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4 02: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第一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 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性善论又称性善说,由战国孟子所创立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性(“人无有不善”)。善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将这四者称为“四端”,即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认为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就象人体生来就有的四肢一样,是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能充分发挥四端的人为“圣人”,不能保持以致丧失四端的人为“小人”孟子的性善说为仁义礼智的天然合理性,人从本性上应该恪守这些规范提供了人性论的根据。孟子以后,儒家人性论一直以性善论为正宗,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最有影响的人性学说。

性恶论: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关于人性的一种观点。荀子反对天赋道德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利”而“恶害”。并指出如果顺从这种自然本性,“必出于争夺”。强调后天的教化,主张“化性起伪”用“师法之化”、“礼义之导”使人改造为善。荀子的这种经验的道德论比之孟子的先验的道德论,更加深刻,更加合理。荀子敢于说出尧舜和桀跖的本性都是相同的。圣人也是性恶的,圣人之为圣人,只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这等思想不能不说是当时思想的一大解放。荀子的性恶论,有着时代的进步意义。

弱用之术老子的思想之一。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提出了新的宇宙本原———“道”。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以“弱”为道之“用”,其最终目的在于“强”。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原则,他认为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则是使事物达到目标的绝妙手法。所以老子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用“弱用之术”来解决世间矛盾,确定了“柔弱胜刚强”的论点。老子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洞察推断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时他认为“物壮则老”,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和死亡。所以强者将死,弱者将生,只有“贵柔”才能胜强。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提出了一种与儒家思维方式背道而驰的方法来解决世间矛盾,他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维之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和思维方式的发展无疑有重大贡献。

性三品说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人性论。以西汉董仲舒和唐代韩愈为代表。董仲舒认为,由于“人副天数”,天赋的仁(善)与贪(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由于配合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唐代韩愈把“性”和“情”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了“性三品说

/ 4

名教出于自然 三国魏时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伦理观点。玄学贵无派思想家为挽救当时名教所面临的危机,以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德理论,代替了汉代的神学迷信欺骗,来论证名教的合理性,提出此说。王弼说:“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又说: “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认为真朴之德是名教百行的本源,自然是名教之母。主张贵名教之精神实质而不要贵名教之繁文缛节,守“自然”这个“母”,存“名教”这个“子”,最终会有“仁义可显,礼敬可彰”的效果。“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是具有对立倾向的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初步融合,把封建秩序说成是自然的秩序,美化了封建制度及其道德

名教即自然 魏晋玄学家向秀和郭象提出的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道德观点。他们反对玄学放达派“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力求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郭象说: “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认为名教就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他还把封建名教给人们规定的等级名分说成是人天生而就的“性”和“命”,不可逃,亦不可加。人们应各安其性,各守本分。只要人们都能任各自天性之“自然”,就能达到“贤愚袭情,而贵贱履位,君臣上下,莫匪而极,而天下无患矣。”任了“自然”,也就是遂了“名教”,尽了名教所规定的义务,亦即尽了自然之性。在郭象那里,任自然的“神人”和名教的“圣人”是合一的。提出“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从而泯灭了“自然”与“名教”的矛盾

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玄学中以阮籍、嵇康为代 表的旷达派的政治伦理主张。嵇康反对司马氏集团提倡的虚伪名教,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本身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恶浊现象的根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与名教相对抗。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即不为名教所拘束,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强调“心不存于矜尚”、“情不系于所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憧憬“大朴未亏”的古代社会。嵇康对名教及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天地之性 亦称天命之性、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称。北宋张载在《正蒙·诚明篇》提出: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它清彻纯一,是无不善的。“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他所谓“天地之性”,实际上就是“天理”、“天性”。朱熹继承了张载区分“天地之性”和 “气质之性”的思想,并认为“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天地之性”无不善,但表现于具体的人身上则要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于是产生了善恶的差别。程朱一派的理学们的,正是以这种人性论为依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气质之性张载提出的人性论命题。与天地之性相对。张载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他说: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篇》)意思是说,一个人出生后就有了具体的本性,即“气质之性”,这种气质之性体现了人们的生理特征和需求。人与人之智愚、圣凡不同,是由气质决定的,由于气禀的昏明清浊之异,产生了人的品质的偏差。人们要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进行道德修养,克制自己的欲望, “变化气质”。张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 2 / 4

出了比较完整的、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人性学说。南宋朱熹高度评价了他的“气质之性”说,说他“有功于圣门”, “有补于后学”

格物致知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程朱学派论述较详。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与“致知”是两种认识方法,前者是广泛接触事物和古今知识,后者是进行抽象思维,二者两辅两成。清颜元则解释“格物”为“犯手实做其事”,并认为欲求真知,必须实做其事,行先于知

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理”指仁义礼智的封建纲常伦理;“人欲”指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欲望。《礼记·乐记》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二程和朱熹把封建秩序说成是不可侵犯的“天理”,是道德的最高原则,宇宙的最高主宰,认为它是不变的、至善的,以此来证明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人欲”视为一切恶行的根源,人们道德修养所要消除的蔽害。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程颐把“男女尊卑之序”比作“天理”,把怕寒挨饿比作“人欲”,谓寡妇贫穷不能改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他们看来,一切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了达到 “存天理去人欲”。要人们放弃一切生活欲望的追求,绝对服从封建伦理教条,甘作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致良知明王守仁伦理学说的基本宗旨和核心思想。“良知”原出于《孟子》,指一种“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守仁从“心外无理” 的立场出发加以发挥,认为“良知”即天理,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人心中因有之良知常常受到私欲的障蔽,必须通过内省的功夫格去私欲,方能恢复本心之正。还要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可能性,强调道德意识的能动性、自觉性,有其合理因素。但却无视于道德的历史性,否定了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把道德看成是人先天具有的、亘古不变的东西,把道德修养仅仅看作反省内求、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则是错误的。这些唯心主义观点,后来受到王夫之等人的批判。

知行合一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末流带来的知行脱节流弊而发,力图从意念、动机入手,破除人的“妄思”,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封建纲常伦理上来。“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对封建伦理的认识,行则是对忠孝等的践履实行。王阳明把两者看成是一体的,互相包容的,没有知的行是“冥行妄作”,没有行的知是“悬空思索”,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行。他认为行需知的指导,知需行来完成和深化。“知行并进”,道德才能不断提高。王守仁批评那些道学家,只把纲常名教讲给别人,自己却不作,这样的人就不是真知。知行是合一的,这种观点有合理因素。但把二者完全等同,则是错误的

童心说明李贽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载《焚书》卷三。从阳明心学的根本立场出发,认为童心是人的道 3 / 4

德本性,是人们天生的本然的道德良心,至善的“真心”。保存得童心的本来面目,则“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童心焉者也”。闻见道理“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认为封建的道德教条不是出于人的道德本性,反而是对童心的妨害。同时又强调童心的自然朴素,不假修为,“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学习、修养只是为了“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以童心为一切道德现象的根源,衡量事物的道德价值。指出儒家尊奉的六经、语(《论语》)、孟(《孟子》)并非出自童心,而是史官属臣、迂阔弟子的阿谀赞美,啜唾拾遗的产物。揭露“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表现出对封建道德传统的叛逆。实质上是以“绝假纯真”的童心提倡自然朴素的道德,肯定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价值。

道统说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论语·尧曰》载孔子历叙尧舜传授之言,为儒家道统说之所本。孟子自命继承孔子正统,提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唐代韩愈为了抬高儒家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与佛教“法统”传法世系相抗衡,仿照佛教诸宗的祖统,在《原道》中首先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表示决心肩负起卫道重任,与佛老进行坚决斗争。南宋朱熹则以周(敦颐)、程(颢、颐)上承孟子把韩愈排除在外。道统说为唐宋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遵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渊源

/ 4

第二篇: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老师复习课上随口说的各题型的例子以供参考:

概念题5个*3: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王阳明的学说、无为而治、德治、仁政、阴阳学说、黄老之学、三纲五常...简答题9个*5,人物的政治思想,绪论: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法治、李斯的文化专制、淮南子、秦始皇、曹操法治唯才是举、唐太宗法治、朱熹改良积弊的治理观、玄学家有为无为思想、李贽...论述题2个*2:董仲舒、曹操、韩愈等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绪论(必考一题,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解释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科学。需要注意1中国政治思想史归根结底授之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2中国政治思想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3中国政治思想那个是本质上是历史上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的表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关系等理论和主张,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内在联系和社会地位与影响。

中国政治思想那个发展的四个阶段:先秦--基本形成时期,秦汉隋唐--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成熟和反思批判时期,鸦片战争之五四运动--转型和变革。

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1鲜明得“人文”精神,2注重经世致用,3政治伦理化,4朴素的辩证思维,5历史的连续性,6思想的整体性。

学习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文献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民本

(1)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学说。(2)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是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3)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存在阶级局限性。但“民本”的思想顺应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稳定和发展。(4)我们当今提出的“以民为本”就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

(1)西周时期周公旦治国思想,《周书 康诰》的核心思想。

(2)A、因为天命不常,上天只佑有德之人,天命与人事相统一。因此提出“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敬从天命,统治者要做到明“明德”,以德配天;要体察民情,“保殷民”,保民是敬天的关键所在;要“慎罚”,是依法行事,慎用刑法。(3)“明德慎罚”:崇尚德政和慎用刑罚并用,尚德指导思想和保证。而保民是敬从天命的关键。(4)对于周朝的强大和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具有重大影响。

3、孟子的“仁政”

(1)孟子以人性善为出发点,政治上实行仁政。(2)孟子继承孔子“仁”思想。“仁”者爱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把家庭的仁爱之心推广到整个社会,即“仁政”。在政治上实行民贵君轻的 “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置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孟子的“仁政”带有很强的人民性。主张贵王贱霸。(3)“仁政”对当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子主张用“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来说具有一定的空想性。(4)“仁政”“以民为本”对当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4、荀子化性起伪,(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由人的感官欲望和权力欲望引起的。人的自私自利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3)“性”是先天的恶性,“伪”后天的习得,人为地对人性矫正的结果。社会上的礼让现象都是“伪”的结果,伪使“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5、隆礼重法

(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政治思想。(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自私自利的人性是不合理的,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矫正即“伪”。(3)对人本性的矫正需要礼仪的教化和法的约束作用,因此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

(4)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孕育了法的概念,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

6、兼相爱,交相利

(1)战国时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2)墨子社会**的根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因此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3)“兼相爱交相利” 通过人们之间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7、尚同

.(1)墨子的政治主张之一。

(2)天下大乱在于异义,而国家的起源是统一思想的需要,因此墨子主张君主和尚贤的基础上“立统一之义”,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即所谓的“尚同”。(3)为了保证“立统一之义”,经济上维护私有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来保证君主的权威,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实现上下调和,实现民富国治。商鞅,刑无等级

(1)战国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商鞅提出的法治实施原则

(2)A由法律至公的性质决定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B“刑无等级”就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除君主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原则也不得与国家的法律相违背。.(3)提出法律面前刑无等级体现出进步性。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专制君主在法律的制裁范围之外,法律体现的是君主的意志,实质是专制君主统治的工具。

9、儒家学派

(1)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学派。(2)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3)思想特点:中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核心是“仁”,倡导重义轻利;政治目的是施行仁政,以德治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4)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5)发展历程:起源发展于先秦。西汉以后,董仲舒提出迎合汉武帝的政治统治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儒学宗教化神秘化,使儒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从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互相吸收,出现河流趋势,到.隋唐的儒释道三教实现合一,从此儒学的独尊地位不再。宋明理学实质是儒学复兴,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新复兴。

而明末清初的陆王心学是思孟之学说与佛家的禅宗思想相结合。发展到20世纪的新儒学,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6)儒家学派思想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中国的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10 道家学派

(1)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派,。(2)A由老子,以老庄为代表。(3)B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C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因此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D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至德之世」。E代表作《老子》《庄子》

(4)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1 法家学派

(1)法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是重要的学派,战国时期最激进的学派。A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期分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后期学派代表人物是韩非。B前期学派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C主要代表作<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

(2)法家思想特点:A以人性好礼为基础,重视法律的作用,忽视儒家的“德治”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运用法术势进行政治统治C通过耕战实现富国强兵D用进化观点解释历史,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但是缺少社会批判精神。

(3)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思想虽然很激进,一旦付出实践很容易引起暴政,秦朝一味强调法律的严酷性,引起暴政导致秦二世即灭亡。但是对于古代中国由四分五裂局面走向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法家学派思想对我国影响很大,是我国今天依法治国的思想源泉。

12、董仲舒的经学

(1)为了迎合汉武帝政治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官方哲学,从此儒学开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学时代,也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2)具体内容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内容,兼采阴阳五行和黄老刑名学说,建立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13、叶适的去狭而就广

(1)叶适功利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

(2)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开垦荒地,利用禁地。离开狭小的地方而去广阔的地方开垦土地。即“去狭而就义”

(3)从而缓和两阶分化,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4、叶适的本末并举

(1)是宋代政治思想家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体现。(2)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进行了修订,提出本末并兴的思想,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

(3)因此叶适认为士农工商应互为补充, 均衡发展,经济才能繁荣,天下才能大治;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反对打击富商大贾

15、叶适的”以利和义’

(1)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黄宗羲强调以实际功效为人们行为和行动的价值判断;认为道义、正义不能离开功利而存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性命,强调义理统一。

(3)提出宽民众民,重视给民以实际利益;建实功,改革社会;修实政,行实德。

16、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否定。(2他认为奢侈性的消费型工商业,不切于民用,应加以批判,禁止。而新兴工商业使社会财富的价值在流通中实现,使全社会达到货物畅其流。因此在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中具有与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利国利民,因此值得提倡。

(3)这一思想的提出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4)“工商皆本”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发展。

17、黄宗羲定律

(1)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

(2)黄宗羲定律是农业社会税费负担的论述。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3)具体内容: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4)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建立和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社会政治制度的需要。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3、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

4、唐初居安思危思想: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5、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8、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政治需要选择了儒家的思想,并起用了儒生,任儒生为高官。董仲舒的《春秋》为政治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论证。运用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维护君主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拔,儒学终于与政权相结合,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9、道统论: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0、敬天保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任务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地依从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表明他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11、性三品说:韩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按照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情况,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相应的有三品之情。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不易转移,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这种改造的效果与可能因人性品级不同而有差异。上品之性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具有善因,可通过教化使之向善。下品人不可教化,只能用刑。韩愈的人性论对以往的人性学说都做出了重要改造,对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佛教的人性论形成对立。

12、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13、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

王阳明: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思想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商鞅:“定分”、“立禁”体现的权利保护思想.他认识到“定分”与“止争”的关系.“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还有“以刑去刑”的思想.反映出商鞅认识到法律被普遍、自觉地遵守的重要性.

第三篇:中国政治思想史 可能考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3、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成为西汉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振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老思想的社会背景是建立在秦末的政治经济严重破坏,内忧外患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有: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盼。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是要改变秦王朝的暴政,继承了道家黄老学派和法家的“无为”的同时也主张用儒、法等德教的治国思想,以便有效的治理国家,主张文武并用。③罚不轻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包含着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罚相适应的理论。④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思想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到来。

4、唐初居安思危思想: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唐太宗掌权后,魏征时刻告诫其要居安思危。李世民能正确看待并牢记心中。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他们能吸收隋朝的灭亡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的前提。

5、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8、独尊儒术: 西汉繁荣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汉武帝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政治需要选择了儒家的思想,并起用了儒生,任儒生为高官。董仲舒的《春秋》为政治指导思想提供了理论论证。运用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维护君主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汉武帝的擢拔,儒学终于与政权相结合,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9、道统论: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0、敬天保民: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任务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

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是敬天从命,但又不盲目地依从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表明他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11、性三品说:韩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按照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情况,将人性分为上、中、下等,相应的有三品之情。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不易转移,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改造。这种改造的效果与可能因人性品级不同而有差异。上品之性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具有善因,可通过教化使之向善。下品人不可教化,只能用刑。韩愈的人性论对以往的人性学说都做出了重要改造,对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佛教的人性论形成对立。

12、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13、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1.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其

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

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

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2.道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代表人物之一。道家学派的政治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是关于道的认识;二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国方面的认识等;三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道家学说在先秦诸子之学中显得颇有特色。

3.墨家学派: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墨子的学说以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注重实用。在政治思想上,墨子的主要主张是尚同、尚贤。尚同是墨子关于政治体制的认识,尚贤是墨子关于人事管理或政治录用问题的基本主张。

4.法家学派: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法家兴盛于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等。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法家思想在当时成为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5.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以“仁”、“礼”为核心的、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汉代起始,儒家学说成为政治指导思想,孔子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论语》是研究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资料。

6.贾谊:我国西汉初期有影响的思想家,政论家,是西汉初年儒学复兴的代表人物。贾谊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辅以法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贾谊对秦兴亡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章《过秦论》。他继承和延续了先秦以来礼的思想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礼治,强调民的地位和作用。贾谊关于强秦二世而亡教训的总结和重民思想等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7.董仲舒:我国西汉早期的著名思想家,被誉为当时的儒学宗师。董仲舒着力阐发了儒家典藉《公羊传》中的王权大一统思想,又吸收了墨、法、阴阳等家学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促成了汉武帝独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这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8.王通:字仲淹,隋末唐初促进儒学复兴的主要人物,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王通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也有佛道成分,体现了南北朝以来思想融会合流的趋势。王通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政治哲学由秦汉以后的天人感

应论向天道自然论的转化,他的王道理想及其复兴儒学的努力影响了一代人,同时也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根基。

9.独尊儒术: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思想上总结了对国家体制的认识,主张政治革新。为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唐朝,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同时,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反映了他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11.李觏:字泰伯,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思想。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以揭示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谋利求欲的合理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李觏为化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理论探索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12.王安石变法: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里的“法”不仅指法律,也包括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王安石前后共执政几年,在任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王安石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影响巨大。但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不少负面影响。

12.李贽:明朝时期的思想家,著作很多,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他因思想罪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李贽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强调个性、主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有积极意义。

13.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他从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君主,只是君须为天下、养万民。黄宗羲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对清末维新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14.龚自珍:我国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龚自珍爱国忠君,头脑清醒。他震惊于深重的社会危机,于是针砭时弊,鼓吹改革。但由于种种局限,他既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也找不到实现改革的社会力量。他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社会影响很大。龚自珍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此后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5.老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任东周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老子生活的时代与孔子相同,但年纪要长于孔子。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一名《老子》,分为上、下两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老子》全文约五千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而富有智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无为政治。

16.韩非: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韩非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来到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冤死狱中。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五十五篇传世。

17.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统一中国后,任丞相。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后被杀。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18.玄学:玄学产生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当时,政治动荡不已,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士大夫们既热衷名利,又想寻求精神慰藉。思想上,儒家思想衰落,老庄之学复兴。玄学因而得以兴起。玄学推重《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又注重对抽象“玄理”的阐发,因而得名“玄学”。玄学不重研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而专心于本体问题上的思辨,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一种政治思潮。

19.韩愈: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著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开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奖掖后进,关心民生,有积极的一面。

20.民本: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21.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22.程颢、程颐:程颢,字伯淳,河南伊川(今河南伊川县)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其著作主要有《河南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但并不拘泥师说,对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将理提升为最高范畴,提出天理说。理学亦因此得名。他们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其学被称为“洛学”。

23.理一分殊:理或称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25.王艮: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26.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前提。

5.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是转型期。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2.3.4.5.革命,是变革开始。

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体系可概括为: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

1)究天人之①殷周天命观

②自然天道观 ③理学天理

旨在论证天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2)修身之道①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②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础途径。③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3)施治国之略①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准则

②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③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4)求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概括为: 1)政治哲学 2)社会模式理论 3)治国方略和政策 4)政治权术

简评周公敬天保民思想。

1)敬天保民,怀保小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2)做到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周王朝统治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a)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

事。如果周王朝一旦失德,仍然要受到天的惩罚。b)要体察民情。体察民情,不能局限于了解民众的疾苦,更重要的是要体察民众的心理。

c)要慎用刑罚。周公认为,刑罚是国家用来维持秩序的手

段,但是,如果用刑不当,则将招致民怨。周公一方面主张统治者应该根据国家的法典使用刑罚,另一方面也主张统治者应该根据罪人的认罪态度,对于刑罚的轻重程度加以调整。

总之,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的依赖天命,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简述孔子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

1)礼治与正名: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2)举贤才: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6.7.8.9.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的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目的是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4)愚民政策: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简评孔子的政治思想。

1)仁、礼学说,仁主要包括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忠恕,而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孔子把仁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礼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只有在礼的节制下,才能使“天下归仁焉”

2)德治主张,包括礼治和正名,举贤才,实行平均主义政策,愚民政策。孔子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3)人生哲学,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孔人的人生哲学,尽管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主导的方面,他并不是教育人们去积极的改造社会,不是倡导对于恶的政治势力进行抗争,所以孔子人生哲学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简述孟子仁政思想主要内容。

1)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执行仁政。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2)孟子的“仁”,大体上本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但施行仁政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最主要的是统治者能多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与民同乐。孟子的仁政思想还包括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施行仁政必须: a)制民之产: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

b)平均赋税:“关市讥而不争,泽梁无禁”孟子主张均齐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呼吁统治者能够取民有制。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c)保护工商业:孟子主张对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免除关税。试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

1)共同点:a.荀子和孟子以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出发点。

b.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与后天的习得没有关系。

c.仁义法正都是可知的,可学的,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仁义法正的资质,所以人的本性能够得到矫正,达到善的境界。2)不同点:a.荀子是性恶论,孟子是性善论。

b.荀子强调的是外在的社会力量的约束。孟子性善论,强调的是人的道德的自觉。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同,若者道之用。

1)道是周而复始的运行,道以柔弱的形式表现。弱是道德的根本属性,“弱者,道之用”

2)老子对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老子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时,却忽略了一点,即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而老子却片面的认为,无论客观条件如何,事物都将向自己对立的方向转化。固然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但是最终却片面地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味强调“柔弱胜刚强”,强调“守柔”、“抱朴”这便使得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最终流于荒诞。

10.简述老子无为而治主张的主要内容。73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无为而治可以使民众保持质朴良善的品质。主要包括: 1)为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人的夺之心起源在于尚贤,不尚可以制止纷争。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民偷盗的原因是提高了难得之货的价值,刺激人的欲望。

4)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民无知无欲。认为社会**的原因在于人民的文明和人民的智慧。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7)慎征伐。统治者慎重对待战争,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发动战争。11.如何理解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主张。71 1)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 2)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一切器具,在那个社会里都没有任何用途,文化极度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3)在老子所设想的理想国中,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意。

4)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12.简述庄子的人生观的主要内容。7 1)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庄子把原始的自然状态当作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在庄子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人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状态下生存。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应该以保持人的自然性为目的。

2)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

从混同于自然的认识出发,庄子的否认人类群体生活的价值。庄子认为,由人组成社会群体,实际上是道的衰败的表现,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的桎梏。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存在,损害了人的形体和真性,也就是所谓的“以物累形”,因此,庄子认为,为了使人不至于以物累形,必须把人从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3)关于生与死的认识

他认为,人的生与死一个自然地过程 4)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

人处于纷乱的世道,最重要的是要保全自己的真性,这在庄子的著作中又称为养生。养生的要诀是兼养内外。所谓“折中”的养生之道,就是使人的天性和物欲尽可能的保持和谐的状态。庄子认为,为了达1到养生,达生的目的,人应该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并不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

13.理解庄子相对主义思想。76 庄子把人们观念中的美丑、大小、贵贱、都看作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承认其客观性。

1)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事物的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判断事物贵贱的绝对标准。

在庄子看来,之所以物无贵贱,在于每一种事物都各具不同用途,由于事物各有所长,所以,也就根本无法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判断优劣。2)无是无非

庄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所谓的是非也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

人类社会的治与乱,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4.贾谊政治思想:基本治世原则。积极主张“有为”。

1)积极主治。他明确提出了政府积极举措的治国思想,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即兴礼义、定法制,即以礼义为中心对旧的政治统治模式进行改革甚至重建。2)强化君权。皇帝权威的加强是其干涉主义治国原则得

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3)民本与行仁政。统治者以民为本,力行仁政。行仁政,必须做到:一是在经济上要利民、富民。二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慎刑罚,勿扰民、伤民。礼法兼用的治国主张。

1)“劝善”用礼。贾谊认为以礼治国是古来成功的治国

之道。以礼治国则要:一要依礼建立起严格的尊君臣卑等级秩序。二要以礼的标准对待各级官员。三要以礼化俗。四要定尊卑之制。

2)“惩恶”用法。贾谊提出“慎行”的主张“一要约法

省刑。二是“疑罪从去,疑赏从予”三是,与其礼治思想一致,他提出“刑不上大夫”。治国策略

1)稳定社会秩序、增强国家实力的经济政策。提出驱民

归农,积贮说、主张国家掌握政权。

2)稳定边疆的民族政策。他推崇传统儒家以德附远的华

夷理论。

15.董仲舒政治思想:董仲舒以儒为主,糅以阴阳五行、法、墨等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天人政治论。1)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理论标志着先秦儒学向着神秘主义转化的完成。“天人合一”论为调节天人关系规定了基本前提,一切有关人间社会政治问题的解答都可以从中找到立论依据。2)君权至上与天谴说。维护君权至上是董仲舒的基本政治主张之一。天谴说是统治阶级进行自我政治调节的理论之一。

3)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董仲舒运用阴阳之道概括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提出“阴阳合分论”。合分关系还体现在等级关系上。董仲舒主张德治,并不排斥刑罚,只是认为不可专任刑罚。“中和论”为董仲舒缓和社会矛盾的德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4)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董仲舒将他所崇尚的政治原则称为“道”,并认为道是万世不易的永恒法则。董仲舒的经、权、更化思想是汉代统治阶级政治成熟的体现。15.韩非政治主张。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

1)关于法:韩非认为法律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法律是全体臣民的行为规范。再次,法律是惩治犯罪行为的唯一准绳。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

2)关于术:a.君主无见其所欲b.虚静无事,以闇观庇。c.设法割断人臣与民众、大臣与大臣之间的联系。d.循名责实,参验群臣。

3)关于势:势的内容就是德与刑,君主只有操德和刑二柄,才能制服臣下,为了保全君主手中的权势,强调几点:a.禁止臣下结党营私b.严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经济实力c.臣不得专擅兵权、人权。16.对法家依法治国和今天依法治国的理解。17.帝王思想的特点及政治思想内容。(汉武帝、唐太宗)125

汉武帝:

思想:

1)汉武帝看到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与约束人的行为同等重要。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为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特别是儒家的各种仪制典章,可以将专制主义暴力统治装点得温情脉脉。经过汉武帝的擢升,儒学终于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了与政权相结合的道理。

2)杂霸政治术:汉武帝明倡儒学,实际兼采百家,杂用王霸。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以“杂用王霸”为主要特色。

1)求变:汉武帝所说的求变主要是指从实际政治要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作灵活的调整。武帝认为在调整政策时。还要注意历史联系。

2)求治之本:强化君权就是对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最大维护。3)德刑兼用:武帝在宣传上重教化。在实际上则更重刑罚。以刑罚督责吏民是武帝治国特点之一。4)任贤:任贤的诀窍在于知人善任。

唐太宗政治思想内容:李世民君臣集团的政治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也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以儒为主,杂以道、法)他们的基本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李世民君臣从多个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小人掌权。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思想使他们能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前提。2)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唐太宗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仁政思想,李世民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主要有与民休息、刑罚宽平、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等政策。二是民本思想,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3)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唐太宗重视保持社会安定,关注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吸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政治思想,主张清净无为,戒奢从俭。

4)以法为治的思想:主要体现在:a.立法论:法要公平、稳定、宽简b.守法论:帝王要带头守法c.执法论:严格以法为治,明正赏罚,不避亲疏贵贱,一断于律。

帝王思想的特点:帝王的政治思想不同于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它具有功利性、驳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帝王们关注的是切实的治国策略,而不关心学派上的师承;原本相互冲突、攻干的诸家学说在政治标尺的裁量下可以混杂并用,构成特有的切于世务的帝王之道。所以,帝王政治思想的学术定位有时难以确认。帝王的权力具有至上性,对于诸种学术资源的吸纳往往随其所需,具有任意性,因而帝王的政治思想往往显得有些散乱,体现在他们的诏令、言论或政治举措之中。

总之,帝王政治思想与一般思想家有所不同,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帝王的政治选择以当时的政治利益为目的,在维护政治权力和利益的需要面前,一切思想都不过是手段。18.李鸿章

 李鸿章外交思想,355

李鸿章对当时中国的外交状况有着自己的认识,首先,他认为在双方力量的对

比上,西方列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次,李鸿章已逐渐形成了近代外交中的契约观念。再次,李鸿章对侵略者目的的估计是,洋人不是夺取中国的土地而是图中国的利益,基于上述考虑。1)李鸿章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和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羁縻、抚夷”。他在主办外交时都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

2)李鸿章“和戎”思想的另一种策略就是“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是以敌制敌。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外交思想

1)李鸿章对当时中国的外交状况有着自己的认识。首先,他认为在双方力量的对比上,西方列强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中国。其次,李鸿章已经逐渐形成了近代外交中的契约观念。再次,李鸿章对侵略者目的的估计是,洋人不是夺取中国的地方而是图中国的利益。基于上述考虑,李鸿章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和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羁縻、抚夷”他在主办外交时都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李鸿章“和戎”思想的另一种策略就是“以夷制夷”。有两层含义: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是以敌制敌。

2)李鸿章正确的估计了中外双方在政治、军事实力对比上的差距,并且认识到只有与外国和平往来,才能安心解决内政问题,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李鸿章长期对外主和,无非是想以少量的让步换取时间,兴办洋务,走“自强”“求富”之路,最终收回大清主权。3)承认敌强我弱,采取战略上的守势,这本不错,但战略上的守势不等于每次具体战役都以守为主,相反,没有一个个局部斗争的胜利,战略上的守势也无法维持。然而李鸿章对外的态度却是一味的妥协,或以夹胜即收为名,慌忙议和,导致不败而败,或勉强仓促应战,不筹持久之计,屡遭战败。

“和戎”的这一想法也不太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殖民扩张的时期,他们必然会竭尽全力为自己摄取利益,根本不会适可而止,与中国维持长久和局。而且和戎不能仅仅是玩弄外交手腕,更要有自己强大的实力作为依托,才能有条件与外国谈和。事实证明,即使李鸿章千方百计的避免与列强之间的战争,但战争仍然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人也会在一次次战败中丧失更多的利益。

 李鸿章外交思想对今日外交思想的启发。

19.近代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内容、演变、评价简述。342 1)张之洞写了一部《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总的概括和具体的发挥,也是对当时中学与西学的斗争作了一个官方的总结,这个总结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根本的都是要维护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专制制度。

2)张之洞《劝学篇》分为内外两篇。内篇九章,是务本,以正人心。张之洞认为真正的变法救国必须达到“三保”的目的,即他在内篇《同心》中所说“保国、保教、保种”,他认为这三保的中心就是“保教”,而教的主要内容就是旧学中的儒学,更确切的说是纲常名教,这是维护天道的关键,可见,张之洞所说的“中学为体”的体就是国家专制主义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制度的纲常礼教。

3)关于外篇,外篇各通,以开风气。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改、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张之洞理解的西学,分西艺和西政两部分,他所提倡的西学为用的西学是不包括西方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的,这所不包括的一部分恰恰是他认为中国最优秀的部分,也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儒家哲学。4)到了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器物层面上开为要学习西方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将西方的生产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在这个时候,张之洞抛出“中体西用”的理论,实质上是抵制维新运动,维护专制制度,这已落后于时代了。20.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21.鲍敬言对君主制度的批判:

1)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2)赋役繁重,民不堪命。3)刑罚残酷,百姓困苦。

结论:如果想要在根本上铲除社会**的根源,只有消灭君主制度,回到无君无臣的理想时代。

22.罗隐的论明君: 1)仁德是明君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明君必须具有德权相辅意识,明强弱之理。2)明君知“损益知道” 3)明君重贤且悟驭臣之道。

23.魏晋玄学:

王弼:“名教出于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 24.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说。

25.韩愈:性品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其中仁是根本。除此之外,还有七性,人性与情皆有品级之分,其中上品之人自然向善,不用教化;中品有善用,可教化使之善;下品之人惟可刑治。因此教之以仁、义,制以刑,礼、法皆为统治人的工具。

评价:韩愈的人性论就对孟轲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杨雄的性善、性恶混杂说都做了重要的改造和发展,既避免了他们的片面性,又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韩愈的人性论把性和情相并提,认为善恶根源于性,而善恶的具体表现却反映于情,这种因情见性的人性论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为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儒家的道德教化作了辩护,另一方面,它又同佛教鼓吹的灭情以见性,即教人解脱君臣、父子、夫妇等世俗伦理关系的出世的人性论形成尖锐对立,突出表现了它的反佛斗争中的理论意义,总之,儒家人性论在韩愈这里更加精致细密,韩愈人性论在儒家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6.柳宗元:国家起源及政体论:为了调和矛盾,产生了君长刑政,也就是国家和法律。君主与国家的出现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尖锐化的结果,也即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激化的结果。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期间自有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柳本人称之为势。

基于对势的理解,柳宗元又提出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郡县制的产生和封建制的衰亡同样是势之必然。他认为,分封制并不是最为完善的政治体制,而仅仅是国家政体形式发展长链上的环节。商周实行的分封制是迫于形势、风俗和实力不得已而为之。是因为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威。在他看来,国家政体历史演变的总趋势是权力日益集中。统一后废除封建而置郡县,这是符合必然之势的。郡县制有利于选贤任能,是优于分封制的国家政体。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26.陈亮的以功利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与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脉相承的,他主张道在事物之中,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7.叶适:本末并兴地思想主张,为工商业的发展制造舆论。

28.张载: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把仁道推及到天下人,才能治理好天下。

29.二程: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总结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教训,认为要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必须顺民心、厚民生,使民心安定而不犯上作乱,这就必须爱养民力,以民力为重,以理顺民心为治国的根本。

30.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衣食足才能懂得遵守封建礼节,而足食的首要问题是务农,农业发展了,民众衣食富足了,才能遵守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31.黄宗羲:论天下为公:

1)专制君主以天下为私产,屠毒天下之肝脑,实

为天下大害。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君主,把天下化为私有,为了满足一家一姓的私欲,不顾天下苍生的死活。

2)君主制不仅为天下之害,君主本身也不仁。君

是天下的道德楷模。现实社会一切不仁不义的现象,其最终的根源是君主不仁。

3)秦汉以来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是没有法度的社会,是一家之私法代替了天下的公法。法本来是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的制度性设计和安排,法如果不符合天下至公的原则,就必然失去其正当性,人们就不能按照法的规范而行动,如此天下永远难免于乱。

4)黄宗羲认为,封建时代的纲常名教也违反了天

下为公的原则,历代统治者以及董仲舒以下的正统儒家都主张极端的尊君,君为臣纲,臣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君主,这是极不正常的君臣关系。

5)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为主制主义政治服务的政治

理论,黄宗羲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天下治乱的标准不是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而是民众的忧乐。

32.林则徐:民心可用、民力可恃的民本思想。

33.龚自珍:对专制主义的批判.龚自珍描述了他理想的君臣关系。他认为君臣关系应是主宾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认为君主不能礼遇于士,那么他们就没有为君主尽忠孝死的责任义务。其中体现了抵制君主专制淫威的叛逆精神,也反映了维护人的尊严,倡导人性解放的某些因素。龚自珍对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封建的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以做官时日的长短作为升迁的依据,堵塞了大批有识之士报效国家的道路。

龚自珍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斗士,强烈的批判了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龚自珍认为知识分子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个社会是否兴旺的标志“士气申则朝廷益尊,士业世则祖宗益高,士诗书则民听益美。”文字狱的结果是使人不敢思想,社会发展失去力气。龚自珍在万马齐喑的年代极力主张思想与言论自由,给思想界以极力的震撼。

34.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35.洪仁玕:中外平。

36.冯桂芬:人无其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

37.康有为大同思想:

1)苦乐观: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社会,古今

中外皆是如此。至于人生之苦的终极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2)平等观: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

种族的不平等。只有消灭家庭才能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这种平等是在完全消灭了种族差别,消灭了

家庭界限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差异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完全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平等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3)仁爱观:以平等实现的程度为前提的。

大同思想的制度设计:

1)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实行计划

经济和按劳分配,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2)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人人平等。3)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对大同思想的评价:这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思想家的思想尖锐的矛盾两面性—要求民主自由而又害怕革命,一方面是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是现实精神缺乏。

1)康有为所生活的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天翻地覆,令

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这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个别的枝节问题,而是复杂严重的根本问题要求去解决。这使得真正的思想家要重新、独立的思考这个世界,给出自己的答案。康有为乌托邦式的大同思想虽然是空想,甚至有些怪诞,但这并不可笑,这时思想家对于这些问题做出的回答,显示了人的理性开始觉醒。

2)第二《天同书》的和特色是它通过乌托邦的方式毫

无掩饰的表达了康有为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

3)《大同书》是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

38.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

1)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兴交通,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2)废科举、兴学堂,改变管制

3)建立法制,借鉴西方各国法律以完善中国法制 4)兴民智,实行君民共主

5)设报馆,译西书,宣传维新变法。侧重于通民智。

第五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习心得

【引言】

本学期通过学院教师发展在线解除学习了《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很有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的课程。它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为线索,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剖析。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教师,提高自身修养,联系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更好的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帮助。【正文】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她的政治文明发育的很早,当国家尚未开始的时候,政治文明便出现了。在原始部落时期,部落家长制是最先出现的政治现象。随着部落战争、部落征服的不断进行,开始出现部落联盟,这样军事民主制诞生了。在传承了尧舜禹三代之后,禹的儿子启即位,“公天下”被“私天下”所取代,国家开始出现,政治文明成为一种更为明显的政治现象出现在人类的历史记载中。

在政治现象更加频繁发生的时候,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便很容易的产生政治思想的碰撞。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诸侯纷争,中国正面临着社会类型的转型。整个国家割据林立,没有统一的统治思想,正是百家争鸣,派系纷争的时代。在当时,儒、墨、道、法是力量比较强大的学派,也正是这几种学派在后来经过多年的磨合与发展形成了外儒内法,各派兼容的新儒学,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直到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学才开始受到人们大范围的反思与批判。但是,儒学其实对现代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工作项目的开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这本书中,我们重点学习的是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墨家以兼爱、尚同为中心的政治思想;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法家以法、术、势为中心的政治思想;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儒道佛的斗争与交流;宋明理学;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但无论是墨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罢,亦或佛教,亦或理学,都是围绕着儒学展开的,这本书、这门课的重点就在儒家的发展,它的完善与发展正好契合了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

在封建时代相当长的历史中,儒学一直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动力支持。只有在少数的十来年,道学等学派才会占上风,但一过那段时期,儒学便又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么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儒家学说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学说了,在它的雄辩睿智之上融入了法家的严己律人,加入了墨家的尚贤与爱民,淬炼了道家的无为和休养生息思想,结合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儒家思想变得越来越全面化,这也正标志着这个政治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儒家思想以伦理为中心,把先王之道作为自己的旗帜,重视继承周以来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它崇尚周朝以来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宗师孔子。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是儒家共同的基本观念和范畴。在这种文化陶冶下,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提高具有很好的帮儒家的仁学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融人伦、道德、政治为一体,撮己、人、家、国为一贯。仁在行动上以礼为范围,对待事物的关系要注重事物的矛盾的连接点。仁运用于主观,强调加强自我修养,在修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直到随心所欲。然而随心所欲又不能超越礼的范围。仁在旧的范围内,可以满足一切,不是顽固地守旧;但他绝不赞助新事物的成长,新事物要冲决它很难,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太丰富,新的、旧的,凡是能吸收的都尽量吸收进去了,所以,仁有极强的韧性。也正因此,历来的统治者都注重施“仁政”,顺“民意”。唐太宗曾有言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仁君倡导“为国以礼”的人治,一是因为君子作为执政者,在政治生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因为人是道的体现者和承担者,道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并存在于历史生活之中,但只有通过人才能使之活化。在这里面正体现了儒学与道学的统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儒家的学说也沦为了统治阶层进行剥削压迫的工具,成为教化和役使农民大众的法宝。儒家文化所规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为封建统治者奠定了统治的伦理基础,把臣工吏属,劳苦大众,妇女等群体都局限在封建礼教的框缚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糟粕,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问题。通过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我进一步从精神层面了解到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把自己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认知提高到另外一个高度。在中国政治文化中,每一个学派都最终融合到了儒学之中,可以说它们消亡了,也可以说它们得到了升华。在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各种学说都自觉不自觉的服务于统治者,这是无法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各自表现形式不同,或温和、或激进、或具体、或模糊。

随着社会的进步,儒学的弊端——保守与狭隘日益表现出来,不得不被新的学说——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取代。但是,它却始终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这是一种民族的智慧凝聚。它的“仁政思想”和道德教化对现今政府政策的出台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它将会是世界全人类的财富。

总之,这是一门很有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课程,在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而且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帮助。

下载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两汉经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昌盛。 董仲舒在宜扬他的主张时,大讲符瑞灾异,于是西汉后期做纬之学依附今文经经学大。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2013年6月 浅析墨子的政治思想 内容摘要: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中国政治思想史5篇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 天命不常 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

    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

    导论 56学时,3。5学分 教学重点:讲清三个问题: 1、什么是中国政治思想? 2、为什么要学习? 3、怎样学习? 一、什么是中国政治法律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是于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法律......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阅读书目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1977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振常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 4.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孔子的“礼”功用的表述及其政治意义 孔子很重视礼,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他呼吁人们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礼来规范自己,以......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定稿)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 “以民为本”“仁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