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19:1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篇: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

一、必答题(本大题共3轮,每轮30分,共90分。按照学校抽签顺序(座位号)依次进行)第一轮(分值30分)

1.有“吝啬”意思的词是()。A.憾 B.悭 C.慝 D.恺 【 B 】

(憾:恨。慝:te,邪恶。恺,kai,和乐。悭,qian,悭吝。)2.下面哪个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A.家慈 B.家君 C.大人 D.家严 【 A 】

(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俗有父严母慈之说。)3.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古代“五谷”的是()。A.高粱 B.小米 C.大豆 D.水稻 【 A 】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高粱虽然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但都不在各种说法的“五谷”之列。)

4.不属于鞋子一类的是()。A.屦 B.弁 C.靸 D.舄 【 B 】

(屦,ju。靸,sa。舄,xi。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5.下面汉字中不能用来表示一种颜色的是()。A.卢 B.猩 C.犀 D.赭 【 C 】

(卢,黑色。猩,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赭,红褐色。犀:犀牛;坚固。)6.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A.秧马 B.哨马 C.冀马 D.禄马

【 C 】本文由【语文公社】http://www.xiexiebang.com友情提供

(秧马,拔秧苗用的一种农具。哨马,负责哨探的骑兵。禄马,指禄命,古代相术术语。冀马,古代指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第二轮(分值30分)

1、下列成语中在词语结构上与其他不同的是()。A.生死肉骨 B.成事不说 C.一衣带水 D.举足轻重 【C】

(“衣带”为固定结构,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读若“一/衣带/水”。其余都是当中断开。)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地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乌衣巷口夕阳斜 B.夜泊秦淮近酒家 C.风生白下千林暗 D.绿杨深处是苏家 【D】

(D是写杭州,ABC均是写南京)

3、下列城市历史上都曾经做过首都,以它们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排列应该是()。① 洛阳 ②杭州 ③南京 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B】

(①夏商周首都。②南宋首都。③三国吴首都。④元首都。)

4、“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的诗句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 A.岳飞 B.顾炎武 C.文天祥 D.孙中山 【C】

(元代诗人虞集《挽文丞相》诗句)

5、有一首清诗题目是“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其中一个字看不清,只知道是竹字头的。下面是一些猜测的选项,正确的应是()。A.箕 B.筯 C.筑 D.笥 【 D】

(箕,ji,簸箕。筯,zhu,箸,筷子。筑,古代一种弦乐器。笥,si,方形竹器。题目断句为“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

6、《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有“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之句,下列诗句中的“上元”与之同义的是()。A.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B.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C.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 D.握斗调玄化,持衡佐上元 【C】

(A指上元夫人。B指年号。D指帝王)第三轮(分值30分)

1.汉字以形声字为多,其字大抵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木材有关,土字旁的字与土地、土壤有关。请问,现在的阝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山陵】

(阝是阜,即山陵之意。)

2.明代学者王鏊,人称震泽先生,著有《震泽集》。请问,“震泽”是什么意思? 【太湖的别名】

(传说太湖是陨石撞击引起大地震而形成,故名“震泽”。清曾设震泽县,今为苏州吴江区下属镇,王鏊ao即吴县人,故人称“震泽先生”。)

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名“凌波微步”出自哪篇著名的文章? 【《洛神赋》】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原名《感甄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4、我们现在用到“荼”字主要是在成语“如火如荼”中,这里的“荼”是指茅草、芦苇之类的白花。那么,“荼毒生灵”为什么用“荼”? 【荼的另一解释为苦菜,由此引申为痛苦义。】(荼毒:毒害、残害。)

5、这首咏物诗所咏的对象什么? 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钱】

(作者:唐 李峤)

6、京歌《说唱脸谱》中有“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歌词。后面四个三国人物都家喻户晓,请问第一个窦尔敦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清】

(农民起义的领袖。后人编著的公案小说《施公案》将其生平事迹加以改编收入其中。)

二、读图题(本大题共6题,各60分。各校代表队从1号队到6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

1、下面这幅剪纸年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历史上的什么人?

【左为尉迟恭(尉迟敬德),右为秦琼(秦叔宝)】答对1个得30分。(门神)

2.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曹大家(gū)(班昭),东汉】答对1个得30分。

(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3、下图是著名的“和合二仙”,其中一个名叫寒山,苏州寒山寺因之得名。另一个叫什么?他们是什么朝代的人?

【拾得。唐。】答对1个得30分。

(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至清代时,复以唐代师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

4、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

【严子陵,东汉】(图中文字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水,山高水长。”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一样永久流传。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答对1个得30分。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浙江会稽余姚(今宁波慈溪市)人。严少年时就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刘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往事,想起严子陵,便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其因此被时人及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

5、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出自柳永《蝶恋花》】答对1个得30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结庐在人境。出自陶渊明《饮酒》】答对1个得30分。饮酒《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共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00分。各组分别在题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写错字、别字扣5分)

[规则:以组为答题单位,组员之间可交流。]

第一轮——句读(分值20分,错一处扣5分,扣完为止)[时间:1分钟] 满庭芳和少游送别 陈子龙

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

(各组选手在下发的材料上以“/”斜杠标示即可,过片处(中间分段)用“//”双斜杠标示)

【满庭芳/和少游送别 陈子龙

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 // 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 】

(未背过同格式词作的同学,一是过片处(中间分段)不易发觉。二是“纷纷”容易连成五字句而忽略“纷”字韵脚。)

第二轮:这里有一份关于李清照的介绍,其中有若干错误,请一一指出并改正。(分值50分,找出一处并正确改正得10分,写一个错别字扣5分)[时间:2分钟]

李清照,苏州吴县人,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词人,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即出自她手。有《青莲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淑玉词》辑本。其佳作名句有: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各组选手在答题纸上划出错误之处并标号,在纸下方按序号改正)

1、苏州吴县人,应为“济南章丘人”。

2、青莲居士,应为“易安居士”(两处,改出一处即可得分)。

3、赵明成,应为“赵明诚”。

4、《淑玉词》,应为“漱玉词”。

5、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这是朱淑真的词句。】

第三轮:对对子。请按照对仗的基本要求(平仄可不论),参照示例完成下列题目。(分值30分,每小题10分,写错别字扣5分)[时间:1分钟](评委当场给各组打分,按程度分别给10、5、0分)

1、冬虫夏草

【例:春华秋实、南腔北调】

2、指鹿为马

【点石成金、照猫画虎、看朱成碧、杀鸡儆猴】

3、愁对青山独不语

【醉携明月自无忧、倦随流水可堪怜】(“愁对青山独不语”是李清照词中的一句)

四、论述题(每题分值100分,各校代表队从6号队到1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

1、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杀手,而且不可逆的。比如,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分别、相思之类的诗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极少提笔写字,遑论书法;相机加ps的超级手段,使得绘画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2、现在很多人都痛恨应试教育,很多长者动辄声称自己儿时读书很轻松。然而事实上自古就有寒窗苦读之说,如宋代小说《避暑录话》记载:“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请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看法。(木杪miao,树梢。)

3、用典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文字的典雅与含蓄。但对于作诗是否要用典,古代大抵有两派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用典是不必要的,如钟嵘《诗品》说:“吟咏性情,何贵用事。”清代袁枚也有诗云:“天涯有客太詅痴,错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用典是一种必要的表达手段,只是不能流于堆砌,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巧妙使用。如沈德潜《说诗晬语》说:“实事贵用之使活,熟语贵用之使新,语如己出,无斧凿痕,斯不受古人束缚。” 请针对以上材料,发表你的看法。

(詅ling,“詅痴”指没有才学而好夸耀的人。晬zui。)【参考意见:

任何律则都有一个相应的背景。古人讨论用典,和今人讨论用典,背景不同。因为古人读书的范畴与今人相差太大。比如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对古代读书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两个故事所营造的氛围也是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读到这两句诗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读了这两句诗后再通过注解了解背景故事之后产生的心理反应,可以说大相径庭。所以,今人面对诗文中的典故,往往难以感到它典雅含蓄的一面,却深刻感到它的晦涩,于是出于藏拙,在论调上不免刻意反对用典。

在古代社会,诗文用途不同,体裁各异,相应的要求也不一样。偏于应酬的,不用典是很不体面的,作者甚至往往要违心地进行一些堆砌。相比之下,有些文体则可以宽松一些,率性一些,尤其是具体对象纯属知己的。这也就是《滕王阁序》与《岳阳楼记》的不同,虽然在今天它们都是名篇佳作,但作者当时的创作思路和相应的束缚确是迥然不同的。

若仅以诗歌而论,即便是袁枚本人,他的诗作也并非像他和他的《随园诗话》所刻意张扬的不用典故,那只是他矫枉时弊之说,针对的不过是西昆体、江西派之类过于强调用诗歌来炫耀学问的主张。袁枚本人的作品中用典也并非少见,只是不像江西派那样非要无一字无来处罢了。】

4、日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给莫言的颁奖词中有这样的话:

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

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湮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请举出一个和莫言一样,“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的古代文学家,并对这种写法加以评价。

【庄子、列子、韩非子„„

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

借寓言与神话故事间接传达自己的思想。在莊子的年代,君權當盛,若是直接將想說的話說出也許會招到殺身之禍,所以為了自己本身的安全和為被勸者的保留顏面,寓言這種方式的論說便產生了。

接通俗的故事扩大、传播自己的思想。莊子將深奧的思想體系化成簡單通俗的寓言故事,讓讀者的範圍更廣了。不只是擁有高深學問的學者才能研讀莊子,就連一般的市井小民也能夠很輕鬆的明白莊子。】 5、2012年,“神曲”《江南style》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下爆红全球。在我国古代,也有取得了很高成就的音乐、戏曲艺术,其在当时产生的社会轰动效应足以与《江南style》媲美。请举出一例并论述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元曲。柳敬亭。„„】

6、随着义务教育的规范与普及,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使用普通话而不会说方言。以上海为例,大多数学生对上海话都是能听不能说,方言正呈自然淘汰的趋势。然而,在我们接触古诗文的时候,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是非常有用的。请就你的了解,谈谈方言与古诗文的关系,并对如何保护方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例如作诗的时候,入声字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但很多方言保留了。一些方言中有而普通话不用的词汇很可能就是标准的文言词语,比如镬子、筲箕等。】

五、抢答题(每题分值10分)

1.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鲍参军指谁? 【鲍照】

2.传统的书法训练中,有一个汉字被认为是集合了各种常用笔法而常常被用作基础教学范例,这个字是什么。【永】

3.自古相传燕赵多悲歌之士,燕赵大致相当于现在什么地方? 【河北(北部)、山西(西部)】 4.诸子百家中商鞅属于哪一家? 【法家】

5.《三国演义》中,在五丈原,诸葛亮为自己禳星祈祷,如果成功,可以延寿一纪。一纪是多少年? 【12】

6.曹雪芹《葬花吟》“青灯照壁人初睡”,下句是什么。【冷雨敲窗被未温】

7.书法上对臃肿无力的字的比喻称呼是什么。【墨猪】

8、《四库全书》是哪个皇帝在位期间主持编纂的?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9、金庸《天龙八部》有一回叙述萧峰受冤屈恶斗群雄,回目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孟子》(公孙丑上)】

10.我国古代有很多年龄的代称,如“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等,那么“期颐”指多少岁? 【一百岁】 备用:

11.在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有代称,如“尺素”“双鲤”代指书信,“丝竹”代指音乐,那么“手谈”一般用来代指什么? 【下围棋】

12.古代所说的五谷,包括今天常见的稻、麦,但不包括玉米。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

第二篇: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节选题)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4.《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 D.《离思五首》

6.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7.“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8.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1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1.赠范晔 陆 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 花 春 叶 梅)

2.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 看 见 望 瞻)

3.三台春曲 许 棐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 清 风 轻 淡)

4.渔歌子 刘 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 雪 积 落 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

1.江上即事 郭 武

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

2.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

3.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红()!(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

4.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人置粟于盎()2.鼠恣啮()

3.人教以)4.乃以糠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5.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分)

1.鲁欲将吴起()

2.吴起於是欲就名()

3.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4.鲁君疑之,谢吴起()

5.以明不与齐也()

6.游仕不遂()

7.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8.是以哭之()

9.吴起对“鲁君”的“疑之”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

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

10.鲁君在鲁人“恶吴起”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

鲁君疑之,谢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

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11.鲁人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李克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后将“不知其死所矣”。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

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4.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①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②?”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③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晏子春秋》)

注:①得微:恐怕,莫非。②辱:委屈(你来)。③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

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6分)

1.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丘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分)晏子:“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

司马穰苴:“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

4.晏子: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请从“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

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凡是文化者无不知晓,写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朴实自然。收进了《唐诗三百首》,也收进了许多教科书。读过这首诗的人就知道了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来到苏州后就想到此一游,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使得寒山寺成了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这寒山寺还会变得更热,从经济上来看简直是一个跨国的大企业,这种企业还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只须完善防雷和防火的设备。

枫桥镇上那些开饭店的,开茶馆的,卖工艺品的,卖石砚的,卖拓碑的,开出租车的,蹬三轮车的……都得感谢张继老爷爷,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养活了我们这些日益增多的人口。

文化人也因此而扬眉吐气了,别以为“___A___”,这文章拐弯抹角地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腕可以开创像寒山寺之类的 “企业”,可以世世代代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何止一个寒山寺呀,“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那么几句诗文来渲染的话,那无限的风光也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

“山不在高,有文则灵”。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老舍茶馆”、“咸亨酒店”。鲁迅与老舍可算是泽及乡梓了,特别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被人打断了腿的穷酸货却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___B___”?不然,即使单纯地从经济角度看,书生也是有用的,只是知识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而已。“__C__”,书生们又何必汲汲于眼前,大可不必在孔方兄的面前低声下气,你手里的笔是一根巨大的杠杆,是可以把一座山托起来的!你手里的笔是一根魔棒,它可以化作一道长桥,一座比枫桥更硕大无比的长桥,让你的后来者从这座桥上走向精神和物质都很丰富的明天!大可不必看见人家有了汽车洋房心里就酸溜溜的,更不可因此而弃笔。(《寒山一得》)

1、下面三句诗文是从原文的ABC三处抽出来的,结合文章的意思,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诗句填入原文的横线上?(6分)

(1)文章千古事(2)乱世文章不值钱(3)百无一用是书生

A()B()C()

2、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4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

(),轻舟已过万重山

3、根据文章的意思,请为下面的内容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文章的样式相同。(6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简述理由。(比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 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 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 B.尚书省的别称 C.枢密院的别称 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 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 B.风雪 C.风雨 D.风浪 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炳麟 D.顾炎武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 A.《浣溪沙》 B.《雨晴》 C.《谒金门》 D.《定**》 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

A.心有灵犀一点通 B.走马兰台类转蓬 C.分曹射覆蜡灯红 D.画楼西畔桂堂东 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 A.草地 B.苔藓 C.浮萍 D.爬山虎

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 陆 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 花 春 叶 梅)22.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 看 见 望 瞻)23.不见梅花 陈与义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想得苍烟玉立,都()江上人家。(长 在 开 藏 住)24.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危石,日色()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响 撞 咽 轻 轰)(暖 照 盖 染 冷)25.三台春曲 许 棐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 清 风 轻 淡)26.渔歌子 刘 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 雪 积 落 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27.江上即事 郭 武

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28.农家六言 杨万里

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水光。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动词。)29.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30.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

(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31.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 32.有人置粟于盎()33.鼠恣啮()34.人教以术()35.乃以糠易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36.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分)38.鲁欲将吴起()39.吴起於是欲就名()40.曾子薄之,而与起绝()41.鲁君疑之,谢吴起()42.以明不与齐也()43.游仕不遂()

44.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45.是以哭之()

46.吴起对“鲁君”的“疑之”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47.鲁君在鲁人“恶吴起”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鲁君疑之,谢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48.鲁人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9.李克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0.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后将“不知其死所矣”。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51.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①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②?”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③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晏子春秋》)注:①得微:恐怕,莫非。②辱:委屈(你来)。③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6分)

53.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梁丘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分)晏子:“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 司马穰苴:“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 56.晏子:__________________ 57.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8、请从“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默写毛泽东的任何一首旧体诗词(4分,错1字扣1分,扣满4分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

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凡是文化者无不知晓,写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朴实自然。收进了《唐诗三百首》,也收进了许多教科书。读过这首诗的人就知道了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来到苏州后就想到此一游,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使得寒山寺成了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这寒山寺还会变得更热,从经济上来看简直是一个跨国的大企业,这种企业还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只须完善防雷和防火的设备。

枫桥镇上那些开饭店的,开茶馆的,卖工艺品的,卖石砚的,卖拓碑的,开出租车的,蹬三轮车的……都得感谢张继老爷爷,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养活了我们这些日益增多的人口。

文化人也因此而扬眉吐气了,别以为“___A___”,这文章拐弯抹角地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腕可以开创像寒山寺之类的 “企业”,可以世世代代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何止一个寒山寺呀,“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那么几句诗文来渲染的话,那无限的风光也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

“山不在高,有文则灵”。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老舍茶馆”、“咸亨酒店”。鲁迅与老舍可算是泽及乡梓了,特别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被人打断了腿的穷酸货却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___B___”?不然,即使单纯地从经济角度看,书生也是有用的,只是知识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而已。“__C__”,书生们又何必汲汲于眼前,大可不必在孔方兄的面前低声下气,你手里的笔是一根巨大的杠杆,是可以把一座山托起来的!你手里的笔是一根魔棒,它可以化作一道长桥,一座比枫桥更硕大无比的长桥,让你的后来者从这座桥上走向精神和物质都很丰富的明天!大可不必看见人家有了汽车洋房心里就酸溜溜的,更不可因此而弃笔。(《寒山一得》)

60、下面三句诗文是从原文的ABC三处抽出来的,结合文章的意思,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诗句填入原文的横线上?(6分)

(1)文章千古事(2)乱世文章不值钱(3)百无一用是书生 A()B()C()61、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4分)不识庐山真面目,()(),轻舟已过万重山

62、根据文章的意思,请为下面的内容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文章的样式相同。(6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简述理由。(比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B、2 D、3 B、4 C、5 B、6 C、7 C、8 D、9 A、10 C、D、12 A、13 B、14 C、15 D、16 B、17 D、18 A、19 D、20 C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21春、22窥、23藏、24咽冷、25轻、26雪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27春、28逗、29青、30肥瘦、31凉缺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32.缸 33.吃 34.方法 35.换

36.一个多月后,米都快被老鼠吃完了,主人对此感到忧虑。

37.这天晚上,老鼠又来了,非常高兴地跳入米缸,没料到全都溺水而死。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38.让……做将 39.成就 40.轻视 41.辞退

42、结交、帮助

43、成

44、脚后跟

45、因此 46.杀妻求将 47.鲁君拒起

48.鲁人评价的目的是想让鲁君罢免(不任用)

49.吴起;魏国大臣李克评价的目的是想让魏文侯任用有带兵打仗才能的吴起。(意思对即可)

50.士为知己者死

51.吴起于是到了鲁国,学习兵法来为鲁君效劳。

52、士兵中有人生了疽疮,吴起用嘴为士兵吸脓血。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53.被元端,立于门

54、介胄操戈立于门

55、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56、晏子的身份是主管政事的官员(意思对即可)57.司马穰苴的身份是主管军政的官员(意思对即可)(重点理解的词语是“故”:指外交方面的事情;“事”:指国家的重大事情;“兵”:指军事行动方面的事情;“叛”:指大臣内部叛乱的事情)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

58、(参考答案)首句写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柳枝刚抽嫩芽,是初春的色彩。“两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59、错1字扣1分,扣满4分为止。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60、A(2)B(3)C(1)61、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岸猿声啼不住 62、略附加题

参考答案:“失”有迷茫的感觉,给人无尽的想象;“阔”的感觉更加真实,是对实际的描写。(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篇: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组 1-55 翻译

1.杨亿巧对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对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2.楚人学舟

有一个学习划船的楚国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认为学完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上了危险,他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3.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望着司马昭说:“真的跟您说的一样(就是郤正的话)。”

4.斗牛图

马正惠先生曾经珍藏戴嵩《斗牛图》,闲暇的日子就在厅前展开晒太阳。有一个缴纳田租的农民看见后偷着笑。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他回答说:“我不懂得画,可是认识真牛。在它们争斗时,要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即使是强壮的大汉也不能从中拉出来。这个图上的牛都是举着尾巴,好像不合情理吧。”马正惠被他所说服。

5.黄琬聪慧

黄琬年幼但很聪明。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发生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的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来描述(日食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祖父身旁,说:“何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新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刻用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黄琼认为黄琬与众不同而深深地爱他。

6.叶相判案

叶梦锡丞相,曾经在常州做太守。有两家是邻居,有一家盖了一个高屋子,屋脊超过邻家的屋脊。邻居便起诉他,说他占了他家的地。叶梦锡判决说:“东家的屋子被西家遮盖了,你仔细想也没什么利害关系,他这时拆屋另行陈词,如今暂且以墙壁作为两家的地界吧。”

7.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者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即找借口推辞不买房了。儿子侄儿们就此说了埋怨的话,陆元方说:“(如果)不这样(说),那就是欺骗对方。”

8.释车而走

齐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赶快乘千里马驾车出发,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

9.唇亡齿寒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10.奇货可居

濮阳人吕不韦在赵都邯郸经商,看见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后,便问他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吕不韦说:“现在农民努力从事耕田劳动,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建国家,立一个君主,获利就可以传至后世。秦国的公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住在邯郸,我愿去为他效力。”

11.攘鸡

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家的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方法。‟(他)说:„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每月偷一只鸡,(用这种行为)等到第二年,这样以后就停止(偷鸡)。‟ 如果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第二年?”

12.处世之道

刘凝之被人认为自己穿着的鞋子是那个人的,马上给了他。这个人后来得到了自己丢的鞋子,送还(把刘凝之的鞋子还回去),(刘凝之)不愿再拿回。沈麟士也被邻居认为自己穿的鞋子是那个人的,沈麟士笑着说:“这是你的吗?”马上给了他。邻居得到了丢了的鞋子,送还(给沈瞵士),沈麟士说:“不是你的嘛!”笑着接受了。这虽然是小事,可做事应当像沈麟士那样,不应当像刘凝之那样。

13.出裘发粟

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到教诲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14.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哭着回到了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15.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16.曾子烹彘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随便戏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

17.两僧渡江

和尚法一和宗杲自东都(可能是洛阳)躲避战火读过长江,他们每个人携带一个斗笠。宗杲的斗笠中有一枚黄金的钗子,常常自己拿出来检查状态。法一观察发现了解了这个情况,在宗杲起身上厕所的时候,法一急忙找出金钗扔到江水中。宗杲回来,发现丢失了金钗,吓得不敢说话脸色大变。法一呵斥他说:“我和你一起学习参透生死的大智慧,你还这样眷恋这种东西吗?我刚才已经为你把它扔到江里了。”宗杲打开坐具,(郑重)施礼后离开。

18.刘伶病酒

刘伶因想喝酒而生病,于是跟从(向)夫人要酒。(他)妻子很生气,妻子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妻子)哭着归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因为爱酒才有大名声,一次要喝一斛,五斗可以治病?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便醉熏熏的了。

19.记”六一”语

近来孙莘老先生结识了欧阳文忠(欧阳修)先生,经常找机会问他如何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自己多多练习,自然就写好了。世上的人埋怨自己的文章字数少,又懒于读书,每写作一篇文章出来,就想追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毛病瑕疵不必等到别人指出来,多多写作自己救能发现了。”欧阳先生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别人,所以特别有趣味。

20.莫知其丑

南歧处在秦蜀的山谷之中,它的水味儿甘甜,但性质很差,喝这种水的人都生粗脖子病,那里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粗脖子。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男女老少涌去围观,还大声嘲笑他:“真怪呀,这人的脖子怎么这样干枯细瘦?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瘿病。你们不找好药来治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干细呢?”南歧人听了大笑道:“我们这地方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21.扁鹊见秦武王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22.南辕北辙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衣服也没换,头上的灰也没去掉,就去见魏王。季梁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附近遇见一个人,(他)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你的路费再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车技好。‟”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就离楚国更加远了!而今,大王想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就像是去楚国却往北方走。”

23.王安石辞妾

王荆公发丧,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说:“这是什么?”那女子说:“夫人让我侍奉您左右。”王安石说:“你是何人?”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大将,运米时船沉,家中资产都赔上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王安石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安石叫来她的丈夫,让他们夫妇还像原来一样过日子,把所欠的钱都赏赐给他们。

24.“司马从一”之讹

绍圣、元符年间,有个叫马从一的人,主管归德府的水运公署。正碰上转运使到归德府来,就随着众人去拜见。转运使一看到他就很生气,立即训斥他说:“听说你不尽职守,本来就想查办你,你还不马上滚?怎么还敢来见我!”马从一听了惶恐不安,自我陈述说是湖南人,靠着妻子的关系做了这个官,一边不停地求饶。转运使听他说话是南方口音,于是就稍稍息怒说:“湖南也有司马氏的族人吗?”马从一回答道:“我姓马,主管排岸司的工作。”转运使于是微笑着说:“那么你努力工作就可以了。”开始时转运使大概误把马从一当作司马光的族人了,所以想加害于他。从此以后,马从一投名片晋见,只称监南京排岸。传这件事的人都觉得这事好笑。

25.苏秦刺股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连横之术,劝说秦王,给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资金缺少,贫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离开缝纫机,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26.书马犬事

传说,有一天欧阳修和几个朋友在洛阳郊外游玩,看到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欧阳修建议大家叙述这件事。一个朋友说:“有狗走过十字街,被奔马冲过踩死了。”另一个朋友说:“有一匹马跑过大道,一只狗被它踩死。”欧阳修说:“都有点罗嗦,若这样使各位老兄去修国史的话,恐怕一万卷也不完啊。”几位朋友问欧阳修说:“你是大手笔,你说如何写这件事?” 欧阳修说:“奔马在大道上踩死了狗。”朋友们相视一笑,都称赞欧阳修用词精练。

27.童子治县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28.农夫殴宦

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有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买这些(木柴),只给了他几尺宫廷里不要的丝绸,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税”,还硬逼着农夫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必须要用你的驴送进去。”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和孩子,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能糊口。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于是殴打了太监。

29.梁鸿尚节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节操,博览群书,没有不知晓的事情。然而他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读完书,就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人的房屋。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他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从早到晚从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那人,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他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了他,梁鸿不接受就离开了,返回自己的家乡。

30.卞庄子刺虎

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宾馆服役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虎正要去吃牛,当它们要吃的时候一定会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这一举动果然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

31.梅圣俞妻善对

梅圣俞凭写诗而闻名于世,三十年始终没能够得到一个馆职。晚年参与编修《唐书》,书还没编好呈献朝廷他就去世了,士大夫们没有不为他叹惜的。他最初接受命令编修《唐书》时,对他的妻子刁氏说:“我编修这本书,可以叫做猴子进了布袋了。”妻子刁氏说:“您在朝为官,又跟鲇鱼上了竹竿有什么区别呢!”听说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妻子回答得妙极了!

32.前事后师

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33.神钟辨盗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几个人,但不知道谁确实是小偷。于是陈述古哄骗他们说:“某个寺庙里有一口钟,极为灵验,能够分辨谁是小偷。”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带领这一群囚犯站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

34.一字千金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35.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县城,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人在出售拐杖,因为价格便宜,就花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自己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称自己确实是买拐杖的人,并非凶手。但是官差们在市场上没有找到那个卖拐杖的人,李遥最终也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最终不知道那个买拐杖的人是谁。集市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而李遥恰巧遇到买拐杖的人,就此触及到他的过去导致隐情败露,这一件事也真的是蹊跷啊。

36.孺子善谏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要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37.李庄简公

李庄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把秦桧称为“咸阳”。一天坐在亭子上,举酒杯嘱咐我父亲:我要走了,而且是被贬到远的地方。秦桧很忌讳我和赵元镇。赵元镇已经走过高山(这一句形容赵的境遇悲惨),我怎么能免除呢!听说赵在接到远谪的命令后,哭泣流涕地告别子弟。我决不会这样的,到那时,青鞋布袜,即日起行。过后十多天,真的有远谪藤州的命令。他父亲送他到诸暨,回来说:泰发(指李光)谈笑慷慨,一如平日。当我问到其得罪的原因时,他说„不足问,但秦桧终究会误国‟!”

38.修齐治平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后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后使自己心意诚实,使自己心意诚实后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后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后整顿好家,整顿好家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39.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唁。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意见),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的太好了,我记住了。”

40.释之执法

汉文帝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文帝坐车所驾的马受到惊吓。于是(文帝)派骑兵逮捕(他),把这件事交给廷尉衙门处置。张释之查问(这件事)。那人说从外县来,听到跸藏在桥底下。过了很久,以为车驾已经走过了,就出来,看到文帝乘坐的车马,就立即逃走罢了。廷尉奏明判罚,一个人冒犯跸,判他罚款。文帝愤怒地说:“这个人明明惊吓到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温柔和顺,换了别的马,难道不会使车坏而伤害到我吗!但是廷尉才判他罚款!”张释之说:“律法是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共同遵守的。如今律法(就)这样,(如果)改变它(来)重罚他,这律法将不被百姓所信任了。况且当时如果皇上立即下令诛杀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已经交给廷尉(处理),廷尉是最好的执法官,应当公平执法,一旦有偏颇,天下使用法律(就会)随他或轻或重,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只有(希望)陛下明察这事!”过了很久,文帝说:“廷尉判罪是正确的。”

41.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和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打更以后,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白茫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一个童子烧着酒,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的喝几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姓氏,(他们回答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您痴迷(这里的雪景亦或是雪景),还有痴迷过您的人呢!”

42.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43.卖蒜老叟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能够用肩膀背起装满粮食的船只,船上几百个兵丁用竹竿刺他,竹竿刺到他的地方全部断裂,凭着这一点他名声大震,名动一方。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习武弄棒,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这个老头老态龙钟,不停地咳嗽,看了他的拳脚却很瞧不起,还嘲笑他。大家听了十分惊骇,就有人跑去告诉了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高傲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让杨二先休息三天。

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最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44.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方圆七十里的捕猎场,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这真有那么大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要的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就等于在国内设置了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45.宋人酤酒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很公平,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酿制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去询问他所在乡的长者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哪。”

国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查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46.李离伏剑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听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认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47.桑中生李

有个叫张助的,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核,本想拿走。偶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浇了点水。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上边长出李树很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向李树祷告后,眼痛好了。这样一来,便你一声我一声地附和传说为:“李神能使瞎子重见光明。”远近涌动,树下车马成千上百,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快就推成了小山。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见此情形不觉好笑,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便种下的。”于是顺手砍掉了它。

48.悬赏纳谏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49.父贤不足恃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倒:“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是帝王桀纣却被他们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别人怎么能够依赖呢?”

50.纸上谈兵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等到赵括将要出发,她的母亲上书给王说“赵括不能带兵作战。”

赵括已经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个消息,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战败逃走,并切断了他们的粮道,将他们的军队分割成两部分,士兵们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几天,士兵们挨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51.涸辙之鲋

庄子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候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的答应了。他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借给你300两银子,好吗?”

庄子一脸愤怒的样子,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来是东海中的百姓。你难道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的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地方,不能离开这里,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52.圯上敬履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孩子,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说完就)走了,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53.焦奇神勇

有一个名叫焦奇的人,一向神勇无比。一天焦奇进山,遇到两只老虎带者着一只小虎。焦奇性起,连着杀死两只虎,用左右背负之,而将小虎生擒而返回。众人都躲的远远的,而焦奇却谈笑自若。有一个富人,钦佩他的勇敢,设筳款待他。焦奇在座位上,自己讲述他平时捉虎的情形,听的人都变了脸色。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词,嘴里大讲特讲手上指指画画,洋洋得意。突然一只猫,登上筵席抓食物,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是主人的猫,听任它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竟然如此讨厌!”不一会儿,猫又来了。焦急忙起身出拳打它,座上的菜肴全都倒碎了,而猫已跳趴在窗户角落。焦奇大怒,又追打它,窗棂全裂了,猫一跃登上屋角,目视耽耽看着焦。焦更加生气,伸开胳膊拿出擒拿的动作,而猫嗥的一声,摇着尾巴迈着慢步,跳过邻居家墙而离去,焦计无计可施,面对着墙呆呆望着罢了。装牛之鼎,不能用来烹小鱼,千斤之弩,不能用来射鼷鼠。怀材的人应该知道,用材的人更加应该知道了。

54.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间,沛公刘邦的军队比各路诸侯的军队先到达霸上。沛公就召集各县乡管理公务和有威望的人士,说:“各位遭受秦朝苛刻残暴统治的苦痛太深久了,议论一下是非的人就要被灭族,私下讲讲《诗》、《书》的人就要被杀害。我曾经同各路诸侯相约定,谁先攻入函谷关就可以封王,现在我理当在关中一带称王。我今天同各位商约,定出这样的三条法规:杀人的人要处以死刑,伤害人的人要酌情治罪,盗窃他人财物的人也要酌情治罪。此外,秦朝的一切苛法暴政都要废除。各位官员都请照原位安于职守。自从我起兵以来,到处为民除害,没有任何侵扰、暴虐的行为,请大家不必惧怕!而且我所以把军队退驻在霸上,是为了等待各路诸侯到齐后再来商定各项管理法规。” 于是沛公就派人同秦地的官员到县乡里去宣传,使大家都知晓。秦地的人听了很喜欢,都争先恐后地送牛羊酒食来犒劳军中的将士。沛公又表示谦让不肯接受,说:“官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能再使大家破费钱财了。” 秦地的人更是欢喜,只担心沛公不在秦地称王。

55.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间烟雾缭绕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旧物,应该要马上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绵延着有二十多里呢!歌和着打乐声像风声一样,散发着脂粉香味的汗水像雨一样,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多过堤畔上的柳枝。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神秘,山中雾气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意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第五篇: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51、张淳传

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奸诈狡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非常惊骇佩服,因此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十八私通,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可以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自己被关押,而自己可以出去筹集钱财赎回。十八听说后,急忙去看望小吏之妇,于是官府趁着他喝醉了酒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

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从此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过了一段时间,因政绩卓著被上掉而离开永地,刚刚上车,却回过头来对他的下属说:“某某强盗已经来了,距离这里有几里路,可以给我绑来。”手下人依据他的话去查办,强盗正在河里洗脚,捆绑来后,强盗服罪。永人对这件事感到惊骇,认为是有神明指点。张淳说:“这些强盗,追捕他们急了,他们就逃跑,如今听说我要离开此地,他们就回来了。我是依据道理来推测,哪里有什么神明呢。”

张淳被破格提拔为礼部主事,担任郎中,他称病离去。后来担任建宁知府,升为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的士兵,巡府考虑要解散他们,这些士兵都怒气汹汹。张淳说:“这些士兵都是非常剽悍的,留下他们就有用处,解散他们就会闹事。不如淘汰那些年老体弱的,留下那些年轻体壮的,那么留下的也不再想着叛乱,解散的也不能制造祸乱了。”巡抚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于是安定下来。后来做官做到陕西布政。

52、石钟山命名探究

译文: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元和李渤的简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了声音像音乐声,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独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

53、游媚笔泉记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被你找到了。”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赏析:

姚鼐写文章融考据、词章、义理为一体的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

文中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炉。全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都是如此。

54、记句容叟

我们的小船穿行过燕子矶,停泊在一座古寺旁,正好碰见一位老翁在训导几名僧人。那老翁容貌清癯而古朴,胡须和头发都已掉光,高声吟诵自己所作的诗篇,可惜牙齿残缺而发音含糊。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您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那位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得道之人,我是被道所连累的人。”询问他的姓氏,说姓赵,是句容人。(并说)母亲怀孕之时就不吃荤腥,9岁时牙齿脱落见到肉就呕吐,于是就不吃荤腥。并发誓不娶妻,19岁那年,母亲亡故。他仰慕茅山三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想到那里求仙问道,于是神情轩昂地相约三个人结伴而去,带着干粮奔向茅山洞的所在地。茅山洞幽深昏暗,人只能趴着像蛇一样前进。老人第一个先进入洞中,不料堕入洞中的暗河,幸好水浅,没有受伤。其余二人举着火把跟随在他的身后。上万只蝙蝠哑哑怪叫,如同一大片黑云向火把扑来,火把被扑灭了。一条长三四尺的毒蛇,行进时如风暴乍起,呼呼作

响。三人非常害怕,联结衣带沿着洞壁摸索前行,洞中的石块不是触着头顶就是碰了眉头,钟乳石如雨点般落下,几乎没法停留,又前行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洞穴,听到有钟磬和鸣的声音,三人非常高兴向前奔去,原来是石缝中滴水发出的声音。远望去洞穴中的水如黑色的海洋,雾气蒸腾深远莫测,波浪汹涌,不能够穷尽。这时候火把全部灭了,人也十分饥饿,因此三人后悔入洞太深便停止下来。打算从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爬,迷失了返回的路。后来,忽然听到有人声似乎在天外呼唤,原来是三个人的亲戚朋友备办着祭奠用的饭菜纸钱在洞口哭号。三个人牵引着亲友递进来的绳子相继出洞,见到青天如同看到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原来洞外已经是过了三个昼夜了。老人回来以后,学习了养气呼吸法,在这三个人中是最年长的,然而最终归于衰老无用,与一般老人一样。他又极其贫穷,不名一钱,于是教几个小和尚求口饭勉强度日。常常独自悔恨凭空慕道求仙,差点死在洞穴里。后来竟然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话是假的,这种人真是大错特错啊。

55、山西商

有个山西商人住在北京信成客栈,平日穿衣打扮和仆从出行都非常华丽,听说是按惯例来纳税的。一天,有个穷老头来拜访这家人,仆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在大门上等候,才见到主人。只见主人神情淡漠,一顿茶的功夫之后就不在多说话了。这个穷老头慢慢露出了求助的意思。主人失意地说:现在就连税钱都凑不足了,怎么还会有余力去帮助你呢。穷老头愤愤不平,于是逢人便说:“山西商人当年穷困的时候,曾经为我生火做饭十来年。我也不只一次资助山西商人百金,使商人慢慢富裕起来。现在,我被罢官流落到这里,听说他来了,本来非常高兴,好像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本来也没有什么奢望,就是想也从他那儿得到些原来资助过他的钱来偿还些债务,然后能回老家就足够了。”老人一边说一边哭,山西商人好像充耳不闻。这时忽然同住在一起的一个自称是姓杨的江西人,拉住山西商人就问:“这个老头说的是真的吗?”山西商人面部表情有点变形地说:“是曾经有过这回事。但是实在是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他的恩情,感到很惭愧。”姓杨的人说:“你既然是当官的,不愁没有借钱的地方。要是有人愿意借给你百金,一年内偿还,并不要你一分一厘的利息,你愿意用这个钱去报答老人的恩情吗?”山西商人勉强回答道:“很愿意。”姓杨的人说:“那你现在就写个借据吧,我就有这百金。”山西商人很不高兴地拿上钱交给了老人。姓杨的人又摆了酒席,留老人和山西商人喝酒。老人很高兴,而山西商人却应付地喝完走了。老人感谢了姓杨的人走了,而姓杨的人没过几天也换了住的地方走了,从此以后就没有来往过。后来山西商人检查钱箧发现少了百金,其他的却原封未动,不知道该质问谁去。又发现丢了一条狐皮大衣的半条袖子,而钱箧里却多了一张抵押凭证,以这条袖子抵押

来二千。大概符合姓杨的人买酒所用的钱。这才知道姓杨的人原来是个梁上君子,戏耍了他一番。住在同处的人都暗暗称快。山西商人慢慢失意搬走了,谁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注释:

1.援例报捐:援例,按惯例;报捐,花钱买个官职。

2.索漠:没有兴味,十分冷漠。

3.怫然:愤怒貌。

4.举火:专指生火做饭。

5.负累:

6.书劵:

7.治具:

8.惭沮:欠债。写借契。置办饮食供张之具,这里就是置办酒席的意思。因惭愧而罢休。

下载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