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里应该做的事—如果我的大学可以重来
大学里应该做的事—如果我的大学可以重来
——2010-10-14创意公司实习:海事大学大四学生:郑冠楠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现在的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回首往昔三年的时光,我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是否尽到了身为学生的本分,学好专业知识、考出出色的专业成绩?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我又具备了怎样的能力可以使自己脱颖而出,适应这个社会呢?而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人类,我在大学时光里有使自己的思想层面得到提升么?
面对这些疑问,我开始回想;得到了答案,我陷入了思考:专业知识马马虎虎,英语也只是刚刚飞过六级的分数线,口语也仅限在日常问候,一遇到正经问题即使想破脑袋还是那几个常用词汇;而对工作和社会的了解呢,哦,工作是养活自己的饭碗,社会是鱼龙混杂的大稀粥。一切的一切都是模糊的,片面的,缺乏实践经验的。为人处事上虽说不上糟糕透顶,但也只是在班级圈内有那么点风生水起的意味,交际圈太小,朋友圈太单一。基本上找人帮忙的事都落不在我头上。至于思想层面嘛,去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本的的聚居地--图书馆的次数寥寥无几,仅限于哪门要考试,借借相关书籍救救场。朋友圈的单一也使可以互相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那么,我得出了结论:我的大学是单调的,安逸的,失败的。
其实要说相对于高中没有进步是不切实际的,人总在不断的进步,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距就体现在进步的幅度上,成功者是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质变的程度,失败者是穷其一生也只是在不断进行量变的积累。
那么如果给我一次机会去重新来过一遍,我在大学会做些什么呢?
1大一:大一新生是刚来到学校的新鲜血液,怀揣着梦想与希望,高中三年的魔鬼式学习练就了新生钢铁般的毅力和极强的忍耐力。对大学学习、生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同时也伴随着远离亲人的迷茫与无助。我在大一刚来的时候是一进校门便被强制要求不可出校门,高中一直跑校的我第一次离开亲人,面对陌生的一切,同学彼此试探的目光,严苛的军事训练,一度无法适应。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逐渐走出阴霾,开始认真学习,课上可以说是把握了每分每秒,而课余时间则花费在了电脑上。认真学习的也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相关的名人写的书籍基本没有涉猎,其实我本人对所学的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热忱,当时也没有考虑到转专业的问题,双学位也觉得会太累,无法兼顾。
现在以过来人的角度来谈谈,首先对大一新生刚来校时的迷茫与无助来谈,对于刚接触大学这种小社会的新人来说,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迷茫与无助在所难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中生的不成熟,高中教育的不完善,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体制与教育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学会从中自我成长,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认识更多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的眼光和见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性格、作风、生活上有着优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改之”。发现问题多思考,思考后多实践,真正做到自我提升。就专业而言,获得自己满意的专业的同学如果在学习之后继续对其怀有热忱,那么除了巩固课本的知识外,多阅读相关的书籍,了解本行业内的牛人的观点看法和他们的奋斗史将会是你越来越朝着梦想前进。而对本专业不满意的同学,无论你是被迫调剂还是发现它和你预想的完全不同时,要么想办法发现本专业中是你感兴趣的地方继续学习,要么就赶快想着转专业吧,趁着还是大一的时候,趁着专业课还没开始的时候。前面我多次提到了看书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大学生依靠书本充实自己无疑是最简便的捷径了,因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我们有相对较多的精力,我们还有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图书馆资源。说到图书馆,那绝对是人类知识文明的宝库,尤其是各高校的图书馆,它凝聚了各个专业的精华知识,以及各种有益于自我提升的书籍,凡是有被推荐过的稍有名气的书籍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所以闲暇时间多去图书馆也是自我提升的很好的方式。还有就是社团,大一刚开始一个学期会开始各种各样的社团招新活动,那么我推荐去的是校学生会,院学生会,和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这个同学们可以自己打听一下,还有就是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多培养培养兴趣有益于是学习和生活变得生动有趣。但是兴趣不能多,应该致力于一个最感兴趣的或者最能坚持走下去的。还有就是课程的学习,大一是打基础的时候,一些专业兴趣的养成可以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学业不可荒废,也不应该面对不了各种诱惑,有句话说得“一个人晚睡早起是容易办到的,在一群早睡晚起的人中晚睡早起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要适应环境,克服环境带给你的不利因素,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来提升自己。人际关系这方面,多结交朋友总没有坏处,大学生的素质整体偏高,可以多结识年级较高的学长学姐,校园牛人,还有就是老乡会的力量,一方面容易找到家乡的感觉,另一方面有了这层关系大家更愿意互相帮助。就人生规划而言,大一因该确定自己专业的大方向,外语方面,一方面考虑听和写的继续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要开始努力练习口语,向着听说读写的方向全面发展。早晨起来晨读,加入一个好的外语社团的起到督促鞭策的作用。总之,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造很好的基础。
大二:大二是比较好的过渡期,对于以后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同学是从大二开始懈怠、放松。我们应该克服轻松愉悦的环境带来的安逸感,使自己绷紧弦,学好专业课,制定详细的未来发展方向,深刻剖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优势,来决定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继续深造的同学要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根据专业选择最好的学校作为考研目标,了解政策,学校概况,利用网络结识一些该学校该专业的学长学姐,多提问题。
至于找工作的同学要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挑选一些自己中意的公司进行比较研究,争取进入里面开始实习,无薪实习也是锻炼你的一种方式,不能看身边的人都有钞票入账就眼红,真正要看你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了什么,对你的未来有着超乎现在预期的帮助,及早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学会高效的准确的完成事情,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用心思考每人人说的话以及他们的说话方式,尽快明白他们话里的意思。总之大二是使自己整体能力得到提高的最好阶段,应该善加利用,把握每时每刻。大三:除了坚持继续学习外语,继续学习专业技能,继续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外,还要着手找工作和考研了,因该从现在开始就积极充分的准备。
大四:还是继续坚持以前的有用的事。那光阴虚度的同学就应该从现在做起,只要肯努力,永远都不算晚。
总之,大学中,大一和大二是最关键的,是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时间,也是专业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应该善加利用这段时期,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及早做科学的规划是人生成长的重要课题。
第二篇: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
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
——计网Q0731 李小露 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这个想法并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或许是到了大三了,给人家称为学姐,被人家说老,在走过了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活,才有这样的感受;又可能一切皆因过去或现在生活的不满意才产生的吧。总之就是很多感慨,经常会想要是大一积极一点就好了,要是大二再积极一点就好了,要是„„要是„„,然后就想到假如大学生活可以重来那就好了。
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我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自暴自弃,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去对待三年的大学生活,而是应该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好好去生活,去努力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专业,认真学习;不能因为学校的偏僻而讨厌学校的一切,而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的美,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些足以让自己喜欢上这个学校的;不能因为自己内向的性格而放弃一些好的机会,而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开朗的面对生活和各种考验,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不求取得好的成绩,重要的是自己又有了一个尝试的机会,又有了进步的空间;要有平衡的心态,不跟别人积极,努力做到自己喜欢就好。
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我会在刚进大一的时候就制定好自己三年来的学习计划,和以后的发展目标。虽然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是大一就对自己以后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使大三的时候不一定真的能够实现,可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后,会让自己不懈的努力,一点一点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一定要坚持每天看书,多去图书馆,上课认真听讲,争取在专业知识方面学到更多,并且好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充实一下自己的大脑。
假如我的大学可以重来,我一定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会多和同学交流思想,多关心一下时事新闻,多听一些讲座,多了解一下和专业相关的信息,比如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专业的学习重点,还有毕业后找工作方面的一些信息。曾听人说过“没有垃圾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是的,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老师讲课的内容,还有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学做人的道理。多跟同学交流,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为人处事方面的方式,多多的听讲座,我们更是会获益匪浅,开阔我们的视野。
假如我的大学大学可以重来,最后,我要好好培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每天蜗居在各自的寝室做自己的事情,要经常和同学联络沟通。我相信朋友是一辈子的,也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感情才会升温的。同时我觉得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出去旅游,这样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了对外面世界的理解,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朋友之间的感情。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反省自己,一日三省吾身的人总有潜力的,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青春悄无声息的溜走,踩着斑驳的希望和失望向前走,不觉间,风雨人生又两年了,太多的假如,却不能真的重来,只希望从现在开始,放下一切,重头再来 ···
第三篇:大学应该学什么
大学应该学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
转型时期,大学教育乱如麻。社会对大学的期待,混乱;学生学什么,混乱
;大学应该怎样办,依然混乱。
多年“螺丝钉式”的专才教育,使得社会上至今看待大学教育,几如职业学校,恨不得大学的专业设置像中药铺,当归、熟地、大黄,分门别类,按照社会存在的职业,对口安排,学什么的毕业分配就给你放在哪儿。人们不知道,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的大学其实是应该取消的,因为漫说大学教师并不懂如此多的专业,就是懂,也没有操练过。
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的困惑,实际上还在考大学的时候就孕育好了,因为决定他们学什么的家长,也是社会成见的接受者和制造者。一踏进大学的门槛,很多人实际上是打算在他们那点应试式的中学教育的基础上,直接进入专业学习,将自己挤入一个格外窄小的通道。当然,现实的中国有这样的先例和榜样,他们的父辈就大有以狭窄的专业素质而跃升高位的。可惜是,父辈们可以,他们却不行。时代变了,中国不仅窗户开了,门也开了,衡量大学教育和大学生质量的尺,不再可能只用那只老古董。
至于我们的大学当局,实际上不知道大学是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嘴上虽然说是通才教育,但在办学和专业设置上,却迎合社会,把大学办成其实很不合格的职业培训中心。老师也不知道怎样教:冷门专业的老师还算负责,热门专业的老师,则经常连课都不上,出去扒分挣钱。相当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还是一种给定真理式的教学,答案是固定、惟一的,学生想得高分,背就是了。
其实,一提到大学,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培养的是人,不是机器。大学教育,首要的是要使受教者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和体魄,然后才是能力培养,两者相加,叫做“素质”;至于技能和知识,实际上只是心智和能力培养的载体。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嚷了有年头了,但什么是素质,如何做到通识,都是一笔糊涂账。最可笑的是,大学里安排了一堆音乐、美术和文化的欣赏课,好像听听歌,讲点美术常识就算是素质教育了。其出发点,跟我们民间长盛不衰的钢琴热和美术热一样,不过是小家子有了点闲钱和闲时间,就拼命地在东施效颦上下功夫,而且全然不理会旁观者的眼睛和耳朵有多么难受。
记得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金先生所说的四件事,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应该教会学生的。一个学生,无论在迈进大学门的时候有多么幼稚,只要在这四件事上有所进益,那么他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实现这四个learn,专业的本身,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为例,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两个能力非常关键,人们在社会上,无论三百六十行做什么工作,拆解开来,其实就是一项一项的任务,或者说“事”。这些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在大学里,即使学到博士阶段,也是不可能完全应付得了的,所以,必须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而尤其需要的是科学地做事能力。
在大学里,学生需要完成许多的课程报告,撰写学年和毕业论文(或者设计),这个过程,必须经过收集资料(包括实地调研),信息处理,确定研究路径(方法),提出方案(提纲),修正方案,最后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其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包含了再学习的过程。而在社会上工作面对任务时,实际上也要经过类似的几个阶段,首先收集跟任务相关的信息,然后分析处理,确定路径,定出方案(计划),最后完成。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在每个环节都能让学生在能力上下功夫,学生也能够真正认真对付,那么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
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学生的学习跟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基本上是脱节的,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最大的收获,不过是学了一门外语,至于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往往得等到有了工作以后再补课。
第四篇:大学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我明白了些什么
大一,朦胧而神秘,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虽然忙碌,甚至有时一无所获,但我依然去付出。因为我正在成长,我正在努力地去适应、去改变。回首这些,我已足矣。
在大一的下半年,我懂得了许多,可能有些在将来回首往事时仍显得幼稚、愚蠢,但至少我是努力过了。通过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一些真正的本领,而且生活也教会了我许多。有时,人生并不像大学这样简单而轻松,但大学是人生的雏形,我们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需要我们有计划地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包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现在的任务与要求,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与打算。在过去的半年,对学习,虽然并不像高中那样严谨与仔细。但仍然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至少在学习上,自己没有放弃过每一节课,认真而努力地学习了基础文化知识,认真地为考试而竭力的复习,自己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
然而,下学期,一种创业的的念头在我心中开始萌芽,而且一直伴随至今,那种彻夜难免的滋味,使我感觉心中有着一个很大的包袱。我知道,我需要努力的为梦想而奋斗,同时,我也明白,玩耍的时间可以减少,唯独学习不能放弃。因为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它决定这你人生的高度与方向。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跟着大四的一个同学,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了公司,真正和老板进行了一次交谈。我又对大学有了一些更近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我在大学里该怎样做。其实大学并不想大四的哥们儿说的那样,我感觉他是在为自己对学习而放弃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我知道,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注定的,是不可以停滞不前的。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跟着他,以及从和他的同事的谈话中,我明白,大学不可被荒废,大学必须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失去学习,你将什么也不是。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对大学的惋惜与悔恨,也告诉我了大一真的很美好,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新起点、新开始。
老板是个很有智慧的老家伙。他的方法很独特,他的思维与众人不同。所以,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需要你认真的去观察,去聆听,而不是一副高姿态去和上级谈话。记住:少说多做。在大学里,还要学会用老板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具备老板的气质与资格。
学校内部,我知道了,大学里如果束缚在奖学金面前,为了一点点奖学金而拼命付出,那是不值得的。大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图书馆。除此之外,如果大学社团能给你锻炼的机会,毫无疑问,加入并努力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它。如果仅仅是为了几个社会实践分,或者是为了几百块钱的实践奖学金,就大错特错了,那样就不值了,错过了太多的大学宝贵时间与机会。其实,很多人说实践会影响学习,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在大学里,时间是比较充沛的,我们有时间去搞好学习,更有时间去做好自己的事,不能为了贪玩而荒废了自己。后来,你会发现大学社团其实是很黑暗的,黑手很多,你会感觉有些可惜,但不绝对,有些仍然是很好的。当然,公司和社团显然不一样,公司是确确实实在社会中存在的,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组织,他会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竞争以及利益。公司要面临着一些真正的机遇与危机,充满变数,很实际,有机会还是去社会中历练一番比较好。
最后我想做一些总结:在大学里,唯一不能放弃的是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到图书馆进行打猎。如果学校团体的假如有利于自己发展,则努力付出去挑战,去解决绵连的问题与困难,但千万不要为了几个学分而失去太多,那不值得。有时间还要多出去外边多体验真正的社会,那是很实际的东西,即使你不能赚到一分钱,但你已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说,如果你有梦想,就从现在开始,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立刻去付出行动,去实现它,别让时间将梦想淡化,以至于最后被吞没。
第五篇:我可以选择重来吗作文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作文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可以选择重来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作文1走一遍奈何桥,喝一碗孟婆汤后,便了却尘缘。今生许多事情已注定无法重来。如果有来生,来生我愿意选择重来。
——题记
人的一生中,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望江湖。太多不经意间的错过。然而,当你察觉那错过的风景时,也只能落得几度悲伤,一任痴狂。那么,我可以选择重来吗?
如果说,别离是痛苦的起点,那么,在起点之前,我愿意将我们的故事重来一遍。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那个六年,是童年最美丽的风景,这个飘荡在你我心灵的春天,饱含着几多梦想,憧憬着无限希望。命运让我们在那最美丽的年龄相遇,共同感受了一次刻骨铭心,年少轻狂地许下永远。然而,这只是它对我们开的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最后我们只能含着泪挥手作别,道声“再见”我可以选择重来吗?悲伤,一如既往——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那个校园,是被风吹过,被情染过的地方,这个一切故事的开初,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们刻骨铭心的回忆。然而,在那个无情的六月里,可爱的校园被赋予了一对伤感的羽翼,仿佛园中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株大树,都对我们的别离,为之哭泣,为之舞动。一切将要沉封于过去,我们只能面对未来充满期待。一张张新面孔,取代了陈旧的样子,我可以选择重来吗?回忆,仍在继续——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那些生命,是穿梭于情感世界的精灵。他们个性张扬,文采飞扬;他们挥霍年华,生如夏花;他们敢爱敢恨,侠肝义胆;他们相濡以沫,言出必行。因为有了他们,才赋予情感以丰富,赋予梦想以永恒。曾几多时,我们共同品味追求,畅谈未来;曾几多时,我们共同播洒希望,收获梦想。然而,种种的曾经已成为过去。我可以选择重来吗?思念,永不停息——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如今我已是颠沛流离,那些摇曳的故事,又会在哪里熠熠生辉?
如果,今生我们注定已经错过。
那么,来生我可以选择重来吗?
我可以选择重来吗作文2帝王想要重来,因为他败过;战士想要重来,因为他们输过;伯牙想要重来,因为他想为子期再弹一曲。
“哈哈哈哈。“一声爽朗的大笑,在烽烟滚滚的战场中显得格外突兀,发声者便是岳飞。只见他手持青龙偃月刀,手抚半丈些许的胡子,望着那人们眼中所向披靡的金家军,现在愣是不敢上前与岳飞厮杀。岳飞周围尸横遍地,虽说他自身也伤痕累累,但气势仍不输对手。当金军听到这爽朗的笑声时,便急忙弃掉武器落荒而逃,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他们已经输了。
傍晚,军帐中,医师正在给岳飞上药疗伤,但后者脸上并无痛苦之意,对他来说,这点伤似乎已是家常便饭了。这时,军师拿着一份诏书走了进来,岳飞不看便知那是皇上给他的赞赏,但他出于尊敬还是下跪接旨了,他的.荣誉并不是来自这些诏书,而是他的伤疤,这象征着他为国而战的决心。
但他不知道,危险已悄然来临。
一个月眨眼间便过去了,此时的岳家军营已是破烂不堪,岳家军正在与明军厮杀着,岳飞凝视着眼前的刺客,身上好几处血洞在止不住的冒血。而刺客的任务则是给虚弱的岳飞致命一击,尽管他很尊敬岳飞,但他要执行皇上的命令,就在他准备动手时,岳飞开口了:“我可以选择重来吗?”刺客停了下来,眼神中有些许波动,虽然疑惑,但出于尊重还是选择继续听下去。“告诉皇上,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杀我,但是如果可以重来,我还会保卫他的河山。”岳飞用尽力量吼出了一声。刺客最终将身体转了过去没有刺杀岳飞,“谢。”岳飞用他最后的力气说出了这个字。逐渐冰冷的身体表明一个英雄的人生就此结束。
多少人想要重来,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了,路是自己走的,人生是自己选的,不可能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