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业发展状况(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7: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糖业发展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糖业发展状况》。

第一篇:我国糖业发展状况

我国糖业基本情况

1、布局(普通散户如何在强势中掌控金股)

我国现有机制糖厂539家,日加工能力74万吨,其中甘蔗糖厂444家,日加工甘蔗能力65万吨;甜菜糖厂95家,日加工甜菜能力9万吨。全国产糖能力约1053万吨,1998/1999年制糖期全国实际产糖超过882万吨。

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江西、湖南等8 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吉林、甘肃、宁夏、辽宁等7省区,各省区制糖能力和产糖量(1998/1999年制糖期)分别为:

广西、广东、云南、新疆四省区产糖量占全国产糖总量的8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产糖省区,也是将来中国糖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我国食糖生产的主要品种有精炼糖,优级白砂糖、一级白砂糖,优级绵白糖,一级绵白糖、赤砂糖等。糖厂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有纸张、纸板、纸浆70万吨,中密度纤维板、碎粒板60万立方米,酒精60万吨,甜菜颗粒粕饲料65万吨,食用、工业用酵母4万吨,味精3万吨等。

全国食糖消费量不足800万吨,人均6.7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均食糖消费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2、技术水平

我国糖厂与国外糖厂最大的差别在于:我国糖厂是一步法生产白砂糖与绵白糖;而国外多采用先在原料集中的产地生产原糖,再运到大城市精炼的办法。我国甘蔗糖厂多采用亚硫酸法,甜菜糖厂全部采用碳酸法,少数有精糖生产的糖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等先进工艺。

建国50年来,我国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产量上已能满足全国人民对食糖的需求,糖业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糖料方面:已形成自己的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并推广了糖料高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稀土微肥应用,甘蔗少耕法,甜菜的纸筒育苗移栽等。制糖加工方面:已自行设计、制造、安装10000吨/日甘蔗糖厂和3000吨/日甜菜糖厂,先后研制成功日榨甘蔗10000吨的φ1000×2000MM恒比滚动压榨机、φ1200×2400MM压榨机、日处理3000吨甜菜的大型连续渗出器、50立方米结晶罐,150立方米立式助晶机、半自动板框压滤机、搅拌煮糖罐等; 研制推广了甘蔗高效破碎设备,带双辊喂料压榨机、管道硫熏中和器、带式真空吸滤机、水喷射冷凝器、连续分离机等高效新型设备。工艺方面:研制成功了蔗汁和糖浆气浮清净技术,可在亚法工艺中获得高质量产品,化学助剂如杀菌剂、絮凝剂、脱色剂、除垢剂、表面活性剂的开发、研究、推广也取得进展。自动控制方面:研制了许多一次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如折光锤度计,蔗渣水分测定仪,辊升仪,蔗渣厚度自动调节,榨机直流电机无级调

速,蒸发煮糖过程微机控制,锅炉全自动微机控制及能源集中管理等。

糖厂综合利用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和提高,除蔗渣造纸、甜菜废丝生产颗粒粕、糖蜜制酒精和酵母等传统产品外,综合利用产品已发展到数十种,如蔗渣碎粒板,蔗渣糖蜜作饲料、糖蜜发酵制甘油、活性干酵母、高级调味品等。综合利用产值占糖厂总产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3、市场

70年代以来中国食糖的消费增长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70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食糖消费量在从160万吨增长到280万吨,人均消费量从1.9 公斤增长到2.9公斤,8年间人均消费量仅增长1公斤。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糖消费量由1978年的280万吨增长到 1992 年的760万吨,年均增长17%,人均消费量也由2.9公斤增长到6.5公斤。进入90 年代以后,由于替代品的使用增加等原因,食糖消费量呈徘徊状态,目前的全国食糖消费量仍不足800万吨,人均6.7公斤。

我国食糖的消费结构大体是:居民直接食用量为320-400万吨,占全国食糖消费量的40-50%,工业用糖400-480万吨,占全国食糖消费量的50-60%。居民直接消费中白砂糖占60%,绵白糖占40%左右,绵白糖主要消费区域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工业用糖中,最大的应用领域是饮料,年消费食糖量为105万吨,占22%; 其次为糕点,年消费食糖量为90万吨,占18%,糖果,年消费食糖量为80万吨,占16 %;其它还有:休闲食品40万吨,占8%;冷饮30万吨,占6%;罐头 32万吨,占7 %,酿酒26万吨,占6%;制药15万吨,占3%,果脯10万吨,占2%;其它40万吨,占8%。

从地区看,不管是工业用糖还是居民直接用糖,其消费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区的大中城市,而中西部地区及广大的农村食糖消费水平还很低。从长远看,我国食糖的生产与消费将会有较大增长。但从目前情况看,食糖消费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

4、主要问题

我国糖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1、原料单产及含糖低,品种改良速度缓慢,品质不高; 栽培方式分散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2、糖厂规模小、能耗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

3、糖产品品种单

一、质量和品种满足不了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4、综合利用规模小、多数技术水平较低、污染严重;

5、制糖过程中大型、高效蒸发和煮糖工段的装备和自控装备的差距更大,有些技术装备仅相当于国外五六十年代水平。

第二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

二是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

三是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四是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2D,B2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

五是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二)我国网上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问题

1、发展环境欠完善。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纵深和宽度都还有限,受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小、终端设备普及程度失衡,客户群体缺乏规模,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认证中心(CA)体系尚未建成等国情的制约,尚无一家开展网上存款、贷款、账单收付、跨行转账、非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

2、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目前国内网络银行是在现有银行基础格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网络银行延伸服务即所谓的传统业务外靠的电子银行系统,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其实只能算照搬柜面业务的“上网银行”。目前,国内网络银行一方面盲目攀比,盲目地引进与投入;另一方面技术手段停留在低层次,缺乏内涵,缺乏适合市场的特色。更难“客户导向”了,一些银行对网上银行发展方向的认识模糊,仅把它当作扩大传统业务的手段,因而发展缓慢。

3、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出台,网上银行市场准入的要求也开始规范化。然而,商业银行过去那种在技术上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避开监管的行为还会出现,网络金融的监管要纳入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整体管理框架中考虑,同时制定国际性标准。就此而言,监管的成熟之路还很长。

五、实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面对五年过渡期的快要结束,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网络银行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战场,中国及中国的银行应当增强竞争意识,增加竞争本领,惟有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学会“与狼共舞”,才能“招狼为婿”,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一)营造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

1、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大网上银行的生存空间,电子商务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的水平,信息终端以及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因此,要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建设,尽快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现阶段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如果落后三五年,今后可能差之千里,必须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银行成果,使国民通过感性认识,感觉到网上银行发展对我国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优势,感受到网上银行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感知到网上银行迅速发展没商量,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更新理财观念,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提高银行体系网络化水平,这是推动网上银行发展的前提,也是当务之急。

2、结合信贷登记系统和存款实名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积极推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建立和完善企业信贷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开发和推广个人信贷登记系统,逐步实现贷款信息共享,为防范信贷风险服务,还可以以居民存款实名制为基础,开发个人信用数据库,用以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个人信用资信认证,信用等级评估和信用咨询服务,逐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组织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个人信用体系。

3、建立和规范安全认证体系。资金在网上划拨,安全性是最大问题,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大量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而在以网上支付为核心的网络银行,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认证在内的电子支付流程。国内不少银行都在做网络银行业务,但都因为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最后只能实行局限交易,也就是说国内目前的网络银行还不能算真正的网络银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国家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系统,才能为网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目前中国金融CA工程已正式启动,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进行电子商务的网上相关法规必须研究制度,逐步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4、建立统一的支付网络体系,解决跨行结算体系。支付网关连接消费者、商家和银行,是商业银行系统与公共网络联系的桥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银行资金平衡能力脆弱,超负荷经营态势严重,直接制约了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银行系统内不同行之间结算资金和资金收付而引起的债权债务的清算方式,为了彻底改革这种传统的联行业务体制,必须尽快建立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高速公路,而建立这种支付网关,需要选择与各商业银行既紧密联系又权威性、公正性,又可按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建设,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会员制机构。

5、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随着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必然出现很多金融业务创新,也必将涉及到现行金融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空白点或禁区。同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内部技术和操作故障都难以避免,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因我国涉及到网络交易方面的条款还不健全,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银行业一些传统业务的风险将被放大,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

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二)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网上银行经营管理

1、建立新型的银行组织管理制度,适应网络金融发展,网络银行发展使传统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制度发生变化,银行业是一种具有规模经济特质的行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组织体系的分支行制,而网络银行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使传统的银行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而且正在使传统的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由物理形态向虚拟形态变化实现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途径已不再是分支行制,而是技术、创新和品牌,这是就外部组织制度而言,从内部组织制度看,随着商业银行外部制度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由垂直式形态向扁平式形态发展。从而多层次的内部组织制度将被平行式的制度所替代,银行内部的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会大大降低。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树形结构,即由商业银行总行下辖多个一级分,一级分行下辖多个二级分行,二级分行下辖多个支行的总分支行组织机构形式,这种组织机构形成大多按行政区划对等设置,管理层次多,管理机构庞杂,业务上的条块分割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冗员较多,管理的成本高,不利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商业银行电子化、网络化即时沟通了各分支行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网络中的各个成员可以直接从职能管理部门获取管理指令和反馈管理信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各种授权,授信等均可通过网络实时实现。银行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银行对金融理论、金融技术、软件开发数值分析,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上升。从现在起银行必须有所准备,建立起银行内部的人才库。

2、树立全新的银行理念。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银行业拓展全新的服务,以此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智能化、标准经、个性化的业务发展模式。因此,要求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中,只有客户这个中心,而没有其他的中心,银行运作所有的构件都是为了客户这个中心服务的。从国际经验看,客户导向的服务理念经历了客户至上,客户第一,客户满意,增加客户价值四个阶段。在客户至上阶段,把客户放在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图的上方,体现了银行的服务姿态;在客户第一阶段,把客户放在银行工作日程表的前端,银行全体人员和全部行为都围绕客户,客户的事情是银行工作的重心;在客户满意阶段,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前面,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银行工作的标准;增加客户价值是目前客户导向理念的最新表现,在这一阶段,把客户资产价值增加放在首位,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进入90年代后,我国银行业在商业改革进程中,“客户中心论”的研究和实践才露出端倪,银行初步认识到客户对于银行经营唇齿相依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一个较为表面和肤浅的水平上,而没有从本质内涵上认识到银行离开了客户,不重视客户,自身的发展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3、开发新的产品服务,进行全新的业务拓展,银行业务拓展、银行业实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结合,采用新的业务开拓视角,新的操作方式,金融服务的延伸来赋予传统业务以新的内涵外延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增强网上银行支付的灵活性功能。网上银行要适应客户在电子网络上进行买卖交易时的支付与结算需要,就必须创新与电子网络交易相关联的交易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产品,必将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支付手段产生深刻的影响。网上银行新的交易支付手段主要有数字现钞,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其他电子金融工具。新的产品及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线上市场销售、线上或电话客户服务(如透过网上、电话申请信用卡)、客户遥距操作及结算(如电子信用证)、线上产品资讯服务(如线上查询存款利率)、数码货币系统、电子信用卡支付系统、电子支票支付系统、网上电子现金产品(如数码现金、电子货币)等等网上银行还可以对传统的银行金融工具进行电子化改造,以提高这些业务的办理效率与质量,改善对客户的服务,降低经营管理的成本,扩大银行的收益水平。例如,基于电子网络系统的电子承兑汇票、电子信用证、电子抵押担保等等业务的开发与运营,无疑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银行、证券公司的营业据点可能只剩最前线的服务人员,看不到他们身后一排接一排的复核主任、副理等业务执行人员。而行员、业务员的角色,也将转型成理财、投资、财务顾问,提供各种理财产品的服务、咨询。

(三)强化银监会对网上金融风险的监管

一般认为,政府之所以要对金融机构实施广泛的监管,是因为存在着市场缺陷。这些缺陷包括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缺陷加上银行业较强的外部性和天然的脆弱性,都极易给消费者带来消极影响。引发消费者对银行体系的不信任。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最基本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提升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传统的监管体系正是这一理论上建立起来的。

针对网络银行而制定的新的规则或指导性规范主要包括:

1.市场进入。大多数国家都对设立网络银行有明确的要求,需要申报批准。这些要求一般包括;注册资本或银行规模;技术协议安全审查报告;办公场所与网络设备标准;风险揭示与处置规划;业务范围与计划;交易纪录保存方式与期限;责任界定与处理措施等。其中,对于网络分支银行,一般还要求其母行承担相应的承诺。

2.业务扩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范围,除了基本的支付业务外,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允许网络银行经营存贷款、保险、证券、信托投资、非金融业务、联合经营等业务,以及所采用的方式等;二是对纯网络银行是否允许其建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等。

3.日常检查与信息报告。一般都要求网络银行接受各监管机构的检查,除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检查以外,还包括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保护、电子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检查。除此之外,对网络银行普遍要求建立相关信息资料、独立评估报告的报告备案制度。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畴,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完善现行法律,补充适用

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便促使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金融监管办法;加强国际间的网络银行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等。来源:中国金融网

第三篇: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张让琴[1] 王友富[2] 铁万祝[2] 刘大章[2](1、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成都 610000

2、四川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四川米易 617201)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面临的形势严峻,白糖生产基地向气候条件较好的攀西蔗区转移,但由于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状况不佳,面积大幅下滑,糖业生产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糖价大幅回升,在机遇面前需认真思考发展对策。关键词 四川 甘蔗糖业 新世纪 发展 对策

0 引言

历史上四川曾是我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据报道,1919年四川糖产量9万吨,占当时糖产量的69.2%,主产区的内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甜城”;1949年植蔗面积31.5万亩,70~80年代发展到70万亩,1978年达85.5万亩,为历史最高纪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省蔗区的异军突起,四川甘蔗糖业的地位逐步下降,进入九十年代后,受糖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四川甘蔗面积逐年下滑,糖业已全面萎缩,白糖厂纷纷倒闭。进入新世纪后,四川省内地只剩下一些小型红糖厂,全省的白糖生产主要集中于攀西蔗区。四川糖业生产环境

1.1 攀西蔗区

攀西蔗区地处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和黑水河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3℃,年降水量960.5~1047.8mm,无霜期340~365天,日照时数2164.2~2709.2小时,日照率49~62%,太阳辐射量大,达120~140千卡/cm2.年,生理辐射为55~60千卡/cm2.年,≥10℃活动积温5000~8000℃,无霜期335天以上,年较差小,为12.9~14.5℃,日较差大,达10~20℃,相对湿度60~75%。降雨分布不均是本区最大的特点,冬春干旱少雨,降雨量不足全年的10%,而夏秋温暖湿润,降雨最多达90%以上,因此抗旱植蔗特别是解决苗期抗旱是蔗区植蔗生产的主要问题。1.2 内地蔗区

四川内地蔗区主要分布于沱江、岷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四川传统的老蔗区。该区年均气温16.0~18.6℃,年降雨量855.3~1367.6mm,全年多云雾,年日照时数1088.9~1542.1小时,≥10℃活动积温5000.8~6216.7℃,霜期17~89天。内地蔗区的特点为夏秋季温暖湿润,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光热资源集中,夏季≥30℃的日数达60~90天;冬春略显干旱,降水量占25~30%,并常有霜冻低温和寒潮侵袭。内地蔗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交通运输便利,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灌溉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甘蔗。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生产状况

2.1 四川糖业由内地向攀西转移

2000年眉山白糖厂停榨,标志着四川内地30多家糖厂全部停榨倒闭。跨入新世纪后四川糖业仅剩下攀西蔗区的7座白糖厂和内地的一些小型红糖厂,2004年宁南糖厂合并解散,全省白糖厂仅剩6座。目前四川内地共有小型糖厂100多家,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0~40万亩左右。攀西蔗区6座糖厂分属于米易、宁南、德昌和会东4县的6家企业,主要生产白糖,植蔗面积10~15万亩;另会理和金阳两县有5000亩左右的红糖产区。内地蔗区由于温光资源较差,甘蔗产量和糖分难以提高,蔗糖业难以发挥其优势;而攀西地区因其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单产和蔗糖分均处于较高水平,被确定为四川省的蔗糖生产基地。2.2 植蔗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内地蔗区,2001年有植蔗面积33333 hm2左右,2002~2003年,蔗糖业经历了价格上的最低潮,此后糖业生产受到重创,植蔗面积不断下滑,至2005年,植蔗面积下降到20000 hm左右。攀西白糖产区,222001/2002榨季,植蔗面积8932 hm(见下表),工业总产70593吨;2002/2003榨季植蔗面积9434 hm,工业总产791407吨,为五年中的最好水平;2003/2004榨季,植蔗面积8761 hm,工业总产631487吨;2004/2005榨季,植蔗面积下滑到6702 hm2,工业总产497626吨;2005/2006榨季,植蔗面积不到6667 hm2,为历年最低水平。

表1.攀西蔗区白糖产区2001~2005年植蔗面积和产量统计

榨季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植蔗面积(h㎡)8932 9434 8761 6702 6533

收获面积(h㎡)8918.9 9382.6 8520.7 6510.0--

农业单产(t/ h㎡)

80.6--75.3 78.0--

农业总产(吨)718864

659032 52331

工业单产(t/ h㎡)

82.1 84.3 74.1 76.5

工业总产(t)705930 791407 631487 497626

22.3 攀西蔗区植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旱坡地

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蔗糖业经济效益下滑,蔗区蔗粮、蔗果、蔗菜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旱坡植蔗已成为主要形式,河谷坝地已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反季节蔬菜、果树及其它效益较高的作物所取代,而甘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海拔600~1400m的旱坡地,旱坡地植蔗占总面积的80%以上。2.4 品种状况

2.4.1 甘蔗育种取得较好成绩

进入新世纪,四川省三家育种单位共育成新品种6个,其中省糖料研究所育成品种3个,分别是川蔗22、23、24号,内江农科所育成新品种2个,分别为甜城14、15号,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育成品种1个,为凉蔗1号。

2.4.2 内地蔗区以自育品种为主,植蔗品种由糖蔗向糖果兼用蔗转化

内地蔗区由于热量条件有限,许多优良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品种需具备生长势强、抗寒性好、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的特点。目前仍以四川自选自育的品种为主,川蔗和甜城系列品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川蔗6号、17号等一些老品种,久种不衰。近年省内科研所提出糖果兼用蔗的发展思路,并选育出了一些适合内地生产栽培的品种,如甜城15号、川糖89-241等,在生产中的面积比重越来越大,糖果兼用蔗在内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4.3 攀西蔗区中晚熟品种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占主导地位,早中熟新品种的推广速度缓慢

攀西蔗区长期以来植蔗生产一直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导致开榨之初出糖率较低,糖厂效益不高,进入2000年以后,此种现象依然未能得到充分改善。米易蔗区2001~2004年三个榨季川蔗13号、6号、桂糖11号、云蔗71/388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80.78%、66.36%和61.5%,2004/2005榨季下降至50%,一些早熟高糖品种如Roc10、德育80/

27、川糖89/241、89/103、闽糖86/05等,由2001/2002榨季的不到20%上升到2004/2005榨季的50%左右。德昌蔗区川蔗6号一直占绝对优势,2001~2005年川蔗6号的播种面积均在95%以上,德乐1号、川糖89-241等品种仅占5%。会东蔗区川蔗13和F134二品种 2001~2003年播种面积均在80%以上,2004/2005榨季有所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宁南华弹蔗区桂糖

11、川蔗13号、F134三品种2001~2004三个榨季播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54.9%和50%,2004/2005榨季下降至40%,一些新品种如Roc16、闽糖86/05、凉蔗1号等得到较大发展,从2001年的30%左右上升到了60%左右。而松新蔗区桂糖11号、川蔗6号、元红33等品种始终保持在80%左右的播种面积。总体上看,中晚熟品种仍然占主导地位,早熟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依然十分缓慢,品种落后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2.3 栽培技术措施

2.3.1 攀西蔗区

以抗旱栽培为主,蔗区干湿季节分明,夏秋降雨量达全年的90%以上;冬春干旱少雨,降雨不到全年的10%,且光照充足,多风,蒸发量大,恰为甘蔗播种期和苗期,因此解决播种和苗期抗旱是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主要技术措施入下:(1)、选择抗旱品种特别是苗期抗旱品种,苗期抗旱品种表现为:抗种子和苗期病害,出苗率高,分蘖强,前中期生长快。

(2)平整坡地或修筑梯田,延等高线开沟植蔗,栏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3)修筑旱地蓄水池或水窖,解决播种和苗期用水。

(4)、深沟宽厢整地:采用1.0~1.5m开厢,捞蔗沟深40~60cm,沟底宽30~50cm。(5)、半旱式播种和地膜覆盖:先将水放入整理好的蔗沟,将沟内土壤调成糊状,采用三至五条龙播种;待湿度适宜时进行覆土盖种,再进行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6)、宿根蔗采五早栽培技术:即早松蔸、早灌水、早施肥、早查苗补苗、早防治病虫。2.3.2 内地蔗区

由于光热条件相对较差,栽培技术上以提高土壤温度,延长甘蔗有效生长期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品种上选择抗寒、生长势强、中期生长快、高产、高糖的品种,苗期进行地膜覆盖,全生育期进行多次追肥提苗,多次培土。四川甘蔗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3.1甘蔗糖业受糖价的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糖价下滑,内地糖业企业遭到重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三年,糖价一直处于低价位徘徊,四川糖业全面亏损,糖厂债务沉重,生存步履艰难。糖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很大程度上将风险转嫁给了蔗农,原料收购价格一降再降,极大的刺伤了蔗农种植的积极性,造成2003年以后,甘蔗种植大面积下滑,虽糖价在2004年糖价有所回升,但蔗农心有余悸,植蔗面积难以恢复。3.2 植蔗成本高,产业效益比较低

3.2.1 种植甘蔗投入大

以种植1 hm2新植蔗计算,旋耕机打地费975元/ hm2,开沟理厢1125元/ hm2;用种15000kg/ hm2需3000元/ hm;底肥和追肥用复合肥1500kg/ hm,1350元/ hm,尿素1200kg/ hm,2250元/ hm;农药450元/ hm2;播种、上厢、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用工150个/ hm2,3000元/ hm2。种植投入共需12150元/ hm2。

3.2.2 砍蔗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甘蔗以蔗茎为原料,经济产量较高,收获需进行脱叶、砍伐、去梢、打捆、搬运、上车等繁重的劳动,非个人能单独完成,加之近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蔗区劳动力缺乏,攀西蔗区每1000kg原料蔗的砍工费高达50~80元,大大增加了植蔗成本。

3.2.3甘蔗产业效益比较低

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以每1 hm2产量105000kg计,砍蔗需投入5250元,新植成本12150元,原料收购价按每200元/t计,产值21000元,除去上述成本,净收入3600元。宿根蔗除去整地、播种以及种子等投入,净收入也只有9000元左右。与早市蔬菜、烤烟、蚕桑、水果相比,产业效益比太低。

3.2.4 小户分散种植增加了植蔗成本

四川不论是内地还是攀西蔗区,植蔗都分散到各家各户,每户蔗农植蔗面积仅1/15~2/15 hm2,多的也不过1/3~2/3 hm2,总产超过100吨的大户屈指可数,分散种植难以进行统一的农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植蔗成本。

3.3 旱坡植蔗土壤贫瘠,复种现象普遍

攀西蔗区旱坡植蔗,地势陡峭,交通条件差,大多数坡度在15°以上,灌溉条件差,靠天吃饭现象十分普遍。旱坡地以红、黄壤为主,土质粘壤和粘砂壤,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低。以米易县为例,旱坡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0.38~1.84%,速效N为0~9.6kg/667m2,P2O5为1.0~3.5kg/667m2,K2O为0.75~5.75kg/667m2。甘蔗的经济效益不高,用于植蔗的土地资源有限,蔗区复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旱坡地复种均在5年以上。

3.4 新品种的引育不能适应蔗区蔗糖业的发展,品种结构不合理

攀西蔗区虽经多年的品种引育推广,但原有的中晚熟品种依然占主导地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222

2晚熟不配套,至使糖厂开榨之初出糖率不高,效益差;旱坡植蔗为蔗区的主要方式,但抗旱品种较少,加之蔗区冬春干旱少雨,能够适应蔗区生产的苗期抗旱的品种更少,严重制约了蔗糖业的发展。

3.5 栽培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管理粗放

蔗区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栽培措施够完善,难以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耕作水平较低,植蔗生产管理粗放,全生育期内只进行一次上厢培土的现象普遍,甘蔗单产较低,蔗农无利可图。3.6 糖厂规模小,工艺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低

四川现有的6座糖厂,日榨总量为8000吨,平均日榨量仅1000~2000吨,甘蔗入榨慢,进厂困难,榨季耗时长,甘蔗糖分下降;加之设备陈旧,出糖率低,仅11%左右,排名在国内168家糖厂的100名以外;管理落后,能耗高,效益低。对策思考

4.1 提高并稳定蔗价,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护价和浮动价

2001~2003年,由于市场因素,蔗区原料收购价一直保持在每1000kg150元左右的低价位,严重刺伤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目前应抓住糖价处于高价位的有利时机,提高并稳定原料收购价,让蔗农得到实惠;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持价或根据糖产品交易情况对原料收购实行浮动价,以刺激蔗糖业的发展。4.2 重视同育种单位协作,加强品种的引育,改善品种结构

四川蔗区气候独特,外来品种难以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致使蔗区经多年引种但收效不大。重视同省内育种单位的协作,选育适合蔗区植蔗生产的优良品种,改善品种结构,实现早、中、晚熟配套,提高出糖率以增加高糖厂效益。同时加强对国内优良品种特别是抗旱品种的引种试验,以改善蔗区品种落后的状况。4.3 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对种蔗大乡,给予优惠政策;种蔗大村或社,改善其基础条件,修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种蔗大户,给予良种和一定资金的扶持,建立乡、村社、农户三级良种繁育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降低植蔗成本。

4.4 探索河谷坝地高效益植蔗间套模式

采用适当的厢宽和适当的播种时期,以甘蔗为主间种或套种早市蔬菜,在保证早市蔬菜有较大收益的同时发展甘蔗原料生产,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使蔗糖生产重返河谷坝地。

4.5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加强蔗区道路、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修建旱地蓄水池,解决苗期用水;积极探索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进行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甘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努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蔗农收入。

4.6 充分利用甘蔗加工副产物,增加糖厂收入,提高糖厂效益

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是糖厂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充分利用蔗渣、废蜜、滤泥以及煤渣等加工副产物,开发相应的产品,既能增加糖厂收入,提高效益,又能解决副产物及废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4.7 加强糖厂经营管理,理顺关系,提高糖厂对蔗农的服务质量

加强糖厂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理顺糖厂和蔗农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蔗农拿票难、原料进厂难等实际问题,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4.8 广开思路,开辟甘蔗新用途

近年随着能源危机加剧,能源甘蔗倍受重视,在糖价较低的情况下,利用甘蔗生产酒精也是值得探索的出路之一;充分甘蔗及副产物的利用价值,发展四川甘蔗糖业,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黄久凯.四川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甘蔗,1996(1):36~38 [2]黄久凯.粮价上涨甘蔗滑坡四川糖业如何再度难关.甘蔗糖业,2004(6):47~49 [3]王友富,宋福猛,刘大章等.攀西蔗区甘蔗生产潜力分析.甘蔗糖业2005(4):15~18 [4]王贵华.稳住内地 发展攀西---论四川糖业发展战略.甘蔗1995(4):36~40 [5]张成贵,杨健等.对果蔗育种的思考.甘蔗2003(4):34~38 [6]谭显平.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矛盾的最佳途径.甘蔗糖业2004(3):19~22

第四篇:2016年我国糖业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6年我国糖业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近年来,我国糖业始终面临糖价复苏乏力、糖企经营困难、糖农利益受损、甘蔗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等问题,对我国食糖产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

糖业是广西、云南等地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糖业持续第4年出现严重亏损,行业形势十分严峻。2015年,我国糖业在全球糖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尽管走出了一轮独立行情,产业发展态势有所好转,但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糖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尚未改变。今年若再不采取措施,十三五期间,糖业仍将出现巨额亏损,影响食品产业安全。主要存在几个方面问题:

进口量维持高位,严重冲击国内糖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制糖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我国食糖进口量分别为291.9万吨、347.7万吨、454.6万吨、348.6万吨和485万吨,远超关税食糖进口配额194.5万吨。同时,食糖走私屡禁不止,对国内食糖市场秩序造成冲击,对我国糖业安全带来危害。

糖业发展基础薄弱,制糖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食糖主产区广西、云南等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理想,甘蔗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是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广西、云南两地的机播率仅为27.1%和7.6%,机收率仅为4.3%和0.3%,糖料种收等关键环节基本靠人工,劳动效率不高。二是甘蔗品种研发滞后,种植品种单一,亩产水平较低,与全球糖业领先的巴西等国家相比,在产业链源头上处于劣势。三是制糖企业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单一,加上近两年甘蔗减产严重,制糖成本大幅上升。据业内反映,2015/16榨季,广西食糖企业生产成本约在每吨56005800元,而当前食糖市场销售价格约为每吨5400元,产销价格倒挂,企业亏损已成定局。

糖业政策有待完善,对糖业保护效果有限

现行食糖临时收储政策在糖价持续走低时,导致国家食糖储备库存高,蓄水池作用减弱,财政压力增加。关税方面,我国食糖进口配额内关税税率为15%(配额外税率为50%),远低于WTO成员的平均食糖进口关税97%,其中发达国家为122%,发展中国家为55%,欠发达国家为167%。目前我国糖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和生产成本等与入世时相比,均已发生很大变化,关税配额保护民族产业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

在糖价持续低迷、生产成本上升、食糖进口过量及走私现象严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内制糖企业连续数年亏损。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2013/14榨季全行业亏损97.6亿元,糖企亏损面超过90%。2014/15榨季全行业亏损预计约20亿元,制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行业发展信心普遍受到影响。

甘蔗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业保障能力下降

随着各项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甘蔗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而甘蔗收购价反而下降,糖农利益严重受损,种植积极性下降。以广西为例,甘蔗种植面积从

2012/13榨季的1600万亩下降到2015/16榨季的1200万亩以下。全国食糖产量从2012/13榨季1300万吨下降到2015/16榨季

900万吨左右,食糖自给率下降到60%左右,食糖产业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在我国糖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加快解决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我国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尽快启动糖业立法

2002年出台的《糖料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不适应糖业发展新环境和新阶段的要求。建议国家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把糖业立法纳入糖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尽快启动我国糖业立法的调研,学习借鉴国外糖法经验,从法律上明确糖业管理基本模式和统一管理机构、农工利益关系、常规和临时性举措以及相关产业管理政策,为我国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优化食糖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基本都是由政府一个机构统一管理食糖。建议尽快将目前分散在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等部委中的管理食糖的职权和责任集中起来,由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负责食糖供求平衡、糖料种植、加工生产、国内流通、进口出口、库存(储备)等宏观调控和行业发展的有关工作,解决目前

政出多门 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三是严格管控食糖进口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原糖进口管控,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关税配额管理办法,严控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发放,并在进口配额上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倾斜。要加快研究并实施成品糖进口的管控办法,明确实施细则,严禁成品糖进口,从总量上体现食糖进口管控效果。

四是大力打击食糖走私

建议海关总署牵头,会同相关部委,尽快研究出台打击食糖走私的专项指导意见,健全打击食糖走私的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完善一线堵、二线查、三线市场管的打私机制,形成边境一线查缉与市场清查整治相结合的反走私工作链条。

五是夯实糖业发展基础

建议发改委、农业部牵头,会同蔗区政府和糖业龙头企业,按照《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快推进;加大对双高基地建设、蔗地整治、机械化投入等项目的财政补贴力度,逐步形成糖企+农民利益共赢机制,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引导,支持糖企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不断推动糖业产业结构升级。

六是尽快实施糖料目标价格管理 建议在云南、广西试点开展糖料目标价格管理补贴制度。制糖工业集中度高,易管理,全国20家大型制糖企业产量占全国80%以上,且企业糖料收购、食糖生产有税务和物价部门监管,糖料数量、食糖价格容易掌握,糖农与糖企联系紧密,易操作。既有利于对糖农形成稳定的价格预期,保护种植积极性,又能减少对糖价的行政干预,有利于缩小内外价差,减缓进口糖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七是综合施策支持糖业发展

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完善细化国家食糖储备制度,明确储备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储备糖投放时间和价位;尽快设立糖业产业发展基金,对甘蔗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培育、收割机研发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降低糖农损失,稳定糖农收益;建立食糖供求预警机制,动态监控市场,引导糖农和制糖企业规避风险;探索建立进口糖专卖制度,委托行业协会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对配额外原糖实施

即时买卖,所得价差部分专项用于国内糖业补贴。

本文作者:余水工()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第五篇:调查报告-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调查报告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学生姓名:保密

学号:保密

学院班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X班

前言

调查报告问卷发放、搜集,以及后期的数据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均为我一个人完成。

本文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展开调查,调查对象是为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家长,调查通过填写问卷表的形式展开。调查了目前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调查结果显示的基本现状是: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幼儿园数量少入园较难,幼儿园收费高缺乏有效约束。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为使我国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国又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说,规划未来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一、调查设计,问卷及方法 / 12

1.问卷的编写

问卷是在老师提供的参考问卷上,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对部分问题进行删减后得到。问卷涵盖了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是有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孩子的家长。2.问卷的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为寒假走亲访友期间让符合条件的家长填写,共计10份。其中1份来自成都市区(指孩子在成都市区的幼儿园上学),一份来时重庆市区,五份来自重庆市的黔江区,3份来自黔江区的马喇镇。可以说这几个地方从不同发达程度反应了学前教育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就读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就读的幼儿园以民办居多,集体办次之,而在/ 12

此次统计中并未出现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主要原因是民办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多,教育部门主办的很少,且家长考虑到幼儿园与住宅的距离,通常以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2.就读幼儿园规模:

从表二结果看出,幼儿园规模在300-400的占了50%,400以上与100以下各占10%,200-300占了30%,这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和区域人口密度有关。400以上以及300-400的一般是在大城市,该幼儿园周围有住宅小区,200-300的集中在区县城市,周围通常也有住宅区或者该幼儿园位于中心城区,而100以下的在乡镇地区。3.就读幼儿园类型: / 12

从表三可以看出,全日制呈压倒性优势,说明家长们还是非常在乎孩子,关心孩子,希望下午就把孩子接回家。这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助照看,所以大多数家庭都选择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把孩子接回家。通常孩子中午会在学校度过并在学校午睡。

4.孩子入园方式: / 12

在表4中交纳了赞助费而入园达到了30%,熟人帮忙而入园只占10%,报名排队而入园占20%,正常办理入园占了40%。此图从侧面反映出适龄孩子入园难的状况。因为不到一半的孩子是通过简单的正常办理而入园的,高达30%的孩子是交纳了赞助费才入园的。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适龄 儿童太多,而周边幼儿园太少,这就造成了孩子入园难,幼儿园也就有了坐地起价的成本。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赞助费也成了广大民众吐槽的名次。大家岁对此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5.孩子去幼儿园的方式: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清一色的全是家长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与当前社会趋势相吻合,乘坐校车的人数还较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家庭结构有关,很多有小孩子的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孩子加上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通常是老人负责接送孩子。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校车的不放心。6.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 12

从表6可以看出,家长们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

说明家长们很理智,也与当今严酷的社会竞争相关。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能更多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为他们创造一个优秀的起点,以便增加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也了解到,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盲目性,因为一些家长以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特长,有点揠苗助长的嫌疑。7.所在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 12

从表7可以看出家长们对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普及程度的看法,六成的人认为普及一般,四成的人认为普及不够,没有人认为普及广泛。这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形势相吻合。也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是国家投入不够,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的数量,都与目前的适龄儿童人数产生冲突。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普及程度不够。

8.您认为学前教育是否可有可无: / 12

从表8中可以看出,所有家长都认为学前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反映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在正式进入小学以前,可以学会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丰富孩子的阅历。而这些都与国家的重视和宣传是分不开的。9.孩子每月缴纳的各种费用:

表9反应的幼儿园消费水平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500元以下的月花费主要存在于乡镇地区,而500-7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区县,700-12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省会城市这些比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

10.本地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 12

被调查的所有家长都认为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收费都偏高。造成这种窘态的原因可以用供求平衡关系来解释,即孩子需要去上幼儿园是“需”,而幼儿园是“供”,当供小于求,自然造成幼儿园费用偏高。所以家长们一致觉得收费偏高也就不足为奇了。11.家长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教/ 12

育,还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有2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这样的结果,主观原因是家长自己的意愿和背景所决定的,还有就是家长期望学前教育能够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带来什么好处。12.是否希望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从表12可见,所有家长都希望能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能有效规范学前教育,既保证教学质量,又杜绝了入学难的现象,国家干涉之后,关于幼儿园的各种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不仅如此,还能给家长省下一比不少的钱,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比小学初中贵多了。

三、调查结果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学前教育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前教育普及率低,迄今为止只有40%的3—6岁幼儿能上幼儿园或学前班;/ 12

学前教育发展城乡差距大;城市学前教育差异化现象明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入园难的问题切实存在。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格局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

3.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应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4.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启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与现实需要的调研,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学前教育法案,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

四、调研的感想

第一次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独自完成了对成报告的修改和完善工作。觉得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莫大的激励锻炼。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中,由于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努力工作,对许多事物都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让我懂得了一样东西: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的机会。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开了社会实践这一门课,/ 12

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12

下载我国糖业发展状况(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糖业发展状况(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我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民以食为天。“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200 多倍,餐饮消费成为 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认为,在我......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及发展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及发展浅析 作者:华秋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企业审计,其主要目的是从企业内部通......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然面临着家庭规模减小、照料资源匮乏等种种挑战;社会养老作为......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状况分析 来源: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时间:2008-07-23 14:46 陶立群王莉莉麻凤利【摘要】在社会化养老的趋势下,老年公寓作为具有开放性和产业化特点的老年人养......

    浅析我国包装纸行业发展状况

    浅析我国包装纸行业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状况 包装纸行业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大势,吻合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节拍。入世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不但没有遭到重大的冲击,反而一跃成为世......

    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及趋势

    浅谈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 一、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 我国素来有“教育大国”的称号,孔夫子的名号已经响彻国内外,然而对于我国现今教育问题发展的局面,我们却要为......

    巴西糖业发展概况

    一、巴西糖业概况 (一)糖业发展状况 巴西是目前世界上产糖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出口国。全国共有25个州,其中有20个州生产甘蔗;有307个工厂生产食糖、酒精和其他与甘......

    我国糖料和食糖业的发展概况(共五则范文)

    我国糖料和食糖业的发展概况 2008-04-02 13:43 我国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