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铜梁龙”文化的旅游利用与保护研究
“铜梁龙”文化的旅游利用与保护研究
摘要
“铜梁龙”因发源于重庆市铜梁县,素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而得名。是巴渝一大民间艺术之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运动活力、民族特色、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具有极高的体育锻炼价值和欣赏价值,同时还具备极强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自19%年铜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龙灯之乡”后,“铜梁龙”文化达到空前繁荣,并成为最具中国龙文化艺术形象的杰出代表。
通过对“铜梁龙”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概况的基本描述,对其开发价值进行全面和客观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为铜梁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借鉴,也有助于完善现有的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文化遗产:“铜梁龙”:旅游开发
一、“铜梁龙”的概述
“铜梁龙”兴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与中国各地的龙相比,相对完美地从总体上传承了中国龙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巴渝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化中,它集商周的狞厉之美、秦汉时代的浪漫气势、唐宋的雍容和谐、明清的精美雕琢文化于一体,以其彩扎妙、气势宏、表演细、套路精、变化多、乐队强、场而大、烟雾绕、气氛浓、震撼强,在中国的龙舞文化与风俗独领风骚。“铜梁龙”的庞大族系之代表品种为儒龙,外界自呼为“铜梁龙”“铜梁龙”灯系列繁多,产品丰富。从制作材料、形态特征、结构特点、数目称谓、内容特点、动态特点都各具特色。
二、“铜梁龙”的文化艺术与审美特征
(一)独具匠心的彩扎造型艺术与审美
“铜梁龙”多为民间手工彩扎,别具一格,精巧细腻,古朴典雅,装饰性强。龙头为雄狮大张日,日含宝珠,鼓目突腮,;龙身集北方的高、大、长与南方的轻巧、灵秀与精致特征于一体,硕长,胸径浑圆,伸缩自如;龙尾为五分叉的金鱼尾,遒劲高翘,灵活自如,突出美感。此外,它的一些附属道具,如龙门、云牌、水牌等,也同样浓墨重彩、大气古朴,与龙体既对比又呼应,在整体上显得极其协调统一。
(二)不同凡响的表演艺术与审美
“铜梁龙”集南北龙舞之所长,既体现出北方龙的浩大和豪放气势,又同时具有南方龙舞的精美与灵巧特征;既有北方龙舞威猛有力、激烈奔放、浑朴昂扬等表意自接的“刚”,又有南方龙舞柔缓细腻、轻捷娇健、活泼灵巧、变化有致的“柔”;既有气韵上的“威、雄、豪、粗”,又有技巧上的“高、难、精、美”。正是这种兼收南北龙舞之所长而形成的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造就了“铜梁龙”所具有小同凡响的特殊美学品格—磅礴与细腻共存,浩大与精美同辉,以大龙具、大场而、大套路、大变化体现了“铜梁龙”大气势、大情感的表演艺术特色。
(三)浓郁的巴渝地方音乐艺术与审美
“铜梁龙”以川味锣鼓伴奏,先声夺人,增添了浓郁的巴渝地方风格特色。音乐激烈火爆,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由于是现场套打,可以根据龙舞动时的情节变化和节奏快慢紧密地加以配合,丝丝入扣。打击乐与唢呐套打演奏,或急或徐,或扬或抑,时而优美抒缓,时而高昂激越,使人兴味无穷。
(四)无穷遐想的灯光烟火艺术
“铜梁龙”的表演常与灯光烟火紧密相伴,互为烘托,共同渲染着现场热烈欢腾的气氛。因它的龙体内设有灯烛等照明装置,所以晚上玩舞起来龙身通体亮堂,飞鬃流彩,金光闪闪的巨龙在夜空中腾飞起舞,倍感赏心悦目。同时,在舞龙现场,还常常伴随着鞭炮燃放,黄烟喷涌。随着开道的牌灯,“铜梁龙”呈现在云雾缭绕的广阔天空,时而腾飞,时而下旋,忽隐忽现,活灵活现,在陶醉中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三、“铜梁龙”文化遗产概况
铜梁县南靠永川,东南邻壁山县,西南与大足县相接,西北临近南县,东北靠合川,面积约1334平方公里。“铜梁龙”起于唐,源于明、盛于清、鼎盛于当代,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内涵,开拓创新,从而使自身文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并日益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在铜梁的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舞龙队。铜梁县的人们也很喜欢与龙相关的一些工艺,如对龙的彩扎、雕刻和龙舞技术等。而且在铜梁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尤其是元宵节由于其特定的文化约定,都会有盛大的节庆活动。“铜梁龙”作为一个复合名词,主要指在铜梁区域内所有的龙文化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所有与龙相关的文化,包括龙的造型设计,彩扎工艺,舞龙技艺,民俗风情,及关于龙的传说等等内容。但其主要以龙灯会、龙舞两种形式而存在。“铜梁龙”的美不仅在于具有静态美的龙形彩灯,还有具有动态美的舞龙用具手工工艺品。
四、“铜梁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铜梁龙”文化所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丰厚的历史内涵和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具备了以它为契机,利用其中的文化元素开发一系列活动。而本身的“活态流变性”要求对其研究不能是单维度的,应该将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置于文化遗产开发研究的整体背景中加以分析。
(一)历史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都有一共识,视为龙的传人,故“龙”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铜梁龙”极易使人们产生民族认同感。一方面“铜梁龙”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民问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渗透到当地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对龙图腾的共同崇拜,是使之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因素。龙文化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特殊的情怀,能起到很好维系和凝聚作用。在国内外演出更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代表作用。此外,作为遗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民问手工艺,在视听感受方面具有较大的欣赏价值。而且现场动态的手工艺能够极好的调动游客的参与性,使其能够感受到深刻的趣味性,优化旅游体验。
(二)艺术欣赏价值
“铜梁龙”文化是从最开始的祭祀、祈祷、求福逐渐发展演变成现在的休闲节庆活动。而且铜梁县的龙舞活动,涉及到音乐、美术、舞蹈等其他方面的艺术成分,具体含有“铜梁龙”的彩扎技术、舞龙技巧和路数艺术、包括川味的音乐因素和造型的整体性及综合性艺术等。利用人体的肢体动作和舞蹈,把龙的姿态和造型进行合理完美融合,形成舞龙过程中的动态语言来问接地传达舞龙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铜梁龙”舞气势磅礴、生动灵巧、惊艳华美尤其其浓厚的舞台效果和强烈的气氛烘托都会给观看者留下强烈的心灵震撼,给予观众极大的美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欣赏性。(三)休闲娱乐价值
“铜梁龙”在舞龙的过程中需要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通过龙把子的运动集体协调合作来带动龙的舞动。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所有的人拥有良好的默契度和协调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人找到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并且这种组织的和谐要求也会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爱护和协作精神并有效地缓解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压力,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放松。铜梁初一到}-五这一期间,这个地区的居民就会集聚在一起,参加各式各样的赛事,举办各类节目,这就为当地人们的相互交流、休闲娱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观看表演的游客有利于其深入到当地的社区文化中更深刻地了解“铜梁龙”文化,并产生参与旅游活动积极性,最终获得难忘的和高附加值的旅游体验。
(四)经济社会价值
“铜梁龙”作为一种龙文化可以打造成文化产业,以节庆活动为契机,为经济贸易提供平台,有效发挥其经济文化价值和功能。在过去初级阶段每逢元宵节,各种类型的舞龙造型纷纷齐上阵,促进了各行各业之问的商业往来和采购贸易,为其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而现在,“铜梁龙”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经济功能自然而然也是越来越显著。如在2000年铜梁举办的“中国“铜梁龙”灯文化艺术节”,就是为了吸引各个企业到铜梁投资,从而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以“铜梁龙”文化为基点,政府加以扶持,通过举办旅游节,发展“铜梁龙”文化产业。其对外交流不仅作用于经济层次,更渗透到文化和社会层面,它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起到增强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作用,对铜梁的经济、社会作出独特贡献。
五、“铜梁龙”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文化体验旅游目前已逐渐成为广受大众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加深,他们更倾向于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景点观光游览,因此“铜梁龙”文化遗产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借助丰厚的文化内涵,旅游开发实行以下几种模式:
(一)节庆活动模式
目前“铜梁龙”文化主要是以节庆活动的特定形式进行展示,做好其本身形式的开发是}一分必要的,但若仅限于此不去考虑其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就难以做好做大。所以,可以将铜梁县当地的节日庆典类、文化演出类、技巧艺术类等民风民俗与“铜梁龙”融合,深度拓展“铜梁龙”的内涵,使其形式更加多元化。
以“铜梁龙”为策划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节庆活动,推动主题餐饮、主题住宿、具有“铜梁龙”特色的旅游项目及相协调的旅游产品来充分营造当地节庆气氛。由于持续时问长可以在初一辞旧迎新的一天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寄予美好寓意,为活动造势,制造另一个高潮。期间划分小分队,各分队轮流演出,进行竞技并给予奖励,创造小高潮,有利于使参与舞龙活动的人和观众长期保持高涨的情绪和新鲜感,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每到换季的时候可举办相应的舞龙活动。日常生活中遇到特殊场合和事件(如:婚礼、酒宴、满月宴、集体活动等)也可以依据各式“铜梁龙”的不同寓意进行舞龙。也可以将其打造为当地的节日民俗盛宴甚至可作为政府的政绩工程,来刺激“铜梁龙”的发展。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卖点,以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后盾,举办旅游特殊文化节活动,打造“铜梁龙”的特殊品牌形象。
(二)民俗旅游村模式
民俗旅游村属于主题公园的范畴,能够将“铜梁龙”的民问艺术和习俗的精华部分更具针对性、高效性、集中性的展示,便于旅游者在短时问内领略到其文化内涵,而且克服了“铜梁龙”时令性强、活动分散、活动密度低等缺点。再者通过销售门票、物品或服务,获得经济收入为“铜梁龙”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物质保障。建设“铜梁龙”旅游村是以村这个载体将“铜梁龙”文化微缩、简化在特定的空问来集中展示“铜梁龙”文化。运用人工方式在基础设施、接待能力和可进入性相对较强的铜梁县城,荟萃“铜梁龙”文化于一园,从多角度反映“铜梁龙”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铜梁龙”民俗旅游村应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主题住宿主要通过将“铜梁龙”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装饰(如床可以打造成传统“铜梁龙”的造型,床头灯可作火龙戏“珠”的样式,或通过其他细节装饰品来展示)、服务人员的衣着服装设计(龙的刺绣、图案、花样),主题餐馆则在装修、服务方式(在上菜过程可以小型舞龙来传送)菜品菜名(菜名尽量与龙相关,或出现龙的造型)、餐具等体现。旅游商品(“铜梁龙”传统艺术品)、旅游纪念品(明信片、光碟、传统表演服、小饰品、“铜梁龙”舞的刺绣芹以创意的“铜梁龙”文化来设计。旅游娱乐,以小剧场、话剧的形式讲述“铜梁龙”的历史由来及相关民问传说、舞龙竞赛可通过大中型舞台表演定时定点开展。并且在民俗旅游村为“铜梁龙”非遗传承者提供聚集场所,并将其打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不仅方便分散的“铜梁龙”传承人之问集中相互学习和借鉴,还可以使旅游者观看到“铜梁龙”的作业实践,发挥记录与展示文化遗产的双重功能,进而提高旅客的旅游体验度。
(三)创意休闲演艺模式
休闲演艺是最近这几年新开发的一种模式,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表演项目独立存在,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其他的开发模式相互结合而进行整体的演绎。这种模式也是如今一种宣传、造势,短期内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知名度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对于“铜梁龙”进行休闲演艺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已多次参加建国周年庆、奥运开幕式、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场合,可以一方面将其汇总成短片作为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争取获得更大更广阔平台的机会。运用新理念,追求新趋势,开发创新思维,开创富有新意的休闲演艺活动,体现差异化和独特性,增强自身的竞争性。创意休闲演艺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当前的流行元素和高科技成分有机的结合,借助这些手段更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就是一成功典例),“铜梁龙”可打造属于自己的系列品牌,将其中的历史故事(铜梁县关于龙的传说,龙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音乐艺术(结合当地特有的川剧,巴蜀文化资潺、舞蹈成分、典礼等在充分保证其原真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情景剧、舞台剧、歌舞表演等方式展现给观众,使其享受到强烈的视觉盛宴。创意休闲演艺也需要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其表现手法和方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即时进行调整。因此,保持本身的灵活性和先进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一席之位以此立于不败之地。创意休闲演艺开发模式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铜梁县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博物馆展示模式
博物馆的开发形式是在最大程度上遵循原真性原则,既能提供展示“铜梁龙”文化遗产的有效窗口,也可作为体验民族文化的重要课堂,使游客通过参观和游览深入了解其文化,起到一定普及和教育的作用。铜梁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传统博物馆,将“铜梁龙”文化遗产以图片,材料记录的方式留存于博物馆内作为一种展品,是一种对“铜梁龙”文化静态形式的开发手段。但这只是一种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博物馆展示模式,当然在此基础上更应该发展转化为一种数字化博物馆,运用现代科学的高科技手段,将无形的“铜梁龙”文化以有形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其形式更加多样化,大大增强游客的体验度和参与度,充分满足现代人力求体验旅游的心理趋向。而且,数字化博物馆不仅是静态藏品的展示,更可以将铜梁县一些民问节庆习俗中涉及到的“铜梁龙”工艺制作过程的历史流变,发展轨迹,存在的文化状态,文字档案,民问艺人资料、民问艺术、生活方式、制作工艺及传播方式方法、相关资料等整体过程程序通过数字化编辑转换后保存到网络数据库,从而将静态的文化以活态动态的形式展示“铜梁龙”的具体内容和艺术精髓。还可以运用时下流行的多维视觉展示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以具体案例说,进入博物馆,只要点击鼠标或扫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铜梁龙”节庆活动中各种龙的制作过程、所需原材料、舞龙活动的布置过程,还可以看到俯拍的大型节庆龙舞的盛况或3D全景影像等。
六、“铜梁龙”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与措施
(一)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文化遗产保障机制
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一是没有离开土壤的群体自发传衍;二是父子、师徒口耳相传,参与体验。“铜梁龙”文化也小例外,突出的表现是“人在艺存,人亡艺失”。当下,国家正着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出了“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小断继承、整理、挖掘和提高,这是“铜梁龙”全而发展的良好契机。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扶持和支持身怀绝技的传承者,并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悉心研究、创作、弘扬“铜梁龙”文化。同时,通过传、帮、带等手段,培养继承者、传承人,并适时建立包括“铜梁龙”在内的文化遗产博物馆。
(二)全面健康的推进“铜梁龙”产业经济发展
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借“铜梁龙”的巨大影响为契机,激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铜梁龙”体育文化市场开发,拉动地方招商引资和旅游经济市场,使“铜梁龙”文化与提升城市形象、旅游产业紧密结介,产供销连成一体。有条件的区、县和高校可成立文化展演团,将“铜梁龙”舞作为一个表演项目,政府投入一定资金扶持,平时定期进行训练,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时进行表演。允许有实力的企、事业通过表演提高企事业知名度,同时收取一定经费维持训练。
在加快市场化步伐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规范“铜梁龙”的文化市场,制定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比如可以成立与“铜梁龙”相关联的行业协会,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现有的零散民间舞龙艺术团体、龙工艺制品公司进行对应的力量整介和规范化统一管理,利用表演与旅游,真正的让“铜梁龙”走入市场。另外,对龙工艺制品的彩扎方式和制作技艺进行改进,小断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介理确定产品的价格,使龙工艺制品作为旅游产品来充实市场,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树立“铜梁龙”的品牌。
(三)学校体育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也是普及舞龙运动的基地。据悉,铜梁县没有高校,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较多,政府可在职业技术类学校开设舞龙运动课程,小仅使学生保持强健的体格、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可以使学校有效地融入社会,与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介作。在学校开设舞龙让其彰显所处地的文化特点、地域特色和社会背景等诸多要素,逐渐摆脱农耕文化影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慢慢走向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历程,才能走出一条适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
结语
大力加强“铜梁龙”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铜梁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利用“铜梁龙”文化遗产这一旅游资源,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逐渐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在发展“铜梁龙”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应考虑从当地实际角度出发,以保护为前提,以服务消费者为宗旨进行开发研究,遵循一定的原则,寻找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铜梁县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铜梁县的旅游形象,进而有利于对“铜梁龙”这一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宣鹤.全民健身发展的共生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2]杰永旎.体验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5.[3]庞洁.论重庆“铜梁龙”舞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特征[D].重庆大学,2015.[4]王海明.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D].重庆大学,2010.[5]王世基.“铜梁龙”彩扎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0.[6]梁丽斐.重庆“铜梁龙”文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1.[7]宋俊波.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西南大学,2014.[8]肖金梅.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对高中英语阅读正确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9]曾诚.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10]邹孟言.重庆“铜梁龙”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浅谈旅游洞穴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旅游洞穴的保护与利用——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摘要:溶洞是地质遗迹的结晶、旅游洞穴的保护与利用,这项不可再生的风景旅游资源比生态旅游的保护更为艰巨,是危及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大课题。如何开发?怎样保护?如何管理?怎样利用?给溶洞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持久的挑战,探索实施贵州织金洞旅游洞穴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深远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永不停留的科研项目。
贵州织金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
一、中国最美的地方旅游洞穴第一名、中国自然遗产单位。织金洞位于贵州西部的织金县境内,景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由一个中心片区和一个独立景区组成,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地下溶洞景区是旅游的中心景区。织金洞已勘察长12.1公里,洞腔最宽跨度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一般高度均在60——100米之间,洞内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岩溶堆积物的种类达120多种,囊括了世界所有溶洞的的各种形态和类别。
织金洞地质遗迹的构造形成,在两亿多年前三叠系处于潜海环境中,沉积了大量石灰岩。由于构造运动,地壳不断抬升,海水逐渐退去。2300万年以来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使地壳大面积总体隆升,水流被地表、地下岩石的侵蚀、溶蚀,形成了以织金洞为代表的典型喀斯特溶洞、峡谷、天生桥、地下河、天坑等地质遗迹景观。
织金洞的发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水流沿石灰岩裂隙层面渗入地下,对岩层不断溶蚀、侵蚀形成织金洞的雏形。随着洞腔的不断扩大,洞顶发生大面积坍塌。距今35万年至10万年,进入洞中的水量充沛,沉积了大量粗大石笋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10万年以来,由于洞顶滴水量减少,沉积了以细长的杆状石笋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整个洞体分为四层洞道,星罗棋布的景观气象万千,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傲立挺拔的“雪压青松”;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际的“寂静群山”;神妙莫测的“灵霄殿”;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纤细玲珑的“卷曲石”;深奥难穷的“广寒宫”;珠光玑点的“霸王盔”;气势辉煌、延绵起伏长两百余米的“大壁画”;举世无双、豪壮、秀逸、精巧的“银雨树”;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晶莹剔透、亭亭玉立的“姊妹树”、“螺旋树”;波光粼粼的边石坝;琴弦分明的琵琶;群峰巍峨、丛林众生的“十万大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情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的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高度评价为“行星上的一大奇观”、“地下艺术宝库”、“洞中王”、“岩溶博物馆”„„等。织金洞勘察发现于1980年4月8日,1985年对外开放。走过20多年的保护管理和建
设发展历程,这个以地下溶洞为主的旅游景区,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坚持贯彻执行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贵州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继利用”的方针,坚持贯彻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的工作要求。那么,旅游洞穴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才能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呢?
一、树立永续保护与利用的责任意识
旅游洞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风景旅游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专家称是“溶洞资源是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其意义非常深远,因它与其它资源不同,人文景观损坏还可再造,而洞穴景观不可再造,所以保护不好将成为人类历史的罪人。根据地质、地貌、洞穴资源的特殊性,风景区建设管理者必须树立永续利用的保护意识和为人类传承的责任意识是重中之重,并通过景区队伍保护意识的建立扩大到旅游者乃至全人类。以资源为本、以环境为本、而以人为本是保护的关键,旅游洞穴的保护是永恒的课题,既要有长远永续利用的规划保护意识,又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实践中的保护。建立再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措施,靠的是以人为本的贯彻执行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风景区管理队伍担负着保护的重担,只有通过当代乃至世世代代科学的全力措施保护,才能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才能永续发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用。
二、选择参观照明的冷光源灯具
旅游洞穴资源是不可再资源,是在具备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一定的涵养水分条件下才能保持它的持续发育或保持稳定不变。因此,溶洞保护与灯光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织金洞洞腔宏大、宽广,景观高大密集,这样特殊条件下要使资源完全体现自然而更具魅力,就必须使用大功率、高功能的灯具才体现资源特色,并且灯具数量要求多,而更多的大功率的灯具的起用必然会产生热量,热量过大将会导致洞内空气升温,湿度降低,对众多的钟乳石的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织金洞景区建设管理者在洞内资源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专项与生产灯具的厂家订购适宜洞内资源保护和利于发育生长不产生热量的冷光源灯具,此保护措施杜绝发出的热量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游人非常集中状态下采取分段式开关,导游员控制开关对参观过的厅堂或区域关闭时,再开启下一参观区域,既杜绝长明灯和热量,又节约电费符合洞穴保护的客观规律。
三、控制人群活动的污染
洞内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脆弱性强,一旦损坏不能再恢复。旅游洞穴控制游人量,减少人为污染是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从国内看,一些开发较早或忽视保护的溶洞,一味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越规划、超负荷、超容量接待,大批量的游人潮水般进洞参观,眼前利益产生了,但实质是一种破坏,人群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人群活动的影响,保护上的不当
导致资源受损,污染现象严重,晶莹透亮的资源景物将会出现暗淡失色,权衡眼前利益与永续利用互相形成极大的矛盾。7月11日中央台公报露西藏通铁“布达拉宫”日限接待游人2300人以告示要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织金洞在游览容量上,按《总规》(原进出一口)日游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现开通一线游不走回头路为《总规》的修编提供了增容基础。作为溶洞旅游来说,控制游人数是保护的重点,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再考虑效益的产生,这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永续利用。织金洞现行的管理方法:一是控制游人数同时分批由导游带入洞参观,杜绝收了门票放任游客在洞内乱游的现象,强化导游向游客宣传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遵守有关规定的要求;二是加大洞内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配备设置30多人的保护保洁专业队伍,分段分负责洞内灯光维护、环境卫生、公厕保洁、资源保护、游览秩序和旅游安全管理,实行区域责任追究负责制,区域保卫人员配合导游做资源保护、旅游秩序管理和环境的保护,有效控制游人好奇、不守规矩攀摸、敲打、乱画等破坏资源和违规污染环境的现象,环保员负责清理垃圾和污染物外运处理。
四、合理设置洞穴游览所需设施是保护的根本
织金洞洞内游览长度达6.6公里,参观时间达2个小时左右,为游客提供方便,避免污染是重要问题。因此,织金洞景区采取措施:一是在洞内游线上设置与环境相协调的免水冲环保无臭公厕,粪便采取打包封闭运出洞外处理。溶洞忌用水冲厕所,缺点:①是不易消臭,污染空气;②污水排放难,污染严重。二是设置一定数量与环境协调的果皮箱,保洁员随时清理。没有果品箱,游人产生的垃圾杂物往小洞、小缝穴和难以清除的死角地方乱扔,这些垃圾杂物在洞内严重潮湿的环境里,产生变质发霉发生异味,导致污染空气和对资源的影响。三是在重点部位和游人便于攀摸的地段设置保护网、围拦和警示牌,避免损毁资源现象发生。
五、定期监测为管理保护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坚持对洞内环境情况监测。项目:有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因为洞内资源的正常发育生长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的,从历年洞内监测的情况看,各洞厅地段不同,最低温度7.5゜C,最高温度18゜C,常年恒温在12——13゜C之间。长期以来,织金洞洞内空气循环良好,气候宜人,无严寒酷暑,温度无大的变化,从洞穴旅游的角度来说,现行气候条件每天可接待容纳游人1.5万人仍保持最佳状态,与规划容量比还预留着较大的空间。
织金洞是典型的高位旱溶洞,各层各洞厅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按空气要素指标划分为低温潮湿区、温凉干燥区、温凉湿润区、温凉潮湿区及温暖潮湿区。测试年变化相对湿度<85%为干燥,85—95%为湿润,>95%为潮湿。这些指标基本是旱溶洞的特点,多年来始终没有变迁。
洞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情况下高于地表二氧化碳浓度。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卫生标准,对旅游洞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分为三级:一级标准(限值1000ppm以下);二级标准(限值1000—3000ppm之间);三级标准(限值3000—5000ppm之间)。织金洞分为四层洞道,各洞道地段均有不同,多年实测总体数据达一级标准值,个别洞厅数据在二级标准之间的最低值。由此看出,织金洞洞内在长期情况下,保持原始最佳适宜的空气质量,未发生任何影响,碳酸钙堆积环境无变化,游人适宜不影响健康。洞内长期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是与洞内规模大、空间宏大、洞腔开阔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治理分不开的。
六、加大绿化建设和生态植被保护是基础
织金洞洞内勘察长度为12.1公里,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洞内千姿百态的景观景物的形成靠的是水和时间,大约在10万年开始至今,是靠地表生态水渗透漫流沿洞壁下流加高加宽形成,是水的作用才能保持各种钟乳石形态的正常发育生长,保持资源原始的形状和自然本体色彩。由于历史的原因,人类活动生存的毁林开荒、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水,造成洞内资源有的地方堆积物因水流碳酸钙成份杂质多,水质不纯净,导致有的钟乳石表层视如泥色现象。因此,织金洞自开发以来,溶洞建设管理者高度重视资源的保护工作,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一是加大对洞体对应地表和周边地带的绿化;二是禁止开山取石、挖矿掘土、铲草烧灰、割草放牧等毁损植被现象;三是退耕还林还草,逐步举迁洞内对应地表农户,减少人群活动。多年来的工作效果明显,现中心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已达68%以上。
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织金洞,她的美、她的奇,被专家又誉为梦幻织金洞。她的保护、开发、管理和利用,真正体现了和谐自然与人类共存。难怪在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中织金洞名列中国近400个旅游洞穴榜首。中国旅游洞穴研究专家林均枢评价:“织金洞的洞穴系统规模宏大,沉积物种类多样,有的晶莹透亮,有的造型奇特,曾被誉为“国宝”,前期的管理保护也比较得力”。中国洞穴研究专家陈伟海评语:“织金洞洞厅宏大、沉积物种类丰富、形象壮观,在我心目中高居国内旅游洞穴之首”。而今,织金洞这个天然的“聚宝盆”,溶洞建设管理者仍按有关管理法规坚持把保护作为首要任务而赋予她的永续利用,惠及子孙后代。
第三篇: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部,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它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历史人文景观和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全国第 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 2001 年开始,凤凰确立了以旅游为先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迎来了旅游发展的高峰。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古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古城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环境被污染、文物遭破坏、文化被同化等等已经成为凤凰古城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在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成为凤凰古城进行旅游开发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凤凰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情况,并分析了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价值;第三部分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历程、凤凰古城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旅游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凤凰古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古城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依据、开发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凤凰古城保护性开发的有效途径,力图为凤凰县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
第四篇: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摘 要]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异常,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已走向消亡。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
1.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民俗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尤其是原始民俗旅游村,稍加投入改造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载体,所以许多居民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增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内涵,可以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2.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都在发展变异,只是进程快慢而已。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使原本习以为常的民俗成为可以转换成财富的 “珍宝”,就可以促使人们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旅游宣传,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抵制民族同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旅游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恢复一些已失传的民俗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增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层次的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观光、猎奇,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品位、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挖掘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生活内涵。
二、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民俗文化的变异。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所取代的现象。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存下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人们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在逐渐汉化的同时,人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也逐渐退化和遗失。
2.伪民俗和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经济学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陈红玲,裴锐南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根本不属于当地的民俗,从而使民俗虚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和短期行为意向,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旅游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商业化。旅游地的文化成了商品,为了迎合旅游者,一切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使本来丰富多彩而健
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显得肤浅而苍白,失去了旅游地文化的风格和品位,致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了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互动的,双方都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变化,但事实上,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影响更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表现为: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
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规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尚、民间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确保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在规划中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状况、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同时,在开发中要体现保护的原则。规划还应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一经批准通过就应严格遵守,不要随意变动。
2.正确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旅游地居民以至一些开发商、管理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支离破碎,对其价值不了解,这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破坏、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中使这些独特的资源得到恰当的体现和弘扬, 才能调动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所以,我们要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中的扬弃,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在消费方式上,要引导人们往符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方面发展。在供给意识和行为上, 要引导旅游地居民立足于旅游地所具有的传统特色,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的产品来反映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3.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民俗的封闭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被同化。发展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习俗的破坏又使该地区失去一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宝贵资源,失去一个文化的种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民俗保护之间,尽量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相对封闭措施是一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如,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设置与健全旅游市场检查队伍和保护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干预,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加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能够有效保证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在立法上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另外,政府可以有目的、定期的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表演等,组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1997,(3).[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3).[4]蔡雄,连漪,程道品,等.旅游扶贫[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第五篇:徐霞客与昆明旅游文化研究
徐霞客与昆明旅游文化研究
【摘要】徐霞客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是旅游者的鼻祖,本文仅对徐霞客在昆明的游历及其价值进行粗浅的探讨,从徐霞客与昆明的两次情缘分析了其对昆明旅游发展的贡献。【关键词】徐霞客
昆明
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14-02
一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闻名于世的历史名人,著有《徐霞客游记》。徐霞客被称为“千古奇人”,伟大领袖毛泽东曾题词“我很想学徐霞客”。
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他一生鄙视科举仕进,把毕生的精力和兴趣都用于旅游考察事业。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霞客21岁,第一次出游,游地为太湖,从此他用一生的二分之一还多的时间游历,历时30年,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他的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游历了黄山、泰山、普陀山、雁荡山、九华山等名山,游尽太湖、黄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果树瀑布、滇池、洱海等胜水。他不畏艰难险阻,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将一腔热情寄托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科学事业。
他用尽毕生精力所著的《徐霞客游记》是他30年游历所得,书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及《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他一生可能撰写过300万字的旅行考察记录,除散佚者外,整理后的现存约60万字游记资料,主要记录了他的旅行观察所得,记录了他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的考察,在地理学和文学上有重要的价值。他从科学的角度,对地理本身,对自然界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研究,将审美趣味和科学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他的游记无论从价值还是内容上看都是空前的。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二 徐霞客与昆明的两次情缘
云南是徐霞客最后游历的地方,1638年5月,53岁的徐霞客由广西来到西南边陲云南,自从他踏上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就被云南的独特的地势地貌和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所吸引。他考察了云南的江河源流岩溶;寄情于云南的名山古刹,沉醉于边疆奇景异物,写下了内容极其丰富的《滇游日记》,《滇游日记》一共13卷,26万字,里面记述了云南的名山大泽、丽都古刹等大小风景名胜区。徐霞客在云南期间,曾两次进入昆明,《滇游日记》中,约有5万多字记述昆明。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时,曾游历西山,写下了《游太华山记》;第二次进入昆明游历了海口和安宁。徐霞客游历了昆明西山、杨太史祠、华亭寺、太华寺、罗汉寺(今三清阁建筑群)、棋盘山等地,还曾沐浴于有“天下第一汤”美誉的安宁温泉。
1.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一次情缘――游太华山
由于《滇游日记》第一册在流传保存中的缺失,已经无法确切了解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的具体时间和详细情况,只大略知道他于1638年七八月间抵达昆明并游历了西山,即太华山。在徐霞客之前有许多文人骚客被西山的美景所吸引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对于西山的如此美景徐霞客是仰慕已久,早就心驰神往。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徐霞客在昆明市区乘船横渡长满芦苇的滇池到西山高?i游船码头,开始了他的西山之游。徐霞客《游太华山记》记曰:“由高?i南上,为杨太史祠。祠南至华亭、太华,尽于罗汉,即碧鸡山南突为重崖者。……余西一里,饭太史祠”。可见徐霞客曾在太史祠用餐,然后上太华山进入华亭寺、太华寺、罗汉寺等进行考察。然后徐霞客还登上了西山的山顶,《游太华山记》记录西山“愈上愈奇,而楼、而殿、而阁、而宫、皆东向临海,嵌悬岩洞”,徐霞客还在西山山顶俯瞰了整个滇池,他还曾居住在昆明西山脚下的高?i。徐霞客尤其钟爱太华寺中的山茶花,他写道:“滇中花木皆奇,而山茶、杜鹃为最。山茶花大逾碗,攒合成球,有分心、卷边、软枝者为第一。”这便是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一次情缘。
2.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二次情缘――游安宁
1638年10月1日(农历)徐霞客再入省城昆明,这时候的徐霞客已经游历了滇南、滇东和贵州兴义,并对南盘江及喀斯特地貌进行了考察,是经寻甸、嵩明、松华坝又折返昆明的。这次徐霞客在昆明只小住了两天,1638年10月4日傍晚,徐霞客从南坝乘船驶进了滇池。徐霞客沿滇池至海口,游览石城,徐霞客重点考察了海口的石城和安宁。首先徐霞客考察了海口的石城,石城:“岭头峰石涌起,有若卓锥者,有若夹门者,有若芝擎而为台,有若云卧而城郭者。”这就是所谓的“石城”。游览了“石城”的奇景后,徐霞客下山,沿着蝗螂川到了安宁城,开始了其在安宁的游览考察活动,之后徐霞客到了“海内第一汤”的安宁温泉。徐霞客来到温泉首先游览了温泉南面的石洞及题刻,之后到了温泉边,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个温泉浴。最后,徐霞客返经安宁城,翻越碧鸡关,过了车家壁,登过棋盘山,沿当时的滇池湖堤经夏窑、土堆至潘家湾入昆明城。于11月1日回到昆明城内。7日,徐霞客离开昆明城西行,游览筇竹寺,他在游历日记中写道“筇竹寺,其寺高悬于玉案山之北陲,寺向东向,斜倚所踞之坪,不甚端称,而群峰环拱,林壑潆沓,亦幽境入境也。”在这里他与友人聚会并住宿了一晚。8日,徐霞客经富民西行,之后去往了大理的鸡足山。这便是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二次情缘。
三 徐霞客对昆明旅游文化的贡献与思考
1.贡献
徐霞客在游历昆明西山时写下《游太华山记》以及《滇游日记》中的其他记录,对昆明山脉的走势,江河的源流,岩溶地貌,均详加严谨的考证;对昆明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景观,文士名流等,亦颇多关注。徐霞客晚年在对昆明的旅游考察活动,是他在旅游、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达到巅峰时期的成果。他的考察记录为后人对昆明的地质地貌、山脉走势等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他的游记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后人的科学考察研究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徐霞客游历云南时所去过的地方,大多成为云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成了徐霞客的纪念地,不少地方建立了徐霞客塑像或徐霞客纪念馆。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昆明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对昆明的旅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思考
第一,利用名人效应加大对昆明旅游的宣传,扩大旅游知名度,助推昆明旅游发展。古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中可以看出自然景观想要出名,就需要有人文景观的衬托,才能相得益彰。在我们的山水审美中,自古就有“人文化”的传统,同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根本要求,是提升旅游景点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徐霞客这一历史文化名人加大昆明的旅游对外宣传。首先,可以根据徐霞客游历昆明的历史素材拍摄一些影视作品,网络视频等加强对昆明旅游的宣传;其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历史名人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拓展历史名人和景区融合的“闪光点”。开展学术交流会议,撰写和出版文艺作品,使历史名人在景点的宣传中“活”起来,也使景点在历史名人的宣传中“响”起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扩大昆明的旅游知名度。
第二,拓展新型旅游方式:名人历史线路游。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一项较为成熟的产业,近年来,随着昆明旅游对外宣传的加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业面向的群体已经从小规模、专业化的特定狭小群体逐步发展成为群民性质的户外休闲活动,因此带动了旅游业的多种业态形式的出现,例如背包旅游、换房旅游、分时度假、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等。而名人游历线路游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业态形式,就昆明而言,可以开发和设计徐霞客当年昆明的旅游线路给游客,让游客在历史名人的旅游线路中去体验和感受古人的游览线路。在这种游览中会让游客产生一种欣赏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心态,让游客既欣赏了美景也学习了历史知识,融身心的美感于一体,游客会同古人产生共鸣,由此生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三,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树立环保意识。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不会因为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使我们的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宣传环境保护。滇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近年来因为旅游的开发,工业的发展,污染不断加剧,滇池的环境甚为糟糕。在徐霞客的《滇游日记》中记录了滇池曾经绮丽的景色,如滇池中的“金线鱼”、滇池畔的“牛恋石”等,这些美景在300多年前是存在着的,它们还曾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的到访。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旅游不断开发,曾经美好的景致已经荡然无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要持续发展旅游,加强环境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美丽的昆明,也才不会愧对古人先哲们对我们美好自然的宣传和赞颂。
参考文献 [1]朱惠荣.徐霞客与云南[J].云南社会科学,1994(6)[2]王绍鸿.徐霞客对福建旅游的贡献[J].福建地理,1999(1)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