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
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
在祖国大西南四川省境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具有得天独厚、绚丽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品位高、垄断性强、类型多的特点,其中很多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雷波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集旅游观光、探险、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雷波县以这些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景观的观赏和保护,还包括保持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的本来面目。
一、雷波县的县域情况及旅游资源概况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属于横断山脉东段的小凉山区。全县幅员面积29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高海拔4076 米,最低海拔325米,海拔高度差达到3750米,所以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70天,降水多,日照时间长。全县总人口24.5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1%,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域内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独特的风光地貌和自然景观常常引人入胜,幽静秀丽的湖泊;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卡斯特溶洞,波澜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有大片从未开采过的原始森林以及各种奇花异草和珍贵的树种,并且时而有大熊猫及珍禽异兽和野生动的出没,所有的这些旅游资源,形成了多样性和层次高等特点,对游客极具吸引力,是同属凉山州的其它各县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特奇特的高山淡水湖泊,其中马湖以其湖光山色而驰名中外,它是雷波县乃至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对离马湖景区较近的大中城市重庆、成都、内江、自贡、宜宾、乐山、西昌、昭通等地的吸引力侧重于假日和消暑、休闲、度假及山水风光,小凉山彝族、苗族风情具有很强吸引力。其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自然旅游资源动静并存,传统与现代并茂生辉,原始与新生同在。雷波同时也是进入凉山州的重要通道,这一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在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雷波旅游业现状
雷波县人民政府以生态和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坚持把旅游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根据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国家级地质公园马湖及彝汉和谐文化等资源优势为依托,按照“大旅游、大文化、大坏境、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以政府这只有形手为主导,外加市场为隐形手的驱动力为主推力,把旅游业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超前发展,分步建设”的原则,努力打造立体化及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推动全县旅游朝着健康、协调、快速的方向良性发展,并以此来提升雷波旅游在川西南乃至整个滇东北旅游环线的旅游地位。最近四五年年以来,随着县财政的增加,县旅游局不断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力度,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仅2009年一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达到29.9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2 %,旅游综合产值 14826.4万元,同比增长38.3%,带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彝族文化概况及保护现状
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同胞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建设和开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同时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并沉淀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主要由“毕摩”、“火把节”、“克智”、“民歌”、“德古”、“彝族礼仪”、“节庆”等几种文化构成。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施了“彝家新寨”安居工程建设。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彝族同胞世居的村落因县政府提出发展其旅游业而进行搬迁改造,并在搬迁的过程中施行异地安置,并把一部分原来居住在同一区域内的彝族村民安插到其他乡村,虽然政府对每户发两三万元的搬迁费,但这部分钱并不能补偿搬迁对他们生活文化的破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政府又缺乏对相关彝族文化的保护措施,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很多彝族的原生态的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四、雷波县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前几年,雷波县政府将梦幻谷、麻咪泽、马湖等旅游区列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县内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太过于集中,全县百分之五十左右旅游开发集中在马湖这个点,而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则缺乏充足的投入,致使这些区域形成了一种守着富裕的贫困这么一种现象,并且使游客太过于集中在马湖周围而造成接待压力过大,而其它景区则比较冷清。
2.相关的旅游线路设计太过单一,沿途景点太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没有搭配不协调,百分之九十是自然景观,而相关的人文景观则开发严重不足,这会给游客造成一种枯燥感。
3.旅游产品开发不够,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游客主要是观光,而真正的购物在旅游过程中所开销的费用比例很小,没有很好的打开游客的钱袋子。并且由于旅游线路少,导致旅游时间短,游客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其它漫长时间内则很少有游客,造成大量的设施闲置,增加管理费用,同时还浪费资源。
4.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缺乏相关保护,致使很多民族性的东西流失。特别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破坏严重,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开发旅游资源但却忽视了对彝族很多特有文化的保护并加以传承。
5.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关于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相对缺乏,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没能真正体现出来。以彝族为主的特色文化在旅游所创收入中比例较小。
五、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并举,缺一不可,并把彝族特色文化这张牌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内涵挖掘的资金投入力度,让游客在观赏到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少数民族的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2.结合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当前情况,在以马湖、麻咪泽自然生态保护区、莫红梦幻谷等景区快速升温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并统一管理。进一步注重沿途景区的开发,根据资源状况和现在的旅游特点制定出适合雷波县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
3.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原生态彝族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除了要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旅游外,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亦的保存。
4.注重对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包装。雷波县要想打好彝族文化这张牌,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整个彝族文化品牌的内涵、布局、定位等进行整体可行的规划。将雷波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升华成一种理论,使其文化品牌有牢固的基础,并且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扩大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坚持发展彝族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相统一。要保持文化品牌的发展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就必须将其产业做大、做强并做活。文化产业与旅游事业是互补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应当具有产业和事业的两重性: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商品的属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旅游事业的性质;既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又有非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想要发挥好这两重属性,可以组建成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产业集团,以集团形式产业化运作艺术节、文化艺术旅游等等,这样才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第二篇: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
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企业经济》 作者:唐 勇 黄俐波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农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魏小安.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2003-2005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三篇: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精)
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兰林
[摘要 ]民族旅游以其独特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民族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 展,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
复兴和再造,增强民族认同感。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灵魂。[关键词 ]福建宁德畲族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将其定义 为:针对在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 族的群体,由于他们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旅游价值 , 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 [1]。民族旅游的要义是观光对象的 少数民族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 [2]。由于文化所独有的性质及功能,在民族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成为最能代表和 反映该地民族本质特征的符号。民族旅游文化, 是指对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进 行开发、加工、改造,以形成吸引游客的民族旅游项目。它必须根据本地域、本 民族的特点而设置, 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 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 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本文以福建省畲族地区的民 族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1民族旅游开发的意义
1.1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1.1民族旅游开发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跨文化传播增强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 尊感。民族地区居民在旅游者介入之前,由于缺乏与其他地 方、其他文化差异的比较,因而很难发觉自己的个性。在民 族旅游中 , 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 族群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及自我表 述的关注。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 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人们的 民族认同意识,凝聚了民族向心力。1.1.2民族旅游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近年来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东西,而是被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 , 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各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 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旅游市场需求的扩 大获得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
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得到维护和管理等。总之,所 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 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1.1.3民族旅游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族群文化复兴的契 机,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 和舞台。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旅游发展的推波助澜中复制、再造作了最有力的说明。东巴文化的传习复制,并非是简单 意义上的传承、复制 , 而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添加进了新的成 分和内容 [3]。这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借助发展旅游业的契机 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1.2民族旅游开发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 资源。在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包括民族村落、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直接 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2福建畲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唐代形成 以来一直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 游耕狩猎生活。畲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丰富的 民族文化,拥有迥然独特的韵味,散发着鲜明的民族风情。福建省的畲族人口全国最多,其中又以宁德地区的畲民最为 集中。
宁德市有畲族人口 17万人 , 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 护——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2009年第 10期(总第 34期
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全市 9个县(市、区的 124 个乡镇,其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就有 51个,是历史悠 久的畲族聚居地。现全市设有一个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八 个畲族乡。总体来看,宁德市现有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仍较 单一,经营粗放,有待进一步开发,以形成显著的经济文化 效益。
2.1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优势
2.1.1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畲族的编织工艺品巧夺天工,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彩
带、竹编、刺绣等许多手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 睐。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妇女的“凤凰 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镶绣的金 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 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畲民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 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 常以歌对话。畲歌丰富多采,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 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 “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 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已久的体育活动。尤其是 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 武术。畲族有自己独有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乌饭节”祭祀 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 家家户户都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 ,全家共餐, 以缅怀祖先。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 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
2.1.2地区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畲族居民基本上聚居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宁 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现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6处。闽东北 亲水游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旅 游品牌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景 区,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之美誉。周宁县人鱼同乐的鲤 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屹立在东 海之滨的福鼎太姥山是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 质公园, “山海川岛”景观融为一体,其中嵛山岛被评为中国 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世界良港三都澳的“海上渔城”被授 予第一批国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畲族民族文化风情与景 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 产业价值。
2.1.3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充足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连浙江温州,南接省会福州, 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武夷山,处在闽浙三个重要旅游城 市的结合部,处于经济发达区域,毗邻国内主要客源产出地。闽东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后,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经济 带 , 给闽东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游客逐步从周边地
区向外拓展 , 来自江浙沪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 , 快速交通 大格局的形成,将为宁德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2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2.2.1缺乏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旅游产品档次低
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数量少,且质量等级低,因此旅游吸引力也较弱。宁德的 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民族旅游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 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形象和特色品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限于粗糙包 装、简单拼接,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精品,拿不出代表畲族千 年民族文化底蕴的拳头产品。旅游景区、景点小而分散,内容单一,规划设计 缺乏专业化。
2.2.2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联动性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但目前福建省民族旅游的综合性、联动 性效益优势尚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与娱乐设施建设上的滞后,接待能 力有限,服务质量低。各景区、景点小而分散,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有待改善。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限制,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太
姥山的山岳景区与溪瀑景区的连接路杨太公路没有建成,使两块最有特色的山 川景区不能连为一体;三都澳进入东冲半岛的霞浦内浒全天候码头尚未立项建 设,也制约了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沿海旅游线路的优化。
2.2.3传统文化被逐渐同化,面临流失
民族旅游过程中 , 会产生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 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 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与此同时,畲族传统文化得不到 有效的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绝大多数畲村祠堂、宫观因年久失修,保护 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失修情况。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婚礼等 传统民族习俗淡化甚至消失。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均面临失传的边缘,如 果再不采取措施抓紧抢救,这些民族瑰宝也将失传。
3民族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3.1采用保护性开发形式,保护民族特质文化 3.1.1建立民族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是以保护民族文物,并使参观者了解民族文 化内涵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和传 播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民族博物馆已超过 100 座,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 俗文物,被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各种类型 的民族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旅游者了解各地少数 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旅游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1989 年建成的闽东畲族博物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收藏和展 示畲族文物 1500余件,有效传承和保护了畲族文化遗产,并 成为人们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之一。3.1.2设立民族文化村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福先生的定义,民族文化村 是指展现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落 [4]。我 国的民族文化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仿制型。
民族聚集地实地展示型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 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 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旅游目的 地异地模拟型是人工方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荟萃各民族的 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 , 从多角度揭示民族 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集中、立体地向旅游者展示了各 民族传统文化。
“宁德——中华畲族文化村”是为迎合旅游目的而专门 建设的模拟民族文化村。现已建成的“中华畲族宫” ,气势恢 宏,占地面积 50余亩,作为畲族文化广场已具雏形,逐步进 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全国畲族同胞的朝圣地、闽东民族团 结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畲族风情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近30 个国家、地区及国内 20多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和游客。3.1.3创建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整合自然生
态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对社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 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新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是将少数民族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
整体保护、传承和研 究。如 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 嘎乡创建的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 不仅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 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实现保 护与开发的双重目标。
宁德可以在借鉴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梭嘎苗族生态博
物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畲族文化比较集中 的村落,建立畲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3.2策划节庆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力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
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 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 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过程,可以 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 识。传统节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对于增进民族 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间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了解 民族生活方式的窗口
[5]。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
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迄今已 是第 15届;福鼎市连续六年举办太姥山旅游风情节;2004 年第二届福安茶文化节以畲族祭祀方式来祭祀“大白毫”千年 古茶树,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可以在前几次成功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各种节庆活动的次数、范围、内容和形式, 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节庆品牌。
3.3畲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增强吸引力 旅游资源按照存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 可增强资源的吸 引力。将畲族民俗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结合一起,便可增强 闽东旅游区的资源密度,形成地方特色或个性特征。宁德地 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可以在开辟民俗旅游线路的同 时,对畲族聚集区中较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进行规划建设, 如位于福安康厝畲族乡的“东山雪洞”、穆云畲族乡“清泉洞” 以及与晓洋镇交界处的“白云山”等。对于已开发的自然、人 文观光地,注重畲族文化的挖掘和融入,进行整体规划、包 装和宣传,全力打造“山海川岛、宗教文化、畲族风情”三大 旅游品牌。
3.4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 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 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 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3.5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知名度 针对宁德民族旅游缺乏知名度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引 导国内外旅游者对宁德的旅游文化产生兴趣,以内涵丰富的 宁德旅游文化吸引游客。根据“依托两州(福州、温州),拓 展两南(闽南、浙南),进军上海,吸引港澳台”的市场定位。把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有针对性地开发细分市场结合起来,使用多种促销方式,争取宁德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进入 国家、省旅游局的宣传网络。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举 办旅游节庆活动等形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积极融入长三 角旅游协作区,不断提升宁德旅游在福建省(下转第 25 页)(上接第 9 页)的地位,提升宁德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3.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旅游业的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民族旅游地区在 发展旅游业时,不应该只片面注重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所带 来的“文化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生态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在民 族旅游开发中,选择风景优美的民族自然村寨,发展民族生 态旅游,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原生和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 生态为旅游对象。做到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民族旅游业才可能得到 长远的进步和发展。总之,民族旅游开发使民族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得到复 兴,文化自豪感得到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的蓬勃 发展。民族旅游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 文化底蕴和灵魂。参考文献: [1]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1.[2]张晓萍等.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昆 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 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41.[4]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6.[5]吴忠军,陆军.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117.
第四篇: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以武陵源为例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日益突出。特别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世界遗产因其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然而当中国越来越多的世界遗产出现在旅游宣传片里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风景名胜因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而声名鹊起的时候,有人欢呼,有人担忧。在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已经处于世界遗产第三大国的中国感到了困惑。
截至2010年8月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巴西利亚闭幕,《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911项。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04项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180项自然遗产,27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与此同时,处于世界遗产第三大国的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但是这些光鲜亮丽的头衔给我们的民俗文化和天成地域风景带来的到底是保护还是摧残?以武陵源为例,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面积264平方公里,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景区组成,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过度的旅游开发,使其成为一个“旅游设置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遗产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保护同盟考察组的批评。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否能兼得的问题值得深思。对开发度的控制、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对我国世界遗产地良好旅游形象的树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利为先的开发模式导致遗产地超载开发、错位开发
多姿多彩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在我国,某些拥有遗产资源的地方政府受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为换取地方经济一时的“发展和繁荣”,不惜以遗产地生态境失衡、历史真实性与风貌完整性消失等为代,对遗产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其结果是导致国家风景区和世界遗产资源的严重破坏。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由于景区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严重破坏了武陵源的自然环境景观和原始风貌,因而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出示了“黄牌”警告。
(二)多头管理,利益关系复杂
我国的世界遗产更具资源状况分数于多个不同的管理部门,,有的在建设部门,有的在文物部门,有的在林业部门,有的在文化部门,有的在国土资源部门等,因不同的政府部门被赋予了不同的职能,所以世界遗产在保护和利用中利益关系显得格外复杂: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有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世界遗产公共产权私人化趋向导致其外部性的增强是世界遗产保护区出现保护与开发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导致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大大降低
据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28处世界遗产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某些遗产项目的保护状况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不少遗产地的核心景区被大量的宾馆、商店、行业别墅、部门饭店、人造景点、索道所占据,虽然这些城市化设施占景区面积的比重不太大,但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景区的自然美学价值大为降低,完全破坏了遗产资源高品质、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功能和社会公益性质。“世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牌,为武陵源每年带来数百万游客。使得这个20多年前地处偏远湘西山区的林场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一时间,在天子山、袁家界等地,逐渐冒出了不少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棚点。与此同时,处于景区交通枢纽的水绕四门,一些接待设施不断地破土动工。景区优美宁静的环境以惊人的速度被蚕食„„
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5年一度的遗产监测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范围内,其城市化对其自然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观念保守, 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法制建设滞后
对世界遗产的价值认识不清。世界遗产具有世界级的科研、历史、文化、社会和审美等价值,而往往各级领导和企业之认识到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后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即经济价值,而没有认识到世界级的科研、历史、文社会的价值,或把这些价值置于次于经济价值的地位:对世界遗产的所属认识不清,世界遗产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而且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利用世界遗产的权利,更有保护世界遗产的义务。
二、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改变观念——遗产不是摇钱树
武陵源刚通过世界自然遗产验收时,当地人更多是看到遗产开发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遗产自身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然而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它们具有独一无二性、非人工再造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一旦破坏,将不可再生、不可再造、不可复得、不可挽回。对于世界遗产来说,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首位的。遗产的价值越高,吸引力就越大,从而越能带动区内外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管理者,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永远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要自觉遵守《世界遗产公约》,牢固树立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观念,明确开发和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持续有效地保护好世界遗产,使世界遗产这一独特的风景资源能世世代代保留下去。
(二)加强对旅游者遗产知识教育和旅游活动行为的引导
近年来,我国的国内旅游蓬勃发展,许多风景区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由于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旅游者的整体素质不高,保护意识淡漠,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可能只知其名,并不真正了解其内涵,因而破坏旅游资源和旅
游环境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时有发生。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疏散旅游人流以及加强对旅游者的遗产知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办法,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加以科学引导。如针对目前许多风景区季节性和局部性的饱和、超载现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风景区旅游冷热的信息、通过门票的发售等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控制旅游者人数,合理分流,以避免和减少目前遗产地旅游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行为。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引导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旅游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做好遗产保护与利用。
(三)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和完善遗产地的经营管理,抓紧制定相关法律
我国世界遗产欠缺统一的全国性的法律,立法的层次低、内容滞后、过于原则,世界遗产公共产权应该由中央或地方的国家单一部门管理 ,以实现产权的硬约束 ,并且建立旅游收益与保护资金之间、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平衡。政府在管理中的定位不明,给在调节保护和发展经济的问题上难以达到平衡.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立法,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行为,很多地方用开发区的政策来套风景区、遗产地的开发,难免导致错位的破坏性开发。为了加强对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吸取国外经验,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保护法,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让我们再来看看张家界市武陵源规划新图,由北京大学历时两年多规划设计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一改原有的“旅游开发”为主的宗旨,将“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放在首位,按照省建设厅“山上保护现有自然遗产,山下建设未来文化遗产”战略布署,计划将武陵源风景区建成“民族化、园林化、精品化”的风景区。从申报遗产成功到景区城市化,乃至被迫进行大拆迁,仅仅只有9年的时间。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在经历了景区的过度开发后,通过景区大拆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武陵源的原始风貌,但张家界的“世界第一梯”几乎在大拆迁的同时开工兴建。《瞭望》杂志刊文指出,由于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利益博弈的长期性,从而导致这种环境破坏中的“前赴后继”现象。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北京旅游学会常务理事的耿留同强调有三个负责: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现在人负责,世界遗产不仅是十三亿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第三,对未来负责,关键的是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没有任何理由,为了短期目标或局部利益,牺牲遗产历史价值,我们申报世界遗产不是为了能获得多少经济利益,而是因为它的历史艺术价值。
第五篇:旅游开发与保护汇报
2临潭县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汇报
临潭县旅游局 2012年9月14日
一、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
临潭,古称洮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在海内外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临潭县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其中以冶力关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最具代表性。景区北距县城兰州154公里,是县内外理想的避暑渡假之所和物华天宝的旅游胜地。境内有闻名遐迩的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秀丽的冶木峡、风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态逼真的的千年卧佛,奇特幽静的县级地质公园赤壁幽谷,神奇隐秘的镇关雄柱,绿涛茫茫的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因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搭配,民族风情浓郁而被誉为“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
冶力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我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旅游景区。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临潭县确立了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成功打造了“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城市品牌及“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旅游品牌,景区先后获得了“甘肃县十大旅游景区”、“中国西部十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被美国最具权威杂志《视野》《探险》称为“人一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编入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西安人必游的50个地方之一》。
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国家AAA级景区1家、国家AA级景区3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县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新城),县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水利名胜风景区1家。已建成开放的冶力关景区有冶海、赤壁幽谷、黄捻子、森林公园、亲昵沟、冶木峡(上峡)、下峡等7大景点270余处小景点,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家、旅行社1家,全县现有各类酒店、宾馆20余家,“农家乐”已发展到57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多人,可同时为1万余人提供食宿服务。
多年来,我县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着眼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52万人次,旅游收入1.78亿元;2011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6.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8.03%和20.8%,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总量超过了20%。
二、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合力
我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模式,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使各类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得到了有效利用和整合。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合力;另一方面,从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角度出发,加大科学规划和整合开发利用的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在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加强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指导。积极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旅游资源的分类管理和开发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各类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建立全县旅游规划体系。先后高起点、高标准地组织编制《临潭县冶力关镇区景观绿化总体规划》、冶力关池沟、庙沟、草滩新村、葸家庄地形测绘和《冶力关农家乐建设规划》、《临潭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甘肃县临潭县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依托北京大地风景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临潭县冶力关景区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规》,为有效利用各类旅游资源创造了条件。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旅游投资体系,不断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全县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大型企业资本、民营资本加快进入,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我县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集中力量抓精点、精线、精品和硬件与软件的综合开发,依照规划加快了道路、宾馆、农家乐及景区(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冶力关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变,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5亿元多元。相继实施了冶木河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野林关大酒店二期工程、冶力关步行街、关街—池沟农家乐休闲一条街、冶力关文体活动中心、洮州卫城——冶力关文化生态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冶峡隧道等一大批旅游重点工程。对冶力关500多户农家乐进行了风貌改造升级,统一了冶力关镇、城关镇临街建筑店铺风格,在冶海、赤壁幽谷、新城景区建设三星级旅游厕所7座,实施了亲昵沟景区爱情桥、对歌台、道路拓宽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冶力关镇特色旅游小城镇“五化工程”、冶海防渗漏、景区绿化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全方位开发办旅游的路子,加大了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有力的支撑了冶力关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先后完成了冶力关生态园、冶力关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村唐古拉风暴演艺厅、林海宾馆、临潭世纪饭店、滑索、滑道、滑草等项目建设工作;总投资2000万元的冶海户外游乐园CS仿真训练基地、九叠瀑布、水上餐厅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了冶木峡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甘肃县信用社冶力关接待中心、临潭宾馆、洮州宾馆等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创建冶力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景区,加快了新城国家AAA级、城关、古战、术布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努力构建旅游生产力合理布局。三是加强旅游景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树立旅游景区新形象。针对景区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等现象,每年都开展了旅游景区整顿和规范管理行动,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开乱挖、乱刻乱画、乱吐乱扔、未批先建等现象,提倡绿色环保,低碳旅游,禁止使用白色污染物品、一次性用品用具;对原有的旱厕等进行改造提升,建设环保式的三星级旅游厕所,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等组成检查组,对旅游景区进行明察暗访,打造了一个便捷、安全的新景区,树立了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环境保护则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资源和环境被破坏了,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严格保护旅游资源,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永续利用,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之所在。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县始终把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原则,防止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开发性破坏,把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全面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一是强化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乃至今后旅游业发展中的迫切任务。其次,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本身也意味着保护,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以延长其生命周期,或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这些都是对资源有力的保护。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县旅游行业深刻认识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把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二是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力度。为国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我县严格按照《甘肃县旅游管理条例》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管理条例》相关内容,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新建、改建、扩建旅游项目,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旅游项目的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严格审查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是否与旅游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在旅游区内擅自兴建项目,毁坏植被以及进行其他损害旅游资源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同时,在全县景区内加大了相关法治、法规的宣传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管理条例》和《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中,突出旅游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一,坚持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包含环境评价的内容,要求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开发措施必须符合环保、建设、林业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旅游规划必须同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协调一致,必须通过包含环保专家在内的专家评审组的评审。其二,在编制规划中普遍重视和加强了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与环保、林业、国土、城建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协调,基本形成了重点景区从总规到控规、详规、项目设计的多层次的旅游规划保证体系框架,为进一步明确旅游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起到了良好作用。四是在实施旅游标准化管理中严格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等为基础,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体现在评分细则中。我县在创建国家A级景区时,要求景区在环境设施、景区卫生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五是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强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与和谐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县规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严格做到四个“一律”,即新建项目没有通过环评的一律不予审批;生态保护得不到落实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当中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一律暂停施工;建成后又出现环保问题的一律先整改再营业。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县还将建立旅游项目的准入、退出机制与生态环境安全控制机制。对重点旅游区域从环保、功能、项目、容量、土地、风貌等六个方面进行控制审批,并从信息发布、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引导。建立生态环境安全控制机制,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旅游必须生态优先,明确生态控制与环境优化要点,严格做到四个“一律”,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加强全县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监管的同时,我县在重点旅游景区创新思路,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冶力关景区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将“和谐旅游”理念引入生态旅游发展,将农业、林业、文化发展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促进旅游增长方式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由注重眼前利益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积极开发旅游配套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引导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来,有力地推动了冶力关农业、林业、商贸、交通、文化等多个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初步探索出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七是在坚持不懈地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同时,把护林防火、人工植树造林作为保护植被的重点,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执法力度,实施重点保护。同时,在景区大力宣传推行以砖代木、以电代柴、发展沼气等生态项目建设,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冶力关旅游景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旅游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处理上,走出了不同的成功之路,在我州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