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医疗制度

时间:2019-05-14 19: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全医疗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全医疗制度》。

第一篇:健全医疗制度

健全医疗制度

在城市公立医院,老百姓好不容易挣的钱,生一场大病可能就花完了,然后返贫了。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药养医机制,已经演变成了趋利机制,公立医院运营偏离了公益性方向。虽然医生、医院、药商满意,但老百姓不满意,因此需要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全国政协委员时指出,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上狠下功夫。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时强调,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

据卫生部最新数据,2011年全国的门诊量22.6亿人次,占90.7%住院人数为1.724亿,公立医院治愈后出院的9679万人,占整个出院的91.6%;公立医院还担了90%以上的医疗救助。

不难看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的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除以药补医机之后,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集中在县以上公立医院。”缺少竞争,缺乏活力严重制约公立医院的改革。社会资本办的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群众多样性要求、促进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意识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次两会上,陈竺再次强调必须取消以药补医。直观感觉,老百姓关心的看病贵与大处方、过度用药密切相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取消以药补医也就意味着不再有大处方、过度用药,看病也就不再贵。逻辑、推理和结论似乎一气呵成。

由于取消以药补医是陈竺在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两会上反复强调的话题,那么关心公立医院改革的医院院长、医药卫生界专家们如何看这个问题? 首先医院院长们最关心的是取消以药补医以后,医院怎么运转下去,也就是所谓的筹资机制如何建立。关于此,目前给出的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水平。这个方案最大的正当性在于,它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的确需要体现,但单纯提高价格的方案失之于文不对题。

对公众而言,无论是医药费还是诊疗费,花的都是钱,只是花的内容不一样,与多少没什么关系。对医生而言,以前药费无法体现其劳务价值,现在诊疗费就能体现其劳务价值?诊疗费和药费一样都是交给医院,真正看如何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是公立医院的激励机制如何改革。激励机制不改革,无论是收药费还是服务费,跟体现医生的劳务价值也没什么关系。

一位公立医院院长在两会期间与笔者聊起此事时颇为诚恳地表示,现在的讨论其实还只是在如何补偿医院的层面,至于如何激励医务人员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还根本没想那一步。

所以,一个混淆了不同层面问题的方案,还是个方案么? 至于那些加大政府补偿力度的呼声,已经了无新意到让人提不起争论的兴趣。有意思的是,笔者曾问到几位公立医院的院长,政府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补偿公立医院失去的药品收入,这怎么办?院长们均笑而不语。

“笑而不语”的弦外之音总是特别有趣。一个意思是,大家心知肚明,靠政府补贴的改革方案根本行不通,这是比较委婉的表达;另一个意思是,你给钱我就改革,不给就不改,这是比较撒娇的思路;第三个意思是,我就知道你补不起,所以咱就别改了。

其实,任何一个改革政策都会遭遇一些“小九九”,这并不奇怪。问题是,为何众人均在此问题上顾左右而言她。取消以药补医本应是医改的众望所归,但就一些专业人士,对实现该目标乐观者寥寥。大家并不是觉得取消以药补医很难,而是觉得取消以药补医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

如果政府财政养不起全部公立医院,能否考虑将部分公立医院放给市场,政府仅重点保留几所公立医院;既然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能否进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让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让勤奋、优秀的医生由公众的选择来认可。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全民关注、也是党和国家历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本届政府历次要改善民生的一个重大举措,所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我们整个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关注民生的内容当中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这个改革对人民来讲是非常期盼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和理顺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是如此,在政府的利益、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的利益、医务人员的利益、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利益等多元利益的调整中,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优先满足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再妥善处理各方面问题。最终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能让老百姓因病致困。

所以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就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从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深化医改扭转公立医院功利问题。最终能切实解决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

第二篇:健全工会制度

健全工会制度,保障劳务派遣员工权益

许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经济学硕士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劳动关系的类型也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其内容也从原来的政治化,逐渐由市场来指导,其中,劳务派遣也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然而,劳务派遣是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特殊的用工形式,加之没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范,没有明确的组织保障他们的权益,使得派遣工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旨在通过建立相关的工会组织,健全工会制度,保障劳工权益。关键词:劳务派遣 工会

一、劳务派遣及其存在的问题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双方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受派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管理下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从用工单位获取管理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等,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实际上是一种“雇佣”与“使用”相分离的劳务模式,用人单位招工不用工,用工单位用工不招工。由以往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主体变成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三角形的劳动关系就业模式

劳务派遣这种非典型用工形式,强调劳动力雇佣和使用的分离,客观上为用人单位规避劳动法上的义务提供了便利,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众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

首先,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在存在劳务派遣用工的用人单位中,派遣工和正式工存在着身份和待遇的差别。在用人单位内部,客观上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派遣工的待遇与正式工在很多场合工作一样,却拿着远远低于正式工的薪酬。虽然在《劳动合同法》立法中规定了同工同酬,但因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责任的保障,因而在实践中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相当普遍。

其次,克扣、拖欠工资及各种费用突出。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而在现实情况下,出于“经济人”的逐利特性,不少劳务派遣单位正在洗掠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先是与劳动者签订己方设计好的格式合同,然后设法取得劳动者应获报酬的凭据,再就是一拖再拖,之后又与用工单位互相推脱,让劳动者求助无门。用人、用工单位无故占有大量劳动者的血汗钱后,又改头换面另立门户故伎重演,原单位则销声匿迹或任其破产。再次,劳务派遣中派遣劳动者缺乏足够的成长机会。

再次,职业稳定感差。

职业稳定感是安全感的一种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其中包括对安全感的需要。这就是说,安全感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而职业稳定感则是在工作中安全感的一种体现。在劳务派遣关系中,被派遣劳动者先天性地被视作单位的“外人”或“二等公民”,身份遭歧视,待遇被漠视,在单位里缺少应有的尊重,缺乏发展的空间,即使干得再有业绩,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即使是在一线的业务骨干,必要时候也会因隐性携带着的“临时工”的烙印被单位以“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轻易解雇。被派遣劳动 2 者在用工单位奉献了知识、才智和青春光阴,但最终等待他们的却是解雇的命运,使他们缺少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随意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不续签劳动合同的现象,造成部分劳动者无法进行长远的职业规划,无心人尽其才。

最后,滥用劳务派遣损害劳动者权益。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劳务派遣被滥用的现象都非常普遍。大多数情形下,收益是唯一考量的因素,至于是否是“替代性”“辅助性”、“临保障派遣员工权益的障碍时性”的岗位等等都抛之脑后。滥用劳务派遣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逆向派遣,即本着降低成本、控制风险、逃避责任的目的,实际用工单位先决定需要多少员工、什么样的员工,再找到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由其按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标准招人,由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再“定点”派往自己单位。这种借助劳务派遣逃避法律责任、规避法律规定的“高招”被“专家”授课培训后为众多企业竞相效仿。再加上《劳动合同法》对可采用劳务派遣的行业和岗位没有任何限制,导致劳务派遣单位及派遣劳动者的数量急剧增加。劳务派遣已侵入正常劳动领域。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的类型已不仅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还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劳务派遣的滥用客观上大面积助推了以上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程度。

二、保障派遣员工权益,建立工会组织的障碍

派遣员工权益屡屡受到侵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合法的组织,即工会,代表他们主张权利。目前,派遣工加入工会,主要有一下两种形式:

1、加入派遣单位建立的工会组织。劳务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劳务派遣单位工会,名正言顺,且易于会员会籍管理。

2、加入用工单位建立的工会组织。用工单位是劳务派遣工的日常工作的实际管理主体,方便开展工会活动。

在劳动法上,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团结权的有效保护,加入工会组织是派遣劳动者行使团结权的有效手段。如前分析,在用人单位内部,存在着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的职工结构“二元化”,派遣职工由于分属不同的用人单位,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加入到工会组织中,为派遣员工建立合法的工会组织,存在以下困难:

1、因其为派遣劳务用工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还需统一与劳务派遣机构协商,入哪个工会,同时由于野外一线工作性质,劳务工流动性大,3 加入工会手续如何办理,会费收缴标准以及劳务工辞职后会籍如何管理等。

2、从体制层面看,用人单位与劳务工没有劳动关系,也是影响劳务工入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单位提出,劳务工入会后的福利由谁买单,是用工单位还是用人单位。问题的焦点最终还是经费问题,诸如劳务工帮扶慰问、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学习培训、开展活动等无不涉及到经费的问题。光靠工会一家,大家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其他相关部 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

3、劳务工人会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问题,尤其是集体合同中如何纳入劳务工维权内容。在当前劳务工与正式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平等集体协商,正确处理像工资待遇“同工同酬”矛盾焦点;如何履行工会代表大会民主参与、民主管理职能等,需明确统一做法,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新矛盾,影响劳务工队伍的稳定。

4、劳动力买方市场下的选择。劳动力买方占市场主导地位,当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权益时,许多劳动者往往选择了妥协来寻求一份工作受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更加严重,更多的劳动者为保住工作而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会难以建立,即使建立,职员为自己的饭碗,也很少向工会寻求帮助,此外,用人单位的利益追求由于有些企业认为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签订会增加用工成本,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而规避法律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甚至将长期工人合同分割成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合同,借此逃避承担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等责任,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5、特殊行业的派遣工流动性较大,例如季节工,临时工,用工单位对此类员工的需求是临时性的,通常不会签订长期合同,此外,这类员工的选择也较为广泛,流动性较高,合同的违约性也较高。若用工单位为临时性员工专门设置工会组织,会增加单位运营成本,与此同时,难以发挥效力。

三、建立保障劳务派遣员工合法权益工会组织的建议

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以下两种方案:

1、针对用工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恶意滥用劳务派遣,让派遣员工做正式员工的相同或相似的工作,或者是,派遣员工的工作,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流动性较低,为用工单位做出的贡献较大或难以替代,应当将派遣员工纳入用工单位的工会组织,保障派遣员工的权益。这样做,虽然会提高用工单位的成本,但能提高派遣工对用工单位的认可度,归属感,从而,为用工单位产生更多的收益。而对于替代性较高,流动性大的派遣工,派遣单位应该 4 为此类员工建立工会组织,并且其组织关系能随其流动而转移,无论派遣工在哪个省份城市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该城市的派遣单位应该将该员工纳入本单位的工会组织,保障其权益。

2、派遣单位为不同行业的员工,分门别类的设立工会组织,而用工单位不再为派遣工专门设立。劳务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劳务派遣单位工会,名正言顺,且易于会员会籍管理。

笔者认为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缺乏长期与紧密的雇佣关系,两者的关系由于提供劳务的对象和地点的原因非常疏离,派遣单位工会为派遣工维权的动力不足。同一派遣单位属下 的派遣工各不相同,从无特殊技能的蓝领工人到有专业技能的白领阶层都有,这些劳动者之间区别很大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很难形成团体力量与派遣单位进行集体协商。工会的重要作用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由于派遣单位工会的局限性,以及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都是用工单位提供的,因此,被派遣劳动者加入用工单位工会发挥的作用会更大。那么用工单位 如何建立和完善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具体措施主要有:

3、加大劳务派遣工入工会的宣传力度,更新用工单位的观念,理顺关系,明确职责。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做好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各项工作,提高用工单位、派遣工对加入工会重要性的认识,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用工单位工会应站在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劳务派遣工这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要引导用工单位应认识到派遣工与其单位的紧密关系,促使用工单位转变观念,不断改善派遣工的工作环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合理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派遣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实现派遣单位、用工单位、派遣工三方共赢的和谐局面。

4、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发挥作用。派遣工同正式工一样,都是企业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者,用工单位工会要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入手,以人为本,公平地对待每一 个员工,尊重并维护每一个员工的尊严和权利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用工单位工会首要的任务是动员组织派遣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前提是用长远的目光审视企业及派遣工个人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建立健全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维护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细化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要在制度上予以保证,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严格规范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1 9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已经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第 1 O 次部务会审议通过,自 2 0 1 3年 7月 1日起施行该实施办法提高了劳务派遣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限定用工单位使用派遣人 员的岗位、时间及条件等,从制度上防止劳务派遣用的长期化、普遍化,加大了对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务派遣单位的违法成本。

6、依法维权,让派遣工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使用派遣工较多的企业,在职工代表名额上,根据本单位派遣工的人数按一定 比例分配代表名额,在派遣工中民主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参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并保持劳务工代表在职工代表中占一定比例。派遣工代表人数较多的企业可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团或小组,让其代表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让劳务工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从而实现其劳动、经济、政治权益的有效落实。

7、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妥善解决好工会经费问题。根据《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 函[ 2 0 0 0 ] 6 7 8 号):“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由于劳务派遣工的工资由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通过劳务费结算支付,不占用工单位工资总额,使用工单位不能足额提取工会经费的影响了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利益。针对上述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找到了以下解决办法:劳务派遣单位 虽无工会组织,但可作为用工单位工会组织的下级机构,按照派遣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提取工会经费交用工单位工会,由用工单位工会向其开具工会经费专用收据,这样劳务派遣单位可按照国税函f 2 0 0 0 ] 6 7 8号文的规定税前扣除,减少了单位成本,又保障了派遣工的合法权益。

8、开辟入会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劳务派遣人员入会转会机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人员可以加入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的工会组织。考虑到劳务派遣人员实际在用工单位劳动,从方便派遣人员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劳务派遣人员应当加入用工单位工会,参加日常工会活动,派遣人员从属与派遣单位,要维护派遣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劳动经济权益,派遣人员加入派遣单位工会对其合法权益保护更为有利些。笔者以为,可以根据派遣人员特性开辟入会绿色通道,简化入会转会程序,随到随转的形式解决派遣人员日常管理和维护权利的矛盾。即派遣人员被招进派遣单位的同时加入工会,前往用工单位时,工会会籍关系转至用工单位,委托用工单位工会代为管理。切实做到派遣单位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同时进行工会会员登记,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时签订工会会员代管协议。

参考文献

[1] 沈同仙,运用雇主分立理论确定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J],中国劳动,2006(3)[2] 程小兵,黄爱民,沈陆萍. 关于人才派遣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人才,2003(5)[3]赵靖,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6)[4]张晓敏,我国人才派遣制度的探索[D],山东大学学报,2007,

第三篇:健全各项制度

健全各项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关于纪检监察工作

今年是烟台烟草“走在全国前列、争创行业标杆”强基础、上水平的关键一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风廉政建设事关烟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企业的安全和谐稳定,必须下更大气力、尽更大责任,一以贯之地抓实抓好。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健全各项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是根本。忽视制度建设,被动“刹车”、事后“纠错”,腐败问题必然纠而不止、查不胜查;只有适应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才能赢得主动。近年来,全市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当前要进一步巩固制度建设成果,不断建立内容科学、程序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和完善决策保障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充分发挥四个委员会的作用。凡是事关干部职工利益、关系企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三重一大”问题,都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有关委员会民主决策,坚决杜绝个人说了算。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比较优劣、权衡利弊、择优而行。要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凡违背决策程序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切实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创新和完善制度防控机制。要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认真查找卷烟经营、企业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立足于管好权,严格民主管理,推进办事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要立足于管好钱,以省局(公司)资金监管系统试点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落实“收支两条线”等财务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小金库”、“小钱柜”的滋生环境;要立足于管好人,扎实推进人事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任前公示、民主测评、挂职交流等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做到“重民意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建机制管干部”。

三是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要围绕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重大事项报告和民主评议等制度规定。要按照上级关于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明确公开项目,完善公开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公开、企务公开。要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考核评议和责任审计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近年来,市局(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积极开展制度创建活动,出台了一批廉政制度规定,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全市系统在制度学习、制度执行、制度落实上,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使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取决于各项廉政制度的执行。因此,每一名同志都要增强制度意识,在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带头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做到常怀自律之心,恪守廉洁之行。

一是认真学习制度,让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让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了解制度,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要将常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并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知识竞赛和专项活动,使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制度规定,增强遵规守纪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市系统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行政水平。二是严格遵守制度,让规章制度外化于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目前,全市系统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制度执行、制度落实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当前,要在狠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严格执纪,狠抓落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建立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接受干部职工评议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等制度执行不力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是带头落实制度,让廉洁自律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全员工程,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其中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八不”承诺》等制度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关键的一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500年前的孔子就已经认识到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作为现代管理干部,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制度,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切实发挥榜样作用,树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遵规守纪的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提高遵守和执行从业纪律的自觉性。

(三)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一要明确工作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党委确立了全市系统“1124”的“五三规划”总体思路。全市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自觉服务这一大局,按照党委的总体安排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确保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以“大安全”理念(规范经营安全、党风廉政安全、企业发展安全)为指导,从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出发,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要创新工作方法。反腐倡廉,教育为先。要在全市系统继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预防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勤政意识。要切实强化对关键部位、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的有效监督,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措施,确保廉政监督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检查,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纪检监察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党支部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廉政法规,不断完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结合行业实际,认真研究专卖执法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制定防范措施,切实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实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监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要守土有责、齐抓共管,形成共促廉政合力。市县两级班子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二、关于审计工作

2009年的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中心任务,认真履行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责,在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内部监管、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市系统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回顾去年的审计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审计监督意识明显增强,同级审计不断深入;二是各单位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自觉性普遍增强;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化,审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四是与审计相关的制度规定日益健全,内部审计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行业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对日常经营管理的跟踪审计,特别是对大项开支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监督不够;二是习惯于用传统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开展工作,创新意识还不强;三是审计工作还存在盲点,如经济合同审计还没有真正开展;四是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以上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对今年的审计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增强三种意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市局(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大力支持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发挥了审计工作的保障作用。当前,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增强三种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一是增强责任意识。审计人员要牢记肩负的职责,重视所从事的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积极有效的工作,为企业管理“问诊把脉”、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增强规范意识。要根据省局(公司)“整体规范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与审计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逐步建立以制度约束行为,以流程规范行为,以监管制约行为,以审计监督行为的长效工作

机制。三是增强大局意识。要按照行业全面推行审计委派制的部署要求,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衔接和改革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推动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夯实内部审计工作基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凡提必审、离任必审”和任中两年审计一次的要求,扎实开展对各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监督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符合系统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要配合人劳、监察部门,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力度,把审计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和问责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同级审计监督。一是把内控制度审计作为落实管理制度的着力点和突破点,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及时查找内控盲点,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内控制度。二是继续抓好财务收支审计,确保财务开支严格规范、合规真实。今年上半年,省局(公司)将通过交叉审计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财务收支审计,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协调准备工作。三是认真做好预算审计工作。重点审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预算调整的合规性、预算考核的完整性,形成对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审计监督。四是在认真做好重点审计事项的基础上,还要扎实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工作,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由 “事后纠错”向 “关口前移,事前防范,事中控制”转变。

(四)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2010年,全市系统预算中的资本性支出项目较多,特别是四大工程建设项目(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芝罘区局(部)综合经营业务用房装修、机关办公楼及长岛县局(部)办公楼改造)已经或即将展开,审计部门要对这些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审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局和省局(公司)有关规定,聘请并配合中介机构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的监督:一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准备环节的审计监督。要对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施工图设计、工程投资总额和投资计划、工程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的签订等前期工作加强审计监督。二是做好施工过程环节的审计监督,防止投资损失浪费。三是做好工程造价环节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竣工决算审计要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实行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双重”审计把关。四是做好工程项目财务结算环节的审计监督。重点对工程项目资金拨付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全完备、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等内容进行审计监督。

三、关于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2008年以来,作为全省局(公司)系统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我们根据省局(公司)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有效调动了各层面的积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全面组织动员,系统上下都能正确理解改革、主动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二是广泛发扬民主,精心设计方案,改革的各项配套制度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系统全面;三是合理确定编制,科学设置岗位,体现了因事设岗、人岗匹配、精简高效;四是优化薪酬结构,调整收入分配,逐步缩小机关与基层一线、在册职工与聘用员工、在岗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做到了平稳过渡、适度倾斜、有效激励;五是建立考核体系,实施全员考核,绩效考核工作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趋于规范、严谨、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等有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二是绩效管理中的岗位考核、绩效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岗位考核结果的运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三是薪酬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部分干部职工对自身岗位职责掌握得不够全面,履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个别员工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以上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对下一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在积极探索、完善提高上下功夫。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局、省局(公司)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真正吃透精神、把握实质,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方向。要继续坚持“四个原则”,即尊重历史、面向未来、平稳过渡原则;群众公认、不留遗憾、确保稳定原则;精简高效、有效激励、适度倾斜原则;发扬民主、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原则,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针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矫正偏差、完善措施,确保改革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推向深入。对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局限,还需要一定政策支持和时间过渡的问题,要努力争取政策、争取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要在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上下功夫。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以正在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梳理完善岗位职责,细化明确工作标准,确保充分体现岗位价值。二是积极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考核运行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岗位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做到标准统一、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评价和激励作用。三是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严格控制各岗位编制定员,对人员的调整、增加要严格执行审批手续。进一步完善外聘员工发展晋升通道和日常管理机制,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外聘员工,将打破原有身份界限,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实现政治、经济待遇的逐步对接。此外,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制度,尽快制定出台《烟台烟草系统劳动合同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四是根据省局(公司)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培训工作,做到及时维护、准确应用、信息完整,进一步提升全市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五是进一步做好专卖、营销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点抓好专卖管理员中级职业资格和营销人员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积极探索职业资格与员工成长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广大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硬、业务精、活力足的基层员工队伍。六是继续加强工资总额管理,从严控制、把好进度,确保工资总额发放不超过省局(公司)核定的额度。要继续坚持收入分配向一线倾斜、向聘用员工倾斜的原则,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年内,力争将在册在岗员工与聘用在岗员工的收入差距控制在3倍以内,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要在加强领导、确保实效上下功夫。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无小事,每个问题都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影响到全市系统的和谐稳定大局。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一如既往地予以高度重视,本着对党委、对企业、对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全程参与、积极推动,做到高度关注此项工作,认真研究每个问题,妥善对待每件事情,确保组织领导到位。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工作不松,保证此项工作深化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这里强调一点,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对于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将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烟台烟草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一步做好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继续深化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市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系列会议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向纵深开展,为实现烟台烟草“走在全国前列,争创行业标杆”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健全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报告指出要通过政协组织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重新考察人民政协的发展历史,审视人民政协的基本结构,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民主和团结是人民政治协商的两在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的方式进行政治监督。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最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度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继续扎实有效地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成果。从这一制度的源头上讲,人民政协的制度基础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各种进步力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示了民主协商在其产生、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新的国家政权是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产生的,通过协商民主而建政。可以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民主协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运行规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多党在政治制度意义上合作的唯一载体,是我国社会各党派各方面就国家政治、经济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重要平台。

在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国这样超大型、长历史、后发型的社会相适合,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界别设置、构成方式、运行机制和组织特点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广泛协商提供了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社会都由多个具体利益群体组成。因此,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等34个界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由于各个界别的代表都体现了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因此,以不同界别构成为组织特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在客观上集中了中国社会的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海内外各个方面的代表和优秀人才,体现了社会各界别和各方面的意见要求,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广泛协商提高了制度保障。

第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场所,是各个政党开展政治对话、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

政党是汇集不同政治意见、表达不同利益要求的重要形式与工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明显的适应中国现代化所要求的政党关系结构的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是这一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各种国家机构中,只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民主党派才可以本党派的组织名义提出建议、提案和发言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这种合作性政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这种合作性的政党结构既能发挥不断扩大政治参与的功能,融合各阶层利益,又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为社会政治参与提供制度化的组织、程序和途径;既避免了多党竞争制容易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又可以避免一党制无视社会需求、脱离社会监控而导致严重的内部腐败;既可体现严格的统一与权威,又可促进并保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这一制度创新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经济的多元、利益的多元不可能也不能形成执政党的多元,中国的执政党只有一个,即中国共产党。但是多元的利益都需要拥有表达的渠道,只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多党合作的机构和重要场所,各个政党可以坦率地开展政治对话,表达各自的主张,实现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制度与人大制度互为补充,实现人民民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纵横交织,把协商民主和代议民主结合起来,为真正实现人民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协商民主”理论源于西方,旨在补救代议制的缺失,更多地表达公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公民的真正诉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虽然也使用了“协商民主”的概念,但是其主旨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对话和政治协商,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和代议民主。与之相对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以各族各界各党派为单位,以纵向结构为依托,旨在表达和体现各党派、各民族、各界别和各社会团体的团体利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体现的是协商民主。

这两种纵横交织且互为补充的政治制度,通过代议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形式,为凝聚人民力量、体现人民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当前,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高效、制度化发展,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人民政协这个重要渠道切实发挥作用,大力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鼓励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建议和意见;逐步推进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行动方面的监督工作、实现问责和问政;拓宽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沟通渠道,设立委员工作机制和联系制度,允许其代表民意、体现民意、公开表达民意。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保持人民政协这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畅通高效,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第五篇:劳务用工制度(健全)

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外用工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降低使用外用工的事故责任和法律风险,杜绝因此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和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范围

劳务用工(以下简称外用工)是指公司项目分公司、班组及作业现场,从事与建筑施工生产有关的工作的城镇临时工、民工。二、管理制度

公司应建立、健全劳务用工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外用工合同的格式,履行审批程序,提出现场管理要求和管理方法,列入各方安全职责的内容和各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三、合同

公司必须与外用工所在的企业(以下简称对方企业)签订劳务承包合同,不得与外用工直接签订劳务合同。签订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安全协议书并附有安全施工措施,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安全施工措施要经过公司安全监督部门(工程技术)审查同意。对方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和管理能力。

四、资质和条件

1、对方企业必须持有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和资质,并具有劳务提供的营业范围。

2、对方企业须持有法定代表人资格证书。法定代表人亲笔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3、使用的外用工需体检合格,并有相应作业的技能和上岗证书。特种作业人员须有相应证书和资质。

4、外用工必须与对方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或属于对方企业职工的书面证明)。

五、劳动关系

1、与对方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的只发生劳务承包的合同关系,不产生劳动关系,基层各用人单位不得直接向对方企业提供的外用工发放工资、资金等费用。

2、公司需使用外用工时应书面向对方企业提出要求,并列明劳务工作时间、地点,不得由班组采用“随叫随到”或或长期呆在班组跟班工作的直接安排方式。

一、安全教育

1、项目分公司应协助对企业对外用工进行使用前的安全教育,讲述熟悉的施工安全知识,要求和应注意的危险点。外用工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并经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规程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项目分公司应建立临时工履历档案,登记体检情况,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程学习考试成绩。

2项目公司企业应组织外用工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学习活动和安全工作例会,应及时向外包工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及通报等,并监督学习与贯彻执行。

二、工器具

劳动工具、劳动保护等必要物品由对方企业外用工提供。必要时可在劳务合同费用总额中增加这部分费用。项目分公司必须监督外用工劳动工具、劳动保护物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符合要求。

三、危险点、安全事项交代

1开工前,项目分公司必须对外用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应有完整的交底资料和交底记录,并经双方交底人员签字。

2、在有危险性的施工生产区域内作业,如有可能发生为灾、坍塌、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等容易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项目分公司须向外用工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对方事先制定安全措施,经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审查合格后派员监督实施。

四、现场监督

1、外用工分散到项目分公司、班组参加施工生产作业时,必须由所在项目分公司、班组管理人员领导,并指定有经验的正式职工带领和监护下参加工作。

2、外用工从事有危险的工作时,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和监护下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

END

下载健全医疗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全医疗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务用工制度健全

    劳务用工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外用工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降低使用外用工的事故责任和法律风险,杜绝因此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和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医疗制度范文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

    国外如何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上)(范文大全)

    国外如何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上)编者的话随着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人口日趋老龄化,各国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不仅为广大病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大医......

    健全完善党支部建设有关制度

    健全完善党支部建设有关制度 一、完善集体领导制度 1、凡属重大问题,包括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的实施办法,决定本局全局性问题,讨论推荐干部,党的自身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集体......

    一、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本站推荐)

    一、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重视,思想麻痹大意,缺少现场监督与检查,对操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教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务工人员消防安全意......

    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关于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根据中......

    健全党费上报制度(合集5篇)

    健全“党费上报”制度 1、本单位每年按全年党员实交党费总数的45%上缴。 2、如实填报《党费收支、结存情况表》,要把《党费收支、结存情况表》中的“党员缴纳”一栏统计准确......

    医疗核心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义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 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査、诊 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 体格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