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摘抄笔记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1版。P210:1987年12月在长沙讨论中国近代文化的会上,„„(有图片)P212:《因袭—规抚—创获: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论纲》 1923年所的话:“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创见而创获者。”(《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60页。)因袭(继承)—规抚(引进)—创获,孙中山汇通中西的道路。
“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后兄因其切慕耶稣之道,恐文进教为亲督责,着令回华,是十八岁时也。”(《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7页。)“轮舟”、“沧海”,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也打开了青年孙中山的眼界。
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也是孙中山在政治革命胜利后所要致力的社会革命。
这个以定地价为主旨的平均地权的方案,是“欲采择显理佐治(按即亨利·乔治)氏之主义施行于中国”。他虽也援引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礼运》的大同思想,那是产生方案之后的寻根表现。(哪些句子)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有“因袭”,有“规抚”,“规抚”又多于“因袭”。民生主义揭示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的矛盾。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纲领的启导。(找书上原句)
1912年4月“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这种兴奋很快被冷酷的现实消磨。P214: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三大主义,原先是由民族而民权而民生,经过辛亥后的转捩,则由民生而民权而民族恢复过来。”
P217:历来的革新运动受挫、社会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原先被践踏的旧道德、旧文化常有某种程度的复活,但复活的表征并不一样:„„(有图片)P218:“世界有三大问题,即国际战争、商业战争与阶级战争是也。在此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中,吾敢为此世界三大问题而贡一实行之解决;即如后达文而起之哲学家之所发明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竞争,如其他之动物者焉。故斗争之性,乃动物性根之遗传于人类者,此种兽性当以除之为妙也。”(《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94页。)
“如政治、工业、商业种种,非竞争何以有进步”(《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45页。)P220:他汇通中西文化的目的,在于改造中国,建设中国。他说:“一精神上之建设;一实际上之建设。精神上之建设,不外政治修明;实际上之建设,不外实业发达,如斯而已。”(《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123页。)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笔记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具体见书6-7页)每一点都要深入看
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与英国签订
主要内容:1宣布战争结束,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赔款2100万元。4割地,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订关税则例。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华商与英商自由贸易。
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1社会制度的腐败(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压制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军官的反侵略斗争)2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素质,武器装备等多方面的劣势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长痘能录远远低于英军)具体见35-37)哪个最根本?
洋务运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成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具体见书46)
二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1兴办洋务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见书47-48)。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的主张,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是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西方书籍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4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观念受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改变,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书48)
四洋务运动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蚀性。(具体见书49)
维新变法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见54页)
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处: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但饿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辛亥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具体见67-68)
失败处: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见74)
中编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见103)
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人士:P102不是写了么,是李大钊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见118)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1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2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3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具体见126-127)
遵义会议
起因: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许多干部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都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形式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
主要内容: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开始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体见136)
影片《喋血孤城》主讲常德会战
抗战中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抗战胜利的意义:1中国人民抗战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见166)
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千里挺进大别山
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一、国民党推行内战、卖国的反动政策。
二、国民党玩弄政治欺骗,导致国统区政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三、国统区经济危机日趋严重,人民生活无法继续维持下去.四、国民党日益腐败。
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中间势力的第三条道路: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见书183-184)
近代史上国共的合作与分裂: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1922年7月到1927年7月建立的标志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合作目的解决革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了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可以使国共两党能够在孙中山这面颇有号召力的革命旗帜下,通过两党的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加速推进民主革命
2、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建立标志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合作目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
是以下两次合作与分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由孙中山主持。会上,对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进行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胜利,也是孙中山推进中国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后在北方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
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南方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破裂:
1946年11月15日伪国大召开和伪宪法的制订,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破坏殆尽。进入11月中旬,国民党调集三路兵力,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和平谈判大门已被蒋介石关闭。11月19日,周恩来所率的中共代表团结束了与国民党进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谈判,返回延安。
1947年1月29日,美国政府决定终止对军事调处执行总部的关系,放弃国共调处工作,退出三人会议,迅速撤退了美方派驻军调部的人员。次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解散三人小组及北平军调部。2月3日,美国驻延安联络团人员撤离。6日,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美军人员撤退。此后,美国政府更加公开地肆无忌惮地帮助蒋介石打内战。蒋介石随即迫使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代表离去。2月21日,国民党首先强迫中共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人员叶剑英等全部撤离。随后又限定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董必武、吴玉章及有关工作人员于3月5日前全部撤离。同时,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也被封闭。
接着,国民党于3月15至24日在南京召开六届三中全会。蒋介石在全会开幕词中,竭力攻击中国共产党,声称:“政治解决的途径已经绝望”,政府“当然不能坐视变乱而不加制止”。“我敢断定,决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们建国工作的完成。”陈诚更狂妄地宣称:“如果真正作战,只需三个月即可击破共军主力……政府用兵之目的在于平定叛乱,非至共军全部解除武装不止。”至此,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彻底破裂了。
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参考那本辅导书)
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正如毛泽东所说: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起了阶级关系的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力发动,使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表现出空前的彻底性。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
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领导革命成功的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4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见190-194)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吧?没有专门突出中共。要从中共如何领导革命以及取得了哪些革命经验这样的角度去总结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P199-200不是有原话么?
下编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2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3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4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5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6.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形象,敢于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决心,为以后几十年至今的稳定带上积极作用(课本P202有)
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的经验: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先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见223
手工业的改造方式: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方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见22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这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意义:《关》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见238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实质:农村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在建国后的一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存在着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缺点。同时,农村人民公社一直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即把基层政权机构(乡人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社管理委员会)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乡、全社的各种事务,增大管理成本,降低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更深层次上讲,人民公社使一次探索,根源在于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的大环境(建国之初,面临各种困难,需要将生产力快速提升,将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以应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但是并未将预先设想的成效发挥的那么好,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一些弊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去看那本辅导资料,上面有)
改革开放后党的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辉煌成就: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发展。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六名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八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见300-306
(提纲中写的是“改革开放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是“二代领导人”,你看错了)
举个例子: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上面这个例子是说毛泽东的,几行字就可以概括,可以模仿着去概括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人。)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内容简介
作者龚鹏程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各大学。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兼之熟悉西方文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尽管作者抽取了十五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范畴作为切入点,但是就内容而言,既讨论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反思。语言上,论述提纲挈领,又能深入浅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将述史与论辩融为一体,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却能引发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 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一书,要注意作者的思考方式。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不是用现实反观传统,更不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拾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彻彻底底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是一种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试图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通过本书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达到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得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丝敬意与温情的终极目的。
第三部分 书目基本内容
第一讲[体气:感诸万物]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了解审美取向的不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更注重内在,所以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不能用西方标准进行说明,中国实际上是依赖主、客观两方面了解事物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古希腊、古印度多是以人的形体去感知人的性格,注重形体,所以才会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古中国则更注重从才德方面对人进行判断。所以中国既缺乏造像艺术,也认为裸体不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更为关注服饰文化。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忽视身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方式,格外重视心,即人的内在。而心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基督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那样二元对立的,而是主从关系。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所以中国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单纯依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主客观交融的一种状态。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讲人的尊贵,主要是从才德能力上说,希伯来则首先由形体上说。这就是针对人的思维有所不同。因这个思维不同、两大文明的身体思维遂也不同。(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p6)
(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p6-7)
(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p11)
(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p13)
三、思考题
.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礼文肇兴]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对于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往都是依靠西方的模式进行思考。实际上,中国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饮食文化。中国重视饮食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由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特殊性。第一,中国的饮食思维成为儒道诸家思维的传统与习惯。第二,饮食文化的发达导致中国的宗教观是乐生的。从饮食思维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礼而非法。
重点知识解析:
(1)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划分。(p3)作者提出“玉器时代”。“玉器时代”的特殊性在于玉非实用性生产工具,重视玉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表现。玉器在各个时代都受到重视。玉器的制造本身标志着工艺水平的先进。玉的来源多源,表明古代的商贸发达。
(2)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p22)
(3)中国人却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以黄河中游为多。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至迟在商朝时则已开始用箸。„„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p24-25)
(4)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而且缺乏彼岸之向往,„„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招呼死者“魂兮归来”。换言之,一种贵生的、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性格,即本于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p30)
(5)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相信饮食的沟通功能。我们用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鬼神吃了我们的东西,表示它们愿意“福我”。(p31)
(6)礼与法同样是要为人生社会提供一套秩序、规范,让人遵守。但礼不是法。法不论来自习惯还是契约,都是对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但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与义务问题,而是情。(p37)此即所谓礼教,中国人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就从此等生活仪节、饮食进退中见出。(p37)
三、思考题
试证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三讲[男女:人伦渐备]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人伦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来源于古代中国对男女性别的关注。正是因为有了性别意识,使得中国式的思考区别于西方哲学。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男女关系的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人伦礼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于男女关系的重视。而对于男女关系的考察并不能套用西方的理论。根据姓氏的来源和祖先崇拜的缘起,我们可以看到对女性的重视一直遗存于中国传统社会。换言之,男性意识并未控制整个生活领域,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仍然维持着两性架构及性别意识。而这导致了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无性别意识之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重点知识解析:
(1)有了这种礼(嫁娶),人才有父母、兄弟、夫妇、亲戚、上下等各种人伦关系。故婚姻制度亦可说是整个人伦礼制的起源或基础。(p42)
(2)生命的共同性与一体性,由图腾崇拜转移到祖先崇拜身上,祖先崇拜与宗庙制度便产生了。(p45)
(3)纪念始妣生育族人之意,转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媒人神、送子神,出现“送子观音”、“注生娘娘”之类女神,不再只对自己这一族具有意义了。(p50)
(4)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无性别意识,只有在当地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才正在觉醒;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则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区别,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的重大不同。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会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也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人的互动互感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非逻辑与科学。(p53)
三、思考题 注重性别对中国传统哲理思维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第四讲[封建:立此家邦]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封邦建国是周代,即中国传统形成时期最主要的制度。而封邦建国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国家结构,更是宗法制度的表现,是一种道德的反映。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礼的一个最重要作用是敬鬼神,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敬鬼神更注重“德”。而周代围绕着敬鬼神这一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从而形成了周朝的封建体制,使周的君统与宗统的完美结合。
封建来源于血缘,而不同的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起作用的是宗庙,形式是封邦建国。而宗庙更多地表现为道德意义层面上的思想意识。
重点知识解析:
(1)礼,始诸饮食,人伦又肇端于夫妇。由饮食之礼,发展出了其他各种礼;由男女夫妇,又形成了尊卑上下长幼等各种礼文、礼的架构,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包裹人文世界的网络。(p65)
(2)古人之祭祀天地、鬼神、山川等,并不是信这些,乃是因它们能福佑自身。(p67)故从西方超绝的神或人信仰神的感情看,会觉得中国这种宗教态度近乎功利,神能福佑我,我才敬事之,是一种报酬式的宗教态度。(p67)但实际上,人神是互动的,非一主一从,一操控者一被宰制者之关系。也是“崇德报本”的观念。
(3)无论亲族或异宗,凡共祭周之宗庙者,即确定了封建的关系。(p72)(4)天命、宗庙、封建在此连成一体。封建邦国提供甸服与王共祭,透过宗庙,以上达上帝及天地社稷。(p72)
(5)宗庙实质上代表着族群整合的原理法则。这种法则的产生,一方是宇宙天地所命令的,是环境及血缘的力量,一方面又是人类自身团结的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p74)
(6)孝是祭祖的宗教仪式加上一层道德意义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然而透过对“德”的掌握,它可以拓及整个人伦关系与道德指向。(p75)
(7)以宗庙制度为核心的封建体制,足以形成一有秩序的结构,在内实现敬哀忠孝等内容,在外支撑社会组织,作为各种政治社会组织的内部秩序力量与中心根源。(p75)
三、思考题
封邦建国为核心的周代封建制度的思想核心是哪些。
第五讲[道术:内圣外王]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所以礼能够成为传统中国的关注对象,是因为礼具有多重功能,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调试功能。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周代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国人的权力较大,起到制衡作用。而其权力的基础就是礼。礼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词汇,对于礼的理解需要掌握几个方面:一是礼是出于节制人情而产生的,强调“情欲的适当化”。二是礼是规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而礼的一个最主要作用,即沟通天人,构建人与人的关系。正是对礼的重视,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
重点知识解析:
(1)礼是习俗,但非一般之习俗;礼是统治的手段,但又非一般手段,故其他民族、其他时代并未发展出这样一套礼文化体系。礼含有许多进退揖让之仪节,可是又非仪式、礼节而已。礼有规范的意味,但又不是法律式的规范,也不是道德的戒律。(p89)
(2)第一,“礼”是一套制度与文化的架构,是一个整合性的文明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特征。„„第二,“礼”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历经夏商周,礼的基本原则及其社会功能固然在千年间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其内容、结构及适用的范围,则因王朝兴废、社会变迁而发生过多次重大改变。(p89-90)
(3)角色理论从不考虑个性、动机、态度之类问题,而是把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视如演员在舞台剧场上,扮演着某种角色,对该角色亦有其期望与需求。(p95)
(4)在世俗社会生活中,藉由礼来通人我之情;在面向神圣世界时,藉由礼则可以通鬼神而达天地之情。(p97)
(5)在封建体制之礼乐文化中,人与人因亲亲之仁而相联结,彼此相保惠、相教诲、相翼辅,形成的就是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p99)
三、思考题
作为整体的礼的作用包括哪些。
第六讲[天人:通乎神明]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宗教作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影响到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宗教的认识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的分歧。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比较中西方的宗教和神话,二者的区别显然。第一,神人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神是万能的,外在的,与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神和人之间的关系无法超越。第二,命运观的不同。在希腊神话中,命运是前定,无法改变的。中国则强调天人之间的互动,人能发挥自身的自主性,适应或改变天命。第三,正是在这基础上,中国中的人可以自我救赎,而西方的人由于是原罪的,只能自我否定。
重点知识解析:
(1)希腊神话中的神不为人类利益着想,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统治。„„中国不是用神来表示或掌理精神性及理会性职能,而是将之作为人们对古圣先哲创造功业、泽被人群的感念。(p102)
(2)希腊神话中的神,对人起掌管、支配作用。后来自然神学的发展,不但没有改变这种神人关系,反而强化巩固之,建立了一个超强的神。他全知、全能、全善,人只能是他的创造物,永远不可能是神。„„中国为数不多的神话中的神,则被人们用来作为对古圣先哲的感念和追思,缺少了绝对支配性而更具有世俗意义。(p105)
(3)与希腊神话等相比较,中国的“天帝”不拥有高居一切具体事物之上,作为“第一因”那种的支配力。而是,这种支配是神人互动的,人透过修德或敬事,可以知天命,亦可改变帝令;透过占卜,可以与神沟通,趋吉避凶。(p105-106)
(4)一方面,天命对于人具有决定性的主宰效应,因而人必须服从;另一方面,人在必须遵循天命的同时,又可以对于天命产生反馈性的影响,或是积极实现天命,或是导致天命变更。(p107)(5)西欧文明的普遍化主要是通过三种制度或机制:一是社会科学;一是意识型态;一是运动。(p112)
三、思考题
中国和西方的神话或宗教在哪些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七讲[王官:理性的礼制社会]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诸子百家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来源,他们的产生来源于周代的王官之学。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诸子百家之学是本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夏商周的思想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与“周公制礼”的关系尤为密切。而“周公制礼”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宗法制度。一是“周官”的官僚制度。正是这两个层面导致王官之学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两个支柱的崩溃导致周朝的瓦解以及诸子百家局面的形成。
重点知识解析:
(1)宗法制要成立,至少须满足下列七个条件:(1)家长必须拥有政治权力和职位,政治权力和职位不可分割,所以要求继承人的唯一性;(2)一妻多妾或一正妻多媵妾制,在众多儿子中必须区别嫡庶,这就是嫡庶制的必要性;(3)家族分化,所以有姓氏、有大小宗、有丧服制和封建制的必要;(4)宗族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性的组织;(5)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系统,且必须能够对之进行严格与完善的范畴分析;(6)宗族成员的文明程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要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进行宗族活动;(7)宗族必须脱离原始的孤立状态,将自己的发展自觉地纳入等级制国家的整体发展之中。(p120-121)
(2)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它的继承人是固定的;而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妻多妾制,它要考虑姻亲的地位,所以要在众多儿子中确定哪一个具有嫡长子的身份。(p121)
(3)官吏制度或官僚制,依韦伯之见,是属于理性的法制型支配形态,其特征为:(1)有持续不断受规则所约束的行为与正式经营。(2)有明显范围的权限。这包括:①执行因系统分工而分化出来的特定功能的义务;②赋予在职者某些必要的权力;③有明确规定的必要强制手段,以及使用这些强制手段的明确限制。一个根据这种原则而进行经营的组织,就可称为“机关”。(3)各种职位的组织,是依照官职层级制的原则而建立的。(4)节制一个职位行为的原则,包括:①技术性的法规;②规范。但无论如何,这些原则的运用与实践必须有专业的训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适当的专业训练之后,才有资格成为这个组织化团体的一员,才有资格接受正式职位的任命。(5)行政措施、决议和规令都以文字的形式提出及记录。„„见之于文字的资料和官员的持续管理,两者共同构成“办公室”。这是现代任何“有组织行动”的核心焦点。(p122-123)
三、思考题
韦伯所言的官僚制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第八讲[史学:史官与历史意识]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自古就有重史的传统,史官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的支撑力量。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王官之学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史官的存在。而史官所掌管的并不仅是现在历史学科的范畴,而是作为文献保管者的面目出现的。史官能够延续是因为他们的家学传统。而史官的受重视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时间纬度的思考,即以史为鉴。
重点知识解析:
(1)王官之学,均由官吏职掌,而这些职掌的业务知识则存于其所掌理的文书档案。因此古人常说王官之学均由史掌。其实不是由史官所掌,而是王官之学具存于文书档案中,史则是主管文书典册的人。(p129)
(2)周朝平行着两个教育系统:一是学校,贵族子弟„„在学校中习礼乐射御,修成一个贵族子弟所应有的文化教养。这是一个系统,以通识教养教育为主。另一个系统则是家学。贵族往往世袭其职,关于这个职事的知识专业均得自家学,此即“旧法世传之史”的意义。(p140)
三、思考题
试分析古中国与希腊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第九讲[用思:思维模式与方法]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式思维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很多可以用思考方式的差别进行解释。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式的思维与西方哲学是截然不同的,是因为古代中国人更为关注本末、始终、阴阳、中和、系数等概念进行统括。之所以会有这些概念,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思考方法以关系性联系为主。
重点知识解析:
(1)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倾向于对事物作确定的描述,是客观性的说明。我们讲物的本末、事有终始,则重在体会事物内部之关系。(p154-155)
(2)关系性思考,是说一事通常不是孤立的,必与另一事有关,事物也应在关系、关联或脉络中才能被认识。„„这与西方常以定义一事的方式对一物予以定性定位非常不同,强调的是其关系与脉络。(p155-156)
三、思考题
关系性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第十讲[抒情:气感愉悦的世界]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式思维中重视情感,这是古代中国的特点之一。重情感实际上有着深厚的哲学来源,而情感在哲学上的表现也是有诸多层面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哲学的底色是对气的重视。正是因为有了“气”,导致了风、气、声、乐这些概念的出现。而这些概念引发了中国式教育的与众不同。从而导致古代中国对情的重视,以乐作为最终衡量的标准。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最初的国家教育体制,是以盲乐师为中心的非文字传授的诗歌礼乐之教。这些人,不仅是宗教知识的传授者,本身亦是以音声为手段,沟通神人、调节宇宙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圣者。(p166)
(2)一是整个教育之目标,是让人成为有德行的君子人。但这种成德之教,是由感入,而非理入,是以乐音声诗,令人于“兴发感讽”中潜移默化,而非通过理性的讨论、辩难、教诲。„„另一个特点,是成德之教与成乐是合一的。(p173)
(3)显示了中国人一般思想倾向中其实更重视情感。我们说凡事情理法兼顾,做人要有情义、做事不能不合情理、要通情达理,情都在前。(p175)
(4)由情来讲道德,而不是以道德来克制、压抑感情,是周文明的基本型态。„„礼本身就是本乎人情也用以宣达人情的。礼不是理,而是情的适当化。(p178)
三、思考题
中国对情感的重视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一讲[忧患:德业政治的担当]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相对于西方,我们往往认为古代中国是君权至上而无民主的集权国家。然而按照中国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实际上古代中国的君权权力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固然是帝制国家,但是实际上由于天(民)至上的思想存在,君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这一转移过程就是革命。而在西方的思想中,革命思想是被屏斥的。就国家形态而言,中国的“国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国”与“家”的二元相依相斥的关系。
重点知识解析:
(1)整个政权成立的正当性及结构原则,不在血缘,而在天(也就是民,人民群体意志合起来,无法确指,故说为天。(p184)
三、思考题
古代中国是否是一个君权与民权截然不相容的政体?
第十二讲[周公:文化实践的圣王]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述往往及于孔子。实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做了更大贡献的是周公。正是周公确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虽然在地位上不断地下降,但实际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而之所以周公的地位没有在今天被还原,是因为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如轴心时代的讨论实际上是误读中国文化。周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承前启后的文化接续作用。二是中国观的确定者。三是制定礼乐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政治社会体制。
重点知识解析:
(1)除了跨地域共同出现大批哲人外,轴心期还有如下几个特点:(1)轴心期结束了几千年古代文明,前轴心期文化,像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土著文化,其本身规模可能十分宏大,但却没有显示出某种觉醒的意识。与轴心期相比,古老的文化似乎罩上了面纱,人方佛仍未真正苏醒过来。(2)任何未同轴心期获得联系的民族仍保持“原始”状态,继续过着已达几十万年的非历史生活。(3)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花。(p203)
(2)为什么轴心时期能有如此宏大之影响呢?雅斯培说: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三个地区的人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这些信念和教义虽然途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能够在整体内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而超越自己。(p204)
(3)“中国”作为一个相对于“四方”的概念,不只是空间上一在中央,一分列四方,更在于它具价值判断。中国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意义,甚且超越了空间上的意义。(p209-210)
(4)中国人自认为是礼义之邦,中国人在文化意义上强调华夷之辨、对四裔邦国有文化自豪感,而且向来倾向以文化而非以政治体统治辖区来界定中国等,都与周公确定中国这个概念有关。(p210)
三、思考题
周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第十三讲[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我们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根源实际上是以孟德斯鸠为主的欧洲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丑化的,近代知识分子不加选择地借用导致我们今天对传统中国的破坏和疏离。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欧洲知识分子对传统中国的描述充满了荒谬和想象的意象。这种想象的根源就是为了将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作为对立面,书写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充满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为了凸显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专制的、停滞的社会。
尽管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充满了不实和曲解,但是他却深刻地影响到了欧洲中国观。1748年的《论法的精神》成为欧洲中国观的一个转折点,从被赞美的对象变为被贬斥的对象。其后包括黑格尔在内对中国的论述都不出其藩篱。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国观却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批评专制的武器,从而进一步使得传统中国妖魔化。这最终导致包括中国人自己在内的今天对传统中国的摒弃。而实际上他们对传统的描述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我们却仍在坚信不疑地接受。
重点知识解析:
(1)(君主立宪派、革命派的眼中),孟德斯鸠以中国为东方专制主义之代表的论述,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人诠释中国古代及清末民初当时存在的社会的典范。(p256)
三、思考题
对传统中国的丑化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如何蔓延开来。
第十四讲[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华法系作为罗马法相对的产物,充满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正是由于孟德斯鸠的恶劣影响,西方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也出现了扭曲,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文化重人治,西方文化重法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对中国法律的认识都是误读的。从中国法律的性质,到中国法律的应用情况上,西方人的认识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偏差很远。
重点知识解析:
(1)这些在传统中国属于基本常识的东西,对西方人或现代中国人来说,或许反而最难理解,而我们要解释起来也很费劲。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无奈。(p291)
三、思考题 作者对中华法系的申辩是否是完全正确的。
第十五讲[华夏文明的异化与再生]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实际上一直在不断变动之中。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变化必将对西方文明笼罩世界的今天产生新的变体,对世界产生新的作用。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历史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大致上可以说分为三种,一种是进化,即文学体裁上的革新。一种是变化,即唐宋变革说。一种是异化,即五四以来的变革。而正是异化导致了今日中国的诸多问题。今日的中国处处都在采取西方的标准和思考方式看待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被摒弃和批评的对象。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尽管一直被排斥,但是它的顽强生命力一直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与现代中国社会在碰撞中变化。而在新时期以新的面貌出现的传统中国文化必然对今日的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点知识解析:
三、思考题
中国传统如何与现代中国社会进行接轨。
第四篇: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笔记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笔记
1.语言就是人所说的话的总称。从语言的功用上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次,语言是人类思维所依赖的主要工具;语言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
2.从语言的本体来说(也就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所有的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的语言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语言就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3.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结构体,同时也是变动的结构体。
4.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说,语言有口语、书面语还有手势语。口语是指有声语言,也就是指我们日常交际时用嘴说出来的话,所有的语言都具有这种表现形式,这是语言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书面语是指将口语提炼加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口语的代用品。手势语主要是聋哑人使用的语言形式,;聋哑人不能正常发音,所以用手势语代替有声语言。
5.综上,给语言下一个定义:语言是人类借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语音、词汇和语法被看成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6.强调两点:一,虽然在语言里会反映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信息,但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而更应该被看做是人的一种本能。人获得语言不是靠学习而是靠习得,认得这种本能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之一。二。人类的语言都存在着共性,二各个语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其实只是具体的“参数”不同,即乔姆斯基提出的“原则与参数理论”。
7.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一般称为语音学。以语言的意义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一般称为语义学。以语言中音义结合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和组合规则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一般称为语法学。以语言中的词汇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一般称为词汇学。以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被称为语用学。以语言的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称为历史语言学。以文字及其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称为文字学。以方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称为方言学。
8.汉语各方言的分歧首先而且主要表现在语音上,汉语各方言在词汇上也有分歧,但相对来说在语法上分歧较小。
9.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一种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有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10.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1.普通话的声调——五度标记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调号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开口大的)上。
12.任何一个音节都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但可以想象成为有一个声母,只是这个声母不发音,称为零声母。汉语的韵母里一定要有元音,至少一个,至多三个。
13.汉语词汇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在古代汉语里是单音节占优势);合成词(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一个是重叠(词根的重叠),如爸爸、星星、刚刚等;一个是派生(在词根上附加词缀,如老虎,桌子,馒头)占绝对优势;复合(词根与词根的组合,)汉语的合成词以复合形式的词为主。
14.汉语语法上的特点——没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第五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我是第一次的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也是第一次读陈旭麓先生的文章。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陈旭麓先生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情况。
陈旭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
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白元湾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陈旭麓先生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刚一接触到这本书就对这本书产生好奇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会怎么样来描述这新陈代谢呢,会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呢?看了之后就完全被概述独特的哲学思辨和深刻的史学见解所折服了。该书真正打破了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模式,简介深邃,思辨独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创新。有评论说:这本书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在作者逝世20年后依然热销不已,被称为“力透近代社会风云的精湛之作”。刚开始我还半信半疑,觉得只是夸大了而已,不过,当我看过之后,我完全改观了,我觉得给予它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夸张。
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
陈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
这部书以中国近代话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他叙述的角度真的不同于中学时老师与我们讲的,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我们所了解到的也会不同。
陈先生开拓了历史关注的视角,让历史更加平民化,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后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更轻易的了解到了这个历史背景。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之是系统的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叙述,所以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永恒了这样的三节内容:“茫茫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圈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是关注全社会的整个嬗变。这对我也深有影响,陈先生教会了我学习不能只学课本上的,要根据课本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
陈先生以“新陈代谢”为名,体现了他在探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辩证法。这说明他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例如:他在表述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用了“天国的本喜剧”做标题。
这本书以开阔的事业,闪光的细想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被灌了魔法似的忍不住将他在最短的时间看完。看完之后,我的感触的确颇深。陈先生所述的历史弥补了我高中时所留下的缺陷,让我完善了我的历史知识,对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之后也认识到了陈先生那所谓的新陈代谢。这就是陈旭麓先生的高明之处吧!我真的很佩服他,在经过文革之后,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他那种崭新的视角,详尽的线索、清晰地思路、深邃的见解、独特的思辨,都是我很有必要去借鉴学习的。在学习方法这个方面,我也知道了我们再虚心,认真得接受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知识的同时,也要根据这些知识来拓展开来。同时,也要创新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辨,从而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更多,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们要敢于打破陈规,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它值得我们话心思去欣赏它。我想我所读懂的这点东西应该只是冰山一角,这本书值得我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从后,我还会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