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遴选考点:唤回革命精神 做好时代答卷
唤回革命精神 做好时代答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谆谆告诫全党,“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代表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
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历史和现实的大视野、国内和国际的大趋势、理论和实际的大逻辑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凝结着强烈的责任担当、革命精神和忧患意识,给全党同志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党课。聆听之后深感刻骨铭心、催人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而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是总书记深刻分析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使命任务,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重大判断。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书记那斩钉截铁的话
语依然萦绕在人们耳畔:“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不到两个半月,总书记就此再次进行了系统阐述。“伟大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的社会革命”的重要论断,必须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中国号”巨轮驶向了潮平两岸阔的壮丽境界。总书记以崇高的责任担当、坚强的政治定力、顽强的革命精神,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勇于直面一切艰难险阻、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正本清源、激浊扬清,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久违了的“革命精神”,令广大党员干部为之一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年轻就年轻在革命人永葆革命精神。对当代共产党人来说,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革命精神是永不骄傲永不懈怠永不退缩的不竭动力,革命精神是统揽“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革命精神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奋进号角。
一、唤回革命精神,才能固本培元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唤回革命精神,才能固本培元。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革命精神,强调理想信念,强调要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还身体力行,要求全党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中汲取
永远奋斗的力量,要求全党同志唤起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同志,是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优秀代表。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坚信“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李大钊同志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正如总书记所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精神的典范。前不久,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和“王杰班”的战士们座谈时指出:“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共产党人要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以革命精神的浩然正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二、唤回革命精神,才能永不懈怠
对于我们党的队伍中出现的种种精神懈怠等问题,总书记保持着高度清醒的洞察力。他告诫全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砥砺奋进,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然而,正如总书记所指出,“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远航路上仍然有急流险滩,“一篙松劲退千寻”;攀登途中仍然要爬坡过坎,“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旦骄傲自满,产生了“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仅不能通达光辉的彼岸,无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幸福,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会得而复失。因此,党和人民的事业丝毫容不得平庸苟且,容不得碌碌无为。我们必须谨记总书记的教诲,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永远充满朝气、激情飞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革命精神、革命干劲。
三、唤回革命精神,才能统揽“四个伟大”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遇到新风险新挑战新困难;国际形势波谲
云诡、周边环境敏感复杂,需要我们科学研判、审慎应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是当前必须啃下的三块“硬骨头”。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终南捷径,有的只是披荆斩棘、夙兴夜寐的奋斗之路。
怎样继续走好新时代的奋斗之路?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伟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深刻回答了谁来领导实现中国梦、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实现中国梦、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国梦的问题。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面从严治党是取得新的伟大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以反“四风”、反腐败、抓“关键少数”等为突破口,刀刃向内、抓铁有痕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这场伟大的自我革命,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党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革命精神得到再次锻造,党内政治生活焕然一新,党内政治生态迅速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性转变。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正是经历了风雨如磐的岁月洗礼,经历了筚路蓝缕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勇于自我革命,唤回革
命精神,我们党才能在这条漫长的社会革命之路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铁肩担当起“答卷人”的重任,做好新时代的答卷。
四、唤回革命精神,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今年是伟大的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以铿锵的话语,宣示了坚定的改革决心。
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同样是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需要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需要敢闯敢试的革命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强大的共识,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如同当年毛泽东同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动员令一样,激发我们的无畏气概和革命精神。“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锲而不舍,需要革命精神来支撑。有了革命精神,面对必须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攻坚,就一定能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敢作敢为、敢挑重担,自我革命、破除藩篱。
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中砥砺而来的,也是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懂、弄通、做实中培养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坚定革命精神,必须认真学习、真正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养育新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让我们党开辟的社会革命这条光辉之路,在我们的脚下永远向前延伸。
第二篇:弘扬革命精神,做时代主人
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弘扬革命精神,做时代主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革命精神,做时代主人》
岁月,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这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伟大的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学们,我们为了发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先烈百折不挠、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传承民族精神,不忘革命传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第三篇:【遴选考点】论从严治党
乘势而上,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一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
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个新气象新作为首先是全面从严治党要开创新局面。
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深入分析了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强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内涵丰富、切中要害,既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宣言书,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动员令。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回望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党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党、对国家、对民族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努力,全面从严治党有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要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好建设强,才能统揽“四个伟大”全局,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证。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全面从严治党一刻都不能松,这是管党治党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正确的大政方针要取得成效,重在坚持、难在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管党治党只能紧不能松,否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正之风和腐败就会卷土重来,气焰更加嚣张;就会造成党内和社会上思想混乱,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同时也要看到,这只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良好开端,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决不能跌入抓一抓、松一松,出了问题再抓一抓、又松一松的循环,必须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章规定“四个服从”,最根本的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都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表态上,要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乘势而上,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我们党就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新时代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好经验
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管党兴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政治成就;所积累的经验、所创新的方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以“六个统一”,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这一科学总结,将我们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盯住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这个症结,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正本清源、拨正船头,保证全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让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著的成效,关键就在于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方面,坚持发扬我们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创造新的经验。归结而言,就在于我们坚持了“六个统一”。
“六个统一”,既是经验性总结,也是规律性认识;既是原则方向,也是具体抓手,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就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二者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就既要立足当前、直面问题,又要着眼未来、登高望远,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上下功夫,在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上着力。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就既要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管住大多数,也要用更高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管理和监督管住“关键少数”。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就要真正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就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就要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哲人说过,“经验是永不停歇的播种机。”坚持好办法、开创新办法、找到新经验,再接再厉、继往开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让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
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不坚持就无以深化,不深化也无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明确要求持之以恒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
定力。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恪守“四个服从”、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
什么时候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虽然全面从严治党有了很好的基础,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也应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内对全面从严治党仍然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也需要用更加有力的管党治党实践来回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必须拿出坚如磐石的决心、坚不可摧的意志,把全面从严治党长期坚持下去。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是由全党面临的风险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所决定的。一些党的干部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四个自信”没有筑牢;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甚至对党不忠诚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党组织在党内政治生活上存在欠账,修复政治生态任务艰巨;“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患犹存,滋生腐败的土壤没有完全清除;一些地方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尚未有效根除……党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是有的放矢的,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与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党员队伍已发生结构性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入党的党员占党员
总数近80%,60后、70后党员成为领导干部的主体,80后、90后党员逐步成长起来。这些同志的优势是学历较高、知识广博、朝气蓬勃,但也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一些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和活动方式没有完全跟上时代步伐,“三会一课”走过场,党内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问题突出。我们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党员结构深刻变化,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严肃的政治生活中锤打,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本领新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做到打铁“自身硬”,我们必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
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保持战略定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努力方向、基本遵循和方法路径。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
讲话精神,就要保持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精神状态,具备“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拿出“没有完成时”的韧劲,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需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正因此,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就要求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把对党忠诚作为无条件的政治标准、实践标准;这就要求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这就要求自觉尊崇党章、净化政治生态、杜绝“七个有之”,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加强党性锻炼、锤炼政治能力。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做到标本兼治、施之长远。“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全面从严治党唯有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才能避免虎头蛇尾,做到行稳致远。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做到正风反腐人人有责,才能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深化标本兼治,切断利益输送链条,才能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才能形成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的自我净化机制。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需要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机关就是党内的“纪律部队”,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越是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挑战,越是要始终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成为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自我监督是国家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就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证。
(四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
第四篇:浅析南梁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修改稿
南梁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09历史(2)班卫东刚)
【摘要】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值此,回顾以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总结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立足老区实际、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梁;革命;精神
南梁革命精神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梁一带宣传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开展革命运动,创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梁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所孕育的革命精神蕴含了“求实创新、敢为人先;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信念坚定”等丰富内涵。这些都是在南梁革命根据地在创建、巩固、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革命斗争精神。
一、求实创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中前期的主要内容,也是刘志丹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刘志丹的探索,首先是从武装斗争和建立一支革命武装队伍开始的。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在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刘志丹认识到:“我们没有枪杆子,结果人家一翻脸,我们就只有滚蛋!” [1]“抓革命的枪杆子,建立革命的武装,是一条革命的真理。”[2]1928年5月,刘志丹同志与唐澍等同志领导的渭华暴动失败了,刘志丹结合陕北、陇东的实际情况,“枪杆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现成的办法是把各种民间的武装和敌人的武装变成革命的武装。”主要形式分“白、灰、红三种,白是派党团员到国民党部队中去工作,灰是做土匪工作,红是搞自己的武装力量。” [4]1929年夏秋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刘志丹以主要精力从事兵运活动,努力建立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他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说:“我本来可以在北伐军中带一个营或一个团,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不允许,只当了一个政治处长。结果‘武汉事变’一发生,便被赶了出来。如果我那时带兵,本来是可以起义的。”[5]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刘志丹利用国民党部队的名义,要番号、抓政权,积极发展革命武装,这符合武装斗争这一中国革命的最大特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
1930年8月,为创建红色武装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刘志丹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来到陇东地区,深入虎穴,先后打入陇东军阀谭世麟部和陈珪璋部开展“兵运”斗争,为创建西北红军做军事上的准备。但不幸在“三道川事件”和“早胜事件”中失败。在屡起屡败中,刘志丹逐渐认识到“利用军阀是暂时的,搞红军单靠军阀的名义是搞不成的,准备好了条件,我们就单独去搞。”[6]刘志丹的兵运活动,像万花筒一样充满了失败、沮丧、冒险和死里逃生,也正是这传奇式的经历使他建立革命根据地有了明确而坚定的认识。习仲勋曾两次说到了这样一件事:“1932年7月间,我第一次见到刘志丹,他就说:‘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过大大小小七十多次兵变,都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到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的局面到来,我们也就有落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是要有根据地。”[7]“根本的是要有根据地”,毫无疑问,这是刘志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认识的飞跃。这 1 [3]
个认识的获得,当然有井冈山道路榜样的影响,刘志丹多次说过:“我们一定要像毛泽东、朱德那样建立根据地,搞武装割据,开展游击战争,”[8]但更主要的是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
1931年秋季,刘志丹来到南梁一带,深入考察后得出结论:南梁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具备发展武装割据的条件,是一块理想的革命圣地。首先,这里地处陕甘两省四县交界的偏僻山区,是反动统治的间隙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革命力量乘机发展;其次,这里的土地大规模集中在地主手中,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剥削,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土地要求和革命愿望,具备建立根据地的群众基础;第三,这里地广人稀,有粮有草,有利于屯军养马,养精蓄锐;最后,这里有几百里大梢山,山大沟深,森林蔽日,有险可依,回旋余地大,有利于机动作战,开展游击战争。
毛泽东曾经在1928年分析总结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五个方面的原因,无疑代表了当时党内认识的最高水平,而刘志丹也在探索中,努力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大量的回忆资料来看,他主要强调了这样几点:“我们要成功,非靠山不可。”“我们不到梢山就存在不住,建立不起根据地。”这是刘志丹最重视讲得最多的一条。其中的理由,刘志丹认为山里培养出了许多军阀力量,如陈珪璋、刘宝堂、李培霄等人都是从桥山出来的,这些人能出来,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顶不住他们吗?“在革命力量暂时还很弱小的情况下,根据地只能建在反革命力量薄弱的地方。”[8] 1931年9月,刘志丹来到合水县平定进行了倒水湾整编。这样,一支由我党领导的独立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诞生了。1932年1月,南梁游击队与转战而来的陕北游击队在正宁县柴桥子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2月,被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揭开了陕甘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宜君的转角镇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1933年5月,桥山山脉南段的照金根据地受到敌人的严重包围,时任红26军政委的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左”倾思想干扰下,力主红军南下渭华一带,创立新的根据地。刘志丹坚决反对南下说:“渭华暴动失败后,那里的群众受到极大的摧残,有失败情绪。我们费尽心血,才搞起这一块根据地,哪能轻易放弃!只要我们坚持和发展陕甘边苏区,形势是会好转的!”[7]结果红26军南下渭华失败,1933年11月,陕甘特委召开包家寨会议,刘志丹明确提出:“不能只建立一个根据地,而应在临近地区建立几个根据地,以便红军主力有迂回盘旋的余地,积极协助游击队打击消灭敌人。” [9]于是,根据这一设想,建立了以陕北安定、陇东南梁、关中照金为中心的三个根据地,使陕甘边形势很快出现新的局面。到1934年初,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为了适应革命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2月,在红42师党委的主持下,南梁地区的贫苦农民代表在小河沟的四合台召开了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史称“南梁政府”,西北大地上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南梁政府终于诞生了。陕甘边根据地建成之后,正确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不断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新文化事业,建立新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取得新的政治文明成果。[10]
像毛泽东一样,刘志丹的主张也受到过“ 左” 倾错误的严重指责,诸如“ 梢山主义”、“ 游击主义”、“ 逃跑路线”、“ 右倾机会主义” 等等,但事实证明:“ 志丹同志远离中央,能从革命实践中体会马列主义之精髓, 使马列主义之普遍真理具体实现于西北。” [11]于是,“ 南有瑞金, 北有照金” 的说法不言而喻,而主要的是毛泽东、刘志丹对中[6][2]
国革命道路的共同探索。张闻天曾评价刘志丹的革命路线说:“ 志丹同志的路线是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路线, 是我党布尔什维克的路线,是真正的中国马列主义路线。”[11]
尽管探索的水平会有高低差异,但只要符合实际都会发现那个客观存在的真理,而对于整个北方而言,只有陕甘根据地异军突起,独擎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大旗,难得可贵。
二、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党在陕甘边界红色政权的建设实践表明,弘扬南梁革命精神,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陕甘边南梁根据地,刘志丹同志是实践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的楷模。刘志丹无限热爱人民群众,经常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志们和乡亲们都一直亲切的以“咱们的老刘”称呼他。他常常坐下来和大家谈心,或者讲故事,说笑话,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满室大笑。[12]每到一地,刘志丹同志就立即深入群众,了解当地的敌情、社情。他熟悉陕甘边区的每一座山岭,每一道水沟、每一个村庄,战士们都称他为“活地图”。[13]由于刘志丹平易近人,热爱群众,他在红军和人民群众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深受战士们、人民群众的爱戴。在南梁平定川,有个老杨村,只有几乎人家,有一户贫苦农民老婆婆和儿媳妇为了招待刘志丹,瞒着他,连夜摸黑上山拔回了尚未成熟的荞麦,揉下颗粒,用锅炒干,用擀面杖碾烂,再用细箩过,才为刘志丹做了顿他最爱吃的荞麦面条。当刘志丹得知消息后表示歉意时,那位朴实的老妈妈真诚地对刘志丹说“只要闹红成了事,把心摘下来也舍得。”[14]这件事曾经在陕甘宁边区广为流传,成为佳话。1936年2月,为适应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的迫切要求,巩固和扩大陕甘边根据地,红军出师东征,有专程跑来看望刘志丹的并慰问红军战士的,其中陕北神木县有一位7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听说刘志丹来了,挪着拐杖来看望刘志丹,人们问她你双目失明怎么能看见刘志丹?她说看不见也要摸一摸,当刘志丹站到老人面前,拉着大娘的手亲切的说:“大娘,我就是刘志丹。”老人家把刘志丹从头摸到脚,又从脚摸到头,激动地流着泪说:“好哇!你带领红军打敌人,真是咋老百姓的救命人。”在场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得落了泪,充分反映了他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刘志丹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为了给南梁根据地干部和红军指战员作出表率,他和红军战士一样吃野菜,住草棚窑洞,身穿千补百纳的粗布衣,脚蹬自己编织的草鞋。经常自己做饭,烧菜,喂马,抬伤员。在那时,他家里只有两个土碗,两双高粱筷子。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访问他的群众,他想招待却没有东西,最后找到了一个南瓜,煮熟后又因碗筷少只好轮换着吃[13]。他的这种简朴作风影响着陕甘边南梁根据地的每一个干部群众,他的高贵品质早已在陕甘边区传为佳话。
刘志丹同志几乎一无所有。1936年4月,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时,左胸中弹,伤及心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33岁,其遗物仅仅衣袋里留下半截铅笔,6支香烟和2个烟头。他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却给我们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东征结束后,1936年5月1日,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其家乡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以纪
念他;1941年,中共中央指示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兴建陵园;1943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近百万人,在延安为刘志丹同志举行了隆重的移灵公祭大会,朱德代表中央和人民政府致辞;同年5月2日,于志丹县举行公祭典礼,毛泽东誉其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赞其为“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称其为“红军模范”。事后,毛泽东对刘志丹同志给予了崇高的评价。1943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讲了一段意义很深的话。他说:“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定论,要看老百姓开追悼会那天落不落眼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服你了。真正的群众领袖做到开追悼会那天,群众就会觉得他死了很可惜,至少不会觉得死了也好,还可以省下小米。刘志丹同志牺牲后,百姓伤心的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
[14]刘志丹同志壮烈牺牲7周年时,毛泽东又亲笔题词:“我到陕北,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个很好的共产
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民的精神,是永远留在了党与人民中间,而不会磨灭大的”
[15]
由此可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是一种无形的政治力量,凭借着这种政治力量,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彻底剔除了一些旧军队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军民之间的对立关系,保证了红色政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经历任何风险。
三、百折不挠,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
在创建陕甘边红色政权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发扬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信念的意志,始终保持积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建立陕甘边南梁红色政权,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的伟大目标。
从1932年3月寺村塬游击根据地的开辟直至1934年11月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的建立,陕甘边的革命斗争曾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辛的发展过程。每当红军因受“左”倾错误的干扰,在革命战争中受到挫折时,刘志丹同志总是以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来领导部队,使战士们相信,困难和挫折时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红军,他给战士们讲革命早晚一定能成功的道理,还生动的讲述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增强了战士们必胜的信心。
当时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对刘志丹等同志从实际出发,在陕甘边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作法大为恼火,强迫红军放弃在陕甘边子午岭山区建立和扩大根据地的有利时机,东进到位于关中平原的韩城建立根据地。1932年6月,陕甘游击队向韩城进发,结果在平原地区受到强敌围攻,遭到了惨重失败,余部300人被迫退回甘肃宁县麻子掌一带休整。韩城失败使红军陕甘游击队内部滋长了悲观情绪。刘志丹等同志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终于使犯“左”倾错误的干部转变了认识,纠正了错误倾向,维护了红军的团结和统一。[16]
1932年7月下旬,陕西省委书记李艮来到寺村塬一带游击根据地,全力开展批判“机会主义”领导和“反革命阴
谋”的斗争,这场斗争的矛头主要是针对刘志丹等同志的正确主张。对正确意见的打击压制,在陕甘边游击队的内部造成了危机局面。值此,8月分国民党军乘机向红军发动大举进攻,在严重的敌情面前,陕西省委代表坚持错误方针,结果红军陕甘游击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寺村塬游击根据地。加上时值深秋,天气转冷,医药匮乏,伤病员激增,部队士气低落,红军又一次面对着严重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战胜困难,刘志丹等同志身先士卒,以自己的革命乐观主义言行,用自己的榜样影响部队,鼓舞着部队,他亲自动手为战士做饭,给战士们打麻鞋,夜间替战士站岗放哨,给战士讲解革命道理,以自己官兵一致,军政一致的模范行为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使红军度过了难关。这样,英雄的陕甘游击队终于熬过了冬天,克服了困难。1933年6月以杜衡为代表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力主红军南下,结果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在敌重兵的围追堵截下,遭到全军覆灭的噩运,陕甘边的形式急追之下,革命处于生死攸关。刘志丹见此情景,对同志们说:“看来,一时也找不上其他同志,现在我们没吃没喝的,再继续下去恐怕都得困死在这山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每个战士都是一颗革命的种子,我们要想法分散出去,回照金重整旗鼓,再搞革命”。[17]在红26军南下失败的日日夜夜,刘志丹耐心地进行革命思想和信念教育,使战士们坚持战斗。王世泰等同志保定一个信念,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刘志丹,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刘志丹返回照金。因为党需要刘志丹!最后王世泰在终南山石头岭的后山找到了刘志丹。经过终南山一月有余的辗转作战,刘志丹同志患病在身,体质虚弱,干部战士见了都非常难过。刘志丹却鼓励大家:“月亮都有时圆有时缺呀!革命在一时一地的失败,算得了什么?失败了再来呀!咱们的道理正,穷人都站在咱们这边。”还用他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安慰大家:“天不能老是阴雨,总有个放晴的时候。”他的这种将“革命者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失败了重头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励下,同志们都打起来精神,挺起了胸膛,下定决心返回陕甘边区,恢复红26军,扩大根据地。正是在这种信念支持下,刘志丹等人化装成货郎,在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历经艰险于1933年10月4日返回照金苏区。
刘志丹此后总结红26军南下失败的教训时,对习仲勋同志说:“这次我们又上了机会主义的大当,又吃了一次大亏!”习仲勋汇报了陈家坡会议的情况,刘志丹兴奋地说:“这就好了!陈家坡会议总算纠正了错误路线,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了。现在需要把部队集中起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我们重新干起来,前途是光明的。”[15][18]1935年4月,红26军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奉刘志丹命令挥师陕北,与红27军协同作战,在第二次反“围剿”中首战告捷,歼敌一个精锐连,随后与红27军胜利会师,举行了万人联欢祝捷大会,周围几十里以外的群众都纷纷赶来想听听刘志丹的讲话。刘志丹在会上所做的讲话中,风趣地说:“现在的这些胜利仅仅是开始,就像大家常说的‘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面里’!” [18]一席话极大的鼓舞了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群众的斗志。在陕甘边南梁根据地的革命斗争赢得伟大胜利的时候,刘志丹就以此来鼓励战士和群众的革命热情。
在整个陕甘边红军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陕甘边红军几经挫折,几起几伏。但是,广大干部始终抱定革命信心和决定,下定决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正因为如此,陕甘边红军成为了一支打不烂、拖不夸的英用部队,从而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为党中央和全国红军保存了最后一块根据地,成为“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历
史赋予她的艰巨任务。
四、结语
“山数南梁的美,水数南梁的甜,南梁的青山走千里,南梁的绿水流万年。”南梁精神,是一种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体现,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边区军民为创建革命根据地,为祖国解放和民族独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不仅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重要,应该被贯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乃至将来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因为激励和启迪千千万万后人接过先辈的红色旗帜,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进,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王子宜.记志丹同志二、三事[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05
[2]黄罗斌.具有崇高品质的领袖人物[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社, 1993.205,174
[3]马文瑞.革命楷模[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98
[4]冯文江.刘志丹主持陕北特委会议[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174
[5]张秀山.裹革沙场虽死犹存,纪念先烈以启后人[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 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36.[6]王世泰.“九一八“前刘志丹的革命活动[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312,313.[7]习仲勋.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 C].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8.[8]张策.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63.[9]张邦英.永远活在人民心里[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97.[10]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11.[11]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77,482.[12]阎红彦.陕甘早期革命军事斗争的片段回忆[J]1957,(6),34-36.[13]解放军编辑部.忠心耿耿,为党为国——怀念刘志丹[M].解放军报,1977-08-04,(4).[14]刘志丹纪念文集编纂委员会.刘志丹纪念文集[M]2003.[15]习仲勋.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N].人们日报,1979,(3),10-16.[16]关于西北红军战争历史的几个问题[J].党史通讯,1986,(8).[17]曲涛,李仲立.陇东老区红军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80.[18]张振民,张守宪.刘志丹传略[J].西北大学学报,1980,(3).
第五篇:继承革命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继承革命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井冈山“红色之旅”后感
怀着对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的缅怀之情及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心,2013年9月13日至17日,我作为市委党校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学员,赴井冈山革命圣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在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灵魂上受到了震撼,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观革命摇蓝,坚定理想信念
井冈山—革命圣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脚印、都溅洒过革命烈士的鲜血。在考察学习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在参观中,我的思想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80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突破,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率先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井冈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
方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一路走来,生动的展览和详实的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最艰苦的年代。井冈山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开创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次学习考察更深刻地教育了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争取更大光荣,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创造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学习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就要继承他们未竞的事业,把心交给党,交给人民,交给事业,永葆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反腐倡廉,搞好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正是我们这次学习考察的目的,也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共和国缔造者精神遗产的最好传承。
二、领悟精神实质,矢志奋勇前进
井冈山斗争距今已经80多年,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几代中央领导人都对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作了 高度的诠释和评价。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时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井冈山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1、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
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2、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3、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最终胜利。
三、继承革命传统,做好本职工作
身处革命圣地,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没
有井冈山革命的艰苦奋斗,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以实际行动保持和弘扬革命精神。
1、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在井冈山的革命传统和精神中,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丧失精神支柱,丧失政治灵魂。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与保证,只有进一步继承好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做到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才能自觉地为事业努力拼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展示才能与智慧。
2、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革命战争年代不但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动力,而且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现在全国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树立“服务群众”精神。按照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切实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工作中注意找准个人位置,摆正同志关系,维护班子团结,置身于党的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下。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广泛深入地了解群众实想法,坚持把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工作的根本立足点,从群众
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本职工作做好做优。
3、不断强化“争先创优”的工作观念。一是更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个人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二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精神状态的优劣,直接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还是克难攻艰、勇争一流;是夸夸其谈、浮漂应付,还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贪图享受、拈轻怕重,还是无私奉献、一往无前,都会体现出精神状态的高下。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创优争先的劲头。三是开拓创新。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发挥创新才干,改善服务手段,改进工作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成果。四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之风的侵蚀,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