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时间:2019-05-14 19:5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第一篇: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一字点评古诗文

南宋学者李耆卿在《文章精义》里,用一字评点古人诗文,十分精妙。你能猜出他是怎么评点的吗?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一字,然后考虑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论语气________;孟子气________;庄子气________;楚辞气________;史记气________;汉书气________。

韩(愈)如________,柳(宗元)如________,欧(阳修)如________,苏(轼)如________。

答案 “论语气平,孟子气激;庄子气乐,楚辞气悲;史记气勇,汉书气怯。”这是很恰切的评论。谁都知道,孔子在《论语》中主要是以一位大教育家的面目出现的,书中言论大都言简意赅,富有格言的情味,所以说“气平”。孟子就不同了,他是—位雄辩家,言辞锋利,咄咄逼人,所以说“气激”。庄子颇具诗人气质,他的文章富于想象力,往往表现出特殊新奇的情味,所以说“气乐”。屈原一生饱受迫害,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凄苦沉痛,所以说“气悲”。司马迁具有过人的胆识,所作《史记》敢于对统治者进行批评和揭露,“气勇”当之无愧。班固的《汉书》反抗精神远不如《史记》,有的地方还持有与《史记》相反的见解,自然就显得“气怯”了。这里评论六部作品,用的是两相比较的手法:“平”与“激”相对,“乐”与“悲”相对,“勇”与“怯”相对。《文章精义》还有一条一字评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这里用比喻——以四种不同的水流,来形容四种不同风格的文章:韩愈文雄健,柳宗元文深邃,欧阳修文明畅,苏轼文豪迈。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那女人疑惑地瞧了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房走了出来。“彼贝!”他喊了一声。“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号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笼子,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你留着吧。”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7分)(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联系上下文可知,老大夫对鸟笼非常满意,故而说出了这样的赞叹之语。②“木然不动地呆着”“眼皮都不眨一下”“迟疑地瞧了他一眼”等属神态描写,“趴倒在地,号啕大哭”属动作描写。这一表现促使巴尔塔萨最终决定把鸟笼送给彼贝。

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评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涉及C、D两级,难度适中。第①处应从手法和句意两方面赏析,第②处应联系下文情节分析其作用。注意运用规范的鉴赏术语,如“推动情节发展”等。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主题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前文内容分析和概括。

答案(示例)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转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评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稍有难度。准确理解题中“角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需结合小说的“三要素”等常识解读。

技巧不清,特色不明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语言赏析,应该从修辞、句式的角度进行;描写方法,则应从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

错因分析 阅卷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弄不清楚答题的角度,不知道语言特色从何处突破,以至于乱答一气,丢分严重。

除此之外,小说叙事手法也属于写作技巧的范畴,也应该牢牢掌握。

①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必须作出选择

奚同发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他耳边飘过,他眼里慢慢泛起泪水。算算从6岁学小提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小提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矩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拉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③他知道,他拉小提琴的缺点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小提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小提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的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不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但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父亲在家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所以想趁父亲不在家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也不能幸免。他也曾上台表演,也参加过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对小提琴产生感情。一开始拉琴,一种忧郁就从心底浸漫过来,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很多老师都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琴声,那他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信心,认为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只要将他的心态调整过来,他就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直到他从音乐学院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音乐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④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的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⑤这不是什么名曲,也不是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他泪如雨下,就连在座的老师们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琴弓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⑥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音乐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老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⑦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老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⑧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音乐室内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水再一次流下来,他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⑨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原文有删改)1.这篇小说用了很大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题时,考生可从内容、结构、技巧等方面入手。从结构上分析,“他”最后一次拉琴和听众的反应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从内容上分析,“他”最后一次拉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具体描写此细节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从表现手法上分析,感情的高度投入、听众的赞赏与前文描写的他机械地拉琴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利于突出主题。

答案(1)结构上,“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2)内容上,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抑和反抗,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3)表现手法上,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文他拉琴缺乏感情、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题时,考生应注意两点:一是分析句子的含意时,要着重分析其基本意义及蕴涵的情感、道理等,二是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要从其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产生的作用入手。画线句子描绘的是“他”最后拉琴时的情形,“他”感情完全投入,通过琴声尽情地宣泄了心底的痛苦。

答案(1)画线句子表现了“他”心底的哀求抗争、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2)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如“弓飞如雨”,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3)生动形象地写出琴声的美好,凸显了人物的痛苦与反抗,将情节推向高潮。

考点一 写作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以例说法,举一反三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董师傅游湖 宗 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若让那些教师们来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天渐渐暗下来,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照得湖水通明。他最喜欢那座塔,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奶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想一想,又说:“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董师傅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从这里看塔的倒影最好。”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还有一条大鱼呢!”那是一条石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他顿了一顿,又说:“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了。”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1)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思路清,求规范

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1)表达方式 ①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②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③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④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制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3)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小说常用开头、结尾 1.小说常用的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2.小说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显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以例说法,举一反三

(四川卷)《想象》(文本见第三节“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方法”的考题示例)【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答案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思路清,求规范

小说运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分析小说的标题 题型: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以例说法,举一反三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 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仍然津津乐道:“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气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本节专题对应题目】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线索类试题怎样答?(1)解题思路:一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二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三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2)答题模式:一是具体的意思。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考点二 语言特色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就词语、句子的含意,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以例说法,举一反三

【示例1】(浙江卷)《魔盒》(文本见本节考点一)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一】 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似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结合词语所在语句,结合上下文全面理解。该题难度不大。

答案 ①显示人物的情态。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二】 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解析 题干要求所写的话能揭示主旨,考生应从文中勾画那些能表达主旨(体现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的句子。据文章2、3、8、17、18段,“我”因“初次远离家乡”而沮丧;贝格斯太太却把一个空盒子当作是她“最宝贵的财产”,“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因为“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据此,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答案 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原文)【示例2】(四川卷)《想象》(文本见第三节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方法)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答案 “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思路清,求规范

从三方面入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1)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身其境。(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3)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阅读与解题步骤

阅读步骤:(1)标序号;(2)抓文脉(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3)边读边划关键词,适当点评(尤其是有关人物的)。

解题步骤:(1)审题干;(2)定考点;(3)根据模式酝酿;(4)准确答题,力求准、全、通。

第二篇:第5节 画圆

第5节 画圆、椭圆、矩形和圆弧

第一课时:画圆、椭圆和矩形

——宁夏中卫市第五小学沈锐

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材6年级(上)册,第5节画圆、椭圆、矩形,教材49——54页上的内容和61页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命令。

2、能根据需要画出符合要求的圆、椭圆和矩形。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的命令。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的命令画出创作图形。教学准备:网络教室控制软件、教学评价表、提前画好的圆形、椭圆和矩形图、舵轮的图片等。

教学程序:

一、导入教学:

1、老师出示画好的图形,向学生展示。

学生观察图形是由什么基本形状组成的?

(设计意图:以漂亮的图形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引入:(老师谈话)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利用“前进”和“旋转”命令画出矩形和近

似的圆。其实在LOGO中就有直接画矩形和画圆的命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的命令。

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是用什么命令画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并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3、出示课题:

第5节 画圆、椭圆和矩形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命令:

老师出示下表,让学生通过看书并动手操作,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中内容。

分类命令格式命令功能

画圆画圆数值

画实心圆画实心圆数值

画椭圆画椭圆数值1数值2

画实心椭圆画实心椭圆数值1数值2

画矩形画矩形数值1数值2

画实心矩形画实心矩形数值1数值2

学生:通过看教材、自己操作、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解答表格内容。设计意图:老师给出命令,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理解命令的含义。

2、老师演示命令,请同学回答各命令的功能和数值的含义,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3、做一做:画教材61页上面的“彩色灯笼”。

老师提示:应从大到小画出各个彩色的实心椭圆。

学生:学生独立操作。

4、试一试:画教材52页下面的“舵轮”。

老师出示“舵轮”,引导学生分析舵轮的构成:仔细观察“米”字型线条,每条线都是由命令“前进 200 后退 200 右转 360/8”画出来的,而且重复八次。因此可以使用重复命令完成。

第一步:设置画笔颜色及画笔粗细。

第二步:使用重复命令画出“米”字型线条。

第三步:设置圆形的颜色及笔粗。

第四步:画出圆形。

(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画“舵轮”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学生按步骤试画,如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61页第3题中的两个图形。

老师提示:画右侧的花朵时,可以先思考画一朵花瓣的方法,(向上前

进一段距离后画出椭圆,退回母位,然后右转90度,)重复4次即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命令”。

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以按照教材提示或互相讨论协助完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练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老师出示下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学们,这个蝴蝶图是由圆、矩形组合出的,你们还能画出更漂亮的图形吗?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完成练习的学生可以大胆尝试,随意画图,比比看谁画的更漂亮。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学生可以大胆的尝试创新。

四、小结及评价: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画圆、画椭圆和画矩形的命令,经过变化组合,就可以画出各种美丽的图形来。(出示评价表)通过下列问题,看看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①“我”能画出圆、椭圆和矩形吗?(知识星)

②“我”能画出指定大小,指定颜色的圆、椭圆和矩形吗?(能力星)③“我”能灵活运用“画圆、画椭圆、画矩形”的命令解决实际问题吗?(智慧星)

学生: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一个问题一颗星,看看你能得几颗星?

设计意图:对照问题检查一下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2、就本节课的学习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对老师有什么评价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设计意图: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了解课堂效果。

五、教学后记:

第三篇: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

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

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1]

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这些冲破禁锢来东北谋生的人又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另外,东北区绵长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东亚周边国家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在长期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中,东北方言不仅吸收了周边国家的方言口语,也吸收了外来语的部分词语。东北方言不但包括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东北以南各地方言、还包括外来词,着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极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又见证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也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因此,使更多的人对东北语言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猎奇心理,着也是赵本山成功的原因之一。

3.东北方言中质朴的乡音。东北方言具有质朴、实在、粗犷、质感/等特点,这与东北人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征相符,同时东北方言还有诙谐、幽默、俏皮等特点。平时口语中的“疙瘩”、“恩哪”、“唠嗑”、“忽悠”、“贼好”等方言,一旦形成语体,用到小品舞台上就会使人感到因为实在而幽默,因为质朴而诙谐,因为质感而亲切,它能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表现生活、贴近生活,使观众领略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东北乡土气息,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乡音。

二.生活语言。“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赵本山小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生活语言,再经过艺术加工,使这种语言更具艺术穿透力和传播性,同时又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鲁迅说过:“名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名言,往往有些名言出于野老村夫之口。”赵本山小品的生活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俗言俚语随处可见。在赵本山小品里俗言俚语的运用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如口头禅、顺口溜、打油诗、歇后语、谚语、俗语等等,这些语言来自民间,来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百姓不隔心,不隔音,平易自然,清晰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集中体现了东北农民质朴、幽默、乐观、风趣的特点。[2]

(1)

顺口溜:如《昨天 今天 明天》中:“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撵跑,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国外比较乱套,整天勾心斗角,今儿个内阁下台,明儿个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这段整而不齐,看似通俗随意的顺口溜却包含了对民情、国情、民心、军心、国家和党的政策几方面的概括总结,并且读来琅琅上口,容易记诵。

(2)

歇后语:如《拜年》中:“产房传喜讯——人家生(升)了”,“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小家雀儿落电线杆——玩意儿不大架子不小”,“高压锅煮鸭子——肉烂嘴不烂”,“老母猪带口罩——还挺重视这张老脸”。这些语言不但让人忍俊不禁,而且还带有几分戏谑与调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笑神经,达到预期目的。

(3)

俗语:如《卖拐》中“大忽悠”、“我不会忽悠,你自个儿整得了”、“你别在那儿叭瞎”。《拜年》中“你别老跟着瞎掺言”“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昨天今天明天》中“就是人长得坷碜点”,“你让大伙瞅瞅,你那张脸长的跟鞋拔子似的”,“这咕噜掐了噢”。《红高粱模特队》中“人是衣服马是鞍,一看长相二看穿”。这些俗语本身就有很强的表现力,再运用到舞台小品表演上,那就似锦上添花,魅力无穷了。

2.不同语体风格词语交叉使用。由于特殊的地域与历史,东北方言包含了丰富的语言体系。在小品语言中由于表达的需要,表演者会把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语言加以运用,形成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班驳陆离的语言特色。[3]方言、普通话,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平实语言、艺术语言、汉语、英语、日语、洋泾浜语,随意组合,任意发挥,使这些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生命力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昨天今天明天》中赵本山说他们感情出现过危机的一段话:“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我们俩盖起了二层楼,这楼盖完了,屋多了,突然跟我提出来要分居,说搁一个屋睡耽误她学外语,完事呢说感情这个东西是距离产生美。结果我这一上楼,距离是拉开了,美却没有了!天天吃饭啥的,也不正经叫我了,打电话通知我,还说外语,hello哇,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后面还有“赵忠祥是我的心中偶像”,“倪萍是我的梦中情人”。这段话包含了以上各种语言,由一个半百老人突然说出“分居”、“距离产生美”、“ hello,ok,咪西”、“心中偶像”、“梦中情人”之类的话,本身就带有新鲜与滑稽,怎能不另人发笑。又如《说事》中“谨以此书献给闹心的小崔,愿你看完此书一觉不醒,白云大妈雅赠。”“闹心”属于方言,“雅赠”又属于书面语,这二者的结合,既让观众感到亲切好笑,又让他们体会到了东北小品语言的活泼与独特。

3.超常语义组合。小品语言中常冲破语法和语义的限制,形成一种超常组合,从而造成一种新鲜感。这种“求新求异性原则贯穿在交际活动的始终。”[4]“具有新奇性的词语和说法才能流传的迅速而广泛,对常规表达的反叛能使语言素材焕发奇异的色彩。”[5]因此赵本山小品的灵活创造性给小品带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感,发挥了语言材料潜在的话语功能。

(1)不受任何语法限制,口语随心所欲。

例如《说事儿》中“她剪完了就禽流感了第二天”,这表现了口语的灵活多变性,不拘泥于为语言所设置的条条框框中。又如《昨天今天明天》中“小伙长得比较帅呆了”,按常理,应该用“小伙长得比较帅”或者“小伙长得帅呆了”,可是赵本山却把这两句话合二为一,造成了一种新型的喜剧效果。

(2)打破逻辑与常规,凸现新型性。

例如《终点工》中把老年人分为几个类型:感情失落型、内分泌失调型、老年痴呆型、屋里憋屈型、没事儿找抽型、没事儿吃饱撑着型,这种分类从逻辑推理到词语搭配都突破了词语常规,挖掘了词语的表义潜质和语用潜能,话语表达大放异彩,实现了新颖化。

在赵本山语言中对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上的运用都是灵活而富于创造性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来调整话语习惯,这也是他小品长盛不衰的成功之道。

4.语言中的讽刺警示和耐人寻味。

赵本山小品中最能代表这一特点的就是他的“忽悠”系列,如《卖车》《卖拐》和《功夫》中讽刺那些贪图小利的人,同时也告诫人们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用理智的思维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炒作现象。另外,他又能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些现象。如《钟点工》中,赵本山一出场就说:“睡得腰生疼,吃得只反胃,脑袋只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这就把一个从农村到城市里居住,百无聊赖的寂寞老人。从形貌到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都纤毫毕现地刻画了出来,从而给更多的人以警示。

因此,我们不仅从赵本山小品里感受到了他的睿智,也让我们明白了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中人生的 无常和戏剧性,更让我们认清了今天社会中趋炎附势的浮躁和人性的弱点。

三.修辞语言。

“就赵本山语言的创意来说,也颇符合文学语言信息构成的对立美学原则,即有意违背语言规范,造成语言的链条某些环节缺失,引发观众欣赏时的创造性,一受到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效。”[6]

为此,小品尽可能调动语言的修辞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赵本山小品中更是把这种修辞艺术运用的恰到好处,下面万亩来举例说明:

1.比喻:如作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她心眼儿太实,你说当时放了五十只羊,你好薅羊毛偏可一个薅。薅的这家伙跟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把薅完羊毛的羊比喻成葛优,不但具体形象,而且用大家熟知的公众人物作喻体,这就更加强了他的喜剧效果。又如“我一开门,木桩子似的,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我,偏要给我朗诵诗歌。”把一个人比喻成木桩子,更显出了这个人的憨直可爱,比喻也就更能显出效果。

2.飞白:如《钟点工》中,宋:“你就拉到吧,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赵:“都多年不打鱼了,哪有网啊?”《昨天今天明天》中,“秋波是啥玩意儿你怎么都不懂,怎么这么没文化呢?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红高粱模特队》中“基功不是带来的,基功就是基本功„„就是猫步。”“猫在散步?”由于小品中文化修养不高的 主人公在不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时,按自己的理解意会出来形成的解释往往使小品的情节妙趣横生。

3.押韵:如《牛大叔提干》中“刚才我一进门,好几个人把我给围上了。有的递烟,有的点头,有的哈腰,有一个女的长得挺漂亮个挺高,说啥要给我当秘书兼保镖,说着话眼睛还冲我瞟,把我心瞟得乱七八糟。”“腰,高,镖,瞟”这句整齐得押韵,在谈笑中道出了人的种种丑态,极富喜剧效果。又如《昨天今天明天》中“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协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的。”这句话读起来琅琅上口,和谐悦耳,让人感受到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4.双关:如《说事儿》中,赵:“你就飘吧,说不定哪天风大,把你这多朵白云给飘走了!”宋:“你黑土有能耐也飘呀。”赵:“我飘起来是沙尘暴!”这里把“白云”与“黑土”的表义与潜义都表现了出来,让观众回味的 时候又忍俊不禁。又如《三鞭子》中,范:“我这是平镜。”赵:“车都开你这样,还平静啥呀?”把“平镜”理解成“平静”,从而反映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从而达到了表现的效果。双关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词只有仔细品味才能得出它的真谛。

5.顶真:如《三鞭子》中,“那时对付日本鬼子那是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老坑中有水,水中还有钉,下去就没影。”尽管不是很整齐但是也有定真的风格,读起来也有一定的趣味。

6.仿词:如“挖社会主义墙角”仿成“薅社会主义羊毛”,“倪萍出本书叫《日子》,我这本是就叫《月子》”,还有后来的《月子2》,仿词就是利用前面的某个语素,构成新的词语用于后文。这种看似随意的摹仿中。实际却包含了很多笑料。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这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新颖性和深刻性,同时又能使语言滑稽,风趣幽默,使观众在大笑中品味生活的乐趣。

四、包袱语言

别林斯基曾经指出:“任何矛盾都是可笑性和喜剧性的源泉。”赵本山正是捕捉到了今天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的各种矛盾,发掘出它们的可笑性和戏剧性,从而为我们抖开一个又一个令人爆笑的包袱。赵本山的许多语言包袱直接来源于二人转的说口和东北民间口头文学。他将许多方言俗语糅合在一起,经过提炼整合,再经过他丑角化、夸张化的表演就独具一种情调、一番风味。他的这种包袱可分为以下几点:

1.调侃开涮,即拿自己或别人的缺陷作笑料。

如《昨天今天明天》中,宋:“我年轻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吹,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我都乐意瞅。俺们隔壁那吴老二,瞅我一眼就浑身发抖。”赵:“哼,拉倒吧,吴老二脑血栓,看谁都哆嗦。”又如:《说事儿》中,“过去你那张脸,都哭笑不得的,现在跟紧急集合似的。”再如:《我想有个家》中,“我们俩结婚不到二年,她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非常严肃而且带有原则性的问题,实在让我难以接受,说我缺乏男子汉气派,越看越象老太太。象吗?象点又有什么呢?这说明我长得超俗脱群,充分证明了那句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么。”这些调侃甚至戏谑式的语言,一经抖出,便会造成全场哗然。

2.追赶时髦,套用当今流行的时髦话语、歌词等制造笑料。

如:《功夫》中,“说来话长啊,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来的稍晚了一些”“这是什么造型啊?挺别致啊,非常6+7啊,这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忽悠怎么落到这步田地了?苍天啊大地啊,是哪位天使大姐给我出的这口气啊!猪撞树上了,你撞猪上了吧,追尾了是不是?”又如《说事儿》中,“绯闻!绝对的绯闻„„没有新闻的领导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做人难,做女人难„„”“做一个名老女人„„难。”再如:《策划》中,“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在小品的语言中,引用大家所熟知的流行歌词、流行广告语,赋予其新鲜含义,一般能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还能使观众倍感亲切。

3.脑筋急转,前面说话很正常,后面突然来了一个违反逻辑的使人意想不到的结尾。如《拜年》中,高:“你今天去银行明天跑科委,你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赵:“还给寡妇挑过水,全乡都知道这事儿。”又如《我想有个家》中赵:“本人正像你在欲寻找的当中所提的那样,经历坎坷、心地善良、身体健康,有一定特长。请看这是证书。”黄:“六级木匠。”赵:“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再如《卖车》中,赵:“说你家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呢?”范:“因为我家小狗讲卫生。”赵:“错,媳妇告诉他原因。”高:“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赵本山小品就是在这样一个个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包袱中把观众的好奇心一步步引向高潮,从而带来无限欢乐。

4.移花接木,把本不属于着一时代的语言移用过来,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

如《昨天今天明天》中:“这家伙把我们家里男女老少东西两院议员全都找来开会,要弹劾我„„后来经过全家人的举手表决。大家一致认为我给人陪礼道歉”。就这样把严肃的政治术语“议员”“弹劾”“举手表决”“陪礼道歉”移用到口语中,在增强幽默感的同时,有产生了亦庄亦谐的效果。

现在我们来谈谈赵本山小品中非口语的因素:

1.人物形象:有人说赵本山的长相本身就带有很浓的喜剧色彩,再加上他上场时十几年不变的装束,更是别有一番笑料。如他那一身蓝色的军服和军帽,就与现代的生活产生一种脱节,给观众造成一种空间与距离上的独特的视觉效果,从而引人发笑。他的搭档宋丹丹的出场也是别具笑料,两颗掉了的门牙,一个圆头棉帽,上面宽大下面收口的裤子,再加上一双旅游鞋,真是滑稽得不得了。另外还有憨直而略显笨拙的范伟,主动而且热情似火的高秀敏都给赵本山小品增加了很多搞笑的色彩,因而也让他的小品赢得那么多的观众,而且经久不衰。

2.肢体语言:赵本山有个招牌摔跤,如《三鞭子》中他从那架象征轿车的椅子上摔下来,《红高粱模特队》中从台子上摔下来,《拜年》中从炕上摔下来,《昨天今天明天》中从椅子上掉下来,《说事儿》中他没有掉下来,倒是宋丹丹一声吼,把小崔吓得掉了下来。这种频频出丑的现象,也是一种搞笑的因子在赵本山小品中起着不小的作用。还有它们动不动就脱鞋,盘腿来几近夸张的展现东北农民的特色,也有很大的趣味性。另外,宋丹丹的“走了”也是一种招牌。《火炬手》中因为自己不是选中之人而哭着要走,《钟点工》中由于自己的工作不能被理解就说“伤自尊了,走了。”还有《策划》中宋丹丹知道鸡被媳妇炖了的时候的“晕倒”和后面事情被赵本山搞定后的“复活”。这些都极具喜剧色彩,可以说没有这些优秀的搭档,就不会有赵本山的今天。

总之,赵本山的小品可以说是把中国的下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那根植于泥土的充满哲理的 质朴语言,给全国亿万观众带来了欢笑。在他的小品中凡是能够主题思想的各种语言手段,他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如风行水面自然成文。仔细品味赵本山小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情景都会让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余,体味到里面的精妙绝伦,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这种真谛也许就是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真谛。

参考文献:

[1].刘勤 说长道短--东北方言小品的得与失

剧作家

2005.5

[2]金景辉

赵本山传

沈阳

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0.[3]赵贤德

[4]王希杰

[5]李海英

[6]徐建华 赵本山小品语言艺术

修辞学通论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修辞艺术

2002.6 2003

第四篇:第5节,线性规划

必修5 5

不等式

第五节

线性规划

学习目标:熟悉线性规划模型形式、求解方法。

1、线性规划的模型

目标函数:min(max)

f(x)

约束条件:s.t

g(x)≥0

(≤0)2、解线性规划的步骤(1)定域: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注意边界与“=”对应(2)平移:平移目标函数,让其在定义域内滑动,以确定最优解情况。

(3)

求值:求出最优解对应的点的坐标(x,y)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例 1】不等式组{ 4

第五篇:党性分析材料写作技巧

怎样写党性分析材料

一、党性分析材料的文体特性

党性分析材料是党员以个人名义向党组织报告自身党性状况的文书,属报告—类。因此,也可叫党性分析报告。党性分析材料既有别于一般的理论文章,也不同于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

党性分析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种,它有如下特性:

自述性。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自己以往思想和工作的回顾和思考。通过回顾,反思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达到正确认识自我的目的。这就要求党性分析材料使用第一人称,采用自述的方式,向党组织报告自己的真实情况。

分析性。党性分析要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的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党员的党性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剖析,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党性分析材料要求对个人在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危害、后果,以及克服、纠正存在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说明。

二、党性分析材料的格式与结构

党性分析材料没有固定的写作模式。但是,作为一个文种,它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党性分析材料的标题,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是文种式标题,只写《党性分析材料》即可;二是复合式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合而成,如《深刻解剖思想根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XXX的党性分析材料》。

二、正文

党性分析材料的正文,由开头、主体两部分组成。(一)开头

开头部分一般先交代本人入党时间、工作及任职情况,再写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即学习动员阶段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这部分要求简明扼要。

(二)主体

主体部分是党性分析材料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查摆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内容。这部分由于内容多、涉及面广,写作时间可分条项。“条”与“项”之间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的合理有序。

1.查摆问题与不足。

这部分按照“比着尺子量不足,照着镜子正衣冠”方法,根据中央和党组织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以对”,特别是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提出的“六个坚持”等要求,总结自己近年来在思想、工作和作风方 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党和国家形象、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的突出问题,从党性的高度全面总结自己近年来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群众观点、学习情况、清正廉洁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世界观的高度认真剖析思想根源。写作的思路可以归纳为“五查五看”:即查思想,看理想信念强不强,党员意识强不强,执政意识强不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不强,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强不强:查宗旨,看群众观念牢不牢,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识强不强;查廉政,看自身形象正不正;查作风,看干群关系亲不亲;查纪律,看遵纪守法的模范作用好不好。2.剖析思想根源。

这部分要根据找出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度剖析。以剖析自己不怕严、吸纳意见不怕刺、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的精神,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果、危害逐一进行分析,并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性原则的高度上来看待和审视,从而做到就事说理,使对问题的剖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3.提出整改措施与思路。

这部分也应对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和措施。要在坚持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履行民主决策、群众路线、勤政廉政诸方面有新的、具体的打算,把整改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款

落款部分写上分析人所在单位、姓名和写作日期。署名可放在标题之下,也可以置于文尾。

三、党性分析材料的写作要求

1、查摆问题要准确。

党性分析是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找准问题是写好党性分析材料的前提。写作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群众评议的情况,找准自己的问题。把重点放在查找党性方面的突出问题上。查找问题时不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免“假、大、空”,敷衍应付。

2、解剖思想要深刻。

搞好自我剖析是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严格解剖思想根源便成为写好党性分析材料的重要环节。剖析时,要从思想上去剖析自己,这就需要紧紧抓住在坚持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民主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做到切口小、挖掘深。不仅要摆出问题。更要上升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找原因、挖根源,真正实现增强党性修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整改措施要到位。

整改提高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写作中,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要表明改正态度,明确改正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写作时,可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进行思考:坚持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信心;坚持勤奋学习,扎实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整改措施一定要“实’——具有可操作性。

下载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5节 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5节体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特点。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第七第5节摩擦力教学设计讨论稿

    第五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2.知道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舟山特色语言

    舟山特色语言 称呼 阿爷、阿娘(祖父母) 阿爹、阿姆(父、母) 晚爹、晚娘(继父、继母) 大大(叔叔) 阿婶(叔妻,父亲弟弟的妻子) 姨爹(母亲姐妹的丈夫) 老绒(妻子) 老头(老年丈夫) 小娘婢(小姑娘)......

    如何分析句子或文章的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句子或文章的语言特色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句中关键词语入手,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有分析价值的得一般是形容词或动词。 形容词词是形容事物的形状、性质、......

    导语写作技巧(第四讲)

    新闻写作之导语篇 1.什么是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亮点的新闻事实。 换而言之,导语即整篇新闻的高度浓缩与概括。 2.导语的要求......

    第5节 常见的植物(一)教案

    第5节常见的植物(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介绍生物,是初中生进入初中后真正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开始。作为生物知识,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不高,以记忆为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从小学过渡到......

    第5节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教学设计1

    第5节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教学设计 吉林 苏海波 一、教学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能力目标: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目标: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