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之道 在于立意
作文之道,立意为先
教学设想:
——中考作文的立意训练
写作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写作是需要作者用心去创造的过程,本节课旨在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让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理储备和思维习惯。通过教与练有机结合,初步掌握多角度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立意”。
2、使学生明白立意于作文的重要性。
3、通过方法指导及相关训练探讨作文多角度审题立意的方法,并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方法指导及相关训练教会学生立意,并且能够有创意的立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下笔之法。然而,作文之道,立意为先。“意犹帅也”,作文要用“意”来统帅全文。一个好的立意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失败的立意犹如“乌合之众”,写来往往溃不成文。要写出好的立意,先明确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
二、出示“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课件展示)
明确:写作时要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三、明确什么是“立意”及“立意”的要求。
明确: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的要求:
①正确——立意要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
②明确——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③深刻——立意通过人、事、物、景的外表,进行深入挖掘,来发现内在的东西。
④新颖——立意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四、中考作文立意训练。
(一)比较阅读。
出示2007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____,我开心的笑了”及作文要求,阅读《品味叶之韵,我开心的笑了》、《有钱了,我开心的笑了》两篇作文,通过比较阅读,品析立意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明确:《品味叶之韵,我开心的笑了》一文,在立意上做到:①立意正确。全文思想感情积极健康,昂扬向上,书写了对于叶的无私、奉献、刚强的精神的赞美。②全文着重抒发了对叶的赞颂之情,立意突出、鲜明。③挖掘深刻,赞美了叶的无私、奉献、刚强的精神,并由此及人,赞美了人的这三种品质。④立意新颖。通过品味“叶之韵”来赞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但又是确实值得赞美的平凡事物。是中考的满分作文。
《有钱了,我开心的笑了》一文,立意不正确,文中表达了多种意思,既写了如何赚钱,又着重写了自己对漫画的喜爱之情,主题不明确,立意流于肤浅,是失败之作。
(二)提问:以“窗”为话题,五分钟内能从哪些角度立意?
明确:窗的功能:能透进阳光、新鲜的空气,挡住寒流,成为美丽的装饰。窗外的故事、窗内的故事、窗的种类,窗的风格、心灵之窗、回忆之窗、社会之窗、生命之窗、四季之窗、建筑之窗、艺术之窗、科学之窗……。
(三)从话题作文“窗”的立意中总结出“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的方法。明确:从“实”立意如:窗的功能,能透进阳光、新鲜的空气,挡住寒流,成为美丽的装饰。窗内窗外的故事、窗的种类,窗的风格、四季之窗……
从“虚”立意如:心灵之窗;童年之窗;生命之窗;社会之窗;建筑之窗、艺术之窗、科学之窗……
(四)以“珍惜”为话题,训练“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
明确: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立意。反之,则是逆向立意。
“顺向立意”如: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
“逆向立意”如: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五)提示:“逆向立意”虽然比较新颖、独特,但是不能违背立意要求中“正确”的原则。不能因为一味去追求新颖、独特,而彻底违背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六)、综合训练。
出示2008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你好” 进行立意的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以及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的训练。
五、总结。
作文是中考的重头戏。纵观这几年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的不在少数。要想有好的立意关键是要在平时仔细观察、用心感悟体会生活点滴,并在立意正确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准确、明确、深刻、新颖”,敢想别人之不敢想,敢写别人之不敢写,即所谓屡新创奇者必胜,这样,你的中考作文必能得高分。
第二篇:学习之道在于悟
学习之道在于悟---谈高中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之道在于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高中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信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功夫,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对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套用上述对白,我们也可以说,学生以解题为功夫,习万题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题之变,才能自创一家,它揭示了学习是一个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悟”呢?
其一,数学的学习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悟的结果及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感觉。训练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无形无状的过程。当然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的过程和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解题而解题”。
其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把握数学精神的过程。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无论怎样练习,也始终难以找到对数学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解决形成一般的结论,领悟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应用。这个过程单凭老师教将很难使学生达到理念的升华。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体现学生悟的重要性,将所理解的知识嵌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其四,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学生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
总之,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最后,祝愿每位同学学习进步。
第三篇:大学之道在于服务国家
大学之道在于“服务国家”
“世界上没有跨越国界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对人类的贡献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本国实现现代化或保持强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若干学科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优良的大学精神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都作出重大贡献。
从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清华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所以,要成为我国一流高校,就应该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解决重大问题,培养高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世界一流”。
第四篇:作文立意
1、作文的立意
2、论点的延伸及选择
3、材料的选取与组织
4、句段的转折,首尾
一、作文的立意
第一步:了解题型
高考中,给出的材料作文中,一般可能会包含以下类型:
一、叙事材料或寓意事件(有可能是寓言故事)型
在材料中,有事件,有这个事件中的不同对象,还有事件对不同对象造成的结果(包括事件的结局,或者事件对象的感悟等)
二、诗歌型
给出一首诗歌,但是诗歌中一般会存在一个或多个关键的意象,如若没有,则有可能是关键词语,或者寓意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图文型
通常是给出一幅图,在图中配有一定的文字。关注图文,可以把图文理解为叙事或寓意事件,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是图中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图中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事件。在了解上述条件后,就可以把图片处理成叙事材料,提炼叙事材料中的事件,对象及可能的结果了。
四、感悟型
该种题型中,主要是先列举出一个现象、句子(名言名句)、或者一个观点(如自然,善恶),然后针对提出的现象、句子或观点,给出不同的见解或价值取向(其中可能会存在褒贬),要求你针对其中一个感悟,或者综合里面的多个方面的感悟,谈谈自己的看法。因此,本类题型除了要关注你自己对材料中观点的认同,还需要自己能适当的联想。
第二步:了解思路
在上文中指出的四种题型中,无论是事件,诗歌,图文,还是感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步,永远都是抓取关键词和关键句。关键词的基本含义:
人物---------------------有哪些人物出场,确定哪些是主要人物,态度如何,结果如何 意象-----------------------主要是诗歌中,哪些意象出现了,可能代表什么寓意。观点或情感词、句-----------能够表示作者观点或情感的词语,有深意的句子。
第二步,根据人物,意象,或观点,展开联想,看看意象的含义是什么,从正面或者反面,或者综合方面,给出相关的感悟。
第三步,从第二步中确认的立意中,挑出一个,进入作文主体。下面来看一些练习:
1、请以“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本题中,只有一个关键词,等,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适当延伸了。
延伸方法一:
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
等级,等待,等候,很明显,说等级,似乎我们无从写起,所以,我们不妨就从等待等候这方面入手。在考虑这个词语时,可以适当想想与等待有关的句子:
如: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
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
周国平……………
在此,可以确认一个立意点:等候、等待
延伸方法二:
延伸至这个词语的对象或状态,并注意适当联想。
1、等,是在道路中的等,也可以是人生中的等,这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等的过程中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何面对“等”这一过程?
问出这个问题后,可以想到,等的过程中,有希望,也有希望,既然如此,也许结果会是阳光灿烂,也有可能是历经磨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因此,确认一个立意:
我们要正确面对等待,敢于等待,善于等待,相信等待后的美好。
2、这个词的对象还可以是个人,群体,社会,国家之类,这时候,可以写写,对于个人来说,等是什么?为什么要等?怎么把握等这个状态呢?以此类推,深入到群体,社会,国家层面去,由此组织处多个立意来。
延伸方法三:
反面想象这个词语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等呢?在机遇面前,为什么不能积极采取行动?为什么不能创造机会?因此,等是不可取的。
不过在完成这个立意的时候,要把握好主题,并突出 等 的消极意义。
经典题目训练:
1、踮起脚尖
2、谈意气
3、早
4、中点
2、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只有你普遍地装点了世界。(冰心《繁心》)
请展开思考和想象,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本题是属于诗歌意象类题目,先提取里面的关键词。弱小的草--------骄傲----------普遍------------装点世界。
这里面,有两个基本对象,一个是小草,很弱小;一个是世界,很大。其中小草也可以引申为现实社会中平凡的人或事物,比如弱势群体,比如小小的善良。
根据对象,确认可以有以下立意:
一,关注小草的状态,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弱小,一个是骄傲,可以确认两个立意:
从弱小这个状态入手,则可以说明对象小草本身的状态不是很好,所以,它注定要承受苦难,要有忍受平凡的品质。
从骄傲这个状态入手,则可以说明,即使再不起眼,一个人或一个物也有他本身的骄傲,也可以有他的自信,也有理由去自信,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二,关注小草所造成的结果入手,---普遍的装点了世界。说明即使平凡,弱小,同样有力量去改变或创造世界。
三,关注弱小与普遍,弱小与世界的关系,把注意力放到弱小生命对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上来,拟定要写的东西。
经典题目训练:
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确认标题。
3、根据图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图片见三维设计考前第7天,一个圆里面是一个正方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确定立意,但不可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
材料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但至少由图形,我们知道了两个关键词:方,圆。由此,我们确定这个题目应该是一个寓意类的作文题目。在这里,就必须有一定的联想能力,把他弄回到现实中去,从而确认你的观点:方和圆组合是什么?可以想象成什么?方可以联想成什么?圆又可以联想成什么?两者该怎么取舍?该这么融合?
一,从图形组合的图形想象入手
这可以想象成一个铜钱,因此,另一个关键词又可以确认了------金钱。根据这个关键词,可以有以下立意:
历史中钱的演变,或古代对钱的不同态度(他人或古人的观点);你的金钱观或人生观(你自身的想法);现代社会中,与金钱有关的种种丑恶或美好的现象(社会现象)-
也可以想象成一个陷阱,诱惑,由此又确认关键词-------诱惑或陷阱
关于诱惑,可以考虑两个方面,第一个,我们该如何对待诱惑;第二个,我们该如何防范诱惑。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同样,还可以想象成一扇窗子,形状独特的窗子,从而确认另一个关键词-----窗。
根据窗,可以确认其本身的意义和引申的意义。第一,不同的窗子,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也是相对独特的。第二,根据引申义,窗可以是内心的情感或希望,人应该为自己留点希望,留下一扇窗。
二、从单独的图形入手,方是什么?圆是什么?与方和圆有关的词语有哪些?关系怎么样?
根据这个,你很容易确认与方言有关的词语,比如外圆内方等,然后你会发现很多这些词语都和品格是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你可以设想,方和圆应该代表的是人的两种状态或品格。根据意思,可以知道,方,是不变通,圆,是变通,由此,引申到做人上面去,就是一个我们该如何应对坚持原则和变通的关系的问题了。确定立意:
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学会变通。
我们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别人不可太过苛刻,要学会宽容。
题目小训练:
三维设计考前12天,一个男孩撑杆跳高的图形,给你的联想是什么,根据图形确定立意。
第五篇:作文立意
作文立意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这里就自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为例谈谈。
1、正确,有针对性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话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此外,还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2、思想要深刻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立意要新颖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4、简明集中
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简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
“简明”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总之,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让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前围绕上述几点来考虑主题,定能写出思想发光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