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词中的部分典故喻意
古诗词中的部分典故喻意
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春山,指眉。
问鼎 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逐鹿 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杜康 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彭祖 传说故事人物,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谢家(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指居家的幽美。
献芹 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作壁上观 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豆蔻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鸡口牛后 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壁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方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青鸟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梨园 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 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问鼎 喻谋求夺得。
请缨 喻杀敌报国。岳飞:”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钓鳌 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还珠 喻官吏为政清廉。
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烂柯 喻离家年久。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青眼 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高山流水 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
双鲤、尺素 用作书信的代称。
庄周梦蝶 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
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怀桔 指孝顺双亲。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柳营 指军营。“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 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松柏 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 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 象征美人,牡丹 寄寓富贵,杨花 有飘零之意。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 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螟蛉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鸿雁 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传书的信使。青鸟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月老 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连理枝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传人 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壁还 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方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
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下榻 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斑马 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辞第 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南冠 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李白:“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顾曲周郎
喻指精通音律之人。
寄梅赠春
比喻远方友人送来的雅致礼物。弹无弦琴
比喻高雅闲适的情趣。千里送鹅毛
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投笔 指弃文从武。
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化碧 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鸿雁、雁书、雁足、鱼雁 等指书信、音讯。
五柳 陶渊明宅边有五柳树,因以此为号。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东篱(陶渊明)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三径(陶渊明)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桑榆 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二毛 指人届中年,头发斑白,表示年岁渐长,日见衰老 闻笛 表示追念故友,缅怀友谊
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 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激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南冠、楚囚 指被羁绊的正义之士,或指诗人身陷囹圄 王谢堂前燕 以王谢家族盛衰为喻,寄托吊古伤今的情怀 蓬山 海上三神山也,自古以为是可望而不可即之地
第二篇:【古诗词中的典故】
诗歌中的典故
1.《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友,只能空吟《思旧赋》。旧,老朋友。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自己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吕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的意思。
回到家中,就像那传说中的烂柯人。翻似,倒好像。烂柯人,相传晋代王质进山砍柴,遇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来观看。棋还没终局,他手中的斧子的柄已经烂掉。回到村里,发现与他同年代的人都去世了。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事态的变迁。2.《雁门太守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他曾在台上置千金招纳贤士。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还没有登燕然山刻石记述功绩,还是无从谈起的。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此山,“石刻勒功而还”。4.《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感叹光阴易逝。白居易《醉歌》有“黄鸡崔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的诗句。5.《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中,周瑜借强劲的东风,火烧赤壁,战胜曹操百万大军。6.《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万里觅封侯:化用汉班超故事,《后汉书 班超传》记载,有看相的对班超说:“而(你)当封侯万里之外。”又说:“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封侯相也。” 尘暗旧貂裘
《战国策 · 齐策》记载,苏秦游说秦王不成,穷困潦倒,所穿貂裘破旧不堪。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封尘,不能立功边陲。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天山,指祁连山,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在此立功。7.《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引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句的诗意,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孙权十九岁继承父兄基业,所以说“年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志》中,曹操尝与孙权对垒,“见船、器仗、队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暗讽当今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8.《满江红》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用《史记
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故事。也比喻自己终于突破家庭牢笼。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比喻失意伤心。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语出《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象。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10.《渔家傲·接天云涛连晓雾》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庄子 逍遥游》里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着九万里。”意思是自己真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三山,神话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意思是希望借助风力去到理想的地方。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1.《使至塞上》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其出自《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诗歌中的“燕然”暗指前线,暗示战争取得了胜利。12.《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后主陈叔宝所做艳曲之一,其辞轻荡,而其意甚哀,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13.《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14.《江城子·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持节到云中来呢?《史记 · 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远避,不敢近云中。后因报功状上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被朝廷治罪。冯唐向汉文帝辩白此事,并认为魏尚有功应受重赏,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仍为云中太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许,表达自己期待朝廷派人赦免他的心境。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意思是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宴,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射虎的英姿。孙郎,指孙权。《三国志 · 孙权传》中“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㡵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15.《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传说商朝末年姜子牙在磻溪垂钓,遇到西伯姬昌,为任为军师,在灭商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
传说中商朝的伊尹未遇明君时,曾梦见自己乘着小船经过日、月的旁边,后来遇到成汤,成为贤相。
李白用着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
第三篇: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作者:
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常会碰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含蓄、洗练、委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核。倘若我们不能熟知这些典故,不仅会给我们欣赏诗歌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使我们在赏诗的审美过程中无法产生翩翩联想。常见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而常用的典故有: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刘郎、阮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此后“刘郎”和“阮郎”就成了“情郎”的代名词。也比喻““成仙而去”。“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1、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12、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5、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6、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7、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8、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9、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20、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1、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2、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23、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4、登高:重阳节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5、杜康: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6、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7、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8、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30、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31、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32、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3、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4、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35、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36、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37、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8、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39、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0、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41、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再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说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青鸟):《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3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0、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31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在诗中,诗人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他当时的心境相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32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3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5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隐士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隐士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期以前。远古尧时有“巢父隐居”、“许由洗耳”,商末周初有“夷齐采薇”,春秋时期晋国有“介推焚死”等,他们把远古隐士的朴素追求发挥到极致,将功名利禄视为操守名节的大敌,水火不容。因此,我国古代隐士从最初就表现出清高自守、尊重自我的本质特征,不过由于尚处于形成阶段,所以此时期的隐士人数少、规模小。春秋末期和两汉是隐士文化的发展阶段,道家思想的创立成为显著的标志。许多才德兼备之士出于各种原因离群索居,成为隐士。具体表现在:1.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如“庚桑居山”、“黔娄安贫”、“尚平婚嫁”、“披裘钓泽”等。2.心志高远,不满现实。如“接舆歌凤”、“蒋诩三径”、“梁鸿五噫”等。3.功成名就,及时归隐。如“五湖扁舟”、“二疏辞官”等。这一时期隐士群体方兴未艾,且他们身上散射出道家思想的光芒。魏晋时期玄学大盛,隐居、求仙成为文人时尚的生存方式。自此,我国古代的隐士文化跨入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如“张翰莼羹”、陶源明“归去来兮”,谢安“东山高卧”、“王猛扪虱”、“竹林七贤”等。魏晋南北朝是隐士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此时的隐士文化不但继承了上两个阶段所表现出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精神,而且在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流露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对后世艺术的审美情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隋唐以后,隐士文化渐渐衰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使隐士文化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因而不断萎缩,直至走入歧途。这首先表现为隐道合一。如“陈抟高卧”。其次,隐士成为一种沽名钓誉的手段。如唐卢藏通过“终南捷径”,由隐而显。而追根溯源,中华农耕文明所导致的内向型文化是适宜隐士文化形成的土壤;以神话人物为本源所建构起来的神仙世界对重生死重现实的汉民族人民充满了诱惑力;社会动荡、国家分裂是隐士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第四篇: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
1、次北固山下(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典故】 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 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赤 壁(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 ①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 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 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典故】
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②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相传刘备曾在荆州遭敌将追杀,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③霹雳:指雷声,此处比喻射箭时的弓弦声。语出《北史·长孙晟传》:“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
【赏析】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营造了将士们出征前群情激奋威武雄壮的气氛。
②③“马作的卢飞快”一句,塑造了意想中的自己无畏的战斗形象:骑的卢骏马,挟霹雳强弓,冲锋陷阵,杀敌立功。
6、使至塞上(唐)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①。
【典故】
①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赏析】 末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7、泊秦淮(唐)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典故】
①《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歌词极其绮艳轻荡。当年隋兵陈师江 北,可一江之隔的南唐陈皇帝陈叔宝依旧沉溺声色,终于被俘亡国。因此,《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赏析】 诗人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抨击的是只顾个人肆情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8、雁门太守行(唐)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①,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②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典故】
①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战国时荆轲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②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赏析】①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慷慨赴敌。
②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9、别云间(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典故】
①南冠(guān):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晋国囚禁,晋侯见了问道:“南冠而絷(zhí,拘禁)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作者被清兵逮捕。
【赏析】
①这个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含有要向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思。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
【典故】
①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学作品。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仙家典籍。东汉中央校书处东观,藏书很多,被称为“道家蓬莱山”。诗中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②建安骨:东汉末年,以曹操父子为首的作家,文章刚健清新,后代称为“建安风骨”。
③弄扁舟:这里是归隐江湖的意思。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赏析】
①②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③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11、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①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典故】
①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赏析】
抒发孤城将士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①,到乡翻似烂柯人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典故】①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②烂柯人:见《述异记》。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在那里下棋,他就在一旁观看。一局棋刚完,儿童对他说,“你的斧柄(柯)已经烂了。”王质回到家乡,见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赏析】①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②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13、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①此去无多路,青鸟②殷勤为探看。【典故】 ①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②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赏析】诗的尾联借“蓬山”指对方住处,借“青鸟”指传递信息的人,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
14、行路难(唐)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①上,忽复乘舟梦日②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③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典故】 ①垂钓碧溪: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
②乘舟梦日: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③长风破浪:比喻远大的志向得以施展。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叔父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赏析】 ①②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③李白暗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15、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①。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
【典故】①孙郎:指孙权。据《三国志》记载,东吴孙权曾骑马射虎,马为虎所伤,他以双戟投掷,虎才退却。
②冯唐:汉文帝时人,当时任郎中署长。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云中郡守魏尚是抵御匈奴的良将,因上报杀敌数字较实际多六人,被削职。冯唐向汉文帝提意见,认为处罚太重。文帝接受了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其云中郡守的职务。③天狼:星名。《晋书·天文志》中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侵略。【赏析】 ①作者以孙权自比,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②诗人以西汉名将魏尚自比,是希望朝廷重用他,让他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③末句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第五篇:古诗词中的有关典故和意象
古诗词中的有关典故和意象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1、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①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②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③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1)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
(2)台城,古城名,本来是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时改建,遂成为南朝台省和宫殿所在地,所以叫台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鸡鸣寺南。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3)“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陈叔宝)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
(4)汴京,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大梁”,今河南开封。是中国多个重要王朝的首都。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冶铁业发达,十分繁荣。后历经黄河水患的天灾祸乱,几乎沦为废墟,极度衰败。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开封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经济发展,汴京作为一统天下的基础,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公元960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终于完成对中国汉民族本部的统一。
(5)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2、垂杨:《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这句说隋亡后,隋堤上只有杨柳依旧,暮鸦哀鸣。
⑥乌衣巷、朱雀桥: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朱雀桥即朱雀桁,历史上又称大航、大桁、朱雀航,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时为交通要道,是六朝时期分布在石头城至清溪之间秦淮河上24座浮航中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浮桥,其遗址在清代已难寻觅。
朱雀桥之所以家喻户晓,还是源于金陵怀古诗《乌衣巷》。而时事图画《赤焰腾空图》所画景象就发生在朱雀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UFO事件的记录。
如今在南京老城南中华门城内的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设朱雀桥,不在其原址,不过尚不失当年风范。附近乌衣巷有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
⑦西塞山 〔古战场〕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多次。
写与战争有关的诗有:明代张居正的“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顾澍的:“西塞山前百战场,当年将士有辉光”等。
写西塞山美景的有:苏轼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陆游的:“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等。
写西塞山古迹的有:唐诗人王周的:“千寻铁锁无人问,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龙窟寺前新涨急,玉虚殿后碧峰圆”;李增荣的:“桃花洞口常盟鹭,流水声中独钓鱼”等。
写西塞山雄伟气势的有:李白的:“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韦应物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张文潜的:“危矶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3、赤壁:“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138公里。《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举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这一剑刻过万重山,据说江西庐山有反写“赤壁”字样。虽确切地点不可循,但历代有多位文人留下相关诗篇。艺术手法
(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咏史怀古诗 古迹典故
1、汴河曲 杨广
汴水东流无限春⑴,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⑶,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曲 》 汴biàn河: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汴河怀古二首
其一: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舸(gě):大船。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汴水:汴河,即通济渠。一千余里:通济渠长一千三百余里。赖:依赖。通波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其一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其二: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相比。杨广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杨广被叛军缢杀。2 台城⑴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⑷,只缘一曲后庭花。
1.后庭花:花名,多在庭院中栽培,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称玉树后庭花。
2.《《玉树后庭花》为宫体诗。作者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是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传说陈灭亡的时候,陈后主正在宫中与爱姬妾孔贵嫔、张丽华等众人玩乐。王朝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宫中盛行的过程。隋兵进入建康(今南京),陈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阳。《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
3.台城:六朝时的禁城。在今南京市。
4.六代:即六朝,指建都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的朝代。5.结绮(qǐ)临春:结绮阁和临春阁,陈后主(陈叔宝)建造的两座穷极奢华的楼阁。6.万户千门:形容屋宇深广。这里指宏伟豪华的结绮阁、临春阁、望仙阁等楼阁。7.只缘:只因为。
3昭君出塞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 龙庭:指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
昭君出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骊山
陕西省有名的风景区之—。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
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
1、老母宫:相传女娲“攥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她又在骊山炼石补天,世人尊称她为“骊山老母”。
2、烽火台: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3、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
4、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5、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
5赤壁 建康新亭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建康(南京古称)
建康,又称建邺,是东吴、东晋、南朝宋、南齐、南梁、和陈朝六代京师之地,也是南宋时期的行都和明朝陪都。建康城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是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中国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
六朝皇宫台城,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为北魏洛阳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新亭
新亭在六朝时最为著名,是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新亭一带,古代多寺庙。新亭紧靠长江边,是南朝时代建康的西南要塞。讨刘劭时,曾在此修建营垒。当时从南方来攻打台城,必经新亭。所以齐武帝称它是“兵冲”之地。新亭垒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
6、马嵬之变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马嵬(wéi)坡 郑畋(tián)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wéi)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 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7、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由盛而衰。
8、华清宫
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
9、湘妃祠 湘妃竹
湘山祠,为湖南最早的祠建筑之一。湘妃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名叫娥皇和女英。尧帝禅位于舜帝后,将两个女儿也一同许配于他。因此二女是尧帝之女,故称其为“帝女”,又因为是舜帝之妃,故又称“二妃”。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登帝位后三十九年南游时,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河南九嶷。二妃闻讯,追至洞庭湖的君山,听到舜帝已经崩于苍梧,抚竹痛哭,泪洒竹林,悲极而亡,化作湘水之神。而二妃的泪洒在竹节之上,化作点点泪痕,故此竹称作“斑竹”,也叫“湘妃竹”!
人们为了纪念二妃,在君山建“湘妃祠”以供后人瞻仰悼念。因建祠年代久远,又是为舜帝二妃所建,故称之为“江南第一祠”。
10、陈琳墓 东汉文学家陈琳之墓。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东南)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赵家村大纵湖边,此范围内,墓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
11、吴钩
吴钩,指刀刃为曲线形的吴国刀,是春秋时代由吴王(相传为阖闾)下令制造的,锋利无比。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
一、器物类
1、玉:高洁
脱俗
2、珍珠:美丽 无瑕
3、簪缨(冠):官位 名望
5、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6、丝竹:音乐;
7、汗青:史册;
8、须眉:男子;
10、桑梓:故乡;
11、轩辕:祖国;
12、三尺:法律;
13、寸管:笔;
14、青鸟:信使
4、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9、巾帼:妇女;
15、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16、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17、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18、船:①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②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二、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1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3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自己的微不足道。
4娥眉(蛾眉):美女
5峨眉:高尚的德行
6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7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8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9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0怀桔:指孝顺双亲。《怀桔遗亲》是二十四孝之一,写后汉六岁的陆绩的孝顺故事。陆绩随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的孝心)“大奇之”。
11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12、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13、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14、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语出《世说新语》指的是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典故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5、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的《咏蝉》或《在狱咏蝉》
三、地点:
1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2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3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4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7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8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9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10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四、其他类
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2、破晓:初现希望
3、深夜:愁思怀旧
4、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5、信:鸿雁、尺牍、尺素
6、亡国:后庭花。
7、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13、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8、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9、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10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11、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12、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