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

时间:2019-05-15 00: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

第一篇: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

飞龙在天是龙卷 晓奇本是阜新人

刘文学

具有超常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专著《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014年7月9日第一批10本样书,本书作者胡晓奇先生首先赠阅我一本,我感到十分高兴。

胡晓奇先生是我市原细河区地税局局长,现任阜新市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阜新市税务学会副会长,阜新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阜新市老社科工作者协会理事,阜新市龙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秘书长。他虽然是税务干部出身,但文学修养、文字造诣很深,特别是对龙文化研究已达到了如梦如痴的境地。他爱人赵颖是阜新市作协副主席,也是我市著名作家,曾发表文学小说《大矿山》现在已被排成电视剧。他们夫妻俩可以说是妇唱夫随,对我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夫妻俩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当我得到这本《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时,内心十分感动与好奇,拜读之后感受颇深。我为胡晓奇先生是我们阜新人感到骄傲,为他的突出、独到的研究成果感到自豪。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东方巨龙代表着中国在世界腾飞。龙在天上可以腾云驾雾,在大海里可以推波逐浪,在人间可以呼风唤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地位。但是,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在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虽然人人都知道有龙,人人都知道龙的神威,但究竟什么是龙?龙的起源是什么?不论是从考古 发掘中,还是考史研究中,都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似是而非,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辽宁省阜新市地税局的胡晓奇先生给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揭示了龙的起源和奥秘,他说“我认为:龙起源于自然现象龙卷风。古代中国人是根据龙卷风的图像塑造了龙。”我认为胡晓奇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一、独树一帜,另立一派,第一次创立了龙从动物形象论到自然现象龙卷风形象论的转变,解开了龙的起源这个千古之谜。

关于龙的起源,从近代以来,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主要有:蟒蛇说、鳄鱼说、蜥蜴说、恐龙说、娃娃鱼说、河马说、猪说、马说、牛说、犬说,大体上都没有离开动物形象论的说法。胡晓奇先生在列举上述动物形象说法中指出:“上述的所有动物都不具备呼风唤雨的本领,都没有乘云而飞的能力,更没有电闪雷鸣、变幻莫测的神通,所有动物都没有威力巨大、令人恐惧的杀伤力,所有动物发出的声音都不是隆隆的声音。考古界证实,龙作为动物是不存在的。自然界中根本没有龙这种动物。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龙是动物转变而来的学说。

胡晓奇先生论证了龙不是动物,又从考史角度大量地研究了《诗经》、《尚书》、《左传》、《论衡》、《周易》、《春秋繁露》、《史记》、《山海经》、《淮南子》、《梦溪笔谈》等书籍,还研究了甲骨文、金文、篆字中关于龙字的百种写法,同时还从网上下载了100多万字有关龙文化研究资料。由于他的苦心专研,对春秋时代的孔子、管子、韩愈、左丘明,唐代孔颖达,汉代的刘向、刘安、王充,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南宋诗人陆游、叶梦得、范成大,三国时期的曹操,元代的作家杨瑀,等„„这些古代圣人、学者关于龙的论述,特别对《周易》、《左传》关于龙的论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伏羲女娲与龙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与雷、电、云有密切联系的自然现象,它就是龙卷风。

胡晓奇先生在揭示了龙的起源之后,并对龙卷风的形成原因,龙卷风形成的四个阶段特点及龙卷风的威力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龙卷风具备人们对龙赋予的所有特点与威力,由于龙卷风来时发出隆隆的声音,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龙”,并把“龙”进一步神秘化,并赋予了九种动物的形象,于是就变成了今天的“龙”。彻底改写了龙的起源历史。

二、以全新的视角,以超越古今的睿智,第一次全面阐述了龙图腾文化的内涵,填补了龙文化的空白。

胡晓奇先生在详细剖析了龙的起源和龙的奥秘同时,又全面剖析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龙图腾的来源,什么是图腾?图腾的作用是什么?也可谓是以全新的视角第一次全面阐述了龙图腾文化的精髓,填补了龙文化的空白。

“图腾”一词的引进是我国清代学者严复,他于1903年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使用了“图腾”一词。严复在按语中指出,图腾是群体的标识,旨在区分群体。在英文翻译和和汉语词典里也认为图腾是标识。胡晓奇先生在论述龙图腾的过程中,不但指出图腾是标识,而且指出图腾是旗帜的观点。并批驳了现在流行的“图腾动物与氏族有亲属血缘关系”的血缘说。指出在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民族中,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如:俄罗斯图腾是北极熊;法国是大松鸡;德国是狼;英国是狮子;巴西是美洲虎;印度是大象;吉尔吉斯坦是雄鹰。各民族图腾中,俄罗斯族是鹰;水族是鱼;傣族是孔雀;蒙古族是狼;汉族是龙、凤;苗族是枫树叶;么佬族竹;藏族是布达拉宫;回族是清真寺庙;怒族是四玄琴;壮族是鼓;珞巴族是宝剑。

各国和各民族作为图腾标识不仅有动物、植物,还有建筑物和乐器,如果把图腾的定义与这个民族有亲属和血缘关系显然是非常荒谬和不成立的。

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是伏羲、女娲把自己的头像画在“龙”的首级部位,用人首蛇身图案做部落的标识,这是华夏祖先最先使用的图腾标识。也是旗帜,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由于朝代的变迁,统治者的变更,不能换一个龙子就把一个龙子的首级画在标识上,因此就创造出来一个固定形状的龙,经过若干朝代的不断创新、加工、美化塑造出了蛇身、鹰爪、马头、猪嘴、牛眼、鹿角、鱼尾、鱼鳞、火焰肘毛这样雄伟、壮观的龙图腾形象。

胡晓奇先生还总结出了五种龙的精神内涵:

1、“龙”的图腾所展现的是一种不知疲倦、生生不息的斗争精神。

2、体现了对敌人起到一种威慑、震撼作用的大无畏精神。

3、体现了至高无上的、号令、旗帜奋发有为的团结精神。

4、体现了统治者要有龙的圣德,德备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

5、体现了包容、和谐、发展、创新精神。

深刻解读龙图腾所体现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8000年来龙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传承,华夏民族在龙图腾发展中不断在释放正能量的精神鼓舞下,才创造了中国古代悠久文化和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

三、以精练的语言和逻辑推理,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创新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龙文化篇章。

全书共十几万字,分列二十七章,并有两个附件。序言由阜新市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李墨和阜新市社科联名誉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王金瑛作序,更加显示了我市社科界对本书出版的重视程度。

全书语言精练,逻辑推理准确生动,为了证实龙就是龙卷风,把古今中外所有与龙有关的文字、论述、图片放在一起逐字逐文地进行说明和实事求是的逻辑推理,全书列举了甲骨文、金文和篆字47例,说明古人造字时就形象地把龙作为顶天立地的自然形象,进行了有力的佐证。在用文字推理的同时收集了54幅照片和图像,更加形象地说明了龙就是龙卷风。并详细剖析了龙的称谓,龙的原型,龙是自然现象的依据。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伏羲女娲与龙的关系,龙蛇风三者之间的关系,古代文献记载的龙、雷电与龙、飞龙在天、龙蛇混杂、鱼龙混杂、黄帝与龙、龙生九子、叶公好龙、祭龙求雨、道教与龙王、龙图腾、查海石龙、玉猪龙、蚌龙、西方龙、阜新龙,最后是龙文化 品牌的建议,真可谓是图文并茂,面面俱到,环环相扣,无有疏漏。本书不但论点新颖、论据充足,而且有很强的创新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把龙定义为龙卷风就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大创新,正是这种伟大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这本书的成功。还有作者查阅卫星地图,阜新市区周围的山脉就像一条巨龙,正如本书封面所现,再一次论证了“玉龙故乡”名符其实。这也是本书创新的一大亮点。

说到科学性和知识性,作者论述龙卷风形成的原因,雷鸣电闪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时,所举出的论据和事例都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在描述伏羲与女娲的故事中,在论述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故事中,在发掘祭龙祈雨、黄帝与龙、道教与龙王、东西方对龙的认知不同等事例中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所以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专门论著。

四、传承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全面论述了古今中外龙的实质和科学内涵,为阜新龙走向世界开辟了崭新视野。

阜新是“玉龙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开端,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1982年,距今8000年的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被发现,尤其是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中心广场内的“龙型堆塑”,石龙全长近20米,宽近2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龙。同时该遗址又先后发掘了龙纹陶片玉器。因此,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据此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阜新龙文化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3000年。今天,对龙的起源研究有着独到见解的创作人胡晓奇先生也是阜新人,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阜新是玉龙故乡的历史必然。

龙是什么?正像本书序言李墨主席论述的那样:“龙”作为一种超现实的神话物,是我国原始先民对自然现象与现实动物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量的一种神秘化理解。说到底,龙是一种从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精神崇拜。而今天胡晓奇先生把“龙”定义为龙卷风,应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说在阜新诞生,是一种创举。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差别,东西方对龙有着不同的认知和态度,西方人对龙赋予凶恶的形象,具有恐惧心理,而东方人尤其是我国把龙赋予了吉祥睿智、奋发有为的形象。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阜新是中华龙的发源地,如何打造阜新龙文化品牌,胡晓奇先生提出了6项合理建议,都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把查海遗址建成中国龙文化的旅游胜地,让龙的精神、龙的文化,在龙的故乡发扬光大,真正把阜新建成龙的故乡,龙的城市,让阜新龙腾飞中华,腾飞世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

龙卷风云多变幻,顶天立地似龙盘,呼风唤雨力拔山,飞龙在天是龙卷。

(作者系阜新矿务局海州矿多种经营公司原党委书记)

2014年7月21日

第二篇:《龙的起源及龙文化研究》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龙?龙来自哪里?

本书作者以超越古今的睿智目光审视前人的答案,不盲从、不界定,而是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记载中寻找蛛丝马迹,搜寻了大量详实的科学依据,以辩证的思想系统地分析、论述,得出的答案是:龙起源于龙卷风。

这是一部研究龙文化的学术专著。

书中以全新的视觉,独特的分析,精炼的语言,第一个全面阐述、论证了龙起源于自然现象——龙卷风,解开了龙的起源这个千古之谜。为我们科学地、正确地认识龙及龙图腾文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填补了龙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三篇: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

——西江民俗

摘要:民俗属于文化的一种,深深烙印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中。龙母文化是西江民俗的核心文化,对西江流域以及港澳的人们影响深远。本文探讨龙母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对西江流域人们的影响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德庆悦城、龙母文化、起源、民俗、龙母祖庙

一、龙母起源

1.发源地的地理因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进程。岭南特殊的环境条件造就了这里特有的人文景观,龙母文化便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据有关记载及龙母庙古迹所在地可知,龙母文化发源地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悦城江水口。此地位于广东西部,西江北岸,上通梧州,下达肇庆、江门、广州等地,地处西江下游梧州与广州之间咽喉位置上,是水路航线中心、西江下游重要河港和物质集散中心。悦城正处于连接梧州与广州的中间位置,是中原与岭南交通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成为中原先进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的交汇点。自古以来认为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龙母与堪舆大师曾为此争夺斗法,龙母最终获胜,并在此地落地生根,她的陵墓也在这里。

另外,悦城地三江合流,地势险要,极易造成水灾,利于龙母崇拜的产生。德庆县位于西江中游北岸,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地势自北而南倾斜,悦城河与马墟河分踞东西,由北而南,注入西江。悦城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高要县接壤,南临西江,与云浮隔江相望,境内多属丘陵地带,北高南低,悦城河流经境内至悦城好汇入西江。沿江河村落处于低水地区,每逢雨季,常受洪水淹浸。

【1】

此处“临江江水自西粤来,谓之西水,每岁夏秋间,淫雨连日,则江水暴涨,漂屋庐,城中亦可行舟,乃塞城门以抵之,城外江口又多咫风,夏日时作,发屋拔木……每四五月,西水发时,粤西大山深涧,冲下孔雀粪及毒蛇、毒虫、红虹叫等恶水,由封川、德庆绕郡而东,水如黄河之浊,饮之腹肿闷胀,所谓瘴毒也。”【2】瘴毒伴随暴雨而至,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为交通要塞、都会中心。一方面环境恶劣。崇尚孝德、庇佑风调雨顺的龙母极能满足当地的信仰需求。

2.龙母的故事

龙母的故事是广东民间传说中流传较广的一则人物传说,她是西江流域的水神,也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位宗祖神。在整个西江流域,不光是水上人家还是陆上居民,几大部分都信奉龙母,其广泛和深入程度远远超过妈祖、龙王、水神、河伯、海神等水神。

关于龙母故事的最早记录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容肇祖、叶春生、徐亚娟等学者认为唐代广州司马刘询的《岭表录异》最早记录龙母的传说,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对其有所补充发展;第二种是蒋明智、刘雪梅等学者认为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第三种是以晋代顾微《广州记》的悦城龙母传说,但是原文亦已佚。

对于龙母故事的发展,我引用徐亚娟的《珠江流域龙母传说的展演》[3]一文中的观点,故事的雏形阶段——南朝刘宋时范晔的《后汉书·窦武传》的《窦氏蛇》;晋代顾微的《广州记》,具备了龙母传说的核心情节:龙母养龙和断龙尾,这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龙母养龙和断龙尾情节的文本;干宝撰著的《搜神记》的《窦氏蛇》:女子生蛇,弃蛇野中;母亡,蛇归祭母,哭母;陶潜所作的《搜神后记》中的《蛟子》:女人生龙子,龙子回家望母,母死后龙子又前来祭母,哭母这三部分构成。这个记载已经包含后世龙母传说的两个重要情节:蛟子长成后离家以及母亡后蛟子前来拜祭,这些故事可以看做是龙母传说的原始形态。故事的成型阶 ——唐宋时期,以唐代刘恂《岭表录异》[4]所记载的《悦城龙母》为代表:

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臵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无意望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鱼出,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日,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而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5]也有此记载:

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将归,臵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手掌,长尺许,穿卵而出“媪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再长二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曰’:此龙子,今复来也“(因得之,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赤圭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卒,止不能招媪“媪殒,葬于江陵,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土人谓之掘尾龙”南人谓船尾龙掘尾,即此也" 从内容来看,《岭表录异》相对于《南越志》所载龙母传说的文本也有所变异:一是将老妇人说成是丧偶的寡妇,说明传说所在的时代更进步了,因为一般的感生神话都发生在只知有其母而不知有其父的母系社会,情节也大多是老妇人或未婚女子感孕育子,并未提及有配偶的,而将龙母的身份转变为寡妇,说明当时社会已由群婚进化到对偶婚的文明时期;二是将龙母的职业由‘捕鱼以资日给’变为‘绩布为业’说明龙母传说所在的时代已由渔猎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

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从以上背景来看,更贴接近故事的最初面貌,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德庆人,但是从小生活在那里,对于龙母的故事也有所耳闻。在德庆民间流传的故事版本是:龙母是从西江上游飘流下来的一个弃婴,后被渔父梁三收养而长大成人。故事后续就和《南越志》所述的相差无几。著名学者蒋明智认为[7]:《南越志》系南朝刘宋年间(420—479)沈怀远(411—470)所作,记载三代至晋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自宋代 《太平寰宇记》到清代 《渊鉴类函》,其中所引 《南越志》之 《端溪温媪》,具有内容的一致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可以形成 “证据链”,由此证明沈怀远 《南越志》记有 《端溪温媪》的可信性。”但是从记录时间上来说唐代的《岭表录异》可能是最早记录完整版本的龙母传说[4]。

我们可以从龙母传说中得到一些启示:第一,龙母是由西江上游漂流而来的女婴,暗示了这支氏族来源于西江上游并沿西江迁移的历史。西江上游是古骆越地,那么龙母的族源与骆越(即后来的理人,后又衍为壮族)有亲缘关系,由此可以理解在两广四市(广东德庆、广西南宁、岑溪和梧州)争相打造龙母文化这一旅游品牌。时至今日,广西藤县每年都会有一批人前来悦城祭拜龙母他们称之为“探阿嘛”(奶奶)[6]。

经唐宋的发展,明清以来的龙母型故事更加完备,形态上也有了变异。清代以来的龙母传说,角色中增加了父母和六姊妹,连父母的姓氏,龙母某年某月的生辰都知道了。情节中增加了龙母济物放生,豢养白鹿及五秀才守制等龙母的故事,到此可谓极具完备。另外与龙母相关的故事是:龙母与风水先生赖布衣斗法。叶春生还把俗语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与龙母掘尾龙的故事联系起来。

无论龙母的故事怎么发展完善,关于龙母的圣迹都不变:温媪能织能渔,抚养五龙有德,助乡里整治水患洪涝,执仗护航保护人们生命财产,行善积德,消灾除祸。龙母神崇拜自秦代开始,虽属于民间信仰,但由于显灵不断,对地方安定起重要的庇护作用。另外母慈子孝的思想又符合儒家思想,因此朝廷加封地方神灵,将其纳入国家祭祀系统,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了神灵崇拜的发展兴盛。宋元开始,龙母信仰带着朝廷的封救,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明清达到顶峰。

[6]

二、龙母民俗

龙母文化深深烙印在西江两岸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思想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新中国成立前,西江流域各县大大小小的龙母庙数以千计,但是德庆县内就有300多座。龙母文化深刻影响西江人的习俗,如忌食鲤鱼,放生爱护青蛇,摸龙床、饮圣水等[6]。

万民朝圣。对龙母的朝拜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在龙母诞期,广西(梧州、柳州、桂林、南宁、龙州、百色等)、中山、佛山、顺德、开平、东莞、广州、港澳同胞等人们纷至沓来。诞期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十,香客络绎不绝,庙外码头停满船只,庙内人山人海,香火鼎盛,鞭炮不断,特别是初八那天——龙母诞辰更甚,诞期人流量达30万左右。西江的河上人家几乎都在船上都供奉龙母。船只经过龙母庙时都会烧鞭炮鸣笛致意[6]。

关于拜祭龙母的一般祭祀仪式有: [8]

1、洗龙泉圣水。在龙母庙山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五樽龙的石雕,自来水从龙口喷出,长流不息,谓之“龙泉圣水”。香客进庙前,一般备毛巾一张,在五龙喷水处净手、洗脸、以象征洗去世尘,祓除污秽,带来祥瑞之义。

2、引香火。因正殿禁止烧香,要烧香的香客只能在山门的露天广场铺开报纸或塑料纸作祭台。

3、呈供品。供品因人而异,可谓五花八门。一般是鸡、水果、饼干糖果、茶、酒等。来自港、澳的贺诞团参拜时才献祭金猪。

4、跪叩、祈祷。

5、烧金银纸。

6、燃炮竹。在焚化金银之后,到牌坊前、悦城河边烧炮竹,表示欢迎神明鉴纳。

而从龙母故事中引申出来的习俗则有:

忌食鲤鱼。传说龙母有一回吃鲤鱼不小心被鲠住。至今西江人忌食鲤鱼,放生鲤鱼。这种传统风俗的形成是人们畏惧不幸或危险而祈求保佑的心理,人们在放生时往往还有祈祷或者祝愿。

爱青蛇。历代统治者,龙母庙祝利用母慈子孝,杜撰出五龙朝母的故事,在诞期,三到五条已经拔了毒牙并喂饱了的青蛇置于龙母庙的香案上,制造朝拜龙母的形象。年深月久,当地就养成了一种敬仰和爱护青蛇的习惯,还有谚语:“见蛇乱打七分罪”。但是朝拜的人太多为了安全起见,我在龙母庙没看过这种习俗。

摸龙床。就是到悦城龙母祖庙梳妆楼上的龙母卧床上摸摸龙枕、龙被和龙帐。据说,摸一摸,便时来运转;坐一坐,就早生贵子。有的则说: “摸摸龙枕,高枕无忧。摸摸龙被,一年好到尾。”每年来摸龙床、坐龙床、铺龙席的香客多达六七万人。来到龙母祖庙拜龙母,很少不到龙母梳妆楼摸摸龙床,或捐一点“香油钱”,摸一个“龙母符”之类的。

饮圣水。龙母庙后面有一眼具有一定杀菌功能的硫磺矿泉,名之曰“圣水”。庙祝用自来水管将“圣水”接出,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跪垫,跪垫内设开水装置。只要香客跪在垫子上,圣水便哗哗流出;一站起身,便自动关闭,香客可带回家使用。

吃“金猪”其实就是吃烧猪,将整只乳猪(有的用一块猪肉)烧得黄灿灿的,用以祭祀龙母。奉祀完毕,在庙里斩食。据说,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百病难扰,而且可以纳财得“珠”。

费孝通先生谈到中国人对鬼神的献祭时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它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9]这道出了中国民间信仰重实用、实惠的一大特点。的确,中国的民间信仰,没有崇高的伦理道德和完美的精神追求,而是表现为用香火和祭品,换取现世的实利。如求财、求官、求平安、求子、求寿、求婚姻顺利等,凡是现实中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都可以通过许愿的形式,向神乞求。拜龙母的主体是广大民众,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遭遇更多的生活风浪和人生坎坷,对变幻莫测的未来有更多的担忧,因而对龙母,寄托了更多的希望。人们祭拜龙母的目的尽管不一样,但心态差不多:希望龙母能保佑,实现生活中的愿望。但是如果不能达到愿望,人们也不会怪罪龙母,而是认识到自己的事主要依靠自己去做。另外,有许多人看到别人去拜,自己不拜,好像就有一点欠缺;拜了心里也就踏实了。人有所信,是好的,无论你是信佛还是信基督,信鬼还是信神。因为有所信,才有所畏,有所畏,才有所不为。要是一个人无所畏,无所惧,为所欲为,那么连法律都约束不了,那样太可怕了。而且合理的民俗或者道德约束力量远比强制性的法律更强大。

三、龙母祖庙

说到龙母,不得不说德庆悦城的龙母祖庙。德庆悦城的龙母祖庙建于秦汉期间,已有一千多年,位于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是所有龙母庙中最大最宏伟的,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它与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先说龙母庙的选址,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地理风水,龙母祖庙的选址也不例外。我从小就听说龙母庙的选址得天独厚,但我对中国风水学一窍不通,所以引用中山大学学者叶春生对龙母祖庙选址的研究来描述:龙母墓所在地四周山峦起伏,行之有止,起到很好的贮藏生气的作用;另一个优势是水。它的正前方系四水交汇处,河底水流激荡,河面却屈曲盘旋,波浪不惊,正是灵水洄澜之地。风水学讲求来脉悠远,生气连贯。在辨认龙脉形势时,还要注意主龙四周要有屏障护卫,左右之山前呼后拥龙母墓后靠五龙山,山梁蜿蜒,从山下往上看,恰像五条神龙,从龙母身边向蓝天腾飞而去;从山上往下看,却又像五条神龙正向龙母奔来,形成五龙朝祖之形。庙的左前方是黄旗山,右前方是青旗山,两山隔江相望,山势向前延伸,略成揽抱之势。民间传说中的五龙吐珠之说,正是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加以想象而成。赖布衣为和龙母争夺这块宝地不知费了多少心机,终于还是败在龙母手下,可见这地盘的重要。现西江流域著名的龙母庙尚有她家乡广西岑溪县竹村(原属藤县)的龙母家庙,梧州的龙母太庙,肇庆的白沙龙母庙,其形胜都不如龙母祖庙。[10]著名古建筑学家龙庆忠教授以近九十之高龄,健步登上五龙山,见“五龙朝庙”的形势及山河美景,不禁赞叹说:“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龙老为龙母祖庙挥毫写下“古壇仅存”的题匾。

龙母祖庙现存中轴线上最前方有一座石牌坊,石牌坊后面有一组主体建筑:山门、香亭、大殿、粧楼,旁边还有东裕堂和碑亭等附属建筑,近年又重修了原有建筑,重建了龙母坟等。

石牌柱子庄严稳重,雄浑有力。石牌楼为仿木构式,柱枋构件动用榫卯拼接,额枋和上柱有浅浮雕,题材多为虫鸟花卉、人物走兽。抱鼓石也雕刻了龙凤花卉图案,其中龙的图案很别致:龙头很逼真,但龙身则以盘旋飘舞的卷草代替,生动活泼,使圆鼓石有转动之感。整个牌楼建筑共宽达35 m 多,主次分明,外轮廓线有着高低起伏,富有韵律。

龙母祖庙的山门很有艺术特色,硬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正脊上有双龙戏珠以及诸多人物共鸟走兽等的陶塑,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

山门之后就是香亭,香亭在装饰艺术上很有成就,它的平面为正方形,有内外柱子各四根。它的四根檐柱均为突雕和透雕的石龙柱,雕刻精美,石龙珠可以在龙嘴中滚动,香亭的柱子和顶梁都饰以木雕,栩栩如生。

龙母庙正殿,供奉着龙母雕像,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大殿空间高敞,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首先,大殿的内部空间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调。以黑色为主调的殿堂建筑在全国各地并不多见,但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则常可见到。大殿重建于光绪清三十一年(1905年),但却保存了许多宋代建筑的特点。

妆楼是在大殿之后,是一座二层楼高的楼阁,后座五间,深三间,硬山绿琉璃瓦顶。据说是龙母的龙床所在,摸龙床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二楼的槅扇门制作精美,以“寿”字为主题。二楼前轩梁架木雕和雀替雕刻精致,图案有石榴、仙桃等,是隐喻多子多福和长寿的吉祥图案。

碑亭位于山门的东北方,平面正八边形,重檐攒尖盔顶,黄琉璃瓦盖面,绿琉璃瓦镶边。上檐八条垂脊,每条上置二条琉璃金龙。下檐八条角脊,每脊置一条琉璃金龙。

龙母祖庙除建筑艺术上成就卓著外,防洪技术上也独树一帜。由于庙址地势较低,几乎年年都受到西江江水冲淹。由于它在防洪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能防洪抗冲百年而不倒。其防洪抗冲的措施有:①大量采用花岗条石铺砌河岸、码头、山门前广场,建筑台基,庭院地面,以护建筑基址;②大量采用砖石作建筑材料,牌坊则全由石材制成;③采用高石柱础,大殿及香亭石础均高出地面一米,用石材砌筑高台基;④良好的排水系统。每次洪水退后,附近民居区留下厚厚一层泥沙,而龙母祖庙只要稍微清扫就十分干净,与其他地方形成鲜明的对照。龙母祖庙自清末重建以来已历近百年,几乎年年受洪水冲淹而依然屹立江边,不愧为防御洪水的杰构[11]。

四、结语

龙母文化贯穿整个西江流域,对当地人们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龙母的传说以及龙母 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龙母文化也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生产,如何合理利用开发龙母文化,这需要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德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庆县志》《概述》, 广东人民出版社

[2]吴震方:《岭南杂记》上卷, 丛书集成初编据龙威秘书本排印 [3]徐亚娟:《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 广西民族研究 2007年第4期 [4]唐刘询:《岭表录异》卷上

从书集成初编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

[5]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不分卷),《太平寰宇记》卷一**《岭南道·康州》(四库

全书本)引

[6]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8 [7]蒋明智:《悦城龙母传说探源》

[8]谭培安 :《传统文化与德庆》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9]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 北京, 三联书店, 1985

[10]叶春生: 《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第26期 2004年11月

[11]吴庆洲 《龙母祖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B] 2006.08

第四篇:系列报道刘龙清

系列报道《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刘龙清》

口播:从事法医工作17年以来,他纠正冤假错案397件,经他审查鉴定的各类案件13579件,无一错案;他凭借公正的心、为民的情、廉洁的操守、敏锐的眼睛和过硬的技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最美人物——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漳州市检察院检察官、法医刘龙清。今天起,《漳州新闻》推出三集系列报道《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刘龙清》,今天请看第一集:《火眼金睛揭真相 公正仁心做法医》。

正文:1998年8月,龙海市角美镇吴九王家属来到市检察院上访,控告同村村民吴福来伪造伤情,诬告陷害。原委是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吴福来被吴九王推倒受伤,原CT片鉴定吴福来为轻伤偏重,此时,犯罪嫌疑人吴九王已被关押了一个多月。当时,刚考进市检察院的刘龙清接到这个疑难案件后,顶着巨大压力,认真了解案情、详细调查证人和对比送检材料,分析讨论后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

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刘龙清:当时是纠纷嫌疑人和被害人都说了,(被害人)吴某摔倒,自己也说后部有碰到地板,有个头皮血肿,医生也看到有个血肿,但是提供出来鉴定里面发现CT片血肿反而在前额骨,不一致。

据此刘龙清大胆认定,原鉴定所采纳的CT片不是伤者本人。后经市检察院调查证实,此CT片确实是医生调用他人篡改名字的伪造CT片。重新鉴定后吴九王得到公正处理,被释放出来。

案件当事人 吴九王:感谢刘龙清,当时我不知道他给我平反,没有他我就进牢了,被人家抓去牢改了。

这次伪造CT片成功办理,让刘龙清深受启发,认识到检察技术对“破案”的重要性。

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沈延辉:通过查处吴某伪造CT片案件,一场全市范围内打击伤情造假专项行动迅速展开,一批医生帮助伪造CT片的造假者受到法律制裁,此后十几年,漳州再未发生伪造CT片案件。

2014年7月1日,姚某因涉嫌贩毒被刑事拘留,关押进龙海看守所,入所两个月便声称双腿损伤不能走路,看守所为了他生活方便,给他安排了轮椅,这一坐便坐了长达10个月之久。2015年5月,龙海看守所请漳州市检察院技术处做鉴定,报请保外就医。然而,刘龙清在看守所检查姚某的病情后,马上看出了深藏其中的“猫腻”。

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刘龙清:检查发现他肌肉没有明显萎缩,肌胀力正常,痛觉存在,我就要求他们再出去做磁共振检查,肌电图检查,发现他都正常,认为他这个人应该会走路了。

龙海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副科长 陈建国:后来我们配合看守所做姚某工作,姚某终于说实话,其实他很早就能走路了。

姚某:我的想法就是说如果不站起来走路,就可能会提前释放出去。

17年来,不论是检验鉴定还是文证审查,刘龙清始终谨小慎微,因为他深知这“一刀一笔”连着当事人的命运。

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刘龙清:法医鉴定事关当事人的身杀荣辱,一个错误的鉴定可能会冤枉一个好人,也可能会放纵一个坏人。

第五篇:刘龙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刘龙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市场管理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海岛“活雷锋”刘龙的先进事迹,为照顾“姥姥”——孤寡老人王玉英,他留守海岛,30多年来,他用无私的爱为王玉英老人送去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和关怀,帮助王玉英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刘龙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播,被百姓誉为海岛“活雷锋”,被授予央视“2012温暖中国”人物、大连好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刘龙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员工。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一件件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刘龙的事迹虽不是轰轰烈烈,但点点滴滴的付出告诉我们,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总有一种温暖能感动人心。正如刘龙所说:“社会需要爱心,爱心的凝聚可以成为道德的力量”。

他坚持不懈的凡人善举,展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的生动写照、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

我们同是国家电网人,在为刘龙同志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更要将刘龙事迹发扬光大,将刘龙事迹融入到工作中。身为窗口服务人员,我们是企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我们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奉献

我们的爱心,践行感动式服务。将每一位客户都视为亲人对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无大小,小善也是大爱。“向刘龙同志学习”,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对客户咨询、业务办理耐心解答、引导,为客户咨询查询提供热情及时的服务,立足本职,争当先进,爱岗奉献,不计得失,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好成绩,为公司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文学评论《龙的起源与龙文化研究》一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旺龙演讲稿

    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稿(2011年12月29日)尊敬的在座各位领导:今天来竞聘的岗位是行政事务部(以下称办公室)经理一职。我知道,办公室的工作就是为领导服务和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系......

    龙塘篮球文化

    本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以及龙塘镇举行的篮球比赛来看待龙塘镇的篮球文化的发展。同时又以篮球文化的发展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本次龙塘镇举行的篮球比赛的主办单位是龙塘镇人......

    龙狮文化简介

    龙狮文化的风采 公管51班 组长:张永良 组员:万发周、仇皓、王训 伽红凯、吴海荣 舞龙舞狮是我国主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子......

    中国民间的龙文化

    中国民间的龙文化 中国民间的龙文化 摘要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

    龙文化精神内涵

    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庞 进媒体近日报道,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发布了一项在海内外开展的“中华龙和中华龙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大型调研工作”,结果显示:87.7%的认同龙是中华民族的......

    刘建龙同志先进事迹

    刘建龙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没有哪一种美丽能胜过责任,也没有哪一次感动不源自爱心,更没有哪一种成功不基于道德。他,一名普普通通的......

    1.27先进事迹-刘德龙

    舍己救人,仍然应该是时代精神近期,各单位都在纷纷学习1.27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它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要我们牢记英雄光荣事迹,在人......

    三月论文-刘德龙

    论“卷烟上水平”之市场营销上水平在年度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明确指出全行业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这十五个字言简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