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分钟》评课稿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易老师的课,我受益非浅。感到听易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欣赏佳作。她能使人为之一振,倍受启发。易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易老师的开课就做得非常棒。她通过设计;“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和数学老师(陈老师)吵架了,你们想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我做数学计算题 一 = 20 陈老师说我做错了,我不服,你们能给我评评理吗?你们想知道一 = 20 的原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易老师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易老师的开课就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成功的一半。
2、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易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方法: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学生有的四人一起读,有的四人轮着读,不一会儿,教室里书声朗朗。易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例如:让学生读完第一段后,她肯定地说,你们非常能干,已经能够把这段读通了,老师给你们打A,看看你们读第二段能不能得到A+。学生听了,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当学生读完第二段时,易老师又及时评价:“这回你们可以得到A+了,因为你们没有少字或添字,读得不错。第三段有没有信心拿A++呢?”易老师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书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3.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易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了快乐识字。有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易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元元”等词语的轻声正音。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4.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易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为你的勇敢鼓掌!”、“你别紧张!”、“陈治军,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也读出来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易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易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
在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处理得不够完美。比如:开课时提出的“一 = 20 的问题,在课尾没有能够整体回归到因为元元多睡一分钟,所以迟到了20分钟,让学生心中的悬念得到消除。
2.识字与写字教学问题。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更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特点是: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会认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写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写,会用。易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对二会字的处理还是好的,但在对四会字的教学上则没有体现。这不免给听课者心中留有遗憾。
第二篇:一分钟评课稿
一分钟评课稿
一分钟评课稿1《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本文篇幅5段,分为原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戴老师执教第一课时,重点为识字、写字。
听完本课之后,我对本学期的教研组研讨主题有了新的思考:像这样的识字课,如何探究问题指向性呢?因为在本节课上,涉及到的问题仅为:游戏一分钟后,请说一说一分钟后的感受。在执教过程中,戴老师的问题指向明确,但课堂操作过程中却操之过急,学生一分钟为坚持完毕就开始谈感受,从而使问题没能落实。
根据本节课的识字、写字教学,我结合“目标细化”主题,发现戴老师在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
1、趣味识字,学生是主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戴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字,使学生乐于学习。同时戴老师还特别注重识字巩固,通过“找朋友游戏”“连一连”等内容,让识字过程生动、丰富。
2、写字教学,基础在夯实。本节课,戴老师用10分钟的时间重点教学识字,从笔画的写法、结构、组词等角度进行多角度的引导,并在写字过程中注重重点突破、全面普及。尤其是反馈过程,戴老师还特别采用中后生的作业进行反馈点评,对后进生帮助挺大。
但是我也发现,戴老师本节课的教学是宽泛、无主题的。结合目标细化,浅谈以下几点:
1、目标一是“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虽然目标一写法为通用格式,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多样丰富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回顾本节课,戴老师引导学生采用的识字方法较为单一,同时教师也未能对生字进行及时的归类整理,使得生字教学各个独立,无通篇意识。
2、目标二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本节课中,戴老师重视识字教学,却忽视了朗读。对目标中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没有有效落实,也没有有效的检测方式,学生一节课后的学习结果无所知。
3、目标三是“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目标指向本身就不明确,学习哪个环节未能点明。同时本节课设计情感教育的时间过少。
应该说,本节课突出了识字、写字,却忽视了朗读;看到了优美的书法,却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知道了课文进行的“珍惜时间”的载体,却没有了“珍爱时间”的情感体验。课堂本就是艺术,让我们一起在艺术殿堂里摸索吧。
一分钟评课稿2评课内容:
《一分钟》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声声的叹息,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戴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让我倍受启发。戴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能利用“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来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稳扎稳打,识字教学扎实。
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戴老师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识字平台。有说说记住字的方法识字,如: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在游戏中识字,如:组合游戏。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在识字过程中,戴老师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词语的轻声正音。在写字这一环节,戴老师花了5分钟让学生写字,并进行展示讲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2、多元评价,学习兴趣高涨。
戴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你真棒,都读对了!”、“这会儿,XX终于读对了,给他鼓鼓掌!”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戴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戴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第一课时仅仅安排了识字教学,内容上显得有些单一。
2、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在这堂课里缺少了朗读,也就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听了戴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收获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识字教学如此扎实,真正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非常扎实。
一分钟评课稿3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围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认为张老师的《一分钟能干什么》这节课有这么几个特点:
1、教师能够深入钻研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各个环节设计意图明确,针对性活动性强,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课件设计生动、有趣、实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一个动画、一个钟表、一段音乐,合理进行搭配,使整个课堂教学动静有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参与情境,张弛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2、能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张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如:导入新课时,用小学生最熟悉的迟到情境来让学生初步建立分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渗透着数学就在身边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思想。如: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估一估等活动,既有学生知识体验,又把生活知识结合其中,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和情境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沟通和整合。在解释与应用中,也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学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并让学生了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一分能干做的事,让学生体会一分钟虽短暂,但是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最后对名言的欣赏,以及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的40分钟有什么收获,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自然地渗透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3、加强活动体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和充分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感悟“秒”。并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地进行体验,逐步熟练、准确地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感受时间,在充分的内化使秒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例如:认识1秒时,师问:"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1秒时,孩子的回答直叫人耳目一新:甩一下头是一秒,跺一下脚是一秒,原地跳一下是一秒,弹一下手指是一秒,喝一口水是一秒等等。在估计一分时,学生都是边做喜欢的事边数数,他们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估计一分,部分孩子数数的速度太快,导致估得快了,张老师适时评价引导,使估计一分这个教学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在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时,教师先设计了“看一看”这一环节,让学生静等一分钟,再看动画一分钟,以两次活动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两种活动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感受,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最后安排“做一做”这一环节,一系列的活动都让孩子们欣喜不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一分的长短,并把一分的概念用自己的动作或语言来代替,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
4、引导学思结合、学法提炼,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合,注重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发现、估计等数学能力,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学习方法,所有知识都在学生活动中形成,学习效果好。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有意识让学生带问题思考,注意学法的引导,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一分钟》评课
《一分钟》评课稿
《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赵老师的课,我受益非浅。感到听赵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欣赏佳作。她能使人为之一振,倍受启发。赵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赵老师的开课就做得非常棒。她通过巧妙地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价值,导入课文,赵老师的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赵老师的开课就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方法: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学生有的四人一起读,有的四人轮着读,不一会儿,教室里书声朗朗。赵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例如:让学生读完第一段后,她肯定地说,你们非常能干,已经能够把这段读通了,老师给你们打A,看看你们读第二段能不能得到A+。学生听了,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当学生读完第二段时,赵老师又及时评价:“这回你们可以得到A+了,因为你们没有少字或添字,读得不错。第三段有没有信心拿A++呢?”赵老师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书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三、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生字词的教学中,赵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了快乐识字。有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赵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元元”等词语的轻声正音。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四、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赵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为你的勇敢鼓掌!”、“你别紧张!”、“陈治军,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也读出来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赵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第四篇:《最后一分钟》评课稿
《最后一分钟》评课稿
周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周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把学生的感情一次次推向高潮。
一、在谈话中导情。
课堂伊始,出事紫荆花的雕塑图片。走近香港,了解香港。进而带学生走入,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课题“最后一分钟”又意味着什么?人们又有怎样的感受?这种导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的迁移和铺垫。
二、利用多媒体感受情感。
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本堂课上,周老师让学生观看香港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带领学生感受屈辱的历史。录像看完,学生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纷纷举手谈自己看了录像后的感受。
三、将情感“铸”进学生心中
理解“铸”字时,先通过了解这个字的本意。对比“铸进”和“放进”的差别,引导学生体会“铸”的深刻,深刻地留在心中。从而进一步理解侵略者的残暴,以及香港曾经所遭受的不平等对待。通过“虎门销烟”的事件,将这份感情升华了。
四、利用朗读表达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作为诗歌更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周老师对于这首诗的朗读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初步感知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在理解了某段文字后由学生们对比着读:老师与学生的对比,学生与学生的对比。课文最后是师生齐声的朗读,整个过程听到的是孩子们越来越精彩的朗读。老师没有过多技巧的指导,只有感情的渲染。
整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每个人都能积极投入。略显不足之处是,老师如果能从诗句中抓住那最能表达情感的词语来切入,引领,可能学生的感触会更深刻。
第五篇:《一分钟》说课
二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集体通研
第一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一个专题,主题是:美丽的秋天
本组教材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主要是积累秋天的四字词语,课文有《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每组课文都是图文并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对学生既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一、学情分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说出些什么来。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自然趣事,孩子们是否用心关注过?通过本组教学,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相信他们会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他们能较好地掌握。
二、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三、训练重点
二年级上学期,识字教学仍然是重头戏,教学本单元,应注意: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说秋天,并动手制作书签、贺卡等。
3、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四、教学建议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事先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图片,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秋天的特点,查找有关黄山的资料,观察植物,为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资源。第二单元
一、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有“识字二”,《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本单元以学生学校内外的生活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在校园生活中寻找乐趣,促使他们热爱老师,珍惜时间,充满自信地学好各种本领。《一株紫丁香》为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孩子们采取栽种紫丁香的方式,让绿叶歌唱,让花儿言谢,纯真美好,富有深意。《我选我》讲的是补选劳动委员,大家都在为推选别人苦想时,王宁自告奋勇主动请命,这样的角度对学生思维定势是一种撼动。引导学生可以把握机会,主动地表露心声,大胆地举荐自己,担当重任。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分钟》,元元多睡了一分钟,导致迟到二十分钟,一步跟不上,步步受影响。换一种思维,事事往前赶,和时间赛跑,就能做时间的主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学校学习,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熟悉,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做游戏,在音乐室唱歌、跳舞┄┄本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一定兴趣盎然。本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不宜多讲,适合在朗读中领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
4.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立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5.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三、训练重点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美好的情操。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的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学习、进步、成长。
四、.教学建议
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让学生回忆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乐趣,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课外小组,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下面对《一分钟》这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我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过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理解本文难度不大
三、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珍惜时间,牢牢把握每一分钟,做一个惜时的孩子
四、说教法:
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后悔;在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通过一等于20这个算式,引起学生质疑.(二)学习生字,我用了不少的时间,毕竟识字写字是二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基本借鉴了教案中的第二部分自渎识字,合作交流,而且我注意到了学案中第二题是变字小魔术,把偏旁组成新字,及第三题火眼金睛,辨字组词,我基本在这一环节中都兼顾到,相信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游刃有余.(三)走进文本,朗读感悟,在这一部分,我注重了阅读,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文本,尽量做到不要过多的分析,我抓了两个句子,就是小作者的叹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让学生在体会中学会去读,在读中学会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就是通过让学生去想因为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进而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的道理,让学生懂的珍惜时间.最后通过送给学生几句名言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平邑特校
汪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