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商标的发展状况
我国商标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商标发展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1、铜器铭文
2、初步的繁荣
3、旧商标法的建立与影响
4、原始的符号
5、新中国成立以来
什么是原始符号呢?
原始符号是指原始社会中部族的图腾、手工艺品及其物品上的符号和标记,是标志形成的萌芽。
图腾标志:
器物上的标志符号:
中国古代鸟纹
这些标志、符号起着“代表”、“象征”、“区分”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制作者的符号,它们虽然不是商品交流中的商标,但它们的功能和特点与当今的商标极为相似,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标志。
我国的商标在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萌芽状况。
铜器的铭文
我国很早就有了铜器。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红铜器,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以前就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文字出现后,原始陶器中的许多符号和刀刻记号,在青铜器中被铭文所代替了。它们表示着一种氏族的图腾,同时也表示着该器物的所有权。这些图形和标志为以后的商品交换的标志——商标奠定了基础
古代青铜铭文
中国古代羊头人标志—奴隶在被拍卖时会予以特有的装束或打上特有标志。
在阶级产生后,战争也更为频繁,战败者成为奴隶,奴隶成为最早的商品之一。据象形文字记载“羊头人”就是任意宰割的奴隶的标志,这是最早的商标之一。当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初期,青铜器作为我国最早的交流商品出现在市场上。战国青铜器的铭文大多和以往礼器记事的圣旨无关,内容多为“物勒工名”,铭刻的是铸作年月,监造处所和工官的名称而已。这些名称出现于商品交流之中,因此真正的标志、商标也由此而来。
初步繁荣
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的交流更加频繁。商标在封建时代的初期就初步繁荣起来。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以各种方式来区分产品,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于认牌购货。
1、秦汉时期的铭文和印章、印记 从洛阳金谷车站11号汉墓中出土的土陶器来看,有二十多个都带有铭文。书写的商品(粮食)名称就达二十多种,商品的命名也就从这个时代渐渐增多。
2、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署名
南北朝后期的陶器中就发现有陶器工匠“郭彦”的署名。这种在商品上署名的方式继承了原始彩陶和后期青铜器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当今我国的商标中还留下了不少的痕迹,例如“张小泉”剪刀商标等。
3、唐朝商标的发展
到了唐代,出现了不少的行铺和作坊。同类的商品也日益增多,因此以行铺和作坊的名称作商品标志的情形已习以为常。
同时对于商标和商品的命名也有所讲究。据说唐代酒的名称就达五十多种,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以文字形式来作商标的。曾有人将酒店的幌子说成是我国长期使用的广告形式,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以商标作为广告的形式,当时商标、牌子、广告有时已溶为一体。
丝绸之路开展了我国对外的文化贸易这一点也能在商标中反映出来。
唐代瓷器文字
4、宋代商标设计比较完善
在北京的龙泉青瓷中,有“永清窑记”的文字记载,这是我国古代商标的范例之一。
宋时的湖州、饶洲、杭州产生的铜镜和漆器上,都注明生产的铺号的质量,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和“湖州真正石念二叔照子”两种不同的印记,他们为了声明自己不是冒牌,在“石家”上面加“真”或“真正”字样。
宋代的“白兔“图形商标,是我国发现古代最完善的商标,目前陈列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当时山东济南有一家“刘家针铺”,它以家门前的石兔作为商品的标志,并在包装纸上印有兔的图形和“免儿为记”的文字。这种命名方式和图形的表现方法,可以说明我国在公元960—1279年间,商标设计就已经比较完善了。
(四)旧商标法建立以后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我国的工业一直不发达。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商品流通的范围也不广,加上一些民间行会和约规早已在民众中相传,商品雷同情况很少,因此无需政府制订关于商标的法规。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强迫我国签订了许多不合理的商约,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签订了《中美续订商约》,光绪二十九年签订了《中美商约》,同年又签订了《中日商约》。在这些商约中的商标条款都是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的。
我国第一部商标法的诞生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我国的第一部正式商标法规诞生了,当时叫做《商标注册试办章程》。这个章程充满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1932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商标法实行细则》,但仍然是从清朝政府的章程中脱胎而来的。他们在许多条例中都为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大开绿灯。旧中国注册商标的特点
据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阿曼统计:从1904年至1923年在天津、上海两海关挂号的商标共约25900件,几乎全部都是外商商标。另据国民党政府商标局统计,从1928年至1934年底止,中外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共24747件,其中中华商标只有7778件,仅占32%。” 这说明旧商标法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商权都没有加以保护,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它不过是被帝国主义为其侵略所利用的一种工具而已。
旧商标法建立后的状况
旧商标法建立以后。我国商标进入了一个较为紊乱的时期。从设计风格来看,有一部分商标在继承传统商标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带有民间风味的商标图形,这些商标往往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作为主要题材。
大同药店的“寿星牌”商标,在风格上与民间吉祥图案相似,如:
寿星牌标志
民间吉祥图案
解放前光华火柴公司的“和合牌“‘它用了“寒山”、“拾得”二仙作图案,一个扛着荷叶,另一个捧着盒子。“荷”与“和”、“盒”与“合”谐音,用此来寓意家庭“和睦合作,美满相处”在同一图案上还用了蝙蝠,“蝠”与“福”同音,象征“幸福快乐”。这类商标图案具有意、音、图紧密相联的民间图案的特点。如:
此外,也有一些商标是用简单的图案与文字组成的。如“长命”牙刷、“商务印书馆”和“冠生园”等商标,都是设计得较为理想的商标。如:
还有一些商标的命名是根据当时的铺名而来,如:帽子行业中的“盛锡福”、剪刀行业的“张小泉”、中药行业中的“同仁堂”等商标从解放前一直用到现在,如:
解放前有的商标是受了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如“黑人牌”牙膏、“开汇牌”鞋油(开汇是澳大利亚一种特有的鸟)等。其中有的商标带有不健康的色彩,如“海盗牌”香烟,“密斯秀兰”化妆品,“美军”香烟,“洋女人”酒等。有人曾对1947年上半年在国民党政府商标局注册的2280个商标作过调查,其中有33%是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思想意识的商标。这些商标的出现,也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侵略的见证。
英商英美烟草公司出品的“强盗牌”香烟,在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改名为“老刀牌”,但图形仍是反映着侵略者的海盗自画像。如:
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之后,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席卷全国,洋货曾一度失去了市场。在当时出现了“抵羊”、“醒狮”、“富强”、“民生”等一些能反映民众内心愿望的商标。它起了一种政治宣传和区分洋货的作用。如: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商标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和《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这是我国建国以后最早的经济立法之一。
我们从当时商标设计和命名中也能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仅以火柴为例,当时就有“新中华”、“新西南”、“新生”等反映社会主义新气象的商标。还有一部分反映我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商标,如“世和牌”等。国务院在1963年又颁布了《商标管理条例》。这条例对管理商标、监督商标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我国商标的使用与管理一步步走向正规化。不仅如此,商标的设计工作也有很大的发展。许多设计工作者把古代、近代与现代各个时期的商标、标志图形的特点进行综合吸收、利用,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商标。
张雪父1957年设计的“永久牌”自行车商标,1961年设计的“蝴蝶牌”化妆品商标,构思巧妙,造型严谨,民族性强。还有一直受消费者所喜欢的“凤凰”自行车商标、“上海”收音机商标、“英雄”金笔商标等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永久牌”自行车
“蝴蝶牌”化妆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使得商标的管理和设计部门都面临瘫痪的状态。在商标行业中出现了抄袭、混同、冒充的情况。有人统计当时使用“工农牌”商标的就达69家。
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传统的名牌商标也被禁用。如“张小泉”剪刀、“六必居”酱菜、“盛锡福”帽子、“同仁堂”中药等都被打入冷宫;而口号式的名称在商标中用得很广,如“红旗”、“东风”、“跃进”等。这种现象使得商标在当时已失去了它的特性和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标的管理和设计工作又重新受到重视。1978年9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1979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全国工高行政管理局长会议报告》,在这其中都强调了商标的管理、整顿、注册和清理。随后在1979年9月又召开了全国商标工作会议,从而恢复了全国商标统一注册。同时也恢复了许多过去的名牌商标,大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1982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此,我国商标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1993年12月七届人大常委会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作了部分修正,进一步为商标管理提供了法律的依据。为适应商标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先后进行了商标法实施细则的修改,采用了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相继加入了一系列的商标保护国际公约,所有这些标志着我国商标管理制度正在不断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法制化和国际化。
第二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
二是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
三是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四是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2D,B2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
五是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二)我国网上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问题
1、发展环境欠完善。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纵深和宽度都还有限,受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小、终端设备普及程度失衡,客户群体缺乏规模,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认证中心(CA)体系尚未建成等国情的制约,尚无一家开展网上存款、贷款、账单收付、跨行转账、非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
2、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目前国内网络银行是在现有银行基础格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网络银行延伸服务即所谓的传统业务外靠的电子银行系统,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其实只能算照搬柜面业务的“上网银行”。目前,国内网络银行一方面盲目攀比,盲目地引进与投入;另一方面技术手段停留在低层次,缺乏内涵,缺乏适合市场的特色。更难“客户导向”了,一些银行对网上银行发展方向的认识模糊,仅把它当作扩大传统业务的手段,因而发展缓慢。
3、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出台,网上银行市场准入的要求也开始规范化。然而,商业银行过去那种在技术上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避开监管的行为还会出现,网络金融的监管要纳入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整体管理框架中考虑,同时制定国际性标准。就此而言,监管的成熟之路还很长。
五、实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面对五年过渡期的快要结束,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网络银行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战场,中国及中国的银行应当增强竞争意识,增加竞争本领,惟有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学会“与狼共舞”,才能“招狼为婿”,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一)营造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
1、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大网上银行的生存空间,电子商务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的水平,信息终端以及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因此,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建设,尽快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现阶段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如果落后三五年,今后可能差之千里,必须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银行成果,使国民通过感性认识,感觉到网上银行发展对我国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优势,感受到网上银行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感知到网上银行迅速发展没商量,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更新理财观念,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提高银行体系网络化水平,这是推动网上银行发展的前提,也是当务之急。
2、结合信贷登记系统和存款实名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积极推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建立和完善企业信贷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开发和推广个人信贷登记系统,逐步实现贷款信息共享,为防范信贷风险服务,还可以以居民存款实名制为基础,开发个人信用数据库,用以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个人信用资信认证,信用等级评估和信用咨询服务,逐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组织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个人信用体系。
3、建立和规范安全认证体系。资金在网上划拨,安全性是最大问题,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大量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而在以网上支付为核心的网络银行,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认证在内的电子支付流程。国内不少银行都在做网络银行业务,但都因为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最后只能实行局限交易,也就是说国内目前的网络银行还不能算真正的网络银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国家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系统,才能为网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目前中国金融CA工程已正式启动,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进行电子商务的网上相关法规必须研究制度,逐步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4、建立统一的支付网络体系,解决跨行结算体系。支付网关连接消费者、商家和银行,是商业银行系统与公共网络联系的桥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银行资金平衡能力脆弱,超负荷经营态势严重,直接制约了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银行系统内不同行之间结算资金和资金收付而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算方式,为了彻底改革这种传统的联行业务体制,必须尽快建立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高速公路,而建立这种支付网关,需要选择与各商业银行既紧密联系又权威性、公正性,又可按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建设,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会员制机构。
5、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随着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必然出现很多金融业务创新,也必将涉及到现行金融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空白点或禁区。同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内部技术和操作故障都难以避免,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因我国涉及到网络交易方面的条款还不健全,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银行业一些传统业务的风险将被放大,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
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二)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网上银行经营管理
1、建立新型的银行组织管理制度,适应网络金融发展,网络银行发展使传统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制度发生变化,银行业是一种具有规模经济特质的行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组织体系的分支行制,而网络银行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使传统的银行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而且正在使传统的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由物理形态向虚拟形态变化实现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途径已不再是分支行制,而是技术、创新和品牌,这是就外部组织制度而言,从内部组织制度看,随着商业银行外部制度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形态向扁平式形态发展。从而多层次的内部组织制度将被平行式的制度所替代,银行内部的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会大大降低。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树形结构,即由商业银行总行下辖多个一级分,一级分行下辖多个二级分行,二级分行下辖多个支行的总分支行组织机构形式,这种组织机构形成大多按行政区划对等设置,管理层次多,管理机构庞杂,业务上的条块分割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冗员较多,管理的成本高,不利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商业银行电子化、网络化即时沟通了各分支行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网络中的各个成员可以直接从职能管理部门获取管理指令和反馈管理信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各种授权,授信等均可通过网络实时实现。银行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银行对金融理论、金融技术、软件开发数值分析,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上升。从现在起银行必须有所准备,建立起银行内部的人才库。
2、树立全新的银行理念。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银行业拓展全新的服务,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智能化、标准经、个性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因此,要求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中,只有客户这个中心,而没有其他的中心,银行运作所有的构件都是为了客户这个中心服务的。从国际经验看,客户导向的服务理念经历了客户至上,客户第一,客户满意,增加客户价值四个阶段。在客户至上阶段,把客户放在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图的上方,体现了银行的服务姿态;在客户第一阶段,把客户放在银行工作日程表的前端,银行全体人员和全部行为都围绕客户,客户的事情是银行工作的重心;在客户满意阶段,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前面,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银行工作的标准;增加客户价值是目前客户导向理念的最新表现,在这一阶段,把客户资产价值增加放在首位,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进入90年代后,我国银行业在商业改革进程中,“客户中心论”的研究和实践才露出端倪,银行初步认识到客户对于银行经营唇齿相依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表面和肤浅的水平上,而没有从本质内涵上认识到银行离开了客户,不重视客户,自身的发展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3、开发新的产品服务,进行全新的业务拓展,银行业务拓展、银行业实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结合,采用新的业务开拓视角,新的操作方式,金融服务的延伸来赋予传统业务以新的内涵外延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增强网上银行支付的灵活性功能。网上银行要适应客户在电子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时的支付与结算需要,就必须创新与电子网络交易相关联的交易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产品,必将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支付手段产生深刻的影响。网上银行新的交易支付手段主要有数字现钞,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其他电子金融工具。新的产品及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线上市场销售、线上或电话客户服务(如透过网上、电话申请信用卡)、客户遥距操作及结算(如电子信用证)、线上产品资讯服务(如线上查询存款利率)、数码货币系统、电子信用卡支付系统、电子支票支付系统、网上电子现金产品(如数码现金、电子货币)等等网上银行还可以对传统的银行金融工具进行电子化改造,以提高这些业务的办理效率与质量,改善对客户的服务,降低经营管理的成本,扩大银行的收益水平。例如,基于电子网络系统的电子承兑汇票、电子信用证、电子抵押担保等等业务的开发与运营,无疑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银行、证券公司的营业据点可能只剩最前线的服务人员,看不到他们身后一排接一排的复核主任、副理等业务执行人员。而行员、业务员的角色,也将转型成理财、投资、财务顾问,提供各种理财产品的服务、咨询。
(三)强化银监会对网上金融风险的监管
一般认为,政府之所以要对金融机构实施广泛的监管,是因为存在着市场缺陷。这些缺陷包括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缺陷加上银行业较强的外部性和天然的脆弱性,都极易给消费者带来消极影响。引发消费者对银行体系的不信任。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最基本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提升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传统的监管体系正是这一理论上建立起来的。
针对网络银行而制定的新的规则或指导性规范主要包括:
1.市场进入。大多数国家都对设立网络银行有明确的要求,需要申报批准。这些要求一般包括;注册资本或银行规模;技术协议安全审查报告;办公场所与网络设备标准;风险揭示与处置规划;业务范围与计划;交易纪录保存方式与期限;责任界定与处理措施等。其中,对于网络分支银行,一般还要求其母行承担相应的承诺。
2.业务扩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范围,除了基本的支付业务外,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允许网络银行经营存贷款、保险、证券、信托投资、非金融业务、联合经营等业务,以及所采用的方式等;二是对纯网络银行是否允许其建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等。
3.日常检查与信息报告。一般都要求网络银行接受各监管机构的检查,除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检查以外,还包括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保护、电子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检查。除此之外,对网络银行普遍要求建立相关信息资料、独立评估报告的报告备案制度。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畴,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完善现行法律,补充适用
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便促使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金融监管办法;加强国际间的网络银行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等。来源:中国金融网
第三篇:调查报告-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调查报告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学生姓名:保密
学号:保密
学院班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X班
前言
调查报告问卷发放、搜集,以及后期的数据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均为我一个人完成。
本文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展开调查,调查对象是为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家长,调查通过填写问卷表的形式展开。调查了目前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调查结果显示的基本现状是: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幼儿园数量少入园较难,幼儿园收费高缺乏有效约束。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为使我国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国又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说,规划未来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一、调查设计,问卷及方法 / 12
1.问卷的编写
问卷是在老师提供的参考问卷上,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对部分问题进行删减后得到。问卷涵盖了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是有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孩子的家长。2.问卷的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为寒假走亲访友期间让符合条件的家长填写,共计10份。其中1份来自成都市区(指孩子在成都市区的幼儿园上学),一份来时重庆市区,五份来自重庆市的黔江区,3份来自黔江区的马喇镇。可以说这几个地方从不同发达程度反应了学前教育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就读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就读的幼儿园以民办居多,集体办次之,而在/ 12
此次统计中并未出现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主要原因是民办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多,教育部门主办的很少,且家长考虑到幼儿园与住宅的距离,通常以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2.就读幼儿园规模:
从表二结果看出,幼儿园规模在300-400的占了50%,400以上与100以下各占10%,200-300占了30%,这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和区域人口密度有关。400以上以及300-400的一般是在大城市,该幼儿园周围有住宅小区,200-300的集中在区县城市,周围通常也有住宅区或者该幼儿园位于中心城区,而100以下的在乡镇地区。3.就读幼儿园类型: / 12
从表三可以看出,全日制呈压倒性优势,说明家长们还是非常在乎孩子,关心孩子,希望下午就把孩子接回家。这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助照看,所以大多数家庭都选择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把孩子接回家。通常孩子中午会在学校度过并在学校午睡。
4.孩子入园方式: / 12
在表4中交纳了赞助费而入园达到了30%,熟人帮忙而入园只占10%,报名排队而入园占20%,正常办理入园占了40%。此图从侧面反映出适龄孩子入园难的状况。因为不到一半的孩子是通过简单的正常办理而入园的,高达30%的孩子是交纳了赞助费才入园的。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适龄 儿童太多,而周边幼儿园太少,这就造成了孩子入园难,幼儿园也就有了坐地起价的成本。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赞助费也成了广大民众吐槽的名次。大家岁对此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5.孩子去幼儿园的方式: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清一色的全是家长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与当前社会趋势相吻合,乘坐校车的人数还较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家庭结构有关,很多有小孩子的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孩子加上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通常是老人负责接送孩子。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校车的不放心。6.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 12
从表6可以看出,家长们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
说明家长们很理智,也与当今严酷的社会竞争相关。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能更多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为他们创造一个优秀的起点,以便增加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也了解到,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盲目性,因为一些家长以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特长,有点揠苗助长的嫌疑。7.所在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 12
从表7可以看出家长们对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普及程度的看法,六成的人认为普及一般,四成的人认为普及不够,没有人认为普及广泛。这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形势相吻合。也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是国家投入不够,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的数量,都与目前的适龄儿童人数产生冲突。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普及程度不够。
8.您认为学前教育是否可有可无: / 12
从表8中可以看出,所有家长都认为学前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反映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在正式进入小学以前,可以学会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丰富孩子的阅历。而这些都与国家的重视和宣传是分不开的。9.孩子每月缴纳的各种费用:
表9反应的幼儿园消费水平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500元以下的月花费主要存在于乡镇地区,而500-7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区县,700-12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省会城市这些比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
10.本地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 12
被调查的所有家长都认为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收费都偏高。造成这种窘态的原因可以用供求平衡关系来解释,即孩子需要去上幼儿园是“需”,而幼儿园是“供”,当供小于求,自然造成幼儿园费用偏高。所以家长们一致觉得收费偏高也就不足为奇了。11.家长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教/ 12
育,还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有2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这样的结果,主观原因是家长自己的意愿和背景所决定的,还有就是家长期望学前教育能够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带来什么好处。12.是否希望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从表12可见,所有家长都希望能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能有效规范学前教育,既保证教学质量,又杜绝了入学难的现象,国家干涉之后,关于幼儿园的各种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不仅如此,还能给家长省下一比不少的钱,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比小学初中贵多了。
三、调查结果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学前教育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前教育普及率低,迄今为止只有40%的3—6岁幼儿能上幼儿园或学前班;/ 12
学前教育发展城乡差距大;城市学前教育差异化现象明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入园难的问题切实存在。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格局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
3.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应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4.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启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与现实需要的调研,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学前教育法案,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
四、调研的感想
第一次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独自完成了对成报告的修改和完善工作。觉得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莫大的激励锻炼。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中,由于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努力工作,对许多事物都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让我懂得了一样东西: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的机会。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开了社会实践这一门课,/ 12
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12
第四篇:我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我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民以食为天。“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200 多倍,餐饮消费成为 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认为,在我国改 革开放 30 年中,餐饮业是起步最早、开拓发展最快,收效最明显、市场化程度 最高的行业之一。
从 1978 年到 2008 年,我国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走 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巨变性的 30 年,在行业规模、企业水平和社会地位 影响和经济拉动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20.53%” 据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改革开放前夕的 1978 年,全国饮食业的 经营网点不足 12 万个,员工 104.4 万,零售额 54.8 亿元。当时,餐饮行业通过 贯彻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指导方针,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呈现出改革 开放以来的新面貌。占据市场主体的国营和供销系统的餐饮企业,推行以多种形 式的经营承包制为主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提成工资和浮动定价逐步 推行,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中国烹饪也开始走出国门,呈现出多 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在 30 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自 1991 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保 持在两位数以上。2006 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 1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345.5 亿元、同比增长 16.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2 个百分点。谈及我国餐饮业 30 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烹饪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四大因素 推动我国餐饮市场的发展进程: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餐饮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行业协会的发展为餐饮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外资和国际品牌的进入有力 促进了餐饮业的进步;四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消费观念转变为餐饮业发展 提供了市场需求。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 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饮社会 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餐饮产业再创佳绩,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 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 12352 亿元,同比 增长 19.4%,比 2006 年同期增幅高出 3 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比重为 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6 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 15.6%。30 年经历 4 个发展阶段 “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餐饮业 3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 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中国烹 饪协会有关
人士分析说。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我国餐饮业在政策上率先 放开,政策的开放引导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投入,使餐饮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和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社会网点迅速增加,市场不断繁荣,“吃 饭难”的局面得到较大缓解。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批个体私营的中小型网点,以价格优势、经营优势、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方便实惠的定位赢得了市场认可,受 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正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经万里、王震、习仲勋、陈丕显等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倡导,原商业部部长刘毅精心策划,中国烹饪协会于 1987 年正式宣告成立,一些地方餐饮行业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数量型扩张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社会需求逐步提高,社会投资餐饮业资 本大幅增加,餐饮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快速增长,国际品牌也纷纷进入,外资和 合资企业涌现,行业蓬勃发展。同时,餐饮业发展积极调整经营方向,面向家庭 大众消费,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提高,使餐饮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规模连锁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餐饮企业实施连锁经营的 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品牌企业跨地区经营,并抢占了当地餐饮业 的制高点,市场业态更加丰富,菜品创新和融合的趋势增强,各地代表性连锁餐 饮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化、连锁化成为这一阶段显著特点。品牌提升战略阶段。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餐饮业发展更加成熟,增长势头 不减,整体水平提升,特别是一批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 内涵文化建设,培育提升企业品牌,积极推进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综 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始输出品牌与经营管理,品牌创新和连锁经营 力度增强,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经历 30 年的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 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我国餐饮业 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发展前景更加看好。30 年发展呈现 6 大特征 “我国餐饮业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呈现 6 大主要特征:一是快速持续发展,规模 不断扩大。”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分析指出,我国餐饮业在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过 程中,年营业额实现了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的历史跨越,与改革开放前夕相 比,餐饮业年营业额规模增加一万亿元以上,经营网点增加了 400 多万个,从 业人员增加了近2 千万。第二个特征是“社会投入持续增加,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餐饮业作为开放较 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社会对餐饮
饮业的投入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三资 企业比例继续增加,网点持续增多;一批老字号企业得到积极的保护和发展,凭 借着较好的信誉、技术和文化优势在各地发挥着品牌示范的作用。目前我国餐饮 业网点中,国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少,以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 济的比例已占到 95%以上,已成为行业的主体。
第三个特征是“大众化消费成为市场主体,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增强”。随着餐 饮需求不断增强,我国餐饮业的经营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经营重心面向家庭、个人和工薪阶层消费为主,满足了日益提高的大众化市场需求,开拓和延伸了企 业经营领域空间;市场不断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个性化、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特 点日趋明显;各地的外卖、快餐、送餐、小吃、家常菜和半成品加工、超市食品 的市场越来越大,以家庭私人消费为主的节假日市场更趋红火,健康美食和绿色 餐饮已成为重要趋向,市场消费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等综合型方向转变,人们追求健康营养和环境服 务的个性消费成为新时尚。第四个特征是“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行业地位得到明显加强”。近年 来,餐饮业的快速发 展,对拉动消费、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的作用不断提 高,餐饮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与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食品加工 业和安排就业、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餐饮业成为拉 动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 海外餐饮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各大品牌应有尽有,丰富了我国餐饮市场。第五个特征是“行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我国餐饮业 品牌竞争和质量型经营的局面已经形成,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科技手段运用 更加突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受到重视,集中配 餐配送应用广泛,教育培训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加强,营 销举措普遍推行,品牌文化含量日趋提升等,发展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由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发展步伐加 快。第六个特征是“海外中餐业快速发展,影响范围深入广泛”。据美国餐馆协会 的报告,美国共有中餐馆 2.8 万家左右,年营业额近300 亿美元,约占美国餐饮 业网点与营业额的 3.4%和 8.5%。欧洲国家的居民也对充满神秘感的中餐投入 了很大的热情,纷纷以品尝中餐为荣,进一步推动了中餐业的迅猛发展。
第五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及发展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及发展浅析
作者:华秋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企业审计,其主要目的是从企业内部通过对自身全方位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来查找不足,挖掘潜力,最终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文章认为对内部审计的清楚认识、合理定位,对现代企业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不佳,存在着认识及定位上的误区,审计作用无法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理顺并完善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