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

时间:2019-05-14 19:1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

第一篇: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

当代学生2012年古诗文初中古文译文整理

55.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间烟雾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旧物,应该要马上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绵延着有二十多里呢!歌和着打乐声像风声一样,散发着脂粉香味的汗水像雨一样,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多过堤畔上的柳枝。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神秘,山中雾气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意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

54.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间,沛公刘邦的军队比各路诸侯的军队先到达霸上。沛公就召集各县乡管理公务和有威望的人士,说:

‚各位遭受秦朝苛刻残暴统治的苦痛太深久了,议论一下是非的人就要被灭族,私下讲讲《诗》、《书》的人就要被杀害。我曾经同各路诸侯相约定,谁先攻入函谷关就可以封王,现在我理当在关中一带称王。我今天同各位商约,定出这样的三条法规:杀人的人要处以死刑,伤害人的人要酌情治罪,盗窃他人财物的人也要酌情治罪。此外,秦朝的一切苛法暴政都要废除。各位官员都请照原位安于职守。自从我起兵以来,到处为民除害,没有任何侵扰、暴虐的行为,请大家不必惧怕!而且我所以把军队退驻在霸上,是为了等待各路诸侯到齐后再来商定各项管理法规。‛

于是沛公就派人同秦地的官员到县乡里去宣传,使大家都知晓。秦地的人听了很喜欢,都争先恐后地送牛羊酒食来犒劳军中的将士。沛公又表示谦让不肯接受,说:‚官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能再使大家破费钱财了。‛ 秦地的人更是欢喜,只担心沛公不在秦地称王。53.焦奇神勇

有一个名叫焦奇的人,一向神勇无比。一天焦奇进山,遇到两只老虎带者着一只小虎。焦奇性起,连着杀死两只虎,用左右背负之,而将小虎生擒而返回。众人都躲的远远的,而焦奇却谈笑自若。有一个富人,钦佩他的勇敢,设筳款待他。焦奇在座位上,自己讲述他平时捉虎的情形,听的人都变了脸色。而焦奇更加夸大其词,嘴里大讲特讲手上指指画画,洋洋得意。突然一只猫,登上筵席抓食物,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是主人的猫,听任它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竟然如此讨厌!‛不一会儿,猫又来了。焦急忙起身出拳打它,座上的菜肴全都倒碎了,而猫已跳趴在窗户角落。焦奇大怒,又追打它,窗棂全裂了,猫一跃登上屋角,目视耽耽看着焦。焦更加生气,伸开胳膊拿出擒拿的动作,而猫嗥的一声,摇

着尾巴迈着慢步,跳过邻居家墙而离去,焦计无计可施,面对着墙呆呆望着罢了。装牛之鼎,不能用来烹小鱼,千斤之弩,不能用来射鼷鼠。怀材的人应该知道,用材的人更加应该知道了。

52.圯上敬履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孩子,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说完就)走了,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51.涸辙之鲋

庄子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

监河候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的答应了。他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借给你300两银子,好吗?‛

庄子一脸愤怒的样子,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来是东海中的百姓。你难道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的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地方,不能离开这里,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50.纸上谈兵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等到赵括将要出发,她的母亲上书给王说‚赵括不能带兵作战。‛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个消息,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战败逃走,并切断了他们的粮道,将他们的军队分割成两部分,士兵们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几天,士兵们挨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49.父贤不足恃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倒:‚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是帝王桀纣却被他们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别人怎么能够依赖呢?‛ 48.悬赏纳谏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47.桑中生李

有个叫张助的,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核,本想拿走。偶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浇了点水。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上边长出李树很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向李树祷告后,眼痛好了。这样一来,便你一声我一声地附和传说为:‚李神能使瞎子重见光明。‛远近涌动,树下车马成千上百,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快就推成了小山。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见此情形不觉好笑,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便种下的。‛于是顺手砍掉了它。46.李离伏剑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听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认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

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45.宋人酤酒

宋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道理很多)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咬龇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地窜出来咬人,这就是君王很少有人帮助,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生明智的原因啊。‛

44.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方圆七十里的捕猎场,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这真有那么大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要的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就等于在国内设臵了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43.卖蒜老叟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能够用肩膀背起装满粮食的船只,船上几百个兵丁用竹竿刺他,竹竿刺到他的地方全部断裂,凭着这一点他名声大震,名动一方。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习武弄棒,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

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这个老头老态龙钟,不停地咳嗽,看了他的拳脚却很瞧不起,还嘲笑他。大家听了十分惊骇,就有人跑去告诉了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高傲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让杨二先休息三天。

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

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最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42.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41.湖心亭看雪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40.释之执法

汉文帝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文帝坐车所驾的马受到惊吓。于是(文帝)派骑兵逮捕(他),把这件事交给廷尉衙门处臵。张释之查问(这件事)。那人说从外县来,听到跸藏在桥底下。过了很久,以为车驾已经走过了,就出来,看到文帝乘坐的车马,就立即逃走罢了。廷尉奏明判罚,一个人冒犯跸,判他罚款。文帝愤怒地说:‚这个人明明惊吓到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温柔和顺,换了别的马,难道不会使车坏而伤害到我吗!但是廷尉才判他罚款!‛张释之说:‚律法是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共同遵守的。如今律法(就)这样,(如果)改变它(来)重罚他,这律法将不被百姓所信任了。况且当时如果皇上立即下令诛杀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已经交给廷尉(处理),廷尉是最好的执法官,应当公平执法,一旦有偏颇,天下使用法律(就会)随他或轻或重,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只有(希望)陛下明察这事!‛过了很久,文帝说:‚廷尉判罪是正确的。‛

39.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唁。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意见),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的太好了,我记住了。‛ 38.修齐治平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后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后使自己心意诚实,使自己心意诚实后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后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后整顿好家,整顿好家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37.李庄简公

李庄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把秦桧称为‚咸阳‛。一天坐在亭子上,举酒杯嘱咐我父亲:我要走了,而且是被贬到远的地方。秦桧很忌讳我和赵元镇。赵元镇已经走过高山(这一句形容赵的境遇悲惨),我怎么能免除呢!听说赵在接到远谪的命令后,哭泣流涕地告别子弟。我决不会这样的,到那时,青鞋布袜,即日起行。过后十多天,真的有远谪藤州的命令。他父亲送他到诸暨,回来说:泰发(指李光)谈笑慷慨,一如平日。当我问到其得罪的原因时,他说‘不足问,但秦桧终究会误国’!‛ 36.孺子善谏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要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35.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县城,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人在出售拐杖,因为价格便宜,就花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自己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称自己确实是买拐杖的人,并非凶手。但是官差们在市场上没有找到那个卖拐杖的人,李遥最终也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李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34.一字千金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33.神钟辨盗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几个人,但不知道谁确实是小偷。于是陈述古哄骗他们说:‚某个寺庙里有一口钟,极为灵验,能够分辨谁是小偷。‛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带领这一群囚犯站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 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 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 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 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32.前事后师

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31.梅圣俞妻善对

梅圣俞凭写诗而闻名于世,三十年始终没能够得到一个馆职。晚年参与编修《唐书》,书还没编好呈献朝廷他就去世了,士大夫们没有不为他叹惜的。他最初接受命令编修《唐书》时,对他的妻子刁氏说:‚我编修这本书,可以叫做猴子进了布袋了。‛妻子刁氏说:‚您在朝为官,又跟鲇鱼上了竹竿有什么区别呢!‛听说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妻子回答得妙极了!

30.卞庄子刺虎

卞庄子要去刺杀老虎,他门下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虎正要去吃牛,当它们要吃的时候一定会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这一举果然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29.梁鸿尚节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节操,博览群书,没有不知晓的事情。然而他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读完书,就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人的房屋。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他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从早到晚从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那人,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他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了他,梁鸿不接受就离开了,返回自己的家乡。28.农夫殴宦

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有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买这些(木柴),只给了他几尺宫廷里不要的丝绸,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税‛,还硬逼着农夫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必须要用你的驴送进去。‛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和孩子,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能糊口。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于是殴打了太监。27.童子治县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26.书马犬事

传说,有一天欧阳修和几个朋友在洛阳郊外游玩,看到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欧阳修建议大家叙述这件事。一个朋友说:‚有狗走过十字街,被奔马冲过踩死了。‛另一个朋友说:‚有一匹马跑过大道,一只狗被它踩死。‛欧阳修说:‚都有点罗嗦,若这样使各位老兄去修国史的话,恐怕一万卷也不完啊。‛几位朋友问欧阳修说:‚你是大手笔,你说如何写这件事?‛ 欧阳修说:‚奔马在大道上踩死了狗。‛朋友们相视一笑,都称赞欧阳修用词精练。

25.苏秦刺股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连横之术,劝说秦王,给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资金缺少,贫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离开缝纫机,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佩戴了六国的相印。24.‚司马从一‛之讹

绍圣、元符年间,有个叫马从一的人,主管归德府的水运公署。正碰上转运使到归德府来,就随着众人去拜见。转运使一看到他就很生气,立即训斥他说:‚听说你不尽职守,本来就想查办你,你还不马上滚?怎么还敢来见我!‛马从一听了惶恐不安,自我陈述说是湖南人,靠着妻子的关系做了这个官,一边不停地求饶。转运使听他说话是南方口音,于是就稍稍息怒说:‚湖南也有司马氏的族人吗?‛马从一回答道:‚我姓马,主管排岸司的工作。‛转运使于是微笑着说:‚那么你努力工作就可以了。‛开始时转运使大概误把马从一当作司马光的族人了,所以想加害于他。从此以后,马从一投名片晋见,只称监南京排岸。传这件事的人都觉得这事好笑。23.王安石辞妾

王荆公发丧,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说:‚这是什么?‛那女子说:‚夫人让我侍奉您左右。‛王安石说:‚你是何人?‛

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大将,运米时船沉,家中资产都赔上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王安石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安石叫来她的丈夫,让他们夫妇还像原来一样过日子,把所欠的钱都赏赐给他们。22.南辕北辙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衣服也没换,头上的灰也没去掉,就去见魏王。季梁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附近遇见一个人,(他)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你的路费再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车技好。’‛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就离楚国更加远了!而今,大王想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就像是去楚国却往北方走。‛ 21.扁鹊见秦武王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20.莫知其丑

南歧处在秦蜀的山谷之中,它的水味儿甘甜,但性质很差,喝这种水的人都生粗脖子病,那里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粗脖子。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男女老少涌去围观,还大声嘲笑他:‚真怪呀,这人的脖子怎么这样干枯细瘦?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瘿病。你们不找好药来治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干细

呢?‛

南歧人听了大笑道:‚我们这地方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

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19.记‛六一‛语

近来孙莘老先生结识了欧阳文忠(欧阳修)先生,经常找机会问他如何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自己多多练习,自然就写好了。世上的人埋怨自己的文章字数少,又懒于读书,每写作一篇文章出来,就想追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毛病瑕疵不必等到别人指出来,多多写作自己救能发现了。‛欧阳先生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别人,所以特别有趣味。18.刘伶病酒

刘伶因想喝酒而生病,于是跟从(向)夫人要酒。(他)妻子很生气,妻子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妻子)哭着归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因为爱酒才有大名声,一次要喝一斛,五斗可以治病?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便醉熏熏的了。17.两僧渡江

和尚法一和宗杲自东都(可能是洛阳)躲避战火读过长江,他们每个人携带一个斗笠。宗杲的斗笠中有一枚黄金的钗子,常常自己拿出来检查状态。法一观察发现了解了这个情况,在宗杲起身上厕所的时候,法一急忙找出金钗扔到江水中。宗杲回来,发现丢失了金钗,吓得不敢说话脸色大变。法一呵斥他说:‚我和你一起学习参透生死的大智慧,你还这样眷恋这种东西吗?我刚才已经为你把它扔到江里了。‛宗杲打开坐具,(郑重)施礼后离开。16.曾子烹彘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随便戏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15.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14.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哭着回到了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13.出袭发粟

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出裘,拿出裘衣发粟,打开粮仓,分发粮食.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12.处世之道

刘凝之被人认为自己穿着的鞋子是那个人的,马上给了他。这个人后来得到了自己丢的鞋子,送还(把刘凝之的鞋子还回去),(刘凝之)不愿再拿回。沈麟士也被邻居认为自己穿的鞋子是那个人的,沈麟士笑着说:‚这是你的吗?‛马上给了他。邻居得到了丢了的鞋子,送还(给沈瞵士),沈麟士说:‚不是你的嘛!‛笑着接受了。这虽然是小事,可做事应当像沈麟士那样,不应当像刘凝之那样。11.攘鸡

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家的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方法。’(他)说:‘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每月偷一只鸡,(用这种行为)等到第二年,这样以后就停止(偷鸡)。’ 如果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第二年?‛ 10.奇货可居

濮阳人吕不韦在赵都邯郸经商,看见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后,便问他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吕不韦说:‚现在农民努力从事耕田劳动,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建国家,立一个君主,获利就可以传至后世。秦国的公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住在邯郸,我愿去为他效力。‛ 9.唇亡齿寒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8.释车而走

齐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赶快乘千里马驾车出发,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7.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者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即找借口推辞不买房了。儿子侄儿们就此说了埋怨的话,陆元方说:‚(如果)不这样(说),那就是欺骗对方。‛ 6.叶相判案

叶梦锡丞相,曾经在常州做太守。有两家是邻居,有一家盖了一个高屋子,屋脊超过邻家的屋脊。邻居便起诉他,说他占了他家的地。叶梦锡判决说:‚东家的屋子被西家遮盖了,你仔细想也没什么利害关系,他这时拆屋另行陈词,如今暂且以墙壁作为两家的地界吧。‛ 5.黄琬聪慧

黄琬虽然年幼但聪明。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发生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的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来描述(日食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祖父身旁,说:‚何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新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刻用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于是特别喜爱这小孙子并认为他与众不同。4.斗牛图

唐朝画家戴嵩向来以画牛著称。他的画牛和韩干的画马同样著名。合称「韩马戴牛」。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马知节非常珍视这幅图。有一天,天气晴朗乾燥,马知节把这幅「斗牛图」从箱底拿出来,放在大厅前晒太阳。一个农夫前来撽租税,看见这幅图。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来。马知节在旁觉得很奇怪,便问农夫:「你懂得画吗?这张图有什麼可笑啊?」农夫回答说:「我只是个种田人,并不懂得画,但是却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可是你看这张「斗牛图」,两只牛气冲冲地在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马知节听了,对这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 3.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2.楚人学舟

有一个学习划船的楚国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认为学完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上了危险,他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入江中,舵失去操控。1.杨亿巧对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第二篇: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范文)

49.父贤不足恃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倒:“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是帝王桀纣却被他们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别人怎么能够依赖呢?”

48.悬赏纳谏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47.桑中生李

有个叫张助的,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核,本想拿走。偶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浇了点水。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上边长出李树很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

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向李树祷告后,眼痛好了。这样一来,便你一声我一声地附和传说为:“李神能使瞎子重见光明。”远近涌动,树下车马成千上百,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快就推成了小山。

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见此情形不觉好笑,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便种下的。”于是顺手砍掉了它。

46.李离伏剑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听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认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45.宋人酤酒

国有个卖酒的。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向知道(道理很多)的邻人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不解地问:“狗凶,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咬龇牙咧嘴窜出来咬人,谁还敢到你这里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地窜出来咬人,这就是君王很少有人帮助,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生明智的原因啊。”

44.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方圆七十里的捕猎场,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这真有那么大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要的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就等于在国内设置了大陷阱(来坑害老百姓)。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43.卖蒜老叟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能够用肩膀背起装满粮食的船只,船上几百个兵丁用竹竿刺他,竹竿刺到他的地方全部断裂,凭着这一点他名声大震,名动一方。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习武弄棒,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

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这个老头老态龙钟,不停地咳嗽,看了他的拳脚却很瞧不起,还嘲笑他。大家听了十分惊骇,就有人跑去告诉了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高傲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可怨恨的!”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让杨二先休息三天。

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最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42.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41.湖心亭看雪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由下向上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两年之后,即使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40.释之执法

汉文帝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文帝坐车所驾的马受到惊吓。于是(文帝)派骑兵逮捕(他),把这件事交给廷尉衙门处置。张释之查问(这件事)。那人说从外县来,听到跸藏在桥底下。过了很久,以为车驾已经走过了,就出来,看到文帝乘坐的车马,就立即逃走罢了。廷尉奏明判罚,一个人冒犯跸,判他罚款。文帝愤怒地说:“这个人明明惊吓到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温柔和顺,换了别的马,难道不会使车坏而伤害到我吗!但是廷尉才判他罚款!”张释之说:“律法是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共同遵守的。如今律法(就)这样,(如果)改变它(来)重罚他,这律法将不被百姓所信任了。况且当时如果皇上立即下令诛杀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已经交给廷尉(处理),廷尉是最好的执法官,应当公平执法,一旦有偏颇,天下使用法律(就会)随他或轻或重,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只有(希望)陛下明察这事!”过了很久,文帝说:“廷尉判罪是正确的。”

39.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唁。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意见),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的太好了,我记住了。”

38.修齐治平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要先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对天下事理的推究后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明白吉凶善恶的原理后使自己心意诚实,使自己心意诚实后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后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后整顿好家,整顿好家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37.李庄简公 李庄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把秦桧称为“咸阳”。一天坐在亭子上,举酒杯嘱咐我父亲:我要走了,而且是被贬到远的地方。秦桧很忌讳我和赵元镇。赵元镇已经走过高山(这一句形容赵的境遇悲惨),我怎么能免除呢!听说赵在接到远谪的命令后,哭泣流涕地告别子弟。我决不会这样的,到那时,青鞋布袜,即日起行。过后十多天,真的有远谪藤州的命令。他父亲送他到诸暨,回来说:泰发(指李光)谈笑慷慨,一如平日。当我问到其得罪的原因时,他说‘不足问,但秦桧终究会误国’!”

36.孺子善谏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要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35.李遥买杖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县城,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人在出售拐杖,因为价格便宜,就花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这时秭归城中恰好又有一个村民被人所杀,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识出了拐杖,说:“这是自己父亲的拐杖。”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一切拷打的手段都用尽了。李遥称自己确实是买拐杖的人,并非凶手。但是官差们在市场上没有找到那个卖拐杖的人,李遥最终也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官府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李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34.一字千金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33.神钟辨盗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几个人,但不知道谁确实是小偷。于是陈述古哄骗他们说:“某个寺庙里有一口钟,极为灵验,能够分辨谁是小偷。”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带领这一群囚犯站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 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 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 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 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

32.前事后师

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31.梅圣俞妻善对

梅圣俞凭写诗而闻名于世,三十年始终没能够得到一个馆职。晚年参与编修《唐书》,书还没编好呈献朝廷他就去世了,士大夫们没有不为他叹惜的。他最初接受命令编修《唐书》时,对他的妻子刁氏说:“我编修这本书,可以叫做猴子进了布袋了。”妻子刁氏说:“您在朝为官,又跟鲇鱼上了竹竿有什么区别呢!”听说这事的人都认为他妻子回答得妙极了!

30.卞庄子刺虎

卞庄子要去刺杀老虎,他门下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虎正要去吃牛,当它们要吃的时候一定会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这一举果然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

29.梁鸿尚节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节操,博览群书,没有不知晓的事情。然而他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读完书,就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人的房屋。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他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从早到晚从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那人,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他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了他,梁鸿不接受就离开了,返回自己的家乡。

28.农夫殴宦

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有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买这些(木柴),只给了他几尺宫廷里不要的丝绸,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税”,还硬逼着农夫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必须要用你的驴送进去。”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和孩子,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能糊口。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于是殴打了太监。

27.童子治县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26.书马犬事

传说,有一天欧阳修和几个朋友在洛阳郊外游玩,看到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欧阳修建议大家叙述这件事。一个朋友说:“有狗走过十字街,被奔马冲过踩死了。”另一个朋友说:“有一匹马跑过大道,一只狗被它踩死。”欧阳修说:“都有点罗嗦,若这样使各位老兄去修国史的话,恐怕一万卷也不完啊。”几位朋友问欧阳修说:“你是大手笔,你说如何写这件事?” 欧阳修说:“奔马在大道上踩死了狗。”朋友们相视一笑,都称赞欧阳修用词精练。

25.苏秦刺股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连横之术,劝说秦王,给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资金缺少,贫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离开缝纫机,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24.“司马从一”之讹

绍圣、元符年间,有个叫马从一的人,主管归德府的水运公署。正碰上转运使到归德府来,就随着众人去拜见。转运使一看到他就很生气,立即训斥他说:“听说你不尽职守,本来就想查办你,你还不马上滚?怎么还敢来见我!”马从一听了惶恐不安,自我陈述说是湖南人,靠着妻子的关系做了这个官,一边不停地求饶。转运使听他说话是南方口音,于是就稍稍息怒说:“湖南也有司马氏的族人吗?”马从一回答道:“我姓马,主管排岸司的工作。”转运使于是微笑着说:“那么你努力工作就可以了。”开始时转运使大概误把马从一当作司马光的族人了,所以想加害于他。从此以后,马从一投名片晋见,只称监南京排岸。传这件事的人都觉得这事好笑。

23.王安石辞妾

王荆公发丧,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说:“这是什么?”那女子说:“夫人让我侍奉您左右。”王安石说:“你是何人?”

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大将,运米时船沉,家中资产都赔上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王安石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安石叫来她的丈夫,让他们夫妇还像原来一样过日子,把所欠的钱都赏赐给他们。

22.南辕北辙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衣服也没换,头上的灰也没去掉,就去见魏王。季梁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附近遇见一个人,(他)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你的路费再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车技好。‟”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就离楚国更加远了!而今,大王想要成就霸业,时时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充,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就离建立王业越远啊。就像是去楚国却往北方走。”

21.扁鹊见秦武王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20.莫知其丑

南歧处在秦蜀的山谷之中,它的水味儿甘甜,但性质很差,喝这种水的人都生粗脖子病,那里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粗脖子。

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男女老少涌去围观,还大声嘲笑他:“真怪呀,这人的脖子怎么这样干枯细瘦?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瘿病。你们不找好药来治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干细呢?”

南歧人听了大笑道:“我们这地方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

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19.记”六一”语近来孙莘老先生结识了欧阳文忠(欧阳修)先生,经常找机会问他如何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自己多多练习,自然就写好了。世上的人埋怨自己的文章字数少,又懒于读书,每写作一篇文章出来,就想追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毛病瑕疵不必等到别人指出来,多多写作自己救能发现了。”欧阳先生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别人,所以特别有趣味。

18.刘伶病酒

刘伶因想喝酒而生病,于是跟从(向)夫人要酒。(他)妻子很生气,妻子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妻子)哭着归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可以,请你准备酒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说道:“老天生了我刘伶,因为爱酒才有大名声,一次要喝一斛,五斗可以治病?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便醉熏熏的了。

17.两僧渡江

和尚法一和宗杲自东都(可能是洛阳)躲避战火读过长江,他们每个人携带一个斗笠。宗杲的斗笠中有一枚黄金的钗子,常常自己拿出来检查状态。法一观察发现了解了这个情况,在宗杲起身上厕所的时候,法一急忙找出金钗扔到江水中。宗杲回来,发现丢失了金钗,吓得不敢说话脸色大变。法一呵斥他说:“我和你一起学习参透生死的大智慧,你还这样眷恋这种东西吗?我刚才已经为你把它扔到江里了。”宗杲打开坐具,(郑重)施礼后离开。

16.曾子烹彘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随便戏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

15.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14.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哭着回到了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13.出袭发粟

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出裘,拿出裘衣发粟,打开粮仓,分发粮食.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12.处世之道

刘凝之被人认为自己穿着的鞋子是那个人的,马上给了他。这个人后来得到了自己丢的鞋子,送还(把刘凝之的鞋子还回去),(刘凝之)不愿再拿回。沈麟士也被邻居认为自己穿的鞋子是那个人的,沈麟士笑着说:“这是你的吗?”马上给了他。邻居得到了丢了的鞋子,送还(给沈瞵士),沈麟士说:“不是你的嘛!”笑着接受了。这虽然是小事,可做事应当像沈麟士那样,不应当像刘凝之那样。

11.攘鸡

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家的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方法。‟(他)说:„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每月偷一只鸡,(用这种行为)等到第二年,这样以后就停止(偷鸡)。‟ 如果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第二年?”

10.奇货可居

濮阳人吕不韦在赵都邯郸经商,看见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后,便问他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吕不韦说:“现在农民努力从事耕田劳动,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建国家,立一个君主,获利就可以传至后世。秦国的公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住在邯郸,我愿去为他效力。”

9.唇亡齿寒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8.释车而走

齐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赶快乘千里马驾车出发,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

7.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者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即找借口推辞不买房了。儿子侄儿们就此说了埋怨的话,陆元方说:“(如果)不这样(说),那就是欺骗对方。”

6.叶相判案

叶梦锡丞相,曾经在常州做太守。有两家是邻居,有一家盖了一个高屋子,屋脊超过邻家的屋脊。邻居便起诉他,说他占了他家的地。叶梦锡判决说:“东家的屋子被西家遮盖了,你仔细想也没什么利害关系,他这时拆屋另行陈词,如今暂且以墙壁作为两家的地界吧。”

5.黄琬聪慧

黄琬虽然年幼但聪明。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发生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的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来描述(日食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祖父身旁,说:“何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新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刻用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于是特别喜爱这小孙子并认为他与众不同。

4.斗牛图

唐朝画家戴嵩向来以画牛著称。他的画牛和韩干的画马同样著名。合称「韩马戴牛」。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马知节非常珍视这幅图。有一天,天气晴朗乾燥,马知节把这幅「斗牛图」从箱底拿出来,放在大厅前晒太阳。一个农夫前来撽租税,看见这幅图。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来。马知节在旁觉得很奇怪,便问农夫:「你懂得画吗?这张图有什麼可笑啊?」农夫回答说:「我只是个种田人,并不懂得画,但是却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可是你看这张「斗牛图」,两只牛气冲冲地在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马知节听了,对这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

3.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2.楚人学舟

有一个学习划船的楚国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认为学完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上了危险,他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入江中,舵失去操控。

1.杨亿巧对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第三篇: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51、张淳传

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奸诈狡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非常惊骇佩服,因此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十八私通,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可以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自己被关押,而自己可以出去筹集钱财赎回。十八听说后,急忙去看望小吏之妇,于是官府趁着他喝醉了酒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

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从此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过了一段时间,因政绩卓著被上掉而离开永地,刚刚上车,却回过头来对他的下属说:“某某强盗已经来了,距离这里有几里路,可以给我绑来。”手下人依据他的话去查办,强盗正在河里洗脚,捆绑来后,强盗服罪。永人对这件事感到惊骇,认为是有神明指点。张淳说:“这些强盗,追捕他们急了,他们就逃跑,如今听说我要离开此地,他们就回来了。我是依据道理来推测,哪里有什么神明呢。”

张淳被破格提拔为礼部主事,担任郎中,他称病离去。后来担任建宁知府,升为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的士兵,巡府考虑要解散他们,这些士兵都怒气汹汹。张淳说:“这些士兵都是非常剽悍的,留下他们就有用处,解散他们就会闹事。不如淘汰那些年老体弱的,留下那些年轻体壮的,那么留下的也不再想着叛乱,解散的也不能制造祸乱了。”巡抚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于是安定下来。后来做官做到陕西布政。

52、石钟山命名探究

译文: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元和李渤的简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了声音像音乐声,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独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

53、游媚笔泉记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被你找到了。”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赏析:

姚鼐写文章融考据、词章、义理为一体的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

文中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炉。全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都是如此。

54、记句容叟

我们的小船穿行过燕子矶,停泊在一座古寺旁,正好碰见一位老翁在训导几名僧人。那老翁容貌清癯而古朴,胡须和头发都已掉光,高声吟诵自己所作的诗篇,可惜牙齿残缺而发音含糊。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您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那位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得道之人,我是被道所连累的人。”询问他的姓氏,说姓赵,是句容人。(并说)母亲怀孕之时就不吃荤腥,9岁时牙齿脱落见到肉就呕吐,于是就不吃荤腥。并发誓不娶妻,19岁那年,母亲亡故。他仰慕茅山三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想到那里求仙问道,于是神情轩昂地相约三个人结伴而去,带着干粮奔向茅山洞的所在地。茅山洞幽深昏暗,人只能趴着像蛇一样前进。老人第一个先进入洞中,不料堕入洞中的暗河,幸好水浅,没有受伤。其余二人举着火把跟随在他的身后。上万只蝙蝠哑哑怪叫,如同一大片黑云向火把扑来,火把被扑灭了。一条长三四尺的毒蛇,行进时如风暴乍起,呼呼作

响。三人非常害怕,联结衣带沿着洞壁摸索前行,洞中的石块不是触着头顶就是碰了眉头,钟乳石如雨点般落下,几乎没法停留,又前行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洞穴,听到有钟磬和鸣的声音,三人非常高兴向前奔去,原来是石缝中滴水发出的声音。远望去洞穴中的水如黑色的海洋,雾气蒸腾深远莫测,波浪汹涌,不能够穷尽。这时候火把全部灭了,人也十分饥饿,因此三人后悔入洞太深便停止下来。打算从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爬,迷失了返回的路。后来,忽然听到有人声似乎在天外呼唤,原来是三个人的亲戚朋友备办着祭奠用的饭菜纸钱在洞口哭号。三个人牵引着亲友递进来的绳子相继出洞,见到青天如同看到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原来洞外已经是过了三个昼夜了。老人回来以后,学习了养气呼吸法,在这三个人中是最年长的,然而最终归于衰老无用,与一般老人一样。他又极其贫穷,不名一钱,于是教几个小和尚求口饭勉强度日。常常独自悔恨凭空慕道求仙,差点死在洞穴里。后来竟然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话是假的,这种人真是大错特错啊。

55、山西商

有个山西商人住在北京信成客栈,平日穿衣打扮和仆从出行都非常华丽,听说是按惯例来纳税的。一天,有个穷老头来拜访这家人,仆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在大门上等候,才见到主人。只见主人神情淡漠,一顿茶的功夫之后就不在多说话了。这个穷老头慢慢露出了求助的意思。主人失意地说:现在就连税钱都凑不足了,怎么还会有余力去帮助你呢。穷老头愤愤不平,于是逢人便说:“山西商人当年穷困的时候,曾经为我生火做饭十来年。我也不只一次资助山西商人百金,使商人慢慢富裕起来。现在,我被罢官流落到这里,听说他来了,本来非常高兴,好像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本来也没有什么奢望,就是想也从他那儿得到些原来资助过他的钱来偿还些债务,然后能回老家就足够了。”老人一边说一边哭,山西商人好像充耳不闻。这时忽然同住在一起的一个自称是姓杨的江西人,拉住山西商人就问:“这个老头说的是真的吗?”山西商人面部表情有点变形地说:“是曾经有过这回事。但是实在是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他的恩情,感到很惭愧。”姓杨的人说:“你既然是当官的,不愁没有借钱的地方。要是有人愿意借给你百金,一年内偿还,并不要你一分一厘的利息,你愿意用这个钱去报答老人的恩情吗?”山西商人勉强回答道:“很愿意。”姓杨的人说:“那你现在就写个借据吧,我就有这百金。”山西商人很不高兴地拿上钱交给了老人。姓杨的人又摆了酒席,留老人和山西商人喝酒。老人很高兴,而山西商人却应付地喝完走了。老人感谢了姓杨的人走了,而姓杨的人没过几天也换了住的地方走了,从此以后就没有来往过。后来山西商人检查钱箧发现少了百金,其他的却原封未动,不知道该质问谁去。又发现丢了一条狐皮大衣的半条袖子,而钱箧里却多了一张抵押凭证,以这条袖子抵押

来二千。大概符合姓杨的人买酒所用的钱。这才知道姓杨的人原来是个梁上君子,戏耍了他一番。住在同处的人都暗暗称快。山西商人慢慢失意搬走了,谁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注释:

1.援例报捐:援例,按惯例;报捐,花钱买个官职。

2.索漠:没有兴味,十分冷漠。

3.怫然:愤怒貌。

4.举火:专指生火做饭。

5.负累:

6.书劵:

7.治具:

8.惭沮:欠债。写借契。置办饮食供张之具,这里就是置办酒席的意思。因惭愧而罢休。

第四篇: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5篇)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1--10)

1、汉武帝敕乳母

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实词解释

益:更,更加。

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

万一:指几率很小。

冀:希望。

忍:坚强刚硬。

愍(mǐn):伤心。

敕:赦免。

顾:回头看。

汝:人称代词,指“你”。

2、樵者遇虎

有个樵夫在山中遇到老虎,躲到山洞里,老虎也跟着进来了,山洞空隙狭窄而且曲折,樵夫沿着迂回的缝隙往里躲,渐渐的山洞容不下老虎了,但是老虎一定要想捉住樵夫,就奋力勉强前进。樵夫陷入窘境,发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得下自己身体,于是像蛇一样爬进去,没想到迂回了几步远,忽然看到了天空,竟然爬出了洞外,于是奋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了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都对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熏火燎,吼声震动山谷,不一会就死了。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3、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统治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领会到其中的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够完美,太宗更加尽量地模仿得像。(太宗)又让侍从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和起初一样。有人询问为什么不够完美,王著说“皇上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如果匆忙地说好,恐怕皇上不再(像原来一样)用心了。”这之后太宗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说这都得益于王著的规劝。

4、王积薪逆旅闻棋

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以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 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他用棋盘把她们下的棋重走一遍,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道理:1.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不断进取,不可有所小成就过于骄傲。

2.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虚心学习,要向内行人学习。

品析:王积薪自以为棋艺功成,天下无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店主婆媳不仅能在暗夜说棋,而且每招每势都是王积薪所不及,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艺无止境、因而“学”亦无止境道理:强中更有强中手,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虚心,要向内行人多多学习,有一点本领不要骄傲自满,学习提高是无止境的道理。

故事以王积薪自负棋艺始,以其自认不足终,前后照应,不仅使故事情节完整,而且使王积薪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为饱满。他的自负虽不足取,但遇到店主婆媳却能不保守、不嫉妒,这又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棋艺得以继续提高的条件。

注释:王积薪:人名,唐朝著名围棋手。棋:指围棋。

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问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敌:匹敌,相等。

京师:京城。

逆旅:旅店。逆:迎。

媪(ǎo):老妇人。妇:指儿媳。这里指店家主人是位老婆婆。

良宵:美好的夜晚。遣:消遣。

棋:名词作动词,下棋。

诺(nuî):表示应允的辞。

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忆。

伏局:意为这一局棋认输了。

复其势:意为再次摆出那棋的局势。即根据记忆,将婆媳的棋势重演一遍。

意思:用意,此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

谓:认为。

及:达到。

5、楚猎吹竹

鹿怕豹,豹怕虎,虎怕罴(熊的一种)。(罴)披发(“能够”或“常常”)像人一样站立,非常有力喜欢伤害人类。

楚国的南部有个猎人,他能够用竹子(做成的乐器)吹出很多野兽的声音,悄悄地拿了弓箭和一罐火药上山。吹出鹿的鸣叫声来召唤它的同类,等鹿到了,发射火箭射鹿。豹子听见鹿(的声音),跑来了。那人害怕了,因此吹出老虎的声音来吓豹子。豹子跑了而老虎来了。(他)更加害怕,就又吹出罴的声音,老虎也逃跑了。罴听到声音来找它的同类,到那看是人,(将他)揪住摔倒撕开给吃了。如今(那些)不(知道)完善内部(国内)而借用外部(国外)力量(的人们),没有不成为罴的食物的。

6、丹桂秋色

秋天里面最最香的东西,就是桂花了。树是月亮上的树(传说吴刚就在月亮上砍桂树),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道。但它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它要开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余地。我写了一篇较《惜桂》的诗,说“把万斛(虚词)的黄金碾作灰尘(这里黄金应该指代桂花),西风一阵总吹来(指的是冬天总会到)。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早点知道花过几天都会凋谢的,为什么不将一些花留到以后再开呢)”事物到了极繁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天地万物的常理,有些人富贵荣华一蹴而成(暴发户),他们都是春天里的玉兰,秋天里的丹桂(说那些暴发户的富贵荣华是一蹴而成的,不会长久)。注释:

1.斛(hu):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一斛。

2.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

3.莫:没有。

4.如:比得上。

5.但:只是。

6.处:地方。

7.狼藉:散乱的样子。

8.次第:依次。

9.盛:旺盛。

10.极:到极点。

11.理:规律。

7、吉人辞寡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呢?”谢安说:“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8、曾子衣敝衣以耕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座城,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够用来保全他的节操的。” 注释: ①衣(yì):穿。

②敝衣:破旧衣服。

③ 贻:送。

④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

⑤ 修衣:添置衣物。

⑥反:同“返”,返回。

⑦奚:什么,疑问词。

⑧纵:纵然。

⑨然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

10全:保全,使„„得以保全。

11.参:曾子之名 句式理解:宾语前置:

①奚为不受?

②纵君有赐不我骄也

短文理解:无功不受禄,自食其力。这是理所当然。

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座城镇,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鲁君派来的人所说的一段话,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却是反映了出于寻常的馈赠,正直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亲友间的相互赠送,系于情谊,不必过于拒让,因为彼此没有什么报答不报答。但是,如鲁君以采邑相赠,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话来考虑考虑,是否应该接受

9、刘玄德以人为本

曹操南征刘表,恰逢刘表逝世,他的儿子刘琮立为主,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刘备驻扎在樊地,不知道曹操已经到了,直到到了宛城才得知,于是带领军队离开。过襄阳之时,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可以得到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于是停下马呼叫刘琮,刘琮害怕得伏地不起。刘琮身边将领和荆州民众大多都拥护刘备,行到当阳,人数达十余万,辎重达数千辆,每天行军十余里,刘备派遣关羽带领数百艘船在江陵会合。有人对刘备说:“应该赶快赶路去保护江陵,如今虽然得到了很多人,但缺少兵器盔甲,如果曹操大军来了,我们用什么抵抗呢?”刘备说:“成大事的人必以人为本,如今民众拥戴我,我怎么忍心弃他们而去!”

10、桑怿仁勇

桑怿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桑怿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事迹大多如此。(桑怿)当初居住在雍丘时,遭遇大水,有两米仓的粮食,将用船运送。发现那些逃难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粮食,用船载运百姓。看到百姓年成不好,汇聚乡里供养他们,直到粮食没有了才停止。桑怿擅长使用剑和铁简,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遇人时常表现的畏怯,好象力量不够。他为人不自大,也很注重在威仪方面修养,言语好象言不由衷。猛然与他相遇,不知他身形矫健并且勇武。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21--30)

21、季布巧对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22、马援穷当益坚

马援十二岁时成了孤儿,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哥哥们对他都感到惊异。曾拜师学习《齐诗》心中不愿专注于分析经书的章节和句读的学问,就告别了马况,打算到边郡地区去饲养牲畜马况说:“你有大的才能,久后必然成功,好的工匠不会把未经加工的材料拿出来给人看,姑且做你爱好做的事情去吧。”恰巧碰上马况去世,马援服丧一年,不离开墓地;恭敬地侍奉守寡的嫂嫂,衣冠不整绝不进寡嫂的房屋。后来当郡督邮,一次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犯有重罪,马援出于同情而释放了囚犯,他就逃跑到了北地郡。遇到大赦,就留在那里放牧牲畜,大多数宾客前来投奔,于是受他役使归属他的有几百家。他辗转游历于陇西、汉阳之间,曾经对宾客说:“大丈夫立志,处境愈穷困,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他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经营农牧业,以至拥有牛、马、羊几千头,谷物几万斛。过了不久之后又叹息说“凡是增加财货,贵在能实施赈济,否则就是守钱奴。”于是把牲畜粮食都分给了兄弟和旧友,穿上羊皮袍裤。

23、李太尉抑白少傅

少傅白居易,文章居当时之首,却没有晋升到重要的职位。在此以前,刘禹锡在大和年间担任太子宾客职务时,与李德裕太尉同时分管东都。一日,刘禹锡拜见李德裕说:“近来有没有曾得到白居易的文集?”李德裕说:“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了,但没有读过,今天因为您的提及而看看。”等到他去取看时,发现白居易的文章已经装满了书箱,埋没于灰尘之中。他打开后又接着合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的文章精妙绝伦,为什么要再看呢。只怕扰乱了我的心,这就是我不愿意看他文章的原因。”白居易竟然被抑制到这种地步。做官的人,全都嫉妒他,都说:“有学者的才能,不表示有做大官的才能。”了解白居易的人能从他的应对文章中发现他治 理国家大事的才能,可是却被当时的官场所排斥,就像贾谊在汉文帝刘恒的年代,不被卿相所了解一样,对此,人们都感到惋惜。

24、范元琰不泄盗名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元琰家中很贫困,仅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元琰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人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因此伐木,把伐木作为桥,(让偷竹笋的人)从桥上过去。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之人。注释:及:到了

遽:急忙 故:原因 具:详细 以:用 向:先前 启:说出

因:于是

一:从此

菘:白菜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是因为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

不赞同是因为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所谓以德感人

25、三人越谷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还有一个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跨过深谷;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地跨过了深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么?只是要用某种形势驱使他们罢了。作者:苏洵 字明允 号老泉 苏轼、苏辙之父 注释:(1)与之:同他们一起。(2)耻怯:以怯为耻,意动用法。(3)与:给。

(4)奔:奔走争竞。

(5)康庄: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6)临:来到,走到。(7)顾:回头看。

启示:

子贡曾问孔子何谓勇,孔子告诉他遇不平事便杀人是愚勇,只有三思而后为的正义之事才为勇。这则寓言寓意就是:生活中并无勇与不勇的分别,只有愚勇与智勇之分,更要用不同的情势去刺激它。

26、殷仲堪诫子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词解

殷仲堪:东进人,能清淡,善著文,为孝武帝所重,曾人荆州刺史。

水俭:因水灾而歉收。

五碗盘:一种孝星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五个碗组成。

方舟:指一州的长官,刺史。

尔曹:你们。

脱落:掉在。

辄:总要。

以:用来。

虽:虽然。

率物:有心为人表率。

缘:也是。

真素:生性朴素。

以:因为。

受任:出任。

豁:把。

损:抛弃。(有版本 “损”--“捐”)。

存:记住。

27、太宗止盗(唐太宗)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的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唐太宗)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注释:

[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不暇]顾不上

[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论]讨论 [或]有人

[重法]严厉的刑法 [禁]制止

[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耳]通“而”,而已 [贪求]贪得无厌 [去]去掉,避免 [奢]奢侈

[选用]选拔和任用 [廉吏]廉洁的官吏 [安]何必

[是]这

[外户]这句是使动用法句式:使门向外开。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

[商旅]商人和旅客

[野宿]在郊外露宿。

28、淳于髡谏伐魏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圈,翻山越岭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 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它们)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自获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背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们都回家休息了。注释: 【通假字】:

1、“罢”通“疲”,意思是乏、累。

2、顿:困顿、疲弊,这里指“使„„困倦”。弊:困乏、疲惫这里指“使„„疲劳”

“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

【逐字翻译】:

1.天下之疾犬也(疾)快 疾犬:跑的最快的狗

2.各死其处(各)各自 3.田父:农夫 4.顿:困顿 5.谢:遣散 6.休:休息 7.擅:得到

8.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 9.逐:追逐。10.恐:担心 11.疾:跑快

12.顿:困倦,这里指“使„„困倦”的意思。13.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14.伐:讨伐、出兵

齐欲伐魏与哪个寓言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1.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2.犬兔相争 农夫得利

评析:

淳于髡巧舌如簧,不仅改变了齐国的进兵方略,而且也改变了齐王对他受贿一事的看法。受贿当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淳于髡认为它与国家进兵方略来比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毫无关系,“我”提的意见真的是不错的建议,这与“我”受贿与否毫无关系。事实本身不能言说自己,只有人的语言给事实以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只要学会解释,任何事实的意义都会变得对你有利。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啊。

与其相关的寓言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9、蕉叶听雨

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而丝丝入扣地发出相应的声音,然而芭蕉哪里会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没有雨水,则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可是若芭蕉并不空虚,即使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正是芭蕉与雨水互相配合啊.芭蕉是静物,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作用而产生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又能相互作用.于是发出匝匝 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嘶鸣.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又是听到这些声音的人们各自的妙想了.常州的胡日之,在庭院中种上芭蕉,专以等候下雨,(并且)自己取号为“听蕉”,从此后(他大概会)从(大自然的)动静之机中有所感悟吧。

阅读赏析

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意象,也是历代文人最欣赏的天籁般的声音。雨中的蕉叶,翠绿欲滴,让满园的台榭轩窗尽染碧色;淅淅沥沥的雨打芭蕉声,能勾起人多少深藏的情思、不尽的遐想和种种细腻的感受。“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是多少文人向往的诗意境界。就连《红楼梦》中的探春,因最喜芭蕉,而取别号“蕉下客”。

在所有描写“雨打芭蕉”这一意象的诗文中,沈周的《听蕉记》可谓别具一格。它将雨打蕉叶的声音,描绘得细腻入微,淋漓尽致,生动悠扬。它用一连串象声叠词“匝匝插插,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来表现雨点或疾或慢、或大或小、或密或疏地打在蕉叶上,又用僧人在佛堂诵经、渔舟敲响梆榔、珠子倾倒玉盘和骏马扬蹄奔驰四个贴切的比喻,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

如果这篇文章只停留在“听”的方面,那还不足为奇,它还进一步深化,集中到“思”字上,对雨打芭蕉进行哲学思考:没有雨,芭蕉只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芭蕉叶,雨也发不出声。只有蕉与雨相配合,才能产生动听的声音。不仅蕉与雨,还有动与静、声与耳等也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

一篇《听蕉记》,既有诗意,且有哲思。

雨打芭蕉,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这特殊的音响效果是在听者(一个已经由现实之人转为审美之人)的耳(直觉)中出现的。听者之妙(直觉),是直接以雨打芭蕉产生的特殊的音响为对象的。没有听者,雨打芭蕉不能成为直觉形象(美);没有雨打芭蕉,听者也不能得到形象直觉(美感)。

(雨打芭蕉)美=直觉形象=美感(听者之耳)

30、板桥诵书

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他又喜欢说大话,自负得过头,不管谁都敢骂。许多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别人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自己确立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不断深钻细研,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昌盛.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注释:

1、异:不同。

2、少:渐渐地。

3、咸:都。

4、卑:低。

5、迩:近。

6、达:到。

7、以:连词,相当于“而”。

8、畅:畅通,昌盛。

9、才:才能。

10、力:力气。

11、善:善于。

12、或:有时。

13、寝陋:丑陋。

14、易:轻视。

15、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这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16、匕箸:勺子和筷子。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31--40)

31、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这正是他胜过我千万倍乃至无数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哩!”

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事实证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注释:

1.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2.子:尊称,相当于“您”。3.年长:年纪大了。

4.子姓:您的家族。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5.对:回答

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容,指状貌。

7.相(xiàng):仔细观察。“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

8.天下之马者:天下最好的马。

9.若灭若没,若亡若失:意思是说千里马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

10.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即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

11.绝尘:不扬尘土。形容跑得快,灰尘来不及沾到马蹄上。

12.弥辙(zhã):没有车辙。形容拉的车速度极快,车轮碾过没有留下痕迹。弥,同弭。

13.担纆(mî)薪菜:担柴挑菜。纆,绳索。14.下才:才能低下的人。15.良马:一般的好马。16.与共:—起。

17.担纆(mî)薪菜:担柴挑柴。纆,挑东西用的绳索。菜,通采。薪菜,及打柴草。18.反:同“返”,返回。

19.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他相马的本领不比我差。20.使行求马:派遣他到外面去找千里马。

21.牝(pìn):雌性的鸟、兽。与“牡”相对。22.牡(mǔ):雄性的鸟、兽。23.骊(lí):纯黑色的马。24.说:同“悦”,高兴。25.败矣:坏了、糟了。

26.色物:色,纯色:物,杂色。两者指马的颜色。27.尚弗:尚且 不。

28.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太息,长叹。29.天机:天赋的悟性,或非常情深的道理。30.遗:遗漏

一至于此乎:竟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这正是他所之比我高明千万倍的地方。

32、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 ‘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

注释:

(1)晋: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晋侯:晋献公。复假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复”。虞:国名,姬姓。周文王封予古公亶父之子虞仲后代的侯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guï国):国名,姬姓。周文王封其弟仲于今陕西宝鸡东,号西虢,后为秦所灭。本文所说的是北虢,北虢是虢仲的别支,在今山西平陆。虞在晋南,虢在虞南。

(2)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

(3)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

(4)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翫(wán完):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

(5)其:反诘语气词,难道。

(6)辅:面颊。车:牙床骨。

(7)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的诸侯国,都同一祖先。

(8)大(tài)伯、虞仲:周始祖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

(9)不从:指不从父命。嗣:继承(王位)。大伯知道大王要传位给他的小弟弟王季,便和虞仲一起出走。宫子奇认为大伯没继承王位是不从父命的结果。

(10)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

(11)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宫府。

(12)将虢是灭:将灭虢。将,意同“要”。是,复指提前的宾语“虢”。

(13)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其:岂能,哪里能。之:指虞。

(14)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把他们当作杀戮的对象。唯:因为。逼(bì毙):通“逼”,这里有威胁的意思。

(15)亲:指献公与桓庄之族的血统关系。宠:在尊位,指桓、庄之族的高位。况以国乎:此句承上文,因此省略了“以国”下的“逼”字。

(16)享祀:祭祀。絜(jiã洁):同“洁”。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

(17)实:同“是”复指提前的宾语。

(18)皇:大。辅:辅佐,这里指保佑。所引《周书》已亡佚,这两句引见伪古文《尚书》,下同。

(19)黍:黄黏米;稷(jì寄):不黏的黍子,黍稷这里泛指五谷。馨(xīn心):浓郁的香气。

(20)易物:改变祭品。繄(yī医):句中语气词。

(21)冯(píng):同“凭”。

(22)明德:使德明。馨香:指黍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23)以:介词,表率领。以其族行:指率领全族离开虞。

(24)腊:岁终祭祀。这里用作动词,指举行腊祭。

(25)此句以下有删节。

(26)丙子:十二月初一正逢干支的丙子。朔:每月初一日。

(27)丑:虢公名。京师: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

(28)馆:为宾客们设的住处。这里用作动词,驻扎的意思。

33、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都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

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但庄贾一向骄盈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等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布署完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刻还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朋友亲戚们给我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 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刻迟到的人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士都震惊害怕。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节符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规定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又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就出发了。

34、木假山记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赏析】

这是一篇写木假山的记,作者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头段介绍树木生长成材很不容易,而且成材后还要遭受斧伐、风拔、水漂等无法预测的折磨。历经风化侵蚀而成的木假山,那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二段以复叠的手法来证明前段观点。三段渐显寓意,作者爱其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其似山可供人赏玩,更因其中峰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犹如他们苏氏父子的人格。

本文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遇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苏洵一生政治抱负未能得到施展,于是在文中托物寓意、咏物抒怀、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精神境界。文中对三峰的爱敬,乃作者自颂三苏父子的人格。

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苏洵的散文纵横捭阖,老练简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文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的家中有一木雕的假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木假山记》就是由此生发感慨而作的。他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际,又由此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情状,“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本文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文章的标题是“木假山记”,但作者并没有泛泛地交待木假山的制作经过,也没有刻意描绘其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而是借欣赏木假山,触景生情,展开想象,抒发感慨,阐述事理。文章一下笔先给我们写出了树木的不同命运:有的刚刚发芽就过早地死去;有的刚长到拱把粗便也过早地被砍伐摧折;有的有幸成材,又被采伐者随便剪除掉。这些说不完的众多天灾人祸,使树木无处躲逃,不知毁掉了多少树木。不幸之中的幸者,再遭受各种折磨后,有的其形“仿佛于山者”,“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而像这样的幸运者是极其稀少、极其偶然的。有“形”之木经过重重厄运被造成假山形状,供人欣赏,确属幸运。更有许许多多的大材,未被发现,却被“樵夫野人”砍去当柴烧掉。这样看来,树木要活下去,要成材,是极难的;要逃脱厄运也是极难的。

作者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当时的社会,苏洵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类于此。在那个人才受到压制的社会,不知有多少知识分子处在厄运之中,有多少有用人材被无端毁掉。偶尔有一个半个被“好事者”看中了,取用了,“强之以为山”,但也是被用来做成木假山式的装饰品,供人装饰其门面。作者借写树木的遭遇,写出了知识分子的遭遇。他把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借着树木的命运写了出来,较之直写人的遭遇更为自然,更为感人。作者由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疑其有数存乎其间”,继而又推想开去,揭示出“则其理似不偶然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批评力度。清代学者沈德潜评论这篇文章时说:“前以不幸归本‘数’字,后从‘数’字转出‘理’字,极变幻中自成章法。”这话说得极为准确。

在当时弊病多端的社会中,“天数”是难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是很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由写树木的遭遇,转向写木假山,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放在高雅的场所,供人们赏玩,苏洵所赞赏的并不是它的端庄峭拔,而是木假山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爱之”、“敬之”,不但但是它的匠心独运的雕刻艺术,而更在于爱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爱其旁之二峰的“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这是一种傲岸不屈精神的体现。作者特别强调旁之二峰,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的一部分,其势是“服于中峰”的,然而却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岌然决无阿附意”,表现出不卑不亢的姿态、精神。这正是作者“爱之”、“感之”、“敬之”的原因。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说是苏洵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写照。

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说:“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苏洵为文,随遇而发,这篇《木假山记》,他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际,又由此而联想到一些社会情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体现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的秉性,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上来看,都可以说是他的独具特色的一篇散文。

35、泛爱博容

起初,曹操地位很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他曾经去拜见乔玄,乔玄见到他感到惊异。对他说:“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曹操常常感叹乔玄是他的知己。后来曹操每次经过乔玄的坟墓,都感到凄怆并祭祀他。并亲自为他撰文说:“原任太尉乔公,品德高尚,仁爱宽容。国家感念您的训诫,读书人缅怀您的教诲。您的在天之灵,我们缅怀不止。我从年轻时候,就去过您的府上,那时以顽劣的品质,接受您的会见。您对我褒奖称赞,就像孔子称赞自己不如颜渊,李生赞叹贾复。士为知己者死,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又想起我们的誓约:‘我死之后,你如果经从这里经过,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我,车马过去三步以后,你得肚子疼不要怨我。’虽然是当时开玩笑的话,如果不是关系密切,怎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怀念旧事,想起来就感觉凄怆。如今我奉命东征,驻扎在乡里,向北望着土地,心思在您的陵墓上。所以用薄礼祭奠您,愿您享用!”

36、游黄溪记

黄溪距离州城七十里。由东屯向南行走六百步,到达黄神祠。黄神祠上面两岸高山陡立如墙,山上并排生长红花绿叶,这些花树随着山势的高低而起伏,那山间的凹陷处形成了陡崖和洞窟。水流之中都有小石头平铺分布。在黄神祠(位置)的上面,撩起衣裳涉水,行走八十步,来到初潭,(这里)最奇丽,几乎难以描绘形容。(溪两岸)大致像一个剖开的大瓮,在两旁立起高达千尺,溪水汇积在这里。水呈深青色,像膏汁一样积聚而 无波痕。(阳光下)水流灌注像一条白虹,深沉无声地流动,有几百尾鱼儿正游来会聚在石头下。往南行去又走上百步,来到第二潭。岩石都高高耸立,前临峻急的水流,(山石形状)像脸的下巴和口的上壁,高低不平。潭下大石头杂错陈列,(平整得)可以就座饮食。(石上)有一只鸟红首黑翼,大得像天鹅,正朝东面站立。从这里又向南行几里,地势都是一个形状,(一路上)树木更加粗壮,山石更加瘦长,流水都是锵然有声。再往南行一里,来到大冥的平野,山梁平坦水流舒缓,(依山傍水)有土地田园。最初黄神作为普通人的时候,居处在这个地方。

有传闻说:“黄神姓王,是王莽的后人。”王莽已经死了,黄神改姓黄,逃来(这里),选择那幽深陡峭的地方潜居下来。最初王莽曾说:“我,是黄帝、虞舜的后人。”所以称他的女儿为黄皇室主。黄与王读音相近,并且又有实际的依据,那些用作传言的说法更有了凭证。黄神也是生活在这里,百姓都安居乐业,认为他颇已得道。死后就祭祀他,为他立有宗祠。后来稍稍改变(形象)更接近平民。现在祠庙在山岭下黄溪的北岸 注释

[1]黄溪:在湖南零陵地区,源出宁远北阳明山,西经零陵,北合白江水,入湘江;唐代属永州。

[2]之:到。晋:古诸侯国名,今山西西南部,位于永州北面。

[3]适:到。豳(bīn):古国名,唐代邠州,今陕西、甘肃地区,位于永州西北。

[4]极:极远到达。吴:古国名,今江苏省境,位于永州东北。

[5]楚:古国名,今两湖地区。越:古国名,今浙东、福建一带。以上四句极言永州四方的广大地域之中。

[6]名山水而州者:以山水著名的州。“州”是唐代行政区划的一级名称,略当于今“地区”一级。

[7]以百数:数以百计,即谓“有好几百个”。

[8]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最善:指山水最佳。

[9]环:围绕。永之治:永州的治所。

[10]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唐代在永州境,诗人元结居溪畔,名溪为“浯”。

[11]湘之源:湘江源出广西兴安,此指唐代永州属县湘源,今广西全州。

[12]泷(shuāng)泉:地名不详,当在永州;一作“龙东门”。

[13]东屯:即黄溪畔的村庄名:一作“黄溪东屯”。

[14]黄神祠:黄溪居民所立祠堂,“黄神”事见下文。另一版本无“神祠”二字。

[15]祠之上:即篇末所说“今祠在山阴溪水上”,祠堂傍黄溪,在山的北面。

[16]墙立:像墙壁似矗立。

[17]“丹碧”二句:形容两座山盛开红花绿叶。“华”,同“花”。“骈植”,并行种植。另一版本“丹碧”前有“如”字。

[18]其缺者:指缺花叶。

[19]水:即黄溪水。小石:一作“石”。

[20]黄神之上:谓从黄神祠沿溪水溯源而上。

[21]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22]初潭:第一个水潭。

[23]殆:几乎。状:形容。

[24]其略:指初潭的大概轮廓。剖大瓮(wâng):剖开了的大陶罐。

[25]侧立:倾斜地放着。千尺:潭在山上,喻其高。

[26]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膏:油脂。渟(tíng):水停止不流。这句形容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

[27]“来若”二句:形容下句所说“有鱼数百尾”从上流急速游来的情景。

[28]会:聚集。石下:溪底之下,即谓初潭。

[29]石皆巍然:指溪流两边的山石都又高又大。

[30]峻流:从高而下的急流,即谓黄溪。

[31]颏(kē):下巴尖。颔(hàn):下巴。龂(yín):牙根。齶(â)牙床。

[32]鹄(hú):天鹅。

[33]一状:谓与第二潭附近地势形状一样。

[34]锵然:流水声铿锵。

[35]大冥:海一般大;“冥”,同“溟”,海。

[36]舒:坡度小。

[37]土田:泥土和田地。

[38]黄神为人时:谓当黄神还是凡人、尚未成神时。

[39]传者:介绍关于黄神传说的人。

[40]黄神王姓:谓黄神本姓王。

[41]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妻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时擅政篡汉,改国号“新”,世称“新莽”。世:后嗣。

[42]莽既死:新莽始建于公元9年,亡于公元23(地皇四年)。

[43]更号:改姓氏。

[44]深峭者:深山险崖的地方。潜:潜居藏身。

[45]“余黄”句:王莽擅权摄政后,曾说王姓是黄帝的后裔,虞舜的嗣息(见《汉书·王莽传中》)。

[46]“故号”句:王莽的女儿是汉平帝的皇后。平帝死后,王莽摄政,尊其女为皇太后。王莽立新朝,改其女为安定公太后。王莽想叫她改嫁,改称为“黄皇室主”,意思是新莽的公主,表示与汉断绝(见《汉书·外戚传下》)。

[47]声相迩:谓语音相近。有本:有根据,即指上述王莽自谓黄帝后裔及改女号之事,可作黄神从姓王改姓黄的根据。

[48]验:证实。以上二句是说,“黄”、“王”语音相近,加上王莽的说法和先例,就成为关于黄神的传说日益被证实的原因。

[49]是:指黄溪一带。

[50]咸:都。安:安心居住。

[51]有道:谓黄神给黄溪居民以太平。

[52]俎(zǔ)豆: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案盏,此用作动词,祭祀。这句是说,黄神死后,黄溪居民就祭祀他。

[53]为立祠:给黄神修建祠堂。

[54]“后稍”句:谓黄神祠先建在他的潜居处,后来在靠近村民处改建今祠,即上文所说在东屯南六十步处。

[55]山阴:山的北面。

[56]元和八年:公元813年。

[57]启:引导 鉴赏:

这篇文章出自《柳河东集》,是作者游记中最为侧重记述游赏山水景致的作品。它作于813年(元和八年)。作者贬永州已有八个年头,抑郁激愤较减,思想深刻,而趋于通达。他虽然壮心不泯,但对再获任用不抱厚望,以为“自度罪大”,“但当把锄荷锸,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隙则浚沟池,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与杨晦之第二书》),心情显得平和。所以这篇《黄溪游记》所表现的作者形象是探幽赏奇,欣然自适,表面上没有发挥,实际上兴会心得,夷然自信。文章艺术老到,浅而深,奇而实,写得引人入胜,天衣无缝。

文章开头便出奇,不无夸张,发人兴趣,说天下山水“永最善”,永州山水“黄溪最善”。然后作者把读者带到黄溪的东屯村,先在黄神祠欣赏黄溪山水全貌;再沿溪上山,一路指点领略奇丽景物,来到黄神当年隐身处。最后,作者介绍了黄神来历和所受敬遇。这样的写法,如同“以启后之好游者”,作者就像给读者做导游一样,文字中却很有意味。

黄溪其实很偏僻,并非名山大川,而作者誉为“最善”。黄神原为逃亡,不属名士清流,而居民“以为有道”。正因为作者见地独特,评价异俗,所以他要以实服人,以景夺人,写山水而用史笔,赏奇丽则多为白描。写山,说“墙立”,说“骈植”,铸祠精练,而表现出陡峭之势,丰茂之态。叙述潭水,则写潭如剖瓮高挂,见游鱼“来若白虹”,想象奇妙,形象生动,写出了水清流急的特点。第二个水潭,石怪鸟奇,迥无人迹;而临深峭,恍入桃源,“山舒水缓,有土田”,不是仙界,而是人境。这循溪登山、探奇赏幽的游程,正如同当年黄神逃亡藏身、筚路蓝缕的路程。而这相传为奸贼王莽的后裔,却因居住深山而被视为神,吸引人民安居黄溪,得到他们的尊敬,立祠祭祀。可见山水不会因为偏僻而显得不奇丽,人也不会因为在逆境中而显得无道。相反,偏僻的山水可以“最善”,在逆境中人也可以“有道”,有黄溪和黄神为证。这便是这篇文章含蓄的思想情怀

37、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 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因为国事的缘故又回到滑台。坐船坐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止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象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从军城旁流过,向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这样,都充满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

鉴赏:

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开头以“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总领全文,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拂去了离别的伤感。后面两句话中的“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像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这一句表现出作者的不舍和哀伤。其中“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更体现出了“海内存知己”的感觉。当时很快就被“亦复何辞”挥去。表现出作者的豁达,让人读起来不禁有一种轻快潇洒的感觉。

第二段再现了桂林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送人的真挚情谊。“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这不仅希望好友能记住这美丽的风景,还希望能永远记住他们的友谊。表现出作者感情细腻,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较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注释:

〔仆〕自身的谦称。

〔亘〕在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这里指走过。

〔京师〕唐朝都城长安。

〔居无何〕停了不久。

〔王事〕国事。

〔倏聚忽散〕刚聚到一起很快就离开。倏、忽,都指时间短暂。

〔辽夐(xiîng)〕辽阔遥远。夐,远。

〔抑〕何况。

〔亦复何辞〕还有什么好说的!

〔朱崖〕红色的山崖。

〔黑是铁色〕即“黑如铁色”之意。

〔阳江、桂江〕都是桂林附近的河流。桂江即漓江。

〔略军城〕从军城旁流过。略,过。军城,可能是桂林附近的一个屯兵处。

〔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中朝群公〕指在朝廷里当官的人。

〔遐荒〕遥远的边地。遐,远。

〔尔〕这样。

〔人亦其然〕人也是这样,意为人和山水同样有情趣。

38、纪枭鸣

东渭桥有在个在道边卖食品的人,他的房子的院子了有棵槐树,高耸的树干舒展的树枝,铺开的树叶凝聚着一片翠绿,它是不可能和其他的槐树相提并论的。他的房子已经很简陋,主人就以槐树作为招牌,每当夏日,那里便孕育着和风贮藏了阴凉,就算是高台大屋,估计没有不自惭形秽的,于是走南闯北、步行的乘车的人们,在这里歇肩,在这里停留,也不在意房屋的简陋。

长庆元年,我离开鄜时才有机会在这树下休息,看出主人很是以槐树为骄傲的意思,就如有高台大屋一般。到第二年,离开夏阳的时候,槐树已经成为柴火了。房屋又简陋,槐树又成了柴火,便进入其他的客舍。因而询问它成为柴火的原因,店主说:“他和邻居,都是在道旁卖食品的。他因为槐树的缘故,利润是邻居的两倍。邻居有善于学猫头鹰鸣叫的人,每天等到晚上天色昏暗时,就爬上树学猫头鹰叫唤,叫声在树间萦绕,时大时小,人们听了没有不害怕得毛骨悚然的,以为有鬼怪在槐树上,不久就会降临的。那邻居还私下买通做巫术的人,让他传出谶语:‘槐不去除,猫头鹰的骚扰不会停。’店主的母亲患肺结核,担心祸及母亲,就听从了巫术之人的话,后面也就因为少有客人而困窘。”

简言我感叹道:“假冒猫头鹰叫,铲除树祸及家,祸害比真的猫头鹰更甚,难道是听的人的错吗?但是屈原正直,不是不利于楚国啊,靳尚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屈原被流放;杨震宏图大略,不是不利于汉王朝,樊丰这一只猫头鹰叫唤就使杨震被贬黜而自杀了。将这事求证于古人,这槐树的主人也不是很蠢啊。”

39、相州昼锦堂记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 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注释:

(1)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困厄:困苦,苦难。

(2)易:轻视。

(3)季子:见卷四《苏秦以连横说秦》。买臣:朱买臣,西汉人,先贫后贵。妻改嫁,望复婚,被拒。

(4)旄:竿顶用旄牛尾作为装饰的旗。

(5)骈:并列。咨嗟:赞叹。

(6)魏国公:指韩琦,北宋大臣,执政多年,并曾与范仲淹帅兵同抗西夏,世称“韩范”。

(7)牙:牙旗。纛:音道,仪仗队的大旗。

(8)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9)桓圭:古代三公所执玉圭。衮裳:帝王和三公礼服。

(10)昼锦: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韩琦以宰相回乡任官,极感荣耀,故名。

(11)绅:官服上的大带。笏:音户,大臣上朝时所执的手版,以便记事。

(12)彝鼎:古代祭器,可刻铭文。40、书蒲永昇画后

以前人画水,多用平远细皱来表现水,其中的好手也只不过能够画出波浪起伏,让别人击节赞叹,认为已经是至佳境界.但这种画法,也只能与印刷刻板的画来比较细微的差距.

到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别出新裁,画奔流湍急的巨浪,与山石共曲直,随水流过的物事的形态而变化自身的形态,号称神逸.之后.蜀人(四川)黄筌、孙知微 都领会了孙位的笔法。一开始,孙知微想在大慈寺寿宁院墙上作一幅湖滩水石画,揣度思考几年都没有下笔。有一天,仓皇入寺,急要来了笔墨,飞快如风地下笔,片刻成画。画中的水呈现跳跃奔泻的姿态,气势汹汹几乎可以冲破屋子。孙知微死后,他的笔法绝迹了五十多年。

近年(对苏轼而言)成都人蒲永升,爱喝酒,放浪,生性爱画亦适合作画,从他开始才又有了与孙位、孙知微笔法神韵的活水之作。黄居寀兄弟、李怀衮之类,都比不上他。有王孙富人凭权势让他作画,永升便嘻笑辞去.到他想画的时候,不管贵贱,顷刻便会画好.曾经在余临寿宁院水,画二十四幅水画,每到夏天挂在高堂白墙上,会感觉到阴风袭人,毛发都会竖起来。永升现在老了,难得有画,世上懂画识画的人也少。像往日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人有的把它们当做传宝。但像董、戚之类的人,可算死水,不可和永升同日而语。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在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51--55)

51、张淳传

张淳,字希古,是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被授予永康知县一职。(永康)吏民大都一向奸诈狡猾,接连上告罢免了七位县令。张淳到任后,日夜批阅案卷。诉讼告状的有好几千人,他都能判决如流,吏民非常惊骇佩服,因此告状的慢慢的减少了。凡是来告状的,张淳就告诉他审理的时间,双方都能按时来到,张淳很快的就把事情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大盗卢十八盗窃了官库的钱财,十多年没抓到,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约定期限,三个月内一定抓到他,要求御史每月下十几道命令。等到命令经常下达后,张淳假装笑着说:“强盗逃跑已经很久了,上哪里去抓捕呢。”把檄文放置一边不去执行。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十八私通,这个官吏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听到张淳的话后就把它告诉了卢十八,十八思想上于是就放松了。张淳于是就让差役诬告那个县吏欠了钱财,把那个县吏关到监狱里。然后偷偷地喊来那个县吏,以他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可以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自己被关押,而自己可以出去筹集钱财赎回。十八听说后,急忙去看望小吏之妇,于是官府趁着他喝醉了酒抓住了他。等到上报御史,才仅仅过了两个月罢了。

老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过节怨恨,常常夸大到人命来诉讼。张淳查证不符合实情就定诬告人的罪,从此没有诬陷诉讼的。永地人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张淳努力认真规劝,无力养活的,张淳就捐给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数也数不清。年成不好,天下大旱,抢劫掠夺的事公然盛行,张淳下令抢劫掠夺的人将被处死。有个抢了别人五斗米的人,张淳假装着取来死囚用棍棒打死了他,却榜示他的罪说“这是抢劫米的人”,众人都被震慑畏服。过了一段时间,因政绩卓著被上掉而离开永地,刚刚上车,却回过头来对他的下属说:“某某强盗已 经来了,距离这里有几里路,可以给我绑来。”手下人依据他的话去查办,强盗正在河里洗脚,捆绑来后,强盗服罪。永人对这件事感到惊骇,认为是有神明指点。张淳说:“这些强盗,追捕他们急了,他们就逃跑,如今听说我要离开此地,他们就回来了。我是依据道理来推测,哪里有什么神明呢。”

张淳被破格提拔为礼部主事,担任郎中,他称病离去。后来担任建宁知府,升为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的士兵,巡府考虑要解散他们,这些士兵都怒气汹汹。张淳说:“这些士兵都是非常剽悍的,留下他们就有用处,解散他们就会闹事。不如淘汰那些年老体弱的,留下那些年轻体壮的,那么留下的也不再想着叛乱,解散的也不能制造祸乱了。”巡抚听从了他的意见,事情于是安定下来。后来做官做到陕西布政。

52、石钟山命名探究

译文: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元和李渤的简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了声音像音乐声,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独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垂垂状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一样。

53、游媚笔泉记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被你找到了。”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赏析:

姚鼐写文章融考据、词章、义理为一体的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

文中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炉。全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都是如此。

54、记句容叟

我们的小船穿行过燕子矶,停泊在一座古寺旁,正好碰见一位老翁在训导几名僧人。那老翁容貌清癯而古朴,胡须和头发都已掉光,高声吟诵自己所作的诗篇,可惜牙齿残缺而发音含糊。我上前作揖并询问他说:“您老人家该是得道之人吧?”那位老人回答说:“我不是得道之人,我是被道所连累的人。”询问他的姓氏,说姓赵,是句容人。(并说)母亲怀孕之时就不吃荤腥,9岁时牙齿脱落见到肉就呕吐,于是就不吃荤腥。并发誓不娶妻,19岁那年,母亲亡故。他仰慕茅山三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想到那里求仙问道,于是神情轩昂地相约三个人结伴而去,带着干粮奔向茅山洞的所在地。茅山洞幽深昏暗,人只能趴着像蛇一样前进。老人第一个先进入洞中,不料堕入洞中的暗河,幸好水浅,没有受伤。其余二人举着火把跟随在他的身后。上万只蝙蝠哑哑怪叫,如同一大片黑云向火把扑来,火把被扑灭了。一条长三四尺的毒蛇,行进时如风暴乍起,呼呼作响。三人非常害怕,联结衣带沿着洞壁摸索前行,洞中的石块不是触着头顶就是碰了眉头,钟乳石如雨点般落下,几乎没法停留,又前行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处宽敞的洞穴,听到有钟磬和鸣的声音,三人非常高兴向前奔去,原来是石缝中滴水发出的声音。远望去洞穴中的水如黑色的海洋,雾气蒸腾深远莫测,波浪汹涌,不能够穷尽。这时候火把全部灭了,人也十分饥饿,因此三人后悔入洞太深便停止下来。打算从原路返回,一边走一边爬,迷失了返回的路。后来,忽然听到有人声似乎在天外呼唤,原来是三个人的亲戚朋友备办着祭奠用的饭菜纸钱在洞口哭号。三个人牵引着亲友递进来的绳子相继出洞,见到青天如同看到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原来洞外已经是过了三个昼夜了。老人回来以后,学习了养气呼吸法,在这三个人中是最年长的,然而最终归于衰老无用,与一般老人一样。他又极其贫穷,不名一钱,于是教几个小和尚求口饭勉强度日。常常独自悔恨凭空慕道求仙,差点死在洞穴里。后来竟然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坚称有道有仙,认为老翁讲述的话是假的,这种人真是大错特错啊。

55、山西商

有个山西商人住在北京信成客栈,平日穿衣打扮和仆从出行都非常华丽,听说是按惯例来纳税的。一天,有个穷老头来拜访这家人,仆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在大门上等候,才见到主人。只见主人神情淡漠,一顿茶的功夫之后就不在多说话了。这个穷老头慢慢露出了求助的意思。主人失意地说:现在就连税钱都凑不足了,怎么还会有余力去帮助你呢。穷老头愤愤不平,于是逢人便说:“山西商人当年穷困的时候,曾经为我生火做饭十来年。我也不只一次资助山西商人百金,使商人慢慢富裕起来。现在,我被罢官流落到这里,听说他来了,本来非常高兴,好像看到了重生的希望。本来也没有什么奢望,就是想也从他那儿得到些原来资助过他的钱来偿还些债务,然后能回老家就足够了。”老人一边说一边哭,山西商人好像充耳 不闻。这时忽然同住在一起的一个自称是姓杨的江西人,拉住山西商人就问:“这个老头说的是真的吗?”山西商人面部表情有点变形地说:“是曾经有过这回事。但是实在是能力有限,不能回报他的恩情,感到很惭愧。”姓杨的人说:“你既然是当官的,不愁没有借钱的地方。要是有人愿意借给你百金,一年内偿还,并不要你一分一厘的利息,你愿意用这个钱去报答老人的恩情吗?”山西商人勉强回答道:“很愿意。”姓杨的人说:“那你现在就写个借据吧,我就有这百金。”山西商人很不高兴地拿上钱交给了老人。姓杨的人又摆了酒席,留老人和山西商人喝酒。老人很高兴,而山西商人却应付地喝完走了。老人感谢了姓杨的人走了,而姓杨的人没过几天也换了住的地方走了,从此以后就没有来往过。后来山西商人检查钱箧发现少了百金,其他的却原封未动,不知道该质问谁去。又发现丢了一条狐皮大衣的半条袖子,而钱箧里却多了一张抵押凭证,以这条袖子抵押来二千。大概符合姓杨的人买酒所用的钱。这才知道姓杨的人原来是个梁上君子,戏耍了他一番。住在同处的人都暗暗称快。山西商人慢慢失意搬走了,谁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注释:

1.援例报捐:援例,按惯例;报捐,花钱买个官职。

2.索漠:没有兴味,十分冷漠。

3.怫然:愤怒貌。

4.举火:专指生火做饭。

5.负累:欠债。

6.书劵:写借契。

7.治具:置办饮食供张之具,这里就是置办酒席的意思。

8.惭沮:因惭愧而罢休。

第五篇: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翻译11-20

11.公仪休嗜鱼不受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仪休不接受。他的学生周永驰劝他说:“老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鱼,就必然有低就别人的脸色;有了低就别人的脸色,就可能歪曲违背法律;法律被歪曲违背了,宰相就会被罢免。虽然我喜欢吃鱼,别人肯定不会长期供给我鱼吃,那时,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吃;如果不接受送的鱼,宰相就不会被罢免;虽然很爱吃鱼,我能够自己长期供给自己鱼吃。”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的道理啊!

12.韩信千金谢漂母

韩信还没有显达时,家里贫贱,平日也没有什么善行。为了填饱肚子,常在熟人家吃闲饭,所以很多人都讨厌他。

有一次韩信在南昌亭长家白吃白住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非常讨厌他,于是每天就早早做好了饭,躲在房间里吃,等韩信来了之后,也不请他坐下吃饭。韩信察觉到他们不礼貌的举动,就调头而去。

有一天,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一些妇人在附近漂洗衣物,其中一个见韩信没饭吃,就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这样。韩信很高兴,对老妇人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妇人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养不活自己。我看你一表人才,可怜你才给你饭吃,谁指望你的报答!”

后来韩信显贵后,以千金酬谢那位老妇人。13.王粲强记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王粲擅长计算,做算术时,推理验算得很周密。他还擅长写文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写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了。14.缇萦救父 汉文帝四年期间,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说他受贿。按照刑法,专车押送他向西前往长安。淳于意有5个女儿,跟随着(囚车)在哭。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女儿不生儿子,危急时没有可以帮忙的人。”这时少女缇萦因父亲的话而悲伤,于是陪父亲往西到长安去,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吏,齐国的人都说他清廉正直,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我为死的人不能复生而感到悲痛,而受刑的人不能再改过,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去父亲的罪过。”皇上听到怜悯她的意愿,这年就去除了肉刑法。15.士铨之母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教我《四书》几句。为了我太小,不会拿笔,她就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把我抱上膝盖教我认字。一个字认识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停止。到我六岁时,母亲才叫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16.董遇三余

董遇,字季直。为人质朴而又喜爱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由于这样,很少有跟从董遇学习的学生了. 17.华歆乘船避难

华歆和王朗都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求,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18.不知有难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而担负了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19.骥称其德

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20.疑人窃履

从前有个楚国人夜宿在朋友的家里,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于是和他断绝了联系。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

下载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学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翻译完整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21--30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21--30) 21、季布巧对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

    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组 1-55 翻译

    1.杨亿巧对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对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6-10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6---10) 6.杨万里忧国 【原文】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侂胄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16-20(共5则)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文言文翻译(16-20) ★ 16、张溥嗜学 【原文】 张溥(pǔ)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

    2016当代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译文

    1、《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就哭个不停,忧伤而不吃饭。母素问他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个头的蛇......

    第十一届翻译大赛初赛原文

    第十一届“语言桥”杯翻译大赛 初赛原文1. Look at this dialogue and translate it twice as required.Consider the word dog. The word dog evokes very different image......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文言文翻译 (2015-08-05)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 (2015-08-05 131932) 1多言何益 【译文】 子禽问老师:“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范文)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启事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