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19:4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

第一篇: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

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

2014-06-04 金桐网众享

苏黎世车站大街两侧的花岗岩厚墙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获取暴利和道德审判中走了半个世纪,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面临终结。让我们走近全球1/3境外资产存放的地方。“被窃资金”1500亿美元,低调家族合伙制走向私行合作趋势。

瑞士的银行家们每天都在受到来自各个国家不依不挠的攻击。这是一场针对瑞士银行系统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在以“银行保密”系统雪崩鸣金收兵,瑞士银行家们惨败。在获取暴利和道德审判中走了半个世纪,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面临终结。在这个全球1/3境外资产存放的地方,祖业管理的独门绝活,让瑞士银行绵延数百年。如今,私人银行价值链面临重构,瑞士的银行家们如何再续全球最大离岸资产管理的神话?

苏黎世车站大街两侧的花岗岩厚墙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银行业巅峰之国

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世界上最富有的街:班霍夫街。这条大道约1.4公里长,横穿苏黎世市中心,道路两侧驻扎了120多家银行的总部。苏黎世因而成为世界上银行密度最高的城市,聚集了约300家银行。每年,全球20%的资金从这里出发。

瑞士地处中欧内陆,是地理小国,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受到阿尔卑斯山呵护的瑞士以山多著称,本应朝传统的农业国发展。然而,这里却存放着全球近1/3的境外资产,2.2万亿美元离岸资产,为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

从历史上贫瘠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以发达的银行业立于世,绝对霸道且不透明的瑞士银行保密法功不可没。

在瑞士,平均1400多人就拥有一家银行办事机构。据瑞士官方数据显示,其目前拥有320多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分支机构达5000多个。银行体系包括州立银行(Kantonal banks)、大银行(Big banks)、地方和储蓄银行(Regional banks&saves banks)、信用合作银行(Raiffeisen banks)以及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其它银行(Other banks)。

通常所说的“瑞士银行”,是所有瑞士的银行的统称。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简称UBS)、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大型私人银行。

时至今日,瑞士银行依然延续着许多传统特色。例如24小时营业、只认钥匙不认人、富丽堂皇的客户接待室,甚至还有可救命的贵宾专属通道。

这种从骨子里散发的谨慎和低调,与其起源有关。

坊间一种说法是,16世纪中,被驱逐的商人因追随宗教改革领袖而来到日内瓦,成为第一代瑞士私人银行家。兵荒马乱的年代,私密性极强的服务受到欧洲贵族的欢迎。后来的私人银行业务也把这种谨慎和高度保密特色传承了下来。

另一方面,这也造成瑞士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存钱容易取钱难的特点。存钱时需逐项填写包括个人电话、家庭住址、配偶等繁琐信息,取款时若有丁点错误,都可能使得个人资产成为永远取不出来的“死账”。

不过,由于信誉卓越,来自全球的客人趋之若鹜,瑞士银行每年收益可达140亿欧元。颇为反常的是,一度因为存款过多,储户非但无法获得银行利息,还得向银行缴纳管理费。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在瑞士银行进行存款。据悉,瑞士银行的储蓄业务一般只对本国人开放,在海外客户的私人财富管理面向的则是高端人士。

例如,在UBS内部有一套不成文界定标准。即25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55万元)的起存数,只能算是平民;25万~200万美元,算是中等收入;大客户则要求至少存200万美元以上。

“实际上更多的是对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进行审核,私人银行在业务上是有起点金额的,更多的是瑞士私人银行对个人和机构有起点要求,各家标门槛不同,大概几百万美金,有的是50万美金起。”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薛瑞锋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

服务大客户,跟普通银行做法类似,瑞士银行给企业和个人商业贷款的利息达9.9%-14%,而一般储户在银行存款的利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瑞士银行的罪与罚

在瑞士私人银行的起源地日内瓦,目前已经是整个瑞士私人银行业的首都,毫不夸张地说,这里聚集了全球主要富豪们的财富。为了接收到更多的客户以及更加便于管理,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和私人投资机构也都将总部设在了日内瓦。这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要活得舒心,就要活得低调。无论私人银行还是其客户,都像厚重的花岗岩之墙一样低调而沉默。

这种传统如今面临瓦解危机。

今年5月6日,美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法国巴黎总部宣布,包括瑞士和新加坡在内,47个国家当天共同签署一份宣言,同意银行间自动共享与税务相关的海外账户信息。这被解读为,瑞士银行沿用了整整3个世纪的保密制度,被迫走向终结。

对此,瑞士银行家协会发言人韦尔纳称:“税务信息日益透明化是全球趋势,与瑞士相关,也与全球其他金融中心息息相关。只要信息交换出于确保守法纳税的目的,瑞士各银行非常愿意与其他金融中心一道执行新标准,同时期望就过去的未缴税资产达成妥善的解决措施,以便执行新标准。”

但韦尔纳特别强调,“需要对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客户保密原则和税收信息交换加以区分。”她表示,新标准并没有改变瑞士银行法明确列出的保密原则。新标准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交换的信息与税务事项相关,除税务机构外,其他机构或第三方无权得知信息。

多国政府目前深受债务困扰,美国和欧盟的税务机关削尖脑袋想要通过保税来减轻本国的债务,纷纷忙着斥责瑞士帮助客户进行逃税。美国甚至威胁,除非瑞士进行合作,否则就将其银行分支机构赶出美国国土。

瑞士300年来极力捍卫的保密制度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此之前这正是瑞士银行繁荣发展的护身符之一。

按照瑞士1934年颁布的《银行保密法》,瑞士的金融机构可以拒绝政府对客户账户的调查和监控,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存款人存在犯罪行为,否则账户的信息会受到永久性保护,任何政府机关,甚至是法院都无权调查与干涉。没有账户持有人所签署的法律文书,该账户信息永远都不会被第三方知晓。

客户还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安全的方式来办理业务,甚至可以永不露面。此外,瑞士各银行普遍采用密码账户、代名代号等强化保密措施,建立非实名的“数字账户”制度。据悉,在苏黎世和日内瓦有100多家专门办理秘密存储业务的银行,这还不包括各大型银行内设的私人储存窗口。在这些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只标有经营者的名字。

银行保密法的出台有着极特殊的背景。当时,在纳粹政权的逼迫下,几乎所有德国公民都将自己在瑞士银行的存款转入德国银行,“挤兑风暴”横扫瑞士银行。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瑞士政府出台了西方国家中的第一部银行保密法。

曾有外国银行家笑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持续多年最难取得进展的就是调查日内瓦金融机构的运作情况。

正因如此,瑞士银行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金融资产,成为全球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法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稳如泰山。

另一方面,瑞士也因保密传统缺乏透明而成为一些独裁者和国际黑社会洗钱的保护伞。

美国华盛顿研究组织全球金融诚信估计,瑞士目前拥有超过1500亿美元的“被窃资金”。包括美国政府、欧洲多国政府,甚至世界经济贸易合作组织OECD等各界,多年来不停向瑞士施压,迫使其公开更多信息。

对瑞士银行家们而言,一切转折都在2008年10月17日纽约那场会议。蝴蝶在那个时刻扇动了它的翅膀,妥协其实已经在悄然进行。

2008年,美国税务机关起诉瑞银集团,声称其帮助约2万名美国人逃税,瑞银集团最终以支付7.8亿美元的罚金,并向美国提供了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字才达成和解。

2009年,瑞银员工涉嫌帮助上千美国公民偷税,当时联邦委员会不得不帮助美国司法机关“盯住”瑞银,这是历史上瑞士政府首次允许将瑞士银行的上千顾客信息转交给另一个国家。

2011年,再次怀疑偷税行为,美国政府又圈定了11家在瑞士有业务的银行,美国司法部要求涉案银行出具其在美国的业务档案,其中包括与美国市场有关的银行职员姓名。2012年4月瑞士政府同意移交信息,以保障银行的其他利益。

2013年1月,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因帮助百余位美国富人逃避税收,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对其开出了578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这家经营超过两个半世纪的古老私人银行,在缴纳罚金后,宣布永久停业。

“公开保密信息有利有弊,但瑞士银行的国际地位依然很高。”一大型股份行私人银行部资深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家族传承的合伙人制

成为全球财富的保险箱,瑞士银行私人银行除了保密制度,还有一个关键特点是合伙人制。无论面临世界大战,还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世袭传承的管理方式让保密制度得以良好运行。

所谓合伙人制,即经营者必须对银行经营和客户利益负起个人的无限责任,这是瑞士私人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等大型金融集团的最主要差别。在瑞士银行家族中,最为突出的佼佼者是马利特家族、霍廷格家族和米腊博家族。

1557年,马利特家族追随欧洲著名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来到瑞士的日内瓦,在商业和银行业领域发家致富。霍廷格家族在瑞士也是名门望族,出过几任政府部长。1784年冉-康来德·霍廷格来到巴黎,他先在一家银行做学徒,后来开了自己的银行,同时作为瑞士苏黎世银行家的法国代理,主要业务就是向法国皇室提供债务解决方案和融资服务。

米腊博家族因为1799年秘密资助拿破仑“雾月政变”而被拿破仑授权成立法兰西银行。至今为止,米腊博家族仍是瑞士银行家的泰斗。皮埃尔·米腊博,现任瑞士银行家协会主席。

2012年3月,宝盛银行(Julius Br)现任董事局主席Raymond J.Br宣布卸任,瑞士最大私人银行最后一丝家族色彩随即被抹去,仅有家族姓名Br仍出现在银行名称中。卸任后,Raymond J.Br将出任集团名誉主席。宝盛银行曾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家族式私人银行,目前该行创始家族仅持有少数股份。

有意思的是,百达集团创始人之一的百达家族第八代和第九代子孙Pictet至今依然作为合伙人管理银行业务。

百达银行成立于1805年的,所管理的资产在瑞士名列前茅,客户覆盖了欧洲最知名、最富有的家族。目前由8个合伙人共同管理,208年前创始人家族中的三大家族至今仍在。除创始家族外,目前有3个合伙人来自外部,分别是麦肯锡的合伙人、瑞士银行的高管、百达内部提拔的员工。

华伯乐是百达银行3300名员工之一,他的直接上司是百达银行8个合伙人之一,下属则是投资经理。据他介绍,私人银行往往要服务好几代人,核心要素之一是执行良好的保密制度,保持非常低的员工流失率十分有必要,公司员工流失率每年约不超过5%。

8个合伙人有一定的年龄梯度,不会出现8人同时退休。每9年左右会有一个合伙人退休。新合伙人的传承挑选制度像王室继承,但比王室更公平。虽然是家族事业,但远不是父亲儿子这样简单的继承。合伙人的后代需经过考察,且工作经历和年龄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进入百达工作。

为保护过去上百年的成果和家族的名誉,家族传承式的私人银行开展业务往往偏向谨慎和保守。祖业管理的独门绝活,也成为瑞士银行绵延数百年的法宝。

野蛮扩张到断臂重生

银行普遍有“不断膨胀的冲动”。瑞士银行经过1993年和1997年两次重量级的并购,如今称得上瑞士“大银行”的仅存2家,即瑞士银行集团和瑞士信贷集团。瑞士银行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

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UBS)与当时同属瑞士“大银行”的瑞士银行公司(SBC)进行了瑞士银行史上最大的合并。这是一桩引起当时全球银行业轰动的合并案例,合并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家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新银行,瑞士银行集团(UBS AG)。

彼时,新的瑞士银行集团总资产达到10160亿瑞士法郎,员工总数27000多人,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合并使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银行和全球第4大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达到13200亿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和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地位。

不过,瑞士毕竟是一个只有820多万人口的小国家,缺乏投资机会。因此,瑞士的银行家们不得不在全球各处寻找投资机会。以UBS为例,其触角已伸到世界各地。每一次收购都直接瞄准被收购方国家的高端客户。

比较重要的几次收购行动包括:2003年7月,UBS兼并了劳埃德银行在法国的私人财产管理业务;2003年10月,美林银行德国分部的私人财产管理业务划归瑞银旗下;2004年年初瑞银一次买进两家英国私人财产管理机构——Goodman Harris和Laing&Cruickshank。而美国运通在卢森堡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已落入瑞银手中。迄今为止,瑞士银行集团最大的一起并购是2000年以125亿美元对美国PaineWebber银行的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私人银行版图中,更多的是小而精的私人银行,一些独立的私人银行长期刻意保持现有规模。前述百达银行正是其一。其合伙人之一华伯乐曾对媒体表示,为保证银行和客户间的利益没有冲突,百达银行永不涉及投行业务;为保证不受外部股东的压力丧失独立性,百达银行永不上市。

对“大银行”而言,如果说2005年之前的并购是他们的第一次野蛮成长,那么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则给了他们第二次断臂重生的机会。

2007年第三季度,受次贷危机影响,UBS亏损8.3亿瑞士法郎,为过去近5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该行全年减记了18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欧洲银行。

2008年第三季度,瑞信亏损13亿瑞士法郎(约合11亿美元),该行同时冲减了24亿瑞士法郎(约合21亿美元)的杠杆贷款和结构性产品。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导致了两家银行的大部分亏损。UBS的应对方案是,大幅裁员。彼时,该行投行部门自信贷繁荣达到顶峰以来,已裁减约5000人,2008年年底又大刀阔斧裁减2500人。UBS新的集团主席Peter Kurer对外表示,瑞银将从激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并力求跻身全球一流投行的战略,转变到专注财富管理服务的战略。和UBS一样,瑞信在2008年末宣布剥离部分投行业务,投行业务部门裁员1.75万人。

经历了这番惊涛骇浪,UBS重心迁回其更为擅长的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模式与转型

财富管理业务在瑞士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剧变的财富格局,把瑞士私人银行推至转型的十字路口。

财富管理是UBS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另外两个领域是投资银行及证券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业务主要是为高端客户提供量身订造的全面服务,业务涵盖资产管理到遗产规划、企业融资顾问和艺术品投资服务等。

“财富管理是瑞士银行最核心的业务,所有其他部门的服务都围绕着财富管理客户的需求。”该行投资产品及服务董事总经理Scott透露。

运作模式上,UBS内部有一个特别的部门——投资产品及服务部(IPS),集合了来自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的精干力量,为财富管理的客户提供投资意见和产品解决方案。“这种合作,就像一个合资公司。”Scott如此形容IPS的跨部门合作。

对此,一大型股份行私人银行部资深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UBS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多,整个流程成熟流畅,这是国内私行目前无法企及的。”

据悉,在IPS的联接下,UBS三大部门虽然依旧独立,因为共同目标一致,跨部门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部门利益冲突找到了解决渠道。

不仅如此,IPS也是UBS投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车间。比如,财富管理部门的职员利用全球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部门提供的投资信息、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建议,订制系统性投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UBS的财富管理业务与国内最大区别,在于较为成熟的全委托业务服务。客户将资金全权委托给UBS后,理财人员通过全球投资委员会根据客户的兴趣所在、在客户确定的参数范围以内进行资产配置。

“国内是分业经营,政策和法律环境不允许全委托业务。即使是有瑞士账户的中国客户,接受这项服务的比例也非常低,因为国内高净值人士70%为富一代、富二代的企业主,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上述私人银行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为应对日趋复杂的全球环境,和客户特殊需求,已经走出欧洲的瑞士银行也在寻求改变。

尤其是国外监管和政治压力,使瑞士私人银行能否保证多年的离岸中心老大地位也成为疑惑。

“未来阶段,瑞士私人银行要么追求扩大资产规模,要么采取特定客户市场战略。越来越多的私人银行选择私行之间,或与独立资产管理人加强合作,以扩大客户基础、降低成本、在技术和市场定位上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瑞士宝盛银行执行董事兼特别顾问张晓路指出。

她向记者表示,技术集成、公开产品平台、同业竞争行业新机会已成趋势,行业原有的价值链即将瓦解,行业大整合不可避免。

瞄准东方市场

来到遥远的东方,开拓亚洲市场是UBS未来重点方向之一。

目前,亚洲收入仅占UBS全球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不过,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埃尔默蒂预计,未来十年内,亚洲的财富管理将超过欧洲。

“亚洲,特别是中国,正在发生很大改变,增长速度惊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们的资金都极其充裕。我们在亚洲的规模与亚洲本身的市场规模有关——并非我们投资不足。瑞银亚洲业务目前的资金投入较少,但随着亚洲不断增长,我们将投入更多资金。在财富管理方面,我们在亚洲现在管理着220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这一数额未来将增长到4000亿至5000亿美元,两年内或许不会达到,但未来将会实现。”塞尔吉奥·埃尔默蒂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2年7月,UBS将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转制为外商独资法人银行,成为瑞士首家在中国拥有外商独资法人资格的银行。该行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行长为美国人金纪湘。主要开展的业务包括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

截至2013年末,该行净利润为1400万元。这是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唯一一处营业网点。不过,去年12月,该行获批在北京筹建一家支行。

“中国客户利用杠杆交易的意愿很强,投资的视野比较短期,对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大,这些都与欧美成熟市场很不相同,因为成熟市场的客户对于自己的投资和收益相对地更加平衡。”瑞银财富管理全球CEO哲特纳表示。

实际上,UBS在中国已建立多实体的平台,包括瑞银证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瑞银合资成立,是中国首家外方持股比例达到49%上限的基金管理公司。另外,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则从事国内非证券类股权投资管理和咨询业务。

作为瑞士最大的银行,UBS已于瑞士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运营结构主要由五大业务部门和公司中心构成,包括财富管理部、财富管理美洲部、投资银行部、环球资产管理部以及零售和企业部。

截至2013年末,UBS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在全球拥有大约6万名员工,总资产为1009860百万瑞郎,普通股本一级资本充足率(过渡阶段)18.5%。

5月6日,UBS发布财报显示,其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54亿瑞士法郎(约合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其中,财富管理业务税前利润达到6.2亿瑞士法郎,新流入资金109亿瑞士法郎;资产管理部门税前利润为1.22亿瑞士法郎。

财报显示,截至3月末,瑞银基于巴塞尔最新资本协议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2%,高于去年12月底时的12.8%。瑞银计划到2015年底将非核心风险加权资产削减至400亿瑞郎左右,此前的目标是削减至550亿瑞郎左右。

塞尔吉奥·埃尔默蒂表示,此前强调的潜在挑战和地缘政治问题在第二季度初依然存在,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仍预计瑞银的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吸引新资金流入。

文章来源:理财周报

第二篇:瑞士银行保密制度

金斧子财富:www.xiexiebang.com

瑞士最早的银行保密立法起源于1713年,那是日内瓦大理事会(the great council of geneva)就做出明确规定,除非与理事会有书面协议,银行职员不许与任何人分享客户信息,不过早期的保密法对于泄密的处罚仅限于民事,对涉密人没有严密的处罚。

瑞士银行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这里,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都把存款放在瑞士而感到放心,这也造就了瑞士闻名于世的金融业。

为何有钱人要把钱存在瑞士银行?

1、瑞士是中立国,在世界大战期间保证储户财产不受战争威胁;

2、大多数瑞士银行不需要储户真实身份,便于隐藏财产数额;

3、多年的银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优秀的个人服务体系,方便贴心;

4、瑞士给予外国人的税收优惠;

5、全球首屈一指的安全保卫系统,确保财产绝对安全。

瑞士银行是怎样保护客户财产安全的呢?

金斧子财富:www.xiexiebang.com 瑞士银行在保护客户隐私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储户只需在第一次存款时提供真实姓名,之后便把户头编上代码,不再出现真实姓名。

1、职员可靠

在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办理个人秘密户头的职员要绝对可靠,大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经过了学徒制度的良好职业教育。

2、金库稳固

瑞士国库的黄金大多存放于地下,其中最神秘的金库之一,位于伯尔尼瑞士联邦政府大楼广场地下深达百米的防核弹掩体内,从未对外开放过。还有更多超级隐秘的地下保险库,隐遁于阿尔卑斯山脉之中。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

瑞士银行业的保密传统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并最终在1934年写入该国法律。依照法律规定,任何银行职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守其与客户往来情况及客户财产状况等有关机密,否则将面临最低6个月到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该保密协议终身生效,不会因为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无论国籍,任何人都可以在瑞士的银行开设帐户。通常情况下,银行会拒绝外国政府要求查看该国公民是否在此藏匿财富的要求。

这种保密制度并非严丝合缝,虽然法律规定银行不可以将信息透露给第三方,但要求银行要知悉开户者的身份。此外,瑞士的民法及刑法中也规定了多项例外条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瑞士银行保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有疑问可登陆金斧子官网(www.xiexiebang.com/)了解更多专业知识,金斧子是证监会持牌基金销售机构,获国际风投红杉资本和大型央企招商局创投实力注资,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私募发

金斧子财富:www.xiexiebang.com 行与服务平台,提供阳光私募、私募股权、固收产品、债券私募、海外配置等产品,为高净值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客服热线:

第三篇: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

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

据英国《金融时报》7日报道,在6日于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其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前生今世

是怎样呢?

历史:源于16世纪保护新教徒,成名于《1934年银行法》

16世纪,基督教加尔文教派从日内瓦开始兴起,由于受到迫害,大量新教徒陆续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日内瓦,和他们一起到来的,是大量的财富和金钱。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最早的瑞士银行家们开始在这里出现。为了保护这些新教徒,避免泄露他们的情况,银行家们建立起了一种行业内非正式的基础保

密制度。

1713年的日内瓦议会制订了一项规定,即银行人员应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储户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这就成为了瑞士银行保密法最早的前身。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系统地、大规模地迫害犹太人,使得欧洲的犹太人纷纷将财产向中立国瑞士转移。1934年,瑞士议会通过了《银行法》,这部《银行法》中特别加入了银行信息保密及泄密处罚等条款。

这部法律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为储户绝对保密。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储款项。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或数字来代替真姓实名,甚至用虚拟的办事处、公司、代理机构等形式开户。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由代理人委托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会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做到永不露面。

银行办理秘密存款金业务的只限于二至三名高级职员,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插手过问。对于泄漏存款机密的人给予严厉处罚:监禁6个月和罚款2万瑞士法郎或更重的处罚。该法还规定,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

有犯罪行为。

为了替储户严格保密,在苏黎世和日内瓦有116家专门办理秘密存储业务的银行——这还不算各大银行内设的私人储存窗口。在这些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只标有经营者的名字。而且,办理个人秘密户头的职员要绝对可靠,大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经过学徒制度的良好职业教育。

成就:总共管理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占全球私人总资产的1/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行之有效的银行保密制度,瑞士成了全世界独裁者、恐怖分子和黑帮隐匿不义之财的避风港,也成了有意避税逃税的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存放离岸资金的绝佳去处。从本·拉登到投资大师罗杰斯,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这里。据2013年初瑞士方面的估计,瑞士金融业所管理的资产占全球私人总资产的1/3。瑞士的财富管理行业非常庞大,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

产。

根据瑞士银行业协会(SBA)2010年的一份报告,金融行业贡献了瑞士11%的GDP,其中银行业贡献6.7%,保险业贡献4.3%,瑞士劳动人口中有6%(约20万人)从事金融行业,同时瑞士金融机构还有10万余名海外雇员。

矛盾:“避税天堂”招致各国不满,美国欧盟不断施压

瑞士银行保密法规在为其吸引大量境外存款的同时,也暴露出缺乏透明度的弊端,客观上为逃税和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瑞士因此和同样恪守银行保密传统的奥地利、卢森堡等国一起饱受外界诟病,长期被称为欧洲的“避税天堂”。

美国和多个欧盟大国因“避税天堂”吸纳其逃避税客户而与瑞士等国家积怨已久,却迟迟难以找到应对之策。直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财政吃紧的窘境后,这些国家似乎才下定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表示,银行保密法应该被重新定义。称这种做法导致的不透明正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之一。

美国一再强硬施压:

瑞士银行保密法一直是美国与瑞士间一道难解的题。20世纪90年代,欧美各国都刮起了反腐之风,矛头直指不法政客和贪官。因为不少精明善算的政府官员、执法人员、大企业主管在落网前已把财产提前转移到了瑞士,因而瑞士成为众矢之的。“9·11”事件后,一些富豪在瑞士的存款案例又被指与恐怖组织有关。瑞士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瑞士银行保密法越来越成为美国的一块心病,该问题也变得更为迫切起来。

2009年2月19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避免被美国起诉,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做出妥协,被迫向美方支付7.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并提供250至300名美国客户的信息。

次日,亦即2月20日,美国司法部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瑞士重新定义银行保密法,并要求瑞银集团交出

其所有的5.2万个美国客户的全部资料。

2013年初,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在重压之下被迫关门停业。

2013年9月,瑞士联邦议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批准了瑞士和美国去年底签订的一项双边协议,允许美国税务机构向瑞士银行中美国公民账户征收所得税;瑞士还将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向美国税务机构提供美国公民账户。

欧洲国家同样不满:

瑞士的邻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由于本国实行高个人所得税制以维持福利制度,有钱人往往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此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强烈不满。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提出,在欧盟范围内也要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以确保所有欧盟公民对其全部收入公平纳税。面对欧盟大国的强大压力,卢森堡、奥地利先后作出妥协,同意提高银行透明度,放松银行保密规定。在此情况下,瑞士引以为豪的银行保密传

统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终结:2013年10月15日瑞士政府正式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

2013年10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宣布,瑞士政府当天在法国巴黎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成为该公约第58个签约方。

瑞士政府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发出了一个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即瑞士将与国际社会一起加强税务合作。签署这一公约是国际税务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这意味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走向终结。全球加强打击跨境逃避

税行为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014年5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从此将成为历史。

第四篇:如何在瑞士银行开户

如何在瑞士银行开 如何在瑞士银行开户 瑞士银行

数百年来,瑞士银行由于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而闻名于 世,从而成了巨额存款和黑社会洗黑钱的代名词。然而,瑞 士银行真的是侦探小说或港台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吗?匿名 帐户又到底是怎麽会事呢?这里我们将给你揭开“瑞士银行” 神秘的面纱。

瑞士没有地下矿藏,二战后依靠银行业发起,至今瑞士 银行的存款已占全球总储蓄额的 1/3。

瑞士银行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世界上 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这里,各国政要、商界巨 子和演艺明星都把存款放在瑞士而感到放心,这也造就了瑞 士闻名于世的金融业。

·怎样理解银行保密制度呢 怎样理解银行保密制度呢? 怎样理解银行保密制度呢

银行为客户保密是指银行履行对客户所有事宜保持沉 默的一项义务。这同时也是客户的一项权力,因为他们才是 那些被保护数据和信息的主人。银行保密制度保护客户的个

人权益。它和其他的职业性的保密制度,比如医生和律师的 保密制度,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对私人权益的保护是瑞士法 律的基础,也是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参阅联邦宪法第 13 条)。

·能在瑞士开设匿名帐号吗? 能在瑞士开设匿名帐号吗? 能在瑞士开设匿名帐号吗

不可以,这是不可能的。银行要求职员遵循“了解你的 客户”的原则,必须确认每个开设新帐号的客户的身份及他们 经济上的合法性。为控制有犯罪来源的金钱交易,各银行都 自设严格的、国际上承认的身份认证条规。

·号码帐号是不是匿名帐号 号码帐号是不是匿名帐号? 号码帐号是不是匿名帐号

不是。与侦探小说,特工电影及某些媒体渠道所报道的 相反,在瑞士并不存在匿名帐号。号码帐号客户的姓名在银 行内部很小人员范围内是公开的。银行对号码帐号和其他帐 号客户使用同样的银行保密制度。

·银行保密制度是否阻碍了全球性的税收合理化? 银行保密制度是否阻碍了全球性的税收合理化? 银行保密制度是否阻碍了全球性的税收合理化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为他们专有的税收系统及合理的税 收负荷负责。任何一个政府都要明白,不断增长的税收负荷

会削弱一个国家的吸引力,并且造成以负荷过重为借口的偷 税漏税。因此,税收存在的不是合理化问题,而是-个税收 竞赛化的趋势。银行保密制度针对这个目标是不会造成任何 阻碍的。

·如何在瑞士开银行开设个人帐户? 如何在瑞士开银行开设个人帐户? 如何在瑞士开银行开设个人帐户

在瑞士均持 B 居留证(Residence Permit B),开户最低存 款额 5000 瑞士法郎,居留证有效期在
个月内。开户后,500 瑞士法郎将被冻结,学生如离开瑞士仍要继续使用这个 帐号,必须有 10 万瑞士在帐户上。否则必须注销其帐户,银行退还 500 瑞士法郎保证金。

无论哪国人,如果你持瑞士永久居留证 C,就和瑞士人 是同等开户条件。

·如何开立瑞士银行公司账户 如何开立瑞士银行公司账户? 如何开立瑞士银行公司账户

1.提前二天通知瑞丰, 方便联络银行并预约开户时间; 2.开户当天公司董事需带身份证、有效的通行证或护 照;

3.国内公司的营业执照,(开户人本人为法人或股东)副本(如果有); 4.国内公司购、销发票和合同,作为银行参考之用(如 果有); 5.公司户口存入港币一万元,私人户口存入款港币一 万元; 6.开综合理财户口,内容包括储蓄、支票、外币(10 种)、网上银行户口和信用证户口,提供提款卡一张; 7.银行密码有两种,第一组密码寄给客户,第二组密 码需要客户亲自到银行核实身份才可领取; 8.在办理时有可能需要公司印章,最好能带上; 9.海外公司提交资料和香港公司开户是一样,开户时 要扣查册费(户口内扣除); 10.资信证明可以显示余额,也可以不显示余额,但要 有抬头人; 11.可以在深圳,上海或其他海外地方做签名见证,但 事先要得到开户银行同意后才可以做,主要是要看开户公司 的实力或信誉等证明。由于此类开户较为复杂,开户前可向 我们查询。12.瑞士银行可以在上海开立银行离岸账户;

·瑞士银行香港本地或离岸账户开户条件: 瑞士银行香港本地或离岸账户开户条件: 瑞士银行香港本地或离岸账户开户条件

1.公司的商业登记证(公司注册文件)2.公司注册证书(香港公司、公司或其他海外公司)bvi 3.周年申报表、首任秘书及董事通知书(公司注册文 件)4.秘书及董事更改通知书(公司注册文件)5.出任董事同意书(公司注册文件)6.公司备忘录、注册章程及任何修订章程或相关董事 会章程(公司注册文件)7.出具开户文件(CERTIFIED TRUE COPY)(香港会计 师或香港律师)8.公司所有权人,出席董事会的董事,授权签字人的 身份证明文件(护照或身份证)复印件以及长住址证明(客 户提供)9.公司(开户银行提供)10.开户表格(开户银行提供)11.账户授权书(客户或开户银行提供)12.印鉴卡(开户银行提供)13.介绍信、采访报告(客户提供)14.公司客户资料表(客户提供)

15.单位基本情况表(客户提供)16.公司结构图(客户提供)17.香港通讯地址(公司注册后 HKBSS 港浚商务会提 供给客户)18.安排介绍人(瑞丰担当介绍人,派专人全程陪同开 好账户)

·海外公司开户时另外需要提供

供以下证明文件: 海外公司开户时另外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海外公司开户时另外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文件

1.董事在职证明 Certificate of incumbency 2.公司存续证明 Certificate of good standing 3.业务证明 Business pool

★ 开立瑞士银行香港账户, 每月平均结余要求为 100 万美金 ★ 开立瑞士银行离岸账户, 每月平均结余要求为 100 万美金


第五篇:如何看待瑞士告别银行保密传统

如何看待瑞士告别银行保密传统?

同意 @redhobor的观点,这一事件与中国关系不大,与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关系最大。并且,这一次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国际社会向瑞士银行业保密传统不断施压,不断挤牙膏的成果。

瑞士银行业以严格的保密制度著称。1934年瑞士的《银行保密法》规定,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款。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名实姓。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银行为储户绝对保密,银行职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储户秘密(哪怕泄露给国家),若有违反,将被罚款5万瑞士法郎或蹲六年大牢。

对瑞士银行业系统的挤牙膏,早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由于中立国的地位,瑞士成为纳粹最主要的黄金储存和交易地点,有数据说当年纳粹帝国银行的90%黄金交易都通过瑞士银行体系进行,纳粹掠夺来的资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瑞士。1945年,为了巨额的纳粹财产,盟军总部开始向瑞士施压,但被瑞士抗住了,一直到冷战期间,瑞士也仅支付了大概6000万美金的财产。

挤牙膏的最初成果发生在1998年,这一年牙膏被挤了两下。一是瑞士《反洗钱法》生效,该法要求银行和中介机构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可疑情况,知情不报将被认为是犯罪。这是对银行保密法的第一次突破。

1998年的牙膏还有瑞士向国际犹太组织达成的协议。犹太人是纳粹的主要受害者,二战期间,有大量犹太储户死于非命,其瑞士银行账户成为无人认领的死账。二战结束后,各犹太人组织不遗余力的向瑞士银行系统追讨犹太亡者的遗产,要求瑞士公布死账的户主姓名。终于,在1998年,瑞士几大主要银行与国际犹太组织达成赔偿协议,支付了12.5亿美元以了解司法诉讼,并在此后几年内陆续公布了数千个死账户的情况。

911发生后,为了打击恐怖组织的资金链,全世界又一次开始挤瑞士牙膏。由于有反恐这面大旗,且可能面临全世界的孤立和急红眼的美国的制裁,这次瑞士不敢扛了,痛快给出了一批涉恐组织和人员的账户。但美国仍觉得不够,不断通过明的(外交)暗的(间谍、黑客)手段持续追索。

2004年7月1日,一项规则在瑞士生效,该规则要求,凡通过瑞士银行匿名账户向国外汇款超过一定额度的客户,银行都必须公开其真实身份。这个规则,是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成果。这是瑞士首次打破匿名账户保密规则,也标志着瑞士银行业保密传统的坚冰真正开始了崩落。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瑞士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一些财政拮据的西方大国纷纷向它施加强大压力,不但索要本国匿名存款人资料,而且还要求代为扣缴过去多年以及未来的应纳税款。例如,美国于2008年指控UBS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经过艰苦的马拉松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UBS支付7.8亿美元了结诉讼,并将向美国提供四千多个涉嫌逃税的账户信息;2011年,瑞士与英国达成协议,由瑞士代扣英国客户的存款税;俄罗斯也与瑞士达成了公开俄罗斯人账户信息的相关协议。

本次瑞士签署的《税务信息自动交换声明》,是国际挤压膏行动的最新进展,但成果有限。首先,该声明只是一个宣言性质的文件,并不具有强制性;其次,要落实该声明,需要瑞士修改相关国内法,这可能会遇到阻力(2013年瑞士国会下院就否决了一项旨在规避银行保密法的法案);第三,尚无法得知瑞士将提供哪些信息,是仅有存款信息还是包括交易信息,是定期提供还是实时提供;最后,即便最终获得落实,该声明也仅限于税务部门征税使用。

至于对天朝的影响么,对反腐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盲目乐观。首先,如上所述,瑞士牙膏被挤了这么多次后,贪官们早就知道瑞士银行不再是保险箱,往往会通过他人代持账户或设立离岸公司或者干脆不在瑞士存;其次,上面说过,该声明仅适用于税务领域,不涉其他,而中瑞之间又尚未签署相关司法互助协议,很难直接获得贪腐官员在瑞士银行账户的信息。2014-05-08 31 条评论

赞同 379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西南之南

杜传仑、PC L、沈林 等人赞同

这是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说瑞士银行制度是受中国压力的(或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大家可以看看什么叫做“美式霸权主义”。

金融风暴席卷避税天堂

整个事件起始于2008年9月15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一。

每年9月是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季,来自加勒比海的飓风会一路向北横扫沿岸各州,滨海的纽约市更是年年成为重灾区。可2008年9月却和往年不同,一场风暴正在纽约酝酿,准备南下直扑加勒比各个岛国:雷曼兄弟突然倒闭。顿时,英属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巴巴多斯等国家几乎每一条电话线都被打爆了。

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避税天堂。

他们既是世界各国政府的眼中钉,又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座上宾。以规模最大的开曼群岛为例,这个面积264平方公里,人口五万多人的弹丸岛国却拥有数以千计的信托公司,近万家对冲基金,仅这些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就超过2.2万亿美元。五十年来,靠着”一不收税,二不多问“的独特市场模式,这个离古巴160公里远的英国海外领地从一个疟疾横行的加勒比泽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正如一个银行家在1973年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所透露的,”这是一个法外之地。“

世界上这样的”法外之地“很多,除了加勒比海三国,欧洲的瑞士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和奥地利,亚洲的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世界各国富人最热衷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设立公司和基金有时候根本不需要提供任何公开信息,连董事的名字以及公司的办公地点都可以是保密的。极为松弛的公司法让开曼群岛等地满大街都是公司董事,《金融时报》甚至报道过一个人同时在560家对冲基金担任独立董事的夸张事例。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些国家地区极其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之上,任何国家政府都无法掌握存放在这些地区银行里账户的信息,有的时候甚至连投资人本人都不知道,一切都有赖于中间人打理。这也是出现文章一开始描绘那一幕的原因,当担任中间人的投资银行倒闭的时候,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

金融风暴和随之而来的大衰退重创了美国经济,大量失业和破产的结果就是美国各级政府都面临着财源枯竭的状况,收不上税成为摆在奥巴马面前的最大难题。没用税收,就没用办法提供社会福利,就没用办法推动各种国内建设,就没用办法开军饷支援伊拉克阿富汗前线......据统计,每年光海外避税就让美国财政部损失一千亿的收入。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过去执法难度颇高的海外查税在奥巴马政府眼前也变得非常诱人,而且这是针对富人收税,既师出有名,又能博得民望,还能打击共和党,可谓一举多得。经过精心策划,奥巴马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司法行动

奥巴马上任还没一个月,美国国税局就破了一桩震惊华尔街的大案:2009年2月,瑞士银行集团承认帮助美国富人转移资产偷税漏税,缴纳7亿8千万的巨额罚款。鉴于当时金融市场尚不稳定,美国司法部不想彻底搞垮瑞银,避免重蹈雷曼倒闭引发动荡的覆辙,所以再收了罚款之后就选择放弃起诉瑞银。

但这不过是一个开始。

瑞银不仅交了罚款,还提供了4450名美国客户的资料给司法部,司法部顺藤摸瓜很快就把网铺大了,包括瑞士信贷集团和瑞士宝盛集团在内的十余家瑞士银行都被司法部列为调查对象,到后来目标扩大到英国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甚至包括了三家以色列的银行。一时间,银行业人人自危,纷纷和司法部展开谈判,以求宽大处理。但因为涉案银行数量太多,而且因为瑞士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奥巴马政府根本不知道这些银行是否有隐瞒,生怕错放了一个。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小银行走进了司法部的视野:瑞士韦格林银行。

韦格林成立于1741年,比美国建国的历史还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私人银行,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小镇。这家银行在美国没用任何分支机构,旗下管理的资产也不过250亿美元,跟那些动辄数万亿资产的瑞士大银行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可就在瑞银事件爆发之后两个月,这家银行的高级合伙人的一番言论给这家银行带来灭顶之灾。

2009年4月,当时美国经济哀鸿遍野,道琼斯跌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谷底8017.59点。时任瑞士私人银行家协会主席的韦格林高级合伙人Mr.Hummler发表了一篇八页纸的文章,叫做”永别了,美国“,在文中他大力赞扬瑞士的银行制度,并表示韦格林将建议它所有客户停止对美国证券的一切直接投资。不仅如此,他还对美国政治经济外交极尽批判之能事:”美国是主导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有的时候有,但大多数时候都没用联合国授权。美国破坏了国际法,战争法,大肆兴建秘密监狱......在这个国家,底层人民享受不到教育带来的福利,医疗体系几近瘫痪,经济体制越来越倾向于过度消费,存款和投资越来越成为外来概念。美国的现状无疑是导致当下大衰退的重要推动力量,可这灾难性的后果却由全世界来承担。“

就在这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不久,美国司法部就对韦格林银行展开了秘密调查。韦格林在瑞士银行界资格老,在这行能量相当大,如果搞垮了韦格林将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而且其规模很小,要搞起来难度远小于和财大气粗的巨型银行较劲,不用担心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什么影响。虽然韦格林在美国没用分支机构,可如果连这样一个”够不着“的银行都被司法部搞垮,那些”够得着“的大银行肯定会夜不能寐。更重要的是,韦格林在美国的资金就保存在瑞银集团在康涅提克州的银行账户里,得到瑞银配合的司法部可以轻易掌握其资金动态。基于以上的考虑,美国司法部展开了史上第一次海外银行追查案。经过近三年的缜密调查取证,2012年1月,美国政府以帮助美国富人逃税至少12亿美元起诉韦格林银行,并没收了其存放在瑞银的1600万美元的资金。

起诉韦格林的消息一出,整个瑞士都陷入恐慌。要知道,银行业占了瑞士GDP的11.6%,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韦格林刚被起诉,之前一直在负隅顽抗的汇丰瑞信和宝盛就纷纷缴械投降,交出了数万客户资料,甚至连受理这些客户的上万员工资料都交给了美国政府。在11家瑞士大银行和300多家中小银行的敦促下,2012年6月瑞士政府不得不出面向美国政府保证敦促瑞士银行业遵守美国税法,并请求美国政府采取”坐牢换罚款“的方式处理这些银行。作为交换,瑞士政府答应提供更多的客户和员工资料,并在韦格林被起诉的当月提供了2万份加密的银行文件,保证在双方达成谅解后帮忙解密。

瑞士政府和银行丢车保帅的举动让瑞士银行界人人自危,没人知道自己是否被银行给卖了。仅一年的时间,瑞士的银行界从业人员就从10万8千人锐减到8万人。而美国激进的全球缉拿行动更是让瑞士银行家连门都不敢出,2012年夏因为担心被逮捕或引渡瑞士银行家们大多选择留在国内。一个住在法瑞边境的银行家连过境去买东西都不敢,生怕一过国境线就被法国警方逮捕并引渡去美国。一个在日内瓦参加培训的银行中层主管得知自己资料被银行交给美国政府之后马上把原订在美国举行的同学聚会取消。一个去德国出差的银行家为了掩人耳目不敢驾驶自己的豪车,借了一辆家用车顶着贷款经纪人的名头出门。而一些选择度假的银行家只敢去突尼斯和马尔代夫这样和美国没用引渡协议的地方,而且选择的都是直飞,生怕第三国转机的时候被带走。为此,瑞士银行业职工协会在苏黎世和日内瓦专门开辟24小时热线给那些需要跨国旅行的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前瑞士联邦司法部副主管Rudolf Wyss告诉日内瓦的银行家们如果他们曾经接待过从瑞银转过来的美国客户,或者之前在美国本土接待过美国客户,那么短期内他们要取消一切旅行计划。“如果有银行家要去美国,那就很有可能会被逮捕,我建议他们连瑞士都不要出。如果美国政府下达了国际通缉令的话,他们哪怕过境到隔壁的法国和意大利都会被立即引渡到美国。”他还补充到“甚至那些帮你打理美国客户账户的秘书都可能会被美国政府传唤出庭作证。”

美国政府的霹雳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司法部税务组起诉了超过30位银行家和60位海外账户持有人,其中5位被陪审团定罪55位达成认罪协议。仅2013年头四个月司法部就将18人绳之以法,而联邦法庭更是给美国富国银行下达“不具名传唤令”,授权司法部可以调查该银行的任意账户。面临巨大压力,那些过去将资金藏匿在瑞士的美国富人不得不现身,加入了美国国税局配套的“自愿披露”项目,主动交代自己偷税漏税的罪行,在补交税款的前提下享受国税局免征巨额罚款的优待。数年间,38000名富人“主动配合”,让国税局回笼了数以百亿计元的税款。不仅如此,国税局还推出了奖励举报的政策,任何举报偷税漏税的行为最好都可以从回收的税款中领取2%的奖金。前瑞银银行家Bradley Birkenfeld就因为检举瑞银不法行径,给国税局提供了”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非常罕见“的内幕资料,去年得到了1.04亿美元的重奖。

国会立法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海外避税账户的问题,在奥巴马推动下,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鲍克斯和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冉格尔在2009年连署推出《海外账户税务合规法案》(FATCA),并在2010年3月18日通过。该法案要求外国金融机构将其名下资产价值超过五万美元的美国客户账户信息汇报给美国国税局,在2014年和2015年必须提供包括账户持有人身份,账户余额在内的基本信息,2017年之前必须提供包括关联账户和交易收益在内的完整信息。为了体现美国政府的决心,美国财政部会同英法德意西等国的税务机关一道发布联合声明,誓言精诚合作贯彻落实FATCA。

FATCA形同将各外资银行变成了美国国税局的不拿工资的查税员,因此从签署之日起就是争议不断。为了规避监管,大量资本从美国本土撤出,无数海外双重国籍的美国公民放弃美国护照。而包括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瑞士信贷集团等大银行在内的欧洲澳洲银行都从2011年起停止位美国客户开设账户,苏黎世州立银行更是唯一继续为美国客户开设账户的瑞士银行。不少团体也对此发表不同看法。注册金融犯罪专家协会声称该法案每年不过为财政部增加8亿元的收入,可给金融业增加的负担根本难以估量,最高可达上百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发言人Ken Bentsen也认为”落实贯彻FATCA将会给美国金融机构和他们的客户带来巨大挑战和成本“。于此同时注册在瑞士日内瓦的海外美国公民协会更是代表住在国外的六百万美国公民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FATCA运动。而让瑞银等外资银行难堪的是,当他们在美国被司法部追的无处藏身的时候,他们的美国客户同时又在瑞士以色列等母国起诉这些银行遵守FATCA的行为本身违反了这些国家的银行保密制度,在2010年10月起诉以色列银行诉状中原告声称该银行“不再忠于以色列和以色列的法律,却为了别国的利益去效忠别的国家和他们的法律。”

鉴于这些银行的两难处境,美国财政部协同国务部开始和各国政府商谈税务协议,好让银行在不违反本国银行保密法的前提下上交他们手中美国公民持有的账户的信息。英法德意西等欧洲大国是第一批和美国签署协议的国家,随后丹麦墨西哥爱尔兰挪威也先后加入了这个阵营。对这些国家而言,他们反正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自身也是偷税漏税的受害者。因此真正的重头戏还是瑞士。这也是美国政府强力打压瑞士银行的目的所在,与其一个个和他们纠缠,不如直接把瑞士政府搞定。因此当瑞士政府在2012年1月坐上谈判桌的那一刻,美国的策略就算成功了一半。

外交合力

但要瑞士政府放弃他们引以为傲的银行保密制度并不是美国一家就可以搞掂的,瑞士金融业也不光只在美国有业务,损失了美国市场并不会彻底打垮这个制度。为了迫其就范,美国的欧洲盟国们也展开了全方位的行动。本来欧洲各国都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掌握2.1万亿巨额资产的瑞士自然是他们的目标,更何况其中不少钱都是各国富翁逃税转移出去的。因此美国一声令下,欧洲各国”围剿“瑞士。

早在2011年9月瑞信就和德国税务机关达成协议,缴纳1亿5千万罚款换取德国执法机关终止针对该银行及其员工协助偷税的指控。并且瑞士政府还和德国达成协议帮助德国就存放在瑞士的德国资产征税。就在该协议等待德国联邦国会批准的时候,2012年7月,法国和德国的税务机关对瑞信和瑞银两个最大的瑞士银行再度展开联合执法行动,搜查了两家银行的客户资料以及员工住所。据瑞信内线透露,德国波鸿,杜尔斯多夫和法兰克福的5000名德国客户账户因为偷税漏税被调查,部分客户被直接带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瑞信旗下百慕大人寿产品的客户,而百慕大本身也是加勒比的一个避税天堂。同时,瑞银在法国里昂,波尔多和斯特拉斯堡的办公室因为被怀疑洗钱和协助逃税被法国警方扫荡,斯特拉斯堡瑞银高级员工住宅被查抄。而这时候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利亚州政府通过线人掌握了数千瑞士银行的客户名单,按图索骥逐个缉拿归案。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整顿自己的两个海外领地,重点就是臭名昭著的开曼群岛。在英国对冲基金和英国政府的双重压力下,开曼群岛的保密制度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可是该项改革遭到了以开曼首相麦基瓦 布什为首的执政党反对。麦基瓦 布什是在金融危机最高峰的2009年临危受命,靠着该国史上国会任职最久的资历和人脉带领开曼群岛闯过难关。可去年开曼警方以涉嫌贪污将这位人称”议院之父“的政治家投入监狱。虽然他后来保释出狱,但不信任案已经通过,不得不辞职下台,而下台后所谓的贪污调查也不了了之。眼见英国政府或明或暗的干涉,开曼民众极为不满,甚至为此闹起了独立运动。英国在开曼牛刀小试之后,很快就拿坐拥2900个对冲基金的维京群岛下手,成功的给瑞士树立了榜样。很快英国德国瑞士达成协议,瑞士在不提供客户资料的情况下,答应帮助这些国家截留税款。

怀柔政策

耍够了大棒,美国转而怀柔起来,好给火烧眉毛的瑞士政府一个台阶下。而事情解决的关键最后还是落到韦格林身上。

韦格林银行整个2012年都誓言要和美国政府斗争到底,但却在2013年1月4日突然当庭认罪,局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该行高级合伙人当庭承认他们串谋帮助美国公民逃税,自认行为不当,并和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更吃惊的是,韦格林一共只拿了5780万美元,其中2千万是归还税款,1580万属于民事没收,只有2200万罚款,加上之前被没收的1600万,总共不过7千万出头。要知道,韦格林是在瑞银遭到重罚的大背景下明知故犯的典型。正如他们高级合伙人所说,他们以为自己在美国没用分支机构,美国政府拿他们没用办法,所以从瑞银转出来的客户几乎大半都转投韦格林,这等于是在美国政府眼皮底下明目张胆的玩欺诈。更可恶的是,韦格林在被起诉前两个月接到风声,迅速将其名下的客户和资产卖给了竞争对手Raiffeisen银行,在审理该案的法官看来是“欺诈套欺诈”的恶行。

美国政府“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怀柔手腕让瑞士银行界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韦格林案的结案给其他瑞士大银行与美国政府的谈判扫清了障碍,不少原本以为在劫难逃的中小银行更是弹冠相庆。KPMG的苏黎世合伙人Daniel Senn说甚至认为其他银行“会认为这是一个进步,而非沉重的打击。对于私人银行来说,最糟糕的的情况就是不确定性。悬在所有瑞士私人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撤去,他们和美国政府的谈判将会日趋建设性。”而这时候美国政府放出风来,因为打击海外偷税因为取得阶段性成果,美国政府在和瑞士政府谈判阶段将不会起诉别的瑞士金融机构。大难不死的瑞士银行们心领神会,转头施压瑞士政府及早和美国达成税务协议。

有了英法德意从外围剿,有了瑞士银行对内施压,美国终于可以万无一失的将瑞士置于自己掌控。2013年2月14日,美国瑞士签订政府间协议,要求瑞士银行披露他们手上美国账户的信息。而且美国给瑞士“特别优待”,别的缔约国都是该国银行把资料给本国税务机关,然后转交给美国国税局,可瑞士银行是直接和美国国税局挂钩,中间不经过瑞士税务机关。协议签署之后,美国财政部说明FATCA协议有两类,瑞士是第一个签署第二类协议的国家,在瑞士之后,日本卢森堡奥地利等国也将签署第二类协议。协议签署之后,瑞士银行业协会表示欢迎,尽管他们继续对遵守该法案所带来的管理负担持批评意见。

6月,瑞士联邦国民议会上议院批准了该协议,最终的裁决交到了瑞士最高权力机构——下议院手上。

何去何从

瑞士下议院的表决结果无疑是让美国猝不及防的,在美国的司法,立法,外交等一系列政治计算中,有一个明显的计算失误:瑞士民众。

投票之后的采访中,瑞士最大的政党,代表右翼的瑞士人民党领袖Christoph Blocher说:“我们不能屈服于别国的压力,我们必须避免制造这么一个先例,否则其他国家会跟着美国有样学样,这样瑞士就完了。”在他看来,瑞士的法律本身没有问题,是瑞士的银行自己违反了美国的法律,他们应该自己去找到解决办法,不能让瑞士人民来为他们的错误买单。而他的观点得到了一向和他持反对意见的做派瑞士社会党领袖的赞成,认为“这些银行知道的一清二楚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知道该去怪谁。他们违反了别国的法律,那么就该自己承受后果。”

很显然,瑞士银行界正在为他们丢车保帅的举动付出代价。据统计,为银行业直接间接工作的瑞士家庭占到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这次表决可以看做是民意的反弹。

银行家协会很快批评了下议院的决策,认为该协议是“为瑞士银行业创造法律安全的最好方法”,可以“和过去划下清晰的界限”。他们继续敦促政府及早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瑞士银行业和瑞士经济将面对“难以估计的后果”,因为“瑞士无法承受又一家银行被指控的法律风险。”美瑞商会主席Martin Naville告诫瑞士国民议会“美国人将会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料,他们不得到不会罢休的。(瑞士国民议会)是在消耗我们美国朋友的耐心。等耐心磨完了,就会有新的起诉书,哪怕仅有一两份起诉书也足够制造经济混乱了。”

这次表决恰好赶上在英国举行的G8会议,与会各国首脑刚刚就打击逃税问题达成一致,而这个结果无疑是给这些世界金融强权们迎面一记耳光。瑞士政府的首席谈判专家Michael Ambühl在辞职前就告诫国会“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个协议,美国就是有能力通过各种针对瑞士银行的手段让整个瑞士金融界陷入动荡。”瑞士财政部长在表决后表示美瑞两国“冲突升级的真实危险正在加剧”。

果然,第二天就传来了瑞信和宝盛和美国政府重启谈判的消息。消息传来,两家银行股价立跌。瑞信自5月17日以来已经跌了13%,宝盛则在当天就蒸发了11%的市值,而另一家被调查的地区银行则自五月17日以来暴跌28%。虽然美国司法部拒绝就此事情发表评论,皮球再次抛给瑞士。其他地区

美国并不仅仅把目光投向瑞士,打击逃税,美国这次玩真格的。

曾在财政部供职仅10年的国际税法副顾问Patricia Brown说:“过去五年美国在打击海外避税的领域取得了原本预期十五年才能取得的进展”。“美国正在传递一个信息,”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Shay说,“那就是不论你把钱转移到哪里,我们都能抓住你。如今这个信息不仅传到了瑞士,还传到了加勒比海国家和远东地区。”

“银行保密制度可以说在我们眼前崩溃了......FATCA所展现的国会意志会在3到5年内就实现任何人都难以把钱藏起来的目标。”就职于华盛顿的律所Caplin & Drysdale的Michel律师这么认为。美国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FATCA税务协议,而且为了得到外国政府的帮助,美国开始改变过去FATCA谈判中单方面要求对方提供信息的做法,转而在意大利等国家要求下开始追求对等的信息交换。美国国税局今年开始向缔约的外国政府披露外国公民在美国银行账户信息等资料,其信息之全面甚至引起了侵犯墨西哥公民隐私权的争议,墨西哥侨民众多的德克萨斯州银行协会甚至不惜为此起诉美国政府,要求停止和墨西哥分享账户信息。

美国现在正在和包括南非印度等金砖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FATCA税务协议进行谈判,但暂时并不包括美国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和中国。可是据消息人士透露,虽然中国政府曾公开对FATCA表示不满,但如今却在和美方展开秘密谈判。对此内情有些了解的香港的律师事务所Dechert LLP律师Karl Egbert透露,“中国对于对等交换外国银行账户信息有着特别的兴趣。”联系到新政府上台以来的反腐风暴,中国政府拿香港地区的银行资源作为筹码和美国政府交换美国本土银行的中国贪官账户信息可能是双方的利益契合点。2014-05-10 34 条评论

匿名用户

刘韬、李华、詹颖 等人赞同

许先杰和redhobor就历史原因已经说的不错了。但是看了一遍答案,居然没有人提到美国的FATCA法案(“海外账务纳税法案”)。(看错了,redhobor在答案中已经提及了FATCA)

瑞士签署的所谓全球交换信息的新标准,来源于美国于2010年开始讨论并于2013年推出的FATCA法案。FATCA法案及相关实施细则是美国为了打击离岸逃税和获取美国人海外账户信息而推出的专门法案,于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若外国不与美国签署跨政府协议(IGAs),则该国金融机构(FFI)将无法向美国申报账户信息,而没有申报并申请注册成为豁免金融机构的收入将被美国政府征收30%的所得税。因此,若是瑞士没有与美国就FATCA法案达成IGAs协议,则本国金融机构将因此就来源于美国的收入被课以高额税收,竞争力将大幅降低。

2月15号美国与瑞士已正式就FATCA法案签署双边协议,瑞士政府已同意本国金融机构向美国政府提交金融机构在美国业务资产的相关账户信息。(链接:美国与瑞士签署协议打击离岸逃税)因此,瑞士银行业可以向美国政府申报并注册对应类型的FFI,并向美国申报本机构持有资产中相关美国公民账户信息。

由于美国与大部分OECD国家都签署了IGAs,这些国家也都有打击离岸逃税和加强本国税收的需要,瑞士也因此向OECD国家签署了类似的上述协议,同意向相关国家提交该国公民的相关银行账户信息。

中国目前也在研究类似FATCA法案,条件如果成熟了也会推出的,这是全球的一个潮流。

另外吐槽一句:人文类的东西你们灌水也就罢了,这种涉及到专业类的问题,灌水的那些人你们麻烦走开点,这里不是微博。

下载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密遥远的瑞士银行(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瑞士商务礼仪

    按照瑞士的商务礼俗,平时适合穿三件套的西装,拜访各大公 司或政府机构,必须先预订好时间,并且记住一定守时。一般公司或 政府机构主管人员在早晨7—8点上班。瑞士人作风严谨、保......

    解密制度

    对信息公开背景下我国解密制度的若干思考 作者:袁仁能发表时间:2007-9-27 访问:1049次 4月24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材料作文解密

    材料作文解密近年来,作文考试的形式可谓是百花齐放,多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不一而足,而材料作文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写作欲望等特点,更是越来越受......

    瑞士承诺将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

    瑞士承诺将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 不再保密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7日报道,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是全......

    瑞士各种名表简介

    世界名表 钻石、名表、香车是现代人眼里的追求。中国由于种种原因,竟处于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虽然其中不乏一些通过各种途径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但更多的还是小康劳动人民。他......

    瑞士风土人情介绍 原创

    瑞士风土人情介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见面,我是你们的导游韩银章,大家可以叫我韩导。在今后的行程里都将由我为大家服务。 欢迎大家来到瑞士。瑞士分23个州,最大......

    瑞士 酒店管理

    瑞士留学,首选360教育集团!360教育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性零中介留学服务机构! 360教育集团主要从事零中介费留学办理、学前免费培训、教育投资、海外投资以及网络运营,是中国最......

    瑞士游学感想

    瑞士游学感想 坐在前往浦东机场的大巴上,看着夜空中的星,才忽觉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而且还不是和父母一起,是和一群不太熟的同龄人一起,唯一一个认识的是同校的主席。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