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

时间:2019-05-14 02: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

第一篇: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

天国沉思录

-----读《天国的悲喜剧》有感

摘要

太平天国的成功得益于拜上帝教,这个教创立得及时,其教义和目的又具有现实意义,能打动民心;同时它兼具了“安抚苍生,兼济天下”的慈悲和对权威绝对服从的严酷肃杀,极具号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在当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中国,他能够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

太平天国的失败,一方面有农民革命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使得他们目光不能长远,小富即安,打了几场胜仗,不但不乘胜追击,反而开始享受糜烂奢华的生活;一旦安顿下来,就开始内讧;建都后却没有明确详细的治国纲领,使得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和清朝的性质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封建制度还没有清朝成熟,留不住人才,也丢掉了民心。而历史的局限,才是真正的局限。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道路。

这场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农民战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的政治进程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它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反面教材和经验教训。。。总而言之,它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成功原因

失败原因

历史影响

正文

读陈旭麓前辈的著作,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现象,更能通过他字字珠玑的文笔思考更深入的问题,他的书并不像一般历史书那样无趣枯燥,其旁征博引的论述和精辟透彻的分析也仿佛能将人带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在这一章节里,我看到了一个顺势而生又以星火燎原之势取得全盛,最后却因为小农意识的局限性而溃不成军的小集团。虽然太平天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社会的进程还在起到促进作用。它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091)

从19世纪初期开始,中国面临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尤其在鸦片战争后,改朝换代的社会力量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壮大起来。太平天国的前身-----拜上帝会在众多的教派中脱颖而出并后来居上,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白莲教和天地会长时间没有做到的事。陈旭麓先生认为,拜上帝会的后来居上是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其实,我认为也就是占尽了天时与人心。

第一,白莲教和天地会曾经盛极一时,但到拜上帝会兴起时,他们已经无法激起民众的抗清情绪了。白莲教是一直缺乏一个鼓舞人心的现实政治目标,不能够抚平民众的不安全感;同时,他的军队纪律不严谨,行军时会发生打家劫舍事件,更加难以取得民心。而天地会虽然有目标——反清复明,但这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感情和

意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日趋淡薄,“反清复明”成了内容模糊的观念躯壳。(075)恰巧在这个时候,拜上帝会横空出世,并且洪秀全很聪明地捕捉到了民众心理——他也号召“反清”,但目的不仅仅是“讨胡”,而是要建立新朝,而且他采用了民众最容易接受的宗教语言来阐述改朝换代这一现实目标。对于生产力落后,千百年来处于统治者压迫阶级的愚昧小农来说,神秘的力量无疑是最值得信赖的,最具有说服力的;他们天然地同情正义,又天然地相信天命,当正义与神合二为一的时候,造反就成了天意选定的事业。(075)

第二,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很符合潮流,深得民心。当时的白莲教和天地会都信奉的是多神主义,信仰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组织上的多元化,(075)使得他们管理上出现了混乱,内部极其不统一,难以汇聚成集中的力量。而拜上帝教则明确的提出,唯一真神是天父皇上帝,这种统一的信仰使得它很容易形成凝聚力。在教义上,拜上帝教强调的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取消了人间一切世俗的等级权威并使人人都可以走进天父的怀抱。(076)同时它又强调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连宗教的戒律都变成了天条,使人们不敢轻易逾越。作为天父,上帝的小慈悲给小农以慰抚;作为上神,上帝的独裁收束了小农的散漫。在这两重性之下,形成了太平天国的大一统。

第三,太平天国在早期推行的平均主义制度无疑吸引了大批人。虽然这种超越历史的制度是注定不能长期维持的,但在当时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确实吸引了东南地区大批贫困无告的人,将社会中最无助和最怨愤的部分用均平和互助粘结了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主力军。

早期,太平天国确实有着种种优势,所以它的事业能像星火燎原一样,迅速达到全盛,但它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而小农阶级起家的洪秀全等领导阶层又无法凭借自身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因此它的灭亡又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以封建为口号,却没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最后依然走上了封建道路,而且还是不成熟的封建制度。这样又怎能不失败呢?

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是从定都南京开始的。太平天国的英雄们虽然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其本身固有的农民阶级局限性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后也暴露无疑。

“小富即安”——生产环境的狭隘造成了眼界的狭隘,眼界的狭隘造成了思想的狭隘。(85)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他们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安逸下来,希望享受“小天堂”的舒适,尤其是在高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竞相腐化之风迅速蔓延。史载,天王府四周“几及十里”,建筑宏伟,“雕琢工丽,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庭柱用朱漆雕龙,鸱吻用鎏金,门窗用绸缎裱糊,墙壁用泥金彩画,取大理石铺地”,光耀射目。而杨秀清的东王府亦周围六七里,“穷极工巧,以耀同俦”。在洪、杨等人影响和“小天堂”享乐思想的驱动下,太平军诸王及其将领们也都大兴土木,上自武汉,下至苏杭,王府宫殿,相望道次。这种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连李鸿章等人都不禁感叹道:“然奢纵不伦至于此极,似古之叛逆亦未必尽如是也!”(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新朝都还没有建成,便先享起了帝王之福;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在高位者却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这样的状况必然会遭到民众的不满,并且会有爆发的一天。

其次,拜上帝教虽然是太平天国成功的起点和法宝,但在建都后,洪秀全依然没有改变或废除它神圣不可亵渎的地位,这就使得天国内部出现了极大矛盾——神权与皇权的矛盾。在人间,洪秀全是太平军的最高统帅、太平天国的君主天王,洪与杨、萧是君臣关系;但在上帝教中,洪与杨、萧之间又由君与臣变为子与父和弟与兄的关系,即贵为天王的洪秀全亦须服从代天父、天兄传言的杨、萧之命。于是,宗教上的父子兄弟与政治上的君臣上下,神权与君权之间,权力交叉,尊卑颠倒,形成太平天国政教合一体制中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这种神权与皇权的矛盾交叉,最终只能以血淋淋的内讧来解决。加剧了天国的灭亡。

第三,太平天国的英雄们最初是打着反请反封建的旗帜,可定都后,他们却又用封建礼制去压迫百姓。它强调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它的规矩的苛刻,政治等级的森严,甚至比清朝更甚;连最初推崇的天下男子的兄弟之情和天下女子的姐妹之情,都被忘得干干净净。一切都又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

除此之外,它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太平军所占之地,凡城镇居民不管信仰爱好与否,先将财产集于圣库,按男女分编入馆,然后严格履行拜上帝仪式,诵习天条,赞美皇上帝。还将上帝教强行推

向社会,迫使人们改变风俗。禁止人们按传统的旧历过年,并取缔民间过节时与天情相悖的所有旧俗;禁止民间饮酒、吸烟等等;这一系列以宗教治国的政策必然与传统社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故当时处罚、杀戮之事所在多有。

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它的选拔体制更是离谱,每年开科取士的题目亦以圣经为主,应试者对于圣经知识的多少,作为获选与否和任职高下的标准。这种政教合一的组织系统与遍及各阶层的宗教教育,将上帝教教条与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使整个太平军的思想完全被宗教迷信所禁锢,每一名天国士兵均是上帝教的忠实信徒。

而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看到天国奢靡颓废的状况后,都毅然离开,“其所招抚,皆无业游民,为。。。”

太平天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反面教材和经验教训。。。对中国社会的政治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我是第一次的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也是第一次读陈旭麓先生的文章。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旭麓先生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情况。

陈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

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白元湾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陈旭麓先生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刚一接触到这本书就对这本书产生好奇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会怎么样来描述这新陈代谢呢,会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看了之后就完全被概述独特的哲学思辨和深刻的史学见解所折服了。该书真正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模式,简介深邃,思辨独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创新。有评论说:这本书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然热销不已,被称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刚开始我还半信半疑,觉得只是夸大了而已,不过,当我看过之后,我完全改观了,我觉得给予它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夸张。

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

陈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

这部书以中国近代话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他叙述的角度真的不同于中学时老师与我们讲的,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我们所了解到的也会不同。

陈先生开拓了历史关注的视角,让历史更加平民化,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后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更轻易的了解到了这个历史背景。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之是系统的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叙述,所以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永恒了这样的三节内容:“茫茫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圈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是关注全社会的整个嬗变。这对我也深有影响,陈先生教会了我学习不能只学课本上的,要根据课本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

陈先生以“新陈代谢”为名,体现了他在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辩证法。这说明他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例如:他在表述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用了“天国的本喜剧”做标题。

这本书以开阔的事业,闪光的细想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被灌了魔法似的忍不住将他在最短的时间看完。看完之后,我的感触的确颇深。陈先生所述的历史弥补了我高中时所留下的缺陷,让我完善了我的历史知识,对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之后也认识到了陈先生那所谓的新陈代谢。这就是陈旭麓先生的高明之处吧!我真的很佩服他,在经过文革之后,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他那种崭新的视角,详尽的线索、清晰地思路、深邃的见解、独特的思辨,都是我很有必要去借鉴学习的。在学习方法这个方面,我也知道了我们再虚心,认真得接受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知识的同时,也要根据这些知识来拓展开来。同时,也要创新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辨,从而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更多,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们要敢于打破陈规,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它值得我们话心思去欣赏它。我想我所读懂的这点东西应该只是冰山一角,这本书值得我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从后,我还会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它!

第三篇:读《先生》有感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启蒙教育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本书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想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

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这段摘自《先生》的话虽短小,却深深震撼了我。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又一个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民族重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先生们前赴后继,为学子们,为中华的未来撑起晴空一片。蔡元培先生几乎一生投身于教育,他前后七次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其中的喜乐沉浮,也有自己才知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几乎耗尽先生一生的.心血。先生为国投身教育,全力保护学生,一改“官僚养成所“之恶劣风气。先生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学习,在参加政治之前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可是在那个大环境下,先生这一希望落空了。我不知道当学生们为增收讲义费大闹特闹时,蔡元培先生作何感想。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陈中国却有带有几分自嘲的哀痛吧。几乎倾尽一生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痛?

除却校园,也有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乡村。陶行知、梁漱溟等先生等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办平民学校,以造新民”,是晏阳初先生的目标。为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先生决定要培养素质更好的人民。为此,他放弃了精致的生活,举家搬到乡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定线模式取得瞩目成就。先生胸怀大爱,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在那个烽火年代,乡村竟出现稀有的海归博士等人才。似的,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他们放弃了咖啡,拿起了锄头。现在的赤脚医生等制度,亦是从当年的先生们继承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任岁月流逝,教育不倒,中华不倒。莘莘学子,担起国家传承的重担,挺起民族的脊梁吧!

第四篇:读陈日亮先生《如是我读》有感(本站推荐)

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

——读陈日亮先生《如是我读》有感

刘玉洁

佛家弟子阿难讲经,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开头,正可破后世之疑,表明他所传经藏皆是亲承佛前听佛这样说的。陈日亮老先生将其近些年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心得汇集成册,题为“如是我读”,此题可有两解,一是借用“如是我闻”的说法,意为“我是这样读到的”,以信徒聆听布道的虔诚态度珍惜文本、解读文本,这是老先生所强调的语文教师应磨炼的素质,即分析教学文本要“咬文嚼字”、处处留心。陈老先生教学生涯已逾五十载,仍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他如此谨严的态度,令人敬服。第二种解法则将题目理解为“如果是我来读”,亦无不可,文本分析本就见仁见智,同一篇课文换作不同的老师来读的确完全可以读成不同的样子。甚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能够锤炼出自身独特的语感和读法更是难能可贵,陈老先生之前著作标题“我即语文”,讲的应是这个意思。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此书还有一个副标题“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陈日亮老先生谈心得并不是空中楼阁泛泛而谈,而是紧贴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文本与教学实际总结而出的对如何解读和处理文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建议:《<沁园春·长沙>上阙的三个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叙事的“层折”艺术》、《<林黛玉进贾府>就看“人物出场”》等等,在这些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中无不凝结着多年听课、研课、备课的教学智慧,可谓是字字珠玑。

我作为年轻老师,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就是在面对陈老先生聆听他诚恳而中的的教诲,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从中总结出了三点,将之作为今后语文教学的自我要求与准则,时时记在心头。

1教学生实际想学和应该学的。教学就像是准备了“一桶水”,如果不研究应该把哪些“水”装进“一杯”里,“只管乱倒一气,倒翻了杯子则可能什么也没有留下。”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兴趣、有收获,我想关键就在于课堂内容必须贴合学生学情。教师备课时要知道学生对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期待,阅读时可能抵达的层次和可能遇到的困惑,这些都成竹在胸从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有所采择,才能做到教学生想学和应该学的。

2引而不发。在我的理解,这里的“引”有两层意思,一是引子,一是引导:引子即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提问,引导则是在学生组织答案的过程中给予合适的引导。教师“有得须忌出”,学生“有瑕须细评”,引而不发就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并尊重其思考成果,善加引导。

3谨严地“咬文嚼字”。语文是一门教“形式”的课,更准确地说,是教“如何从形式到达内容”的课,正确、谨严地解读了文本形式,这条从形式到内容的路才不会走偏,才能到达内容的彼岸。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理应培养自身谨严的阅读态度,克服懒惰、粗心、自满这三大敌人。

回过头来看,陈老先生所强调的“文本解读”的教学方法,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发现语文的美丽,能够从每一堂语文课中得到乐趣与收获,而我,作为一名新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也将以此为工作目标,将从前辈的智慧中所汲取的养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且不断反思,以求进步。

第五篇: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双峰人,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他曾以“新陈代谢”的旨趣,致力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提出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新框架,使人耳目一新,所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在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名篇拾萃:

改革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在这种意味深长的矛盾背后是历史造成的两个原因:其一,庚子之变以后的局势是一种真正的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局。1901年2月颁布的上谕中说:“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酿此奇变。”正是对这一点的承认。新政在主观上是为了防止革命掀揭屋顶而外开的一个窗洞,但在客观上却成为时势假手不愿改革者而实现的一场改革。历史常常会使动机与效果大相异趣,对于一个没落的阶级尤其如此。其二,有人说过:戊戌政变杀年轻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透过这种南北方和青老年的对立,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保守人物的对立。侵略者用暴力消灭了后一类人物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以此震撼了其他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但它导致的结果却是为中国的改革消除了一些阻力。许多历史的是非是隐藏在历史的深处的,只

有透过某些历史细节的表象,才能把握历史迈进的步伐和节奏。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清政府原想藉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它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清政府在全国各省的扩编军队,原本是要以此来弹压各种可能出现的变乱,却又给革命党人在各省以发动革命势力的机会,新军绝大多数成了王朝的“哗兵”、“叛兵”。清政府奖励实业,原想借此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知识分子利益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

所有这一切,都走向了清政府预想的反面。何以会如此?历来论者大都从其推行新政的动机来说明它的欺骗性和反动性,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固然有取悦列强、拉拢立宪派、打击民主革命的一面,更有统治阶级变法自强的一面;它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52~254页。

名篇导读:

近代社会是中国所有社会中最复杂的一个社会,它同时将多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结构层次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各种社会阶层,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漩涡里挣扎、探索、融合。社会结构在断裂中重组,再衔接,社会生活天翻地覆,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刺激、颠覆着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惯性。各种社会意识互相交融、博弈,中国人民面临着不断的抉择。中国几千年的静态社会形态,在资本主义的轰鸣机器侵略下,不断地接受着新的改变,禁不住留恋着旧日的辉煌。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是激变的历史,是几千年历史老病在百年内积聚、爆发,是经过几千年孕育的痛苦分娩。

建国后,在中国近代史领域一度形成了一种以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为三次革命高潮的、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叙述模式,成就虽然显著,却在清晰的线索之间留下大量历史空白,非但不足以全面揭示中国近代史的真相,更使读者产生了阅读疲劳。于是,在大量千篇一律的历史著作中,中国近代史成了死气沉沉的历史,成了一部虽然线条清晰,却孤立、静止的历史影像。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一种新的历史视角出发,对唯物史观在近代史著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

在经历被称为“大史震”的“文革”的精神痛苦和心灵震撼后,陈旭麓先生发挥超人的学术勇气和“求真”的治学精神,写就了一部史学名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该书勇敢地突破了以革命为主线的模式化历史撰写模式,树立了塔层式的社会历史结构,客

观、有机地重新建构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叙述模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大量历史空白。本书文采焕然,语多金石,字见珠玑,处处显露出陈旭麓先生将“才、学、识”三者融为一体的学术风格。……

革命与改良(改革),是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重大问题。革命对于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固然无可替代,但改良也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为革命扫清了道路。陈旭麓把改良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重新认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不同的历史画卷。例如,作者用客观的眼光,将新政放到19、20世纪之交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作出了自己客观、公平的评价。他认为,清末新政尽管在主观是为了清朝的苟延残喘,却是政治集团上层真正大规模的全面社会变革的开始,在客观上确实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制、军队和教育改革,是中国社会向近代大踏步前进的里程碑,是“假维新中的真改革”。作者指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人废事”,不能因为清末政府是一个腐朽的政府而盲目地否定其一切作为。类似这类对近代改良全面、客观而独到的见解,贯穿全书,贯穿在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思考和论述之中。

正如陈先生所强调,事物的新陈代谢并不是简单的否定与肯定,而是一个扬弃与汲取的复杂过程。革命和改良的出发点都是要摆脱受人奴役的命运,为中国寻找出路,因此,无论是从情理上,还是从历史事实上,都不应该一味地贬低改良。革命与改良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彼此都不可取代。改良为革命起着引导作用,即便在革命成了时代潮流的时候,改良除了其消极的一面,也还有积极的一面。只是由于不同的见识、不同的阶层,两股不同的政治势力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分析架构,陈旭麓提出的“新陈代谢”学说,把中国近代社会突变、流动和变异的过程客观、生动、思辨地描写出来。他站在新的视野高度,运用科学、实事求是的塔层结构的“历史解码器”,为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乱码中打开了一幅恢弘、壮烈的百年中国近代历史画面。即便陈先生已经辞世二十有年,这部巨著却历经岁月的洗礼和考验,显现历久不衰的魅力,启迪着我们的思考,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的勇气!

思考题:

如何辩证地评价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改革和革命的关系?

下载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陈旭麓先生的《天国的悲喜剧》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范文大全]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差不多先生》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是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山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

    《差不多先生》读有感

    八年(3)班梁炎桦中国有名的人是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差不多先生了,他是全中国人的代表。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有精明呢?”这是他做事,做人的宗旨。小时候,他妈叫他买......

    读《先生之风》有感

    读《先生之风》有感小时候的我,肤浅地认为“先生”只是对男人的称呼。直到今天,读完这《先生》一书我才明白“先生”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修养与正气。读完它,我对先生肃然......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是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

    读狼先生有感

    读《狼先生的大炮》有感青华小学二年二班 44号贺欣怡寒假期间,我读了《狼先生和他的大炮》这本书,书中讲狼先生有九个非常能吃的孩子,还有一个爱嗑瓜子的太太。孩子都还小,由狼......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定稿]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和红糖差不多,山西和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自己找错了医生,请来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

    读蔡礼旭有感

    读蔡礼旭有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过:“人人都希望过上美满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让我想起了蔡礼旭的 老师「幸福美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