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高宁体制内创业
宁高宁体制内创业:我买网不只卖“中粮”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好投网
发表时间:2010年03月04日
既要为中粮产品增加一个B2C出口,又要做独立的电子商务网站,我买网能否成功调和这两种使命?
“我买”凶猛。
这家在2009年8月上线运营的食品商务网站,几乎没有经过小心翼翼的试水,一出手就涵盖了休闲零食、饼干蛋糕、果汁饮料等1000多种商品;其广告在虚拟世界横冲直闯,还“牛气”地暗示:不是任何一种食品都有资格成为它的供货商。
赵平原一点都不凶猛。
作为“我买网”的管理者,他不像常见的互联网创业人士,更像国企标准职业经理人,严谨、内敛,偶尔会提醒你,谁才是真正的老板—自然是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对中粮这个资产规模过千亿的巨无霸来说,我买网并非是个心血来潮的玩具,它有双重使命。中粮既希望它能成为最灵敏的神经末梢,为集团力推的全产业链增加一个大出口,又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开拓出一片蓝海。
两种希望都很美妙,可之间也不乏矛盾。能否明确定位、能否调和两个使命,将决定出身名门的我买网能长多大。专业食品商务网站在国内还未成气候,中粮此举无疑具有冒险成分。
体制内创业
我买网是集团战略与部门战略碰撞的产物。
宁高宁“空降”中粮后,为鼓励产品创新,特地成立了一个研发部。在以贸易起家的中粮,此部门过去并不存在。2006年,赵平原从福临门食用油销售部门调回总部,到这个新部门就职。
不久,研发部更名为“创新与品牌管理部”,对外称为中粮创新食品有限公司,赵平原任总经理。集团为中粮创新注资一个亿,负责孵化新业务,既有悦活果汁、福临门调味酱这样的产品创新,也有我买网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
即使没有我买网,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也需要销售平台配合。简而言之,中粮的全产业链就是“从地头到餐桌”,离消费者近一点儿、更近一点儿。走进传统超市,“中粮系”不同产品按类别分散在不同货架,难以令消费者对集团品牌产生联想。
“如果我们有统一的品牌、统一的渠道,在物流贸易环节有更前沿的商业模式,那全产业链食品企业模式就具备了很好的实现基础。”全产业链酝酿期,宁高宁就为此大费脑筋。
2008年10月,赵平原提出自建B2C网站的想法。他的判断不但基于内部需求,也考虑到淘宝、当当等把网购的“麻袋口”撑开了,外部物流与支付手段都日趋完善,80后、90后已培植起新的购物习惯。
赵平原和同事向宁高宁汇报,宁仅就预算与团队组建提了几个具体问题,他的态度简单明了:这个思路是对的,你们就往前进吧。
我买网筹建过程中,赵平原触了一次网,将“悦活”果汁植入“开心网”。线上,白领们趁老板不注意辛辛苦苦偷果子,自制果汁;线下,只用了两个月,悦活品牌认知率就从“0”提升到可以挑战汇源,这令赵对我买网信心陡增。
2009年8月,我买网上线,首页看起来有几分像当当。与四处寻找投资的创业项目不同,它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赵平原没有透露母公司拨了多少粮饷,只是说“一路绿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买网的采购团队独立运作,集团内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长城干红等业务单元作为内部供应商,在促销策略和折扣方面提供一定优惠。
前期公司争论的焦点,并非是如何获得内部资源支持,而是应该将我买网视为中粮产品的一个销售渠道,还是要把它打造为一个食品B2C巨头。
“最开始,我们也想过把它做成以中粮产品为主的一个直销平台。”赵平原说,但很快发现,如果仅卖中粮产品,消费者选择的面会很窄,难以产生黏合度。
这也是宁高宁思考最多的一点,他曾经管理过华润超市,深知产品的丰富度对零售终端的影响,觉得“如果只有中粮的产品可能不够”。
上线之初,或许是为了平衡不同意见,我买网采用了略显折衷的策略。分步走,第一阶段中粮产品所占比例较大,之后逐渐稀释,到2010年初,仅占总量五分之二左右。最初将商品分为“中粮制造”和“中粮优选”两大类,以区分血统,如今打开首页,已没有如此明显的分类标志。
不过,中粮的产品还是开设了专区,而且在推广中有所倾斜。
“2009年主要是为了把系统跑顺,没有大张旗鼓地做,考虑更多的还是作为中粮的一个阵地。”赵平原思索着说,“按照我们最新的定位,将来肯定会做成一个专业购物网站。”
背靠大集团的优势显而易见,我买网的推广是全产业链整合营销的一部分,其它品牌做宣传时,会将我买网也带上。在北京,几乎有中粮标志的地方就会出现一行我买网的网址,悦活在“开心网”做活动,也会有一个我买网链接。集团还为其买了Google Adwords,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中粮”,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我买网。
在与外部供货商谈判时,我买网也多了几分底气。一家匿名的膨化食品生产商向本刊透露,中粮采购经理往往先讲食品类电子商务网站的趋势,然后谈我买网的商业计划,描述未来的巨大前景,并且暗示,几年之后再谈合作的话,或许待遇就不一样了。我买网长大后,就不是这个谈法,可能各种费用一点也不会少,最明智的方案就是现在与它一起成长。“如果其它上线还不足半年的网站和我这么说,我肯定觉得这是在用大话„拍‟我,可他们这么说,我还真不敢当成耳旁风。”该人士笑着说。
赵平原承认,对B2C网站而言,起步时销售量有限,通常情况下供货商比较强势,很难给网站提供太多支持。不过,外部供应商看到它是中粮的全资子公司,也愿意来合作。
亦敌亦友
在食品这个细分市场里,我买网没有足够强大的对手。
国内比较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如当当或京东商城,前者偏重书籍音像,后者偏重电子消费品,几乎没有食品。“红孩子网上商城”也有一部分母婴食品,但传统食品品类较少。
淘宝网上的食品交易量最大,可是渠道分散,赵平原认为“属于小打小闹那种,谁有进货渠道,就弄点东西在那儿卖”。
他将之前的食品网购,评价为停留在批发市场阶段,“早年批发市场火,但慢慢逐渐萎缩,因为大超市全起来了,后者有一站式信誉,价格实惠,品质有保障”。他觉得大超市会取代批发市场,这一幕在食品网购也会上演,规模化与专业化运作会击败零敲碎打的游击战。
别人不愿意专心做食品网购,是因为这不仅是块大蛋糕,也是块烫手山芋。
我买网启动前,中粮创新曾做过一个调查,主题是网购人群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毫无悬念:质量。
相对于其它产品,食品的质量更为敏感,毕竟它是入口的。而且近两年在国内,食品安全从来都不是一个令人放心的话题。如果将食品作为网站唯一业务,几乎等同于跨入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难以培养消费者的信任,另一方面苦心积累的商誉又很容易被摧毁。
中粮的央企背景无疑能为我买网的形象加分,而全产业链也可为控制食品安全加几道安全阀。“过去没有人从小麦做到方便面,可历史赋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点。”宁高宁说。按照他的逻辑,消费者从我买网上订购一瓶长城干红葡萄酒,不会怀疑这是在其它“山寨”厂家灌装的。
我买网暂时没有涉足保存期短的无包装食品。物流外包,所聘用的公司同时也为当当、卓越和京东商城配送,经验丰富。库存抓在自己手里,由系统软件控制,既禁止已过保质期三分之一的食品入库,也禁止保质期超过三分之二的食品出库,以保证新鲜度和周转率。为了“放长线钓大鱼”,集团并没有急功近利给网站下达利润考核指标,而是让赵平原和团队将精力放在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
目前除了少量节日礼包,我买网的配送范围主要在北京地区,下一步将进入沿海城市建立营运中心,之后会图谋华东地区,向内陆推移。按照日程表,2011年将覆盖全国70%有网购基础的城市。
我买网的商品定价策略是比超市略低,又不会对自己的传统渠道造成冲击。“你要说一点影响没有,也不可能,但不会像网上书城对新华书店的冲击这么大。”一位福临门食用油经销商说,“即使中粮没有这样一个网站,也会有其他人做一个类似平台出来。传统经销商早晚都会面临新渠道的竞争,无外乎是自己做还是等着别人来做。”
真正感觉到它杀气的,可能是潜在竞争对手。有人曾以消费者身份,四处发帖子,大谈在我买网糟糕的消费体验。我买网的技术人员查IP地址后发现,几篇类似帖子都来自另一个网购公司。
我买网营销部经理尚炎判断,综合类购物网站可能对我买网出现更为敏感,“其实目前还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市场足够大,还远远没到你多一个顾客我就得少一个顾客,必须要杀得血淋淋的程度。”
而那些外部供货商或许有另外一种担心:如果我买网做大,会不会像控制家电制造企业的连锁巨头一样,掌握自己的渠道命脉?中粮本身就是“前店后厂”,这更增加了他们的忧虑。从网站所提供商品来看,在敏感竞争区域,相当一部分对手还未与我买网合作,例如方便面,只有中粮最新收购的五谷道场一种产品。
这是一道竞合的难题,中粮的每一个终端产品都有几个难以超越的对手。如今,对手们都知道我买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购物网站,而它们每一家都不可能在网络终端上与其匹敌:即使是康师傅,自身的产品种类也难以形成支撑网购的基础。它们想必既不愿放弃这个平台,又不愿看到中粮如虎添翼。
而令我买网困扰的是,如果缺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加盟(它们通常也是国内一线的食品企业),与传统超市比起来,其品类显得远远不够丰富。怎样打消对手的疑虑,向一个真正的B2C网站转身,同时完成让中粮更贴近消费者的任务,需要继续探索。
一种可行的选择是优化股东结构,为我买网引入外来投资者。对此赵平原含糊地回答,“我们还没有考虑这么多,现在关键是集中精力让这块业务迅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宁高宁的风格开放大气,尽管一直买东西(收购蒙牛、五谷道场等),为大局卖一点东西(出让我买网的股权),也未尝没有可能。
第二篇:德育工作总结高宁红 -
让德育工作处处都精彩
--工作总结
高宁红
学校德育工作繁重而繁琐,在本学年里,我自加压力,树目标,理思路、抓细节,重成效,德育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圆满而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以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养成教育、注重教育细节 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本学期我建立德育工作群,带领德育室各位同事每天轮流值班执勤,纪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注重学生生活细节教育,如:红领巾佩戴、不带零食进校园、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等。通过各项活动为载体,将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收到良好成效。
(1)我们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开展“系红领巾,敬队礼”“向老师问好”的活动,以行为习惯为目的努力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给学生创设一个 “ 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 ” 的德育环境。
(2)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狠抓室内外卫生,提出“天天环保,日日文明”的要求,每日进行两次室内外彻底清扫,室内、走廊一尘不染,墙围、楼梯扶手干净整洁,学校环境清爽明快,窗明几净。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乱扔,不带零食进校园,垃圾筒里无垃圾,看见地面和墙壁上有污垢自觉清理。共同创建无垃圾校园!除了每天的常规清洁检查以外,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组织德育室同事定时抽查各班清洁卫生情况。每周星期四进行清洁大扫除。检查结果及时通过附小QQ群,班主任微信平台、广播室通报。让校园内处处整洁、时时清新。保证了我们的同学们能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健康地成长。我校的校园卫生环境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迎检工作中得到领导的好评。
二、凸显少先队特色,发挥少先队主阵地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少先队工作重点,结合主题在各中队间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上学期开展“我爱红领巾”评比活动;还开展一系列红领巾爱眼护眼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四至六年级开展编写爱眼护眼童话剧,<<爱眼义诊>>舞台剧的展演,开展眼保健操比赛,让学生明白爱眼护眼的重要性,《爱眼义诊》情景剧获得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2.开展“三歌三礼”的评比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之声、展板、文化墙、附小QQ群等健全的教育阵地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组织传唱活动。让每个学生唱会三歌<<生长吧>><<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在阳光下>>,规范三礼做课礼,敬队礼,增强少先队员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3.本学期我们开展首届少先队课题研讨活动,提高少先队活动课质量,使队员通过活动课学会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增强对学校、中队的热爱感和荣誉感;积极创建“动感中队”,大力开展“五小”活动、“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系列少先队活动。提高中队辅导员的管理能力,提升班风和校风,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现生命的意义
1.自2014年以来,每学期由德育室牵头组织的每年的开学典礼别具一格,意义非凡,在全县范围引起不小的轰动。上学期举行的以“向梦想奔跑”为主题庆祝第32个教师节暨校本教材同步作文见面会的盛大开学典礼,活动形式别具匠心,师生同台倾情演绎,内容丰富多彩,带给我们的是一场高端大气的视听盛宴。本学期举办的庆“六一”国际儿童节动感中队展示活动,活力无限、精彩纷呈的表演受到上级领导、全体师生、家长的好评。活动非常成功,社会反响非常好。本学期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家最美故事”的主题系列活动。“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的演讲比赛等活动。邓锦阳同学的征文《爱在点滴间》荣获市级一等奖;由我辅导的张宇昕同学和江子豪同学在县“阳光校园我的好伙伴”演讲比赛中,双双荣获一等奖。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学校被评为“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示范学校”。2.开展生动的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也是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育人无痕”思想的指引下,有的放矢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三年级的柔力球、五年级的鼓号体艺特色项目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少先队鼓号队特色。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是一个亮点,鼓号队队形变换是鼓号队美感的重要体现,上学期为迎接全省农村少先队暨爱眼护眼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校隆重召开,由我和鼓号队指导老师以及五年级的中队辅导员辛苦排练了一个月的大型鼓号队由五年级422名鼓号队员展演的《鼓号嘹亮跟党走》在2016年12月28日完美演绎。具有少先队特色的创意队徽的队形,让来自全省各个地区的辅导员们眼前一亮,赞不绝口,也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发扬长征精神, 让学生体现生命的意义。在县教体局组织的诗文朗诵会上,由我排练的大型配乐诗朗诵《毛泽东诗词三首》荣获县一等奖。
4.本学期大力开展“少先队手语操”和“戏曲广播体操”两操的训练和推广,每天下午由德育室组织的分年级集体培训效果非常好。这套“戏曲操”不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老师们和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分年级组织“两操”的学习效果评比活动,让“两操”更规范。“两操”在本学期举办的庆“六一”活力无限,动感中队展示活动中,孩子们动感十足,精彩的展示获得了现场嘉宾和家长们热烈的掌声,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二、工作评比透明,营造竞争氛围
班主任工作成败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成败,因此,正确引导大力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德育室先后制定各种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监师附小五彩中队暨中队辅导员评估方案,每月召开班主任会议,分阶段总结评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表彰先进,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每月将各项数据汇总,评选出10-15名五彩中队辅导员进行表彰。
三、发挥典型作用,促进整体进展
积极发现工作成绩突出的年级和个人,树模范、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评选出的“五彩辅导员”“班主任之星”、“师德之星”、“动感中队”,以年级带动年级,个人熏陶个人,促进学校德育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1、班主任队伍出特色,学校文化见实效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突出骨干班主任作用的发挥与辐射作用,每个年级安排一至两名骨干班主任教师,开展结对子活动。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少先队主题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鼓励班主任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二是通过学校搭建平台,推广部分班主任的特色管理。目前,学校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有新招、有特色、有实效。学校文化建设:继续抓好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抓中队文化建设,突出中队文化氛围的渲染,强调“动感中队”作用的发挥。
2、落实文化建设,借助文化渗透
后期德育室将德育成果汇编成册,出一本《附小德育文集》,介绍优秀班主任先进管理经验、刊登国内名校的德育策略、表彰校内涌现的好人好事,让《附小德育》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阵地,为德育服务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出一本《别样的开学典礼》将近几年的开学典礼汇编成书,重温经典!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在校领导的引领下,认真地履行德育主任的工作职责,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在本职岗位上继续为附小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让德育工作处处都精彩!
2017年6月28日
第三篇:《谁人不识宁高宁》读后感
《谁人不识宁高宁》读后感
初看《谁人不识宁高宁》这本书的书名,读者们肯定会强烈地感觉到“很霸气”——不是作者故意起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以吸引读者注意,就是宁高宁这个人本身就“很霸气”,然而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书名的本意。
这本书写的是宁高宁这个人,主题却是发现中国职业经理精神的价值。作者韦三水直言,宁高宁的职业发展故事以及商业智慧和思想,之所以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国有企业群落里乃至整个中国商界里都严重缺乏一种职业经理的精神和价值观。从最基层的员工最终成长为红筹大班与职业经理人,从永达利到华润创业再到中粮集团,宁高宁却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为《谁人不识宁高宁》作的序中提到,这本书最吸引他的不是“中国摩根”凭借资本力量加速产业整合的故事,也不是如何确立有长远规划、坚定方向的战略定位和切实可行、可以度量的管理体系的经验,而是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如何“从团队第一、集体力量、凝聚人心开始,营造一个环境,营造一个文化,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这是宁高宁最有价值的探索。
18载华润路
宁高宁来到华润,纯属偶然。那一年宁高宁拿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来到香港,帮朋友收购一家银行。结果银行没买成,人却留在了香港。1986年的华润,正处于调整时期。“先是在企业发展部做了3年,然后到华润的一家上市公司,当时叫永达利,很小的一家公司。当时问题比较大,差一点把它卖了。”就是宁高宁所说的差一点卖了的永达利,后来在宁高宁手中一步一步做大,成为今天无论影响还是盈利都在华润占相当分量的华润创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1990年,宁高宁出任华创董事总经理,1996年出任华润副总,次年增补为常务董事。1998年再次升迁,为集团副董事长。1999年,出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
2001年以来,宁高宁率领香港华润集团在内地展开了一连串的策略性并购行动,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目标都直指行业领袖地位。他凭借资本的力量开创出华润巨大的发展空间,加速了国内产业整合的步伐。人们将他称为用资本整合产业的探索者。
在一次零售连锁的战略研讨会上,众人一致要求介绍华润战略,宁高宁直截了当地表明“现在没什么可以讨论的竞争战略,只有整合”,没有遮遮掩掩。以并购手段完成垂直整合,迅速形成规模,是宁高宁的整合思路之一。他的目标是,“所涉足行业,华润必须能进入前3名。”他说,只有成为行业领导才能对商品市场有控制力、对资本市场有号召力。
“空降兵”宁高宁
空降兵不好做,特别是到规模庞大的、业务多元的、处于转型的国有企业,空降兵更是不好做。2004年,宁高宁“临危受命”,从华润被调任到中粮,全面接替退休老总周明臣的职务。
对宁高宁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从组织到架构、从文化到理念的巨大改变,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一个有着深刻西方教育背景的人来掌管一个很“土”很“传统”的国有企业,并要调和当中的差异和鸿沟,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宁高宁知道,要么驾驭好中粮这头大象,让它继续有力、尽情地起舞,要么就是被大象甩下身来,弄不好还会被踩踏、误伤。宁高宁的这次“空降”注定将上演一场精彩可期的好戏,意义非同寻常。
其实,宁高宁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他在“空降”中粮后没多久,写过一篇题为《空降兵》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企业的空降兵,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激烈的足球赛中突然换上一名队员(可能还是队长),这名新队员对他的队友和球队的打法并不了解,他要在比赛中融入队伍中,很容易造成慌乱;空降兵又好像一位陌生人闯进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庭聚会,他不知道大家正在谈什么,也不清楚这个家庭里的很多故事,这时候他开口讲话,很容易唐突。”而与此同时,空降兵一进公司,总是会“引来许多的好奇和期望,这主要源自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和变革的渴求”。空降兵的优势和劣势都来自对过往企业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的不了解,就像郭士纳能让IBM重振雄风,卡莉·菲奥莉娜却使惠普变革失败。空降兵不是万能的,而且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可以放松警惕。这也就是为什么宁高宁在“空降”中粮后并未急着“放三把火”、大刀阔斧地搞改革,而是积极调研、把脉中粮的原因。
谋定而后动
2004年,宁高宁由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集团。从撑控超过千亿资产规模的华润转战只有600亿元资产的中粮集团,资产规模缩小,但宁高宁的境界并未降低。在心思缜密的宁高宁看来,成为一家企业的空降兵,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都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他立誓要“埋头研究”。
在空降的初期,宁高宁扮演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连中粮内部都不禁诧异。人们渴望宁高宁能迅速有所行动,给宁高宁出了各种大刀阔斧改革的建议,但宁高宁笑而不答,而是反复培训、引导大家思考企业文化、管理、战略、使命、价值观等看起来很“虚”的东西,甚至对中粮原来的战略和现有业务极少评论。这正是宁高宁所谓的谋定而后动。在认识论上形成统一,才能在行动上步调协同。
4个月的“识思悟”之后,宁高宁带领中粮的高管,用新的培训方法和逻辑,开始探讨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中粮战略”。
超越对利润迷信的“务实的理想主义”,始终是宁高宁灌输给企业的精神教义。他所描述的中粮未来的愿景,是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促进者。通常,企业会迷信追求利润,而这些高瞻远瞩型企业,在取得利润的同时,也希望得到超越物质层面的指引,激励公司不断前进,并着眼于人类共同体的核心理念。除此以外,治理企业还需要加一点信念以及建立一只学习型的管理团队,让企业从“报时人”变成“造钟人”,并能够实现“基业长青”。在掌舵华润之时,宁高宁还只是在初步实践这些理论。他解决了华润的转型,也解决了多元化及品牌、网络等诸多问题,并造就了一个资本大鳄和产业大鳄华润。来到中粮集团,宁高宁看到的是转型了一半的企业。这样一个大型国有粮油贸易企业有着不一般的个性,那就是中粮与农业息息相关。由此,宁高宁提出,“未来中粮最重要的角色是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促进者”。
2006年10月18日,宁高宁就任中粮董事长两年后,终于挟企业未来8大核心行业,高调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包含“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理念的最新彩色企业LOGO,刚刚代替了过去旧的绿色LOGO。“我们一直在寻找中粮集团这个多元化企业的管理方法。真正实现企业在文化上、财务上以及业务上的协同性。”宁高宁反复提到协同。新中粮,自此重新整装出发。
在《谁人不识宁高宁》中,有这么一段记述。宁高宁到中粮没多久,就向中粮集团的经理人们分析了他所认识的国企和他眼中的中粮。他指出: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面临着像中粮这么复杂的问题,中粮需要解决转型的问题,要解决体制的问题,要解决管理方式的问题,需要寻找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便是中粮的现状。在宁高宁眼中,中粮算不上是一个“烂摊子”,但绝对属于要“企业再造”的典型。
正如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宁高宁后来在中粮陆续启动的众多改革措施,从战略转型方针的确立到经理人领导力的培养,从学习型组织的打造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从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到卓越品牌的塑造,确保了中粮成功转型,高速、稳健地向前发展。宁高宁熟练的资本运营技艺和富有成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为中粮找到未来新路径、新方向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而鲜活的商业案
例。以案例可供参考、学习和借鉴的层面来看,宁高宁时代的中粮为国有企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确立了示范意义,而宁高宁以其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他管理整合多元化大国企具有世界水准,就此而言,他无愧“中国摩根”的称号。
然而,这并不是《谁人不识宁高宁》的全部或重点。尽管在该书中,我们能像亲临现场一般看宁高宁如何凭借资本力量加速产业整合的故事,看他如何确立有长远规划、坚定方向的战略定位和切实可行、可以度量的管理体系的经验,但是我们更期待看到(事实上也看到了)宁高宁如何做到在关系复杂、阻力重重的中粮成功突围的。事实上,宁高宁在“从团队第一、集体力量、凝聚人心开始,营造一个环境,营造一个文化,来推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方面做的很好,而这恰恰是那些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或中国当代企业研究的有志之士所要琢磨和参悟的。如《谁人不识宁高宁》的作者所言,他只是以一名本着学习精神和态度用来文字留下记录的记录者:记录一位商界领袖的商业智慧,并期望着他的商业智慧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示;记录一家大型企业的转型历程,并期望它的转型历程能给商界以更多的借鉴。于是,这注定了《谁人不识宁高宁》会以客观、中立的姿态出现,完整记录了作为著名企业家和商业思想家的宁高宁。如果它还有遗憾的话,那就是不能留出足够的篇幅去讨论一个更为深刻和重大的命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走向了注重治理、依靠创新的现代化的道路,而有些企业还是摆脱不了封建主义、权贵资本和家长制一言堂的阴影?倘若这是跟管理者的追求、境界有关,又是多大的关联,多深的联系呢?在这个过程中,宁高宁究竟是如何让中粮避免僵化呆板、按部就班的官僚陋习呢?毫无疑问,《谁人不识宁高宁》开启了话题的深入,它只是一个序曲,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
当你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从香港华润到“皇城根”下的中粮集团,从红筹大班到职业经理人„„作为中国极具商业影响力、同时也是极具魅力的企业家领袖宁高宁,以其令人荡气回肠的商业智慧和管理哲学不断地激荡着整个中国管理界。一种核心的精神和价值观时刻在影响着并指引着他,那就是“职业经理的精神”。“经理人”,是不亚于任何科学技术发明的又一重大发明。
2009年6月17日
第四篇:高春宁工程管理部
2013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忙碌中又到了年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这一年以来的工作历程,总结这一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从领导们身上我体会到了敬业与关怀,在同事们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与自律,忙碌并充实是我对这一年工作的最好总结。
一、目前我在工程部任职资料员。主要工作包括:
1、保证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处于受控状态,各使用场所能获得所需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和作废文件。
2、负责文件的登记、标识、编目、收发、查阅、保管更改、复制和作废文件的处置,并做好记录,负责归档。
3、配合项目部完成项目部所需报验资料。①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② 施工合同 ③资质证明文件
管理人员资质(含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其中企业资质、管理人员资质由公司提供。
企业资质证明文件(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保证各部门下发至项目部资料及时转发至项目部相关负责人手中。
5、协助项目部完成项目部需在公司各部门办理的日常工作。
6、协助公司各部门完成公司各部门需项目部配合完成的日常工作。
7、做好部门内部的日常内勤工作。
8、参加工程部例行检查协助项目部资料员完成项目部资料编制、组卷工作。
二、在这一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与同事积极配合、协同合作。完成了工程部的所有日常工作。
各项目部施工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已完工项目按时进行资料组卷、移交工作。各项目部内控资料的编制、整理井然有序、目录齐全。工程部资料的搜集、整理、编目齐全。积极协助项目部完成项目部需在公司各部门办理的日常工作及积极协助公司各部门完成公司各部门需项目部配合完成的日常工作。
三、个人情况剖析
1、毕业三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资料工作,对资料的编制与管理虽说有些经验但还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努力学习。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现场和施工图纸是紧密联系的。在今后开展工作的同时我要努力加强现场技术与施工图纸识别方面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多学多问,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西安诚品装饰工程有限公
司的美好明天贡献出一份力量!
四、对未来的的展望
毕业至今已有四个年头,这四年来我在做资料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11年参加造价员培训与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12年报考二级建造师自学且顺利通过。四年来的工作与学习让我更加热衷于这个行业,在以后工作中我还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以使我在建筑这个行业走的更高、更远!公司在不断的发展,我自己也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计划2014年报考一级建造师,同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学习与培训,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现场技术。争取做到对各个项目部资料的管理,能迅速带动所有新来资料员的工作,规范细化资料流程。
以上是我这一来的工作总结,最后对这一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工作的各位领导、同事表示诚挚的谢意!
西安诚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高春宁 2013年12月6日
第五篇:李宁总裁李宁亲谈创业
李宁总裁李宁亲谈创业
此文档由中鞋网()整理并发布
“你最愿意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运动员还是商人?”笔者问道。眼前的,两鬓斑白,头发稀疏,看起来和大街上任何一个中年商人无异。在长时间的采访“轰炸”之后,他面对的是午餐前最后一个问题。
李宁显然不太喜欢这个问题,他皱了皱眉,腰杆不经意地挺了一下,“请把我只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他把重音放在“人”字上。“其实,经商或者其他,我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充实。”
“我最近还在读《资治通鉴》,”他补充一句,“感觉也很充实,我这个人并不喜欢太功利的东西。”有一次,李宁甚至还拍摄过一幅“波普艺术照”——内穿红色运动服,外罩黑色西装,手执一个奥运冠军奖杯。
上个世纪末,李宁被权威的国际体育笔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来,获此殊荣的只有25个人,李宁的名字和球王贝利、拳王阿里、飞人乔丹排列在一起。
2006年,李宁当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60年亚洲英雄,该刊认为“这是一位在体操和商业生涯中,均具有灵活头脑的传奇人物”。那时,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早已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这也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作为公司董事长,李宁本人及其家族控制着公司37%的股票,李宁自己身价高达近20个亿。
“李宁证明了一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在中国,商业的荣耀也可以和奥运会金牌一样,熠熠生辉。”但李宁的名字,并没有被这期杂志归类在“商人”中,而是在“运动员和探险家”一栏里。
事实上,“探险家”李宁的确是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最初经商的几年中,李宁不断“触电”,甚至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一名演员。“这就是性格,”李宁承认,“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现在,除了开董事会,位于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公司总部看不到李宁的身影。他在香港深水湾富人聚居区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他当年参加演出的电影《七金刚》和电视剧《武林至尊》,在香港市面上依然有碟片销售。
1990年前后,王石和李宁几乎同时在广东创业。现在,两者颇为神似。一次,王石在西安旅游,有小贩高叫:“我认识你。”王石很开心。小贩又叫:“你就是王石,那个中国移动的老总。”王石更开心:“我就是喜欢万科离开我而独立存在。”“我呢,”李宁说,“我最高兴能有那么一天——很多孩子买了李宁牌,但完全不认识我,这就是我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