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比尔 书评
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读《我爱比尔》
《我爱比尔》是王安忆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部经典小说。它直接回应了那个年代的中国文化现实,凝聚了王安忆个人对于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的境况下,第三世界的国民,特别是女性知识分子,如何建构自我身份问题的严峻思考。小说主要表达的是对误入性爱的迷途的女性的悲悯。
这是一个关于情爱、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上海某师范大学的艺术系女大学生阿三经历了与美国驻上海办事处的外交官比尔、法国来华画商马丁的恋爱,最后都以对方的离开而结束。为此,阿三先是放弃了大学的学业,随后绘画的事业也被摧毁。从此,阿三精神彷徨放逐,陷入了对异国恋情的无端幻想而无法自拔,渐渐变成一个穿梭在酒店大堂,兜搭异国人的妓女,最后在一次偶然的争端中,莫名地以暗娼罪锒铛入狱。数月后,阿三从劳改农场逃跑。
一、阿三与比尔
入狱前,阿三的生活如她的梦境,梦虽然飞得很高,却离现实太远;梦虽然很美,但却有太多的悲哀。阿三碰到了比尔,阿三和比尔用英语交谈,阿三和比尔在宾馆里喝咖啡,阿三和比尔在周庄的小桥上,染金的流水上,奶色的晨雾中,默默相对。阿三和比尔在华泾村飘满菊香的,挂满白色丝巾的小屋里,在上海市中心撒满阳光,挤满丝绸坐垫的公寓里,做爱。阿三说,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爱比尔”。
在上海五光十色的霓虹下,在那种都市的媚俗与浮躁中,对阿三来说,比尔是铜像,是异国情调,充满诱惑。阿三认为,“他们那种希腊种的长相,就像是一层浪漫的底色,无论何种身份,都可兼谈爱情„„”当阿三和比尔从酒店出来,漫步街头,“两人都有着欲仙的感觉。比尔故作惊讶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曼哈顿,曼谷,吉隆坡,梵蒂冈?阿三听到这胡话,心里欢喜得不得了,真有些忘了在哪里似的„„”阿三的心底对外国生活的向往可见一斑。
而对比尔来说,阿三则是九命猫一样的女人,亦似“幽灵”。他爱阿三身上东方文化孕育出来的神秘气质,甚至抱着阿三时,比尔还想着中国古代烈女的崇高与恐怖。“美国人最经不起历史的诱惑,半世纪前的那点情调就足够迷到他们”,阿三迷倒了比尔,然而,迷倒了又能怎么样呢?在几次身体的疾风骤雨之后,比尔“惊异阿三的变化。不知在什么地方,变得触目惊心似的。他抚摸着她的皮肤,不知什么东西,灼着他的手心。他什么都不了解。这个与他肌肤相亲的女人,其实与他远隔十万八千里的,但是他觉出一种危险,是藏在那东方的神秘背后的„„”现实开始露出了它本来的狰狞的面目:阿三和比尔之间没有爱情,甚至不是情欲,有的只是相互之间对对方所带有的情调和气息的依恋。做爱是爱情的最高形式,“阿三爱比尔但比尔不爱阿三”,所以,做爱不过是阿三对比尔的悲壮的身体献祭。
二、阿三与马丁
比尔去韩国后,阿三又遇到了法国画商马丁。马丁是爱阿三的,这种爱少了些占有欲,多了些虔诚,就连阿三也觉得“与马丁是一场精神上的恋爱,保持着特别纯洁的气息”。但他们中间隔着“上帝”,如果说马丁象征文化意义上的西方,阿三则是丢弃了传统东西的第三世界,两个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怎么可能走到一起!马丁没有带着阿三离开。
马丁以一种“乡巴佬”的诚恳质疑了现代艺术,否定了阿三的画作中的“前卫性”。当他对阿三说:画画不是这样的,阿三的心底深处,“隐隐的,她知道马丁有一点对,正是这个,使她感到恐惧和打击”。丢弃否认了中国传统的东西的阿三学会了西方艺术的形式,却无法触及西方文化的根,她的画没有“灵魂”。于是,她感到一种被揭穿的窘迫,开始无所适从。阿三失去比尔之后希望再次得到马丁的认可与接纳,结果他们又被所谓的“上帝”隔开。
比尔离开后,阿三便没有了那么多可以营造的情调,而马丁的离开却结束了阿三的艺术
生命,她连画都不可以画。她不知道,她的追求,她的信仰,在上海是多么的被不屑一顾。阿三开始像浮萍一样,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自我拯救变成一种奢侈,艺术灵魂死去之后,肉体的躯壳走向堕落,开始了酒店大堂穿梭的生涯。阿三先是以“寻找机会”这样的理由来鼓励自已,在发现大堂邂逅的真象,“她以为这些卑俗的念头是不该装在这样希腊神轮廓的头脑里的”。她甚至不愿意承认与面对。她变本加厉地自溺在酒店的大堂里,“外国人,外国语,灯光,烛光,玻璃器皿,瓶里的玫瑰花,积起一道帷幕,遮住了她自已”。
以身体谋求生活或改变命运,是千百年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女性作为“他者”,始终被男性奴役着。所谓“长期饭票”“批发”“零卖”这些鄙俗的说法,揭示出的正是某一部分男女婚姻、性爱关系的真相。这种男女关系所赐予女性的位置注定是充满屈辱与丧失尊严的,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某些关系组合达到了和睦,也无法解除女性在这一关系中所呈现的真正处境。当阿三滑向类似的思维时,虽然她自认她的理想、抱负和眼界是远远高于普通妇女的,但是事情的实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三、从梦境回到现实
入狱后,劳教生活让阿三回到真实。在劳教农场里,身体的禁锢迫使她重新面对现实,枯燥的劳动把阿三从酒店大堂的虚幻中拯救出来,“阿三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劳动,这劳动使一切变的简单了”。然而,阿三从浮躁的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上海来到另一个浮躁的劳教农场,无论她多么纯洁,多么嫌恶,她都一无所有。
正如王安忆在《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中说:“男人对外界有着过重的责任:功名、孝道、传宗接代,对外界便也有了同样繁多的需求,因此他不可能像女人那样在爱情的战场上轻装上阵,全心全意,忘我献身。”“男人的理想是对外部世界的创造与负责,而女人的理想则是对内部天地的塑造与完善。就在男人依着社会给予的条件全面地发展的时候,女人只有一条心灵的缝隙可供发展,于是女人在这条狭小的路上,走向了深远的境界。可惜的是,女人的范围毕竟太狭小了,且没有外部世界的生活作后盾,一旦战败,便一无所有,一整个人性都没了落实与寄生。”阿三就是一个在爱情上失败后一溃千里,最终一无所有的女人。
像所有的女人一样,阿三要的,不过是一个真正爱自己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爱情在阿三这里发生错乱,变成一种情调,更悲哀的是,阿三恰恰爱上了这种错乱,不能自拔。甚至在去劳教农场的车上,“想起比尔,阿三心里忽有些悲悯般的欢喜,想着:比尔,你知道我现在在哪里吗?她用比尔鼓舞着自己的信心,使自已相信,这一切都是不平凡的,决不会落入平凡的结局”。阿三真的很傻,比尔都已经离开了,她还这么执着。她不知道,她与比尔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他们的结局,无可避免地是以失败告终。
“一切因为我爱比尔”,所以在比尔离开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了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她不是为了钱,只是想找到和比尔在一起时的异国情调。女人是那么容易为了一个简单的、在别人看来荒唐的理由而奋不顾身!爱情的失败、艺术的失败,人格的失败甚至是丧失,鬼使神差地,阿三怀着这个情结一路败将下来,直到一无所有。这个情调本身是无罪的,阿三的执着也是无罪的,那么,什么是有罪的呢?
然而故事还没完,云端上没有阿三的梦想,她最终还是要痛苦地醒来。阿三,这个失去精神家园后一无所有的女人,却有一种坚韧,就好像那种对异国情调的追求也是坚韧的,永无止境,而这种近乎顽强的坚韧与瘦瘦的阿三是那么不相称。阿三在逃出劳改农场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光滑圆润的东西,那是一个小而透明的、染着一抹血迹的鸡蛋。
“这是一个处女蛋,阿三想。忽然间,她手心里感觉到一阵温暖,是那个小母鸡的柔软的纯洁的羞涩的体温。天哪!它为什么要把这处女蛋藏起来,藏起来是为了不给谁看的?阿三的心被刺痛了,一些联想涌上心头。她把鸡蛋握在掌心,埋头哭了”。
阿三动容了,晶莹的,透明的,娇嫩的情调又活络起来了。阿三在大自然的造物面前,如醍醐灌顶,瞬间获救,对过去一切的明了与忏悔使她重新找到了自我,她明白了自己的来路,也找到了她的去路。或许,阿三的获救只关乎自身,与她的现实生存境况没有关系,等待她的也许是新的牢狱之灾,但是对于一个内心已经深受感动的灵魂来说,已别无所求。
于绝望中看见希望,阿三的温情、包括她的自我拯救,淡化了她的悲凉的现实处境。处女蛋意味着阿三新的起点和开始,她的成长之路虽然曲折,却没有被阻断。
四、作品的内涵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讲,王安忆没有用假、大、空的道德说教,而是像庄子那样,热肠挂住,冷眼看穿,用一种理性的思考,以阿三的真实的生命体验为重点,真切再现了九十年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境况,看到了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因素对身体的异化。王安忆警示女性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代,应该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往往是女性自身的依赖性和寄生性把她们自己束缚住了。她以极轻淡的文字,省俭的语言,一反九十年代以来某些作家灰暗、阴冷、绝望的叙述方式,以宽厚感化人性,用不一样的对生命的歌唱点燃女性对人生的希望,照亮了女性的生命,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爱比尔》以女性人物——阿三的命运折射整个中国的命运,作者王安忆也曾这样谈到作品:“其实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故事,这和爱情、和性完全没有关系,我想写的就是我们的第三世界的处境。”西方文明的代表比尔和东方文明的代表阿三,从一开始,两人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比尔对东方民族文化只是短暂的兴趣,虽然他也赞赏、喜爱东方文化,但是他有自己的“根”,但是阿三却丢弃否认了中国传统的东西,甚至对此感到羞愧,她失去了自己的“根”。因此,阿三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宿命感。和比尔不同,马丁是西方古典文化的信仰者。马丁不会像比尔那样赞赏阿三画作中所谓的“前卫性”,只是羞涩地对之给予了全盘否定。在马丁面前,阿三的东方式神秘吸引不了具有古老文化情结的马丁,内心的精神的失落是必然的。这真是对全球化影响下失去文化传统的“根”的当代中国的最有力的讽刺,虽然当代中国在经济上日益走向富强,但是在文化上却失去了自我认同感而盲目崇拜西方现代文明。
王安忆以一个女人的视角,以一个作家特有的敏锐对迷失自我的现代中国人敲响了警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可避免地要吸收西方的优秀体制乃至现代意识形态,但是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一个民族如果在精神上被彻底打败,从而放弃了自己文明,就无异于没有根的浮萍,是非常悲哀的。
第二篇:《爱的教育》书评
《爱的教育》书评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会经常读一些儿童教育类的书,希望您能够从中得到对孩子教育的启示。在我读过的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爱的教育》。这本书绝不仅仅只是一本儿童读物,任何人读来都会有所收获,特别能够让人得到心灵的浸润。
它以日记特有的形式记录着一名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小男孩一个学年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充满了了阳光的味道,传递着爱和希望,就像一座美丽的、盛开着鲜花的花园,徜徉在其中。全文共一百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把“爱”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感情。文章有三个部分穿插而成的:第一部分是小主人公的生活纪实,记述了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末整整一个学年中的学习和生活;第二部分是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一共有九则,每一则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三部分是恩里科的妈妈、爸爸、姐姐写给恩里科的书信。书中记录了一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它以最朴实的形象、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故事,讲述平凡人不平凡事的高尚情操,赞美儿童身上那种纯真的情感,透过一件件平凡细致的小事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真谛——纯真、善良、诚挚。
作者用爱塑造每个人,用爱完美地诠释了每一篇小故事深刻的内涵。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缺少不了爱,爱引导着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敢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读这本书,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尚品质,学会关爱他人,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同情他人的一切不幸与苦难。爱,如影随形,每天都围绕在我们身边,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之中。“爱的教育”启迪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父母、同学、邻居……包括所有那些素不相识却渴望温暖的不幸者。让爱永驻每个人的心灵!
第三篇:爱的教育书评
《爱的教育》书评
暑假里,为了教育小侄女读书,我在书店买了一本《爱的教育》。没想到,读着读着,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了。这才明白,这本17万多字的书,不仅是给孩子读的,也是写给父母写给老师的。《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眼前。《爱的教育》是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从《爱的教育》中,我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其实爱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中那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
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我们的教育,爱是它的源泉。但愿《爱的教育》朴素的文字能感动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受到洗礼、猛省,使更多的人珍惜身边的爱,付出更多的爱。
第四篇:《规矩和爱》读后书评
《规矩和爱》读后书评
周炜平(55号周钲—父亲)
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读了孩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生嘘唏。一边庆幸自己还是有很多观念相似,一边也在懊恼曾经错误的一些行为,应该更早阅读到这本书。
哈佛教育学家王涛博士不仅从学术角度,更从父亲的亲历来告诉我们,爱与规矩并不矛盾,更不对立,融合爱融合规矩,寻找平衡,树立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开篇就提出一个观点: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换句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潜移默化改变着孩子。这让我想起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从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一直认为生活是家庭负责,学习应该是学校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送到托学班就完了。最后的记过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学校里的头疼人物,不是恶作剧就是打架,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从这点看,确实,父母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责任,需要去学习、去领悟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并偶然的契合和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在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大多数时候以我的价值观和认识在践行这教育的方法,虽不知道对错,但从孩子的现在的基本性格来看,还能聊以自慰。总结起来也就如下两条:
?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而非仅仅停留于物质的满足。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饭、睡觉、聊天、玩乐等等,让孩子能感受到爱,同时也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为我更愿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滥用父亲的权威。时至今日,我和孩子们之间仍然能坐下来聊上半天,这也许就是王老师说的爱吧。
? 树立合理的规矩。记得大儿子刚转学到合肥的时候,只有我们爷俩过来,我和他一起探讨了规矩的重要性,并引导他,帮助他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的时间安排。因为是一起制定的规矩,并在过程中被我和孩子妈妈严格的要求执行,至今,这一时间表让然是孩子们的生活指导,甚至慢慢内化到孩子的习惯当中。规矩和爱,从来就不冲突。
在成人的世界,自由和节制并不矛盾,追求自由需要对自身的节制,节制也并不妨碍自由。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在鼓励天性的同时要求自我约束也是可以平衡的。知易行难,很多道理到落实的时候总有诸多困难,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得以全部贯彻。同时,孩子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性格和灵魂,并不是同样的教育方法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一切都会有变数,作为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审视自身,不断修正教育方式,且行且进步!
感谢孩子给我们的幸福感!
第五篇:书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用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每章每节,把“爱”表现得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真爱。而那众多丰满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怀有侠义之举且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屈的克洛西„„
整部作品语言朴实、人物平凡,却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可以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灵。教会我们要真正的把爱心,献给需要的人,应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