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抒情散文阅读考点和例题
抒情散文阅读
主讲:熊凯军
一、考点导航
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通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意思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更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抒情散文,就成了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命题热点。主要考察:(1)理解主旨。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2)文意概括。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说出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3)情感把握。能够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4)写法探究。品味作品的妙处,说出文章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情景结合、角度转换等方面的特色。(5)品读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说出其中渗透的感情,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6)个性解读。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感悟。(7)迁移模仿。连接生活,谈相关的经历、感受或是进行片段的写作训练。
考点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阅读时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为表达中心思想而反复出现的中心句。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第三,通过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
考点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从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就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考点3:品读语言
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考点4:赏析艺术手法
欣赏抒情散文,要重视艺术手法的赏析。艺术手法因文而异,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将自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象征是抒情散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要充分理解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地方也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探讨的地方,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二、典例剖析
例
1、(南通)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生命中的碧伞红灯
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
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
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云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你不在的时候,还有人传唱你,那一定是你把芬芳留在这个世界上了。于是人们口齿生香,津津乐道。
⑩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你的生命将____________________!给生活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那时候,满世界将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马德/文,有改动)
(1)本文题目中的“碧伞红灯”既指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指__________。
(2)根据全文内容,概述为自己添加“碧伞红灯”的意义。(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根据第③段内容,邰丽华的事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精神和创造”指的是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第⑩段的内容,注意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
给自己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你的生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抒情散文的阅读欣赏。从四个方面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第(1)题是对文章主题理解的考查。从全文来看,“碧伞红灯”,指的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心态。第(2)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要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根据文章的一些具体文段加以提取。第(3)题是重点语句深层含义的理解,本题可以结合邰丽华的身世与本文主题来回答,邰丽华是现实生活中诸多身残志坚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就是对自身能力的发掘与创造。第(4)题是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可围绕文章主题与具体文段上下句特点来分析,补充的内容要反应出生活的丰富多彩或充满情趣等。答案:
(1)生活中的感恩之情、积极心态和创造精神(意思对即可)。(2)①点缀平凡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②在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境遇中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③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同时,为世界留下宜人的芬芳。(答出其中的两点且意思对即可)(3)身残志坚,用舞蹈诠释生命的美丽(答“生命的蓬勃/人性的高洁”或其他,意思对即可)(4)示例:因此而绚丽多彩,情趣盎然,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芳香。
例
2、(北京)阅读《老北京的小胡同》,完成第(1)~(5)题。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 乾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
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三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11)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13)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1993年10月6日
(选自《萧乾散文》,有删改)
(1)从第(4)段中找出与第(1)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作者对胡同“交响乐”的描述中,你体会老北京的小胡同生活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第(9)(10)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抒情散文阅读能力。文章由具体的“小胡同”写出作者对北京风土人情的熟悉,喜爱,一种依依思绪贯穿全文。文章从五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感知能力。第(1)题是文章相互照应的句子,认真读内容,应该很容易找到。第(2)题是搜集信息能力的考查,在相应段落中依次找出来就可以,要细心认真才行。第(3)题是概括段意,注意先找到中心句。第(4)题是对词语理解的考查,注意其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第(5)题是发挥题,考查学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要记住紧扣文章本身的内容来答。答案:
(1)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2)丰富,和谐(有趣、安宁)。(3)回忆儿时丰富多彩的游戏生活。(或:回忆儿时游戏之乐。)(4)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5)“感触”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感。示例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示例三:对城市建设中不适当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例
3、(安庆)阅读《晨》,完成(1)~(5)题。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
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深不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1)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__________、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2)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散文最大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文章围绕“晨”选取了许多景物,描写了“晨”的种种特征。作者将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融入其中,使得文章情景交融,富于诗意。答题时要注意作者的情感态度。第(1)小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的关键是细细地品读,并关注题干中的“依次”一词。第(2)小题考查句子特殊含义,这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常见的考点。答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前后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第(3)小题考查语境中修辞的作用。第(4)小题考查对文章中心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和把握。综合理解文章,大致上可以从三个角度回答:①新的一天的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第(5)小题考查对全文写法的理解和概括,是在第4小题基础上的概括和深化。答案:
(1)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
(2)①鼓舞人心,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3)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4)①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
(5)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例
4、(济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②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__________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__________碧玉,在__________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__________晶莹的露珠。
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
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④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⑤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中午,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洒落一地的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⑥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⑦但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着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
⑧“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候,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⑨故乡的榕树啊……
1、请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记忆里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叠词分别填入第②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串串
B.团团 C.片片
D.袅袅
3、联系上下文,仿照第⑥段划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将你的感悟写在“品味”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信息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读懂课文的意思。
2、本题考查叠词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可结合语境进行筛选、辨别、确认。
3、首先要分析句式特点,找出例句中的关键信息。诗意的想象和联想是答题的关键。
4、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选取一个语言优美、有思想、有意境的句子。可以从内容上进行评析,突出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也可以从表现手法上来谈,对文章构思的技巧进行点评。也可以紧扣一两个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揭示人物心情。答案:
1、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船划;夏日,在榕树下的石板条上休息、纳凉。
2、B、C、D、A
3、略。只要言之有理,符合语境特点即可。
4、示例: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
抒情散文阅读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鉴赏散文的技法、步骤,主要有:
一、明确特点,了解分类。明确散文的内容和形式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是阅读鉴赏
散文的基础,前文已经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二、抓线索,识文眼。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就是把珍珠贯穿起来的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散文中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或者是时间、空间等。复杂时,线索不只一条。抓线索一是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二是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如《白杨礼赞》;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如《海燕》);三是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是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文眼,是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即文章的点睛之笔。读散文识得了文眼,就等于拿到了入门的钥匙。文眼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例如《背影》就是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每次情况不同而抒发父子深情的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背影”既是线索又是文眼。再例如《白杨礼赞》中作者几次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这种包含象征意义的议论抒情句正是文眼所在。抓住它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脉搏,抓住了阅读的关键。
三、巧借联想,领会意境。散文在行文上常常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因景写情。充分地展开联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重要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抓住联想的“联系点”——形与神的共同点,能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领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社会及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
四、揣摩词句,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要比其他文体更严格,更凝练。品味散文的语言,一方面要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等。因为散文的语言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同语言美所共同融合成的独特美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就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在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积极修辞、表达情感,使语言产生特殊审美效应的。
第二篇:债券市场考点例题
第一部分 发行业务
一、知识点
1. 债券发行品种—按发行主体、付息方式、偿还期限、选择权特征、币种及其他类别划分;
2. 债券发行方式—招标发行、协议定向发行、簿记建档 3. 债券招标方式—数量、价格、利率、利差招标
4. 债券中标方式—等比数量中标、统一价位中标(荷兰式)、多重价位中标(美国式)、复合式中标
5. 债券发行流程—签署协议、开立账户/变更账户、信息披露、招标发行程序
二、单选例题
1.如债券拟采用招标发行,发行服务部应在债券招标日前根据发行人提供的______为授权经办人开通相关业务权限。
A.账户申请书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开户印鉴卡
D.发行业务权限授权书 2. 拟采用招标方式发行债券的融资机构,应不迟于发行开始日前______个工作日办理开户手续。A.1
B.2
C.3
D.4 3.数量招标应以______方式进行中标计算。
A.统一价位中标
B.多重价位中标
C.混合价位中标
D.等比数量中标 4.投标人应在______发送《应急投标书》 A.招标截止时点后
B.投标截止时点前
三、多选例题(1)
1.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要求为______ A.不可修改的PDF格式文件,单个文件容量应小于20M B.文件格式清晰、未经涂改,且不包含“机密”字样
C.所有的信息披露文件都应该盖有债券发行人的公章,公章必须清晰
D.财务报告应以一个报告期作为一个文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中,审计报告部分应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盖章)2.下列关于债券投标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价格招标的投标标的为债券价格和承销数量 B.投标时间截止后只能对投标进行修改 C.利差招标适用于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发行 D.承销商只能在明细价位表范围内进行投标
四、判断题
1.发行账户的开户材料应在债券缴款日后提交至中央结算公司 2.通过债券信息自助披露系统上传的文件格式应为word格式 3.在招标发行以外的时间,其他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发行现场
4.债券发行机构在首次发行债券时应该与中央结算公司签订《债券发行、登记及代理兑付服务协议》
第二部分 债券账户管理
一、知识点
1. 结算成员与债券账户—甲乙丙三类结算成员、债券账户的含义与类型、一级债券账户的记账结构
2. 债券账户管理---准入政策、账户开立、账户变更
3. 客户管理系统的功能---客户信息管理、账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和账户的关联关系管理
4. 客户管理系统的操作—用户管理、用户授权管理、关联管理、统一复核、统一修改、用户权限信息查询、批量下载、操作注意事项、用户授权提示
二、单选例题
1.非法投资者注销其债券账户时,需由()向中央结算公司提交注销申请书。A.委托人 B.投资顾问
C.投资管理人
D.托管人 2.客户端操作员由()建立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央结算公司
C.客户端管理员
D.客户端操作员
三、多选例题
1.客户端用户种类分为______ A.客户端管理员
B.客户端操作员
C.主管
D.经办人员 2.可以开立乙类账户的机构类别包括______ A.金融机构
B.保险产品
C.证券基金
D.企业年金
E.信托计划 3.可以参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类别包括______ A.境外央行
B.港澳人民币清算行
C.境外参加银行
D.证券投资基金 4.债券一级账户包括______ A.债券自营账户
B.代理总账户
C.资金账户
D.结算代理组
第三部分 登记托管业务
一、知识点
1. 债券登记---登记、注册要素、交易流通、特殊债券登记 2. 债券托管---债券付息与对付、跨市场托管
3. 账务管理与查询---对账方式、账单类型、账务处理流程、账务查询、费用查询
二、单选例题(1)
1.债券登记托管机构出现破产、结算、分立、合并及撤销等情况时,债券持有人在该机构所托管的债券和其他资产______ A.不参与资产清算 B.部分参与资产清算
C.由债券登记托管机构和持有人共同协调 D.全部参与资产清算
2.质押式回购首期合同状态为“等款”时,质押式回购到期的合同状态是______ A.等券
B.等款
C.待生效
D.待履行
三、多选例题(2)
3.提前还本债券的本金偿还方法目前有哪两种做法? A.调整托管量,不减少本金值 B.调整托管量,减少本金值 C.减少本金值,托管量不变 D.不减本金值,托管量不变
4.下列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债券上市日期的规定正确的有______ A.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可交易且期限在366天(含)以下的债券,于当期债券债权债务登记日的次一工作日即可上市交易
B.公司债券在其债权债务登记日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交易流通 C.央行票据在债权债务登记日流通转让。D.国债的上市日一般由财政部通过发行文件确定
四、判断题(1)
1.计息即指债券生命周期中,从起息日开始的一个完整的自然。2.计息是指从1月1日至12月31日一年的计息天数基数,一只债券可以选择365天/年和360天/年两个标准。
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发行人应于金融债券每次付息日前2个工作日公布付息公告。
第四部分 债券结算
一、知识点
1.概述---类型、框架、流程、基本特点
2.结算业务类型---分销、现券、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
3.结算方式---券款对付、见券付款、见款付券、纯券过户 4.结算指令---分类、操作、状态、要素
5.结算合同---分类、状态、处理流程、各类结算合同 6.债券业务操作---指令录入、指令复核、指令确认
7.应急债券业务与风险控制---应急债券业务办理流程、电子密押器的使用与管理
二、单选例题
1.远期交易双方应于__T_____日或者___T+1___日将结算指令及辅助指令发送至中央结算公司。2.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应急结算业务的受理时间是9:00-16:30 3.结算合同生成后,合同中可以修改的要素是---所有要素均不能修改 4.质押式回购业务回购期限最长为365天
三、多选例题
1.结算合同的状态包括哪些? A.待履行
B.等券
C.等款
D.成功
2.关于应急业务的办理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营业日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照常办理
B.结算日遇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均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营业日 C.丙类成员办理应急业务时,可自行填写应急凭单 D.业务办理时间为9:00-17:00,17点以后仅提供业务查询 3.结算指令的状态包括哪些?
A.待确认
B.成功
C.非法
D.待履行
4.目前可在中央结算公司办理的结算业务包括()A.分销业务
B.现券业务
C.质押式回购
D.买断式回购 E.远期交易
F.债券借贷
G.利率掉期
第五部分 资金清算
一、知识点
1.资金清算---资金清算资料、资金账户管理系统、及时转账业务 2.DVP结算业务---定义、范围、实现方式、条件、资金清算流程 3.非银DVP结算业务---债券结算资金账户、原则 4.资金应急业务与风险控制---办理流程、电子密押
二、多选例题(1)
1.结算成员提交的保证金状态包括冻结、圈存和有效 2.目前在支付系统的资金清算开户行的类别有以下哪几种? A.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
B.支付系统间接参与者
三、判断题
1.由于债券兑付及收益款项划拨也是采用即时转账报文方式完成,因此要求受益人也应开通DVP资格。
2.省级信用联社属于支付系统直接成员。
3.远期交易结算违约方的保证金将于交割日次一工作日日初予以解冻返还。4.对于DVP结算业务,如由于债券结算资金账户资金余额不足,该笔业务会持续等款至日终,日终仍不足额时失败。
5.结算成员需要从债券结算资金专户汇出资金时,可于营业日日间的任意时点,通过中央债券综合业务平台客户端进行操作。
第六部分 客户端操作
一、知识点
1.结算成员管理---经办人员、资金清算资料、丙类账户 2.结算业务办理---种类、结算方式、处理流程
3.相关查询功能---通知单查询、账务资料查询、对账单、台账、收费单据查询、付息兑付通知单查询、债券资料查询等
二、单选例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用户密码重置可以由客户端操作员操作 B.用户密码重置不需要双人复核 C.用户密码重置后,密码为888888 D.以上描述均不正确 2.以下不是指令状态的是______ A.待复核 B.待确认 C.待生效 D.作废
3.债券远期交易从成交日至结算日的期限(含成交日不含结算日)为2-180天 4.以下操作不需要双人复核的是 A.付款确认 B.收款确认 C.指令确认 D.指令撤销
第一章 单选DCDB 多选ABCD/AD 判断XXX√
第二章 单选DC 多选AB/ABCDE/ABC/AB 第三章 单选AC 多选AC/ABCD 判断√X√
第四章 单选ADDD 多选ABCD/ABD/ABC/ABCDEF 第五章 多选BCE/AB 判断X√X√√ 第六章 单选BCDC
第三篇: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及例题
骆于2009.5.10(星期天)整理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及例题
一.整体感知文章,能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例1(记叙文):《蓝皮书》P252《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第1题“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家。文章采用什么顺序来进行具体描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说。”
答:采用时间顺序(1分)具体为:先是写“婴儿“时期”,接着写“上学后”,最后写在外“漂泊的日子”。(1分)
例2(议论文):《蓝皮书》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3题“试从文章中概括,欣赏和鼓励的话对于人们常常具有怎样的帮助作用?” 答:欣赏和鼓励的话能使人获取人生的力量,确立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等。
例3(说明文):《蓝皮书》P281《仿生学——特殊的粘胶剂》第1题“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结构谋篇布局的?” 答:采用“总—分”结构。
二.筛选文章的有用信息,准确概括要点。
例1(记叙文):《蓝皮书》P250《母亲》第2题“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三、四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母亲对儿子承诺自己不会因生活的苦难而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例2(议论文):《蓝皮书》P265《一句话的力量》第2论据。”
例1(散文):《蓝皮书》P2462。(1)”!..答:
(2)他贪婪 ..
答:“贪婪”在这里是贬义褒用,形象说明他看得很入神。
例2(散文):《蓝皮书》P247《丝瓜有了思想》第1题“‘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中的‘估计’一词如果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估计”一词表示猜测、不确定的意思。(解释1分)如果去掉就否定了河泥的作用,这与下文的事实不符,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作用2分)
例3(散文):《蓝皮书》P250《母亲》第小题“文章第一段描述的画面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用这样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来烘托母亲的形象。表现出她尽管生活艰苦,却不辞辛劳,积极面对,拥有纯洁的美好心灵。
例4(散文):《蓝皮书》P251《书房花木深》第3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的含义”
答:示例:我们都是为了理想而生活的,我们希望生活处处是美好的。(提示:根据朋友的话来回答,意思接近即可。)
例5(散文):《蓝皮书》P252《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第3题“你是如何理解‘黎明时出门的那一回头,黄昏时进门的那一颔首,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这句话包含的感情的?”
答:这句话包含着对父母亲人深深的依恋之情,是割不断的骨肉亲情,这种感情凝聚在生命里,永不褪色。
例6(议论文):《蓝皮书》P267《目标要趁早》第3题“‘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这句话中的‘长’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长”字用得形象而贴切,生动地写出了形成自己目标的变化过程。
例7(说明文):《蓝皮书》P280《仿生学—特殊的粘胶剂》第2题“‘水母几乎全部由水构成,它身..
体中的水分实际上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
答:“几乎”表示接近,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实际上”起到强调作用。
三.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1(散文):《蓝皮书》P246《生命音响》第4题“你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生命的音响的内涵是什么?” 答:内涵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自我价值的展现,在于无怨无悔的理想追求。(意思接近即可)例2(散文):《蓝皮书》P247《丝瓜有了思想》第4题“‘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理解文章结构)试着揣摩一下,作者的梦幻是怎样的?” 答:与上文“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种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相照应。你自己想吧,世上总有些秘密是无法揭开的。”(提示:作者想到的内容可能很多,但都是从丝瓜身上感受到的启示,因此可结合丝瓜的精神作出回答。)
例3(散文):《蓝皮书》P248《体操男团夺金,满眼是激情》第1题品味文中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划线部分都是写哭,但各不相同,有声的与无声的,直接的与含蓄的,写出了各人之间的不同表达方式,生动、形象,有感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答到形式各异得1分)
例1(记叙文):《蓝皮书》P1913题“这篇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倒叙。(1分)(2分)
例2:《蓝皮书》P1914题“请你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体会上文中划线语句表达的感情。”
答:(选取角度1分,分析情感2分)例3(记叙文):《蓝皮书》P193《妈妈的银行存款》第2题“文章开头几段描述妈妈‘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此可见,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答: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答对两种描写方法就可得2分)从中可看出妈妈是个很善于理财、勤俭持家的家庭妇女。(2分)
例4(记叙文):《蓝皮书》P196《最自豪的母亲》第2题“第一段文字写了婴幼儿时期的乔治,是一个漂亮、能干的孩子。对比阅读第二段文字中的划线句子,从路人和‘我’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采用侧面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看到的是一个身体严重扭曲,面目狰狞,走路一瘸一拐的孩子。(2分)这里采用侧面描写突出了乔治的病情非常严重,为下文写他的坚强作了铺垫。(1分)
五.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例1(散文):《蓝皮书》P252《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第4题“你对家的感情一定也很深厚,你想过家是什么吗?请你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诠释你对家的感受。”
答:家是人生路上的避风港,家中的父母是我永远的精神寄托。在我遇到困难时,家人那关切的话语会温暖我的心;在我遇到挫折时,家人的关怀使我重拾信心。
例2(记叙文):《蓝皮书》P190《一个鸡蛋的温暖》第4题“请举出一个表现穷人有尊严的具体事例,并用‘尊严是„„’句式表达一下你的看法。”
答:示例: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尊严是生命的升华,是价值的底线,是灵魂的自尊。(举例1分,表达看法2分)
六、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例1(记叙文):《蓝皮书》P193《妈妈的银行存款》第5题“妈妈为什么要对孩子们说银行有存款的谎言呢?文章读到最后,你又对这位妈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妈妈是想借此给孩子带来生活的希望,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生活中的磨难与挫折,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苦。(答对要点得2分)这位母亲不仅善于理财,更善于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用美好的希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化解生活中的不幸,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财物。(答对要点得2分)
例2:《蓝皮书》P194《一张忘取的汇款单》第2题“文中多次提到了邮局的女孩,这个人物的刻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根据文中的描写来看,你认为女孩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女孩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1分)从女孩的语言、神态来看,女孩是一个心思缜密、孝顺父母、有亲和力的人(只要意思相近即可)。(2分)
七.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例1(记叙文):《蓝皮书》P190《一个鸡蛋的温暖》第5题“假如你就是以前总是歧视‘他’的同学之一,听了吴老师的话后,你很后悔,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答:示例:“对不起,以前我总是伤害你,伤害你的自尊,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提示:此题)
例2:《蓝皮书》P191《那一漏,我心中的痛》第5辈子内心不安的儿子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内心都无法平静。试想一下,假如‘我’将这件事告诉母亲,答:(1)“我”对母亲说:
(2)儿子对母亲说:误了,以后不要再心存愧疚了。”
()
例3:《蓝皮书》P194《一张忘取的汇款单》第4题“文章以‘一张忘取的汇款单’为题,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一张汇款单因写有儿子的祝福语而“忘”了拿去取钱,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儿子的一句祝福都值得他深深埋藏在心底。
八.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例1(散文):《蓝皮书》P251《书房花木深》第2题“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试从词语运用或修辞角度举例进行具体说明。”
答:(1)动词的运用,如“蹿”字写出了绿萝旺盛的生命力。(2)拟人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一枝新生的绿蔓从杯柄中穿过,好似一弯娇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表现了“我”的喜爱之情。(举例1分,分析2分)
例2(散文):《蓝皮书》P254《苘蒿》第3题“‘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这句话写出了苘蒿生存的意义是当他们奉献了毕生之后能够展现自己的美丽,哪怕只有一朵不起眼的花,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价值。这实际告诉我们,对于每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我们不能只认为他们的付出理所当然,而更应看到他们的价值。
九.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例1(议论文):《蓝皮书》P266《人不炼,不成器》第4题“文章主要是以讲道理的方法展开论述的,请你依据文章的论点举出一个事例进行论证?语言表达简要、精炼。” 答:示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苦坚持,终于夺得吴越战争的最后胜利,完成大业。这是他经过“锤炼”的成功。
十.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例1(议论文):《蓝皮书》P266《人不炼,不成器》第2题“作者善于引经据典,请你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任选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引经据典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者孔子的话和各种谚语),这样写使“人不炼,不成器”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例2(议论文):《蓝皮书》P268《论虚荣》第2题“第二段中划线部分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并说说其作用。”
答: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虚荣心对鼓舞士气起着绝对的作用,在战争中是有益的”这一道理。(2分)
例3(议论文):《蓝皮书》P269《人生贵在行胸臆》第3题“文中多处采用了引用论证,这样表达的效果如何?” 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例4(议论文):《蓝皮书》P270《谈爱好》第3是什么?”
答:举例论证。(1分)实”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分)
例(说明文):《蓝皮书》P2782题“水立方为什么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答:因为这种理念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制定出来的规矩做事,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和谐统一;并以此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背景。
十二.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例(说明文):《蓝皮书》P277《“人造零件”治大病》第5题“从文中举出人造器官的两个例子来看,你认为人造器官的研究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发挥你大胆的创意,勾勒一下你希望看到的人造器官的发展前景。”
答:从列举的两个例子来看,人造器官的研究工作要得到世人的认可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研究工作中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2分)
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2分)(提示:只要说法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即可。)
十三.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例(说明文):《蓝皮书》P278《水立方:玲珑剔透水美人》第4题“最后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了说明游泳馆在节能方面所作的成果,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分)
第四篇:抒情散文常见考点训练
咏物散文常见考点训练
考点精讲和错例分析
1.内容概括
(2011·山东烟台)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的?
江 南 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竟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这是一篇咏物散文,咏物散文不同于一般的写景散文,对于不少同学而言,有点让人头疼——原因是读不懂,理不清思路,抓不住主旨,一遍两遍读下来,还是零碎的片断,云里雾里的。其实,还是要从梳理思路开始,看文章写的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表现什么,抒发什么,揭示什么。静下来细细读,慢慢梳理。要学会抓关键词句。如本文的开头段“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结尾段“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中间两个过渡段“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还要懂得思路展开的基本规律,咏物散文一般总是先“形”后“神”,先外后内的。
(1)从柳音、柳妙、柳好三方面写江南柳的。(2)从外在形态、内在品格、实用价值三个方面写江南柳的。
例(1)表明阅读者没读懂,只是抓住片言只语,以偏概全。例(2)大致上梳理出来了,但读得不细,于是不能贴着文本内容精细概括,只能笼而统之。其实,细读文本,第①段是总领段,“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是中心句,下面的文字围绕它展开。怎么展开的呢?先写江南柳的外在,从柳形(第②段)和柳音(第③段)两个方面写;再写柳妙,对于农人有实用价值,对于文人,有寄托情思的价值;接着写柳的生命力,既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最后抒情作结,画龙点睛,呼应开头。
从柳形和柳音、柳妙、柳的生命力三个方面写江南柳的。
2.词语赏析
(2011·江苏无锡)请你说说第①段“裹”字的妙处。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词语妙处的赏析,首先要推敲词语的意思,接着把它放在语境中,与上下文结合起来,分析其表达效果。有时还需要运用比较法,即设想平实表述时会用哪个词语,再比较两个词语的优劣。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雨的细密。(2)“裹”字用得很形象,很巧妙。
例(1)修辞手法判断错误,本句没有用比喻,找不出比喻的本体喻体,同时对表达效果的分析也不完整。例(2)的表述失之空洞,没有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推敲“裹”的词义是“捆绑、缠绕”,“我的石屋”被雨丝“捆绑、缠绕”,可见雨确实如丝,可见其稠密,也可见“我的石屋”很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丝丝雨声的稠密和石屋的小。
3.修辞赏析
(2011·湖北武汉)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它(即池塘)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抒情散文中的修辞赏析,一般分三个步骤,一是判断是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是分析该修辞手法对描绘物态的作用,三是分析该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2)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池塘写得富于生机和活力。
例(1)修辞判断正确,也符合题目要求,但没有分析修辞手法对表达作者情意的作用。例(2)不符合题目要求,题目明确说“请结合其中一种”,而且分析也显得空泛,没有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
(1)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2)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4.风格赏析
(2011·江苏常州)文章自然朴实,感情真挚。请以第②段的词句为例简要分析。
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
风格好像作家的名片,一读就是他,别人无法替代,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都给人深刻印象。本题考查这篇散文的写作风格,需结合具体的词句简要分析,要答好本题,需要有文本细读的能力。
(1)“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写得很“自然朴实”;“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写得很“感情真挚”。(2)“应该很高大,很健硕”,体现了自然朴实的特点,“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流露出作者对史铁生的同情,感情很真挚。
例(1)没有按照题目要求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显得空泛。例(2)看起来点到了具体的词句,但点而不明,没有进入到词句的内核。两者的问题都是缺少文本细读,没有抓住具体的词句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文字里所融入的感情、文字中所表现的自然朴实的风貌。
第一句交代史铁生本应有的健壮体格,“本来”一词融入了作者对他遭受身体磨难的遗憾之情。第二句叙述了他从截瘫到被迫走另一条路,直至最后真正走通的曲折过程。“塞”字融入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简简单单、平平实实,却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融入了对史铁生终于走出困境、找到出路的艰难的理解和赞叹;“认识”“阅读”两个词融入了作者由衷的敬意。
5.情感体味
(2010·山东烟台)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句子,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外的春天
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栗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居台湾。)
很多散文表达情感比较含蓄,同学们也多会有这种感受,读了一遍,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遇到这种情形,有两个方法,一是先看散文的结尾,有时也要结合看开头部分仔细品味、检索,看有没有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如果整篇散文都没有这种直接标示感情的语句,那就要琢磨其中描写、叙事的部分,如本篇,作者可能借景抒情,将感情包裹在写景里了。
(1)表达了作者对塞外春天的喜爱和赞美。(2)表达了作者不能“忘情于塞外”的感情。
例(1)没有仔细阅读结尾段落,更没有仔细推敲画线部分,只是一种程式化、套路化的回答。例(2)也只是简单地摘取原文语句。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后面括号里对作者生平的简介,仔细琢磨画线句子,尤其是“青春结伴”“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作者现在到了台湾,无法回到故乡,但他渴盼“青春结伴(好还乡)”“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叶落归根,葬于故土,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么一解读,作者表达的情感就了然了。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
第五篇:主题十 生物技术考点分析+例题
主题十
生物技术
考核内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Ⅰ)
(1)人们通常把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积累特定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2)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风味各异的食品。酵母菌:发面、酿酒
乳酸菌:酸奶、泡菜
考点二 食品保存的方法(Ⅰ)
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通常,可以从隔绝微生物(巴式消毒法、罐藏法)和抑制微生物活动(冷藏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脱水法)两个方面采取措施。考点三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Ⅰ)
(1)克隆原意指无性生殖。现在,人们常常在基因、细胞、个体等不同水平上获得克隆产物。个体水平的克隆指产生基因相同的新个体。
①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大量植株是植物个体水平的克隆。
②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养克隆羊多莉、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过程属于动物个体水平的克隆。
③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在拯救濒危动植物等方面发挥作用。
(2)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一种生物DNA中的某个基因“切”下来,然后连接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上。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荧光鼠
转基因黄金大米
(3)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①生物技术将在医药保健、能源开发、食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②现代生物技术也给人类带来了威胁。如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自身,必然会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产生威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
主题十
生物技术例题
1.(海淀二模)豆汁是极富特色的老北京小吃,它是以绿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加入老浆(含乳酸菌等)→密封发酵→熬制等一系列工艺得到的具特殊风味的食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老浆相当于接入发酵的菌种
B.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豆汁的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 D.豆汁的风味由乳酸菌等发酵形成 答案:B 2.(西城二模)下列关于“克隆羊”和“试管婴儿”的说法合理的是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都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C.“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只来自于一个亲代
D.“克隆羊”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羊十分相像 答案:D
3.(东城二模)“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利用了克隆技术
B.卵细胞来自母亲的卵巢
C.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D.胎儿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答案:A
4.(丰台二模)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已逾四十载,下列关于杂交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
B.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 C.水稻籽粒为一枚果实
D.解决了我国粮食问题 答案:B 5.(朝阳二模)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可以用于酿制酸奶 B.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C.泡菜的酸味是乳酸菌发酵引起的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利于物质循环 答案:A 6.(石景山二模)下列食品和药物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有酵母菌参与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④⑤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7.(顺义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8所示。预测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A.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甲乙会同时腐败
D.甲乙永不腐败
答案:B
图8 8.(门头沟二模)苍蝇喜欢在人畜的粪尿以及动物尸体等处觅食,极易携带大量病原体,如痢疾杆菌、乙肝病毒、蛔虫卵等,从而危害人类。但是苍蝇也有许多益处:
①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新品种——工程蝇,可以人工养殖。试验证明,工程蝇蛆不仅是一种优质动物蛋白源,而且可开发成医药、生化制剂等。
②神舟九号飞船座舱内的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是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而成的。
③ 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够产生两种免疫球蛋白来抵抗病菌,它们是BF64球蛋白和BD2球蛋白。这两种免疫球蛋白能把病菌完全彻底地消灭干净。因此苍蝇的抗病力极强,不易得病。美国科学家试图将这两种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的乳房中,以生产出“抗菌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力消灭苍蝇、蚊子,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搞好环境卫生
(2)患过乙肝的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抗乙肝病毒的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
(3)苍蝇的发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工程蝇蛆是其中的哪一个。
(4)科学家将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的乳房中,以生产出“抗菌奶”。这是利用了
技术。(5)科学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以下各项不属于仿生的是。
A.雷达
B.抗菌奶
C.北京鸟巢
D.悉尼歌剧院
答案:(1)C
(2)抗体
(3)蛹
幼虫
(4)转基因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