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

时间:2019-05-14 18: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

第一篇: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要把握好三大路径:

一、从优化空间布局入手,跳出“行政边界”构筑县域经济竞争格局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大背景、大动态、大趋势,是捕捉县域经济发展新机遇,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外部条件、环境和机理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不再是“划地为牢”、相互封闭、各自为战;二是我国区域经济正在摆脱传统的行政边界限制而进行重构、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主导力量与扩散效应正在不断增强、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分工结构重组正在向内地纵深推进;三是区域的竞争、城市群的竞争已成为一种新的竞争趋势。因此,对县域经济而言,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推进与区域经济的全面融合,通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县域发展战略规划依然停留在县域行政区划边界范围内。它的典型表现就是经济从属于行政,这样的县域经济实质是一个县域行政范围内的经济,而发展县域经济也只能是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这种人为的对县域经济发展加以行政区划的限制和约束,必然阻碍发展要素的跨行政区划流动,提高经济运作成本,降低经济运作效率。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首先就要敢于跳出县域,用市场的眼光,从整个区域发展的空间,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确定县域的发展战略;就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确立这样的战略,其意义在于,突破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县域”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相融汇,可以在一个远远超出一县范围的广大空间里去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在一个更大的市场中去开展合作与竞争,从而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经济区域范畴来对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布局。以经济区域范畴来进行产业布局的实质就是,以自身特色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经济,并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和市场的充分整合与利用,使特色经济更特,优势经济更优,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国内一些领先县域的实践看,以区域为范畴进行产业布局的效应有二:第一,由于参与了区域内的产业分工,经济基础较差的县域与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了工业一体化和发展要素配置的一体化。这样,资金、物资、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发展要素就能够更多的、更通畅的向县域经济中的优势产业流动,县域工业发展的后劲由此得到大大增强;第二,由于参与了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使得县域工业的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而这种专业化生产带来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这种产业集群彼此竞争又密切配合,从而能极大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各县域而言,在这一进程中,必须主动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县域经济还必须着眼更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并主动接受更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以此来构筑县域经济的远期竞争格局。

二、从优化行政体制入手,让“强县扩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已失去了“以经济发达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初衷,其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对此,有专家将这种弊端概括为三大“漏斗效应”:一是“财政漏斗”。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巨额资金来维持自身运转,只能靠行政手段对下“抽血”、对上截留;二是“权力漏斗”。一些地方职能部门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效率漏斗”。由于管理层次过多,造成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高企。从这个角度看,在当前,从体制入手,给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县域经济发展更多的源动力,无疑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举,现实之举。在这方面,目前正在国内一些省区试点的以“强县扩权”为核心内容的“省直县”等体制改革就具有积极意义。

“强县扩权”的核心是将更多的事权、财权下放到县。其核心意涵在于,通过在行政层面上确认和扩大县域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带动县域经济突破“市管县”所形成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国内一些率先试点的县域来看,“强县扩权”的实践意义非常明显:一是提高了县域行政管理的效率。由于财权和事权的下放,“强县扩权”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减少了审批环节,降低了“过程成本”;二是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扩权县可以直接与省级政府“对话”,这实际上等于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无论是对决策沟通、信息交流,还是对把握竞争机遇、争取发展空间,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三是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强县扩权”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权限的回归,行政决策和管理可以更加贴近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整体而言,与近年来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相对应,县域经济在调控产业布局和吸引产业入驻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更加凸显。因此,对县域而言,选准并坚持一条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思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要坚持特色型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情况,选准优势,重点突破,重点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创出特色,围绕特色产业创出名牌。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所属的产业体现着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而特色经济就是县域经济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发展特色经济就是在培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从各地的实践看,县域经济走“特色”之路,应注意结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扬长避短”。发展县域经济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定要“扬长避短”而非“扬长补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要突出重点。要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要放弃一些没有优势的产业,放弃原先“争资金、争项目”、“小而全、多而散”的产业发展思路;二是取长补短。这里的“取长”是指,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取区域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在产业规划、市场调控、企业经营等诸多方面之“经”;而“补短”是指,要补县域特色经济之“不特”,补优势经济之“不优”,目的则是使县域特色经济更“特”,优势经济更“优”,从而促进县域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比较优势尽快转化为竞争优势。

“长板”、“短板”是“木桶理论”中两个最生动的比喻。以这个理论来观察地方经济发展,那么,“特色”就是县域经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和区域经济竞争的“板”。值得思考的是,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长板”也好,“短板”也罢,最怕的是没有“板”,或者根本就找不到这个“板”,这在当前中西部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没有“板”的特征,对县域经济的调控抓不住重点,突不出重心,要么一哄而上,要么一哄而下,从而一次次失去了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机。

第二篇:章丘官庄闯出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章丘官庄闯出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编者按:

近年来,章丘市官庄镇围绕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幸福”新官庄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文化立镇”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先后荣获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乡镇和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1年,官庄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914万元、各项税收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2%。

工业强镇

提升综合实力

官庄镇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企业发展年”活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在存量中优化,在增量中升级,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工业强镇。

推进产业集聚在“量”上求发展

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按照“设施共建、产业共育、资源共享、生态共创”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产业整合、产业配套和产业环境建设,引导园区产业集约发展。自2008年以来,共计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官张路、华民大道、民基路等高标准园区框架路,配套完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创造了先决条件。目前园区内企业已达180余家。下一步计划修建连接徐家至城东园区路,实现双山城东、官庄西区、普集凤凰山几个园区的有序对接,实现规划衔接配套,土地集约开发,项目配套发展,为项目落户和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从抓细节、抓服务、抓进度入手,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有序快速推进。先后有新纪元重工、伊莱特重工、民基电力等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投产。2011年,在外部宏观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新开工大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近10亿元。其中民基LS特高压电力产业项目总投资6.1亿元,投产后将年创利税1.5亿元;伊莱特重工大型(海上)风电法兰项目总投资6亿元,现已投产,可年创利税1.3亿元。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向规模企业迈进,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8家。加强与金融单位的通力合作,搭建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快产业升级在“质”上谋飞跃

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以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帮助华民、澳信工贸、居易酿造等有资金储备的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助推其做大做强。其中伊莱特重工与山东建筑大学2009年起共建产学研基地,华民公司于2011年5月份被指定为“国家电力工业磨球实验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加快风电部件、新型建材、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搞好后续投资,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努力使之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大型风电、核电锻件的生产制造基地。2011年初伊莱特重工的“金鲁阳”商标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覆盖22个国家。

培育低碳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支持企业发展清洁生产,推进废物

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探索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倡导低碳消费。引进的章丘市枣香林秸秆压块厂每年可处理农作物秸秆1000余吨。通过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现已发展张庄等沼气专业村7个。

强力招商选资在“新”上求突破

强化招商选资新理念。着力推进招商选资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粗放增长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真正做到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坚决转变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拒绝引进环境不达标的项目。

优化招商选资新方法。从依靠优惠政策招商,逐步转移到依靠环境优势、地域优势、文化优势来吸引客商,针对性开展文化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盘活用好现有存量土地,注重引进资源能耗低、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产业项目。

培育招商引资新环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实行项目服务限时办结制、包办制和现场办公等制度,完善项目推进、督查督办机制,形成在谈、签约、建设、投产达效的梯次推进。目前济南高端制造业服务基地、UPC风力发电项目和华电国际太阳能发电项目等过亿元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官庄镇将强化服务,力争及早签约落地,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旅游兴镇

提升发展后劲

作为区域面积占章丘全市十分之一强的乡镇,官庄镇南北跨度达60多里,平原、丘陵、山区由北向南依次过渡,地貌多样,地形变化大,其中山区丘陵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造就了独特而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官庄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努力构筑章丘东南的后花园,实现旅游兴镇。

做强民俗生态旅游

明清古村朱家峪是官庄镇最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全镇以此为依托,努力做大做强民俗旅游产业。

2008年借力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官庄镇随章丘市考察团赴东北三省开展了“看电视剧《闯关东》,游朱开山老家,投资魅力章丘”旅游招商推介活动。2009年朱家峪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2010年朱家峪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现正积极争创国家4A级景区。

推进影视剧产业的开发工作,先后有《闯关东》、《永远是春天》、《南下》等30余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入选“山东十大影视基地”。朱家峪已成为章丘市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在朱家峪的龙头带动下,南部山区生态景点开发有序推进,赵八洞风景区、九鼎山生态景区先后向游人开放,兴隆寺、宝珠山风景区完成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朱家峪—赵八洞—宝珠寺—兴隆寺—九鼎山的一日游旅游线路。

下一步,官庄镇将以明清古村朱家峪及东矾硫李氏太和堂为依托,发展民俗旅游;以盛习友烈士陵园和北王村“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依托,发展红色旅游;以胡山、赵八洞、宝珠寺、兴隆寺等为依托,发展宗教旅游;以宝珠山水库、九鼎山生态农庄、齐长城、蛇道峪、天仓岭等景点为依托,发展山水旅游。整合全镇旅游资源,多元融资,联动发展,深度开发,加强推介,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名镇。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官庄镇按照“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思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和采摘旅游等项目。

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建立起朱家峪和法家峪两大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吸引城里人到田间采果、游览、观光,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以赵八洞香椿、朱家峪老粗布等为发展重点,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赵八洞”牌香椿获得国家农业部

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盛苑花卉荣获全市名优农产品称号,“居易”牌酿造食品包装荣获全市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一等奖。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从2008年开始至今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赵八洞香椿采摘节,以香椿为媒吸引大批外地游客观光采摘,并由此拓展涉及全镇的“游历史古村、赏盛苑花卉,龙藏洞摘香椿、农村社区搞体验”等一系列农业旅游项目,不断提高生态观光农业知名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镇旅游业帮助群众实现就业3280余人,每人年均增收5000多元。

大力优化旅游环境

实施“五化”(美化、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工程,为广大游客来官庄旅游提供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投资1000余万元,在章丘市乡镇中率先高标准建设了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改造和谐大道、西商业街、白云路等驻地主干道路。投资150余万元,维修309国道两侧路灯120盏,铺设电缆6000米,实现与城区亮化工程同步对接。投资600余万元,实施国道309线官庄段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提升工程。

重拳出击,依法取缔556家小石灰窑、小焦宝石窑。在努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着力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全镇已有三分之一的村列入社区合并规划,其中朝阳、官庄、养军三个社区已初具规模,累计建成多层农民公寓楼20栋,在建小高层2栋、多层18栋。朝阳社区荣获“济南市农村住房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工作亮点项目”,先后接待国家、省和济南市领导视察上百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文化立镇

增进民生幸福

在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城镇功能的基础上,为适应和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官庄镇把文化建设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投资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先进的思想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实现文化立镇。

以先进的思想文化提供精神动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工作中,官庄镇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严格按照 “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关键,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每周五下午为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时间,引导全体机关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自觉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坚持以主题教育引领社会风尚。积极开展以“认领先锋岗位、兑现先锋承诺、树立先锋旗帜”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先锋活动”,提振了全镇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精气神”。实行“直包到户、贴心服务”,着力构建“民情快递、民困速解”的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为广大群众“送政策、听民生、解民忧”。

坚持以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使廉政文化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行“四会管村、五章理事、三网惠民”治村模式,完善以“五步议事法”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按章理事、和谐共事的运行格局。扎实开展“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和“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

以完善的载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官庄镇把完善镇村文化活动载体作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完善。

投资600余万元,在朝阳社区规划建设了别具特色的闯关东文化广场。闯关东文化广场的建成,与朝阳社区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了城镇整体形象,成为全镇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镇综合文化站,高标准配备了内部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逐步对村级文化大院

进行了硬化、亮化,并附

有篮球架、乒乓

球室及各

种健身器材,满足村民的健身需求。借助上级优惠补助政策,大力建设农家书屋,目前全镇60个村已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配发图书6万余册,光盘6000余盘。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浸润提升学生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官庄镇加大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对东八井、孟家峪、闫家峪等9所南部山区小学进行改造,不断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实施路网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农民健康等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积极为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丰富的文体活动推进文化惠民

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就要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心,用文化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抓好节日文化。牢牢抓住节日文化这一农村“文化大餐”,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每年的元宵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期间,都精心组织开展民俗表演、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

抓好广场文化。为彰显闯关东文化,弘扬闯关东精神而建设的闯关东主题文化广场,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就以其一流的设施、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全镇最为活跃、举办活动最为频繁的文化广场,成为全镇文化建设的凝聚点、示范点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至今举办的文艺演出、群众体育、露天电影等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达100场之多,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为此,官庄镇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并逐年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作用。以农村文化大院为阵地,积极组建庄户剧团,全镇已组建以吴家、孟家峪村为代表的庄户剧团30多个。镇文化站牵头,加强培训,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庄户剧团作用,成为全镇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本版撰稿/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 潘嫱 孟祥利)

第三篇:浅析如何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安大公路)贯穿全镇。近几年来,处于沿江经济板块的**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按照“融入沿江、错位发展、三区联动、三年倍增、跻身前

八、强镇强村”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打造沿江开发配套区这一目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镇域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经济总量30.5亿元,财政收入4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工业已形成“轻工纺织、车船配件、机械冶金、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蔬菜园区是全省知名、**一流的农业园区。

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下面就以**镇为例,就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国土资源工作领域出发,发挥国土资源部门优势,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力保障,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供规划保障。

要科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镇域特点。具体到**镇,应当突出**沿江开发配套区的功能定位。二是要注重衔接。注意与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协调和衔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三是加强引导。引导拟建项目在建设用地规划区中选址,确保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拓宽空间。对未列入土地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只要其选址未占用基本农田的,积极协调予以办理。在规划控制指标不突破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采取业务技术措施,拓宽工业用地的政策空间。

二、提供资源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经济腹地,**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沿江区域分工。作为农业大镇,一是要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开展以田、林、路、水、村为重点的综合整治,认真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充分利用二次调查成果,结合清理闲置土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清查临时用地、建设用地跟踪管理等进行调查摸底,形成翔实、准确、现势性较强的第一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做到心中有底,为保护资源、强化土地管理、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提供用地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配套区,吸引和承接沿江大企业、大项目配套产业。在打造汽车配件、船舶配件、机械化工基地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明确挖潜增量、提高用地门坎的思路,积极形成控增量、用存量的倒逼机制,做足“点供”“盘活”“置换”“挂钩”文章,破解用地难题,全力保障重点用地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力促一次规划,按项目实施进度,分期供地;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进区企业,进行因势利导,鼓励增资扩股,尽量不扩大用地规模;对公建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采取统一规划,集中配套建设;禁止规划控制区内农户自拆自建,实行农民公寓统建,集中安置。

四、提供资金保障。

**是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国土部门要积极通过土地运作,以土地为媒,搭建融资平台,运用土地这根杠杆,全力撬动区域经济,使之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规定,结合园区建设的工业项目实际情况,及时商定拟上市挂牌工业用地的产业定位、投资规模和规划要点等,严格执行用地最低价标准,全力推动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二是适度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随着沿江开发步伐加快,**区域优势凸显,中心镇的集聚效益日益明显,经营性用地指标适度向沿江地区倾斜,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三是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权属合法、界址清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转让、出租、作价入股和抵押(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其土地收益主要留在所在镇、村优先用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

第四篇:镇域经济发展经验

镇域经济的“兖州模式”兖州市积极扶持引导各镇街依托镇域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成功培育了一批经济发展强镇,形成了产业鲜明、独具特色、错位发展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产业集群聚集发力

坐落于兖州市新兖镇的华勤集团,企业生产的钢丝绳刚一下线就被送进了输送带车间。此外,该企业在为宝马、奔驰、兰博基尼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配套生产轿车子午胎的同时,其尾气过滤器填补了国内柴油车尾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空白。同一产业的上下游及关联产品,在一家企业内部实现了高度聚集。积极扶持引导各镇街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基础优势,推动镇域经济结构转型,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关联度高、分工专业、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特色品牌撑杆助跳

山东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坐拥 “国字头”和“全球级”的“身份标识”已经成为兖州企业发展的特色品牌。兖州市紧扣镇街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经济,实施名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带动一批骨干企业进行新技术引进、新工艺采用和新产品开发,打造引领镇域经济的旗舰团队,主导产业对镇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金龙鱼”、“今麦郎”等一批产业品牌脱颖

而出。

三、城乡一体拓展空间兖州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对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合理布局,构建了以城市为核心、以小城镇为依托、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通过统筹城乡,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拓宽空间。全市85%的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和二、三产业就业,镇域内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加快了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和经营规模化进程,城镇化实现了与工业、农村发展的有效互动。

邹城

立足镇域实际和工作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财”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将调整农业结构、壮大民营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加快载体建设,实现镇域经济的大提速。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农民根据本村实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以壮大民营经济为根本出路,积极实施“大户带动、政策驱动、效益拉动”战略,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专业加工园区;以培育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通过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形成“特色农业种植区,多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小城镇建设为优势载体。以“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标准,对镇驻地进行综合整治。

沭阳、沛县

一、借“势”发展,强化招商引资。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人文优势,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从扩大内需中争取基础设施项目、从改革决策中争取产业培育项目、从改善民生中争取事业发展项目、从外引内联中生成招商项目、从全民创业中启动民资项目。

二、借“鸡”下蛋,实现“无中生有”。加速村级经济发展和“三来一加”项目推进,引外地项目,搞“无本经营”;用“留守劳力”,办“家庭工厂”,形成铺天盖地的全民创业态势,推动全民创业纵深发展。充分利用闲置旧校舍、厂房,新办企业或实行租赁承包,增加财源。对经营不善、发展粗放企业实行“腾笼换鸟”,采取“低出高进”,局部淘汰,为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发展空间。

三、借“台”唱戏,宣传推介自我。充分利用“老乡会”、“同学会”、“项目洽谈会”等各种形式展示自身的政治、历史、文化、底蕴,发布和采集各类信息,着力宣传推介,吸引外商眼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外商投资兴业的“选点”。

四、借“题”发挥,注重连锁效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延伸产业链条,不断促其做大做强。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就是要按照园区化提升产业、社区化提升功能、职业化提升素质的“三化三提升”思路,通过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岗位职业化,培育镇域竞争优势,增强镇域发展活力,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发展镇域经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立足资源共享、错位竞争,着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区域经济板块。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中心镇创建带动镇域经济科学发展。要把中心镇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坚持以“三化三提升”为统领,把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五篇:镇域经济发展汇报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汤河镇镇域经济发展工程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的科学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镇上下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优化环境,强化措施,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全镇的经济实力。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

(一)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打造“项目工程”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8月份,全镇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3个,其中续建项目13个,在建项目7个,分别为沂河磨具、赵军复合肥、华盈工艺品、和美饲料、浩宇不锈钢、田野鸭业和江阴路桥华乙塑胶项目,再谈项目3个,分别为兰山王先生塑胶项目、新新工艺与台湾杨先生合资的扩建项目和浙江嘉兴海王管件项目,累计协议利用外资2亿元,实际利用区外资金9000万元,其中展华工艺新引进境外资金6万美元。同时,我们积极加大企业投入和技改力度,促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全镇各企业多方协调资金,紧紧抓住重点项目不放松,重点工业项目顺利进展,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产业的结构,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实力。

(二)实施富民强镇工作,打造“惠民工程”

我镇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加大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力度,今年共新增杞柳种植面积200亩,苗木花卉面积300亩,新增大坊坞特色荷花种植50亩,共培育出大南庄、前东庄等苗木花卉专业村10个,旦彰街、前东庄等木瓜海棠专业村5个,前朱寺、后朱寺等杞柳专业村20个;以行道树、农田林网的形式新栽植树木12万株,组织实施了38个村的村庄绿化工程,新增绿化示范村3个。此外,我们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贴补政策,共发放小麦、水稻、玉米等补贴262万

1元,家电补贴55万元。今年4月份,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沂州海棠节”,进一步叫响了沂州海棠的品牌。近日,我镇又分别被中国花卉协会和中国林产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海棠之都和中国木柳工艺之乡的荣誉,大大提高了我镇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打造“基础工程”

今年上半年,共投资1500万元、横跨汤河两岸的三座大桥顺利竣工通车,大大改善了汤河镇的交通状况和发展环境;我们还完成了9公里共5.5万平方的农村道路建设;持续三个月的汤、沭河培堤工程,共采伐树木87200棵,果树3500棵,迁移苗圃220亩,坟墓270座,清理占迁青苗150亩,完成房屋拆迁2700平方米。目前长26公里的培堤任务已全面完成,共完成土方60万方,修建桥涵闸23座;投资80万元的医院病房楼,现已进入整体装修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飞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府前街的综合开发工作已完成筹备,最近就将开工建设。

(四)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工作,打造“环境工程”

今年我镇按照市、区两级部署,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了342省道两侧、程梅路两侧和政府驻地的环境卫生整治。共拆除棚厦、栅栏32处,清运垃圾1800车,粉刷墙壁近6万平方米,清除非法广告牌71个,清理砖堆、草堆322处,清理道路两侧蔬菜庄稼12600平方米。二是积极推动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多次召开了全镇村干部会议,要求各村重点抓好八堆的清理和垃圾池的建设,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三是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相结合。狠抓了342省道和重点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全镇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四是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联合工商、交管、公安等部门,对驻地主要道路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点行为进行了彻底清理,不规范经营门头均进行了拆除,并在各主要道路的停车秩序进行了统一规范。五是召开了镇驻地和沿线经营业户大会。对广大业主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的再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于近日组织了全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

知名人士,对各经营户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镇测评,并将成绩在全镇通报。

(五)继续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力度,打造“社区工程” 我镇社区建设在今年取得飞速发展,洽沟社区一期工程4座居民楼(13600平方米)现已交付使用,作为社区配套基础设施的老年房、深水井、景观石渠、音乐广场都已建成投入使用,通往社区的道路也已完成硬化、绿化和亮化。占地近2300平方米的社区花园也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和4座小平方的居民楼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底即可交付使用。按照汉唐风格完成规划设计的坊坞社区2座居民楼,经过紧张的手续办理和招投标工作,现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也可投入使用。目前,东庄社区准备再建两座居民楼,现正在宣传发动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建设创造的商机,大力发展服务业,既创造了就业岗位,也提高了居民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化水平不高。

2、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跟不上区、镇两级步伐,部分村班子建设不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3、村级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

4、基础设施欠帐大,城镇建设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握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任务目标的落实,全面推动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经济建设,扩大全镇民营企业规模,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做好目前几个在谈项目的落地工作,分别为兰山王西华塑胶项目、新新工艺与台湾杨先生合资的扩建项目和浙江嘉兴海王管件项目,力争年前实现资金到位。加快田野

鸭业、浩宇工贸、和美饲料、赵军复合肥、华盈工艺、沂河磨料和江阴华乙路桥塑胶等七个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力争年底竣工投产创造效益。继续扩大招商领域和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法,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二)抓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依托地方传统优势,大力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杞柳生产基地25000亩;继续完善海棠园建设,力争业户经营规模化、上档次,入园户达到200户,为“第二届海棠节”打好基础。

(三)抓社区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全镇群众居住环境。力争短时间内完成洽沟社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4座小平方居民楼的建设和坊坞社区2座居民楼的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同时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镇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

(四)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镇域经济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对排查出的不安定因素,逐一落实领导包案制,组织人员力量,集中进行查处。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大信访”格局,完善“大调解”机制,维护全镇的稳定。

总之,我们将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学习先进单位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稳定,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为打造“半壁江山”、全面建设“新汤河、富汤河、美汤河”而不懈奋斗。

中共汤河镇委汤河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九月七日

下载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可依赖的三大路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我国县级经济发展

    加强我国县级经济发展姓名:王娜学号:0083671【摘要】县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尤其是作为一个拥有一半多农民人口的国家,县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

    我国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对的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当前,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成为影响高校毕业......

    镇域经济发展信息(推荐阅读)

    助力实体经济 实施乡村振兴 保障改善民生五月的界河镇,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投资1.2 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滕州市政工程保障基地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深信纯物理法水处理设备制......

    关于村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村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张守卫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2010年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村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共调查城关镇、迎丰镇、后柳镇、曾溪乡、长阳......

    某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材料

    某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材料近年来,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大力弘扬“团结拼搏,服务大局,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

    谈镇域经济发展(五篇模版)

    抢抓有利机遇,快速推进镇域经济的发展枫林镇党委书记、镇长 欧阳才华枫林镇地处鄂赣交界,316省道、五九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被称为鄂东南的“东大门”。近......

    县乡(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材料

    一、2005年1—7月份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农村农业 (二)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调整充实了城镇规模建设工作机构,推选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了城......

    县乡(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材料(★)

    一、2005年1—7月份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工业、农业持续发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