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2: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

第一篇: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填空题)第一章 人的心理

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___和 ___两大方面。

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过程包括、和。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案法等。

5、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有、和 __。

6、个性心理包括 和 两个结构成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和_______。

8、心理的实质是: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其对 ____的反映。

9、认识过程包括:感觉、、、和想象。

10、个性倾向性包括______、、_______、信念及自我意识等。

第二章 感知觉

1、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直接作用于客观感官的事物的 的反映。

3、根据刺激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而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数量上成_______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情况属于嗅觉的_____________。

6、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

7、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反映。

9、知觉有、、、四种特性。

10、知觉形成的大脑信息的加工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11、“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 现象。

12、吃了糖后再吃水果,总是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 造成的。

13、红、橙、黄等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能给人以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

14、在心理学上,人的感受性是用 来衡量的。

15、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24片的速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是依赖 的结果。

16、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比如思维、想象等,都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

17、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是可以 的。

18、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把知觉分为、、、和触摸知觉等。

19、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 和。20、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 和。

第三章 记忆

1、记忆是个体对

__的反映。

2、记忆表象有两个特征:、。

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 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__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__。

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7、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有 趋势。

8、个体感知过的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称为

__。

9、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

这四个方面。

10、根据识记材料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把识记分为

__和

__。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 和 反映。

2、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和。

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4、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成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在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创造指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价值的社会产品的活动。

10、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1、睡眠中的梦境属于 想象;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

12、根据想象内容新颖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凡是符合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积极幻想,叫做 ;凡是脱离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消极幻想,叫做。

15、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比较、抽是其最基本的过程。象、__、___、具体化等活动来实现的。其中,与

第五章 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按照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三种:、和。

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 的,但不需要 就能维持的注意。

4、“一目十行”说明注意的 好,而边唱边跳属于注意的。

5、“奇装异服”“奇形怪状”易引起人的注意,这是 注意。

6、注意的三种功能是 ___、和 ___。

7、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_____和 _。

8、注意的品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9、狭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持久地保持在 上。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久地保持在 上,与之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

10、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注意都不能离开 而单独起作用的。

11、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 就缩小。

12、当人专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___。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1、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有 ___、和 ___。

3、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 ___、和 ____。

4、情绪与人的 _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 需要相联系。

5、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可将情绪分为四种形式:即 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

6、一般来说,__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

7、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 __而产生的体验。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 __的具体写照。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种状态是 __。

1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是 __。

第七章 意志

1、意志行动过程分为 和 两个基本阶段。

2、动机冲突在形式上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这是__________冲突。

4、“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是__________冲突。

5、动机冲突在内容上可分为 和。

6、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7、意志的品质有

、、和。

8、与自觉性意志品质相反的是 和。

9、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意志品质是__________,善于把已经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__________。

10、意志的产生以__________为前提。

11、“优柔寡断”、“冒失”与意志的 品质相反。

12、轻易相信别人,没有主见,易受干扰是缺乏意志 品质的表现。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1、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2、动机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

3、根据兴趣的起因可以把兴趣分为 和。

4、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5、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 和。

6、按照需要的对象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 和。

7、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层次需要是 的需要。

8、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 和。

9、学习动机主要有 ___、和 ___这三种类型。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及。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它可分为、、和 四种基本类型。

2、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 学说,被认为是对气质成因的一种较为科学的解释。

3、气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在、、和 等方面的特征。

4、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道德评价意义。

5、性格是人对现实的 和 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6、性格结构是由、、和 四个层面构成的。

7、性格类型有多种,以个体心理机能为标准,性格可分为、和

;以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为标准,性格可分为 和 ;以个体独立性程度为标准,性格分为 和。

8、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

9、个体要完成某种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

10、俗话说:“无知必然无能”,这说明能力的发展要以 为基础。

11、能力按适用范围,可分为 和 ;按创造性成分,可分为 和。

1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和 三个方面。

13、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____、_、_及 _。

第一章:人的心理

答案:

1、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1879、冯特

3、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5、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6、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7、能力、气质、性格

8、大脑、客观现实

9、知觉、记忆、思维

10、需要、动机、兴趣

第二章:感知觉

答案:

1、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2、个别属性、整体属性

3、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4、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反比

5、适应

6、韦伯定律

7、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8、持续性、顺序性

9、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0、自下而上加工、自上而下加工

11、对比

12、对比

1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连觉)

14、感觉阈限

15、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视觉后像)

16、感觉

17、互相转化

18、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

19、社会知觉、物体知觉

20、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记忆

答案:

1、过去经验

2、直观性、概括性

3、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4、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7±2、1分钟以内

6、识记、保持、再现(再认)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8、记忆表象

9、记忆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10、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答案:

1、概括的、间接的

2、概括性、间接性

3、概括性

4、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5、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6、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7、问题提出、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8、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人际关系

9、新颖的、首创性的

10、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11、无意、幻想

1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13、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14、理想、空想

15、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分析、综合

第五章 注意

答案:

1、指向、集中

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预定目的、意志努力

4、广度(范围)、分配

5、无意

6、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

7、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人的主观状态

8、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9、同一对象、对一定活动总的指向上、分散

10、心理过程

11、范围

12、注意起伏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答案:

1、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表情、声音(语言)表情

2、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心境、激情、应激

4、生理、社会

5、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6、中等

7、需要

8、心境

9、心境

10、心境

第七章 意志

答案:

1、采取(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2、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3、双趋动机

4、双避动机

5、原则性动机冲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6、挫折感

7、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8、盲从、独断

9、自制力、坚定性

10、认识过程

11、果断性

12、自觉性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答案:

1、需要

2、需要

3、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4、马斯洛

5、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6、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7、自我实现

8、长远的动机、短暂的动机

9、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求知欲

10、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答案:

1、动力特征、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3、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4、性格

5、态度、行为方式中

6、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方面的性格特征、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

7、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内倾型、外倾型

8、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9、才能

10、知识

11、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12、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类型方面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3、素质、早期经验、教学和教育、个人的努力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

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性、情绪型和一致型。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29、经验和施展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 法则所支配。

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

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

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

43、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46、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

4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

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9、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叫做自我评估。

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53、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54、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

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兴趣、害怕、快乐、依恋。

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59、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

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第三篇:机械制图填空题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图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工程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正投影法属于平行投影法。

2、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视图。

3、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方位。

4、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

5、比例是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比,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

6、机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比例及视图大小无关。

7、尺寸的三要素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8、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

9、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向上。

10、图样中,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11、绘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丁字尺是用来画水平线。

12、在机械制图中选用规定的线型,虚线是用于不可见轮廓线。

13、标注圆的直径尺寸时,应在数字前加注符号Φ。

14、图样中,尺寸线和尺寸界限用细实线画出。

15、图样上的书写的汉字采用长仿宋体。

16、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17、画图过程中须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缩小比例。

18、图纸的幅面分为基本幅面和加长幅面两类。19图纸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两种。20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方。

21图样中,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22比例中2:1为放大比例。

23、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比例。24.汉字应用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正体。

25.字号指字体的高度。

26.图样中,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27.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画出。

28.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实际尺寸。

29、标注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数字、尺寸界限和尺寸线。

30、无论采用哪种比例,图样上标注的应是机件的实际尺寸。

31.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向左。32.标注斜度符号时,倾斜方向应与所标斜度的倾斜方向一致。

33.标注锥度符号时,锥度方向应与所标锥度方向一致。

34、尺寸标注中的符号Φ表示直径。35.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和定位两类。

36、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大类。

37、通常绘图时使用的是平行投影法中的正投影法。38.当投射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面垂直时,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叫正投影。

39.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通常在工程上多采用多个投影。

40.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直线),这种性质叫积聚性。

41.直线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三种。42.平面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三种。

43、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44.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其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45.与一个投影面垂直,而与其他两个投影面不平行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垂直面。

46.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一定与其他两个投影面垂直,这样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平行面。

47.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平行、相交、交叉三种。

48、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49、标注球的直径符号为SΦ。50、基本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种。

51、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1/2。

52、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点划线画出。

53.立体分为平面体和曲面体两种,其中所有表面均为平面的立体称为平面体。

54.基本体中,包含有曲面的立体称为曲面体。55.立体被平面截切所产生的表面交线称为截交线。

56、立体表面交线的基本性质是共有性和封闭性。

57、两立体相交所产生的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58.平面体的截交线为封闭的平面图形。

59、曲面体的截交线通常为空间曲线或平面曲线和直线。

60.圆柱被平面截切后产生的截交线形状主要有圆、矩形、椭圆三种。

61.当平面平行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矩形。

62.回转体相交的相贯线形状有圆、椭圆、空间曲线、直线四种。

63.正面,用字母V表示。

64.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65、俯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

66、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67、主视图是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它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左右方位。

68、俯视图是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它反映形体的前后和左右方位。69、左视图是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它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前后方位。

70.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71、远离主视图的方向为前方,靠近主视图的方向为后方。

72、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73、回转体一般只标注轴向和径向的尺寸。

74、平面立体一般要标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75、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

76基本视图的“三等关系”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77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78按正投影原理画出的图形叫正投影图。

79、直线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三种。80、直线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三种。81、平面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三种。82.平面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三种。83、平行线具体又可分为水平线、正平线和侧平线。84、平行线具体又可分为水平线、正平线和侧平线。85、平行线具体又可分为水平线、正平线和侧平线。86、垂直面,具体又可分为铅垂面、正垂面、侧垂面。87、垂直面,具体又可分为铅垂面、正垂面、侧垂面。88、垂直面,具体又可分为铅垂面、正垂面、侧垂面。89、平行面,具体又可分为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90、求作相贯线的基本思路为求作两相交回转体表面上一系列共有点。

91、当平面垂直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圆。92、当平面倾斜于圆柱轴线截切时,截交线的形状是椭圆。

93、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94、侧面,用字母W表示。

95、平行面,具体又可分为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96、平行面,具体又可分为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97、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四项内容:图形、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98、图样中的图形只能表达零件的形状,零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为依据。

99、正投影的基本性质是实形性、积聚性、类似性。100、直线在三面投影体系中有三种位置: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线。

101、根据平行的投影面不同,投影面平行面有三种: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

102、根据垂直的投影面不同,投影面垂直面有三种:铅垂面、正垂面、侧垂面。103、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104、平面于立体表面相交,可以认为是立体被平面截切,该平面称为截平面。

105、圆柱是由圆柱面和上下底面组成。106、圆锥表面由圆锥面和底圆组成。107、两个基本体相交,称为相贯体。

108、工程技术人员用于表达设计思想、进行技术交流时所绘制的各种图,通常称为工程图样。109、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其圆的相交处应是线段。

110、当圆的直径较小时,中心线可用细实线代替。111、尺寸界线与尺寸线垂直,超出尺寸线2~3mm。112、尺寸数值可写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113、截交线的性质是共有性和封闭性。

114、任何相贯线具有以下基本性质:相贯线是两个基本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相交立体的分界线。115、一般情况下相贯线是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相贯线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116、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117、按表面的性质不同,基本体通常分为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基本体。

118、投影面垂直线有三种,垂直于H面的直线称为铅垂线。

119、垂直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120、垂直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

121、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

122、投影面平行线有三种,平行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

123、平行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124、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另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

125、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126、当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得到的投影点,具有积聚性。

127、符号“SR”表示球。128、“C”表示倒45度角。

129、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第四篇: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的人是夸美纽斯

4经典性条件还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和华生 根据一定的推理规则接近问题目标状态属于奥苏贝尔和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正迁移。对于处于不良状态或心里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补救性教育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华生使学生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植物的经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整合协调原则。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1956年布鲁纳 等人的工作。“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针,属于教学中的 因材施教 原则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自我提高内驱力。11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鼻祖是 桑代克。加涅于1969年与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心理学 概念根据是否需要凭借工具,动作技能可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14 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就个人 的道德面貌而言的。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我们将其叫做 正常焦虑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桑代克。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是 心理学 对概念的鉴定。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概括说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心理素质培养 和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根据对竞争利弊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推崇的是 群体间竞争。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又学习“直角三角形”属于 下位学习。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调节。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被称为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属于 认知内驱力课堂纪律差,学生注意力分散是 消极的 课堂气氛特征。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所贮存的信息称之为 言语信息。1 让儿童在具体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获得元认知体验,属于自由放任式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培养方案是 应用智力法库珀史密斯提出培养自尊心的先觉条件是 重要感和有力感一般认为,儿童青少年时期 是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搜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实物直观先学习了牛、羊等动物的相关知识,将对我们以后学习“哺乳动物”的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迁移现象,我们将它叫做纵向迁移三位一体的心理品德结构把道德意志包括在道德行为的训练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和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个人化教学系统的提出者是 凯勒。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 孔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 罗杰斯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指出“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奥苏贝尔 班杜拉认为,模仿包括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和抽象模仿几种形式。爱国主义属于 道德情感 范畴。感知运动不协调属于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彼得罗夫斯基按照学习活动的性质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两种类型。1 原理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的说明。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设计者是比奈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 为必要条件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随能否 满足各自的利益而转移。1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桑代克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苛勒的学习理论称为 顿悟学习理论。我国学者莫雷提出了 学习双机制 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五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

三种。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 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下载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题库之填空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A填空题汇总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准备律 、练习律 、和 效果律 。 23、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 实物直观、......

    宪法填空题题库

    填空题题库 21. 1914年的袁世凯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取消了_责任内阁制___制,实行总统制____制;由总统独揽立法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大权。 22.按照我国1982年宪法的规定,我......

    汽机题库填空题

    汽机点检题库填空题 1、 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和起重滑车。 2、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基础题库)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要点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填空题)大全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试题库(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变电检修题库-填空题

    A类 1、管理是 的产物。 2、管理的目的是 。 3、管理的本质是 。 4、管理的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5、管理的性质是人的 的社会活动。 6、管理系统中......

    c语言填空题题库

    二,填空题(10道小题,共20分) 1、一个C源程序中至少应包含一个[main] 函数。 2、a是整型变量,则执行表达式a=25/3%3后a的值为。[2] 3、int m=5,y=2;则表达式y+=y- =m*=y的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