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导学案(定稿)
松柏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练
(三)《拟行路难》《蜀相》《书愤》
一、基础知识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酌酒()踯躅()珍馐()投箸()歧路()......鲍照()祠堂()伺机()衰鬓()济沧海()......千载难逢().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断绝 踯躅 安能行叹复坐愁 .....频烦 开济 空自许 ..... 名世 伯仲 ....
二、思考探究
《拟行路难》
1、诗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诗人的感情基调会是这样的呢?
3、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4、第三四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5、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7、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三、拓展练习:
拟行路难(其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手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1、简述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赏析“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两句。
《蜀相》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和“空”用的好,好在哪里?
2、找找下列诗句的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3、咏怀古迹(其五)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书愤》
《书愤》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分析一下。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导学案答案
二、1、深沉、伤感
2、诗人满腹才华,而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诗人愤愤不平。
3、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4、“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5、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6、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7、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三、《拟行路难》
1、此诗写一个出征在外的老兵,反映其遭遇,抒发其情感,从而揭露了战乱给平民百姓造成的沉重灾难。
2、诗人先以“窅窅”二字形容老兵的故乡与老兵从军所到之处相距遥远,突出一个“远”字,又以“日夜隔”三字突出一个隔字,一方面表明老兵与故乡的离别时间之久,另一方面暗示老兵对故乡的思念时间之久;再以“河关”二字比喻路途阻隔,续写一个隔字,突出一个难字,而“音尘断绝”四字则写足了老兵日夜思念故乡的原因。这两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蜀相》
1、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2、①燃 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直、圆 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一 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尽 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对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
《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书愤》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用典:“塞上长城”“出师一表”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和三国时的诸葛亮自况,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
第二篇:《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导学案(含答案)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人生平极其时代背景;
诵读诗歌,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理解诗歌大意,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情景交融、比兴、用典)
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初步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3.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陆游的爱国热情,人格力量,对国家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知识链接】
(一)知人: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著有《杜工部集》。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分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2.十年困居长安时期(35至44岁)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8岁)
他有着积极的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坚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政局的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富对立,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忧心如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艺术丰富多彩,或雄浑奔放,或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创作成就辉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被誉为“诗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 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为主和派所忌,一再遭到打击排斥,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二)论世:
《拟行路难》: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只看你的家庭出身,不看你的才情和品德,即使你才华横溢,只要你出身低贱,你就不可能做到高官。而鲍照出身鄙野,家境贫寒,甚至要拿着锄头下地干农活过日子,即使他29岁就写下了《拟行路难》十八首,最终也只做了侍郎,幕僚这样的小官。所以,造成鲍照愁的直接原因是怀才不遇,根源是门第低贱。
《蜀相》: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书愤》: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基础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踯()躅()伯仲()2.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泻水置平地: ⑵举杯断绝歌路难: ..⑶吞声踯躅不敢言: ⑷三顾频烦天下计: ....⑸两朝开济老臣心: ⑹出师一表真名世: ...⑺千载谁堪伯仲间: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⑵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整体感知,通晓大意:
(1)概括《拟行路难》的感情基调:。(2)概括《蜀相》的感情基调:。(3)概括《书愤》的感情基调:。
二、课堂探究,合作讨论:
1.《拟行路难》
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拟行路难》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3.《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4.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憾,这两联写出了诗人怀吊诸葛亮是产生的什么感慨?
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6.《书愤》一诗中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
三、当堂检测,默写诗歌:
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
对案①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③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④且直!
[注]①案:古时进食用的小几,形如直角的托盘。②蹀dié躞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逗弄。④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1.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结尾两句对表达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中反复吟叹“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信念?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基础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Zhí zhǘ zhòng 2.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倾、倒 ⑵停止 ⑶徘徊不前 ⑷犹“频繁”,多次 ⑸开创;扶助 ⑹原指兄弟长幼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参差之意。⑺名传后世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向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流散。
⑵我的心并非草木,怎么会不伤感?满腹感慨却又不敢说出口。
⑶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⑷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二)整体感知,通晓大意:(1)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2)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3)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二、课堂探究,合作讨论:
1.运用比兴表现手法。以“水”喻人,那流向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由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由门第决定的。生动形象的揭露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曲折的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2.借酒消愁,以歌断忧的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3.“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空” 有“徒然,白白的”之意。这一联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赏心悦目的春景图,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渲染了丞相祠堂寂寥、荒凉的氛围,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作者借贤相祠堂的无人问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知音少的感慨。
4.一方面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自己壮志未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大散关”都是很具体的地点,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形象标表面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6.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三、当堂检测,默写诗歌:
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
1.从前四句诗“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的行为动作,充分展示了诗人你内心的愤懑不平,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抑的悲愤心情。
2.结尾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
行路难(其一)李白
1.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2.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三篇:拟行路难、书愤、蜀相
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
1、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2、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鲍照的《拟行路难》一诗就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朗诵诗歌(读通)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读懂):试翻译这首诗。
原诗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意译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木石,怎会没有感情?欲言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四、反复朗读,力争背诵。
五、诗歌鉴赏(赏析)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3.师问: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出身寒门庶族。
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写一篇杂谈。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书愤》——例谈高中古诗赏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与语言艺术。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三、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二)板写课题 《书愤》 陆游
——例读高中古诗赏析
(三)诵读感知
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四)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不满意。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
(五)《书愤》内容赏析 ①教师讲析:
赏析古典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而表现内容的诗歌语言具有含蓄性和跳跃性,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补出诗歌的空白。②师生共同活动
指点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说《书愤》诗句,并补出诗句间的空白,使之连贯流畅。③教师明确 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④探究题
(一)诗歌的题目是“抒发心中不平、不满意”,但是诗歌的首联与颔联,却是写自己的青年豪气,写自己辉煌的战斗经历,是否有点离题,还是有话外意思,我们没有理解? 教师明确
补出诗句中的空白与断层,补出含蓄的部分,是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首联后面省略了:至今几十年过去了,还没有收复国土的事实。颔联后面省略了:指挥这两场胜仗的将领张浚、吴璘不久都被撤换、贬官。说明朝政黑暗,作者也受到罢官还乡的打击。⑤教师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⑥教师明确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六)《书愤》语言赏析 ①教师讲析
文学是语言艺术,赏析诗歌,关键是要赏析语言。诗歌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因此我们要对诗句中的关键的字、词、句的深层含义仔细体会,以便准确把握作者情感。② 指导学生思考诗中关键字、词:艰、空、已、真 ③ 教师明确
艰:道出诗人经历辛酸与坎坷,浓缩因主张抗金而受到打击与迫害。空:作者以长城自比,宏伟志向无法实现的沉重的失落感。已:刻划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衰老的悲愤之情。真:体现作者从内心深处对诸葛亮的崇拜敬仰之情。④探究题
(二)有人认为“气如山”的“气”是“积愤如山”气即“悲愤” 有人认为“气如山”的“气”是“豪壮之气,如同山岳”,气即“壮志”,请你说出认同哪一种,并简述理由。教师明确:
探究题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见仁见智终可。
认为“气即悲愤”的理由:全诗紧扣“愤”而写,围绕中心,但与后文“塞上长城”,不能构成照应。从表现手法看:诗句直白,则诗句不够含蓄。认为气即“壮志”:虽然与后文相照应,但从字面上看,似乎与“愤”没有联系,实际上是作者为了隐笔,没有写明诗句后面的历史事实。
(七)《书愤》意象赏析
意象属于表达技巧范畴,诗歌中经常要用到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构成物象,这些物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有着一定的意义,所以诗歌中物象又称意象。意象是了解作者情感的关键点。因此分析诗歌要注意意象、物象的特征。有时几个物象相加,构成较大的意境。本诗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书愤》用典赏析 ①教师讲析
用典也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主要是借用历史故事或化用别人的诗文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加深诗歌的意境,增强诗歌的文化气息和感染力。
②提问:本诗尾联作者运用“出师一表”典故的作用? ③教师明确:
A.自勉:表示要像诸葛亮那样“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B.在忧愤中表忠义,给诗歌一个亮色的结尾,表达了忧愤但不绝望的情感。
(九)人物形象赏析 ①教师讲析: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②提问:这首诗的艺术形象的特点是? ③教师明确:
这首诗的艺术形象是“我”,即作者自己。形象特点是:
概括: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十)检查背诵 准确背诵与默写全诗
(十一)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语言、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附:板书设计
蜀
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诗眼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明确教学目标:欣赏诗歌的意蕴美 1.【初读诗文,了解诗人】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温故知新
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
2.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3.评价杜诗的名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5.代表诗歌(“三吏 ”)、(“ 三别 ”)。6.诗作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听朗诵,然后学生读)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
1、:“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颔联句意: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问题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明确:自,空)问题
3、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尾联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问题
4、“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4、【本诗的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借古抒怀
5、【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此诗很伤感,却自有一种伤感的美。它的美,美在意蕴!
6、【迁移训练】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7、【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确: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课堂总结:学习诗歌一定要对诗人的思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 多方面去理解诗歌,深入理解其内涵,理解古人的情思,才能领会其意蕴美。诗歌一定要多读,仔细品味。
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感觉还是相当成功的。当然,学生们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再加上课件尽量用一些直观的图片,提一些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解决的问题,当堂提问效果也很不错,说明学生学习很用心。整堂课内容很多,只有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才能很顺利地解决所有问题。
第四篇:蜀相书愤教学设计
选修《蜀相》《书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古诗“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构思和反衬的手法。2.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题能力。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教学设想
1.以《蜀相》《书愤》两首诗歌为文本,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含英咀华 二.新课导入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他用嘶哑的歌喉和着血泪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诗中圣哲。
他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情痴,也是南宋小王朝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曾经空有补天之志,却长恨报国无门。三.走近杜甫、陆游
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漂泊夔州——客死湘江 陆游(放翁):科举除名——载浮载沉——绝恋沈园——临终示儿 四.披文入情,探讨文本
●整体感知 【诵读】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情感。●【文本探究】
1.一个标题——《蜀相》;
2.两个“诗眼”——“寻”“愤”; 3.三个人物——杜甫、陆游与诸葛亮 五.问题延伸
从杜甫、陆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 内涵: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来源于读书人对社会、民族、国家前途深切的关
怀。(悲天悯人、惩恶扬善、揭露黑暗、反对征伐、歌颂治平„„)
● 途径:出官入仕成了士子自我实现的惟一通道。(孔子周游列国、科举、终南捷
径、干谒诗)●理想破灭的表现
①“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殉道死节:(怀石投江的屈原、被诛灭十族的方孝儒、为文化守节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一轮圆月照天心”的李叔同)
②“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逍遥放旷:(不愿“留骨而贵”“将曳尾于涂”的庄子;“拟把疏狂图一醉,赢得青楼薄幸”柳永;“穷途之哭”的阮籍)③“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坚韧自持。
总结:一个民族没有天才是可悲的,有了天才而不加崇敬的民族是可怜的奴隶之邦。(此为该课案设计的中心问题。选修与必修是否应该有区别?如何区别?)六.课堂检测(通过示例,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答题能力和技巧)
怎样理解《蜀相》颔联中“ 自”、“ 空”二字的意蕴?并尝试比较《蜀相》和《书愤》中的“空”字的运用。
(参考答案:两字同义,有“徒然,白白的”之意。碧草萋萋,无人欣赏;黄鹂婉啼,无人倾听。乐景写哀情,反衬了寂寞、凄凉之情。这类题目的答题步骤:①解释字义。②解释句子。③明确表现手法。④分析表达效果。)七.课后作业(巩固)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第五篇:拟行路难、蜀相、书愤三首诗自主赏析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三首诗自主赏析问题:
一、《拟行路难》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第五六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二、《蜀相》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这几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明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的主要意象是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这几句诗里写了与诸葛亮有关的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几件事。)“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前两句包含了诗人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后两句包含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颔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提示: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
3、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三、《书愤》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这是用典,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2、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诗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试分析。
明确: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三首诗自主赏析问题:
一、《拟行路难》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3、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蜀相》
1、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这几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2、诗歌的颔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
3、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三、《书愤》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2、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诗中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传神?试分析。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