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理解(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9: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孝的理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孝的理解》。

第一篇:孝的理解

孝的理解

摘要: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可见孝这一说法在古代的地位。当然,孝不仅仅存在于古代,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何为孝呢? 孝的价值又在哪儿呢?

关键词:孝

孝心无价

正文:

“孝”字是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想着要如何栽培下一代,才能对父母、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孩子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孝子,但是,由于对孝的概念理解的不同,认识程度的不同,所以还不是每一个人都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孝子的。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的国度,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同时,能够做到忠孝的人也就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在当今社会,孝已经在宗族、血缘关系方面有了很大的淡化,孝与否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渐渐的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从“治国,平天下”的领域退入道德和个人修养领域之中。

在我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行为。只在每一个生活中都能体现出来的。现如今有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也提醒着我们孝的重要地位。

对于现代社会的“孝”,不只是要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融合。有人说,有父母的关心疼爱是一种幸福,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既然父母疼爱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感激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所以必须加倍对年老的父母尽一份自己应该尽的孝道,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是知恩报恩的当然,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在上大学期间,我们要逐渐学会各种社会生存的技能,毕竟以后是我们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独自谋生,没有别的人再可依靠,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在物质上给与父母,我们暂时还是消费者,还不能为父母提供丰裕的物质享受,但是偶尔买件衣服,补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尽孝。在时间上,要充分的给足时间,让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价值,要时刻记住,父母的社会价值绝对不是只来要与子女,要鼓励和支持父母的工作,也许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父母年迈是,我们要更加的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关心,更加精心的照顾,耐心的安慰。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曾说过,她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父亲早逝,弟妹还小,全家重担都由母亲一个人来挑,在这种情况下,他却提出要念大学。于是,母亲不得不去卖血。这样的故事,我也不喜欢。这样念大学,吸收的每一点知识无不浸透着母亲的鲜血。即使苦孩所有科目都成绩优秀,但有一科只能给他个不及格,那就是——孝心。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可以找个标准去度量,如我们用货币度量商品价值;而有些事物则是量不了的,比如孝心。孝心无价!孝心的驱动力无穷,总有一天,你游累了,那时母亲温暖的胸膛将是你避风的港湾!

我想说,孝字的定义就是让父母顺心快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他也可以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快乐。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的时候,我们却因为没有尽孝而流下了遗憾的眼泪和悔恨的心理阴霾,那时悔之晚矣!

让我们抓紧时间,好好孝敬父母,不要让他们失望,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像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中所说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朋友,这就回去吧,去看看母亲日渐衰老的脸庞,父亲日渐粗糙的双手……

最后用毕淑敏阿姨的一篇文章,《孝心无价》的结尾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尾。“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第二篇:理解孝杂文随笔

甲古文“孝”字:

“孝”字,下面是一个正在吮乳的孩子,上面是代表妇女笄髪的头型“毛”字,代表已婚的女性。到了周秦金文时代,“孝”字上面的“毛”字就发展为“老”字的上半部“耂”了,就开始代表“差一点入土”的“老人”的意思了,下面就是一个“子”字了。这样“孝”字就有两层意思了,原意是妈妈哺乳子女,转为主要意思是子女背负着老人。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孝”字,古作,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康殷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东汉许慎则解释)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

周书?谥法中说: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总结中国自古至今,中国的道德是“百善孝为先”;诸如: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弟子规中说“首孝悌”、《孟子?离娄上.下》、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代经学家赵岐在《十三经注疏》都有论述。

实际归纳不孝的表现:

1、不尊重。

2、不养护。

3、不续后。

4、偏爱不贤妻室轻父母。

5、偏爱成年子女轻父母。

6、只孝生身父母不孝非生身父母。

7、己无德而连辱父母。

8、逞勇好斗危及父母。

9、能养而不悦。

10、嫌老病脏弱累而远弃。

11、父母危而不守死。

12、父母死而不亲葬。

13、父母死而不祭。

我认为,现代的子女不悖第一条,“能尊重”足矣!其余不求。

我理解,“孝”有这样五层意思:念、养、敬、顺、善。

1、念:“寓之心詠于口”为念。把父母老人放在心里,说在口上才称为“念孝”。

2、养:原繁体字为“飬”。原意“美食为养”。要给老人以“护养”,一是保护,二是养扶,这才是“养孝”。

3、敬:“尊重恭行”为敬。对待老人要“尊重在心,恭行在身”,这才是“敬孝”。

4、顺:“从而不逆”为顺。老人的要求不一定都合子女之理、不一定合子女的心情,但子女要对老人的要求“从而不逆”。这就是“顺孝”。

5、善:“慈心仁爱,逆恶建德”为善。高层次的孝是修德,修自己博爱仁慈之心,敌恶行修建自己成为有善德的子女,这才是大孝,这谓之“德孝”。

第三篇:浅谈“孝”

浅谈“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小说、中医、武术······这些在文化长空中熠熠生辉的明星不枚胜举,而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深远最为广泛的,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和教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虽说儒家思想是百花从中的一朵奇葩,但是这朵奇葩与中国传统文化那样博大精深,将其一一阐明详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通过对其核心的了解来沐浴儒家的春风,儒家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悌、节、恕、勇、让。

儒家思想核心的十二箴言各有侧重,各个侧重各有不同,而“孝”于我最为熟悉,我一出生就与我共存;只要我有家(不是指房子)“孝”就在我身边。所以,一下我将结合在我家庭中和生活中,我对“孝”的理解来谈谈“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孝’”。

对于“孝”,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曾经对孝有过非常详尽而精辟的论述。

第一是“无违为孝”。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意思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还要按照“礼”的祭祀他们。无违于礼,能以礼来奉事父母,这就是孝。这里的三种不同的“礼”给我体会最深的是最后的两种“礼”,“葬礼”和“祭礼”。披麻戴孝这个成语就很好的阐述了孔子对“葬礼”的这种孝的解释,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这种行为我们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孝”的表现。“祭礼”,在我们中国这种孝的体现是比较明显的,逢年过节我们都有祭祀祖宗缅怀先辈的仪式,这种仪式体现了我们队自己先辈的哀悼也体现了对先辈的敬重。我父亲有一个做法官的朋友,很是让人敬佩,就是因为他是个孝子。他的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他竭尽气力照顾好他的母亲。当他母亲去世之后,他仍然尽着孝,他按照旧俗在家守孝了三年,在中三年中他不参加宴会,也拒绝出差在外。我以为守孝只是古人的行为,原来现在人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仍然会用这种方式寄托哀思的。

孔子又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这是说:子女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应当微言规劝(也就是语调低缓、和颜悦色地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还是应该照常恭敬,不要有违逆的心,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找机会进行规劝,这样操心是很劳累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现在,我们常说“孝顺”“顺”即是“无违”,所以说只有先顺从了父母,行的孝才会让父母感到满意啊。“劳而不怨”,这种子女对自己父母的理解和体谅是以天然的血缘关系作为基础的,正是由于这种血缘关系让子女天然就有对父母的恐惧,父母对子女又是有一种天然的威然感。如果子女对父母过去恐惧,无疑会让子女盲从于父母的言语,误其一生,而孔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的这种思想就是治疗“盲从”“愚孝”的一味良药了。

第二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有一次,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也就是说,让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这句话第一次看起来会觉得十分的奇怪,因为照常人的想法,做子女的不应让父母担心自己的一切,为什么偏偏要让父母之担心自己的疾病呢?后来一想,能做到只让父母担心在外的子女的疾病都是十分困难的。子女在外,父母常常忧虑,子女现在到了哪里啊,生活在外地习不习惯啊,工作学习顺不顺利啊之类的。所以孔子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应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方位。这样就能让父母少了一条对子女的忧虑。虽然孔子说这句话是因为当时古代音讯交通不方便,父母若有事,无法很快把子女召回,如果是什么大事,这将会让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十分遗恨的,但对于我们现代人,也常常从外地打个电话,发封邮件等向父母报方位,报平安,这样令父母也会很安心。毕竟子女是父母身上的肉,疾病是不能自主有无的,所以让父母“唯其疾之忧”也是使父母有一定的牵挂,让家人之间的情越来越浓厚了。

第三是在赡养父母、照顾父母的同时还要敬爱父母。子游问孝的时候,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对犬马我们都能养,但对父母,我们除了养,还应有敬。即使是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怀有能“赡养父母”即为孝的想法,所以常常抱怨老人不知足。因为他们认为好吃好穿的伺候着老人,就已经是尽孝了,老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侍奉老的吃好、穿好并不能说是尽到了孝道。年迈的老人很孤独,他除了吃和穿以外,他更需要孩子陪他多说话、多聊天,更需要孩子敬爱他。这个“敬”字下面体现的是孝子的心,是孝子的情。所以赡养父母、照顾父母,是孝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孝的全部。孝顺是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就像子夏所说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力,更要做到尽心,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

总而言之,孝不是简单的赡养父母为父母晚年提供一日三餐,也不是父母不在时的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我认为孝的根本在于“亲待而子欲养”,当我们的父母还在人世的时候就应该“无违”,对父母恭敬,帮父母分担解忧,做力所能及的事。“劳而不怨”,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理解父母因为代沟而带来的误会。“父母唯其疾之忧”,出门在外不管事求学还是工作,都要时时联系家里一解父母的相思之苦。赡养父母、敬爱父母,这应该是我们贯彻始终的想法,并要尽自己力量努力做到。这些只是对“孝”的一般认识和理解,要做到真正的孝,就要付出真心,真心到了,父母自然会感到“孝”所带来的幸福感。

(部分观点来自互联网)

第四篇:孝亲材料

爱亲孝老感恩父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很多时候都被作为孝亲敬老教育的名言被反复提及。在今天,当我们再谈及孝敬父母这个话题的时候,依然如是。那么到底如何做才是孝敬父母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讲我单位职工李亚东同志的孝亲敬老的先进事迹。

李亚东,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工作,先后被授予市级优秀团员、烟台市公路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多次参加市局举办的技能比武、书法比赛,完成公路工作相关调研课题的写作并获得较好成绩,在信息宣传工作方面也有突出的成绩。

李亚东小的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距家路途较远加之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家。家里有五亩农田,自小学时候起他就帮母亲做农活、种菜、清理猪圈,邻居们看着修理的整齐划一的菜畦就问:“亚东,你父亲回来了吗?”那时他心里很自豪,“作业”水平已经可以和父亲有的一比了,从那时起在夏种秋收季节总是会在田间看到一个比锄头还矮一截的孩子。

由于长期的辛劳的耕作,母亲的身体积劳成疾,很虚弱,经常病倒,妈妈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胆结石,在别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哭闹的年龄李亚东就经常陪妈妈在医院里度过,记得在他两岁时,妈妈的病情加重了不得不住院治疗。那时,妈妈住院时没人陪床,只有在医院附近住的大姨会在准时送饭,剩下的时间就只有李亚东陪妈妈在医院里。当时乡镇医院条件差,医护人员少的可怜,在打点滴时必须到医生办公室去请大夫,有时候临床有陪床的妈妈就请人帮忙请大夫,然而更多的时候就只剩下李亚东和妈妈。这期间李亚东知道了妈妈什么时候需要大夫,每到点滴将要滴完时,他就跑到医生办公室去,但那时他还不能表达出妈妈的需求,他就在医生办公室里蹲着,在医生的反复追问下他就拉起医生的手到妈妈的病房,就这样每次这个小不点到医生办公室里蹲着的时候,医生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妈妈的病情重了或者点滴要打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亚东学会了照顾母亲,给母亲买药、做饭。如今,他已经参加工作并为人父的,更深刻地体会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的持家艰辛和操劳的不易。他每个礼拜都回家探望父母,自己动手给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陪着爱喝酒的父亲喝一杯。因为父亲有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也受到影响,在举杯时他总是要注意父亲的酒杯举在哪。他说,在那时他咽下去的不是酒,而是愧疚,如果能够早一点发现父亲的眼睛有问题,早一点治疗,或许就不用去找父亲的酒杯,每一次的碰杯都感觉是碰在心上,痛在身上。

他父亲是个节俭的人,每次理发都不舍得出去花钱,李亚东就自学成才当起了理发师,每次看到那已所剩不多的白发时,他的心里总是感觉到沉沉的不安。毕竟父母已经不再年轻,他们的身影日渐佝偻;他们的面容日渐苍老;他们的步履也已不再灵活。今天的我们,无论如何努力,又能回报给父母什么?又能回报多少!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们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在李亚东身上却不是这样,他对父母尽心尽意,对工作更是尽职尽责,他关心同事,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司乘人员,想司机所想、急司机所急,他为人正派,做事清正廉洁,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员工。他深知,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常在身边陪伴,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没有父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从我们降临人世那天起,父母给与我们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真可谓捧在手真怕掉了,含在嘴中怕化了,含辛茹苦、不辞辛劳把我们抚养成人。从教我们吃饭穿衣到教育我们为人处世;从操劳我们的教育成长到操心我们的婚姻工作;即使暮年依然在牵手儿孙。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我们应时刻关心父母,让我们的父母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孝亲敬老,感恩父母,让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我的故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孝在我心中

孝在我心中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常言道:“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是啊!小乌鸦还懂得吧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想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是是谁给予我们的生命?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上。自从我们来到这人世间,父母又要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如果有人问我的启蒙老师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父母!”等到大一点,父母就教给我们一些道理,送我们上学,让我们有更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每月还要给我们零花钱。可我们却不知好歹,乱用零花钱,一点都不了解父母的心思。当我们做错事惹父母生气时,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奖励我们;当衣服弄脏时,是父母用双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我们考试考砸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下次再努力;

父母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们在我们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凝聚了他们多少血汗!他们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给他们沏杯热茶,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而且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个所要做到的,都应该做到,就像晋朝文学家李密那样,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下载孝的理解(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孝的理解(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孝演讲稿

    怀孝心,践孝行——说一句我爱你们 古人语:“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古有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宗圣”曾子“啮指痛心”,难道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里,孝文化就应......

    孝读后感

    孝读后感1.读《新二十四孝》有感(暑假读后感)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读后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孝是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从古至今,五千年的......

    孝文化

    孝文化 【关键词】 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机场刺母案”二审在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在二审过程中,涉案行凶人汪某强调自己患......

    孝演讲稿

    关于孝的演讲稿 篇一:关于孝的演讲稿范文 常言道:“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是啊!小乌鸦还懂得吧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想母亲......

    孝在我心中

    孝在我心中 一个暑假的早晨,我和妈妈提着篮子,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农贸市场。 在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围了一群人,他们好像在谈论着什么,好奇心使我想弄清事情的原委。我个儿小,一闪身......

    作文: 孝

    孝敬古语道:“百善孝为先。” 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忠孝两全的人格。人生在世,既应忠于国家和人民,又应孝敬父母。试想一下,一个人连其父母、兄弟都不爱,怎么谈得上去爱别人、......

    “孝”有感

    父母思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贫家多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母操尽儿女心,爹娘不敬敬何人......

    孝5篇范文

    孝·让普陀充满爱 孝·让普陀充满爱 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不败的话题,从古代的《二十四孝》到现在网络上长篇大论地谈论明星的孝事,我们不难看出,“孝”这个字从古至今都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