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精选]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
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
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
1.2003年度本班新闻文物
2.有风从校园吹过
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
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
1.一首诗,一滴泪
2.被照耀的喜悦
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
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
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任选一题):
第一题:父老乡亲
第二题:门里门外
高中组(任选一题):
第一题:家园在我身后
第二题:雪落故园
要求:
1.800字-20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
2.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人名;
4.不得抄袭。如发现抄袭,取消获奖资格。
江苏省第四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总题目:我与文化
初中组:
1.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
2.寻常巷陌
3.时尚
高中组:
1.历史的窗口
2.混响的空间
3.我也追星
要求:
1.任选一题;
2.初中不少于800字,高中不少于1200字;
3.文体自选。
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四选一)
1、十字街头
2、好大的风
3、陪伴
4、是果实,也是种子
高中组(五选一)
1、十字街头
2、好大的风
3、阳光地带
4、我选择,我负责5、360°
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这次大赛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初中组共有四个题目:《陪伴》《十字街头》《是果实也是种子》《好大的风》。进行点评的是李震老师。从题目来看,体现了出题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出发点,这些题目可以展现宽广而又深邃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我认为前两个题目是容易构思成文的,但不容易出彩,很难写出新意,特别是《陪伴》这个题目;其中《十字街头》容易造成审题失误,可能会转化话题变成《十字路口》,那么,即使文笔优美、构思新颖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而《是果实也是种子》乍看是无从下手的,但只要选好角度,抓住果实和种子的内在关系,把眼光投向社会,是一定有夺人眼球的素材的。李震老师说这次作文中出现了三大缺点:一是吊书袋,材料陈旧;二是个人情绪严重,缺少社会热点的关注,没有“大我”;三是少提炼,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均显粗糙。
高中组共有五个题目:《我选择我负责》《360°》《好大的风》《十字街头》《阳光地带》,进行点评的是王栋生老师。这五个题目同样意在唤起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我认为《我选择我负责》这个题目太严肃,如果是只沉浸在课本中的特别是高三学生似乎是写不出什么实际内容的;《360°》题目新颖,应该是所有题目中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命题,可以自由地点击生活,全方位全视角的描写生活,开放度大;《好大的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命题,按照出题人诸会荣老师的话说,他想要看到的是一种大气飞扬的文章,我想这可能只有富有诗人气质的人才能写出他想看到的吧;《阳光地带》应该是一个最平庸的命题,好写却不易写出彩。王老师说参赛的作品中有两大现象,一是爱在文化历史的故纸堆中满地打滚,其实中国有一个余秋雨就足够了(是啊,如果个个都是余秋雨就太可怕了。呵呵);二是许多学生口吐白沫胡乱抒情,其间他举了一个满头插花的小姑娘的例子,很是通俗幽默。同时王老师还指出这次大赛作文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宿构嫌疑,二是没有读者意识,不过是不超过1500字的文章,开口见喉咙就好,哪里须要羞羞答答一直不见主题。
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2008年
初中组(三选一)
1、猛抬头(69人写)
2、向平凡致敬(61人写)
3、其实他也聪明(9人写)
高中组(三选一)
1、生活不在别处
2、说名次
3、猛抬头
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作文题
从下面的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不得抄袭。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凡人都有人性。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性的解释之一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对于现代人,特别是我们少年人,加强自身健全、阳光的人性修养极为重要,而社会、生活、经历、人则是我们人性修养最好的老师,因为她们能告诉你: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性,怎样才能具有你希望的人性……
作文要求:
1.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不得抄袭。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淮安赛区高中复赛试题
复赛时间:
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复赛题目:
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何体验、感受、经历? 请以“前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篇: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及获奖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
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
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 1.2003本班新闻文物 2.有风从校园吹过
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
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 1.一首诗,一滴泪 2.被照耀的喜悦
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
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
江苏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任选一题):
第一题:父老乡亲
第二题:门里门外
获奖范文
父老乡亲
自从有了同在桑梓共同呼吸的那一丝冲动开始,父老乡亲就不再是谈吐间一个简单的字眼。曾几何时,它已被灌入了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独特秉赋,成为乡人心间一方漩涡世界的魔井。
父老乡亲,像一壶久经泡制的功夫茶,须红泥小火炉轻煨慢炖,用火焰细细蒸腾,待只剩下茶中精髓的那一刻,一气呵成,灌入宜兴紫砂壶,静坐藤箱,待君品尝。君可细啜名种,亦可牛饮茶汤,但无论怎样,它都会滋润你的喉嗓,温暖你的心田。无论你身在故里或是客居他乡,均可一品其香醇。烦恼时,它似忘川水,一切不悦都化为烟云,惟留温馨徜徉心间。快乐时,它似玉液琼浆,使你的春风得意多了一份归属感,从此你便不再寂寞,孤伤。
父老乡亲,像一盘玄机妙藏的棋局,每个人都在其中司行各自的职责,无论你官居宰辅或是一介布衣,都只浓缩为其中一分子,共同演绎着人生的浮沉荣辱,共同构建着一方水土。瓜棚豆架下的村夫野老,闹市茶寮里的有闲阶级,均可为其投下一子,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亲和力,它才拥有了吐纳百代,生生不息的秉承。观生死,识兴替,知古今。观此局者,只有心静如水,才能了解个中趣味。
父老乡亲,像一张蜿蜒百尺的画卷,画上可以是清明上河,溪山行旅,自古丹青妙手,无不为其抹上一笔,骚人墨客,在此川行华章。每个乡人的落款也不偏不倚的烙上。它永远是海外游子亘古不易的行囊。也许你只是隐居山林的一只闲云野鹤,但当你翻开这一画卷,你也会不自主为乡情所折服。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你对身处之地的眷恋。全世界的人都是你的父老乡亲,胸襟开阔,这世界便小了。
乡亲父老,有了你们,我这一生便不再似不系之舟,匆匆过客,你永远是我身心的栖所。
门里门外
门,是一个带有归结性的字眼。
不论是门里的微熏薄醉,抑或是门外的车水马龙,隔着一道门,便是两个迥异的世界。
有句话叫作“侯门一入深似海”,说的便是门里。一个曼妙多姿的少女,点上绛唇,披上滚着金边、绣满凤凰喜鹊的嫁衣,被轿子抬着,晃晃悠悠走进了她另一半的人生。或许这才是那个时代赋予女人的归宿。
“庭院深深深几许?”纵使浑身解数,又奈何得了天?即使再多一两个王熙凤,终究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只能空对着那面模糊的铜镜,唱着白发红颜,唱得支离破碎。“试看春残花渐落”,待到那一川烟草朦胧了月光,云轩信笺上的斑斑泪痕便是老死的红颜。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愿将自己奉送给时间碾碎的凹凸院墙。譬如那可敬的生命——昭君。鞭儿轻轻一挥,便直指塞北。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至少,她逃离了那扇宫门以及门里的金粉,尽管她在那苦寒之地,必定夜夜梦到繁华的故乡。
这只是一个特例,其余则为形如枯槁的生命。门边的风景,便是别离。
似乎所有的文人都有别离的惆怅。或许是在真正意义上的门边,“执手相看泪眼”,类似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昼雨初歇。”必定是在一个凉意微露的秋日,有山,有水。一壶暖酒,一叶轻舟,一个戴斗笠的摇橹人。那边的催促声已然响起,震颤得树上的乌鸦扑棱棱直飞。长衫的诗人饮尽杯中最后一滴酒,无语凝噎,直视前方,正是“暮霭沉沉,千里烟波”。
门,见证的便是泪光,便是望断天涯路。但门外,“桃花依旧笑春风”。
历史中不乏在门外轰轰烈烈的斗士。鲁迅刚跨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便用笔开拓了一番新的天地。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的诗,没有无病呻吟的虚情假意,只有纵横的旷野,飞扬的思绪。
或许在门外,作出另一种姿态是对的。毕竟,门里和门外有客观的区别。
同样,鲁迅的朋友,一个会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女子,一个与昭君有着同样脾性的女子,在青灯黄卷下,质问门外的众生。
这是向上的人生。
有另外一个女子,自称是槛外人。
妙玉,带发修行类似于隐修女的人,在凄凄静静的陇翠庵中,了此残生。她既比“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林黛玉多一些孤高自傲,又比惜春强一份风流文采,然而她始终是最悲哀者。
这是否算门外,或是门里的最深,都无从知晓。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不能不说是名副其实的谜。
抑或,门的终结性,本来就无从定义? 如果说门里属知性,门外便属烈性。
如果从门里向外看,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若是在门外朝内窥,便有“墙内佳人笑”。门里门外,是别样的人生。高中组(任选一题):
第一题:家园在我身后 第二题:雪落故园
要求:1.800字-20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2.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如发现抄袭,取消获奖资格。
江苏省第四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总题目:我与文化 初中组:
1.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 2.寻常巷陌 3.时尚
获奖范文:
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
当寒风席卷着落叶在十一月的天空中尽情飞舞时,秋天的乐章便开始在人间奏起。树木的黄衣被一层层脱去,无情的北风撕扯着将它们撒满大地。漫步于林间,四下一片萧索的荒景,找不到任何一朵能够逃脱秋风摧残的花儿。的确,大自然是与人性情相通的。臵身于一片枯黄中,我的心头也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挥之不去。回想起前段时间,学习处在低谷,这不禁令我有些心灰意冷,心中对自己的志向开始怀疑,甚至是自嘲。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我就像这北风中的花朵,已经承担不起装扮大地的责任,我的信念也如一朵孤独的即将凋零的花儿,在秋风一般冷酷的打击下,显得如此脆弱和单薄。
那晚回到家,爷爷仍在院中安坐,天已凉,我用低沉的腔调劝道:‚进屋吧,外面真冷。‛爷爷似乎若无其事:‚再呆一会儿。‛我叹道:‚这里早已被秋天‘扫荡’光了,成了一片秃地,还有什么好留恋的。‛爷爷笑了笑:‚秃地?殊不知在这秃地的下面正悄悄进行着一场无声无息的拼搏。‛说罢,便吟起了小时他教我的那首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晚躺在床上,我将后两句诗反复吟哦,渐渐地,我开始有所领悟。爷爷的话很有道理,院子中树叶飘散,花瓣零落,草叶枯黄,但这一切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秋天的本质在于地下!当地上的叶因承受不住打击而死亡,地下的根却在悄悄孕育新的生命,它在无边的寒冷与黑暗中承受了痛苦的折磨,但它仍然挣扎着,坚强地生存着,只为来年能够绽放出更美丽的新生命。
人类的生命历程也是如此进行。人的一生也会经历无数个沉寂、萧索的秋天,这是我们人生的低谷,是生命必将经历的过程。没有人能够许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没有人能够预言命运将在哪一个急转弯中踉跄跌倒,人生的秋天随时都会到来。然而面对这一切,不同的抉择会获得生命对我们不同的回应。如果选择了懦弱与退缩,那么挫折的弹簧会变得更加强劲,将我们一下子击垮;但如果我们选择了坚韧与奋进,那么我们便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在人生的秋天中坚强屹立,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思绪的列车行驶到这里,一个声音不禁在心中呐喊:‚坚强起来!‛这喊声让我心头的热血再次沸腾,这喊声正激励着一个跌倒在人生秋天的我重新站起,向着远方奔跑,去追寻那春暖花开的时节。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生机盎然的春,那甜美的梦在我心中回荡着,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
时
尚
当端午节已简单到“粽子节”时,当清明节可以请人代扫墓时,当中秋节可以用一个短信代替全家团圆时,当圣诞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时,当年轻人满口英文却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人潮正在涌向西方;我们不得不担忧,也许有一天,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将会在博物馆里出现……我们看到,一种原本属于东方大地的古老文化正在悄然流逝。向西的途中,人潮汹涌——人们都被那所谓的时尚吸引着。
在情人节送出鲜花,在愚人节开开玩笑,在圣诞节寄出精致的贺卡……不知何时,这些都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要紧,过吧;知道感恩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要紧,过吧;知道万圣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要紧,过吧!为什么?因为这是时尚!
于是乎,春节,这个原本欢腾热闹的日子便在时尚中渐渐隐去。有人开玩笑道:“若不是放几天假,都要忘了过年是什么滋味了!”当春节可以用“放假”诠释时,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化一种莫大的悲哀!
因为时尚,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正在流失,那么,必将有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想来填补。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哈日”、“哈韩”。永远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西方的十字架出现在散发着馨香的古寺旁时,那将意味着什么。后来我真的看见了:那金属的十字架在阳光下一闪,只是一闪而已,却让人晕眩。霎时间,十字架的光环笼罩了大地,冥冥中我的思绪漫天飞舞,记忆深处的东西在眼前一一浮现:曾经被我系在手腕上的红丝线,端午节门前的艾草,中秋月圆,清明雨丝纷飞,行人落泪,穿着旗袍的少女笑靥如花……然而,我却不知它们该臵身何处,因为这片热土已被“时尚”主宰。恍惚中,似乎看见它们在漫天飞舞,我寻不到太阳的光辉。
包粽子的人少了,包饺子的人少了。尽管超市里的速冻粽子、速冻饺子品种齐全,但那只是一种形式,而我们需要的,却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的流传。
回过神来,我依然站在古寺的菩提树下。古寺的钟声响了好久好久,我禁不住又浮想联翩。远远的,似乎看见张骞正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走得那样艰辛;看见李白正邀明月对酒当歌;看见世界正因我们的四大发明而悄然改变;看见曾经的古老中国正以她独特的方式蕴育着一种神圣的文明。但是时尚,竟这样轻易地赶走了它们。一块块来自西方的石头重重落下,中华大地一片狼藉。古寺的钟声依然响着,我听见的,却是警钟长鸣!
近日,媒体上关于中韩端午“申遗”战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韩国欲将端午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联合国申报。后经官方证实,韩国“端午节”乃是指江陵的端午祭活动。11月24日,联合国批准了韩国的申报。虽然事前中国有关专家竭力声称,韩国申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依然隐隐觉得并非如此。而现在,“权威人士”又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真令人哭笑不得!现在,我们应该觉得苦涩,进而反思,而不是自慰!
也许,不久之后,这场“端午之争”便会被人们淡忘,但我认为,这件事为我们带来的警醒,却应在国人心中长存。韩国人在为保护传统文化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又怎可袖手旁观?时尚,已让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若千年的文化在我们手里丢失,我们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做些实事吧,别让三闾大夫“长太息以掩涕兮”,恸哭地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民族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却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民族。回望历史长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岂是“时尚”二字可以比的?
朋友,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别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别忘了自己还肩负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中国人,站稳了!在世界追逐时尚的西去的人潮中,让我们一起一路向东!
寻常巷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题记
有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诗中小楼深巷,风雨萧瑟,灯黄晕染,便是那寻常巷陌中幽幽散出的诗意了。
诗韵最浓在江南,江南的青石板桥中纵横着条条深巷。在那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江南,条条古朴的小巷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再寻常不过的雨天,卖花女的叫卖声穿过条条雨巷,轻扣那润润的竹帘,一夜的雨声在那浸透了浓浓水意的深巷中迂回。瞧得见那水韵江南,深巷中的一隅;瞧得见那诗意水乡,寻常生活的一景;瞧得见那如画雨夜,蒙眬中的一瞥。
寻常巷陌,在这江南水乡弥漫着的水汽中酝酿,酝酿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深巷文化。
一直记得王家卫电影中那昏黄灯光下的深巷,那隐在上海弄堂一角的深巷,那被蒙上一层阴霾记忆的潮湿深巷……老上海是一个旧时代的代名词,印上了那种留声机的咿咿呀呀,印上了那种发黄老照片上才有的记忆,无疑,这层记忆被烙在阴暗潮湿的弄堂里,那讲述老上海的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深巷里。在深巷的弄堂口避雨,是再寻常不过了;在深巷的转弯处相遇,是再寻常不过了;在深巷的氛围中酝酿出的情感,也是再寻常不过了。
寻常巷陌,在这上海特有的昏黄记忆中被回味,回味出一种略微带着忧伤情调的弄堂文化。京韵十足的胡同深处,高墙密闭的宅院四周,无不是那北京的深巷。胡同口,小贩们争抢着生意,四合院门前脚夫们争执着价钱,条条深巷的尽头有繁华的街道,条条深巷的转弯处有卖糕的梆梆声,条条深巷的迂回处有缕缕炊烟。于是我又仿佛听到了《茶馆》里送往迎来的声音,《四世同堂》中争执不休的声音,《骆驼祥子》里拉车的蹭地声;我似乎又亲眼见着了那京剧的戏台,那卖小吃的推着的木轮车,商人们日夜兼程运送的货物。
寻常巷陌,在这漫溢着京腔京韵的北京胡同中被咀嚼,咀嚼出一种笼罩着陈旧气息的胡同文化。品味着不同的‚小楼深巷‛,细听着不同的历史回响,忽然觉得再寻常不过的也变得诱人了。寻常巷陌引发的不只是如诗画般的意境,也有那无从抒发的一腔愁绪,那无法释怀的一份情感,更有那无法书写的古老文化。沉迷于其中的我们,被这别具魅力的寻常文化所吸引,在这静默中走向丰富而悠远的历史。高中组:
1.历史的窗口 2.混响的空间 3.我也追星
要求:1.任选一题;2.初中不少于800字,高中不少于1200字;3.文体自选。
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四选一)
1.十字街头 2.好大的风 3.陪伴
4.是果实,也是种子 高中组(五选一)
1.十字街头 2.好大的风 3.阳光地带
4.我选择,我负责 5.360°
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这次大赛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初中组共有四个题目:《陪伴》《十字街头》《是果实也是种子》《好大的风》。进行点评的是李震老师。从题目来看,体现了出题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出发点,这些题目可以展现宽广而又深邃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我认为前两个题目是容易构思成文的,但不容易出彩,很难写出新意,特别是《陪伴》这个题目;其中《十字街头》容易造成审题失误,可能会转化话题变成《十字路口》,那么,即使文笔优美、构思新颖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而《是果实也是种子》乍看是无从下手的,但只要选好角度,抓住果实和种子的内在关系,把眼光投向社会,是一定有夺人眼球的素材的。李震老师说这次作文中出现了三大缺点:一是吊书袋,材料陈旧;二是个人情绪严重,缺少社会热点的关注,没有“大我”;三是少提炼,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均显粗糙。
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2008年
初中组(三选一)
1、猛抬头(69人写)
2、向平凡致敬(61人写)
3、其实他也聪明(9人写)高中组(三选一)
1、生活不在别处
2、说名次
3、猛抬头
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初中组作文题
从下面的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凡人都有人性。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性的解释之一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对于现代人,特别是我们少年人,加强自身健全、阳光的人性修养极为重要,而社会、生活、经历、人则是我们人性修养最好的老师,因为她们能告诉你: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性,怎样才能具有你希望的人性„„
作文要求:1.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不得抄袭。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作文点评
生活不在别处 作者:曹小曼
门前有棵银杏树,矮得可笑。可到了吐叶时却从未落后过,在微风中“呼啦呼啦”地反显得更得意些,甚至更招摇些。
偶尔心血来潮,我会极热心地凑上前去听它那么浅吟低唱一番,有时也会极耐心地挑几片,笨手笨脚地一阵刷洗后,煞有介事地题上几句。但这些确实是心血来潮而已,我几乎从来都不记得在银杏低唱时自己又做了哪些美丽的构想,那些自题的书签我都写了些什么,都被我塞到哪本书里去了。
直到前几天,为了找些材料,重拾冰心老人的《繁星》,一枚小小的银杏叶书签悠然落地。我望着躺在地上的银杏叶,上面小心翼翼写上的字迹依稀可辨。不觉有些好笑,怎么,难道自己有时候真的这么幼稚吗? 我弯腰想捡起它,不想时间太久,那叶片竟脆脆地在我指尖上碎了!真的就在那一瞬间,心里的某些东西都那么无遮无拦地配发了。我像疯了一样,跑到镜子前自言自语……
我的生活,请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你在哪里?
我从来都不能算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我习惯于遗忘,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生活,习惯于像做银杏书签一样心血来潮,现在好了,我把“生活”弄丢了。
又是一个雨天,我撑伞走出家门,准备到村子里去转转,或许会有收获,毕竟,这是我的村庄。我的村庄老了,当我像现在这样终于记得思考我的生活之所在时,她已然在时光的沉默中为自己做了一件荒草材料的披肩,而一直以来,我将自己对她的忽视看成是理所当然。我茫然地转着我花伞,远方的小学、近处的河、绿油油的麦田、屋檐边湿漉漉的炊烟,都在濛濛细雨中和着我那老槐树的轻歌融入我的小河,我的雨引着河,我的河载着雨,飘得太远,那么难回头……哈!生活生活,它可不就在这里么?
还记得在河边捶衣的母亲说过:“丫儿啊,过日子不就这样吗!”
我的生活就在这生养我的村庄里呀!奶奶常穿的蓝布褂,爷爷常吸的老烟斗,爸爸钓鱼时常坐的老树根,妈妈卖豆腐时常挑的扁担,还有我常敲槐花儿的槐树,它们全在这里,无一缺席。我兴奋得想叫,想跳,想闹,我找到生活啦!它不在别处,它就在这村庄里,并将一直在我心里。
冷静下来想想,不光是我一个人生活在我脚下的土地上,在我内心里,其实所有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生活之所在,这个所在不是在别处,正是我们那真实的心灵。
我常看到一些老人在冬天里围坐在某个墙根下或某个小土坡向阳背风的一面,说着哪家小子腊月里迎亲,哪家姑娘找了好人家,又有哪村的一个老人老去了,再接着说说自己对人生、对生死的怕或不怕。他们所有人都在享受阳光,就像臣子跪受浩荡的皇恩一样因有功而心安理得,因圣洁而虔诚。他们要离开了,这时便会夸张地拍拍屁股上的灰尘或偶尔粘上的稻草。每每看到这些我都很感动。你看他们安静而踏实的神态与言谈,那是真真切切地认定了自己的生活就在此啊!他们常谈死亡,常谈疾病,红白喜事一并拿来在这土坯上、屋檐下、阳光里齐整地排排、晒晒,晒干了揣进怀里暖心,晒香了点进烟袋像老牛一样反刍。死谁不怕呢?但历经沧桑的老人已如温厚的大地。生是生活的现在,死却是远不是生活的终结,生活不在别处,它就在门前的两亩地里。他们不是诗人,但一切在他们眼里都被诗化;他们不是哲人,但有些问题,他们懂!
我常想起银杏书签,它破碎的经脉如今如同扎人的玻璃碎片一样植入我心。痛啊!想我的村庄时会痛,想我村庄的老人时也会痛。痛彻心扉时会分明感觉到心头结起泪痂,留下伤疤,不敢去碰,于是就不再多想生活,甚至想就这样大大咧咧地傻笑下去,其实也不错。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生活不在这消极遁世里。那天我破天荒地,极细心地用纸包起那枚银杏叶书签的碎屑,心中不停地默念:注意注意,千万不能让生活这样还未及抓住便碎掉。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确定自己的位臵时,它已经燃完了。”
真庆幸自己终于明白过来,应该不迟。生活在哪里?生活不在别处,就这里,心口的疤痕,痛痛的还在。评奖者说:
物象——灵动的载体
文章的高下,说到底是见识的高下。生活不在别处,是一个哲学色彩很浓的命题,不是很容易把握。对于生活,我们习惯于走马观花,习惯于遗忘,要么在平淡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要么在斑斓的浮华世界里“把生活弄丢了”,这确实是很多人的生存状态。但让一个中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勉为其难。如何把持自己,如何确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小作者以有限的生活阅历,在很短的参赛时间里,如此准确地把握命题要义,举重若轻地演绎出自己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不禁令人感佩!
值得玩味的还有,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形象感的追求和对物象的选择非常精当,对银杏叶书签的描写,生动、细微,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银杏叶书签既构成了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情感的灵动载体,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独到的生活感悟,自然清新,犹如贯穿万里长空的一道彩虹,给人以丰富的哲理思考和艺术享受。文章最终在众多的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等奖的第一名,既可喜可贺,也是实至名归。
第三篇: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决赛题目集锦(全)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决赛题目集锦
第三届: 第一题:家园在我身后第二题:雪落故园
要求:1.800字-20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2.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如发现抄袭,取消获奖资格。
第四届:1.历史的窗口2.混响的空间3.我也追星
第五届:1.猜一猜,我有多爱你2.和3.一张白纸
第六届:1.十字街头2.好大的风3.阳光地带4.我选择,我负责5.360° 第七届:
1、生活不在别处
2、说名次
3、猛抬头
第八届:1.那一边2.章法 3.慢4超越平凡5.北大招生实名推荐制之我见
第九届:1.代价2.穿越3.心中的桃花源
第十届:1.淡2.适度 3.俯仰之间
第十一届:1.假如我是莫言2.说“格”3.独唱
附: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近几年获奖情况
(1)在2006年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相婷婷省二等奖;
(2)在2007年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相婷婷荣获省一等奖第二名(辅导老师:朱跃生),徐希然获得省二等奖,单程秀省三等奖;
(3)在2008年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孙盼盼、张小凡、茅迪三名学生获得省二等奖;
(4)在2009年省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卢欢、王杨娇、李可心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5)在2010年省第九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顾珊珊、张茂冉二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6)在2011年省第十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赵晶晶荣获省一等奖(辅导老师:徐雪梅),李可心、翟宁宁二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
(7)在2012年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与社会”大赛中,尚文佳、何文欢二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辅导老师:朱跃生)。
第四篇: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节选题)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4.《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 D.《离思五首》
6.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7.“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8.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1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1.赠范晔 陆 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 花 春 叶 梅)
2.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 看 见 望 瞻)
3.三台春曲 许 棐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 清 风 轻 淡)
4.渔歌子 刘 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 雪 积 落 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
1.江上即事 郭 武
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
2.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
3.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红()!(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
4.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人置粟于盎()2.鼠恣啮()
3.人教以)4.乃以糠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5.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分)
1.鲁欲将吴起()
2.吴起於是欲就名()
3.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4.鲁君疑之,谢吴起()
5.以明不与齐也()
6.游仕不遂()
7.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8.是以哭之()
9.吴起对“鲁君”的“疑之”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
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
10.鲁君在鲁人“恶吴起”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
鲁君疑之,谢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
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11.鲁人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李克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后将“不知其死所矣”。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
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4.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①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②?”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③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晏子春秋》)
注:①得微:恐怕,莫非。②辱:委屈(你来)。③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
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6分)
1.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丘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分)晏子:“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
司马穰苴:“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
4.晏子: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请从“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
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凡是文化者无不知晓,写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朴实自然。收进了《唐诗三百首》,也收进了许多教科书。读过这首诗的人就知道了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来到苏州后就想到此一游,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使得寒山寺成了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这寒山寺还会变得更热,从经济上来看简直是一个跨国的大企业,这种企业还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只须完善防雷和防火的设备。
枫桥镇上那些开饭店的,开茶馆的,卖工艺品的,卖石砚的,卖拓碑的,开出租车的,蹬三轮车的……都得感谢张继老爷爷,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养活了我们这些日益增多的人口。
文化人也因此而扬眉吐气了,别以为“___A___”,这文章拐弯抹角地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腕可以开创像寒山寺之类的 “企业”,可以世世代代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何止一个寒山寺呀,“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那么几句诗文来渲染的话,那无限的风光也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
“山不在高,有文则灵”。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老舍茶馆”、“咸亨酒店”。鲁迅与老舍可算是泽及乡梓了,特别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被人打断了腿的穷酸货却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___B___”?不然,即使单纯地从经济角度看,书生也是有用的,只是知识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而已。“__C__”,书生们又何必汲汲于眼前,大可不必在孔方兄的面前低声下气,你手里的笔是一根巨大的杠杆,是可以把一座山托起来的!你手里的笔是一根魔棒,它可以化作一道长桥,一座比枫桥更硕大无比的长桥,让你的后来者从这座桥上走向精神和物质都很丰富的明天!大可不必看见人家有了汽车洋房心里就酸溜溜的,更不可因此而弃笔。(《寒山一得》)
1、下面三句诗文是从原文的ABC三处抽出来的,结合文章的意思,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诗句填入原文的横线上?(6分)
(1)文章千古事(2)乱世文章不值钱(3)百无一用是书生
A()B()C()
2、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4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
(),轻舟已过万重山
3、根据文章的意思,请为下面的内容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文章的样式相同。(6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简述理由。(比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 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 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 B.尚书省的别称 C.枢密院的别称 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 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 B.风雪 C.风雨 D.风浪 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炳麟 D.顾炎武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 A.《浣溪沙》 B.《雨晴》 C.《谒金门》 D.《定**》 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
A.心有灵犀一点通 B.走马兰台类转蓬 C.分曹射覆蜡灯红 D.画楼西畔桂堂东 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 A.草地 B.苔藓 C.浮萍 D.爬山虎
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 陆 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 花 春 叶 梅)22.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 看 见 望 瞻)23.不见梅花 陈与义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想得苍烟玉立,都()江上人家。(长 在 开 藏 住)24.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危石,日色()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响 撞 咽 轻 轰)(暖 照 盖 染 冷)25.三台春曲 许 棐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 清 风 轻 淡)26.渔歌子 刘 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 雪 积 落 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27.江上即事 郭 武
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28.农家六言 杨万里
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水光。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动词。)29.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30.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
(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31.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 32.有人置粟于盎()33.鼠恣啮()34.人教以术()35.乃以糠易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36.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分)38.鲁欲将吴起()39.吴起於是欲就名()40.曾子薄之,而与起绝()41.鲁君疑之,谢吴起()42.以明不与齐也()43.游仕不遂()
44.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45.是以哭之()
46.吴起对“鲁君”的“疑之”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47.鲁君在鲁人“恶吴起”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鲁君疑之,谢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超过4字)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48.鲁人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9.李克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0.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后将“不知其死所矣”。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51.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①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②?”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③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晏子春秋》)注:①得微:恐怕,莫非。②辱:委屈(你来)。③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6分)
53.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梁丘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分)晏子:“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 司马穰苴:“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 56.晏子:__________________ 57.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8、请从“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默写毛泽东的任何一首旧体诗词(4分,错1字扣1分,扣满4分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
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凡是文化者无不知晓,写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朴实自然。收进了《唐诗三百首》,也收进了许多教科书。读过这首诗的人就知道了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来到苏州后就想到此一游,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使得寒山寺成了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这寒山寺还会变得更热,从经济上来看简直是一个跨国的大企业,这种企业还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只须完善防雷和防火的设备。
枫桥镇上那些开饭店的,开茶馆的,卖工艺品的,卖石砚的,卖拓碑的,开出租车的,蹬三轮车的……都得感谢张继老爷爷,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养活了我们这些日益增多的人口。
文化人也因此而扬眉吐气了,别以为“___A___”,这文章拐弯抹角地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腕可以开创像寒山寺之类的 “企业”,可以世世代代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何止一个寒山寺呀,“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那么几句诗文来渲染的话,那无限的风光也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
“山不在高,有文则灵”。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老舍茶馆”、“咸亨酒店”。鲁迅与老舍可算是泽及乡梓了,特别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被人打断了腿的穷酸货却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___B___”?不然,即使单纯地从经济角度看,书生也是有用的,只是知识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而已。“__C__”,书生们又何必汲汲于眼前,大可不必在孔方兄的面前低声下气,你手里的笔是一根巨大的杠杆,是可以把一座山托起来的!你手里的笔是一根魔棒,它可以化作一道长桥,一座比枫桥更硕大无比的长桥,让你的后来者从这座桥上走向精神和物质都很丰富的明天!大可不必看见人家有了汽车洋房心里就酸溜溜的,更不可因此而弃笔。(《寒山一得》)
60、下面三句诗文是从原文的ABC三处抽出来的,结合文章的意思,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诗句填入原文的横线上?(6分)
(1)文章千古事(2)乱世文章不值钱(3)百无一用是书生 A()B()C()61、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4分)不识庐山真面目,()(),轻舟已过万重山
62、根据文章的意思,请为下面的内容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文章的样式相同。(6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题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简述理由。(比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B、2 D、3 B、4 C、5 B、6 C、7 C、8 D、9 A、10 C、D、12 A、13 B、14 C、15 D、16 B、17 D、18 A、19 D、20 C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21春、22窥、23藏、24咽冷、25轻、26雪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27春、28逗、29青、30肥瘦、31凉缺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32.缸 33.吃 34.方法 35.换
36.一个多月后,米都快被老鼠吃完了,主人对此感到忧虑。
37.这天晚上,老鼠又来了,非常高兴地跳入米缸,没料到全都溺水而死。
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38.让……做将 39.成就 40.轻视 41.辞退
42、结交、帮助
43、成
44、脚后跟
45、因此 46.杀妻求将 47.鲁君拒起
48.鲁人评价的目的是想让鲁君罢免(不任用)
49.吴起;魏国大臣李克评价的目的是想让魏文侯任用有带兵打仗才能的吴起。(意思对即可)
50.士为知己者死
51.吴起于是到了鲁国,学习兵法来为鲁君效劳。
52、士兵中有人生了疽疮,吴起用嘴为士兵吸脓血。
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53.被元端,立于门
54、介胄操戈立于门
55、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56、晏子的身份是主管政事的官员(意思对即可)57.司马穰苴的身份是主管军政的官员(意思对即可)(重点理解的词语是“故”:指外交方面的事情;“事”:指国家的重大事情;“兵”:指军事行动方面的事情;“叛”:指大臣内部叛乱的事情)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
58、(参考答案)首句写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柳枝刚抽嫩芽,是初春的色彩。“两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59、错1字扣1分,扣满4分为止。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60、A(2)B(3)C(1)61、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岸猿声啼不住 62、略附加题
参考答案:“失”有迷茫的感觉,给人无尽的想象;“阔”的感觉更加真实,是对实际的描写。(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