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胞核的分离
实验四 细胞核的分离
[实验目的]
1.为了研究细胞核及其组分。
2.定量分析细胞核的生化组分及其它一些特殊成分。
[实验原理]
1956年由chauveau等人提出,用高密度介质来分离细胞核。由于细胞核的密度较大,在高密度介质中,在高速离心条件下沉降下来,从而达到与细胞质其它成分分开来的目的。chauveau的方法是将动物肝脏直接在2.2mol/l蔗糖溶液中匀浆,然后高速离心40 000g 1小时,细胞核沉淀到底部,线粒体和完整细胞,包括红血球漂浮在液面,通过一步操作即可分离得到细胞核。其后又有不少研究者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例如加进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改变分离介质的渗透压;选择介质的ph以及不同的高密度蔗糖溶液离心方法等。这样减少了细胞核的脆性,防止聚集,维持恒定的ph,就能保持细胞核的精细结构。虽然这一方法比较简单,能得到较高纯度的细胞核,也已被广泛采用,但实验需要高速离心机,这在一般实验室不能进行,此方法要用高浓度的蔗糖,如果要分离大量的细胞核,也很不经济。
目前在一般实验室中更多的是用柠檬酸分离细胞核,在柠檬酸介质中分离细胞核可以显著地除去附着在细胞核膜上的细胞质成分。由于柠檬酸降低了溶液的ph值,这样可以减少细胞核的破碎率,并能分离得到较高分子质量的核酸,可能是由于核糖核酸(一种酸溶性蛋白)被柠檬酸除去,以及二价阳离子被柠檬酸螯合所致。
柠檬酸的浓度对分离细胞核的质量有较大影响。通常在较低的ph值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细胞核。但在过酸条件下,可能引起细胞核成分的改变和酶的失活。为了研究细胞内核酸,一般常在ph值为4,甚至在ph值为2.5时分离细胞核。如为了分离细胞核的酶,则需要较温和的条件,此时可以在ph值为6~6.2的极稀柠檬酸溶液中分离细胞核。细胞核纯度的鉴定,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物化学方法进行酶活力的测定,某些细胞质的酶(如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和脂酶等),在纯细胞核制品中活力应较低或检查不出来。
本实验以动物肝脏为材料用柠檬酸的方法分离细胞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
[实验用品]
一、材料:动物肝脏。
二、试剂:
1.0.9 %氯化钠。
2.1.5 %柠檬酸钠。
3.0.25mol/l蔗糖-1.5% 柠檬酸溶液。
4.0.88mol/l蔗糖-1.5% 柠檬酸溶液。
5.台盼蓝染液:取0.4g台盼蓝,0.81g氯化钠,0.06g磷酸二氢钾和0.05g羟基苯甲酸盐于95ml重蒸水中,加热溶解后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2~7.3之间,最后定容到100ml。
三、器材:
1.解剖器一套。
2.高速组织捣碎机或组织匀浆器。
3.离心机(能准确调速的)。
4.台秤。
5.光学显微镜。[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细胞核的分离
1.实验前24小时内动物须保持空腹,然后将动物断头杀死,取出肝脏,在生理盐水中充分漂洗除去血污,用滤纸吸去表面液体,将肝脏放入-20℃低温冰箱过夜待用。
2.取10g肝脏剪成小块,按1﹕10(重量﹕体积)加入1.5%柠檬酸溶液,用组织捣碎机或组织匀浆器破碎细胞(注意不要把细胞核破坏),如果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要捣3次,每次5~10秒钟(转速为10 000~20 000r/min)。
3.把捣碎液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以800~9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沉淀再用1.5%柠檬酸液洗一次。
4.将沉淀再悬浮于100 ml 0.25mol/l蔗糖-1.5%柠檬酸溶液中制成悬液,将离心管内预先加好200 ml 0.88mol/l蔗糖-1.5%柠檬酸溶液,并将上述悬液置于0.88mol/l蔗糖-1.5%柠檬酸溶液之上以1 000r/min离心10分钟,即可得到较纯的细胞核沉淀。
二、细胞核纯度的鉴定
用玻璃棒碰一下细胞核的沉淀,放在载玻片上轻磨,然后加一滴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液,加上盖玻片,即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高纯度的细胞核制品必须在计数400个核中不能有一个完整的细胞;在1 000个细胞中不能有一个带有细胞质的核。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绘制细胞核形态图sssss
2.分析影响细胞核提取的主要因素。
第二篇:教案2-细胞核的分离
细胞核的分离与纯化
我们知道每一个细胞内部都是由多个结构组成的,比如说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如果要研究细胞内这些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在细胞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时,那么首先必须将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出来,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之后,然后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今天就以小鼠的肝细胞核的提取为例,来了解一般分离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我们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掌握离心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细胞核分离的原理和方法。那关于离心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我们在第一次实验课上已经讲过了,那么在这里我只强调两点,就是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配平原则并且规范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是第一的。那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细胞核的分离原理。
由于细胞内不同结构它的比重和大小是不同的,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将我们的生物材料研磨成匀浆,然后通过离心的方法分离出细胞质和粗制细胞核,细胞核粗制品加入0.25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含Ca2+,可防止细胞核凝集,维持细胞核的正常形态),混匀制成匀浆,然后选用高渗蔗糖—柠檬酸溶液作为梯度介质,调整离心力,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离心,可以使细胞核单独沉淀于离心管底部,从而将细胞核与其他比重相接近的亚细胞结构分离开。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细胞器沉降的先后顺序是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和其他微体、核糖体和大分子。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在这个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试剂?
实验试剂:1,生理盐水 2, 1.5%柠檬酸 3,0.25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 4,0.88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 5,核洗液 6,0.02mol/L NaOH溶液,关于各试剂的作用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会说到。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
(1)首先第一步就是肝细胞匀浆的制备。用颈椎脱位的方法杀死小白鼠后,迅速剖开腹部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去除结缔组织),尽快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烧杯中,反复洗涤,尽量除去血液,剪碎,称取0.5g的肝组织,放入匀浆器中,加1.5%的柠檬酸溶液4.5mL,柠檬酸具有抑制核酸酶活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止核酸的降解。反复研磨制成匀浆。再将匀浆用尼龙布过滤2-3次,除去残渣。
(2)分离细胞质和细胞核
a.将过滤好的匀浆液转入离心管中,放入普通离心机,大家注意一定要配平,然后以35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离心之后的上清液含有细胞质,要倒到另外一个试管中保留,待测定核酸时使用。
b.余下的沉淀物就是粗制的细胞核,然后加入0.25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1mL,用玻璃棒搅匀,制成细胞核悬液,在这个溶液中加入了CaCl2,因此含有Ca2+,这可防止细胞核凝集,能够维持细胞核的正常形态。
c.另取一个离心管,先加入0.88 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9Ml,用滴管吸取上述的核悬液,沿管壁缓缓铺于0.88 mol/L蔗糖—柠檬酸溶液面上,因为该溶液中含有蔗糖,且浓度较高,所以溶液比较黏,跟上面的核悬液能有一个明显的界面。然后再以2000r/min 转速离心10min,倾去上清液,将试管倒立于试纸上,以吸干余液,沉淀即为初步纯化的细胞核。
d.加入核洗液5mL,以2000r/min离心10min,除去上清液,再重复洗涤一次,得到的白色沉淀即为纯化的细胞核。
e.加5mL的0.02mol/L NaOH溶液使细胞核溶解为核液,保留,待测定核酸。注意事项:1.红细胞与细胞核大小相似,可与细胞核一起沉淀,不易分离,因此从杀死动物到取出肝脏,动作要迅速,否则血液凝固,不易将红细胞洗净。2 倾到上清时要求一次倒出,不得反复倾倒,防止震荡沉淀,影响结果。3 一定要正确使用离心机。
第三篇:《细胞核》教案
《细胞核》教学设计 生物科学阮美霞
一、前期分析(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四节《细胞核》,教材首先介绍了伞藻的嫁接实验,用以说明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讲述细胞核的结构。最后归纳总结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较好的知识性和结构性的铺垫。而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细胞增殖和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从知识起点来看,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等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从思维结构来看,高二的学生具备了理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问题的自我分析,但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对证明细胞核功能的各个实验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核功能
2、简述伞藻“嫁接”实验过程
3、区别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用比较研究法获取知识
2、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能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课
讲授知识:
一个真核细胞可以有1个,多个,0个细胞核。
一、细胞核的功能
二、细胞核的结构
【导课】
(PPT展示一张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图)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张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图,在这张图中,你能发现几个细胞? 【提问】
1、为什么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解释】
是的,绝大部分细胞只有1个细胞核,但也有的细胞有的有多个核(如骨骼肌细胞)。PPT展示骨骼肌细胞的图片。
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PPT展示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细胞核》。
以细胞核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谁在承担这个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并提出问题: 【提问】
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
理由是什么?
问题2: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什么控制? 资料二:(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1.老师先对照图片简介伞藻的结构。
2.以图片的形式打出生物学家的操作流程图,让学生观察讨论试验步棸,然后表述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提问】
问题串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带细胞核的假根决定的?
问题2:根据伞藻嫁接实验的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
资料一和资料二说明: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和性状。资料三:(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提出问题: 【提问】 问题串1:分隔后蝾螈受精卵的两半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此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四:(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对照PPT图片简介变形虫的结构。以及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的步骤。【提问】
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
资料三和资料四说明: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四个资料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过渡提问:
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由细胞核的结构决定的。引出对细胞结构的学习。
请同学们对照书本《细胞核》的内容完成学案上细胞和的结构。
老师订正黑板学生填写的有关细胞核结构的部分概念图。逐步放映幻灯片,联系旧知识,采用比喻、举例子等方式老师讲解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突破难点。
核膜:双层生物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就像细胞膜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一样,但又不是完全分隔开,因为核内要不断地与核外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而核孔则主要是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核孔:分布在核膜上,是内外两层生物膜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打手势比喻)。联系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及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讲解RNA穿过核孔出来,蛋白质穿过核孔进去。进一步指出,代谢越旺盛的细胞需要交换的物质和信息越多,为适应这一功能,所以核孔的数目就越多。
核仁:主要是一部分染色质聚在一起形成的,这部分染色质里的DNA主要控制合成构成核糖体的RNA,所以说它与某种RNA及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通常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
染色质,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呈细长丝状,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若细胞要分裂,染色质就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棒状或杆状的染色体(用自制的教具讲解)。
幻灯片出示两道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质和染色体形态结构都相同。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的不同存在状态。C:染色质上的D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上。2.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由习题的答案引出问题 DN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有DNA控制。而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因此细胞核又被称为──遗传性息库。所以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学生思考回答: 6个
学生回答:有6个细胞核。学生思考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回答: 美西螈的皮肤肤色由细胞核控制
学生仔细听老师介绍伞藻嫁接的实验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回答:
伞藻的伞帽形状由带细胞核的足决定。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回答: 细胞的正常分裂分化需要细胞核。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回答:
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完整的细胞结构。学生思考前面四个实验的结论。
学生看书完成学案:
二、识别细胞核各部分结构.同时找一个同学到黑板填写细胞核结构概念图。
学生认真观察PPT,了解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并及时做笔记。个别同学回答。
导课,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常识总有例外,地球上生物上亿,知识总会有例外。
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了解生物学家是如何围绕实验目的进行对照而设计实验步骤的。
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的相关概念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理解并掌握细胞核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这部分知识老师若不讲明白,学生靠死记是不可能掌握的。
在探讨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板书设计 细胞核
一、细胞核
1、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细胞核控制生物体的遗传和性状: ①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②伞藻嫁接实验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③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④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2、结构 核被膜
细胞核染色质(DNA+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
第四篇:细胞核教案
细胞核(1课时)
一、设计理念或教学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生物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目标。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部分模拟科学研究工作,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研究过程,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学习动机较明确,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欠缺,协作意识差。就知识方面高一学生初中已学过一些生物知识,此前也已学习了细胞的组成和结构,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面三节:《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基础上编排的,体现了细胞结构由表及里的顺序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阐明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寻求探究细胞核功能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之间相适应的关系;
②.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基本思想,最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五、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与学重点
以课程标准为主,确定本节教与学重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教与学难点
按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教与学难点是细胞核的结构。
六、教与学的方法
1、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的。这是根据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特点来合理选择的。探究性学习是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是学生通过合作,构建和内化知识的学习过程。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由学生来支配,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复习前面所学习的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相关内容,同时使用多媒体、讨论、提问等手段加强教学,是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的接受新知识。把握住“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来加强细胞内部主要结构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2、学法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并派代表发言,总结细胞核的功能。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部分的教学中,以给出“思考和讨论”题,学生进行思考和自由讨论、自主探究,教师则适时引导、补充、精言归纳,在探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由学生来支配,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
课后布置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通过展示学生尝试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以及交流“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加深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和染色质模型所需相关材料。
2、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本中有关于胞核功能的探究性实验材料。
八、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3min)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先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有关于细胞结构的东西。
学生回答:细胞主要分为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三部分。其中还有各个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等。
教师提问:那么在这些细胞器中,有哪些细胞器是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运输有关呢?
【ppt】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加工蛋白质,高尔基体运输蛋白质。
教师:为什么这些细胞器可以这样有条不紊的密切合作?他们之间是如何协调形成统一整体?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细胞核有关了。
2、新课教学(35min)(1)、细胞核的功能
教师:关于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家都已经做了许多实验来探究。我们就借助科学家的研究来学习细胞核的功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实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ppt】《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的慢一些。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与细胞核的关系。老师总结:细胞核控制着细胞分裂和分化。
【ppt】《变形虫实验》科学家将变形虫分为有核和无核的细胞质两部分,一段时间后无核的部分死亡,有核的部分存活。接着,科学家又将有核的部分分为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细胞质内植入新核,结果细胞核死亡,而植入新核的部分依旧存活。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细胞核新的功能。
老师总结: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老师:那么根据这两个我们讨论过的实验,我们能否总结一下细胞核的一般性的功能呢?细胞核能够控制着细胞的繁殖和生长,还能控制生命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提炼出关键词——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代谢。那么细胞核的功能只有这样一个吗?科学家为了研究它的其他功能,还做了有关于伞藻的实验。大家先看一下伞藻的图。【ppt】 伞藻的图片
老师:看着这张图,猜猜伞藻是单细胞植物还是多细胞植物? 学生:单细胞植物
老师:为了进一步了解伞藻,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模式图,了解它的结构。
【ppt】伞藻模式图:伞藻由“帽”、柄和足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足部。
老师:介绍伞藻的结构和特性,并引出 伞藻的嫁接实验。【ppt】伞藻嫁接Flash。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老师总结:足控制着伞帽的形状。那么足中有细胞核,也有细胞质,究竟是哪部分控制着伞帽的形成?引出核移植实验。【ppt】伞藻核移植实验
学生:细胞核控制着看伞帽的形成。
老师:有关于植物的核移植实验,我们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动物之中出了许多的明星,有我们所熟悉的多利羊。【ppt】多利羊以及其母亲的图片
老师:引导学生辨认多利羊,并且引出多利的诞生过程。
学生讨论,得出多利羊诞生实验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多利羊的肤色。
老师总结:回顾之前的伞藻实验,再与多利羊的实验结合,我们又能得到怎么样的一般性的结论呢? 学生: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2)、细胞核的结构——多媒体展示
老师设问: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从而引出细胞的结构)【ppt】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学习。
老师提问:1.染色质是否等同于DNA呢? 2.染色质与染色体异同点及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ppt】随堂练习:
1.对细胞和内部起屏障作用的结构是什么,它由几层膜组成? 2.举例说明核孔有什么作用?
3.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4.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取决于()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5.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为()、A、黑 雌 B、褐 雌 C、白 雄 D、黑 雄 学生认真思考后,作答:
1.核膜,双层膜;
2.大分子蛋白质,如合成DNA和RNA所需的聚合酶及染色体的组蛋白,大部分是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而核内生成的各种RNA,如t RNA ,m RNA等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不能,细胞和控制细胞分裂,其无核 4.D 5.A
3、课堂小结(5min)【ppt】展示小结。
老师:进行本节的小结,强调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
4、课堂学习延伸(2min)老师:同学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下节课时交流、互相评价作品,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学生执行任务,完成作业。
九、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中采用了课前复习提问,新授课时板书与多媒体并用及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之及时巩固的配套习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较好。成功之处:
(1)实现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2)突出了重点,较好地解决了难点;
(3)教法运用合理恰当,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稍显紧张,最后的随堂练习稍显匆忙;
(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凸显,教学讲授的内容稍显多了些。附:板书设计 外 膜
核膜
核孔 内 膜
细 胞核核仁
结 构
染色质 代谢
遗传
细胞核功能
第五篇:细胞核教案
第3章 第3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四、教学方法
识图、分析、讨论、归纳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立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那为什么细胞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 答:细胞核
那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细胞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我们来研究一下细胞核到底是如何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控制的。[教学过程]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都是以真核细胞为例的,不考虑原核细胞。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把细胞氛围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那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呢? 答:不是
问:那哪些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呢?
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少数细胞。
一般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圆球形或椭球形的。但也有其他形状的,比如粒性白细胞是多瓣形的,而蚕的丝腺细胞的细胞核是分枝形的。高等植物胚乳细胞的核有时是网状的。细的数目、大小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多核的。如鼠、兔的肝细胞含有10个或10个以上的核,而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可多达数百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直径一般为5~10um,植物的为5~20um,低等植物则为1~4um。
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细胞核都存在于细胞质中。在对细胞核的形态、大小等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再回到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上来,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 资料分析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将黑色美西螈的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简述多利羊的诞生过程)
问: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答:细胞核
问:为什么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呢?
答: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许多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这样,就相当于把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上无核的一半,而对照组是有核的一半,那么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
答:有核的一半能分裂,而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问:那么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我们继续往后看。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有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则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的慢一些。
从后半个实验,我们发现我们的推论得到了证实,即后半个实验验证了前半个实验。通过这样的一个验证实验我们就更确定我们的推断了。即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或者说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问:若再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在这个实验中,哪部分是对照实验,哪部分是验证实验呢?
答:前半部分,后半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坚定的得出我们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即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在资料(2)与资料(3)中,都设计了对照实验和验证实验,从而为我们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那你们是否可以为资料(1)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和验证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结论呢?请大家课后讨论并拿出一个方案。
资料(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伞藻移植实验
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请大家论一下,这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伞藻嫁接实验:去伞藻的帽,将两者的柄切下来,交换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去,可得到与原来一样的帽。
伞藻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形帽的伞藻的核移入到去核并去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中去,得到与菊花形帽伞藻一样的菊花形帽。
从资料(4)分析得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问:通过对这四个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呢? 答: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因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那为什么细胞核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我们知道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细胞核有这样的功能必定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细胞核的结构。
问:观察图3-10,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核膜、染色质、核仁、核控
我们发现核膜是双层膜,最主要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它的这个作用与细胞膜的作用类似。细胞膜的作用之一是把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但这两者又存在着不同的地方,请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
②核膜上有核孔,而细胞膜没有。而这两者的化学组成也应该是相似的。
核膜上的核孔用于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而核仁则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问;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DNA和蛋白质
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它的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在细胞分裂期间,染色质以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核中,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成为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的染色体。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它们的形态不同,并且处于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即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等到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又会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我们知道DNA是核酸的一种,它也携带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正是由于这些遗传信息使得细胞在分裂时,能够保证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同时,这些信息又是细胞进行物质合成、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的依据,所以我们把细胞核看成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因此,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描述应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七、板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
(2)染色质:DNA和蛋白质(3)核仁(4)核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