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书评1
书
评
对《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
之评
书评人:
时间 :(语文作业)
对《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之评
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无疑是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之
一。人生有限,学问无涯。年轻人在汲取知识的黄金时代用尽可能短的时间阅读尽可能有用的书,不仅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人生品味,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科学的观念和价值尺度,为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人生夯实基础。因此,从年轻人成才的目标来看,制定一个周详、完备、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十分重要。而这些,正是《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存在的价值意义之所在。此书由杨飞和董小珍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考虑到年轻人的阅读口味和实际的需要,编者最终从中外名著中精选出50部不可不读的书。这50部经典佳作代表着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成功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最高成就。读之,使你达到怡情悦性、轻松获取知识目的的同时,更能于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和修养。
那么《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中,又是如何取舍那些书更改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下书中到底收录了那些我们年轻人要读的,对当代年轻人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书吧!
1、西方寓言的始祖——《伊索寓言》;
2、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诗经》;
3、兵家韬略之首——《孙子兵法》;
4、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论语》;
5、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老子》;
6、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基督教经典——《圣经》;
7、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8、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资治通鉴》;
9、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神曲》;
10、最受中国人推崇的英雄传奇——《水浒传》;
11、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三国演义》;
12、驾驭与统治的教科书——《君主论》;
13、阿拉伯世界的百科全书——《一千零一夜》;
14、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西游记》;
15、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菜根谭》;
16、探索自我心灵与世界的距离——
《蒙田随笔全集》;
17、世界文学最辉煌的殿堂——《莎士比亚全集》;
18、骑士风范的飘逝——《堂吉诃德》;
19、便览古文发展的最佳范本——《古文观止》;20、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
21、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
22、徜徉在幻想的天空——《格林童话》;
2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
24、与《孙子兵法》齐名的一代巨著——《战争论》;
25、梦回美好的童年——《安徒生童话》;
26、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简爱》;
27、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昆虫记》;
28、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茶花女》;
29、瞻望我们最遥远的过去——《物种起源》;30、雄浑磅礴的史诗般生活画卷——《悲惨世界》;
31、日本和酒神的至深本能——《悲剧的诞生》;
32、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曾国藩家书》;
33、心理描写的完美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
34、人类心灵的旅途——《梦的解析》;
35、东方宗教的神圣赞歌——《吉檀迦利》;
36、民族脊梁的心血与灵魂——《鲁迅全集》;
37、清新与华美的交响乐——《朱自清散文》;
38、随心轻扬的爱与才华——《志摩的诗》;
39、一代文学的辉煌体现——《宋词三百首》;
40、革新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41、开启人生的一把钥匙——《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42、诠释最宝贵的生命的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3、随风而逝的爱情经典——《飘》;
44、人生的徘徊于轮回——《围城》;
45、改变命运的必修学科——《经济学》;
46、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麦田的守望者》;
47、光辉的生存法则和人生尊严——《老人与海》;
48、美的回归于美的魅力——《美的历程》;
49、人类灵魂的独特诠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50、历史的回归与文化的展望——《文化之旅》。
以上便是此书收录的青年人要读的书的目录,表面上看貌似只是告诉我们到底该度哪类书中的哪些书,可是从书名前的对此书的简介也可知晓,这部《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绝不只是告诉读者要读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历程和各具特色的人生旅途,如果仅仅限于读着这些书,那么是否显得过于单一了呢?所以,这部书的目的不是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人生就必须去读这些书,而逝告诉读者如何使你的人生更添一份色彩。其次,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有的人缺少这些,有的人缺乏那些,当我们通过思考对比后,发现我们的不足,想通过读书来补充时,却不知道读哪些书。所以,就总的一句话:这部《年轻人要读的五十部书》是提供读者一个选择,它告诉读者,读这些书后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哪些才是能够补充自我匮乏面的书。
其实,从这部《年轻人要读的五十部书》的版面和内容上也可知晓其对于读者的真正价值所在。这部书的内容分50章(因为有50部要读的书),每一章中又包含以下模块:“必读理由”,“背景搜索”,“内容提要”,“名家导读”,“作品影响”,“精彩篇章”,“名言警句”,“延伸阅读”。除这些模块外,书中还附上了原书的插图以及作者、国别、类型、成书年代、适合阅读时间、推荐读本等相关信息。就拿
第一章——《伊索寓言》来说,第一章的阅读理由是:“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西方寓言的始祖;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细想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鉴别善恶美丑的启蒙教材”。从这一模块读者就可知晓这本书的地位,历史价值,对自己是否有用。在通过接下来的“背景搜索”、“名师导读”模块就能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这本《伊索寓言》。而“内容提要”和“精彩篇章”的作用可想而知,但这两模块的延伸作用也可说是:“使读者能通过自己的能力鉴别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其后的“作品影响”则是更细致入微的体现出这本书的价值,最后的“延伸阅读”则给出了与之相近的类似书籍,例如第一章《伊索寓言》的“延伸阅读”给出的是《拉封丹寓言》。在这部书的最后几页,还罗列出了国学大师开列出的人文经典书目,其中有:胡适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章太炎开列的《中学国文书目》、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钱穆“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季羡林等学者开列的《人文经典必读选读书目》。
最后,只能说就推荐类图书而言,《年轻人要读的五十本书》确
实是一个不错的推荐载体。它通过对所推荐的书的解剖,把书的大致都介绍给了读者。读者可以通过其中的介绍,了解自己到底想读什么书,要读什么,甚至找到对自己人生必读的书。对许多人,书籍与鲜花之重要根本不下于面包。确实,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书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不过世上书籍千王之多,到底选择哪些呢?我想,可以从这里开始.
第二篇:我的红与黑的书评
浅谈司汤达《红与黑》的爱情观
河池学院 中文系07新闻1班康颂勇200710170
3[摘要]司汤达的红与黑通过对于连这个人物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法国小资产阶级青年在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对小说主人公在追求飞黄腾达这条路上的拼搏和“迷失”进行剖析, 他始终戴着一副虚伪的面具,在这里用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去征服女人,凸显了主人公于连把爱情当作一种实现个人野心的手段,而且也当作一种享乐的手段,这是他的整个人生悲剧的一个落脚点。
[关键词]性格;爱情;矛盾
司汤达《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性格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性格对于他的爱情观有很大的影响,性格的孕育、成长伴随着爱情的发展历程,而爱情则以同两个女人的恋情为标志,他也是在这两个女人的爱情纠葛中走向死亡。
一、于连性格的形成在维里埃尔的小城里,于连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是他体质较弱,相貌好看,一双黑眼睛,脸上留着对名誉、成功的热切追求,因为他使斧子的本领不如他的哥哥们和他的父亲,他家有一家锯木厂,在这里的,于连不受到父亲和哥哥的喜爱,甚至在父亲和两个哥哥的蔑视,而且还经常的挨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毒打,他是恨他们的,根本就没有亲情可言,为了不让人看低,他读书识字,这在他家里是没有人能和他相比的本事,从他的叔叔那里得来的书,他如饥似渴的阅读这些作品,他的心灵从中得到了培养。但同时因为他在家里是嘲笑的对象,所以他这个十分敏感、不断受到侮辱的人,变得多疑,易怒,嫉妒心重,甚至嫉妒他看到自己被野蛮地剥夺掉的所有那些幸福,特别是变得非常高傲。⑴ 贝商松神学院为于连性格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他认识了神学院院长皮拉尔神父先生,于连对神父的初次印象很不好,觉得他的像是老虎要吞噬他的一样,吓的他半死。其实皮拉尔神父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是一个詹森派教徒,他对于连给予了极大地保护,为于连提供很好的条件。他以一种高姿态俯视周围的人,殊不知他连自己一同鄙视了。只以为自己是在鄙视黑暗的一面,反而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进去了,贵族人的生活像一个诱人的蛊,慢慢地侵蚀着他的精神,最后一并他的灵魂消失在这个社会。越是接近最上层,越是能看清这种迷人的风度。他就这样在这些醉人的风度中失去了方向。
在巴黎德·拉莫尔侯爵府邸,司汤达为于连典型性格的形成完成了最终的塑
造。在于连出众的才华使他成为了侯爵的秘书,由于自己的聪明和个性,加上他善于利用阴谋手段,他不仅受到了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二人秘密结婚,德·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则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在这里他把自私、多疑、高傲,又卑鄙庸俗、利欲熏心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德·拉莫尔先生对他都是无计可施,还让他得到大量金钱和很高的名誉。他不择手段,不顾道义,为了飞黄腾达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攀附权贵而博取贵族小姐的芳心,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得到了德·拉莫尔小姐的心。从这他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
二、爱情的矛盾
于连爱情的开始第一个当然是德·雷纳尔夫人,在这里于连的人生开始起飞的,幸运之神开始降临他的身上,使得人生踏上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这是他的生命的重要转折期。于连追求自己当时并不爱的市长夫人,他与德·雷纳尔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于连的敏感和细腻、倔强是天生的,他还拥有着超群的记忆力,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于连已经通过出色地背诵拉丁文《圣约》赢得了德·雷纳尔一家上下刮目相看,更凭着他清秀的长相、少年的自尊打动了德·雷纳尔夫人的芳心。于连却又是十分自我的,在他的心目中,尊严被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可以放弃轻而易举就能到手的钱财,这个在德瑞那夫人的女仆爱丽莎对他的爱,虽然爱丽莎继承的钱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女仆对他的爱情,他却是不屑一顾的,就算是神父对他的建议,但他还是不为所动。
于连跟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经历了两个时期的,就好像是本书的书名《红黑》的发展过程,首先的就是他把爱情作为是一种对自己勇气的考验,而不是把爱情作为一种纯洁的精神追求,仅仅是作为自己攀上更高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把爱情作为一种资本,这是“黑”的反映。但是在于连被捕入狱的时候,德·雷纳尔夫人来探望他的,这时候于连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德·雷纳尔夫人,在这里他才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显示的是一种光明,这是小说要表达的“红”的方面。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的诱惑,止于德·雷纳尔夫人的征服。小说就是以贯穿着“红与黑”这对矛盾为线索,展开描述于连的爱情矛盾的发展历程。
于连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则始于德·拉莫尔小姐的主动争取,止于于连的消极排拒。他们的爱情更多显示的是一种征服和反征服的关系,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但不满足贵族的生活,而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才思敏捷。而玛蒂尔德对于于连的爱情更多地缘于于
连在她骄傲面前不屈服,不屑一顾,在这也包括于连的英俊、才学。于连的高傲表现的很好,在这儿由于于连自尊心强,他的言行正好触犯了德·拉莫尔小姐的虚荣心,有两三次他当真地,决不是闹着玩儿地差点儿丢下她,掉头走掉。这在于连接受科拉索夫亲王的建议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中表现得犹为突出。而且于连是一个具有天才的人,跟她以前接触的人很不一般的,而且有些超然脱俗的意味,使得想摆脱家庭束缚的德·拉莫尔小姐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盏明灯,像飞蛾扑火一样,不顾一切的投入于连的怀抱。可以说是嫉妒和寂寞使玛蒂尔德疯狂地爱上了于连。
小说所反映的这幅巴黎的爱情写照是与众不同,它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真正的、单纯的、不考虑自己的爱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和心灵的爱情相比较的头脑的爱情。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心灵的爱情”,那么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算的上是“头脑的爱情”。只是飞黄腾达的社会成功才是目的,但是于连作为小资产阶级,他是不受到封建阶级的接纳与承认,于连毕竟是善良的,他不能在爱情中始终藏着心计,反而极易动真情。在试探中,在缠绵中,在痛苦中,在激情澎湃中,在感情的种种波折中,他都有真情的流露,这就是他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矛盾表现,这是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为追求名利而失败的悲剧,但是每个人的悲剧都不是个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作者就是通过于连短暂的人生历程,深刻揭露了复辟政权法兰西社会的社会风气。⑵
三、结束语
上面只是我对《红与黑》这部作品浅显的见解,作为一部可以与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等量齐观的作品,我只是对于小说反映的爱情有所感触,顾有感而发的一些片面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其他读者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法]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法]司汤达.《红与黑》.郭宏安译,南京,艺林出版社,,1993
第三篇:我的《老人与海》书评
《老人与海》的书评
单单说书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大两英尺的大鱼,鱼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栓在船头,然而又遇到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用其锋利的笔,赋予了人物坚强的性格,使故事中透露着精神。读后触动着我们的神经,振奋着我们的精神。他给我们勇气,去直面生活上的困难。书中所说的“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激励着我们敢于一搏。正如《亮剑》中所说“在强大的对手面前,要敢于亮剑,即使倒在对手脚下,也虽败犹荣。”
也许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鱼最终被鲨鱼吃了。但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他敢于自身缺陷。在茫茫深夜巨浪中,弱小的人类与强大的自然奋勇搏斗,如同面对命运莫测的人生,可以消灭的是肉体,不可以征服的是意志和精神。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缺陷的时候,要努力去征服它,而不是去屈从它。无论最终能否战胜这个缺陷,都是战胜者。因为你已经战胜了对缺陷的妥协,是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老渔夫对于理想的执着,使他敢于只身来到遥远的大海,敢于和鲨鱼一搏保卫自己的战利品。老人追求的正是一种勇敢的精神,而不是那条大马林鱼。最终鲨鱼胜利的得到了大马林鱼,老人胜利得到了坚强的意志。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老人与海》的。品老人与海就是要品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发起进攻,就是要品作者自身追求的勇敢品格。
李维
应用物理112班
学号***1年11月10日
第四篇:我的精神家园书评
《我的精神家园》书评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这些作品内容深刻而幽默、思维独特,带给读者精神上极大的乐趣。只有读了这种作品,人才能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生中宝贵的的东西,那不是学校课本里告诉你的扯淡这个那个主义,也不是畅销作家告诉你的爱情,而是你的,建立在你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精神家园。那比许多事情都要重要,也许,只有读这种好书,才能让我们摆脱腐朽的教育,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我的精神家园》带给我们太多的人生启发。
书中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有人曾这样说过:“《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充满睿智的诗意的世界,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是使人忧伤的幽默。”读完全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幸”这一部分内容。我从中得到了这样一个感悟: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
书中写道:“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答案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是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毋庸置疑,好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一个人实现理想和目标。同时,我认为虽然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但并不起绝对作用。我坚信个人的努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活得更有价值。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1
王小波说,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这是提醒人们应该具备时时反醒的精神吧,我这样理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知识分子,在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多少少的失误。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反醒的精神,努力做到时时刻刻自省,不断改正错误。
在现实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往往会摔跟斗。但是,命运就在我们的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次,《我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向严肃的高贵。也许我们大多平庸而不自知,或者只是软弱的去承受,他却对平庸的生活有一种狂怒,发誓要从上面飞腾过去并且用他的一生去努力这样做了;我们大多趋利避害或只是沉默以对,他却逆流而上,选择严肃写作,而且直言不讳,视批评文化、社会、艺术为自己的责任;我们大多呆板或以肉麻当有趣,要么惟恐自己不“贫”、不“痞”,他却在智慧和爱中创造出了一种了不起的有趣,而且显示了智慧和爱中本应具有但却被我们遗忘了很久的一种属性,那就是高贵;我们大多具有一种狡猾的聪明,他的聪明却是建立在科学的自由、平等和诚实的基础上,“真理坚硬无比”,我觉得这种聪明很可爱,也很必要。所有的所有,也许我们心存向往而自己却做不到。
第三,读过此书,相信你对艺术的精神内核会有更深的理解。请看《我的师承》,结尾处这样写到:“他们的书还在,可以成为
学习文学的范本……”“他们”指的是王道乾、查良铮等前辈翻译家。小波这样写到:“最好的,还是诗人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如此喜欢诗人的译笔,大约源于他的青少年:“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欢诗。我读了很多的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文中又说到了傅雷、汝龙先生,这两位先生倒是名满天下,虽然他们的译文集只印了一万册却仍然堆在书店里卖不完。也许答案在这里:契诃夫的艺术是高雅的艺术,是真正的文学,是最朴实也最深奥的文字。它需要的不是猎奇的心灵,而是高雅的趣味。最后,他写下让我感动和受益一句话:“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还有很多、很美妙、很有趣的东西在《我的精神家园》中。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观卓别林喜剧,有时是要准备一块揩泪的手帕的:鲁迅先生的幽默,亦时时刺得读者心灵深处隐隐作痛。这是大师的幽默与市井幽默之不同处。市井泼皮被警察捉住,便央求道:“警察大爷,您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此等幽默,想象力不可谓不佳,可是除了逗笑,别无其他功能。大师的幽默,常常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正如王小波哥哥王小平的纪念文章中写到:“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味。品味是游离于文字之外的,它与学问的关系不大。有的人学富五车,品味只是初等。有的人目不识丁,却具有一种灵觉,能与高品味的东西发生共鸣。无论如何,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品味差别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味。”
“小波作品的价值,从一个方面来说,在于他显示了一种独特的高尚品味,一股尘世中的清纯之气。这些东西浅者识其浅,深者识其深,惟有缘者得之。而有缘人再传有缘人,这一团精神能量也许就此传递下去,不致泯灭。”
我们读《我的精神家园》,读王小波,也是传递精神能量的有缘人吧!
第五篇:《我与地坛》书评
《我与地坛》书评
从小到大,写过无数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文章。参观烈士陵园后写一篇、暑假前听完安全讲座写一篇、发生类似“花季少女不堪压力轻生”的事件后再写一篇„„我们总是苍白地想用文字表达出“生命可贵”的主题,但真正深刻理解的又有多少?
史铁生可以算是我识得的所有人当中,最深刻体会并真真正正地敬爱着生命的。
有些事情发生得实在太快、太突然,不等人想明白、搞清楚,它就赤裸裸地摆在面前,暴风骤临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自己所能做的只有默默承受。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史铁生无疑是令人同情的,但这并非他受人敬佩并取得如今成就的理由。我更崇拜的,是他的文字里没有丝毫的所谓的顾影自怜,是他能在心理上站起来——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站起来。
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然而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在别的评论中看到一段话,我觉得说得很棒。“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个散步的陌生人、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一位女教师、一名长跑运动员、一个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难以想象双腿残废和母亲去世哪个对他的打击更大,但在我看来二者夹击的杀伤力足以摧毁一个人。不过史铁生,这个精神上的巨人,他一次又一次地振作起来。
这其中地坛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坛在他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数次搬家却从未远离且越来越近,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他,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于是他爱上了这个“人口密聚的城市里宁静的去处”,他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生活,感受着生命。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我尤其喜欢他关于四季的比喻。它们精妙,美不胜收。只是为了避免充字数的嫌疑,不再收录。
对于他的文字,我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词。他的描写就好像是大自然孕育出来、从泥土里长出来一般,自然而然又无比生动,充满了对自然本身的热爱,同时也将这份爱传递给阅读它的每个人。
他对死亡的理解也精准而独到,也许这是爱与自然除了文字之美外带给他的另一产物: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这样想着,他便安心了。只需要认真对待“如何好好活着”这一问题,人生于是轻松了不少,妥妥儿地在地坛思考、记录,探寻各种问题的答案,心里一点点充实。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生命可贵。欲望无止境。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遇到怎样的灾难,把持住内心,以满腔热血观察、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美,就是永恒。这是史铁生,和地坛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