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让智慧引领人生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对我来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第二篇: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
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当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电视剧当中看到的有很多还是儒家思想的反应。比如今年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及最近的《新还珠格格》,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对于婚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清入关以来还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像中国古代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于评论这部大师的书籍,所以就此搁笔。想想这种大师的书应该是无数人拜读过,在网上发现了这篇名叫淡泊之訫的网友写的读书感悟感觉写得还不错,转载过来以学习之。本来向想写一下,发现只能写一些皮毛,这种表面功夫的文章写了并没有多大意义。转载之文的作者应该是哲学或者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就是年长的一位朋友,他的认知要比我们这些初读者深刻许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这本书和下面这篇文章,不过可能会头痛,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其运用材料之广、考证之详、分析之精,向为称道。此书初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名学者陈寅恪。金岳霖对之都有很高的评价。作为该书上、下卷的审查人,陈寅恪认为此书为清华丛书中的一个‚美备的著作‛,誉之为‚实今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主要理由如下:一,此书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客观地整理了中国哲学史;二,作者冯友兰‚有史学之通识,纵贯之眼光‛,发现了真、伪材料的各自价值;三,该书下卷‚取西洋哲学之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成系统而多见‛;四,全书取材谨严、精审,持论精(正)确。(1)该书的另一主要审查人金岳霖,有其自己的哲学史观,主张‚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是成见‛。他认为哲学既离不开成见,若再以一种成见去形容其他成见,写出来的书无论从别的观点看其价值如何,总不会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以此哲学史观为指导,金岳霖指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冯友兰的态度是‚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但他没有以一种哲学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
(2)并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作了比较,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适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3)因胡著是根据于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金先生的态度。
粗略翻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印象最深的是先生采取的‚释古‛、‚同情‛的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
冯友兰认为清末以来的史学家研究史学的态度共有三种:信古、疑古、释古。这又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黑格尔谓历史进化经常经‚正‛、‚反‛、‚合‛三阶段。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4)他将信古理解为‚正‛,疑古理解为‚反‛,释古理解为‚合‛。信古即认为凡古书所说的都是真的,对之应信之无疑。疑古则相反,它推翻了信古对古书的信念,以为古书所记载的,大多是不可信的。信古迷信权威,疑古抹杀一切。而释古既不像信古尽信古书,也不像疑古全然推翻古典文献。认为古典文献虽然不可全信,然而人们可以凭借它来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真相。冯友兰基于对信古合疑古两种治史态度的反思、批判,采取了释古的态度,并且试图对信古和疑古作一辩证的综合。按照他的理解,‚释古便是这两种态度的折衷,这种史比较有科学精神的。‛(5)他也明确地表示,他在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史‚释古的态度‛。这种释古的态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向可疑与可信的各方面探讨,兼有疑古和信古的两种精神‛(6)‚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7)这种态度,既批判了信古派迷信古书的教条陋习,又纠正了疑古派无据而疑的怀疑主义倾向,也正是这一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与‚释古的态度‛相一致,‚同情的了解‛也是冯友兰在梳理中国哲学史时所采取的基本心态。在他看来,‚同情的了解‛即指‚一个好的哲学史家,在讲那一家哲学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一家的立场,把它底思想用同情的态度重想一遍,然后不增不减地加以叙述。‛(8)他认为‚同情的了解‛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治学心态。这种心态要求哲学史家站在古代哲人的立场上,通过思考发现古人在想什么、说什么,侧重把握其思想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看其是否有所见,是否能自圆其说。如古人确有所见,确有一贯的系统,就是对哲学有贡献。
陈寅恪在冯著《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故而,在他看来,‚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附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9)
基于释古的态度和同情的态度,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运用了多样、系统的研究方法。如注重史料的搜集和审查;注意围绕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叙述条理性强,极为清晰。而于诸多方法中,他比较重视宋学的方法与阐明的方法。
冯友兰认为,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有汉学的方法和宋学的方法之分。汉学的方法主要时解释文字,注重考证和训诂;宋学的方法正好相反,不注重文字的考证、训诂,而注重对文字所表示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在哲学史研究中,宋学的方法优于汉学的方法。这是因为从研究哲学史的角度看,如果只懂得以前哲学家的著作的语言文字而不能了解、体会其义理,那就不能写出符合哲学史本来面目的哲学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既重文字和考证训诂,又特别重视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他说:‚吾非历史学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10)正因为如此,此书才成为一部逼近哲学家的思想,发掘中国哲学本质的名著。
比较而言,冯友兰认为胡适则是用汉学的方法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因而该书既有汉学的长处又有汉学的短处。长处是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比较详细,短处在于处理文字所表示的义理方面,胡著对之的了解、体会比较肤浅,没有得到古人的真谛。事实上,胡著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较多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了解不够,体会不深,讲得不透不细。
另外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还比较多地运用了阐明的方法。他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近50年间中国学术界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相合关系的理解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戊戌变法时期,以旧文化理解、评论新文化,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文化批判、理解旧文化,致力于找出东西文化的不同点,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和胡适;三,当今(指20世纪30年代),此时期致力于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点,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他说:‚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东西文化的相互阐明,而不是它们的相互批评,应该看到这两种文化都说明了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人性的共同原则,所以东西文化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在哲学专著里,也应该看到同一种精神,我们比较和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为了判断孰是孰非,而只是注意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11)冯友兰认为他的《中国哲学史》就是‚用欧洲的逻辑和清晰的思维来阐明‛中国哲学思想的。他的《中国哲学史》成功地完成了他所希望看到的事。他用逻辑的方法阐明、梳理了中国哲学史。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新多解。‛(12)
《中国哲学史》全书从哲学观讲到哲学史,区分‚客观的历史‛和‚写的历史‛,并于其中诠释东西文化的差别,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新创的观点,产生了极大影响。读《中国哲学史》,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思想的触动,及这种触动带来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改变。
注释:
(1)、(9)、(12)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三》
(2)、(3)参见金岳霖《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一》
(5)、(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1卷
(7)、(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二》
(8)、(1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4卷
第三篇:读智慧引领幸福有感
读《智慧引领幸福》有感
12170801朱永翔
幸福指数可以说是当下中国讨论最火爆的一个词汇之一。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其自身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当然也就不一样。
《智慧引领幸福》是周国平从价值观角度叩问幸福的一本最新散文集。全书通过十一辑百十篇的文章幸福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结合哲学上对幸福的理解,加上自己的体悟,作者认为: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做到这两点就是好,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人们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有些人弄反了幸福与其他事情的重要性的顺序,于是乎做出南辕北辙的荒唐事。
很多人无法参透幸福的来源,所以他们将幸福定义为物质与欲望得到满足。而在精神方面的财富却是相当贫乏,价值理念的异化指导他们过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疲惫生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近乎疯狂,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尊严。或许在表面上他们是风光的,但在其内心深处一定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也可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成了被欲望操控的行尸走肉,很多人忘记自己当初的理想与豪情,走着看似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实际却越来越远的路。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我们才能够在上亿年的历史长河中立足于生物界的顶端,我们为什么要具有思想?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类似于野兽般低级的欲望,那人又和野兽有何区别?我觉得我之所以具有思想,是为了让我们的满足于安逸,能为我们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一个途径从而更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探索幸福的路上,本书向读者分享了作者对生命、自然、财富、成功、友谊、快乐、爱、做人做事,甚至与幸福相对的孤独、苦难等主题的思考,倡导人们珍惜简单的平凡的生活,注重丰富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对于今天疲于生活、为名利所累的现代人,如同一股股清泉,抚慰着心灵,指引着人生方向。
个人认为获取幸福,生命的单纯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幸福的最终达成要看精神的感受,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主要指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儿,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才是能带来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
二是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质,主要是指自我的充实。内在生活的丰富,爱的体验和能力,这些都是自己身上的快乐的源泉。
三是具有良好的灵魂品质,主要指善良高贵的品德,真诚的信仰。这是做人的最高的幸福。
幸福之难在于生命单纯之难和精神丰富之难。生命的单纯绝不是贫乏枯燥,它是指一种清晰明了的状态。要维持这种状态,需要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人生有一种透悟的认识。从精神的三个方面表现看,首先要有先天的禀赋和资质,另外还要凭后天的修养和提升,两全者少之又少。由此见,幸福的魅力并不在获取后的享受与满足,而在于追求道路上的期冀和愉悦。
如果世人都能真正做到清楚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
能够去努力追求,多一些淡然。那么我相信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一定会很高!
第四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学贯彻始终,这正是我喜欢的,便作为囊中物一直携带品读。周易的启示 说到《周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八卦,没错,现在很多人迷信的风水八卦的确出自这本古老的书籍。还有我们常用的口头禅“你怎么变卦了?”也是从这儿来的。但这只是其一,《周易》其实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昆仑山,万水之源。它试图以最简约的系统解释最纷繁的世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大成之卦)——这就是《周易》“可爱的野心。”我这么个凡夫俗子自然是读不懂《周易》的,但看了易中天的解说,恍然大悟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原来从来没有废弃过。阴阳相生相克也好,忧患意识也好,变革与中庸也罢,无不闪耀着文化瑰宝的光芒,甚至连“九五之尊”这个后人冠以帝王的称号都是从卦辞上衍伸而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在《周易》身上再合适不过 了,哲学家读出了变革,史学家读出了忧患,儒学家读出了中庸,科学家读出了理性,阴阳家读出了风水------当之无愧的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中庸的原则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仁;治学——乐;做事——权。“权”是权益、权变。有经有权谓之中庸。“经”就是不变,“权”就是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庸之道就成为我们民族的正统思想,它延伸到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处。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庸思想最典型的处世哲学。我们现在提到中庸,多少带有贬义,老好人啊,和稀泥啊,没原则呀------其实都是对中庸本质的误解。中是不走极端,庸是不唱高调,所谓守住底线,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灵活权变,切实可行谓之中庸。兵家的思考 从来都认为战争是残酷无比的,没想到还有如此彬彬有礼的战争,“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炎黄时代是不开化的,自然就是群殴、乱打一气。到了春秋,那规则可大了,日出以后集合打仗,打完以后吃早饭,最长也就打到日落收兵。地点只在边疆(疆场就是这样来的)。礼仪特讲究,“列阵如球赛,宣战如请客,格斗如竞技”,彬彬有礼,绝不越雷池一步。游戏规则也多:一是不斩来使,二是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摆好,不能击鼓进军),三是不重伤(重复受伤,即对方受伤了不能再打,无论伤在哪),四是不擒二毛(头发花白之人),五是不逐北(原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敌人打败了逃跑不能追,要追也以五十步为限,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了,不必跑一百步。)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晋楚作战,晋国军队逃跑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楚国军队追上来了,就教他们怎么办,教 了两次,晋车跑掉了,然后晋国逃兵一边跑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逃跑的事很内行嘛!你说,有这么可爱的战争吗? 当然有,但仅限于春秋时期,到春秋末期就逐渐变味啦,战国就简直无底线了,将“兵不厌诈”用”到了极致,也将残酷用到了极限。孙子是一个“战争经济学家”,对利弊权衡得十分精到,于是提出慎战和善战,战争不是儿戏,“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可随便用兵。理性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是《孙子兵法》的本性。战争不是慈善事业,更不是游戏,没有规则诚信可言,所谓道德诚信,那是留给太平盛世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充满理性的孙子是早就认识到了的。老子的方法 孙子讲用兵,老子讲做人,只是老子的人道常常被兵家借鉴,因此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兵书,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老子的出发点还是做人。所谓“上善若水”,因为“水”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德若谷”,兼收并蓄,虚怀若谷的包容才是最伟大和崇高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正话反说,祸福相依。老子永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难怪古代皇家都自称“孤、寡、哀家”,看来老子的影响力是扎了根的。《周易》讲变革,老子喜欢不变,孔子讲中庸,老子喜欢否定,韩非讲斗争,老子喜欢转化。所谓“无为而治”既可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是“无为而无以为”。总之,人往低处走,一切就OK。魏晋的风度 魏晋人的肆意洒脱是很多文人墨客追求的,我也心向往之,看了这一节,再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看一遍,却原来荒诞与洒脱背后,正是古人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魏晋人活得率真而高雅。在我们凡夫俗子看来,那样的崇尚和追求是 高不可及的。
第五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
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的本意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不走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读毕,深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