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

时间:2019-05-14 19:5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

第一篇: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

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

1、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请回答:A.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2、阅读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请回答: A.“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为“望”,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C.“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

3、阅读庄子《秋水》开头的一段描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请回答:A.这里所描绘的“河水”与“北海”两种景象形成怎样的关系?

B.庄子展现这种关(武汉自考)系是为了阐发什么道理?

C.从这里看,庄子的文章有哪些特点?

4、阅读曹操《短歌行》的首二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请回答:A.从全诗看,作者这里所说的“忧”的内涵是什么?

B.能不能说诗人感叹“人生几何”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C.指出其中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5、阅读《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 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恺惘然自失。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1、这则故事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2、文中王恺的心理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3、文中最重要的细节描写是什么?

6.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的开头: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请回答:A.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全文的联翩思绪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

B.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文章中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引发出来的?

C.“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

7、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第一小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请回答:A.写出“年青的女郎”的比喻意义。

B.写出“你的殷勤”和“我的思量”的寓意。

你的殷勤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爱国之

C.写出“燃”字的象征意义。象征诗人的火热激情,表现出他对新生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8.、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

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外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 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一步的向前拉扯,身子整着,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 把大衫扔到地上,一点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请回答:A.这里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形象? 孙老者。

B.“四外全笑了”对刻划这个人物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侧面烘托。

C.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肖像描写。

9、阅读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请回答: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B.关联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C.为什么说下片抒情笔法委婉曲折?

10、阅读《李广列传》一文回答问题

广家世世受射,„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生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1)李广的性格特征如何?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李广的一生?

(3)用文帝的话来刻画李广,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11、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围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最能体现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2)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12、、阅读《灯下漫笔》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这里的“厨房”、“筵宴”、“人肉的筵宴”各指什么?

(2)这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3)鲁迅认为当时中国青年的使命是什么?答案

(1)“厨房”指中国。“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人肉的筵宴”指中国固有文明实质是“吃人”。

(2)这反映了中国还处在“吃人”的时代。

(3)扫荡“食人者”—封建主义者 掀掉“旧筵宴”—封建礼教 毁掉“这厨房”—旧中国 创造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1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论述的中心观点是哪几句?(2)“王道之始”的“始”字说明什么?

(3)这段论述在逻辑推理方面有何特点?

(4)这段论述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中心论点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王道之始”的“始”字,说明这段话所提出的种种措施,还只是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不过是“开始”而已。

(3)这段论述在逻辑推理上的显著特点是:前一个层次的结论,又作为后一个层次的条件,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有人把这种推理方法称之谓“连锁推理法”,有一定道理(4)这里主要运用的是排比修辞手法。

14、、阅读《咬文嚼字》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请问答:

A.这里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析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B.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主要有什么不同?

C.从《大学语文》所选的诗词中,举一例来说明什么是文字的直指意义,什么是文字的联想意义。

15.阅读曹操《短歌行》的末二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请回答:

A.指出前四句的比喻意义。

B.指出末二句的用典寓意。

C.概括这里所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16.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

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体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 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请回答:A.这里采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B.这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

C.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17、.阅读《氓》中的两段: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请回答:A.这两段的大意各是什么?

B.指出其中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C.从这里看,造成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阅读《段太尉轶事状》回答问题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18)。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19),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20),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21),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1、记载了段太尉的那件轶事?

2、反映段太尉什么养的性格?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19、阅读《宝玉挨打》一文片段回答问题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1、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那种描写方法?

2、这里王夫人对宝玉态度反映了她的什么心理?(既疼爱宝玉与不满他叛逆思想的矛盾心理)

3、简析这种心理的思想、社会原因(由封建社会母以子贵的社会原因形成的,也说明她对宝玉的爱是出于功利目的)

20、阅读《故都的秋》一文片段回答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16)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1、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这段文字的表现手法?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北国之秋有什么特点?

21、阅读《捡麦穗》一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仍旧站在那个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1、“小火世子”象征什么?

2、“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这句活的含义?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2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此诗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

2、从形式上看,本诗属于什么诗?从内容上开是什么诗?表达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3、颔联、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体现作者诗歌的什么特点?

23、阅读《长亭送别》片段回答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1、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她什么养的心情?

2、举例说明那些地方时情景交融?

3、哪些地方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24、阅读《萧萧》一文回答问题

丈夫知道了萧萧肚子中有儿子的事情,又知道因为这样萧萧才应当嫁到远处去。但是丈夫并不愿意萧萧去,萧萧自己也不愿意去,大家全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象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

在等候主顾来看人,等到十二月,还没有人来,萧萧只好在这人家过年。

萧萧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坐草生了一个儿子,团头大眼,声响洪壮,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才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1、文中对萧萧的生命意识的描写有何作用?

2、小说结尾,萧萧抱着新生儿观看儿子娶亲的画面有何寓意?

3、在这篇小说中,所表现的“湘西世界”人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25、阅读《百合花》一文回答问题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新媳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作者详细描写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的各种动作,这样写得好处是什么?

3、“百合花”在文中有什么象征含义?

26、.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1、举例说明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3、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

27.阅读《婴宁》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A.“异史氏”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蒲松龄 明末清初;

B.这段文字概括了婴宁哪些性格特征?

爱笑,但是此“笑”是“隐于笑者”婴宁表面上的特点是“笑”,用笑声塑性格。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等等。婴宁的“笑”表明了她是一个痴憨,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太真烂漫,把生活看成是欢乐的女孩子。这是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婴宁还有精明的一面,笑是她应付生活,探讨人生,取得胜利的手段。

C.“异史氏”将婴宁比作何种花草?他对婴宁的自然天性持何种态度?

将婴宁比做“笑矣乎”。像花一样美丽而又善解人意,善于讲话迎合,这些迎合不是天性的自然流露,作态,造作,不自然。婴宁的自然天性是未经世俗污

28.阅读《长恨歌》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概括这一节的大意。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

2.说明这一节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描写唐玄宗回长安后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发展,生发出整体第四段的一系列情节。有助于表现主题。

3、举出其中借比喻抒情、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各一句)。借比喻抒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借行动抒情:“孤灯挑尽未成眠”。

29.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A.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旨意。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指出文中的比喻句和形成对偶的词组。

30.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回答问题: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井。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遥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A.这段写出了杨太真怎样的情感?

B.写出其中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

C.“梨花一枝春带雨”喻指什么?

第二篇:湖北高考语文考前专项训练诗歌部分

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4.阅读下列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

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4分)

14.(1)答案:《蜀相》中,作者写黄鹂鸟的叫声是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黄鹂鸟的叫声反衬出诸葛亮祠堂周围的寂寥冷落,寄托着诗人对诸葛亮身后凄凉的哀叹和同情。亟盼良相贤才平叛定国,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之情。同时也有物是人非、历史沧桑 的感慨。晏殊的《破阵子》用黄鹂鸟的叫声衬托出周围的幽静,写出了春光的美好,抒发了热爱春光的欢快自在之情。

(2)答案: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象——声音: 巧笑,表情和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2010年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 49 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1)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形象的?(4分)

14.(1)同意。(1分)“含”字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有爱怜之意,富有情趣;(1分)显示出诗人清静和愉悦的心境。(若答显示诗人的达观心态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形象。(2分,关键词“贫困潦倒”“放达乐观”各1分)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作铺垫;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的贫困处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突出狂夫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2分,能答出用环境烘托人物和用生活处境反衬人物就可

给2分)

湖北省黄石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1)、苏轼对石曼卿《红梅》诗持什么态度,请作分析。就你的理解与积累,你读过的咏梅诗词里哪些作品有“梅格”,请试举一例。(默写一名句即可)(4分)

(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就其中两点作赏析。(4分)

14、(1).持否定(批评)态度,石曼卿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的特征,未写出红梅的内在品格。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湖北省武昌区

2011届高三11月调研测试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唐)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2)请简要赏析二、四两句诗所运用的艺术技巧。(4分)

[注]泉州军:唐末一支军阀部队,据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诗中的两个‘自”字和—个空”字的运用有何妙处?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14.(1)两个“自”字和一个“空”字前后呼应,表明一切都是自生自灭,无人问津,(1

分)真切地展现了泉州军洗劫后“千村万落如寒食”的悲惨景象,(1分)也把诗人对泉州军暴行的愤懑之情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出来。(2分)

(2)这两句诗运用了衬托的技巧。(2分)诗人沿途看到的村庄有“鸣鸦”,但无“鸡犬”;

能见到“花”,但见不到“人烟”。以“有”衬“无”,以“见”衬“不见”,尽显荒凉萧条景象。(2分)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1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测试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

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4分)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那么作者写出了哪些“闲愁”呢?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4分)

14.(8分)⑴示例:词人主要运用了比兴、用典、层进等表现手法。比兴之法易于象征表

意,如上片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来隐喻现实斗争。还以惜春、留春转而怨春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化用典故,借古讽今。如下片用典,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的结局,巧妙地给那些小人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⑵此词善于运用步步转折、层层深入的手法。如上片起首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接着写惜春而怕春早却又落红无数,苦心留春却又留春不住,怨春不语却又拼命挽留,一层一折,一折一转,层层深入,宛转有致,结构严密,章法井然。(手法有两点以上且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酌情给分。)(2)示例:①惜春、留春、怨春之愁(“惜春长怕花开”早句);②政治失意之愁(“准拟佳期又误”句);③才华被妒之愁(“蛾眉曾有人妒”句);④忧国不能参政之愁(“千金纵买”“君不见”等句)。(能指出两点以上“闲愁”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酌情给分。)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

2010—2011学高三年级11月联考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2)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

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4分)

14.(1)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2分)他挑灯看剑,雄心振

起,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2分)

(2)用典。(1分)“莫邪” 是古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典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四》,此代指名剑,也暗喻自己才能卓越。(1分)“楼兰” 为汉时西域古国,事见《汉书·傅介子传》。此处用典,以“楼兰” 借指北方的金国,“斩楼兰”表现了自己为国杀敌的理想。(1分)用典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诗歌含蓄隽永,意味深长。(1分)(指明“用典”,解说意思对即可,不必指明典故出处。)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1)诗中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三篇:专升本公共英语翻译部分重点

专升本公共英语翻译部分重点

 1.会议很重要,请务必不要迟到。

 This is an important meeting.Please see to it that you are not late for it. 2.公共关系工作是这么重要,每一家公司至少应该有一个公共关系部门。

 Public relations work is so important that there should be at least one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 in every company. 3.薪水并不是我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 Salary is not the first thing I’ll take into account. 4.在大多数时候,他们觉得这种差异对他们来说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

 Most of the time, they think this difference is neither important nor unimportant to them. 5.我认为,除非面临一生难求的机会,任何人都不应该中途辍学。

 I believe that nobody should drop out of college unless they believe they face the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6.我们大家都坐在那儿,希望会议不要开得太长。 All of us sat there, hoping the meeting wouldn’t last long. 7.他的父亲在那场事故中死了,从那以后,他感到自己很难振作起来。

 He has found it hard to pull himself together after his father was killed in the accident. 8.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谈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脸上露出的骄傲。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ever seen the pride on his face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first job. 9.语言实验室并不取代课堂教师,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The language laboratory does not take the place of the classroom teacher, but rather supplemen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10.无论你的朋友住得多远,发消息给他只要几秒钟。这在多年前是闻所未闻的。

 No matter how far your friend may be living, it takes just seconds to send a message, something that would have been unheard of many years ago. 11.你即使不喜欢他,可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表现接近于完美。

 Even if you don’t like him, you have to agree that his performance has come close to perfection. 12.竞争促进了发展。如果要是没有竞争,你就会失去享受所有乐趣的机会。

 Competition promotes development.Without competition, you would miss out on all the fun. 13.对付困难的良策是不要对困难胆怯,困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The best prescription for difficulties is not to be afraid of them.They are an inevitable part of life. 14.多年以来,大家一直在争论考试是否应该用其他的评估形式取代。

 There has been much debate for a number of years about whether examinations should be replaced with other forms of assessment. 15.自从他离开家以后,他的父母没有一天不为他的安全担心。

 Ever since he left home, not a day goes by that his parents do not worry about his safety. 16.我真的希望当我还是小孩时就能乘飞机或坐火车周游世界。 I wish as a child I could have travelled around the world by air or by train. 17.你只有读完《简爱》整本书才能充分理解这本书的意义。

 Only by reading the entire book, can you ful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Jane Eyre. 18.也许,我们读者从本质上说是内心感到不满的人,我们渴望到别处去,通过阅读文字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体验我们不能亲身经历的生活。

 Perhaps at base we readers are dissatisfied people, yearning to be elsewhere, to live vicariously through words in a way we cannot live directly through life. 19.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最初就特意要雇佣当地人从事这些旅游工作。

 In fact, many employers went out of their way at the outset to hire locals for tourist industry jobs. 20.我妈妈在清理抽屉时,偶然发现了一些我爷爷的旧照片。 My mother came across some old photos of my grandfather while she was cleaning out the drawer. 21.鉴于他还是个小孩,他做的远要比我们期望得好。

Given that he is still a child, he has done much better than expected. 22.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不应该停止学习。

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then you should not stop learning. 23.令我感到伤心的是许多学生上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工作,而不是为了接受教育,他们总为分数担忧。

 What saddens me is that many students come to college to get a job, rather than an education, and they always obsess about scores. 24.要求他们提出能最大限度使用自然光线的一些设计。

 They are challenged to come up with designs that enable maximum usage of natural light. 25.你的职责是帮助协调整个团队的工作。

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assisting in coordinating the work of the team. 26.如果他符合你们的要求,谁最后决定是否聘用他?  Assuming he meets your requirements, who has the final say to decide whether to hire him or not?  27.总而言之,在今日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再在怎么过高评价信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不过分。

 All in all, in today’s highly competitive society, 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trust in our daily life. 28.如果你处于我的处境,你会做些什么来赢得新的客户呢?  What would you do to win over new clients if you were in my shoes?  29.技术和需求条件都在变化,或至少有点不确定,所以我们决定先对这个项目作一番调查。

 Technology and demand conditions were changing or, at least, somewhat uncertain and so we decided to look into the project first. 30.网上购物受人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巨大的方便性。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shopping online is its great convenience.

第四篇:专项部分 古诗文

专项部分 古诗文

一、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填空。

1、按原文填空

驿外断桥边。

,更著风和雨。____________。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陆游是 朝人,他的《卜算子·咏梅》是一首以 自喻的词,词的上片写了梅花 的,上片的意思是。下片赞美了梅花的,词的下片的意思是说:。这首词表达了诗人 的品格。

____________

3、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在读了 的咏梅词以后,不太满意词中表现出的 的情调,因而“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这首词,表现了毛泽东的 精神。词的上片意思是说。

词的下片意思是说。

三、试试你的理解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这一课中,你认为梅花还有哪些优秀品格?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2、在“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中,你觉得真有百丈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把梅花当作什么来写?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四、活学活用——梅花赞

1、赞陆游笔下之梅花。

(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梅花自比,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表现了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吗? 请写 出两个:、。

(2)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她象征着气节,这首词托物寄意,表现了作者 的气节。

(3)古代文人常借物明志,如陆游借梅花的品格自抒怀抱。我还知道周敦颐自喻 赞美洁身自爱的品格,于谦以 作比喻,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陶渊明的人格和 交融为一,因为它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2、颂毛主席笔下之梅花。

(1)毛主席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咏梅词以后,“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这首词。词中的梅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伟人笔下的梅花,既具有不怕困难、永不屈服的品格,又具有谦逊、豁达大度的气质。请你从词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

3、共赏天下之梅花。

(1)读了这两首词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你心中的梅花:

()的梅花()的梅花()的梅花()的梅花(2)毛主席和陆游的两首词都是写梅花,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3)有许多文人托梅寄志,抒发自己的感情。请将下列梅花形象和相应的诗句连起来。A清丽娴静 淡雅不夭 ①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B超凡脱俗 与世无争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清雅高洁 内在之美 ③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D独领风骚 一枝独秀 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请你再列举出几个吟颂梅花的诗句。

参考答案

一、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更著:更加受到。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2、零落:凋谢。碾:轧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犹:还,仍。俏:俊俏,美好的样子。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4、待:等到。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鲜花盛开的样子。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二、填空

1、按原文填空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2、宋 梅花 处境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听之任之、与世无争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爱国无私、光明磊落、不屑于与投降误国的昏庸官僚们为伍。

3、陆游 寂寞凄凉 积极向上、坦荡无私的革命乐观主义 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转眼之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三、试试你的理解

1、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品格。谦逊的品格。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看出来的。

2、冰不是真有百丈,这是夸张的写法。目的是突出天气非常寒冷。

3、词中把梅花当作人来写。从“她在丛中笑”可以看出来。

四、活学活用——梅花赞

1、赞陆游笔下之梅花。

(1)沁园春、西江月、浣溪沙等(2)洁身自好、坚贞不屈(3)莲花 石灰 菊花

2、颂毛主席笔下之梅花。

(1)寒冬、严酷的生存环境

“已是悬崖百丈冰”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共赏天下之梅花。

(1)纯洁自爱、饱受摧残、孤芳自赏、傲霜斗雪、严冬中怒放、傲然挺拔等。

(2)相同点:梅花在严冬季节开放。不同点:形象不同;情感基调不同;思想境界不同。(3)A② B① C④ D③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五篇:专升本政治考试自测题 邓小平部分

专升本政治 邓小平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两次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 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毛泽东

3.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领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十五大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诞生如果搞不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

就体现不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6. 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 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9. 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邓小平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3. 在分配理论上,十五大的突出贡献是:首次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4. 张某是国有企业退休工程师,受聘于一家私营企业,年薪十万元。这十万元属于:公有制按劳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15.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

1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7. 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

1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为人民服务,任务:培育四有新人)

20.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事业: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21.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2. 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 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在本质上一致

24.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目的是:把党建设成为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党建设成为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6. 判断一切是非,功过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29.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涵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30. 简述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根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①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一致与利益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情况。

③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32.怎样理解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3.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阐述我国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34.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正确性

35.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说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点

1.“三个代表”内涵相互关系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论断及其特点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正确性

6.“三步走”战略及特点

7.为什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8.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0.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12.政治体制的改革的必要性

13.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14.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5.“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意义

1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下载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升本专项训练阅读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专升本考试教育学部分答案

    教育学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普通教育学》 2.学校教育 3.启发性原则 4.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5.卢梭 6.小组活动 7.遗传、环境 8.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9.道德、思想、政......

    田径训练计划(部分)

    第一阶段: 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二、柔韧性......

    专题训练基础知识部分[五篇]

    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基础知识部分 复习建议近两年以来的成都市中考在基础知识这块的题型和分值设置上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值比例增......

    散文专项训练

    散文专项训练 散文专项训练 散文阅读如何备战中考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

    成语专项训练大全

    冲刺班成语专项训练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 ( )舟( )剑 ( )己( )人 ( )己( )人 ( )死( )归 自相( )( ) 拾金( )( ) 千( )一( ) ( )山( )岭 ( )株( )兔 花( )柳( ) 神采( )( ) ( )发( )颜 翠色( )流......

    词语专项训练

    词语专项训练 词语专项训练——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1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用了比喻义的一项:( ) A.青少年是民族的后代,祖国的未来。 B.我们智慧的祖先创造的“立志”这个词......

    be动词专项训练

    EVFLS Class: Name: Score: 剑桥一级专项训练题 --- be动词用法 By----Brenda be动词用法规则 1.定义:be动词 是指-------- am is are 2.用法: 口诀:“我用 am ,你用are , is......

    古诗专项训练

    古诗专项训练 一、填空1、写诗题(1)李白的诗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