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9:0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

第一篇: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

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

作者:姚树洁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1-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31 20:31:59 阅读量:194次

比较2010年中英两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难发现‘中国模式’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那就是政府不仅能够用独特的行政手段集中全国的资源搞大型项目的建设,还可以用低福利的优势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目的。

世界经济危机使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而为了维持高的福利体制,加上为了满足新增失业人员的福利需要,英国的财政开支和赤字大大提高了。2010年的财政赤字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20%多,当年GDP的10%多。英国政府背着如此沉重的财政包袱,不得不想尽办法到处节省开支,结果导致了更多的失业,更多的生产项目和生产机构关停并转。生产萎缩导致了新一年财政收入的减少,而新的失业人口又诱导更多的福利开支。收入减少和开支增加的双重困境使英国经不起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猛烈冲击而被超越。英国的高福利制度在全球化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彻底失去了昔日帝国的竞争优势。欧盟的其它国家,如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更是被逼到了整个国家破产的边缘。

相对英国,中国犹如初升的太阳,令西方人羡慕而不知所措。2010年,中国的GDP比2009年增长10.3%,达到40万亿人民币,或6.1万亿美元。中国的GDP于2005年超过英国,到2010年,中国的GDP已经是英国GDP的2.6倍。这样的超越速度,有一半是来自英镑对人民币的贬值,另一半是来自两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别。

为什么中国能够用这样快的速度超越英国?

难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当今工业化国家所没有的巨大优势?

如果是这样,中国除了在总量上能够超越英美以外,能否在人均水平上也超越它们呢?

本博文通过中英两国福利体制的比较,初步探讨中国模式的低福利竞争优势以及中国模式的缺陷,进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一)从中英两国财政支出透视中国模式的低福利优势

表一,中英两国2010年财政支出结构(人民币为单位,1英镑=10人民币)

国家 英国 中国

单位 万亿 % 万亿 %

总量 6.97 100.0 8.96 100.0

医疗 1.22 17.5 0.47 5.2

教育 1.00 14.3 1.25 14.0

社保 1.94 27.8 0.91 10.2

住房 0.21 3.0 0.24 2.7

其它 2.60 37.3 6.09 68.0

GDP 14.50 40.00

赤字 1.49 0.66

赤字/GDP% 10.28 1.65

财政支出/GDP% 48.07 22.40

财政支出+土地+国企利润/GDP% 34.13

如表一所示,中国2010年的财政收入为8.3万亿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21.3%。如果加上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2.7万亿)和国有企业的利润(2万亿),中国政府2010年的总收入为13万亿人民币。加上6600亿的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加上国有企业的全部开支为13.7万亿,占当年GDP的34.1%。

英国2010年的财政开支相当于6.97万亿人民币,占英国当年GDP的48.1%,比中国高出15个百分点。光从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中国人民的税负要比英国轻很多。

但是,如果从政府开支的结构分析,英国政府有17.5%的开支用于保证全国人民医疗卫生的需要;14.3%用于教育、儿童和家庭的保护;27.8%用于就业和养老金。这三项开支占英国政府总开支的59.7%,是英国福利的根本。这些开支保证所有儿童从4岁开始到18岁能够接受14年全日制的免费教育;保证全国公民(包括住在英国的外国人)接受全免费的医疗服务,甚至连病人住院的所有吃住都免费;保证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有360英镑的养老金,每个儿童从出生到18周岁每月80英镑的生活补助,所有残废人的生活和交通的保障;还有低收入和没有收入的单亲母亲家庭的住房和生活津贴;工伤人员的基本生活收入,等等。换句话说,英国政府60%的财政支出直接满足了民生的需要,而且,保证了穷人得到了最大的好处。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作用,英国最富的20%家庭和最穷的20%家庭的人均收入比例从初分配的17倍降低到再分配后的5倍。

中国的教育,医疗和社保占全国财政开支只有29.2%,比英国少了30个百分点。虽然,中国开始实行一些像福利国家一样的福利政策,如医保和社保,以及今年准备在全国农村开始实行的养老金制度(在广东农村,每个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拿到55元的养老金),还有在全国普及的六年义务教育,等等。

但是,比起英国,中国的福利只能说规模很小,范围也很小。而且,许多福利政策还只是针对一些优势群体,而不是针对那些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的第二次分配方面,中国的财政政策还没有起到平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政策还起到推升两极分化的作用。例如,社保基金只是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土地收入和国有企业的5万亿人民币只是满足极少数权贵阶层的爆富愿望。国有企业2万亿元的利润本来应该归全民所有,结果国家只是收10%和5%的税收,让那些巨无霸的企业拥有数千亿元的利润不是去造福人民,不是去搞科技,而是去买地,抬高地价,帮助开发商哄高房价,让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从而使社会更加两极分化。

中国这种低福利,两极分化的模式,一方面使政府能够用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的速度搞到收入,同时还可以不用这些收入去帮助穷人,从而有大量的资金去搞大型项目的建设,为下一步GDP的快速增长创造条件,也为增加政府的税收创造条件。单纯从GDP增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中国模式大大优越于英国模式的第一个理由。

(二)中国模式逼迫数亿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工人超强度、超时间的拼命劳动来赢得巨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低福利的第二个优势是中低收入人群由于没有得到国家福利的保护,他们必须拼命的干活才能保证和改善原来底下的生活水平。相对于西方高福利的国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就是来自数亿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人群超强度和超长时间的劳动。

我在广东和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了一些工厂。一个服装厂,有上千工人工作在同一个车间,那些年轻的女工都是17-26岁之间,年富力强,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6或7天,不停的干同一种单调的工作。深圳的一个富士康公司居然就雇佣了42万的年轻劳工,其工作强度之大、劳动时间之长、收入之低、心情之痛苦,如果没有那麽多的人跳楼自杀,外界是无法想象的。

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出租司机每个月要向公司上交6到8千元不等。每个司机每天必须工作8小时才赚够上交的额度,他们只能在8小时之外才开始为自己赚钱。为了给自己赚3-4千元,他们每天必须工作12到15个小时。大多数情况下,两个人同包一辆车24小时不停的跑。

像中国资本家和垄断部门官员这样疯狂压榨工人的情况,只有17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看到,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英国,出租司机只要能吃点苦,他们赚的钱就不比大学的老师少。在伦敦,一个水管工赚的钱比大学教授的工资还要多。

从长远看,中国工人的低福利、低收入、高强度的劳动会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消失。但是,为了保住竞争优势,中国政府的财政开支在中短期内不可能迅速地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这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尴尬,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高增长低幸福的现象。

上篇我简单解释中国低福利的两大优势:(1)政府大量的财政开支可以不用于福利,而是用于搞大型的基本建设,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型飞机场、大型港口、大型水库和发电厂,等等。这些建设项目可以进一步推动未来经济的发展,并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源。(2)在低福利面前,普通低收入人群没有任何依赖性,除了拼命干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外,别无选择。因此,中国的劳动成本比发达国家低数倍,造成中国制造业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任何一个工业产品(如电脑,手机,甚至汽车),只要中国人掌握了其所有生产技术,西方国家就别想和中国竞争了。中国这种后来者居上的低福利机制,西方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以前没有准备好和中国竞争是因为不知道中国如此之厉害。现在知道了,想改变竞争策略了,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中国的崛起、挑战和冲击。

但是,中国目前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不等于它可以永远的保持下去。林毅夫前两天回到北大说中国还可以保持10-20年不低于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要保持这种优势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注意社会公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要防止经济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过大膨胀。

可是,低福利和社会公平是相矛盾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低福利,较大的收入差别有利于刺激人的劳动积极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一般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如果不平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它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有些国家,如突尼斯、埃及和菲律宾,收入分配的高度两极分化、政府的无为或者过渡的腐败,还会酿成政治**,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倒退。

为了解释这个理由,下面简单讨论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低福利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

(一)中国模式和收入分配不公的理论解释

从狭隘的角度看问题,低福利和日益扩大的两极分化对富有阶层是有利的,对资本的积累和提高人的劳动积极性也是有利的。过去三十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有钱人的收入一般是用火箭的速度在增长,而普通工人的收入一般是和蜗牛同行,达不到GDP增长速度的三分之一。

美国著名的白俄罗斯裔经济学家西蒙-库兹尼兹(Simon Kuznets,1901-85,197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用一个倒‘U’型的曲线来描述人均收入(X-轴)和收入不平等(y-轴)的关系。人均收入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收入不平等可以用基尼系数或其它代表不平等的指标来表示。

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时代,收入分配一般比较平等。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时期,社会财富逐步向资本倾斜,导致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正相关关系。例如,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2,而现在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1978年,中国城市10%最富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0%最穷家庭人均收入的3.5倍,到了2009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9.5倍。

美国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占全国总财富的比例由1850年的15%上升到1935年的45%,之后成逐渐下降的趋势,因而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倒‘U’型曲线。但是,这个曲线到了1980年以后出现了返回的趋势,证明库兹尼兹曲线并不一定是铁定的规律。

在中国,如果说有库兹尼兹现象的话,那么,1978到现在,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一定还处在倒‘U’型的左边,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转移到倒‘U’的右边,或者,这一时刻永远都不会出现也未可知。

根据库兹尼兹的理论分析,为了到达倒‘U’型的右边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所有公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所有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穷人才有可能通过教育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竞争优势,并由教育的优势来补偿他们缺乏资本所造成的劣势。第二个条件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的手段,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为穷人提供转移性收入,从而降低贫富差异。西方国家(包括英国)的福利体系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如上的两个条件而建立的,从而达到抑制过度两极分化的目的。

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十年后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还没有出现进入倒‘U’型曲线右边的两个条件。

首先,中国的教育还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别和地区间的差别。农村的教育资源少,教育水平差,远远不如城市。同时,地区之间也存在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巨大落差。政府的教育政策长期以来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推升城乡和地区间的教育不平等。国家可以把大笔大笔的钱投入到极少数的重点大学,而其它大学的投入却很少。但是,这些重点大学所录取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而且是大城市,或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例如,北大和清华,照道理应该向全国公开和公平的招生,但实际并非如此。北京市的考生进入北大清华的概率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倍。农村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的学生,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有的家庭穷得不能让小孩上学,上了学的,学校条件差、老师水平低。考上了大学也多半只能上二流或三流的大学,毕业了没有太多的竞争力,更没有出国深造的可能性。毕业了,找工作由于没有关系,进入国企和政府部门,尤其是想当公务员,犹如白日做梦。

其次,中国政府还没有给穷人足够的转移性帮助,达到降低收入分配差别的效果。相反,国企的高利润,土地的垄断性和不完善的资本市场,等等,还在不断推升中国社会进一步的两极分化。目前,中国最富的1000名富豪的资产额已经超过中国GDP的百分之十。中国股市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造就了325个亿万富翁。中国的土地财政一年2.7万亿,地产开发商一年盈利高达一万亿,中石油一个公司一年的利税高达5000亿,这些财富到哪里去了?可想而知,穷人需要工作30年,甚至一辈子也买不到一套40平米的房子。而有钱人可以用现金把上百套的房子买下。

更加可怕的是,许多有钱人和腐败官员把大量的钱转移到国外,先让老婆和孩子移民,自封为裸富或裸官,最后自己也外逃。王辉耀引用《经济参考报》的报道,“现在,中国正在掀起一波1970年代末以来的第三次移民热。„ 2009年,中国仅仅移民美国的人数就达6万5千多人,并且大半是精英人士和富裕阶层人士。”大量的资本和精英人才外逃是收入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另外,由于中国国家大,不仅地区贫富悬殊,而且城乡贫富悬殊。就算有部分地区或城市已经进入了倒‘U’型曲线的右边,由于大多数地区和城市还处在曲线的左边,把全国所有地区和城市的数据加总起来形成的曲线也不可能出现倒‘U’的形状。

同一个国家,资本和劳动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的竞争也应该是出现倒‘U’型曲线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库兹尼兹没有考虑到。在中国,我们必须把它当成是出现倒’U’型曲线的第三个条件。中国各个地区各自为政,地方主义很严重,同一个地区,城乡差别很严重。例如,江西的劳工到广东工作,不可能得到当地劳工的同等待遇。再例如,湖南的烟比湖北便宜,但不能用同样的价格卖到湖北去。农民工进城打工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干的都是城里人不想干的,而工资和福利的待遇却远远不如城里人。

教育不公、二次分配不公、地区差别及城乡差别的存在,中国进入高收入和高平等的时期还完全是个未知数。但是,正是因为有不平等因素的长期存在,才保证中国超常的国际竞争优势。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优势还能保留多久?

而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会不会成为高层次发展的绊脚石?

(二)低福利和收入分配不公让中国模式缺乏普世价值

这就是目前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高增长、低幸福的尴尬。也就是说,高增长、低福利、日益拉大的收入差别,虽然对穷人不好,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却让中国占有西方国家没有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穷人必须拼命工作,那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富人也必须拼命工作,那是因为他们一旦变成了穷人,其命运将比穷人更悲惨。没有当官的活的不体面,感到不幸福。而当了官,总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爬不上,或者跌了下来也感到凄凉。因为在中国当官的吸引力太大了,大到付局长为了自己转正而把局长给灭了,大到一个普通公务员的空缺有几千个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血拼,大到一个市长可以受贿20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穷人和穷人竞争,富人跟富人竞争。老百姓和老百姓竞争,当官的和当官的竞争,没有人甘当落后,没有人能够承受落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分层次,分人群的竞争的结果是:穷人活的累,富人活的也累;不当官的活的苦,当官的活的也苦。其结果,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国家强大了,但精神生活水平却下来了,没有人感到幸福和收入成正比。

中国的这种竞争,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病态。而不管是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病,西方人都不可能和中国拼命。因为,如果真想跟中国拼命,他们必须拉开两极分化,必须彻底去掉福利。

显然,去福利化,脱掉裤子和中国人拼命,英国人做不到,美国人也做不到。奥巴马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承认中国竞争优势的总统,他在今年一月中旬的总统国情咨询报吿中多处承认中国的后发优势,如基础教育、基本建设、高度的极权政治,等等。但是,他最后还是强调了美国价值的重要性:“尽管有时候我们的民主制度受到争议、令人沮丧和混乱,我知道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和地球上的任何国家互换位置。”(as contentious and frustrating and messy as our democracy can sometimes be, I know there isn’t a person here who would trade places with any other nation on Earth.)

西方人用了200年才从原始的资本主义进化到现代的福利资本主义,想让他们的历史倒回到原始状态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有等待中国去超越他们,直到中国的拼命干劲没有了,或者中国也开始学习西方搞福利了。而到那时,世界经济的重心兴许已经从西方转移到了中国和印度,而中国和印度也有他们头痛的问题:高增长低幸福将是它们最大的心病。

第二篇:2014年中国纺织业竞争优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中国纺织业竞争优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新趋势呈现出“融合、共享、泛在”的显著特征,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互联网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延伸,更吸引了大批传统行业的入驻。在传统线下市场紧缩、实体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不少传统企业开始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了新兴起的3G移动互联网,通过在3G互联网完善营销体系的构建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谋求企业经济效益上的增长。纺织业就是这样等待转型的传统企业。

就诸暨市阳盛工贸有限公司而言,公司专业生产高档衬衫面料为主的生产厂家,有着良好的质量口碑并博得了广大服装厂家的认可。公司主营色织条子、格子、牛津纺、全棉、胸花等常规衬衫面料,供货不断。但近两年纺织业的走势并不是非常的稳定,纺织业一度出现萎靡,这也让诸暨市阳盛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萍感到了危机。

葛萍表示,纺织业在一些国家曾经或正在衰退,但同时又在另一些国家正在或将要兴起;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纺织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所以纺织业作为一产业,并不存在什么“夕阳工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的倒是“夕阳技术”。真正的“夕阳工业”应是那些对其产品不在有市场需求,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行业、部门。现代纤维工业不断开发各种新型的材料,其应用已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由此,在相当长的时期,纺织业不是也不会是“夕阳产业”。

尤其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大媒体时代也引来更多传统行业的瞩目,未来纺织品结合移动互联网开启新兴发展指日可待。现在已经有众多的传统行业融入移动大军,开启了线上线下的结合发展机制,葛萍认为,这位纺织业步入移动时代做了有利的铺垫。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将作为纺织工业的重点发展,这无疑为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

相关报告《2013-2018年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投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三篇:肯德基的经营模式和竞争优势

肯德基的经营模式和竞争优势分析

一、经营模式:

1、标准化

(1)、食品品质标准化。食品品质标准化主要控制三个环节,即原材料的采集,食品制作的工艺规格和产品的保质期限,在这三个方面,肯德基甚至进行了一些数字化详细的规定,比如“吮指原味鸡”在炸制前的裹粉动作要按照“七、十、七”操作法严格执行,炸鸡出锅后1.5小时内销不出去,就必须废弃等。

(2)、服务质量标准化。强调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时刻注意让顾客感受到服务员的热情礼貌和周到服务以及充分体验被肯德基尊重的感觉。把是否具有微笑服务意识当作录用员工的重要考核内容,并对新员工进行近200个工作小时的培训,确保员工拥有高水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3)、就餐环境标准化。强调整洁和优雅的就餐环境是品牌价值的体现,定期对餐厅进行重新装修和设备设施的更新,使就餐者充分享受服务和食品,从而感受价值。细化到环境清洁养护上也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如洗手间卫生,多长时间打扫一次、做哪些项目、什么程度合格、谁来检查等都有详细和明确的标准及要求。

(4)、暗访制度标准化。在秘密状态下定期对餐厅的食品品质、员工服务、餐厅环境、设备设施情况进行专门暗访及评分检测,其结果常作为中国区总裁主持的每月高级管理人员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旦失分,各级管理人员就会立刻检讨原因,并采取行动进行整改。

2、本土化

肯德基为了避免美国的快餐业到其他国家后产生水土不服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策略。

1、人才本土化。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熟悉当地政策环境和市场特点的优势。

2、产品本土化。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针对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特色食品。

3、供应商本土化。本土的供应商为肯德基供应原材料不仅可以节省运输的费用还可以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4、健康理念本土化。采取本地的健康理念,使得当地人更容易接受其产品。

5、企业形象本土化。坚持友善政府、友善民众、关爱社会的战略,努力塑造当地民众接受和喜爱的企业形象。

3、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特许加盟是肯德基理想的扩张模式,具有“竖可传代,横可复制”的发展优势和成熟标准。实施“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将一家成熟的、正在盈利的餐厅转售给加盟者,其特点是订立10年以上的合作关系,“扶上马,送一程”,加盟者不须从零开始,避免了自行选址、开店,招募、训练。管理员工的工作,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成功的几率,确保了连锁发展,更确保了品牌不受损害。加盟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肯德基对加盟者的悉心培训:加盟者先被要求参加为期13周内容广泛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将掌握经营一家肯德基餐厅所需要的能力。加盟商接手餐厅后,还要安排长期的餐厅管理实习。

二、竞争优势:

(一)产品竞争优势

(1)无可比拟的食品营养价值

肯德基早餐类食品品种选择达14种之多,且每种产品营养成份搭配合理,符合早餐营养需求。不难看出肯德基营养早餐中所含营养与中国人早餐所需相等,可以满足人类群体营养需求,是人类早餐的最佳选择之一。

(2)无可比拟的优质服务

秉承肯德基微笑销售、便捷产品服务及科学的管理流程及售后服务等传统,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将大幅增强,并最终成为固定客户或群体。

(3)无可比拟的品牌价值

(二)服务标准化

由于服务具有的无形、不均匀和不可分割等特性,服务企业都竭力想让服务变得有形,并且像物质产品一样做到标准化。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 “CHAMPS” 肯德基 冠军计划就是为了给顾客带来一个标准、稳定和可靠的服务。

(三)肯德基服务标准化的关键点为:H Hospitality―― 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A Accuracy―― 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P Product Quality―― 坚持高质稳定的产品。S 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

(四)以其安全、放心赢得信赖

肯德基早餐推出的采用精选优质植物油,不添加明矾的“放心油条”就是以安全、健康来推出的。相对于街边的早餐店来说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安全、干净。

(五)公益事业塑造形象

在公益事业方面,肯德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育领域。除在餐厅定期举办的各种寓教于乐的“健康流动课堂”、“小鬼当家――奇奇课堂”等活动外,还设立了

“ 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

第四篇:竞争优势

在演讲中,杨壮教授与在座的来宾共同剖析了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流失现象。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高层领导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准备在两到三年内辞职或者调换工作。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广泛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杨壮教授认为企业中高管离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企业缺乏独特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文化氛围;企业未能建立起真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企业没有提供人才发挥的平台,未能制定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领袖的个人素质和领导风格存在重大缺陷。他认为,高管离职不单单受企业制度影响,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总裁理念和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潜力的发挥。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之本,企业激励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公司招聘和人才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杨壮教授的研究紧扣目前企业中的热门问题,数据翔实,逻辑清晰,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结论深得在座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赞同。

随后,北大国际MBA项目 EMBA主任、战略管理学专家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马浩教授认为,竞争的意义在于参与,重要的不是赢,而是参与其中。但在参加竞争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胜。“猪也可能会飞,但肯定不如鸟飞得漂亮”,因为飞翔不是猪的优势。同理,企业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定位自己,选择不同的游戏。马浩教授就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表现形式、定位所在、作用影响、起因缘由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还提出,中国的企业不用走很多弯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成熟企业的案例,模仿本身也是种创新的手段。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在自己有相对优势的小池塘内,成为大鱼。随后,马教授还为中国不同企业如何发挥竞争优势,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主题演讲之三:竞争优势与中国企业

主讲人:马浩教授

演讲内容提要:竞争优势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现象:竞争优势的实质内涵、外在表现、定位所在、作用效果、起因缘由以及时间跨度等;中国企业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中国企业如何快速模仿和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以迅速取得相对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要取得相对于国际一流对手的竞争优势,核心是要依靠自身的创新。

第五篇:产品竞争优势

产品竞争优势,话包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终端,有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和装潢进行商品决策的;而到超级市场购买的家庭主妇,由于精美的包装和装潢的吸引,其消费量往往超过她们原计划的45%。由此可见,有商品的“第一印象”之称的商品包装是在市场营销的实战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有将包装(Package)称为与市场营销4P(Product, Promotion, Price, Place)组合平行的第5个P,使之合称为新市场营销的5P理论。有一些包装是闻名于世的:如“可口可乐”的瓶子----在黑暗中用手一摸就知道;“雷格”女用连裤袜、蛋形容器等。虽然包装是面对消费者的,但渠道是包装走向市场的过度环节。所以,通过“包装”这一与市场进行沟通的重要传播载体,已成为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包装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消费者创造方便价值,也为企业创造出促销价值;同时,多种多样的因素强化了渠道和品牌,产品包装执行着许多推销等任务,对企业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功能。消费者大多愿意为良好的商品包装带来的方便、外观、可靠性和声望多付些钱的。大多企业和管理者已意识到设计良好包装的巨大作用,它有助于消费者迅即辨认出商品是哪家公司或哪一品牌。如,胶卷购买者可以立刻识别出为人熟知的黄颜色包装的“柯达”胶卷。

作为一个完整的商品应该包括二个方面,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包装,两者缺一不可,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包装在整体产品概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商品包装所处的地位不仅起作保护商品的重要功能,同时具有特殊的自我推广效应,树立企业形象,促进和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商场和超市在销售市场中迅速崛起,开放式货架上的商品包装已成为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建立起购货情感的一个渠道,而这种情感行为其中往往是由于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第一感受的好与坏瞬间形成的,消费者对那些有较强吸引力,包括在包装装潢设计上新颖大方别具一格,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使消费者通过包装对内装物一目了然,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一个成功的包装还能给消费者带来附加利益,提高商品售价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高档的、出口的消费品和工艺品,包装所起的决策作用更显得十分重要。

“好花还需金叶配”,产品的包装化创新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好处,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通用食品公司开发了一种新颖的狗食品,其形状象小肉馅饼,要最大限度使人们看到这些个馅饼所具有的独特的和可口的外表,最后选定的方案是在盘子上覆盖一层透明薄膜的包装方式。克拉夫特食品公司开发出听装混合乳酪,从而大大延长了乳酪的寿命,并使公司赢得了“可靠”的声誉。

河南省某食品挂面厂在认真调查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趁势后,积极开发新品种,由原来的单项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实现了产品由低档向中高档和医药保健型挂面的方向转变。但产品更新了,包装依旧,产品销路依然不理想,该厂聘请有关专家重新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变纸包装为塑料袋包装,由一般纸箱式包装改为手提礼品式彩色箱,变每箱25公斤为15公斤、1O公斤和5公斤装,所有开发的新产品都具有独特的包装风格,包装一变,销路大增,该厂产品已畅销到北京、广州等地,并远销到香港和日本,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

市场营销中的各种包装策略,都与市场营销因素互相适应,其最终目的是利用包装这个形式产品,来推销整体产品,拓宽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罗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周边设备提供商,产品主要包括鼠标键盘,互动式游戏机以及音像产品等,罗技公司产品知名度很高,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与许多零售产品一样,罗技公司依靠美仑美奂的包装来吸引客户眼球。“产品包装对我们非常重要,包装是产品的延伸,我们必须利用包装展示我们产品的优点,映射出我们致力于高品质和持续创新的精品战略形象。” 对产品而言,包装必须量体裁衣,反映出产品的外观和多视角美感,同时,包装还必须适合零售商的展示风格。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包装作为产品的“外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销售现场,包装是货架上的广告,是“无声的推销员”。好的包装可以与好的产品相得益彰,避免“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尴尬,而且还能提高产品档次,取得超值效益,提高市场营销中各环节的效率,也能相对增加盈利。如何在竞品的“喧嚣”之中牢牢锁住消费者,包装设计上要鹤立鸡群,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沟通,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各自需求是关键。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中国酒登上现代营销的金銮殿,给她披上文化黄袍是明智之举。每年的糖酒会上,总会出现大量的牵强附会的“文化包装”。但也有不少商品包装与品牌装扮相结合,随着名牌形象的深入人心,不管是创造名牌,还是消费名牌,都要打上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同时显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某一种品牌酒,在包装上大胆创新,本着人性化的思想,将包装的美观性、实效性有机结合,其中,酒包装将花瓶、笔盒融为一体;将珠宝盒、纸巾盒与酒包装功能“三合一”。

这款产品外观独特,视觉效果好,寓意深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酒包装具有二次利用的价值。一般的酒类包装,酒盒几乎都是一次性的,没有再次使用的价值,酒喝完后,酒盒就当垃圾扔掉了,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种酒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酒包装,它在完成酒包装的一般使命后,将酒盖取下,盖在底部,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瓶,可以插花,放在居室里成为别具特色的装饰物,另外,还可当笔筒使用,放毛笔等;包装盒则是一个长方形酒盒,拉开盒盖后,就成为一个个性十足的纸巾盒,再组合后又是一个典雅大方的珠宝盒。

企业的产品是创造,其包装也应是杰作,产品的包装是企业文化的一面旗帜。新颖美观,设计一流的包装,能起到使消费者注意,使消费者发生兴趣,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所以,要把创新包装设计和商品创新列为两者并重,相辅相成的重要性来认识,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的透明小包装食品、休闲食品、采用透明的包装,红枣、黑枣、核桃、桂圆等干果,经乔装打扮,成为人们时尚的绿色食品,使人们在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田园感觉时代,具有亲切,古朴,大方的特点。

包装作为区分产品的有效方法和促使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得到了厂商的高度重视,生产酒的企业提出:“做酒就是做包装”。当然,包装不是为了“包装”而“包装”,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从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的角度来开发,进行“人性化”设计。一个真正优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品,并不是高档材料、高档包装堆砌出来的,而是要体现物有所值,物有所用,只有越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包装,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杭州娃哈哈集团生产不同的儿童饮料,深受儿童们的喜爱。企业科学、合理化细市场后,把儿童饮料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同时考虑到社会各不同层次对其他饮料的需求也作为目标市场,开发各种饮料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因此生产各种不同类型的瓶装果汁、可乐、纯净水等食品,其包装风格定位根据饮料食品销售对象各异,有塑料、纸制品、金属包装等,形成多方位包装饮料及食品,吸引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由于全方位进入市场,在销售市场很快占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市场地位,增强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品牌效应,而企业通过异类型包装的自我宣传,在消费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浙江绍兴—包装设计师曾设计出一种新颖包装,将绍兴名酒中的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元红酒、绍兴酒、土绍酒六种不同风味酒,组合在一个包装盒内,并且和六只酒盅配套在一起组成一个花瓣形图案,并采用开窗式盒盖的可提携细瓦楞包装,不仅使消费者对包装物一目了然,外形设计美观大方,便于消费者品尝不同风味的酒,还不必为品酒而另找酒杯所带来的不便,同时携带又方便,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深受消费者青睐。

商品包装不再仅仅只局限于起着保护商品的惟一作用,而是通过各种包装策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包装的其他多功能作用,宣传商品、美化商品、给消费者带来附加利益、提高商品价值、保护环境,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商品兴趣,从而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因此,好的商品促进包装发展,而好的包装又推动商品销售,这两者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载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模式之低福利竞争优势初探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竞争优势之比较

    竞争优势之比较 到建行履新不满两个月时间的常振明,在建行股份成立大会上表示,他认为建行股份较之中行股份的竞争优势有两点:"同中行相比,建行最大优势是有一批非常优质的客户,......

    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优势 1、技术: 我们公司拥有最专业的技术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比上海任何一家货架公司速度都要快)为客户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且报价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比上海任何一家货架公司......

    国家竞争优势

    营商环境,指能对企业同其目标顾客进行成功交易产生影响的所有行动者及其力量。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经济形势的下行,各地人......

    可复制性模式的三大竞争优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可复制性模式的三大竞争优势 成功者的优势不该是持久的,其差异化特征突出,价值观和组织架构通常被广泛宣传,每个人都知晓其秘密。如何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伟......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优势竞争战略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优势竞争战略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优势竞争战略 中国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后逐步得到发展,90年代房地产业迅速进入......

    如何打造中国券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我国券商目前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与核心竞争优势和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相比,我国券商尽管从纵向上发展很快,然而与国外投资银行相比在许多指标上则相差悬殊,不可同日而语。当前......

    如何将中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如何将中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目前国情并结合传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中国目前的比较优势为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成本,但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差......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产生在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注。竞争优势理论成熟于迈克尔·波特,其初始研究集中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的竞争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