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靖爨文化的起源与来历
爨文化是什么呢?就历史来讲,爨文化是中国历史自西晋(公元270年)经南北朝到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5年),近五百年间爨氏统治云南(包括今贵州、四川的一部分)时所造就的文明。
爨氏自中原南下,到三国以后,管理了南中广大疆域。宁州在曲靖的建立,形成了爨氏一统南中的局面。曲靖这块夷蛮之地成为一个文化多重交汇的重要地带,成为一个文化大碰撞的特殊区域。爨氏在三国时跻身大姓之列,世袭晋宁、建宁二州刺史,实际上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封建领主割据政权。在其统治期间,由于中原王朝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战乱中,对地处边疆的“南中”基本上失去控制,爨氏即乘之采取“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实际上形成“开门诸侯,闭门天子”的闭关锁国局面。“南中”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也较为发展,出现了“爨宝子碑”文中描述的“山岳吐金”,“物物得所”,“邑落相望,牛马成群”的繁荣景象。内地汉民为躲避战乱不断迁入迁出,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爨地文化的发展。南中的土著文化与中原的楚文化、巴蜀文化不断碰撞,逐渐融会贯通,浑为一体,形成“爨文化”。此时,爨地的经济文化与中原内地已相当接近,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多名马”,“爨龙颜碑”文中也描述“独步南境,卓尔不群”。从出土的大量文物看,曲靖早在汉代就有发达的稻作文明,东汉以后已普遍使用铁器,绝非原始部落氏民“刀耕火种”的天下,而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各种民族大杂居的富庶之域。可以说,爨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中”本土文化(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大碰撞大融合后开出的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正如五百年后,蒙古人踏碎精美的宋词,日耳曼人烧毁辉煌的罗马宫殿一样,“南诏灭爨”也将曾经璀璨的爨文化“烟烬灰灭”。千年之后,每次注目出土于曲靖的“二爨碑”这一历史证物时,仍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同根同源。遗憾的是,由于几次种族大迁徙以及无数次的战乱,加之宋太祖“玉斧一挥”(云南成了化外之邦),导致爨氏独领“南中”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不断毁灭殆尽,几无留存。在幸存的“二爨碑”中,仅可略略窥见当时社会的影子。爨氏统治南中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不但其历史资料、官方文献保存下来的很少,就连民间文物、遗迹、野史保存下来的也很稀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动荡不安,内地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国家处于分裂状况;二是爨氏统治区距离中央政府遥远,山川险峻,道路艰难,爨氏凭据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得以闭关自守,中央政府也无力顾及于此,以致史籍缺遗;三是南诏灭爨后,紧接着又来了个种族大迁徙,正如樊绰《蛮书》所载:“自曲靖州、石城、升麻川、昆川南北至龙和城以东,荡然荒矣。”这种“扫地出门”的结果,致使爨氏统治区遭遇毁灭性灾难。时至今日,就爨氏统治的中心区曲靖,地上地下的古迹发现甚少,除“二爨碑”外,其它史料多湮没奇缺。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二爨碑”的外形制作、碑文、书法与中原汉文化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与当时社会(东晋)“盛行老庄”的风尚也相一致。“爨宝子碑”文中“至人无想,相忘江湖”的思想与晋人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人生理念十分吻合。碑文中赞誉爨宝子“少禀环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格”,“发自天然,冰洁简静”的句子与晋人注重人品风度、崇尚旷远清奇的审美倾向相吻合。一千多年前晋人崇尚的天然、简约与通达,与今人倡导的和谐社会是多么地相似,如出一辙。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虽然至今书法界没有“爨体”这一体例,但一提到“爨体”,众人都知道特指“爨碑”上的字体。在今天的曲靖,无数人能写“爨体”,凡有名的景观和牌匾大多是当地著名书家以“爨体”题写,这已成为曲靖的一个显著文化现象。“爨体”书法的特征独树一帜:笔画结构在隶楷之间,兼有篆书遗姿,忽隶、忽楷、忽篆掺拌,可谓“三体合一”的融合物。有人认为,爨氏时代,因远离中央政府,对中原日渐规范的楷体还未完全了解与掌握,爨碑正好记录了这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过渡书体。
“二爨碑”没有留下书者姓名,且笔法无师承,多少年来,猜测种种。流行的主要有两种:一说是一个民间无名书家,由着性子去写,歪也罢正也罢,错也罢对也罢,方也罢圆也罢,隶也罢楷也罢,还偶尔弄几笔篆书,所以才有了爨碑朴拙的美,洒脱的美,丑到极致的美;另一说是一个厌世书法高人,后人把碑文那种无序的排列,歪歪扭扭的结构,方圆并用的点画运笔,狂放洒脱、刚柔并济、动中求静的构思,臆想为刻意为之的手笔,由于书者是一位才华盖世,傲然不羁的厌世隐士,虽书写了得意之作,却不愿留下姓名。甚而还有人分析指出书者挥毫时的状态:一是得意之时的自创写法。纵观 “爨体”,既无篆书的古韵端庄,也无魏碑的典雅,更无楷书与隶书的严谨,从用笔到结体,既无法用汉分去规范,也无法用唐楷去衡量,天马行空,肆意挥洒,不避丑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属书家得意时任情泼墨、挥洒自如的酣畅淋漓之心境;二是书家失意之时的发泄之作。端详“爨体”,与中规中矩的楷书相比,它的魅力是原始的、野性的、蛮悍的,也就是说“爨体”的美恰恰在于它的不美或无意去追求美,同敷粉薰香的美不同,是不加修饰、不加雕琢,甚至不避丑拙的野、蛮、怪的美,当属书家失意时愤世嫉俗、孤芳自赏的狂放悲怆之心境。
现在的曲靖人茶余饭后谈论“爨文化”,除了散存于残篇断简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祭祀庆典、习俗、医药、建筑、宗教信仰以及流传民间的诗文歌舞、音乐、戏剧、曲艺外,最具特色且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除了二爨碑,恐怕就要算爨乡古乐了。爨乡古乐是独具特色的本地民间传统乐种,典型代表为洞经音乐,各县都有,会泽县和麒麟区的比较活跃。洞经音乐是云南特定历史、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音乐是实质,洞经是套在乐谱中的唱词(经文),换句话说,洞经音乐的乐谱是支柱和灵魂,而唱词则是随时代而变迁的一种文字反映。明朝中叶,由于佛教在曲靖大为发展,几乎形成了“无乡不建寺,无村不有庙”的情况,信仰佛教的人日趋增多,当时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洞经堂会就把一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曲子填入经文,统称为“洞经”,迄今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洞经音乐本身丝毫不同于佛教或道教念诵经文的声腔,而是完全按照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和七声音阶的韵律发音并进行演奏的。演奏洞经音乐的乐器,主要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类。管弦乐,主要是笛子、二胡、琵琶、三弦、古筝、唢呐、洋琴等;打击乐主要是大鼓、小鼓、大锣、小锣、绞子、云乐、翠鼓、罄、木鱼、碰铃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演变,各地的洞经音乐又根据本地的不同习俗和要求带上了自己的特点,譬如:曲靖的洞经音乐,与滇西、滇南的差别不小。不过,无论怎样变化和不同,都得遵循韵律发音的要求进行。听洞经音乐演奏,能给人美妙、神奇、舒心乃至肃穆、震颤的感受,这也是洞经音乐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白石江一仗定云南”后,大部分征南将士留在曲靖“戍兵屯田”,随之也把“江南乐府”及宫廷歌舞曲谱带到当地,并逐渐与本地民间的歌舞曲谱融为一体。到了明朝万历年间(1579年),随着佛教的盛行,开始将《文昌大洞仙经》的经文作为唱词而填入部分曲调中,故称“洞经”。从这个意义上讲,洞经音乐实际上是爨乡古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爨乡古乐则是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人知道大理段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比大理段氏更古老、存在时间更长的曲靖爨氏,很多人听说过丽江纳西古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比纳西古乐还要古老的爨乡古乐。
“二爨碑”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或者说是一次“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代以前——汉代:在文艺上趋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个时代以后——唐代:在文艺上趋于成熟,在思想上儒、佛、道三教支配。这个时期是中国人精神上大解放、人格上大释放、思想上大自由的时期。拥有“二爨碑”的曲靖一直以“爨乡”自居,世居爨地者自称“爨人”也无可厚非。“爨文化”作为一个地域特征明显的文化现象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爨”作为一个姓氏也好,作为一个民族也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好,作为一段逝去的历史也好,重要且关键的是:作为古爨地的现住民以及人民政府,应赋予它怎样的内涵?(“爨文化”不同于南诏文化、大理文化和滇文化,有其自成一体的典型特征和传统架构,而“爨文化”因缺乏载体和传承等等因素,似乎成了一个虚无的文化概念。)
三、民间风俗
富源黄泥河畔(古敢乡)水族姑娘小伙的“赶表”、“走寨”(唯曲靖独有),以“即兴编词对歌”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倾诉对意中人的爱慕、讴歌忠贞不渝的爱情;师宗五龙河畔(五龙乡)壮家儿女的“浪哨”高腔和“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罗平“三江口”(南盘江、黄泥河、清水江交汇处)、多依河畔(鲁布革乡)布依族男女的“闹水”习俗与“二月二”歌会,马龙、宣威、沾益、师宗苗族同胞的笙望舞、“花山节”,会泽、宣威彝族的“立秋节”,沾益回族的“开斋节”与“传油香”,麒麟区红土墙彝族的“火把节”、歌舞表演,陆良撒尼人(彝族支系)的大三弦与土风舞以及曲靖各地民间的龙灯(“耍龙”)、狮舞(“耍狮子”)、高跷(踩高跷)、彩船(划旱船)、跑驴(假骑毛驴表演)、染花饭、打水枪、抢花炮、“张公背张婆”、扮鹭鸶、扮蚌壳……,可谓层出不穷、多彩多姿,既原始生态又美妙神奇,让人流连忘返、记忆犹新。
特辑录部分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如下:
(一)特色文化
1、师宗县五龙乡水寨村的壮族文化
2、富源县墨红镇法土村的彝族文化
3、富源县古敢乡下笔冲村的水族文化
4、罗平县九龙镇腊昔村的布依族文化
(二)习俗
1、师宗县高良乡笼嘎村瑶族“渡戒”习俗
2、师宗县高良乡纳厦村苗族“踩花山”习俗
3、师宗县五龙乡水寨村壮族婚姻习俗
4、师宗县五龙乡水寨村壮族“三月三”习俗
5、师宗县五龙乡“祭老人房”习俗
6、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彝族“绑神猴”习俗
7、师宗县彩云镇额则村彝族丧葬习俗
8、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打老牛”习俗
9、马龙县马过河镇鲁石村苗族婚姻习俗
10、陆良县小百户乡打鼓村撒尼族“祭窑山”习俗
11、陆良县大莫古镇摔跤习俗
12、罗平县鲁布革乡布依族“闹水”习俗
13、罗平县长底乡布依族“二月二”习俗
14、会泽县马路乡大转弯苗族婚姻习俗
15、会泽县新街乡脑包村回族丧葬习俗
16、会泽县的“耍水龙”习俗
(三)音乐:
1、麒麟区的“爨乡古乐”(“洞经音乐”等)
2、麒麟区沿江乡的歌曲《大河涨水满石崖》
4、会泽县的“堂琅古乐”(“洞经音乐”等)
5、罗平县富乐镇的“富乐洞经音乐”
6、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的歌曲《小渔箩》
7、师宗县高良乡科白村岭黑寨“双管竹笛乐曲”
8、师宗县五龙乡保太村的花灯音乐
9、马龙县山歌《石榴花开》
10、会泽县民歌《一朵鲜花鲜又鲜》
11、以世居阿着底(撒尼语:曲靖)的撒尼人为背景制作的著名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2、富源县老厂乡阿给嘎村的彝族民间唢纳
(四)舞蹈:
1、陆良县小百户乡打鼓村的撒尼“大三弦”
2、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的“花灯团场”
3、马龙县月望乡深沟的“芦笙舞”
4、罗平县旧屋基乡的“箩箩舞”
5、罗平县钟山乡的“蚂螂舞”
6、罗平县马街镇歹麦村的“跳歹”
7、麒麟区茨营乡红土墙的彝族“酒礼舞”
8、沾益县炎方乡卡居的“叠脚舞”
9、师宗县龙庆乡黑尔大寨的“碗舞”
10、师宗县高良乡纳平山村“芦笙舞”
11、富源县古敢乡的“狮子灯”
12、富源县黄泥河镇小云脚村的“芦笙舞”
13、宣威市东山乡安迪村的彝族“跳脚舞”
14、会泽县的“板凳龙”、“龙灯”
总之,舞蹈的类型有:庆祝性舞蹈;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表演性舞蹈;戏曲类舞蹈;婚庆丧葬类舞蹈;生产或狩猎舞蹈;健身习武舞蹈,等等。舞蹈的形式有:刀叉棍棒舞、锣钹舞、月琴舞、霸王鞭舞、器乐舞、狮舞、灯舞、踩高跷舞、板凳舞、跳脚舞(“确比”)、耍腰舞、肚皮舞、背面舞、碗舞,等等。民族乐器有:双管笛、姊妹箫、芦笙、唢呐、二胡、掌不来、长鼓、铜钹、口弦、打击乐以及把乌、抛锣、铜鼓,等等。
(五)戏剧、曲艺: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探访珠江源头途中,夜宿沾益县龚家,“见其门闭”,“叩而知方演剧于内也”。曲靖是滇剧的发源地,戏曲表演可谓源远流长。曲靖的戏曲活动始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历代旧志中均有戏曲活动的记载。
1、会泽县的戏曲“围鼓”
2、会泽县的“小唱灯”,又称“太平灯”
3、会泽县的渔鼓演唱,通称打渔鼓或唱道情
4、师宗县竹基乡六丘村的花灯
5、宣威市务德乡传统剧种“走老丑”
6、罗平县九龙镇腊庄村传统小戏《破四门》
7、麒麟区的滇剧(“雷四本家”是曲靖滇剧的播种人,被称为曲靖的“戏王菩萨”)
(六)商品及工艺:
1、会泽斑铜——斑铜工艺是会泽县传统手工工艺,历史悠久,技术精湛,收藏价值高,色彩美伦美焕,被称为“中华一绝”。1914年斑铜工艺品“斑铜鼎”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
2、会泽县的擀毡工艺和乐业辣椒
3、宣威火腿——又一个“中华一绝”。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饮和食德”。
4、宣威市倘塘镇的铜器、铝器与黄豆腐制作
5、宣威市西泽乡的白糖、竹编制作
6、罗平县鲁布格的五彩花米饭(五彩花米饭是布依人独特工艺,有800多年历史。五彩花米饭是从山中采集天然的树叶、树花、山草、根茎等通过布依传统秘方,熬出汁液,取出红、黄、紫、黑等天然色素调入盛有上等糯米的缸中浸泡、洗净、蒸熟、搅拌、晾干,染成花米饭,清香可口,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7、罗平县的菜籽油、生姜、野蜂蜜
8、罗平县老厂乡的老厂酒、富乐镇的铜器制作
9、陆良县的板鸭和麻衣馓子
10、陆良县的蚕丝制品与芳华镇的民间草编工艺
11、麒麟区的韭菜花、鸡蛋挂面和越州潦浒的土陶工艺
12、沾益县的辣子鸡
13、马龙县的荞丝、酱菜
14、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的火草褂编织工艺
15、师宗县的少数民族服饰工艺
16、师宗县高良乡纳平山村的蜡染工艺
17、富源县墨红镇鲁木村的彝族民间刺绣
18、富源县大河镇白岩村的民间蔑编
19、富源县后所镇铁翅村的踩缸腌菜制作
20、富源县中安镇的石材工艺、铁锅制作
21、富源县的魔芋加工与大河乌猪及火腿制作
(七)土话(方言)
不(“毛”);去(克);傲(“炮”、“拽”);厕所(“茅斯”);张扬(“抖草”);叔叔(“耶耶”);愚蠢(“日脓”);惊叹(“儿啰”);实惠(“香晕”);瞌睡(“梦冲”);生气(“日气”);叛逆(“二气”);计较(“渣经”);严重(“老火”);悲剧(“造孽”);所有、全部(“一花”);毛巾(“手敷子”);无奈(“抵不住”);吃饭(“肿脖子”);问询与表白(“杂个啦”、“格整得成”);愤怒(“滋得很”、“日气很”);拒绝(“整球不成”);白痴(“憨眯日眼”);不雅(“渣八列五”);嘴甜(“嘴麻子得”);给力(“攒劲得很”);疑问(“格真个”);无趣(“没得心肠”);不屑(“懒得跟你说”);忽悠与骗人(“耍麻老子噶”、“哄老子地噶”);正式、认真(“正二八斤”);警告(“毛挨我上头是脸”、“毛掺我二理裹气”); 欠揍(“几包子锤”、“几窝仙脚”、“筛几耳光”);讨厌(“沟逼死远些”);邋遢(“跟楞半倒”);脾气犟(“日鼓”);走霉运(“背时”、“倒邪霉”);一小点(“一小跌”);小心点(“招呼跌”);深绿色(“绿阴干瞎”);不融恰(“二不挂五”);天气冷(“冷迷日眼”);“有没有”(“你葛有”);不端正(“歪巴斜扯”);不景气(“冷火秋阳”);速度快或做事麻利(“溜刷得很”);出类拔萃(“板扎”);难处的人(“搅得很”);看你不爽(“鬼迷日眼”);调皮捣蛋(“神头二五”);粗心大意(“粗皮料草”);有一种谩骂叫“晒白牙齿地”、有一种愤怒叫“逗老滋鬼火绿”……,等等。
(八)特色建筑
1、陆良县庭院式土木结构建筑群:雍家古寨
2、富源县中安镇民居建筑:张氏大院
3、罗平县干栏式建筑:吊角楼
4、会泽县大海乡古板房
第二篇:汉字的来历与起源
汉字的来历与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
第三篇:中秋节的来历与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的来历与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明代,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第四篇: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二、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三、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第五篇: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起源
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起源
A
植树节的起源
一、植树节概况: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的以宣传保护森林,并动员群众参加以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植树节的来历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植树节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二、近代植树节起源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
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植树节的来历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1、中国古代植树传统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
将,京兆杜陵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劳民伤财,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2、中国植树节由来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
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四、世界各国的植树节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
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全年12个月,每月都会有国家欢度植树节: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