廷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水浒传》古装历史剧1998 [2]吴越 关佩玉 品水浒《品人篇》[A]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 [3]金圣叹 第五才子书[C]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09 [4]王振彦 马振英 水浒人物上山原因论述[J] 南阳 南都学坛1997年04期
[5]胡三如 《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形象赏析[J] 《文学教育(上)》2007年07期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6]版易中天 《易中天全集(含品三国、品红楼梦、品西游记、品水浒传等)》 [A]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第四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攻读经史,胸怀大志,身在公门,精明练达,深通谋略,有仗义疏财,广结江湖好汉,具有领袖的气质和才干。但他忠孝思想根深蒂固,想封妻荫子,青史传名,以致带领梁山义军招安,起义失败
情节:宋公明放天王,宋江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宋江智取无为军,宋江三打祝家庄,宋江大破连环马,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宋江三败高太尉。
林冲: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忍无可忍没有退路时才坚决反抗。他的性格发展历程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坚决反抗
情节: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武松: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情节:井冈山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鲁智深:疾恶如仇,粗中有细,勇而有智,豁达明理
情节:鲁提辖拳打镇西关,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花和尚拔倒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浙江坐化。
吴用:下层知识分子,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梁山泊军师。能谋善断,是梁山义军的首脑核心和梁山事务的决策者,对梁山的起义起奠基作用,对梁山的发展期壮大作用,是智慧的化身。
情节:吴用智取生辰纲,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吴用使时迁盗甲,吴用智赚玉麒麟。
李逵: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反抗精神最彻底
情节:黑旋风沥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杨志:武艺出众,有家传的忠勇,生性老实,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仕途思想
情节: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燕青:心细,忠心,义气,理智,英俊,心灵机智,勇力过人 情节:燕青智扑擎天柱,燕青月夜遭遇道君。
石秀: 有一身好武艺,爱打抱不平,重情重义,敢作敢为,勇悍机智,人称拼命三郎
情节:石秀智杀裴如海,劫法场石秀跳楼。刘唐:直爽莽撞,没有心计
情节 :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智夺生辰纲。
第五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水浒入课堂,师生上梁山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上佳市小学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一、背景分析
小说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于《水浒传》这样的巨著,只是一味要求读,而不加具体引导,是很难读到好处的。本节课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在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扩大学习资源,增加语文积累,培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可以说对学生是终身受用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通读原著,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对人物形象有初步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2.掌握“层层深入抓细节,人物对比显特色”的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2.增进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和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小说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对人物形象有初步了解;掌握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掌握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问答导入,整体感知
1.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几本书吗? 2.关于《水浒传》你了解多少?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北宋时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过程。3.识记小说的三要素并学习“层层深入抓细节,人物对比显特色”的人物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曲调激昂欢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浒传》的解释,能让学生在总体上对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人物的技巧。
(二)看图猜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
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等。
2、分析图片内容
设计意图:一方面问答题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也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为更深一步的了解小说做铺垫。
(三)精彩段落赏析,分析人物形象 1.看故事情节猜人物
2.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经典片段,探究人物性格
片段一:心理寻思到“俺只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分析: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鲁智深粗中有细的特点。他虽然急躁鲁莽,但是在惩罚恶霸的过程中也有机制细心的一方面。
鲁智深:原名鲁达,人称花和尚。他本在渭州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至五台山落发为僧,鲁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后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发配,他一路护送,为此受到了高俅的迫害,上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从这其中可以看出性情刚烈、粗中有细、重义轻财。
片段二:赶到跟前把后生肩上一扳过来,喝到:“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当时扳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动作描写:集中体现了林冲性格优柔寡断的一面,得知侮辱妻子的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因为不愿意得罪上司,于是采取了忍让的方法。这也是林冲性格悲剧的所在。
林冲: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从中可以看出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四)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在《水浒传》中选取描写某个人物的典型片段,可以是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但不可直接出现该人物的姓名、绰号等词语,下节课,让班里同学们猜一猜,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教学反思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载体,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可忽视的教化功能,浓厚的审美功能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受到文人学者的推崇。如何让古代小说这种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发挥它应有的教化功能,无疑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开始寻找突破口。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里面,我能够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相对完整的环节?而且还要从这个环节中体现出一种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最终,在小说的三要素中,选取了其典型的人物来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以点到面的教学效果。
通过设计一些相对有趣又具有知识性的环节,比如“看图猜故事情节”、“看故事情节猜人物”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通过片段的解读到人物的梗概,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一步步解读鲁智深和林冲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的作业,“请同学们在《水浒传》中选取描写某个人物的典型片段,可以是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但不可直接出现该人物的姓名、绰号等词语,让班里同学们猜一猜,描写的是哪个人物?”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延续,让学生在阅读查找中进一步体会从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的方法。
我也深知,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对《水浒传》的解读还不够具体深刻,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人说:死在公开课上,才能活在常规课中。在这次教学案例的设计中,我对《水浒传》进行一些比平时要深入的多的思考,还能对自己的一些思维碎片做一次梳理总结,感觉自己也收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