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届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意见
2010届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对大学所学课程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大学学习的总验收;是在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后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现针对2010届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
3.提高学生在编写技术文件、设计计算、工程绘图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正确使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
4.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的全部内容。5.作风严谨,态度端正;培养工程、管理意识。
二、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符合本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尽可能选择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课题。
2.3月份之前提前上岗的同学,可以与指导教师商量,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并结合企业生产、设计的实际情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三、毕业设计(论文)程序与时间安排
1.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2月28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确定课题。
2.准备(确定课题、收集资料、确定方案:3月)。3.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撰写论文:4月)。
4.总结(整理设计/论文文件,准备答辩:5月1日—5月7日)。5.答辩(5月8日—5月16日)。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毕业设计:图纸折合1张0号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字数不少于1.2万字。
2.毕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五、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一)摘要
摘要应当高度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够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摘要要求简明扼要,在300字以内。(二)关键词
针对论文的内容,每篇论文应选用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的字数应在10个以内。(三)目录(四)正文
1、对于设计性课题(毕业设计),正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取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何种技术、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计算)部分:这部分内容在论文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论文中应阐述设计思想、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各种机械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设计等。
2、对于毕业论文,有以下要求:
论文的整体结构应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构成原则,文章各部分均以此为线索展开,思路清晰,脉络分明,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文章必须结合充分的图片及图表进行阐述;(2)文章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3)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
(4)所用的专业语言准确、概括、简练。(五)致谢
致谢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协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同学等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学风。(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要求查阅文献10篇以上。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与装定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参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在机械学院网站的教学工作—毕业设计栏目下载)
装定顺序:(1)封面(上海电机学院统一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致谢。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包括三部分:指导教师评分(30%)、毕业设计(论文)评阅(30%)、毕业设计(论文)答辩(40%)。
机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
2010年1月19日
第二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意见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大学所学课程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大学学习的总验收;是在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后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各系根据专业拟定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大纲。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
3.提高学生在编写技术文件、设计计算、工程绘图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正确使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独立完成分担课题的全部内容。5.作风严谨,态度端正;树立面向全局的生产观、经济观。
二、选题原则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课题。2.在充分注意满足综合训练的教学前提下,选题应尽量结合生产或科研的需要;也可采用模拟题目。
3.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水平,其工作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按时完成为宜。
4.题目不宜过大,原则上应一人一题。若几个人合作一个大课题的,从严要求,最好每人有所侧重,以达到锻炼和考查每个学生独立工作的目的。
三、毕业论文(设计)程序
1.准备(熟悉课题、收集资料、确定方案)2.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撰写论文)3.总结(整理设计/论文文件,准备答辩)4.答辩
四、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内容(一)标题
标题应该明确,要有概括性。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该标题不足以说明问题时,也可以使用副标题。
(二)摘要
摘要应当高度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够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并翻译成相应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在250个词以内为宜。
(三)关键词
(5)文风庄重,就事论理,据理力争,以理创新。
毕业论文的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所选择的观点和题目,以正确的原则和世界观进行论证;
(2)文章必须结合充分的图片及图表进行说明;文章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3)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4)所用的专业语言难确、概括、简练。(七)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一般应写得概括、篇幅应较短。
(八)谢辞
谢辞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协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孔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学风。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要求查阅文献10篇左右,参考文献应按下述格式列写:
序号、作者[,作者2,作者3„]、刊物名称[著作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刊号
重庆XXXXX学院 教务处 2012年12月
第三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和做科研开发工作一样,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
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五、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七、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八、参考文献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其实,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论文的质量。
第四篇:2010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做好2010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级本科毕业生即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请各分院注意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并布置好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能够按期高质量的完成,为统一规范管理,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流程
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确认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归档
(一)选题
1、文经管类学生一般选题是论文类型,工科类学生一般选题是设计类型。论文类选题应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中选定,其难度要与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能相适应。工作量多少要与毕业论文的时间相匹配。设计类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也可以选择模拟性质的题目。设计(论文)应尽量做到在某一方面有新意。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经专业主任审核。学生课题的确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题目情况,学生填写选题志愿,最后由教师确定,专业主任批准。题目一旦确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改。
(二)开题
学生在调研、充分理解工作任务基础上,经指导教师审定合格后,方可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题时学生应提交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课题研究进度安排等。开题检查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三周内进行。开题检查的要点如下:
1、学生是否已充分理解了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学生的工作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完成课题所需要的条件。
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做。
(三)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四周后进行,检查要求为:
1、题目是否恰当,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
2、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是否认真;
3、教师是否负责,按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开题报告书和中期检查表由学生填写,统一交到指导教师处,再经所在专业检查小组审核。除评语、签字等需手写外,全部内容用计算机填写然后打印。
(四)结题验收
1、设计类结题验收应安排在设计工作与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全部完成之后,检查要点为:
(1)仔细审查学生的设计图纸是否合格,实验数据是否完备可靠;
(2)在实习现场检查实验结果、实验演示操作或计算机程序实际运行结果。
2、论文类结题验收应安排在论文撰写完成之后进行,检查要点为:
(1)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
(2)论文所用的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各专业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小组。开题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均由检查小组执行,检查小组由3名或3名以上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检查小组要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写出了评语,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了相应的成绩。检查是否按照要求由讲师以上的非本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参与评阅并写出评语。对毕业设计(论文)不符合撰写规范的,或是被指导教师评定为“不及格”者,均不得参加答辩。检查小组的主要成员应参加答辩委员会。
(五)答辩与成绩评定
1、答辩委员会由各专业负责组建,原则上由五名或五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并指定主任和秘书。聘请校外人员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时应由分院院长批准。根据实际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不得少于3人,设组长1人。各专业的答辩计划,要在答辩前两周报教务处备案。
答辩委员会主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包括确定答辩程序,听取学生陈述,提问、质疑、考评答辩学生,评议和给出成绩,总结答辩工作。
2、学生必须在答辩前2天,将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和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等交答辩委员会。
3、学生答辩时要出示有关图表、数据或实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其中陈述及答辩各约15分钟,回答3-4个问题。
答辩委员会质疑和考评的内容,应侧重于有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术,重点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构思,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案评价。要特别重视设计(论文)中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成员根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的标准,对每个答辩的学生给出答辩的成绩。
4、一个专业分设几个答辩组时,答辩委员会要统一考虑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以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占30%)和答辩成绩(占70%)进行综合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优秀≤15%,不及格率控制在3%左右。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后,需经分院长按规定严格审核批准,然后向学生及时公布。成绩分布不合规定比例者,教务处不予验收。答辩委员会负责填好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教学秘书负责填好本专业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单(包括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并由分院长签字,于答辩结束后3日内报教务处。
5、对成绩较差及有异议的毕业设计(论文),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6、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其他学生可以参加旁听。
7、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只发结业证书,不发毕业证书。毕业后一年内回校重做毕业设计(论文),及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六)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中间产生的各种材料、表格以及统一装订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由各分院保存。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占3%)交教务处汇编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集,并进行存档。
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与职责分工
(一)教务处:实行宏观管理。包括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答辩成绩管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存档、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的统一印发等。
(二)评估督导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对各分
院组织实施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写出评价和总结等。
(三)各分院: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实施及总结。包括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管理与考评、毕业答辩与成绩审核的安排、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上报等。重点抓好开题审查、中期进度检查和后期验收。
(四)指导教师(包括专、兼职教师):
1、指导教师原则上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结合我院实际,也可由具有研究生学历或三年助教经历的教师担任。设计类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3人,论文类不得超过15人。初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为4-5人,并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指导工作。
2、指导教师负责编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专业主任签字核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既要管学习又要管思想,还要管纪律,注意言传身教。经常到现场了解工作进程,回答问题,解决困难,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3、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教师应经常与被指导的学生联系,按时认真填写指导工作周记。如因特殊情况离岗超过一个周,应委托其他教师指导。
4、需要在工厂、公司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工作,但学校必须派教师参加立题、检查和答辩,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5、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评语并按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五)学生:
1、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必须符合《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否则不能取得参加答辩的资格。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独立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拷贝他人的成果,否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3、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4、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遵守所在单位的作息时间。因事、病需请假1-2天的经指导教师批准,3天以上须经分院批准,不准无故缺席。
5、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和写作,并参加答辩,取得成绩。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或不按时参加答辩者,其成绩均按不及格处理。
6、在校内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需要使用学院或所在单位的仪器设备时,要爱护并仔细使用,节约材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教务处
2013年10月08日
第五篇:论文指导意见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老师指导记录
第一次
1.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布置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与进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院的部署,积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2.根据指导老师提前公布的参考选题和该生自己的兴趣初步选定毕业论文选题。
3.要求学生阐明针对本选题,已经掌握的文献与资料,重点是关于本选题,学生自己有何见解。坚决坚持“有资料,没想法,不写;有想法,没资料,不写”的论文开题与写作原则。
4.要求学生尽快拟定基于本选题的初步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
第二次
1.针对学生初步拟定的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提出修改与完善的意见。
2.针对学生进一步搜集的与本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与资料进行交流与分析,指导学生撰写本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特别指出,文献综述的撰写,对于厘清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挖掘本选题的写作空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对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进行了指导。
3.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并就如何查找外文文献进行了指导。
第三次
1.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
2.审阅学生提交的文献综述初稿,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3.审查学生搜集的外文参考文献,布置外文翻译工作,并就如何进行外文翻译进行指导。强调外文翻译尽量要意译,而且要做到“信、达、雅”。
4.布置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初稿。要求学生在开题报告拟定的论文框架、结构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就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与论述进行指导。
第四次
1.审阅学生的外文翻译初稿,就外文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2.审查学生的文献综述修改稿,并最终定稿。
3.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初稿写作过程中对论文结构作出微调问题、某些观点的成立与否问题、如何加强论证等问题进行指导,并就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规范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就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的提炼与归纳进行指导。
第五次
1.修改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外文文献翻译。
2.针对学生毕业论文修改稿再次进行审阅。严格按照学院的格式规范等要求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审视学生的论文选题、框架结构、论点与论证和格式规范,并检查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初稿的修改意见的落实情况。3.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本论文选题的最新文献检索,并关注与该选题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最新动向,如果有相应的立法修改和相关司法案例,应该及时刷新和补充论文内容与相关的观点。
第六次
1.最后审定毕业论文,并最终定稿。
2.全面审阅毕业论文全套资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再次按照学校的要求自查一次。
3.就毕业论文答辩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答辩之前,全面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思路、框架结构、主要观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建议学生在答辩前,最好撰写答辩提纲。同时,要求在答辩时要做到表达清晰、虚心向答辩组老师求教等。
4.要求学生在答辩后,根据答辩组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及时地修改毕业论文,并交指导老师和答辩组老师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