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识基础知识(三)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 滇池
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城市是: 大理
死海位于哪个国家? 约旦
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几次? 6次
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青铜
百慕大三角海区引人关注的原因是: 发生种种神秘事故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
“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 哥本哈根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福建泉州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尼伯尔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有多长: 5900公里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太行山
《天体运行论》论证了什么? 地球绕着太阳转
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 24小时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是: 勃朗峰
关于日本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日本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神户
芬兰人属于: 北欧民族
人们常说纯理性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那么柏拉图是谁的弟子? 苏格拉底
下列作物主要生在长热带和亚热带的是: 甘蔗
法国被处死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路易十六
《古兰经》是哪个教的圣书? 伊斯兰教
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辽宁、山西
顺治出家后的法号为: 行痴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要多少时间? 24小时
大月氏王国在5世纪后半叶亡于: 厳哒
最早的纸币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
世界的活马博物馆在: 法国巴黎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 死海
欧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徘徊在黑暗年代,后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以下哪一个生活在那个不幸的年代? 伽利略
下列物产中,最大产地在东南亚的是: 天然橡胶,椰子
夏威夷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哪个洲? 大洋洲
亚欧大陆桥欧洲的终点站是: 鹿特丹
印度的国鸟是: 绿孔雀
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 《沉江》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于: 1948年
春城是指我国哪一城市? 昆明
台风产生在: 热带海洋
契丹在北朝时,分为几部?8
古埃及的畜牧业很发达,但以下哪种牲畜他们没有饲养过? 恐龙
“作怀不乱”说的是: 柳下惠
清劲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5级
“四大人种”中的黄种又做:蒙古人种
雷克亚未克是哪个国家首都?冰岛
中国思想包含了许多相对的理论,如“祸福相依”,这是哪一家的思想?道家
古巴的官方语言是: 西班牙语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现在的哪个省(区)? 新疆
中华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 张之洞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前苏联
强风是风力几级的风? 6级
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的地质时代是: 岩浆活动
古老生命的时代叫作: 古生代
关于九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有固体外壳
月亮背面的中心部分是什么? 山系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 红海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在飞离地球几天后到达月球? 4天
亚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一省份?黑龙江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李冰父子
东岳庙素以“三多”著称,其中不包括哪一“多”?和尚多
是谁发现了好望角?迪亚士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地中海
特种工艺品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它是哪里的特产?北京
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
是谁出卖了耶稣?犹大
美国国旗星条旗最初制定时旗上有多少颗星? 13颗
文艺复兴时期的《忏悔录》是谁写的?卢梭
从日月山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昭君墓为什么又叫做“青冢”?墓上草色常青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
中华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时涌现的民族资本家不包括:张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哥伦布航海计划得到谁的支持才变成现实?西班牙王后
我国的哪一个民族有纪念“盘古皇”的习惯?瑶族
日冕的内层温度约为多少?100万摄氏度
从长远来看,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途径是: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淡化海水
云南的“普洱茶”缘于:地名
下面哪座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嵋山
下列丐帮帮主,最早的是谁?萧峰
中亚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
历史上有热河之称的地方是:承德
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群,它位于:柬埔寨
唐朝前是什么朝代?晋朝
蒙古语中的“召”,是什么意思?庙宇
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 四川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湖
冬虫夏草自然生长在我国哪些地区?青藏、云贵高原及东北地区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14克每立方厘米
我国哪个民族喜爱饮用马奶酒?蒙古族
每个帝王陵区只有一个主神道,一般修在谁的陵前?第一个埋葬者
以下哪条瀑布最宽?黄果树
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妙应寺白塔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干冰”的成分是:CO2
以下行星中不用天文望远镜不能看到的是:天王星
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
发明了电话的科学家是:贝尔
泼水节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傣族
我国第一大湖是:鄱阳湖
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内蒙古双峰驼生长在: 荒漠地区
复活节岛地处: 南太平洋
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 天鹰座
月亮自转一周大约是地球上的多少天?27天
东北大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哪个平原组成?辽河平原
UFO的具体涵义是:不明飞行物
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是: 羊八井
中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干旱
素有“煤铁之乡”之称的省份是哪一省?山西省
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夏季又名:昊天
现存最著名的三大金字塔不包括:艾菲尔金字塔
举世公认的最佳天文台址是: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
哪个国家的标志和美国的标志都是自由女神?布达佩斯(布达佩斯 什么时候成了国家了)
传说汉钟离是受谁的点化上山学道?铁拐李
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其流量高峰出现在:
七、八月
不惑之年是:四十岁
南宋时期,实际成为统领全军的最高军事机构的是:御营司
“贝丘”是一种什么遗迹?人类生活遗迹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哪一年: 1894
实行“一条鞭法”的是:张居正
科学描述了血液循环的是:塞而维特
海拔5000米以上的陆地占地球表面的:01%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
秦汉时期掌管车马的是:太仆
不坠青云之志出处哪里?滕王阁序
第三国际建立于哪一年?1919年
降水量最小的大洲是: 南极洲
纣的别都朝歌位于现在的: 河南
被称为“小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 不规则星系
“宪法”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
泰姬陵哪一年动工?1632
太平天国初期的东王是:杨秀清
《局外人》作者是:加缪
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中国古代学者
石林在云南省哪一县?路南县
比长江还要长的河是:伏尔加河
被人们称作通天河的河流是:沱沱河
三月街是我国哪一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白族
复活节岛地处:南太平洋
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将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中部
牛郎星是哪一个星座的第一亮星?天鹰座
八股取士始于何时?明朝
波旁王朝是哪个国家的?法国
内蒙境内最大的湖泊为:呼伦湖
猫用什么方式洗脸?用前脚蘸口水擦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武当山
被称为“万物之园”的是:圆明园
人全身共有几块骨头?206块
我国高出地面的最大“悬湖”是:洪泽湖
下列国家中,粮食产量在一亿吨以上,又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美国
第二篇: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三)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三)
21.预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
22.行政执行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就是要贯彻公仆精神;(2)行政执行活动规范化;(3)遵守行政执行程序。
23.电子政务是基于Internet的电子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完成“三网一库”的政务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
24.行政公共关系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行政公共关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主体的权威性;(2)对象的复杂性;(3)传播的优越性;(4)目标的独特性。
25.市政规划包括商圈、住宅区的设立,交通、道路的改善,旧区改造,市政动迁等。
26.市政管理是政府负责管理本区的市政、环卫、园林绿化、公路、供水和城市排水。
27.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8.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29.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30.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第二篇 历史常识
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洋务运动【1861-1894,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民族危机加深【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辛丑条约》】
5、戊戌变法【1898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1919、1921】
7、国民革命【1924-1927,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
8、国共对峙十年【1927-1937,八七会议、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
9、抗日战争【1937-1945,七七事变,敌后根据地建设】
10、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6-1978】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8-】
4、新中国的外交【1971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访华】 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凡尔赛和约】
2、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91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929-1933,1933-1939】
4、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波茨坦会议-联合国】
5、冷战【1947-1991,杜鲁门主义、苏联解体】
6、世界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三足鼎立】
7、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东欧、苏联解体、欧盟成立】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19C闭关锁国政策,外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2.战争导火索:1839.6 林则徐 虎门销烟
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3.结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口岸; ③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 ④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制约; ⑤英国在中国进行出口货物纳税,中国需与英国共同商定。4.总体影响
①政治上。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②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收到冲击,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③思想文化上。一部分知识分子萌发向海外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有一定冲击; ④社会矛盾上。地主阶级vs农民阶级、外国资义vs中华民族、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中国由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救亡图存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虎门销烟;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史上第一部较详细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1860 英法,在俄美支持下发达的联合侵华战争。
英法,乘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借亚罗号事件、西林教案事件,联手进攻清政府。英国人称之为“亚罗号战争”。
1.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1856-1858 联军抵达天津海域为止; 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1858大沽口战役-1860北京条约。2.1858.6,桂良、与英法俄美,签到《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外籍传教士可入内地自由传教; ③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行。
3.1860.10,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焚毁圆明园、静宜园等。雨果谴责“两个强盗的胜利”。4.1860.10,签到中法、中英《北京条约》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开放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准许英法招募华工; ④割让九龙司一区给英国。
三、救亡图存运动(1)农民阶级 1.三元里人民抗争斗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义和团运动。(2)地主阶级 1.林则徐、魏源——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2.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工业;筹划海防;兴建西式学堂;(3)民族资产阶级
1.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运动; 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2.孙中山——革命派;辛亥革命; 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3.陈独秀——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学习民主科学,走思想救国之路;(4)无产阶级
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到军阀、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到国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
一、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2.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51.1,金田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1853,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 3.衰。1856,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1864,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解决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就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①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②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意义: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2.《资政新篇》
洪仁轩,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①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
②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趋势; 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其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第三节 洋务运动
1.又称自强运动,1861-1894,清政府内洋务派在全国掀起的改良运动。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政府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冯桂芬,最先对洋务事业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后张之洞《劝学篇》总结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内容
①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福州船政局; ②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③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④新式教育:建立同文馆,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失败标志:19C90S,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5.失败根原: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第四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为19C末,日本侵略中国&朝鲜的战争。开端:1894.7.25 光绪二十年 丰岛海战; 结束:1895.4.17 《马关条约》签订。1.战争进程
①平壤之战。叶志超(清军统帅)-不战而降; 左宝贵(回族将领)-以身殉国。平壤沦陷。
②黄海海战。北洋水师,黄海vs日本舰队; 丁汝昌(水师提督)-坚持抵抗;
邓世昌(致远舰管带)、林永生(经远舰管带)——殉国; 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③辽东战役。聂士成-率军抵抗;旅顺大屠杀、北洋门户洞开;
④威海卫战役。刘步蟾、杨用霖、丁汝昌---自杀殉国;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签订《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派领事驻扎,日本轮船可驶入; ④日本人可在各通商口岸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机器可进口、产品免征杂税; ⑤日本暂占威海卫。3.影响
①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清政府大举外债,列强控制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开放,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半厂,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指1900.8.14 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
1.1900年,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2.1901.9.7,奕劻&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①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②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③列强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扎军队; ④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⑤将总理衙门该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3.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节 戊戌变法
一、定义
指1898年6月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康有为在京发动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叙述严峻形势,提出变法主张。——对清廷触动不大,引起全国轰动,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2.发展——1898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要求变法 1898年康有为在京发起组织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的政党性质。3.百日维新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目标:推行君主立宪制。内容: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4.评价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管理制度,是一场进步改良运动、爱国救亡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未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六节 辛亥革命
一、含义
指1911年(宣统三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动基础: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 目的: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意义: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民权、民生
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辛亥革命
1.爆发:1911.10.10 武昌起义,打响革命第一枪;
2.成果:1912.1.1 中华民国成立(总统制的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评价: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到推动作用。
第七节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新文化运动(1915)
为反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1.开始标志:1915.9,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2.前期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后期:(俄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3.运动旗帜:“民主”与“科学” 4.作用: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通知地位,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④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看到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二、五四运动(1919)
1.指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北京大学等13所院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严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遭到北洋军阀的镇压。3.意义:
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比辛亥革命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⑤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1.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前期探索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随后,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相机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法日留学生的先进分子,组成共产主义组织; 3.必要准备
1921年3月,俄共远东局&共产国际,建议支持召开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党的宗旨、原则的宣言; ○制定了临时的纲领;
○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工作计划;
○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集团和军队的态度 4.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1922中共二大)1.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党的最高纲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3.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八节 国民革命(1924-1927)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中国三大 1923 广州
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
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国民党一大 1924 广州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1926-1927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中国
2.对象:吴佩孚(两湖)、孙传芳(江西、福建、浙江)、张作霖(山东、北京、东北)3.结果:打垮吴佩孚,消灭孙传芳,进占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部分地区;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反动统治; 1927年,国民党迁都武汉(由广州)。
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927 1.阴谋策划阶段: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2.失败。
①1927.4.12,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②“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李济深、钱大钧、古应芬
③“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与共产党决裂,大肆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第九节 国共对峙十年 1927-1937
一、武装反抗 1.南昌起义。
1927.8.1 周恩来领导,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2.八七会议。
①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坚决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③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④毛泽东: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意义:a.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b.给正处于思想胡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c.由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弊端:
a.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出现; 3.秋收起义。①文家市决策。
重新制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 ②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最早一次成功探索。
二、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1.井冈山会师——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2.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便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13年,江西瑞金成立。
三、长征 1934-1936 1.路线:瑞金—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翻越六盘山—达到吴起镇 2.遵义会议。1935 贵州遵义
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 标志着党从幼稚→成熟。
四、日本局部侵华
1.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共产党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抗战。2.华北事变。1935《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
是国共两党由对峙到联合的重要契机,改变了两党关系,为第二次合作提供可能。3.一二·九运动。
1935.12.9,学生举行“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
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4.西安事变。
1936.12,张学良逼蒋抗日。
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和平,由分裂对峙→合作的序幕。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十节 抗日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七七事变。1937.7.7——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2.南京大屠杀。1937.12.13.二、国共合作抗日 1.正面战场主要战役
①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捷; ②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胜利; ③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④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二战同盟国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⑤豫湘桂会战:夺取大陆交通线 2.敌后抗日根据地
①洛川会议。1937,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百团大战。八路军vs日军,华北-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③根据地建设。
a.统一战线政权—三三制;
b.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大生产运动;
d.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 3.抗战胜利。1945.8.15
第十一节 人民解放战争
一、重庆谈判:1945.10.10,蒋毛签订《双十协定》。
二、解放战争进程
1.国民党全面进攻:1945 进攻中原解放区; 2.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 进攻陕甘宁、山东解放区; 3.三大战役:1948.9-1949.1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4.渡江战役,国民党政府覆灭; 5.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 三、七届二中全会
1.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城市;
2.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意义
①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 ②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
③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推动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政、思、理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二章 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四、新中国的外交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1949年9月,人民政协一届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北平→北京(首都),公元纪年
二、巩固政权的措施
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地主阶级被消灭。2.抗美援朝。1950-1953 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干涉。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人民志愿军10.19隐蔽入朝。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
三、过渡时期 1949-1956 1.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1.提出对苏联经验加以分析,不能盲目照抄。
1956.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社义改造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 人民,对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间的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间的矛盾; 本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中共八大,刘少奇,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4.经济体制上的正确想法。
中共八大,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为补充。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
1957.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之间的矛盾。6.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的意见。
党的八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与民主党派)7.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
1956.1,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的转折 1.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8年,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施改革开放
二、改革开放 1.改革。
1978年安徽凤阳,包干到户,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标志; 党的十二大,农村改革全面开展;
1991十三届八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制度稳定下来。2.开放。
开放顺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 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闽南三角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十二大——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
2.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形成。4.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一国两制
1.《告台湾同胞书》1979 和平方式;
2.邓小平vs撒切尔,香港问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198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第四节 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印度、缅甸政府。
二、国际地位提高
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发表联合公报 4.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第三章 世界现代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冷战
六、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
一、两大军事集团对立
三国同盟:1882,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同盟国] 三国协约:1907,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协约国]
二、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1914.6.28,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1914年7月,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进程 1.马恩河战役。(西部战线)
1914.9.5-9,英法vs德意志,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2.凡尔登战役。“绞肉机”——一战的转折点,德意志走向失败。3.日德兰海战。——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
四、结果: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五、巴黎和会
1.《凡尔赛和约》1919.6.28,目的惩罚、削弱德国。2.国际联盟的成立。
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为二战后的联合国取代。
六、战争性质及影响
1.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2.影响:
①造成极大的损失、破坏、灾难;
②造成欧洲的分裂、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变化; ③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诞生苏维埃俄国; ④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⑤导致三大帝国崩坍。
第二节 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十月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后,1917年11月7日。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及由马克思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军事共产主义] 1.国内贸易国有化。2.余粮收集制。
3.产品配给制。消费合作社/消费公社 4.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三、新经济政策 1921-1929 征收粮食税余粮收集制;
允许外资企业接手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1929斯达利上台后取消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四、斯达利模式——工业化和集体化 全盘农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 1929-1933 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表现: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二、罗斯福新政 1933-1939 三R新政 Relief:救济;Recovery:复兴;Reform:改革。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一、战争进程
西部战场:欧洲及北非战场; 东部战场:亚洲及太平洋战场; 轴心国:德、意、日,仆从国: 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
反法西斯联盟:英、法、美、苏、中; 1.爆发
1939,德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940,德绕过马奇诺防线,入侵法国,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投降; 1941,德入侵苏联,二战扩大; 1941,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转折
1942,中途岛海战,美胜,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3,苏,斯大林格勒战役胜——二战转折; 1942,德,阿拉曼战役败,北非战场转折; 3.胜利
①开罗会议,1943.11.22-26,中美英,击败日本后如何处置日本的问题; ②德黑兰会议,1943.11.28-12.1,苏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法国or意大利登陆)1944,诺曼底登陆——英美军队重返欧洲大陆,法国光复;
③雅尔塔会议,1945.2.4-11,美英苏,战后建立联合国,苏联对日宣战; 1945,德国无条件投降;
④波茨坦会议,1945.7.17-8.2,美苏英,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9.2,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10,《联合国宪章》签订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二、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半个世纪的冷战;
2.客观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
3.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殖民地解放; 4.联合国诞生。
第五节 冷战 1947-1991
一、杜鲁门主义及马歇尔计划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拉开序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1947年,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排除苏联、东 欧各国。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二、两大阵营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4 美国、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关系,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2.华沙条约组织,1955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第六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亚飞会议召开 ①印尼万隆会议召开,1955,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称“万隆精神”。2.不结盟运动,1961——标志: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独立自主,不与美、苏结盟的外交政策
3.77国集团,1964——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的经济组织
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1967,欧共体,正式成立。
第七节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东欧剧变
20C80S-90S,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二、苏联解体
1991.12.25 19:38,俄罗斯联邦国旗→红旗,1991.12.27,俄罗斯联邦→苏联,在联合国
三、欧盟成立
EU,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6个初始成员: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1993.11.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01.1.1,欧元正式启用,英国仍使用英镑。
第四篇: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本文题目: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的群星,他们是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风流儒雅,他们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的作品90%以上用白话写成,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譬如社会政治动荡等等,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最根本的解释,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即13岁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所接受‚语文教育‛,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废除文言的背景下,基本以白话为主体的、为本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人们,在语言‚敏感期‛,基本是‚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而不是‚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跟随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一母一子,一本一末。人们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根源处‛ 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
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上半叶的大师‚比肩‛,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他们成为‚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而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文人、学者们,少年‚语言敏感期‛,恰好处在大陆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从诞生、发展、再发展的时期,也即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此时,正是大陆所谓的‚现代语文教育‛对文言否定愈演愈烈,语文课本摒弃文言愈来愈多的时期。大陆语文课本在七十年代彻底告别了文言。因此,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成人的文人们,少年时期接触文言的数量‚一代少之于一代‛,因而他们成人时的文风也基本上‚一代逊于一代‛。几十年来,大陆文人的整体文字面貌是越来越 ‚水‛,越来越‚白‛,越来越‚俗‛,越来越‚痞‛,失去了纯粹、古雅、洁净、朴素。不可否认,这正是所谓大陆‚现代语文教育‛斩断了‚文言‛血脉的结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汲取,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少年‚语言敏感期‛仅仅涉猎极少的文言,或者仅仅学习白话,哪怕是一流的白话,那么,成人时期,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可以听听香港著名学者,堪称语言大师的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上穷远古,旁及异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语,苍然深邃,情致极焉’。鲁迅读过古书不少,从而‘知旧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 ’,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我绝对不是主张在中小学阶段全面恢复文言教育,全面实行‚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我主张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适度加大中小学阶段文言的课文比例,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至高中阶段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绝不是放在培养‚白话大师‛上,我们着眼于奠定一代几代‚现代人‛的‚白话运用‛的根底,提高‚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运用白话‛的效率。
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和‚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文言已经不用,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现代人何必再去学,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也无益于应用。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闭‛、‚禁锢‛。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就直接学习什么,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其实,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
‚古学诚不能无病,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这何消说,但一见古书,便视为毒品,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现代人贵能通古今,难道专看什么斯基译作,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史记》、《汉书》不曾寓目,《诗经》、《左传》一概不识,不也是中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也有语言珠玉一样。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或偏古失今,或偏今失古,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如文中是今语,即使借了 ‚之乎者也‛穿插,也不碍事,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即使借了‚吗呢吧‛来穿插,也还是鬼话。其原因就在于,一真切、一浮泛。所以,林语堂说我宁可写 ‚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不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口语,却罗嗦、繁冗,让人不明不白)。
我们再想想,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堪称博大、恢弘,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仰天地的目光,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超绝。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非现代‛、‚保守‛、‚封闭‛的吗? 文言诗文,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不断地 ‚走过‛、不断‚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另外,如果须循着‚学什么,就用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思路,发展下去,进行语文教学,那么,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量产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手机短信、QQ聊天语等等,放在语文课本中呢?因为它们是今天用得最多的呀!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所以他们成年后,无论怎样大张旗鼓地反对文言,而自身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养,是反对不掉的;他们自身的文言功底或者说是文化的根底,是不会因此而变薄的。而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大陆文人的文字正在出现‚粗鄙化‛ 趋势,广大青少年的语言也正在‚网络语言‛、‚商业语言‛的冲击下,出现‚垃圾化‛趋势。
学生厌学文言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学生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文言文,还是一片茫然。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没有搞清楚。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若说是为了交流吧,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古人,峨冠博带,一见面就是‚之乎者也‛一大串,显然是很荒唐的。若说是为了研究古代文献吧,这显然是少数人的责任,从普及的角度来说,这少数人把古代文献翻译成现代文,做成光盘,或直接进入网络,全民即可受用,为什么要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呢?现在,你若是随便到高中生中做一下民意测验,问你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他保管回答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考试不考文言文的话,他会立马将文言文放弃。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模糊不清,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觉得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应当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更不应该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中国文化!我们让学生接受什么?就是接受这种文化。可我们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严重走偏了,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使文言文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那么面目可憎。其实文言文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它里面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我有时不无偏激地想,我们今人和古人相比,我们的智慧和思想是不是越来越变得迟钝了?你看,我们所有发现的智慧和思想,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过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实上,我们的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企业家就曾拿我们的《孙子兵法》来管理他的企业;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就对我们的古代文化情有独钟。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可以了解到孔子、孟子、庄子、晏子、鬼谷子、诸葛亮这样的大智,也可以了解到郑袖、吕后、秦桧、魏忠贤这样的大*,了解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看到现代生活的影子,为我们了解现代社会提供一面镜子。
其次,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有些混乱。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符合这条规律,在过程安排上有些混乱。比如说,你能说出《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放在初中和放在高中有什么区别吗?事实上这几篇经典篇目并不比《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等浅显,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篇课文,过去是放在初中的,如《醉翁亭记》,现在又放在高一的情况。上海的二期课改也没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比如《左忠毅公逸事》,过去上海H版教材是放在高二的,现在新教材放到了高一,你不能说它的根据是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我觉得过去学习文言文可能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这点是不是可以值得我们编排文言文教材时借鉴,还望方家考虑。
再次,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我认为,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的读书被做题目所代替,尤其是文言文学习,被标准化的A、B、C、D的题目所代替,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做这样的题目,只能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加弱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靠长期诵读、感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繁琐、细碎的所谓文言句法训练,不是真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存心捉弄学生,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绞尽脑汁,让他们在那里做着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害莫大焉!试想一想,一方面现代文在淡化语法,一方面文言文在强化语法,不是与我们的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让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毕竟古文和现代文有着许多不同,我们只需引导他们了解究竟有哪些不同即可,不必在这里做过多的纠缠。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生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讲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呢?我在这里强调两点: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
二、文以气为主。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了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范仲淹的宠辱皆忘,欧阳修的超然自乐,韩潮柳海,等等,你不通过反复诵读,是难企其妙的。别的不说,每当我咏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觉得有一股清泉流溢胸间,那种快意和美感是别的享受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到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受到文与质的感染与陶冶,充实其底蕴,丰富其情操,何愁他们不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样,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怎会是那样面目可憎而索然无味呢?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较高的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诗句至今传诵。古人写作时是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章法技巧的。为写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贾岛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说。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仅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学熏陶,而且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第五篇: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常识了解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常识了解
物业管理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及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但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住用人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业,服务对象是人,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有偿劳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做好物业管理,必须掌握好物业管理知识。本文介绍一下物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常识。1.新建住宅小区:
是指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新建住宅小区(含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住宅小区管理:
是指对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及整治。2.物业管理:
www.xiexiebang.com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是指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机构接受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委托,对业主所拥有的房屋及其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并对相关环境和秩序进行维护的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活动。3.产权人:
指拥有全部或部分房屋所有权及相应土地使用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业主委员会:
是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住宅小区内房地产产权人和使用人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和维护住宅小区内房地产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定组织。5.物业管理规约:
是指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就物业投入使用后,三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房屋的维修、使用、管理等问题达成的契约性文件。6.物业服务委托合同:
是指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就双方的权利、义务、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等问题达成的契约性文件。7.维修资金:
www.xiexiebang.com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是指商品住房和公有住房出售后建立的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的基金。业主转让房屋所有权时,结余维修基金不予退还,随房屋所有权同时过户。因房屋拆迁或其他原因造成住房灭失的,维修基金代管单位应当将维修基金账面余额按业主个人缴交比例退还给业主。8.共用部位:
是指住宅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9.共用设备设施:
是指住宅小区或单幢住宅内,建设费用已分摊进入住房销售价格的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天线、供电线路、照明、锅炉、暖气线路、煤气线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
10.物业服务收费:
是指物业管理单位在接受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对其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项目开展的日常维护、修缮、整治服务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www.xiexiebang.com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务所收取的费用。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应当根据所提供服务的的性质、特点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经营者定价。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公共卫生清洁、公用设施的维修保养和保安、绿化等具有公共性的服务以及代收代缴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凡属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个别需求提供的特约服务、除政府物价部门规定有统一收费标准外,服务收费实行经营者定价。
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由物业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各项费用开支情况,向物价部门申报,由物价部门征求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以独立小区为单位核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物业管理单位可在政府指导价格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实行经营者定价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由物业管理单位与小区管理委员会或产权人代表、使用人代表协商议定,并应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报当地物价部门备生案。
住宅小区公共性服务收费的费用构成包括以下部分:①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②公共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费;③绿化管理费;④清洁卫生费;⑤保安费;⑥办公费;⑦物业管理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费;⑧法定税费。其中第②项和第⑥项费用支出是指除工资及福利费以外的物资损耗补偿和其他费用开支。
www.xiexiebang.com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以上就是物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常识的介绍,想了解物业服务的更多内容,可以注册登陆催天下平台,催天下平台是欠款催收技术服务平台,平台支持批量发布债权,分案灵活,平台的服务目标是实现物业费的清收,形成物业服务的良性循环,化解物业公司与业主的矛盾,在催缴物业费过程中架起一座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桥梁,通过法,理,情化解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误解,努力达成共识,为共建美好家园,和谐社区而努力。欢迎合作洽谈!
www.xiexiebang.com 催天下 让失信人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