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要点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0.1)38,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11.1)4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45,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4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4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4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4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51,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52,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5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54,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5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56,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5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7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7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78,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79,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8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称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8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82,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83,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84,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85,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86,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87,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88,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89,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9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2,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愤,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4.1)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106,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107,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108,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109,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活动。
4、注意的功能为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5、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6、有意注意 是主动的、自觉的注意,是注意的各哦机形式。
7、德国心理学家为解释知觉的整体现象曾经归纳出多种原则,其中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接性等原则。
8、记忆的种类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9、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10、识记的是识别和记住客观事物的过程。
1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思考途径,探索各种可能结论思维。
14、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系统化等环节。
15、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经过克服困难及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7、需要、动机和兴趣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个体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他成分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
18、兴趣的品质包括:指向性、广博性、持久性和兴趣的效能性。
19、智力的核心内容是(抽象思维能力)
20、人在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
21、根据个体的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据的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一致型。22、1990年情感智力概念被正式提出。
23、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与坚韧性是教师的一致特征。
24、态度形成一般要经过“顺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阶段。
25、态度的转变过程一般为“解冻--变化--凝固”三个阶段。
26、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权利另一个是人格影响即教师本人履行职责的努力和成效。
27、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
28、学习需要以个体的一定成熟为其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29、经验和实践证明,成熟受用尽废退的自然法则所支配。
30、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31、审题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课题的影响。
32、技能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联系,使活动方式能够极少需要意识控制,能顺利、完善地进行时才形成。
33、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4、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监控。
35、学习策略主要有元认知识和体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
36、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指导、调节着学习者的认识过程。
37、监控学习进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
38、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科学习直接相关的专用型的学习方法;一类是通用性较强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39、知觉策略是指知觉过程中,在元认知活动作用下,家感觉通道,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有机构合起来的一种机制。
40、概念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寻找事物或现象分类的依据。
41、规则的发展学习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2、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即算法和启发式。
43、一般说来预习有读、划、批、写、思、做等步骤。
44、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依赖与整个社会的存在。
45、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通过个体反映了社会道德,它依赖和制约于个体。
46、一般认为,品德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心理成分,即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构成。
4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
48、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9、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0、从少年期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1、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叫做自我评估。
52、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53、儿童的活动主要是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54、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55七岁时儿童所掌握词汇的数量大约为三岁时的4倍。
56、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包括兴趣、害怕、快乐、依恋。
57、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58、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59、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0、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61、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62、道德情感的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自尊感、友谊感、荣誉感、信任感、事业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感、革命人道主义感等。其中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道德倾向性的核心,是标志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他们在人的整个道德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63、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64、与儿童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与性质都与幼儿存在完全不同的特点。
65、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66、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
67、(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原因。
68、(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是第二原因。
69、(独立意志)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原因。70、作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71、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成功。
72、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正常的、健康的成长发展。
73、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74、心理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背景教育。
75、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76、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7、心理辅导的途径: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学科渗透、家庭辅导。
78、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79、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主体参与模式。
80、心理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确定主题、课前准备、上课。
81、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全体、和谐、互动特征。
8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课堂组织环节,师生交往环节。
83、对学生的心理偏差为偏爱、偏信。
84、班主任教育权威体现的是权利和威信的有机统一。
85、可以将班集体氛围归结为:人际、学习、教育、教师、群体、文化氛围等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A填空题汇总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 效果律。
23、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2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具有 稳定性,有具有 可变性。
25、记忆干扰的两种表现是 前摄抑制 和 倒摄抑制。
26、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 垂直迁移 和 水平迁移。
21.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同化模式有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22.学生成就动机的三个来源是认知的需要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学生过程派生类属的需要。
23.布鲁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教育目标分类掌握学习理论
24.遗忘的干扰理论认为,干扰主要有两种表现,即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5.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认为,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主要有冲动型反省型两种类型。
26.美国学者马杰提出,学习目标的三要素是行为、条件和标准。
21、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团结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和 散聚的班集体。一个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构成要素是学习动力 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23、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和。
26、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可以从、和进行考察。
21、一般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 心因的三类。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准备、练习和效果。
23、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程是 变通性、独创性 和 流畅性。
24、技能主要包括智力和动作两种形式。
25、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和。30326、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 发散思维。
21、一般认为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2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这就是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23、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及主观能动因素。
24、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5、在对学习迁移现象进行解释时,贾德 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景到另外一个情景的迁移是能够完成的。
26、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 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28、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研究中,加涅和布里格斯把教学组织形式分成 集团授课 和个别化教学。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 代表性学习_概念学习和_命题学习。
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动作再现表征阶段到_肖像再现表证阶段_____到 __符号再现表征阶段.
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党主要贡献是__教育目标分类理论_________和_掌握学习理论___________
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生理原因________、_____记忆痕迹衰退______和_____干扰____ 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活动水平_______和_指向性________p315
第三篇: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的人是夸美纽斯
4经典性条件还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和华生 根据一定的推理规则接近问题目标状态属于奥苏贝尔和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正迁移。对于处于不良状态或心里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补救性教育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华生使学生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植物的经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整合协调原则。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1956年布鲁纳 等人的工作。“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针,属于教学中的 因材施教 原则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自我提高内驱力。11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鼻祖是 桑代克。加涅于1969年与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心理学 概念根据是否需要凭借工具,动作技能可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14 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就个人 的道德面貌而言的。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我们将其叫做 正常焦虑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桑代克。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是 心理学 对概念的鉴定。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概括说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心理素质培养 和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根据对竞争利弊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所应该推崇的是 群体间竞争。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又学习“直角三角形”属于 下位学习。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调节。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被称为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属于 认知内驱力课堂纪律差,学生注意力分散是 消极的 课堂气氛特征。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所贮存的信息称之为 言语信息。1 让儿童在具体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获得元认知体验,属于自由放任式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培养方案是 应用智力法库珀史密斯提出培养自尊心的先觉条件是 重要感和有力感一般认为,儿童青少年时期 是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搜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实物直观先学习了牛、羊等动物的相关知识,将对我们以后学习“哺乳动物”的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迁移现象,我们将它叫做纵向迁移三位一体的心理品德结构把道德意志包括在道德行为的训练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和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个人化教学系统的提出者是 凯勒。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的教育家是 孔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提出者是 罗杰斯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指出“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奥苏贝尔 班杜拉认为,模仿包括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和抽象模仿几种形式。爱国主义属于 道德情感 范畴。感知运动不协调属于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彼得罗夫斯基按照学习活动的性质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两种类型。1 原理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的说明。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设计者是比奈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 为必要条件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随能否 满足各自的利益而转移。1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桑代克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苛勒的学习理论称为 顿悟学习理论。我国学者莫雷提出了 学习双机制 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要点
1.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2.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4.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5.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8.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9.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10.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11.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12.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3.简述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4.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6.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7.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8.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19.简述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20.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21.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22.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2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2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25.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2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27.简述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基本观点
28.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29.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30.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32.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33.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34.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5.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36.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7.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8.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39.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40.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求
41.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第五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
三种。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
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
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 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