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岔河小学 段庆生
一、背景
三岔河小学与镇政府同处一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是全镇教育教学的窗口学校。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综合考评都获得全镇一等奖,特别是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堪称全镇的榜样,为我镇的教育教学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岔河是全镇的集市贸易中心,很多外地商人到这里开店做生意,带动了这里的经济不断发展。三岔河人也不甘落后,涌现出了很多到街上开店铺的、出外做生意打工的,他们的子女留给了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管,使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逐年增多。
二、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厌学。这类留守儿童因学习无人看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成绩每况愈下,加之外出的父母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其生活和思想,导致他们对学习越发生厌,无心学习,自暴自弃。
浪费。留守儿童父母往往认为,对子女的感情亏欠可以拿金钱来填补,或者隔代监护人过于迁就、溺爱,尽量用钱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导致这类留守儿童养成挥霍的习惯。
逆反。有些留守儿童在家受到训斥,指责和惩罚多于表扬和鼓励,时常感到不被理解,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老师、家人的教育呈逆反心理;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别人就不应该管他。
孤僻。这类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认为父母不在身边低人一等,时常有被歧视的感觉,加之往往因不合群而被同学遗忘,致使性格更加孤僻。
三、留守儿童的创新教育管理
留守儿童多的班级,往往是最难管理的班级,这些儿童身上暴露出的问题明显比正常家庭中的孩子要多。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学校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影响,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隐患。因此,这部分同学的教育问题,成了我们学校教育学生的一大焦点。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关爱他们。通过不断摸索、探究,这几年我们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1、落实德育首位
学校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德育工作。上下统一认识,及时转变观念,主动接纳这些特殊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热情的帮助和服务,确保这些学生能全部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对他们经常加强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在养成教育、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与成长记录袋
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多,学校要求各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全面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留守儿童的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学习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及学生家长。
3、心理开导
通过网上、资料查证,我们了解到对这类儿童过分关怀会使他们更加敏感,结果适得其反。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管理办法,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状况,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通过聊天、谈心等形式,增加他们对特殊家庭的认识,让学生坦然面对现状,消除思想包袱。在聊天、谈心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教育督促他们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改变自己。
4、全员育人
虽然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其它任课老师也应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任务,在课堂上发挥学科优势,适度引导。在为这些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强化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5、教育家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教师是不够的,还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配合。家长自身的问题是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一大障碍,这几年我们进行了由教育家长到转变学生的努力: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进行家访,组织老师跟家长联系、交流。家长出外的要取得联系,安排家长与子女定期通电话,使他们感受到亲人的关怀,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家校合力形成一体,使孩子得到全面教育,健康成长。2005年6月,我们学校被市教委、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6、丰富希望工程内涵,向留守儿童倾斜。
希望工程的本意是捐助失学儿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岔河小学失学儿童在递减,学校就用上级下发的希望工程款帮扶这些留守儿童。有时也倡议师生积极捐款帮扶他们,在班级中开展为留守儿童送小礼品、唱生日歌、给家长说说心里话等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学校
对他们的关爱,从而健康成长。
7、各种活动倾向留守儿童
学校每个学期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每次活动在抽调学生参与时,学校都要求班主任向留守儿童倾斜,尽可能让留守儿童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活动中,他们有了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性格爱好,逐步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四、管理效果、社会反响
三岔河小学经过几年的努力,改变了过去5+2﹦0的不利局面,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留守儿童大都能安心在校学习,各方面都不断得到进步,到六年级毕业时,留守儿童都能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学,形成了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信任的学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同和表扬,得到了社会的赞誉,这几年相继被评为陆良县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曲靖市优秀家长学校、曲靖市文明学校、文明单位。我们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也在全镇各小学得到普及和推广,中心学校多次组织各校领导到我校学习交流。2007年5月31日,县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县妇联领导、关工委领导、镇党委书记、镇长一行十多人到我校为132名留守学生赠送字典,挂牌授予我校“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并在学校领导、记者的陪同下到留守学生刘梅等家询问采访,赠送学习用品,在陆良电视台新闻里播出后,反响非常强烈。
第二篇: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长时间不能和父母生活,因此,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担忧,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只讲玩,家庭作业不做,不思进取;凡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组织纪律比较散漫;不守法规,犯罪倾向比例较大,这些学生主要是由于监护管理的“盲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们的文化知识浅薄,思想不怎么先进,还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没有教育的能力;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用钱去关心小孩,从不过问小孩的学习情况,因而有的学生不追求进步,在家动不动就发脾气,问钱用,没有钱就把家里面能卖的就拿来变卖了;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学校老师不能打,不能骂,甚至连讲话都还得注意分寸,是否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乃至到学校兴师问罪。因此,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仅靠任何一方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重视和参与。
第一,让留守儿童感到家的温暖。父母不在身边,我们老师就要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为他们指明道路;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应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若是思想上、行为上出现了差错,我们决不能训斥他们,都应该好好地与他们交流思想,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让他们从新认识自己,感受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第二、全民提高认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而留守儿童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育好留守儿童,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一件大事。学校、社会、家长等方面都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承担起这一伟大的责任。
第三、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首先,校内制定好留守学生工作计划,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好他们的具体情况。然后,成立留守学生监护人教育委员会幷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议,达成共识,教育学生。最后,建立留守学生自我教育制度,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做好家访工作。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 与老师生活在一起,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应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因此,老师就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第五、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犀利校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活动,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更加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三篇: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公益活动
策划单位:乐源小组
背景:“汇源果汁慈善基金会”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与汇源果汁共同发起,区域内全部经销商参加,将主要应用于救助扶贫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人道主义救援。
“汇源果汁慈善基金会”启动后的募集方式为:汇源果汁每销售一瓶,就自动捐入基金5角,基金使用区域将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偏远地区。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一)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2012年5月1日
活动地点:天一城
参加人员:各级领导、媒体记者、志愿者代表、邢台汇源总代理等
横幅名称: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事物分工:
一、策划单位:签名喷绘设计制作、落地牌安装、横幅、开幕仪式的活动流程、拍摄、摄影、捐款箱、活动海报、嘉宾名字牌、背景布
二、外联单位:来院领导联系、嘉宾联系、条幅审批、三、媒介单位:约记者、接待记者、新闻通稿、领导发言稿、联系主持人、以上工作内容请各组负责人安排在5月1日前执行完成。
仪式议程:(待议)
1、主持人介绍来宾
2、宣布活动开始
3、××领导讲话
4、剪彩
(二)捐款活动
时间:2012年5月3日
地点:天一城
参加人员:全体市民、汇源员工
一、策划单位:签名喷绘设计制作、落地牌安装、横幅、拍摄、摄影、捐款箱、活动海报、背景布
二、外联单位:来院领导联系、嘉宾联系、条幅审批、三、媒介单位:约记者、接待记者、新闻通稿、领导发言稿、联系主持人、
第四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拯救孩子的心灵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的特殊身份,他们之间缺少沟通,造成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失衡,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形成障碍,全社会有必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一定的关注。
农村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意味着留守儿童监护人位置的缺失,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一旦监护人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致使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恐惧、偏执等,长期产生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一般留守儿童监护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通过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85%左右,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
第二种,监护人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妈、姨父等。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频繁流动的问题。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第三种,监护人是哥、嫂或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年纪较轻,文化水平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随时都会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确定性不大。
不论哪种形式的监护,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据调查有68.2%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只有12.7% 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69.4%的隔代亲人及75.2%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职责。隔代监护造成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依照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孩子,造成儿童缺乏责任感,过分封闭自己,而远在他乡的父母,又在物质上对其额外补偿,造成农村儿童的浪费攀比,无形中助长了儿童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形成,使这些儿童更早的放弃学业,进入社会“淘金”,新一代的“文盲”也将悄然产生。留守儿童最明显的特征是难以满足心理上的交流,难以得到来自父母或严厉或温暖的爱,家长也由于诸多原因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儿童缺乏安全感。一部分监护人事实上已经成为儿童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在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教育、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以至儿童出现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等不良现象,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一项长远而宏大的工程,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而其中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留守儿童的心理建档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档案真正成为这些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工具和有力武器。
鉴于以上情况,学校应加大心理方面的干预,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与治疗。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影响,其性格比较内向,更何况是这样特殊的弱势群体,相关部门有必要邀请专业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长期的关注与引导。不能把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也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学校要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和团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科学管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与各类学科教育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定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讨论,建立家长与教师,特别是与班主任的定期联系,随时关注孩子心理动态。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将他们的父母与孩子的生日记录下来,让“代理家长”提醒双方及时打电话问候,表示关心与祝福,并在班会课上动员同学为他送上生日祝福,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同学间真挚的关怀,从而排遣孤独,减少压抑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只关注期中、期末的成绩,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比成绩更有助于长远发展。
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点,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家长要克服困难,不能一味地将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学校,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加大整合社会资源,在农村建立类似于“留守儿童之家”,呼吁社会资助,假期组织夏令营活动,让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体会父母的艰辛,缩小孩子与家长的陌生感,感受亲情的关爱,从而使他们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要提高农民工待遇,使其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因此,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第五篇: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如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宋文平
您可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用稚嫩的心灵迎接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群孩子,一群非常普通的孩子,但他们却过早的面对了这个社会所加于他们的种种挑战。他们年幼,但他们的心智却比一般的孩子成熟;他们弱小,但他们的责任却比一般的孩子重大;他们本应拥有美好的童年,但现实却促使他们过早的有了不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沉重的喘息。他们,便是留守少年儿童!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也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
留守少年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留守少年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 据调查,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三种情况:一是祖父母监护,由祖辈监护的留守少年儿童较多,占总数的90%以上;二是由叔伯姑姨监护,此类监护的留守少年儿童占6%左右;三是独立生活的留守少年儿童占总数的4%左右。留守少年儿童缺失亲情,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认为要解决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高屋建瓴——得到更高组织的领导与帮助,组建“五群人”帮扶队伍,构建社会帮扶网络 我们争取得到社会更多的爱心支持,优化留守少年儿童学习坏 重要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中的作用 大家都期待的——积极并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
例如改善寄宿制学生的寝室条件,提高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提供热水,完善体育设施等等。介于我县财政能力有限,我们更希望广大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改善纳雍的留守儿童问题献上您的爱心!滴水穿石,在于一点一点的积累,留守儿童的解决更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总有一天留守儿童问题会解决!内心的呼唤——深入并加大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教育 治根之策——根本的事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当然,经济问题不是我们能够立马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现在还不能对此有多大的行动,但我们能够期待,“莫
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期待世界经济的复苏,期待中国经济的腾飞,期待纳雍经济的换新!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留守少年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更是希望你、我、他,乃至全社会每一个爱心同胞都来共同努力,为留守少年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这些“留守的花朵”越开越美丽。请献上您的爱心,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