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5:3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

第一篇: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

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人们会追求巧,却不会追求“拙”,但其实巧的最高境界便是“拙”,“拙”即大巧。“巧”是一种技巧、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人对巧的追求、探索也越来越深。但在老子看来,这种技术上的巧其实是小巧,是真正的拙劣,最多是布局的精巧与矫情的巧,本质上是对自然的破坏,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大巧与小巧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创造状态。一种是人工的,机心的,外在的状态,一种是天工的,自然的,平淡的状态。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老子是尚自然斥人工的,而庄子也丰富了老子这一思想。在庄子看来,“拙”就是从人的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状态的懵懂,从人的欲望回到恬淡无目的,从外在的感官捕捉回归到深心体悟。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巧只是一种工具上的便利,无法解决人们心灵的问题,物质的巧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部。一味地追求巧,只会产生“文明的空荒感”。

庄子提出了技近乎到道的观点,在拙中近于道。庄子认为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之所以有如此的纯熟手段,是放弃机心,走向自然的产物,是养生的产物,不是学技得来的,他的解牛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技”是知识的,工巧的,而非天成。庄子讨论的是如何超越技巧。“极近乎道”的“进”不是说道超越技,而是对技某种程度的提升,是道对技的超越,否弃和消解。通过斋戒其心,物我皆忘,放弃知识的努力,放弃复杂的技术考量,在自然的心灵中合于自然,人们自然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得道的过程,养生的过程,是培植自我生命的内在的融合,而非技术积累的过程。

老子认为,“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只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破坏本性的行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过度沉醉于追求物质、名利的世界里,在色相世界里自得其乐,时间久了,最终迷失自己,丢失本性。但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的充足,或许他们会因此得到虚荣心上的满足,但却无法填满精神的空虚。但我们又无法真正像陶渊明一样,脱离尘世,独善其身,所以,即使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也要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之道,放弃功利的欲望,多读书以陶冶情操,追求一种闲适朴实的生活方式,在这虚华的世界里,默默坚守自己的本性,保留一颗自然纯真的心。

老子的大巧若拙哲学培养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所谓“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拙乃滋养生命之道,而巧乃是对生命的戕害。拙是一种远离纷争之道,是一种闲居之情、生命颐养之情。

第二篇: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摘要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

关键词:审美、美感、表现意象、创造意象

美是真理的显现(《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即对像是存在者。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之美,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究竟是如何显现的?表现意象,主要凭借理智、情感、灵感于一体的创造的想象,理智的基本功能在于存在者的选择与综合;情感的主要功能在于驱动想象去选择与创造意象,发现真理。灵感属于潜意识,是一种缺乏理智支配而受情感和外界环境指使的自由联想,它的基本作用在于蕴蓄、酝酿、涌现真理,它“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美借助理智、情感、灵感以营构一个完整的真理。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怕为而为”的。艺术作品开启一个领域,作品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并且仅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作品之为作品,惟属于作品所开启出来的领域,因此,作品无疑是自立的。尽管如此,作品一词本身已经暗示了作品是一种制成品,作品对于“此在”来说具有切近而显明的物因素,作品的这种现实性是无法回避的。作品是一种制成品,显然只有根据制造过程才能得到把握,这个制造过程就是艺术家的活动。作品有一个本质之源,那就是艺术,同时,作品无可置疑地具有物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结果,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纯粹根据作品本身来规定作品的作品存在,不可能完全切中艺术作品的本源。所以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艺术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也是历史性“此在”的本源。

那么,美在何处?绝对的理性中很难产生美的想像;事实上,情感在更多的时候主宰着我们的感官。但可不可以说纯粹就是不美的呢?显然不能。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象朱光潜先生所举的那个有关松树的例子,我们对于美的观念事实上是模糊的,所谓的条条框框都是主观臆断之结果。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甚至创造能力。不错的,这就是生活。像一条静静的河,映照着天光,闪烁着人格,而艺术--也就是朱先生所谓的美,乃是其源泉所在。无声地流淌,慢慢地行走。于是,我们的精神,才得以汇合与传承为一条更大的河流,通向那个永不触及的远方。

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

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即对像是存在者。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之美,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究竟是如何显现的?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表现意象,主要凭借理智、情感、灵感于一体的创造的想象,理智的基本功能在于存在者的选择与综合;情感的主要功能在于驱动想象去选择与创造意象,发现真理。灵感属于潜意识,是一种缺乏理智支配而受情感和外界环境指使的自由联想,它的基本作用在于蕴蓄、酝酿、涌现真理,它“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美借助理智、情感、灵感以营构一个完整的真理。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怕为而为”的。艺术作品开启一个领域,作品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并且仅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作品之为作品,惟属于作品所开启出来的领域,因此,作品无疑是自立的。尽管如此,作品一词本身已经暗示了作品是一种制成品,作品对于“此在”来说具有切近而显明的物因素,作品的这种现实性是无法回避的。作品是一种制成品,显然只有根据制造过程才能得到把握,这个制造过程就是艺术家的活动。作品有一个本质之源,那就是艺术,同时,作品无可置疑地具有物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结果,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纯粹根据作品本身来规定作品的作品存在,不可能完全切中艺术作品的本源。所以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艺术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也是历史性“此在”的本源。

那么,美在何处?绝对的理性中很难产生美的想像;事实上,情感在更多的时候主宰着我们的感官。但可不可以说纯粹就是不美的呢?显然不能。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象朱光潜先生所举的那个有关松树的例子,我们对于美的观念事实上是模糊的,所谓的条条框框都是主观臆断之结果。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甚至创造能力。不错的,这就是生活。像一条静静的河,映照着天光,闪烁着人格,而艺术--也就是朱先生所谓的美,乃是其源泉所在。无声地流淌,慢慢地行走。于是,我们的精神,才得以汇合与传承为一条更大的河流,通向那个永不触及的远方.参考文献

《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1作者:凌继尧 《奥赛的》(Odusseia,Odyssey, 又译《奥修德记》)作者:荷马

第三篇: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读后感《美学十五讲读后感》。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第四篇: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感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感

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这时候,翻了几次目录,就觉得内容好像很深奥而且无聊,但是,当你真的是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就会发现,其实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它会带你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美。

我觉得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内容简介

作者龚鹏程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各大学。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兼之熟悉西方文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尽管作者抽取了十五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范畴作为切入点,但是就内容而言,既讨论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反思。语言上,论述提纲挈领,又能深入浅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将述史与论辩融为一体,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却能引发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 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一书,要注意作者的思考方式。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不是用现实反观传统,更不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拾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彻彻底底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是一种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试图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通过本书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达到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得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丝敬意与温情的终极目的。

第三部分 书目基本内容

第一讲[体气:感诸万物]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了解审美取向的不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更注重内在,所以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不能用西方标准进行说明,中国实际上是依赖主、客观两方面了解事物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古希腊、古印度多是以人的形体去感知人的性格,注重形体,所以才会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古中国则更注重从才德方面对人进行判断。所以中国既缺乏造像艺术,也认为裸体不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更为关注服饰文化。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忽视身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方式,格外重视心,即人的内在。而心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基督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那样二元对立的,而是主从关系。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所以中国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单纯依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主客观交融的一种状态。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讲人的尊贵,主要是从才德能力上说,希伯来则首先由形体上说。这就是针对人的思维有所不同。因这个思维不同、两大文明的身体思维遂也不同。(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p6)

(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p6-7)

(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p11)

(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p13)

三、思考题

.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礼文肇兴]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对于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往都是依靠西方的模式进行思考。实际上,中国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饮食文化。中国重视饮食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由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特殊性。第一,中国的饮食思维成为儒道诸家思维的传统与习惯。第二,饮食文化的发达导致中国的宗教观是乐生的。从饮食思维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礼而非法。

重点知识解析:

(1)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划分。(p3)作者提出“玉器时代”。“玉器时代”的特殊性在于玉非实用性生产工具,重视玉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表现。玉器在各个时代都受到重视。玉器的制造本身标志着工艺水平的先进。玉的来源多源,表明古代的商贸发达。

(2)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p22)

(3)中国人却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以黄河中游为多。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至迟在商朝时则已开始用箸。„„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p24-25)

(4)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而且缺乏彼岸之向往,„„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招呼死者“魂兮归来”。换言之,一种贵生的、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性格,即本于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p30)

(5)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相信饮食的沟通功能。我们用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鬼神吃了我们的东西,表示它们愿意“福我”。(p31)

(6)礼与法同样是要为人生社会提供一套秩序、规范,让人遵守。但礼不是法。法不论来自习惯还是契约,都是对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但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与义务问题,而是情。(p37)此即所谓礼教,中国人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就从此等生活仪节、饮食进退中见出。(p37)

三、思考题

试证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三讲[男女:人伦渐备]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人伦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来源于古代中国对男女性别的关注。正是因为有了性别意识,使得中国式的思考区别于西方哲学。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男女关系的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人伦礼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于男女关系的重视。而对于男女关系的考察并不能套用西方的理论。根据姓氏的来源和祖先崇拜的缘起,我们可以看到对女性的重视一直遗存于中国传统社会。换言之,男性意识并未控制整个生活领域,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仍然维持着两性架构及性别意识。而这导致了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无性别意识之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重点知识解析:

(1)有了这种礼(嫁娶),人才有父母、兄弟、夫妇、亲戚、上下等各种人伦关系。故婚姻制度亦可说是整个人伦礼制的起源或基础。(p42)

(2)生命的共同性与一体性,由图腾崇拜转移到祖先崇拜身上,祖先崇拜与宗庙制度便产生了。(p45)

(3)纪念始妣生育族人之意,转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媒人神、送子神,出现“送子观音”、“注生娘娘”之类女神,不再只对自己这一族具有意义了。(p50)

(4)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无性别意识,只有在当地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才正在觉醒;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则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区别,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的重大不同。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会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也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人的互动互感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非逻辑与科学。(p53)

三、思考题 注重性别对中国传统哲理思维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第四讲[封建:立此家邦]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封邦建国是周代,即中国传统形成时期最主要的制度。而封邦建国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国家结构,更是宗法制度的表现,是一种道德的反映。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礼的一个最重要作用是敬鬼神,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敬鬼神更注重“德”。而周代围绕着敬鬼神这一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从而形成了周朝的封建体制,使周的君统与宗统的完美结合。

封建来源于血缘,而不同的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起作用的是宗庙,形式是封邦建国。而宗庙更多地表现为道德意义层面上的思想意识。

重点知识解析:

(1)礼,始诸饮食,人伦又肇端于夫妇。由饮食之礼,发展出了其他各种礼;由男女夫妇,又形成了尊卑上下长幼等各种礼文、礼的架构,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包裹人文世界的网络。(p65)

(2)古人之祭祀天地、鬼神、山川等,并不是信这些,乃是因它们能福佑自身。(p67)故从西方超绝的神或人信仰神的感情看,会觉得中国这种宗教态度近乎功利,神能福佑我,我才敬事之,是一种报酬式的宗教态度。(p67)但实际上,人神是互动的,非一主一从,一操控者一被宰制者之关系。也是“崇德报本”的观念。

(3)无论亲族或异宗,凡共祭周之宗庙者,即确定了封建的关系。(p72)(4)天命、宗庙、封建在此连成一体。封建邦国提供甸服与王共祭,透过宗庙,以上达上帝及天地社稷。(p72)

(5)宗庙实质上代表着族群整合的原理法则。这种法则的产生,一方是宇宙天地所命令的,是环境及血缘的力量,一方面又是人类自身团结的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p74)

(6)孝是祭祖的宗教仪式加上一层道德意义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然而透过对“德”的掌握,它可以拓及整个人伦关系与道德指向。(p75)

(7)以宗庙制度为核心的封建体制,足以形成一有秩序的结构,在内实现敬哀忠孝等内容,在外支撑社会组织,作为各种政治社会组织的内部秩序力量与中心根源。(p75)

三、思考题

封邦建国为核心的周代封建制度的思想核心是哪些。

第五讲[道术:内圣外王]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所以礼能够成为传统中国的关注对象,是因为礼具有多重功能,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调试功能。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周代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国人的权力较大,起到制衡作用。而其权力的基础就是礼。礼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词汇,对于礼的理解需要掌握几个方面:一是礼是出于节制人情而产生的,强调“情欲的适当化”。二是礼是规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而礼的一个最主要作用,即沟通天人,构建人与人的关系。正是对礼的重视,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

重点知识解析:

(1)礼是习俗,但非一般之习俗;礼是统治的手段,但又非一般手段,故其他民族、其他时代并未发展出这样一套礼文化体系。礼含有许多进退揖让之仪节,可是又非仪式、礼节而已。礼有规范的意味,但又不是法律式的规范,也不是道德的戒律。(p89)

(2)第一,“礼”是一套制度与文化的架构,是一个整合性的文明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特征。„„第二,“礼”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历经夏商周,礼的基本原则及其社会功能固然在千年间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其内容、结构及适用的范围,则因王朝兴废、社会变迁而发生过多次重大改变。(p89-90)

(3)角色理论从不考虑个性、动机、态度之类问题,而是把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视如演员在舞台剧场上,扮演着某种角色,对该角色亦有其期望与需求。(p95)

(4)在世俗社会生活中,藉由礼来通人我之情;在面向神圣世界时,藉由礼则可以通鬼神而达天地之情。(p97)

(5)在封建体制之礼乐文化中,人与人因亲亲之仁而相联结,彼此相保惠、相教诲、相翼辅,形成的就是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p99)

三、思考题

作为整体的礼的作用包括哪些。

第六讲[天人:通乎神明]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宗教作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影响到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宗教的认识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的分歧。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比较中西方的宗教和神话,二者的区别显然。第一,神人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神是万能的,外在的,与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神和人之间的关系无法超越。第二,命运观的不同。在希腊神话中,命运是前定,无法改变的。中国则强调天人之间的互动,人能发挥自身的自主性,适应或改变天命。第三,正是在这基础上,中国中的人可以自我救赎,而西方的人由于是原罪的,只能自我否定。

重点知识解析:

(1)希腊神话中的神不为人类利益着想,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统治。„„中国不是用神来表示或掌理精神性及理会性职能,而是将之作为人们对古圣先哲创造功业、泽被人群的感念。(p102)

(2)希腊神话中的神,对人起掌管、支配作用。后来自然神学的发展,不但没有改变这种神人关系,反而强化巩固之,建立了一个超强的神。他全知、全能、全善,人只能是他的创造物,永远不可能是神。„„中国为数不多的神话中的神,则被人们用来作为对古圣先哲的感念和追思,缺少了绝对支配性而更具有世俗意义。(p105)

(3)与希腊神话等相比较,中国的“天帝”不拥有高居一切具体事物之上,作为“第一因”那种的支配力。而是,这种支配是神人互动的,人透过修德或敬事,可以知天命,亦可改变帝令;透过占卜,可以与神沟通,趋吉避凶。(p105-106)

(4)一方面,天命对于人具有决定性的主宰效应,因而人必须服从;另一方面,人在必须遵循天命的同时,又可以对于天命产生反馈性的影响,或是积极实现天命,或是导致天命变更。(p107)(5)西欧文明的普遍化主要是通过三种制度或机制:一是社会科学;一是意识型态;一是运动。(p112)

三、思考题

中国和西方的神话或宗教在哪些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七讲[王官:理性的礼制社会]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诸子百家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来源,他们的产生来源于周代的王官之学。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诸子百家之学是本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夏商周的思想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与“周公制礼”的关系尤为密切。而“周公制礼”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宗法制度。一是“周官”的官僚制度。正是这两个层面导致王官之学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两个支柱的崩溃导致周朝的瓦解以及诸子百家局面的形成。

重点知识解析:

(1)宗法制要成立,至少须满足下列七个条件:(1)家长必须拥有政治权力和职位,政治权力和职位不可分割,所以要求继承人的唯一性;(2)一妻多妾或一正妻多媵妾制,在众多儿子中必须区别嫡庶,这就是嫡庶制的必要性;(3)家族分化,所以有姓氏、有大小宗、有丧服制和封建制的必要;(4)宗族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性的组织;(5)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系统,且必须能够对之进行严格与完善的范畴分析;(6)宗族成员的文明程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要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进行宗族活动;(7)宗族必须脱离原始的孤立状态,将自己的发展自觉地纳入等级制国家的整体发展之中。(p120-121)

(2)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它的继承人是固定的;而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妻多妾制,它要考虑姻亲的地位,所以要在众多儿子中确定哪一个具有嫡长子的身份。(p121)

(3)官吏制度或官僚制,依韦伯之见,是属于理性的法制型支配形态,其特征为:(1)有持续不断受规则所约束的行为与正式经营。(2)有明显范围的权限。这包括:①执行因系统分工而分化出来的特定功能的义务;②赋予在职者某些必要的权力;③有明确规定的必要强制手段,以及使用这些强制手段的明确限制。一个根据这种原则而进行经营的组织,就可称为“机关”。(3)各种职位的组织,是依照官职层级制的原则而建立的。(4)节制一个职位行为的原则,包括:①技术性的法规;②规范。但无论如何,这些原则的运用与实践必须有专业的训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适当的专业训练之后,才有资格成为这个组织化团体的一员,才有资格接受正式职位的任命。(5)行政措施、决议和规令都以文字的形式提出及记录。„„见之于文字的资料和官员的持续管理,两者共同构成“办公室”。这是现代任何“有组织行动”的核心焦点。(p122-123)

三、思考题

韦伯所言的官僚制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第八讲[史学:史官与历史意识]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自古就有重史的传统,史官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的支撑力量。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王官之学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史官的存在。而史官所掌管的并不仅是现在历史学科的范畴,而是作为文献保管者的面目出现的。史官能够延续是因为他们的家学传统。而史官的受重视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时间纬度的思考,即以史为鉴。

重点知识解析:

(1)王官之学,均由官吏职掌,而这些职掌的业务知识则存于其所掌理的文书档案。因此古人常说王官之学均由史掌。其实不是由史官所掌,而是王官之学具存于文书档案中,史则是主管文书典册的人。(p129)

(2)周朝平行着两个教育系统:一是学校,贵族子弟„„在学校中习礼乐射御,修成一个贵族子弟所应有的文化教养。这是一个系统,以通识教养教育为主。另一个系统则是家学。贵族往往世袭其职,关于这个职事的知识专业均得自家学,此即“旧法世传之史”的意义。(p140)

三、思考题

试分析古中国与希腊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第九讲[用思:思维模式与方法]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式思维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很多可以用思考方式的差别进行解释。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式的思维与西方哲学是截然不同的,是因为古代中国人更为关注本末、始终、阴阳、中和、系数等概念进行统括。之所以会有这些概念,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思考方法以关系性联系为主。

重点知识解析:

(1)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倾向于对事物作确定的描述,是客观性的说明。我们讲物的本末、事有终始,则重在体会事物内部之关系。(p154-155)

(2)关系性思考,是说一事通常不是孤立的,必与另一事有关,事物也应在关系、关联或脉络中才能被认识。„„这与西方常以定义一事的方式对一物予以定性定位非常不同,强调的是其关系与脉络。(p155-156)

三、思考题

关系性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第十讲[抒情:气感愉悦的世界]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式思维中重视情感,这是古代中国的特点之一。重情感实际上有着深厚的哲学来源,而情感在哲学上的表现也是有诸多层面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哲学的底色是对气的重视。正是因为有了“气”,导致了风、气、声、乐这些概念的出现。而这些概念引发了中国式教育的与众不同。从而导致古代中国对情的重视,以乐作为最终衡量的标准。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最初的国家教育体制,是以盲乐师为中心的非文字传授的诗歌礼乐之教。这些人,不仅是宗教知识的传授者,本身亦是以音声为手段,沟通神人、调节宇宙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圣者。(p166)

(2)一是整个教育之目标,是让人成为有德行的君子人。但这种成德之教,是由感入,而非理入,是以乐音声诗,令人于“兴发感讽”中潜移默化,而非通过理性的讨论、辩难、教诲。„„另一个特点,是成德之教与成乐是合一的。(p173)

(3)显示了中国人一般思想倾向中其实更重视情感。我们说凡事情理法兼顾,做人要有情义、做事不能不合情理、要通情达理,情都在前。(p175)

(4)由情来讲道德,而不是以道德来克制、压抑感情,是周文明的基本型态。„„礼本身就是本乎人情也用以宣达人情的。礼不是理,而是情的适当化。(p178)

三、思考题

中国对情感的重视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一讲[忧患:德业政治的担当]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相对于西方,我们往往认为古代中国是君权至上而无民主的集权国家。然而按照中国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实际上古代中国的君权权力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固然是帝制国家,但是实际上由于天(民)至上的思想存在,君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这一转移过程就是革命。而在西方的思想中,革命思想是被屏斥的。就国家形态而言,中国的“国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国”与“家”的二元相依相斥的关系。

重点知识解析:

(1)整个政权成立的正当性及结构原则,不在血缘,而在天(也就是民,人民群体意志合起来,无法确指,故说为天。(p184)

三、思考题

古代中国是否是一个君权与民权截然不相容的政体?

第十二讲[周公:文化实践的圣王]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述往往及于孔子。实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做了更大贡献的是周公。正是周公确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虽然在地位上不断地下降,但实际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而之所以周公的地位没有在今天被还原,是因为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如轴心时代的讨论实际上是误读中国文化。周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承前启后的文化接续作用。二是中国观的确定者。三是制定礼乐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政治社会体制。

重点知识解析:

(1)除了跨地域共同出现大批哲人外,轴心期还有如下几个特点:(1)轴心期结束了几千年古代文明,前轴心期文化,像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土著文化,其本身规模可能十分宏大,但却没有显示出某种觉醒的意识。与轴心期相比,古老的文化似乎罩上了面纱,人方佛仍未真正苏醒过来。(2)任何未同轴心期获得联系的民族仍保持“原始”状态,继续过着已达几十万年的非历史生活。(3)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花。(p203)

(2)为什么轴心时期能有如此宏大之影响呢?雅斯培说: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三个地区的人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这些信念和教义虽然途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能够在整体内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而超越自己。(p204)

(3)“中国”作为一个相对于“四方”的概念,不只是空间上一在中央,一分列四方,更在于它具价值判断。中国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意义,甚且超越了空间上的意义。(p209-210)

(4)中国人自认为是礼义之邦,中国人在文化意义上强调华夷之辨、对四裔邦国有文化自豪感,而且向来倾向以文化而非以政治体统治辖区来界定中国等,都与周公确定中国这个概念有关。(p210)

三、思考题

周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第十三讲[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我们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根源实际上是以孟德斯鸠为主的欧洲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丑化的,近代知识分子不加选择地借用导致我们今天对传统中国的破坏和疏离。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欧洲知识分子对传统中国的描述充满了荒谬和想象的意象。这种想象的根源就是为了将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作为对立面,书写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充满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为了凸显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专制的、停滞的社会。

尽管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充满了不实和曲解,但是他却深刻地影响到了欧洲中国观。1748年的《论法的精神》成为欧洲中国观的一个转折点,从被赞美的对象变为被贬斥的对象。其后包括黑格尔在内对中国的论述都不出其藩篱。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国观却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批评专制的武器,从而进一步使得传统中国妖魔化。这最终导致包括中国人自己在内的今天对传统中国的摒弃。而实际上他们对传统的描述是不堪一击的。但是我们却仍在坚信不疑地接受。

重点知识解析:

(1)(君主立宪派、革命派的眼中),孟德斯鸠以中国为东方专制主义之代表的论述,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人诠释中国古代及清末民初当时存在的社会的典范。(p256)

三、思考题

对传统中国的丑化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如何蔓延开来。

第十四讲[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华法系作为罗马法相对的产物,充满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正是由于孟德斯鸠的恶劣影响,西方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也出现了扭曲,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中国文化重人治,西方文化重法治。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对中国法律的认识都是误读的。从中国法律的性质,到中国法律的应用情况上,西方人的认识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偏差很远。

重点知识解析:

(1)这些在传统中国属于基本常识的东西,对西方人或现代中国人来说,或许反而最难理解,而我们要解释起来也很费劲。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无奈。(p291)

三、思考题 作者对中华法系的申辩是否是完全正确的。

第十五讲[华夏文明的异化与再生]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实际上一直在不断变动之中。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随着变化必将对西方文明笼罩世界的今天产生新的变体,对世界产生新的作用。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中国历史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大致上可以说分为三种,一种是进化,即文学体裁上的革新。一种是变化,即唐宋变革说。一种是异化,即五四以来的变革。而正是异化导致了今日中国的诸多问题。今日的中国处处都在采取西方的标准和思考方式看待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被摒弃和批评的对象。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尽管一直被排斥,但是它的顽强生命力一直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与现代中国社会在碰撞中变化。而在新时期以新的面貌出现的传统中国文化必然对今日的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点知识解析:

三、思考题

中国传统如何与现代中国社会进行接轨。

下载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

    读中国智慧有感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

    读《中国智慧》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内容概要:本书是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开卷有益。 自拜读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后,间或于闲时思及书中所言所语,自问非文史或哲学系的科班出身,因之所思所及自难深远、穿透。然而,能据之......

    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

    从形象到理论的美学阐释 ——《美学十五讲》授课有感 王美艳 (株洲工学院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412008) 摘要:《美学十五讲》这本教材自面世以来,在教育界引起重大反响,受到教师和......

    读《美学散步 》有感(共五则)

    读《美学散步》-读后感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任何一......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摘抄笔记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1版。 P210:1987年12月在长沙讨论中国近代文化的会上,„„(有图片) P212:《因袭—规抚—创获: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论纲》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