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
浅谈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创新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产品还不太丰富的国家,究竟应采取怎样的收入分配理论,既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
实践证明,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盛行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扭曲,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真正符合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的收入分配理论,从而创立了“先富”与“共富”相结合的收入分配理论。那么,这一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的立论基础、基本内涵、重大创新、现实意义何在,本文试作一简单的分析。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包括“部分先富论”和“共同富裕论”两大理论。
(一)部分先富论
“部分先富论”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承认适度收入差距的合理性。邓小平认为,在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前,人们 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动力,应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1。讲求物质利益,主张收入分配向贡献大的人倾斜 摁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社会主义同样必须承认物质利益,并把这一原则贯穿于经济过程之中。邓小平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原则的平均主义倾向。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很必要,但只靠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① 邓小平高度重视劳动群众个体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要求,从而使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
邓小平认为,为了持续不断的调动人们搞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早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物质鼓励也不能少”。②“各种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都要恢复,奖金制度要恢复,对发明创造都要给奖金,特殊贡献单位和个人也要给奖金,把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结合起来,两者不能偏废”。这样,必然引导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个人发展与贡献,而且关心企业的生产经 营成果,关心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以其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深刻地认识到把按劳分配,社会收入不平等等现象当作“资产阶级权利”加以限制,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④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平均主义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邓小平指出“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似乎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李第二,按劳分配的尺度只能是按劳,不能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邓小平认为“按劳分配就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处理分配问题如果主要不是看劳动,而是看政治,那就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政分配了。”②第三,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邓小平十分强调,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应当有差别他主张对贡献大的人,有特别贡献的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第四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年邓小平在《坚持按劳分配》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司后来又说“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这个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平均一百元二百元的工资,变不成资本家”。①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是对把按劳分配看成是“资产阶级权利”而加以限制的观点的否认,是对长期以来根植于人们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的澄清,为社会主义做到真正的按劳分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深该地认识到,按劳分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此,他号召各级经济管理干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如何在公有制经济单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在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收入与他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责任制创造性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按比例浮动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旧的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的僵化格局,为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创造了前提条件。这对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了有力冲击,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在主张讲求物质利益、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部分先富”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②他在会见外宾时又强调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气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比较具体地阐述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部分先富”作为一种导向性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激发了各阶层人们勤劳致富的愿望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同时,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经营管理的好企业,能力强和勤劳的人就能得到较高的收入。反之,那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经营管理不好的企业,收入就会少些。这种收入差别成为一种杠杆,一种激励手段,促进了市场经济部门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的勤劳致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共同富裕论
“共同富裕”论,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创新性地充分论述“部分先富”的同时,他依据马克思、毛泽东等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积极开展了“共 同富裕”的理论探讨。他认为,“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终极目标,是“部分先富”的目的。因此,在逐步走向富裕时,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把握好先富的“度”,防止两极分化,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不能因为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一些贫富差距,就怀疑甚至否定“共同富裕”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钻合 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是注重眼前利益的个人利益的,党和国家在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时必须反映群众这一基本要求,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生产增长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完全一致的。同时他又大力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表现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多得也要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②他在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问时强调指出“按照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 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①
要防止两极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领域不但出现了差距,而且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差距在不断扩大的事实。有人担心会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一直比较关注这个问题。邓小平认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乡而社会主义是应一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的。我国的基木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就决定了收入分配上必然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为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必然会有什么样的分配结构。只要我们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不会产生两极分化。相反,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让少数人富裕起来,解决不了共同富裕的问题。“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一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③怎样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怎样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出了如下方案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支持落后地区和单位先富起来的个人,通过征收所得税和社会捐献活动帮助其他的人。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 转让等方式支持不发达地区”。①第三,先富帮后富的程度,不能搞成传统的均贫富。共同富裕并不排除富裕程度上的差距。强调先富帮后富是要解决贫富悬殊过大,防止两极分化和出现新的资产阶级,让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人实现共同富裕,但绝不是在先富和后富之间完全扯平,搞均等富裕。如果人为地那样去做,就会重新回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结果影响效率。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邓小平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现在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就是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年完成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时起,到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现阶段我国贫宫差距的理性分析
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也是我们全面准确的理解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方面。现在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就是两极分化,偏离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本文认为,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首先,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是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础上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绊生现象,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先富后富的差别,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降低一部分人的收入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差距是相对差距,而不是绝对差距,在木质上它与中国人民的致富实践活动是同向的而不是逆向的。其次,现阶段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绝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造成的什么恶果,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根本原则下进行的。我们提倡的是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任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用歪门邪道坑害国家、坑害别人,都是政策与法律所不允许的。另外,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先富带动和支持后富,并采取适当的政策帮助和支持后富。所以,我们要坚持“致富光荣”而不能因收入差距拉大而有所动摇。因为只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一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拼证关系
正确处理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邓小平提出的先富促共富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是一种将公平和效率统一起来的理论,其表现在第一,“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理论,是针对以往低效率和不公平的体制弊端而提出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力,实现真正的公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收入分配上采取“一拉平”的“大锅饭”做法,忽视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果上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劳动态度的好坏而不注重劳动成果的大小重视生产力发展被错误地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超出指令性计划范围的生产发展、经营方式和手段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害」掉。其结果,一方面指令性计划限定了人们经济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动地按指令行事,生产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另,一方面,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多劳者有被剥削之感而使少劳者占了便宜,多劳者因不能多得而不再多劳,少劳者则因不会少得而更加少劳,这严重制约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最后导致效率的低下、生产的停滞、公平的丧失。先富促共富,在生产领域注重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被允许的在分配领域根据劳动成果的好坏决定劳动所得的多少,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其结果是带来效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公平的实现。第二,先富促共富政策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竞争是市场的灵魂,是市场经济产生效率的源泉。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动力自然也就无效率可言。竞争迫使每一个市场主体自求生存、自求发展。有能力、有效率的竞争者生存下来,发展起来没有能力、没有效率的竞争者则被淘汰。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效率不断提高,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竞争本身又是市场公平或经济公平的核心内容。竞争排斥特权,竞争要求起点一 致,机会相等,但不要求结果相同。竞争是一种承认差别、产生差别,以判别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公平。第三,先富促进共富,一方面承认利益差距,引入竞争机制拉开收入差距,以利益差距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种种手段保持收入差距的合理适度,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以维护和达到社会公平。这种承认差距、拉开差距,同时又合理控制差距的过程,就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过程。第四,先富是促共富的手段和过程,它是通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单位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有效地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这在客观上又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即为更高层次的公平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在从先富到共富的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第五,先富和共富是一个紧密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手段和过程,共富是先富的发展目的。没有先富的过程,就没有效率的提高,就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没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没有共富这一目标,先富过程的自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贫富悬殊、导致两极分化,从而丧失社会公平,影响社会稳定。先富促共富政策将效率与公平很好地统一起来了。第六,共同富裕这一目的本身,就是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共同富裕,一方面意味着生产力己高度发展,财富已极大丰富,这是有效率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意味着大家都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收入差距缩小,没有贫富悬殊,没有两极分化,财富分配合理。因此,实现 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过程,实现了共同富裕,也就达到了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
二、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立论羞础
科学的理论,不会凭空产生,它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创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①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产生。自它产生以来,一直是影响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所引发的巨大社会效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因此,探究它的立论基础,是我们研究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一理论蓦础“部分先富、共同富裕”,是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权威表述,它同邓小平理论的其他内容一样,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从本文掌握的资料看,马克思、毛泽东、刘少奇等对“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理论,都有过许多的论述。、马克思的“部分先畜”思想 马克思十分重视未来社会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他的按劳分配理论形成的标志是,年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代表作也是我们研究按劳分配理论的重要依据。那么,马克思在研究按劳分配理论时,有没有探讨在未来社会主义允许“部分先富”呢对此,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的、系统的论述,但他的理论对这个问题是能够回答的,答案可以从他的理论中符合逻辑地推论出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剖析拉萨尔经济思想、论述按劳分配时,第一次提出了依据按劳分配“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②根据马克思其他相关论述,已含有“部分先富”思想。首先,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部分先富”的终极根源。马克思独有睿智地指出,作为资产阶级法权的按劳分配及其“弊端”的“部分先富”,“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①因为“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②只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一‘能消灭按劳分配与部分先富,实行按需分配。其次,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差异是“部分先富”的直接原因。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唯一尺度,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 天赋,默认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因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每个得到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即使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家庭负担不同,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异。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同时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为尺度了。„„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其次,一个劳动者己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是比另一个富些,如此等等。”③这种意义的贫富差别,正是按劳分配原则的本意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所应解决的问题,这种贫富差别应该由社会扶贫基金和社会保障机构解决。最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部分先富”的前提。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与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已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它己归为整个社会所有。在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既掌握了物质的生产条件,又掌握了人身劳动力的生产条件,那么生产要素的这种分配必然产生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与部分先 富。无庸讳一言,马克思的“部分先富”思想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的一种科学预见,并未付诸实践。马克思对“部分先富”思想,主要是从主体、途径上去论述,他认为“部分先富”的主体是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劳动者,“部分先富”的途径是劳动。而对于“部分先富”的目的、作用、性质以及与后富关系等多个层面并未涉及。这就为邓小平“部分先富”分配理论的形成,既提供了理论指导,又提供了进行发展与创新的理论空间。、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以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进步,建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经济制度,完全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彻底实现。马克思作为第一个建立起科学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家,他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创新性的科学内涵第一,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最基本特征是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彻底平等。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以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在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由于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按需分配的实现,所有社 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需要将得到全面满足,而且精神生活需要也将得到极大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将真正实现全面的共同富裕目标。不难看出,马克思讲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第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是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劳动者自己劳动。由于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因此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不可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完全实现。马克思认为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并不是所有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均等。第三,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是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指出“每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①之所以马克思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因为只有按劳分配才能够将资本排除在分配标准之外,从而也才能排除因为资本占有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分配结果不同。尽管按劳分配也不能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的一致,但这是发生在共同富裕前提下的,而且因为按劳分配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按劳分配。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对于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实行按 劳分配,才能将发展生产力与提高所有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也只有按劳分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同时,按劳分配还是今后向按需分配过渡的最好途径和形式。当然马克思并没有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理想社会。在这里由于存在社会成员生活质量高低的不同,因而并没有实现最终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惟其如此,社会主义才需要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一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
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
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由此可见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
有之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1 马克思 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萌芽
们的共同富裕思想 马克思在 1857
1858 年写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手稿中指 出 在未来社会 当生产力的增长不再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所束缚 工人群众
占有自己劳动的时候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 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
人富裕为目的 所有的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
[2]在这里,他提出了使
所有的人富裕的思想 1876 年 恩格斯在著名的 反杜林论 中进一步指出 生
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
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
展和运用
[3] 由以上可以看出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 已经初步指出了未来的新社会
是以全体成员的富裕为生产目的 同时还强调了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并揭示了未
来社会要实现的所有人的富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但是他们是
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制度以及资本家追求最大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从而
导致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提出全体社会成员的富裕问题的 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 他们并没有对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作用及其实现方
式等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还没有形成共同富裕的概念 3 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探索
毛泽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情况下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对中国的
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共同富裕 的提法 最早出现在我们党的文件上 1953 年 12 月 16 日 中
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指出 党在农村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
是要善于教育农民迅速联合组织起来 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不相适应的矛盾 并使农民能够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
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10]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 共同富裕 的
提法 但在对象上指全体农民 1955 年 7 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省委 市委 自治区
党委书记会议上 毛泽东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报告提到了 共同富裕
他
说 只有在新的基础上 即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三大改造 实 现农业合作化 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11]工农联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才能得到巩固 1955 年 10 月 29 日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
毛泽东又指出 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 在农业国的基础上 是谈不上什么强的
也谈不上什么富的 但是 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 这么一种计划 是可以
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 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些 更强些 而这个富 是共
同的富 这个强 是共同的强 大家都有份
[12]
综上所述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在于 第一 在我党和国家
主要领导人中 第一个使用 共同富裕 的提法和阐述中国的共同富裕问题 并
把党的文件中针对农民问题而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强调
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 指出了要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落后的农业国的基础上 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第三 指出了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是一步一步走的 不是一步登 天 一下子就可以做
到的 第四 反对过分悬殊 毛泽东在 1959 年底至 1960 年初读苏联 政治经济
学 教科书的谈话中说
反对平均主义 是正确的 反过了头 会发生个人
主义 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 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 也反对过分悬殊
[13]总之 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包含有许多正确的思想火花 但是在他晚年 的理论和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 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收入分配的正确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的实践。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②不难看出,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包含着“部分先富”的思想。如果说毛泽东在探索“部分先富”的分配理论还不够充分,那么,他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就显得非常深入。毛泽东于年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③同年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的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户可见,毛泽东对“共同富裕”是高度重视的。应该指出,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探索,是“均中求富”,为此,在社会消费品分配上,毛泽东偏向于按劳分配和平均分配相结合。显然,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抛弃了“均中求富”的非合理因素,找到了一条“先富促共富”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正如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经验时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②除毛泽东外,其他的领导成员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刘少奇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问题创新性探索,今天看来是十分宝贵的。刘少奇的收入分配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本文认为,以“双论结构”为基础的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重新求解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开创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向多样化分配方式转变的伟大变革。、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橄式的重大创新。众所周知,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模式,是要尽可能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尽管人们之间的真实收入差别并没有缩小,但是名义工资方面看是逐渐缩小了。整个分配理论的基调是尽可能的均等。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肯定了收入分配差别的存在,认可在一定时期、阶段内相对收入差别允许拉大。从而摈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以缩小差别、收入均等为目标的原则,确立了以效率第一、强调收入的激励效率这个最重要的分配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然鼓励、允许人们通过辛勤努力可以比其他人先富起来,也就为勤劳致富者的收入再投入经济循环、获取更高的报酬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个人收入的分配,仅限于个人生活消费领域,决定人们分配过程中收入差异的,仅仅是个人劳动贡献的多寡。把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拓展到个人生活消费、个人投资与财产积累的更广大领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的确立开辟了通途。显然,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是有着丰富内涵和极广开拓空间的重大分配理论的创新。不过,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以当时的群众和理论界可以接受的方式以看似极其简单、平常的形式出现的以实际中可以运用与操作,又不至于引起大的误解、纷争、歧见表述方式提出的。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人们才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这种看似简单的先富促共富的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创新的基石和突破口。当然,从长远来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的阐释与创新,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现实环境的制约和条件既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与大原则、大方向把握住,又着重于如何才一能有效地实现或逼近这一目标。从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最有效地实现共同富裕,承认、鼓励人们追求更高收益,保护收入差别,防止分配不公和严重两极分化,激励辛勤劳动致富和保护合法的要素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 初级阶级的收入分配理论有了重大创新。、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对效率与公平的矛后冲突的盆断求解。
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强调过程、结果的公平和平等,而不特别关注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收入分配模式的预测和描述中,强调的是要排除生产资料或财产占有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收入差异,尽可能限于个人劳动贡献差异决定的边界之内。由于这种分配方式是同旧式分工基本消亡并存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差异己经大大缩小,且社会统一计划中心,可以统一度量和配置每个劳动力。所以,个人劳动贡献差异虽有,但总体上不大,且呈日益缩小势头。当然,说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模式,主要强调公平,不关注效率,并非是其分配理论的遗漏。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际有计划发展时,资源配置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因此,他们假定效率己经不成问题了,或者说他们是在效率假说前提下研究、设计收入分配问题。然而,问题恰恰出在效率假定的前提是不真实的。一是,效率没有问题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统一使用,个人、经济组织之间不存在生产要素占有差异,即使存在也没有经济意义。二是,社会的计划中心拥有充分、准确、完全的资源配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在计划中心协调的各层次的纵向、横向系统无障碍、无成本 因为成本由社会统一支付地流动和传播。三是,个人之间的劳动能力差异较小,以至于计划中心能够准确计算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质量、数量,而且假定劳动者不会偷懒,没有隐瞒、欺骗等行为的存在。实际上,效率没有问题的这些前提条件,迄今为止,在社会主义国家似乎还没有存在过,即使在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按照我们现有的知识、信息水平,也不可能达到上述条件其实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资源产品的稀缺人们需要无限而供给有限的情况下,资源、产品需要定价。在价格为正的情况下,资源、产品的使用、消费均需付费,资源、产品等皆需要所有权保护,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传播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是分散的,由使用支付的。与此相应,劳动的劳动能力与真实贡献难以准确度量,机会主义与搭便车行为总要存在。所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最大问题,是把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关注重点放在结果是否均等、过程是否公平上面,而把分配效率当作自然而然应有的前提。在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分配公平是核心和关键,公平分配同效率最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按照传统收入分配着重于公平的原则、思路,社会主义经济中,收入分配自始至终缩小、消除收入差别来设计、改进体制、模式、机制。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模式,就是按照这种方向推进的,缩小和消除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不同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差别,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与政策导向。结果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盛行,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 分配从过程到结果的低效率、低水平的均等,并且这种收入方面表层的均等,没有也不可能缩小、消除实际存在的差别。因此,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突破,首先要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重新求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他首先强调效率第一。社会主义应该有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社会主义来说,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是核心和关键。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产权结构,还是分配方式不管是经济运行机制,还是经济体制,其中心与导向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当然,社会主义也要高度关注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完全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不是超越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具体环境、条件的理想状态的公平,不是低效率基准上的公平。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效率优先,就是分配方式、分配过程要首先有利于激励经济当事人有效地运用、配置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兼顾公平就是要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适度调节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开创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向多样化分配方式转变的伟大变革。传统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仅仅是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民收入的分配除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外,不能有其他的分配方式。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任何个人除了拥有自身劳动能力之外,不再排他性占有生产资料。因此,生产要素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决定了经济剩余也由社会集中使用。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劳动能力发挥其对社会的贡献,来分得个人及其家庭所需的消费品。个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储蓄倾向为。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从来都没有达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条件。即使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最盛极之时,中国的生产资料也没能够实现社会共同占有。在中国,始终存在所谓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所谓的全民所有制不仅实际上把占全国人口的农民排除在外,即使不同行业、地区之间的全民所有制也有“条块”之分。由于名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虚幻的,个人不可能充分自由流动,排除生产资料占有差别获取纯粹的按劳分配收入,单一而纯粹的按劳分配方式在中国实际上从未存在过。不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这些各式各样的分配都称之为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收入分配方式逐步多样化了。从传统社会主义的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对分配理论的重大变革。这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回归。
第二篇: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最终版)
文章标题: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现在,许多人在谈到居民收入差距的时候,普遍认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太高了。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69的人认为“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强化高收入人群税收监管,改变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的现状”最关键。这表明“调高”成为了当前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然而,从宏观意义上讲,中国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原
因并非高收入阶层收入太高,而是中低收入水平太低。或者换句话说,并非是富人“太富”,而是一般人“太穷”。所以,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明显偏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当前需要解决几个突出问题,主要是: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利”获得大量额外收益;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建议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适时开征遗产税,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速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
○国资收益权要尽快落到实处,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控制
最近政府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举措成了一个牵动各界神经的、最引人注目的话题。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在7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胡锦涛就收入分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不久,由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人事部、卫生部、监察部、司法部和公安部等13个部委协同参与制订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草稿进入最后的征求意见阶段。
收入分配改革驶入快行道
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事张扬,但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台之后首先为社会弱势群体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对农民“多予少取”,出台减免农业税政策;二是各地陆续提高了(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然后,政府将视线又转向了中低收入阶层:一是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大幅提升至1600元;二是颁布并实施《公务员法》,让政府公务员人员的工资上涨有法可依。现在,有关部门又开始积极谋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一连串的动作脉络清晰、节奏分明,充分说明了一点:当前的收入分配改革并不象以往所做的那样,不再是一个技术性的局部调整,而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大变革。
如果说从改革和社会两个角度我们就可以推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的话,那么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则可以看到改革的迫切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明显偏大。
首先,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2002年超过警戒线为0.45,2004年达到0.47。
其次,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主要方面。一是城乡差别。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2004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5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6:1。社科院一份研究表明,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二是区域差距。从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看,不仅中、西、东北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GDP增长率的差距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缩小,即绝对和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之中。三是行业差距。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证券业为50529元,最低的是林业,为6718元,前者是后者的7.52倍。此外,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四是企业差距。即使同为国有控股企业,2003年,宝钢股份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85.34万,中石化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28.4万,华能国际负责人薪酬最高的前三名平均值为47.34万。
最后,从发展速度看,我国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一个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为国际所罕见。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1990年
第三篇:时代光华《收入分配理论》满分试卷
时代光华《收入分配理论》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关于基尼系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居于0到1之间
B 越趋近1,代表收入分配越公平
C 处于0.3和0.4之间最理想
D 单纯按贡献分配社会收入,基尼系数将会高于0.4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2.按贡献分配收入,原则上贡献大的收入高,贡献小的收入少。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3.由于知识含量不同,体力劳动者永远比脑力劳动者收入低。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4.社会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越小,整个社会越高效和谐。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5.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歧视现象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之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第四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一)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必然性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客观需求和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由于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状况不同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会使人们在社会收入、财产分配方面出现日益扩大的差异。这一问题i是市场机制本身所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国家在经济活动之外,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进行宏观有效调节,弥补社会公平的“市场失灵”。国家可以通过税种的选择、税基的确定和税率的划分来改变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以鼓励、限制或维护他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按预定的方向和规模发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因而,税收在收入分配领域,理所应当地承担起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任。
(二)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可行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可以通过多个环节进行,即实现环节、使用环节、财富的积累环节及转让环节,通过在个人收入分配的各个环节设置相应的税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
1.在个人收入分配的实现环节,个人所得税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一方面通过累进税率的设计可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给予低收入阶层税收优惠。
2.在个人收入的使用环节,通过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起到补充调节作用。如果高收入者把高收入用于高消费,不仅无益于市场效率的提高,而且会使分配不公问题表面化,但用税收有选择地调节其中的高消费,不仅可以在流通领域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进而间接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还可以引导高收入者把高收入转化为生产性投资,从而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效率的提高。
3.在个人财富的积聚环节,征收一般财产税,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需要纳税,拥有较多财产的人多纳税,拥有较少财产的人少纳税,通过财产税率的变动和相应的财产价值的调整就可以避免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4.在个人财产的转让环节,征收遗产和赠与税。高收入阶层形成的大笔财富如果全部留给继承人,往往导致社会分配不均,形成新的贫富差距。通过遗产税的课征,对社会财富进行一次再分配,有利于减少因财富在代际间转移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另外,由于遗产与赠与税是对个人收入(合理收入及不合理收入)的全方位调节,因而可以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i市场无法实现社会公平,即无法将收入差距保持在大多数社会成员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第五篇:申论: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0.3扩大到了0.48以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指导精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分配制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了起来,然而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社会财富蛋糕已经做的较好较大,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性收入占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财富蛋糕分好,是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长期以来我国劳动性、创造性收入占比过低,为社会发展做出大贡献的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增长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我国目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因政策倾斜发展速度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区域之间因天然地域、资源优势发展速度有快有慢,行业之间垄断行业旱涝保收、普通劳动者长期低薪。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最短板,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合理有序,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扩大是社会动荡的最大根源,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公正和权威,甚至激化阶层矛盾、造成社会对立与冲突动荡,社会不满情绪、仇富心理滋生蔓延。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指导精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影响日益明显,投资过热带来的隐患也逐渐暴露,经济发展势头已陷入疲软,根本应对之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面临“有钱的不需要买、没钱的买不起”的现状,内需不足、消费增长停滞。只有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的消费积极性,从而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相信在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逐步构建,人人劳有所得、家家生活无忧、社会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