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
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摘要:《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解读中国和中国人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切实地描述了国人生活的细节,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人的著作。林语堂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本书写得非常美妙,思维和语言很现代,语气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可誉为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关键字: 中国文化、衣、食、住、行
正文 : 古老的中国,凭借着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其地大物博的特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五千年的文明,有许许多多的辉煌历史,然而,今天的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个古老的母亲。
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漫谈一下,我眼中的中国。
衣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纺织,人们便可以穿上用来遮羞蔽体的衣裳,其实,衣服的作用不限于此。而相比英语中的cloth,中国的“衣”可是内涵丰富啊。以下就谈谈衣服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俗话说,人靠衣装,树靠皮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件普通的衣服,代表的是两千年的森严等级厚重的历史。黄帝的正装龙袍,是黄色的,这也是只有皇族才可以穿的,庶人如果敢穿着黄色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便会遭到满门抄斩,冠以大不敬的罪名。文武百官的服装也是严格按照等级地位来制作的,普通人只能穿粗布衣裳,在封建社会里,国家为了重农抑商,甚至对商人的穿衣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面,衣服虽然还是作为地位的象征,可是它的适用人群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一些商贾巨富们,穿着笔直的名牌西装,锃亮的皮鞋,显示着自己的气派不凡,许多富二代和官二代们也喜欢在公开的场合,摆弄自己的阿玛尼和随身带着的爱马仕,结果被许多网友拍到照片,上传到了网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结果导致了自己老爹的官位的岌岌可危,原因就在于炫富。
当前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之后,平复差距的不断扩大化,导致实惠矛盾的激化,当前的社会需要变革,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食
西高东低的地理位置,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使得中国社会的各地人文风貌和地理风貌数不胜数,南北跨纬度近50度,长江和黄河横跨在广大的土地上,哺育着中华儿女。由于气候和环境不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千奇百怪。“山珍海味”这个成语就是典型的代表。在饮食这个领域,人们最熟悉的还要属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这八大菜系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徽菜。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虽民间关于菜系之首的争论颇多,但多为义气之言,并无从考稽。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
徽州主要有两百多个品种,风味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很少爆、炒,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鳖”、“黄山炖鸽”、“腌鲜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
据《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曾问学士汪藻何为“歙味”?汪藻即吟梅圣俞的诗句“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回答。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当然,其他七大菜系也是闻名天下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身经历一下,毕竟“民以食为天”。
住
由于南北方的地理差距较大,各地的住宅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北方的房屋多厚墙,且房顶的坡度较小,因为北方冬季气候严寒,且阴雨天少,南方则相反。气候湿热的南方,屋顶的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而且在一些山区,人们为了避免被野兽骚扰,常常建造了一些高脚屋。不过中国在房屋的建筑上,最大的恶果就是导致了森林的毁灭,现在的中国,原始森林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残存的小片,苟延残喘在西南的热带雨林里,亟须拯救。中国的房屋多采用木制的材料,直接导致了大量树木遭砍伐,而且木制的房屋不够坚固,且容易受白蚁和火灾的毁灭。早在封建社会,圣明的统治者们就倡导过保护森林。
相比于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物,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等,历经了几千年,依然傲立在那里,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采用的是石制的材料,任凭风吹雨打,仍然本色不改,岁月在它们身上划下无数刀痕,它们也不为所动。即使年代较近的,像英国议会大楼,巴黎的卢浮宫,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无损。
我们的建筑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色》里面介绍的也很详细。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
所谓派别。其结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飞檐这一标志性的特点,可谓是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特点,现在的一些复古的建筑中,尤其像是一些池塘边用于休息的小亭,运用飞檐的建筑特点,效果十分显著。
中国的建筑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并且不断创新。
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我国造车开始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并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与蚩尤大战于琢鹿之野。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不仅甲骨文、金文、陶文中已出现有大量的“车”字,而且还在殷商遗址中发现了一辆四匹马驾的战车遗迹。文字是实物的反映,而从有车发展到四匹马驾的战车,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断定,我国在殷代以前就早已有了车。人们最初发明的车靠人力拖拉,车轮用木头制成,很不坚固,再加上路面也很不平坦,所以,车行并不顺利。但不管怎么说,货物的搬运事实上因此方便了许多,效率也成倍地增长。动物的驯化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类交通从此告别了纯粹人力的时代。最初,人们直接以牛、马等驮物、代步,这可能是畜力的最早应用。后来,畜力逐渐被用来拖拉车辆,牛车、马车便就此出现了。古人进京赶考,富家子弟可以乘坐马车,而寒门子弟只得步行,往往是来回数月之久,牛,马,驴等家畜是最好的交通动力。当然这是在北方,南方因为水系较多,所以,航运较发达,人们出行多用船。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之后,下令打通战国时期留下的路障、城堑等,大力发展车马驿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陆路车马交通网。据说到唐代时,我国的陆路交通于线已经达到了五万华里。
中国文化中最简单的不过就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不过,这四个字包含的却是古人无尽的智慧,虽然有着浓厚的封建烙印,但我们仍然要加以批判性的继承,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a参考文献:○《中国建筑的特点》 作者 梁思成
第二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学贯彻始终,这正是我喜欢的,便作为囊中物一直携带品读。周易的启示 说到《周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八卦,没错,现在很多人迷信的风水八卦的确出自这本古老的书籍。还有我们常用的口头禅“你怎么变卦了?”也是从这儿来的。但这只是其一,《周易》其实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昆仑山,万水之源。它试图以最简约的系统解释最纷繁的世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大成之卦)——这就是《周易》“可爱的野心。”我这么个凡夫俗子自然是读不懂《周易》的,但看了易中天的解说,恍然大悟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原来从来没有废弃过。阴阳相生相克也好,忧患意识也好,变革与中庸也罢,无不闪耀着文化瑰宝的光芒,甚至连“九五之尊”这个后人冠以帝王的称号都是从卦辞上衍伸而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在《周易》身上再合适不过 了,哲学家读出了变革,史学家读出了忧患,儒学家读出了中庸,科学家读出了理性,阴阳家读出了风水------当之无愧的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中庸的原则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仁;治学——乐;做事——权。“权”是权益、权变。有经有权谓之中庸。“经”就是不变,“权”就是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庸之道就成为我们民族的正统思想,它延伸到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处。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庸思想最典型的处世哲学。我们现在提到中庸,多少带有贬义,老好人啊,和稀泥啊,没原则呀------其实都是对中庸本质的误解。中是不走极端,庸是不唱高调,所谓守住底线,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灵活权变,切实可行谓之中庸。兵家的思考 从来都认为战争是残酷无比的,没想到还有如此彬彬有礼的战争,“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炎黄时代是不开化的,自然就是群殴、乱打一气。到了春秋,那规则可大了,日出以后集合打仗,打完以后吃早饭,最长也就打到日落收兵。地点只在边疆(疆场就是这样来的)。礼仪特讲究,“列阵如球赛,宣战如请客,格斗如竞技”,彬彬有礼,绝不越雷池一步。游戏规则也多:一是不斩来使,二是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摆好,不能击鼓进军),三是不重伤(重复受伤,即对方受伤了不能再打,无论伤在哪),四是不擒二毛(头发花白之人),五是不逐北(原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敌人打败了逃跑不能追,要追也以五十步为限,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了,不必跑一百步。)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晋楚作战,晋国军队逃跑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楚国军队追上来了,就教他们怎么办,教 了两次,晋车跑掉了,然后晋国逃兵一边跑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逃跑的事很内行嘛!你说,有这么可爱的战争吗? 当然有,但仅限于春秋时期,到春秋末期就逐渐变味啦,战国就简直无底线了,将“兵不厌诈”用”到了极致,也将残酷用到了极限。孙子是一个“战争经济学家”,对利弊权衡得十分精到,于是提出慎战和善战,战争不是儿戏,“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可随便用兵。理性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是《孙子兵法》的本性。战争不是慈善事业,更不是游戏,没有规则诚信可言,所谓道德诚信,那是留给太平盛世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充满理性的孙子是早就认识到了的。老子的方法 孙子讲用兵,老子讲做人,只是老子的人道常常被兵家借鉴,因此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兵书,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老子的出发点还是做人。所谓“上善若水”,因为“水”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德若谷”,兼收并蓄,虚怀若谷的包容才是最伟大和崇高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正话反说,祸福相依。老子永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难怪古代皇家都自称“孤、寡、哀家”,看来老子的影响力是扎了根的。《周易》讲变革,老子喜欢不变,孔子讲中庸,老子喜欢否定,韩非讲斗争,老子喜欢转化。所谓“无为而治”既可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是“无为而无以为”。总之,人往低处走,一切就OK。魏晋的风度 魏晋人的肆意洒脱是很多文人墨客追求的,我也心向往之,看了这一节,再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看一遍,却原来荒诞与洒脱背后,正是古人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魏晋人活得率真而高雅。在我们凡夫俗子看来,那样的崇尚和追求是 高不可及的。
第三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
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的本意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不走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读毕,深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第四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中国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
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一词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来,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享受中庸,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永不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
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虽然易中天的这本《中国智慧》对许多学派的思想方面解读得并不算特别全面,但是作为一本国学入门的书是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思想有所了解的。
第五篇:中国人的智慧有感
英语135 赵雪玲 2013013417
我读《中国人的智慧》
林语堂先生用寥寥数语,将中国人的性格,品性,勾勒于纸上,简单明了。郁达夫对林语堂的评论是:“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我们也可以在书中体味到,他对中国人的智慧的德性,总是开门见山,毫不避讳。他的幽默,乐观,或许与当时的时局显得格格不入,正是他的这种大智若愚的才发现了尘世中的天堂,他亦严亦慈,智慧却又不失俏皮轻松的风格,使得困苦的生活也多了些欢喜自在。
在林先生看来中国有三个劣根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将中国人的性格描述为:圆熟、忍耐、含蓄、和平、知足、幽默、保守…几个形容词就将中国人的性格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出来。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品性使中国人失却思维与行动能力,也正是这些性格,才使得了中华民族历久不衰。这样的性格,在民族危亡之际,也定了民族的出路。
他自己也说“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底,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缺乏社会纪律之习惯,为中华民族之最大致命伤”“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庭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他这样说也不无全无道理。
中国人的聪明,体现在他们以和为贵性格,无疑是社会和谐的良药。他们不争不抢,给统治者省去了不小的压力。他们知足常乐,因而又使得他们缺少革新欲,因循守旧的思想,才使得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公众精神,各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这也不能说冷漠,而是在那个缺乏公民权利和法律保障的时代,谁又会冒着风险去管别人家的事呢?同时没有法律的约束,使得中国人在人情上格外看重,他们于事于人,必与情理二字挂钩,无论在逻辑上通于不通,合人情,通情理才是对的。书中说,他们服务于自己的家族,而不是整个社会,他们希望社会上有出头的人,但却不希望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家族中。人们在自己家族互帮互助,对外界则是冷淡消极的态度。如果家族中一个人升职发财,必然会给他的家族的带去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广交能人,为的是就是在某个时候有用武之地。由此看来,中国现在的顽疾由来已久,一朝一夕不能摒除,未免让人有些无奈。中国的体制根植于家族制度,这样必然导致体制的落后,徇私舞弊,人情为重,官僚主义也就产生了,权重位高者都有特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到底,当时中国的体制就是人治,面情,命运,恩惠,构成了举贤任能的标准,缺乏完善的法制体系,民族意识的薄弱,不利于共和政体的建立。中国人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觉得他们不需要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真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林语堂先生想间接告诉人们,救国还是要从根本出发,改变人的思维想法,不得不感慨他的睿智。他的不温不火的数语,总能于无形中激起千层浪。当所有人都挣扎在国仇家恨的时候,林语堂却早已开始了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健全的人生意识,对比始终存在的各种批评,生硬无感情的美,与为了公义而不惜凶狠,形式主义地打着礼貌的旗号而缺乏内在的尊重的种种社会现象,他的眼界是如此广阔。
然而中国人也正是因为这种聪明的性格延续了数千年,不争不抢,得之坦然,顺其自然,一种温和的性格。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也是中国人难得可贵的品质,与西方粗犷相比中国人就显得成熟,中国人超然物外性格,随遇而安,淡淡品性,只旁观,不评论,心中自有定准。对待事情也是无可无不可的无谓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不过这也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他们温润的性格,不冲动,仔细斟酌,才下决定。“一种最好的文化不是过于外在化、狭隘化、功利化的,而是心灵的广大。”中国人正是如此的心灵广大。
追其根源,都是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全书以孔子和老子为线,贯穿全书。道家就对人类冲突争夺的狂妄心机表示讥讽,进而衍生出中国人的另一性格俏皮,也是一种圆熟,让你恼,却也说不得骂不得,而且也没什么错。它消极的处世态度,在乱世中尤为体现,老子认为人生苦短,何必计较那些如云烟般的名利,人应该自由而无为,顺其自然。孔子的思想强调“入世”,他认为人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变革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家有一种大济天下的灵魂,它们就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存在一样,它主张仁爱,知礼,求知,着重培养中国人以礼待人的温润的性格,使得中国人无论在学识还是在为人上都是一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就是在这些思想的杂糅相融、共同磨砺下,造就了中庸之道。也正是中庸之道才造成了中国人性格的复杂性。倘与西方人相比,由此角度可见一斑。即使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仍然根植于社会大众的价值理念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行为的原因吧。不过有研究说,林语堂先生更倾向于老子的角度,因为庄子的洒脱似乎更接近中国人的内心特质。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生存状态:生命在本质上太微不足道,那么人们就应该创造一种快乐的人生观,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成为自己的主人。林语堂倡导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观: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也是这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如此的中国人。“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什么样的心灵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介绍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人的整体性格与理想上,使西方人能够真正了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到的:“我们不喜欢在球场上奔驰交突去争逐一个皮球,却喜欢闲步柳堤之上与鸣乌游鱼为伴;我们实在没有探险北极或测量喜马拉雅山的野心,只求安安顿顿地待在家中,以享人生之乐。”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评价说“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林语堂先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人的著作,同时这也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林语堂先生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借助几千年的文化,向外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