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叩诗歌的大门(最终版)
好重转
采薇wēi 往矣yǐ
雨雪霏霏fēi
缥piāo缈miǎo 陈列
潇洒
流苏
朦胧
徜cháng徉yáng 姗shān姗来迟
润物
鸣蝉 澎péng湃pài 逸yì闻
鼾hān声 出轨guǐ 咦yí 略胜一筹chïu 亲昵nì
依偎wēi 纤xiān弱
萤yíng火虫
花梗gěng 又黏nián又滑 岑cén参
rùn wù
míng chán piāo miǎo xiāo sā
péng pài hān shēng xiān ruî
yì
jìng 萤贱既畏 荧溅即偎 佳向精品屋
1.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niān起来似的。泰戈尔
2.诗歌是一种信仰。对诗人来说,世界是一块处女地;一切都是可行的;人们都有向善的本性和从善如流的美德。爱默生
3.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把听众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贺拉斯
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经·采薇wēi(小雅)
昔我往矣yǐ,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fēi霏。昔:矣:依依:思:霏霏: 我出征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意思: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知:知道。时节:节令,季节。当春:正当春天需要雨的时候。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火:灯光。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î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红湿”,雨后的花丛,红润一片。“花重”,花朵经雨而湿重。晓:清晨。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多好的雨水啊,它似乎知道季节的来临,当春天万物萌生之际便应时而发生。它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柔情地滋润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看那四方郊野黑云密布,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看那四方郊野黑云密布,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
《天净沙·秋 》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残霞:残余的晚霞。
②轻烟:轻淡的烟雾。寒鸦:寒冬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③飞鸿:飞行着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④白草:本牧草。曲中系草名。红叶:枫叶。
黄花:曲中指菊花。
译文:
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纸船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解释句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高适写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岑参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笑,凭君传语报平安。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特点分为《风》《雅》《颂》,《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音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2.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
3.其成就达到唐代诗歌创作高峰的两大著名诗人是(李白、杜甫)。4.“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5.我们通常说的“元曲”正式的名称应该叫做(散曲),散曲有两种形式:(小令)和(套数)。
6.词和曲与诗歌的不同之一在于在题目前还分别有(词牌名)和(曲牌名)。7.宋代著名词人有(),我会背他们的这几首词()。8.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有(),我读过他的作品()。
9.《春夜喜雨》是一首(五方)律诗,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中的(夜景),诗中没有一个()字,却了了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心情。
10.《太阳的话》将太阳()化,它无私地把()()()()和()送给人们。这首诗意在引导我们要(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补充仿写,填诗热身。车窗
像一个电视机屏幕 闪烁的山峰 美丽的街道 和()
轮流上电视 车窗 像()
()的()()的()还有()
排比法
(一)爱的摆放 妈妈把爱
放在叮咛的行里 放在我生病时 她着急的脸上
爸爸把爱
放在送我的玩具里 放在我做错时 他生气的表情上
而我把家
放在撒娇的嘴里 放在涂鸦的画纸上
比喻法:
(二)那该有多好啊 假如天上所有的星星 像雨一样落下来 那该有多好啊
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 都会跑出来捡 然后串成项链
挂在妈妈的颈子上 那该有多好啊
(三)风筝
要出去玩儿的我 是一架风筝 绳子的那端 长长地系在 妈妈的心里
天快黑了 我觉得 那根绳子 在慢慢地 把我拉回
拟人法
(四)春天的太阳
就像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看到你
整个人都温暖起来 你把天空
换一片蔚蓝的幕 大地又复活了
小狗在你的怀抱里 懒洋洋地躺着
小朋友快乐地唱着 跟你打招呼
希望你能留久一点
设问法
(五)仙人掌
身上长满了刺 没人敢接近
你是不是喜欢过孤独的生活 故意要赶人走
仙人掌开花了 红的黄的 大的小的
令人眼花缭乱 是不是
有刺的花儿特别漂亮
诗歌分古代诗和现代诗
古代诗 1.按音律分古体诗(古诗、楚辞、乐府诗)和近体诗(绝句、律诗)
2.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现代诗: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君子于役《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hé至哉?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hé其有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的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tiǎo灯看剑②,梦回吹角连营③。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⑥,弓如霹雳弦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破阵子:词牌名。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②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③梦回:梦醒。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④八百里:指牛。古代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bî)”。麾(huī)下:指部下将士。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炙(zhì):烤熟的肉。
⑤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⑥的dí卢:一种烈性快马。相传三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
⑦霹雳(pī lì):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⑧了(liǎo)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献给母亲的花环 金波
渐渐地,渐渐地我不再哭喊 我要学会用温情去善待生活 母亲的歌谣流进了我的心间 我心中像流淌着清亮的小河。让我从小就和母亲相濡以沫 让我从幼稚长大又不失纯真; 我睁开眼睛,是母亲的笑脸 我走进梦乡,也有一轮明月
大大鼠和小小鼠
袁秀兰
大大鼠的耳朵大大的,像两把圆圆的大蒲扇;小小鼠的耳朵小小的,像两粒瘦瘦的小蚕豆。
有一天,大大鼠和小小鼠吵了起来。
大大鼠说:“你的耳朵那么小,像两粒瘪瘪的小蚕豆。”小小鼠说:“你的耳朵那么大,像两把扁扁的大蒲扇。”
大大鼠说:“我的耳朵像两把大蒲扇。”小小鼠说:“我的子于役县内瘦瘦的小蚕豆。”
大大鼠和小小鼠越吵越凶,大大鼠的耳朵红得像秋天的枫叶,小小鼠的耳朵竖起来像两颗小小的子弹。
大大鼠说:“你的小耳朵什么也听不清楚。”小小鼠说:“你的大耳朵里装满糨糊。”大大鼠说:“装糨糊也比什么也不装强。”小小鼠说:“糨糊臭了比大粪还脏。
大大鼠的话气得小小鼠的耳朵嗡嗡响;小小鼠的话气得大大鼠的耳朵晃悠悠。一阵风儿吹来,吹在大大鼠的耳朵上,也吹在小小鼠的耳朵上,它们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大大鼠说:“你的耳朵像两粒饱满的小蚕豆。”小小鼠说:“你的耳朵像两把可爱的大蒲扇。”大大鼠说:“不能吃的小蚕豆就是好看。”小小鼠说:“不能扇风的大蒲扇就是艺术品。” 大大鼠笑了,小小鼠也笑了。
大大鼠说:“你的话像春风,暖暖的。”小小鼠说:“你的话像露珠,甜甜的。”大大鼠说:“你的话像阳光,亮亮的。”小小鼠说:“你的话像米饭,香香的。”
大大鼠和小小鼠手拉手,在阳光下散步。大大鼠高兴得耳朵像美丽的葵花叶,小小鼠高兴得耳朵像晶莹的玉米粒。
给我的梦打个电话 李宏声
今天我是怎么啦? 怎么就是睡不着!
如果我的梦有电话号码,我一定给它打个电话!我让我的梦乖乖的,让我做梦乐哈哈!
快点儿让蛐蛐儿把琴拉,快点儿请来打鼓唱歌的小青蛙!
苏东坡与苏小妹对诗联取乐 据传,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出了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取乐。看到苏小妹前额突出,苏东坡便说:“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苏东坡是个大胡子,苏小妹自然不肯放过,回诗道:“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苏小妹眼窝深陷,苏东坡抓住这一点,写道:“几番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因为苏东坡脸长,于是苏小妹便回敬:“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总之,兄妹俩谁也不让谁,在善意的调谑中感到乐趣无穷。
第二篇:轻叩诗歌的大门
校级公开课
轻叩诗歌的大门——与诗同行(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学写儿童诗》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的活动建议。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所以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创作生动活泼的儿童诗,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使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2、设计理念:在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基础上,遵循“阅读——仿写——创作”的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儿童诗中,体会儿童诗的特点。在充分诵读和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仿写训练。最后鼓励孩子们调动生活的积累,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独立创作。
3、教材分析:现行的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儿童诗已占了很大的比重。
一、二年级课本中儿童诗约占了阅读总篇目的40%左右,可见编者越来越相信儿童诗在孩子的成长、学习中的重要性。但《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目标中没有把“儿童诗”纳入其中,学生仅仅停留在阅读、欣赏的层面上,没能真正深入到“儿童诗”的创编上去。本册语文教科书,我欣喜的发现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和《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
4、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儿童诗并不陌生,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儿童诗,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加上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的时候,头脑中就产生过新奇的想法,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所以在这节课上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会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儿童诗欣赏、创作的氛围
四、【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体会儿童诗的特点,进行仿写训练。
五、【教学难点】
在阅读和仿写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创作。
六、【教学准备】
校级公开课
1、资料收集:补充阅读材料《在海边》《苹果》《早安,蒲公英》《老梨树讲鬼故事》及任娅创作《早安,蒲公英》的背景资料。
2、课件制作:通过配乐和阅读材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诗歌,知道写诗需要有敏锐的心,要有真情,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力求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3、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个邮政包裹(里面放上铲子、苹果和树叶)
七、【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铺垫教学。
(多媒体播放在星空中划过流星动画)
1、师: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星,那是诗人的灵光,在黑夜里划过我们心灵的天空。今天让我们继续轻叩诗歌的大门,走进诗歌艺术的田园,感受诗歌散发的魅力和迷人的芬芳。
2、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许多诗歌,有古诗,能吟诵一两首吗?
3、除了古诗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富有情趣的儿童诗,还能想起几首吗?
4、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学写儿童诗。
二、赏诗引路,总结特点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课件出示课本材料《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你们
自己劳动,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儿童诗和其他文体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
(2)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再看这首儿童诗,课件出示课本材料《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校级公开课
(2)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三、游戏激趣,启发想象。
(拿出一个邮政包裹,里面放上苹果、树叶、小铲子。)
1、师:昨晚老师收到魔法师寄来的魔法袋子,老师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诗歌,大家相信吗?不相信,你们上来摸一摸,看能不能摸出一首诗歌来。
2、指名学生上台游戏
(1)摸出小铲子。师:这是英国诗人斯蒂文森在诗歌花园里用过的铲子,里面藏有诗歌,来给大家读一读。
当我向下走,来到海边,用他们送我的木铲,在沙滩上挖啊挖。
我挖的沙洞像个水杯,每个里面都涨满海水,直到再也盛不下。
【英】斯蒂文森《在海边》
(2)摸出苹果。师:这可不是一般的苹果。多媒体出示:
它是太阳的孩子,它是一个爱红脸的小胖子。
苹果是一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
苹果在树枝上是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肚子里,那就是甜蜜。
吴导《苹果》
(3)摸出树叶。师:在诗人的眼中,这就不是树叶了,他是大树的绿耳朵,是夜空中托起星星的小手掌,是青虫的绿围裙。在你们的眼中,树叶是什么呢?
四、倾听声音,练习说话。
多媒体播放音效。
1、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蛐蛐的叫声。听到蛐蛐的叫声,你会想到什么?
鸟鸣。想象:他们在干什么?
流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师;大自然中还会有什么声音?
多媒体出示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听,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我听到了,这是()
师:听,大自然的声音,你听到了吗?爱诗歌的孩子要有一颗敏锐的心(板书:敏锐的童心)
五、与诗对话,感受真情。
多媒体出示补充材料《早安,蒲公英》
1、配乐指名读齐读。
《早安,蒲公英》【香港】韦娅
那远了又远了的那近了又近了的白色的一絮又一絮
绒绒的又轻又淘气
校级公开课
哦,这是蒲公英的花季
漫天满地落着她的行迹
染着我的睫毛/碰着我的鼻翼
还紧紧粘着我裙子
不弃不离
这小绒球
这白茫茫的奇迹
你是盛夏的相思呢
还是冷冬的回忆
蒲公英不说一语
眨眨眼与我亲密
2、师:读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3、学生交流汇报
4、师: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的? 多媒体补充背景材料:
早春的时候,天还凉呢。走在街上,风迎面而来,身上的裙子被吹得像蝴蝶似地展动。那时,我的心情本来并不好,可是,不知从哪来的小绒球,像小雪花似地漫空飘舞,白色的,轻盈的,迎上来,扑向我的眼眉,沾在我的衣裙上,弄得我不得不避开它,可我知道那是叫蒲公英的花絮,虽然它如孩子般淘气地逗弄我,像童话故事似地来安慰我,我却没有心思多留一步,多看它一眼,虽然,我的确是留意到了它的存在。许多日子以后的一个清晨,孩子上学去了,四周宁静如水。我坐到台前,开始我习以为常的写作。抬眼见,明亮的阳光在窗前漾动,空气中的微尘像小精灵似的,在光流中起舞,无声的,安谧的,活泼而动人。我的心不由得一动,好像忽然触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出多年前的那幅景象,那幅其实已触动了我的心却又被忽略了的景象──那漫天漫地的蒲公英花絮。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5、师:生活是那样丰富,但我们的脚步是那样匆匆,人生中有很多事物,曾经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可我们却忽视了很多,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用敏锐的心发现美后,可以用真情来书写生活中的精彩 感动(板书:真情)
六、想象飞翔,即兴创作
多媒体出示王立春的儿童诗《梨树讲鬼故事》
《梨树讲鬼故事》王立春
老梨树一到晚上
就讲鬼故事
你看把满院子的菜
脸都吓灰了
有月亮的晚上
他一边讲还一边来回走
满园子到处都是他的影儿
他自己快晃成鬼了
赖瓜吓得靠在墙上
长大了嘴
黄花菜竖着耳朵
紧紧地闭上眼睛
辣椒赶紧转过身去 连一朵小花都不敢开
就连满身长刺的黄瓜
也把身子藏到了叶子底下
校级公开课
看看太阳出来后的园子吧
所有的菜
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胆小的菜
吓得尿了裤子
湿了一地
1、师:读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我们就要想别人想不到,别人不敢想的。在现实生活中梨树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在诗人的笔下他不但会说话,还会讲鬼故事吓唬菜园子里的菜。如果没有想象,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呢?(板书:想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敏锐的心,充满着真情,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来书写心中的诗。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4、让学生在音乐的流淌中当堂创作,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5、交流分享,加深感受。
七、诵诗结束,升华感情
1、师:(结合板书总结)世界是这样丰富,各式各样的事情很多,我想,拥有了“童心”、“想像”、“真情”,一定可以写出优美的儿童诗。最后我把这首儿童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要有梦想,有了梦想那么你们的未来就不是梦。
多媒体出示:儿童诗《我的未来》
我的未来是林间的小溪
潺潺的不息
会在明天汇入大海时化成永恒的快乐欢唱
我的未来是窗外的繁星
今夜的闪烁
会在明天的闪耀时化作万丈光芒
我的未来由我决定
短暂的失败激励我向着不变的理想
再次出发!
2、学生诵读。
八、板书设计
轻叩诗歌的大门——与诗同行
学写儿童诗
敏锐的童心
充满真情
丰富的想象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单明了,又把同时的特点归纳了出来,便于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儿童诗的特点】
第三篇:轻叩诗歌的大门
《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番禺洛浦沙溪小学 陈柳嫦
范思奇 梁悦民 周妃涛
主题活动背景: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为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结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六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自主合作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2、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3、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4.培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确定活动方式)。
学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调查学习、收集资料、诗配画、制作手抄报、表演)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到图书馆去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
各小组把自己搜集到并喜爱诗的歌进行分类
学生把搜集到的诗歌归类整理成的小诗集,里面有一首首小诗,还配上了精美的图案呢!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完善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1、举行诗歌朗诵会。
2、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在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进行边表演边朗诵诗歌
各小组在合作创作诗歌呢!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由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写出活动心得)。
1.写简单的活动总结。2.展示制作的诗配画、手抄报。
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等制作成手抄报
学生在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第十一册语文的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是本册教材的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编排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如何来完成这个单元的训练呢?如果按其它单元的教法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我尝试着用以下方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以往的教材只零星的安排一些,让学生初步感知经典,旧教材中现代诗安排的篇数就更少了,然而外国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我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因素,接触经典的机会就更少了。基于这种种考虑,我在教学第一单元之后,就开始陆续的为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如普希金的《这里的花真美》、艾青的《大地的话》、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等,我希望能让学生在有一定的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光飞逝,第六单元已如期而至。此时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走近诗歌,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到诗歌的海洋里寻求珍宝呢?我又该如何去落实本组单元的训练重点呢?《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是《楚辞》、《离骚》,我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按其它单元的教法一经、一诗、一词、一曲地进行教学,显然是不行的。正在这时,我有幸聆听了孙双金老师的《思乡组诗》,豁然开朗。他的《思乡组诗》告诉我主题阅读、主题教学是一条捷径。在诗海拾贝的教学中,我引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我先指导学生按题材分类,从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方面去搜集诗歌,背诵诗歌,每位同学每组诗至少要收集三首以上,至少会背三首,多多益善。其中山水诗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进行收集,每个季节收集三首以上。同时,再引导学生还可按形式分、按国家和作者分等。这样,在众多的诗、词、曲、赋中,学生在收集上避免了盲目性,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在收集、整理诗歌方面做得很好,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在“诗海”中遨游,拾到了不少“宝贝”,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背诵的诗歌都在20篇以上。有五位同学达到了80多篇,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小懒虫”也兴趣盎然,背了不少。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我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在“与诗同行”的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施能力。学生通过诗海拾贝,积累了较多的诗歌,在通过对比教学,学会了区别唐诗、宋词、元曲及现代诗,我又着重指导现代诗的写作方法,如明喻法、暗喻法、排比法、拟人法、假设法、重叠法等,先让学生仿写,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创作。一个个“小诗人”诞生了,一首首小诗“破壳而出”。
尽管学生创作的诗的内涵还不够含蓄,尽管这些诗的语言还不够优美生动,尽管这些诗还有很多欠缺之处,但对于我来说,已是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了。对于学生的作品,我绝大部分没有进行修改(错别字除外),而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恭喜你!成为小诗人了”“恭喜你!会写诗了”等等,我希望能通过这次的练笔,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找回孩子们写作的自信心。
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我觉得这次综合性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多项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正如同学在总结中写的那样:我有很多收获,我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我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只要学生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一定会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反思这次活动,我发现,尽管这次的活动是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还是有不足之处。两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总共只有12节课,而在这12节课里,要完成制定计划、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自己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等等,时间不够,有部分学生的作品无法展示,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搜集的材料有限。如果时间充足,学校有阅览室,我可以安排阅读欣赏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其次,我深切的感受到,新教材的改革,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若水平不够,你怎能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和写诗呢?对于学生的诗歌,你又该如何指导学生去修改?
2009-12-15
第四篇:轻叩诗歌大门朗诵会
轻叩诗歌大门朗诵会
合: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乙:伴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我们迎来了这一次诗歌朗诵会。
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
甲: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乙: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诗歌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甲:我们今天先去看海,海汇百川,胸怀宽大。
乙: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甲:下面由全班同学为大家朗诵《我们去看海》
乙:遨游诗海,美不胜收。
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甲:请同学展示个人的才华和激情。
乙:《钗头凤》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请何礼恢同学为我们朗诵这首词。甲: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乙: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请听廖安琪同学讲《七步诗》的写作故事。
甲:“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小妹用“扶”和“失”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准确的写出了月、梅的朦胧意境。
乙:柳树姑娘的长发也带给小作者无限遐想。请高阳阳同学朗诵自己写的诗《》。
甲:从艾青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乙: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请刘帅同学、柴烨烨同学朗诵《太阳的话》。
甲:《一剪梅》这是李清照的一首传至至今的词。
乙:请杨媛媛同学朗诵《一剪梅》。
甲: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让我们记住传颂千古的名句。
乙:下面请欣赏古诗词对对碰: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甲: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甲: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乙:妈妈的爱我们永远无法回报,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游子吟》,表达对妈妈的感恩。
朗诵会结束:
今天的朗诵会相信大家意犹未尽,我们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活动对诗歌的喜爱更上一层楼,也希望你们学会写诗、吟诗的方法,了解诗词的魅力。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快乐无穷。
第五篇:轻叩诗歌的大门
守拙归园田。轻叩诗歌的大门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归嵩山作》 唐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山居秋暝》
王维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王维 《绝句》 唐 杜甫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诗歌信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名称】辛夷坞
【年代】盛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王维
【体裁】五言绝句
诗歌原文 《终南别业》
唐 王维
辛夷坞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木末芙蓉花[1],山中发红萼[2]。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涧户寂无人[3],纷纷开且落[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注释译文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青溪》
唐 王维
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2]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3]涧户:涧口,山溪口。
[4]纷纷:他本作“丝丝”。《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译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
尔,心远地自偏。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洒落。佳,飞鸟相与还。【名称】《渭川田家》【年代】盛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裁】五言古诗(古体诗)
【题材】田园诗【作者】王维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渭川田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一去三十年。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文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归图 虽都是平常事 物,却是诗意盎然,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注释】 1.渭川:即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2.墟落:村庄。3.穷巷:深巷。4.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5.荷(hè):肩负的意思。6.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
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7.野老:村野老人。8.倚杖:靠着拐杖。9.荆扉:柴门。10.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11.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译文】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笑话: 关于诗歌 甲:“诗歌到底是诗还是歌?” 乙:“当然不是诗而是歌。” 甲:“为什么?” 乙:“这还不清楚,难道汽车是汽而不是车?”
卧春
我蠢 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 卧枝伤恨低.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 意后达春绿.一头大蠢驴.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加以调侃,便是纪晓岚的哲学:
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
每句添两字让人生四大喜事变四大悲事: 久旱遇甘露
一滴
他乡遇故知 债主
洞房花烛夜 隔壁
金榜提名时 没你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霜叶红于二月花
(1)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
写荷花:(2)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诵着“
”,在“柳浪闻莺”,我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们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游程中即便 遇雨也不扫兴,苏轼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写雨: 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 样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答案:
写雪:(1)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 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 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 诵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
闻莺”,我们会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扫兴,苏轼早就说过“水写风: 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难怪来过杭州,游过 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江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忆,最忆是杭州”
关。---王之涣《凉州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你能将这些诗句用到各种语境中 去吗? 它们分别是(缘)、(坐)、(为),都可以解释为(因为)的意思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