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在龙文教育机构实习期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12月关于大学生在龙文教育机构实习期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2012级2班
对于大部分应届生而言,在大四第一学期没有课程的情况下可以着手找工作,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代社会,学校举办校招目的在于提供应届生就业平台,在粤北地区仅在韶关学院举行,虽然韶关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考虑到现代教师待遇改善,多数人选择从事学校教育行业,但由此引发供过于求情况,但是校外教育机构为学生从事相关方面行业提供选择,校招也涌现多个教育机构。此次调查针对12月关于大学生在龙文教育机构实习期现状,龙文被称为教育培训机构的航母,为充分了龙文内部文化体系及体制结构建设情况,本人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一、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时间:2015年十二月至2016年一月 地点:龙文教育集团华南教师培训基地 方法: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从龙文集团的招聘形式及岗前培训及正式上岗与相关待遇方面调查。了解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对于应届生的就业管理,分析内部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参考,避免盲目就业。
(一)、招聘形式
在12月份时期的校招,本班多名同学向龙文集团招聘摊位投递简历,再与HR进行简单交流,下午在教室进行笔试,笔试是以相关科目进行,而面试以题目竞答方式考察。随后告诉应聘者三周后等待通知。一周左右本班八个应聘的同学中六个被通知录取,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电话了解到培训期没有任何工资补贴,吃的费用需要自给,承诺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培训后可以即刻上班。作为被录取员工原则上会有相应补贴及工资,但是考虑到可以立即上班部分被录取前往培训。
(二)、岗前培训
抵达培训地点,该基地已有一批学员在培训,人数近五六十,期间陆续有人离开或是正常结业,而该基地培训老师说明只要表现合格可以与上一批学员提前工作,即使不合格只要一个月时间到即可正常结业并被分配相应校区进行报到,并且被要求交齐三百至四百不等资料费用,部分学员不需要交费用,原因是其学校与该基地有就业合作关系,在此期间部分人员拒交费用而离开,而考虑到可以在结束后正常任职仍有大部分学生留下,培训期间仅是培训老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课,一周讲课不到五节,有时叫学员讲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以近乎军训形式要求学员进行活动,早上七点二十吹口哨集合,之后自习,时不时吹口哨集合,隔周有两个小时户外活动,或是公共课,公共课内容多是教学员如何在职工作及相关情况,在此教授学员应该把自己包装为重点大学毕业生,如何说服学生家长增加课时等待,学员被分配做一些卫生工作,期间被带到广州番禺附属中学进行调研,而调研内容居然为改阅升学模拟考试试卷。另外部分校区人员来提前录取学员,后期了解被招的人员不久便辞职,原因是校区内部工作分配不合理,培训期间从多人口中了解到的考核形式标准不一样,而询问老师情况却也没有官方表示。到了考核时间,培训老师没有说明合格标准,而在最终结果出现时部分人员以考核不过关理由被强制留下继续培训,且承诺一月十四号结业通过,在本人所了解到情况中,考核通过人员通过与否在于培训教师个人选择,考核只是表面形式,后期留下人员同样不能在其承诺时间结束,一而再再而三推迟时间,且并没有对学员进行培训,只是被要求自习,该基地教师外出继续招聘培训学员,新招学员近一百人,来之前被告培训期间有工资及包食宿,而到达培训点又以另一种方式告知工资得在工作六个月后可获得,不包吃。后期培训生在面对该企业培训点的欺骗行为时选择离开。
(四)、校区任职
据了解,部分基地培训后的学员奔走于各个校区面试后均被拒绝接受在该区任职,没有改企业招聘时所承诺的培训完即可就业,而部分人员在进入校区后没有生源,仅仅在继续做题。真正上任人员只有少部分。
三、调查分析
综合调查结果,可知龙文教育集团的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存在某些欺骗性与弊病,该公司部分制度存在私人化,没有正规普及,而另外一方面,应届生在面临找工作的压力时容易迷失方向,需要理智思考招聘方招聘形式是否合理。应届生需了解自身就业方向及就业时相关问题,避免遭受财力物力人力的损失。
第二篇: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泰山封禅大典
泰山悠久的封禅文化
封禅是一种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
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始皇三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13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1
东汉建武30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唐高宗、宋真宗都举行过封禅。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近年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幽远的。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秦朝。自信傲岸的秦始皇并未忽视上帝的存在,秦王朝于国都立四畤用于祭五方上帝,他曾亲赴泰山封椫,虽然那只是为了标榜他自己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多大诚意,但也反映了上帝在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自秦始皇起,封禅活动成为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泰山封禅-历史
秦始皇封禅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铬》,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之后,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项目十大看点
1种独特的历史探寻方式 :
项目总时长约80分钟,整个演出穿越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时空,真实再现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场景:包括序幕、金戈铁马——秦、儒风雅乐——汉、盛唐气象——唐、艺术王朝——宋、康乾盛世——清。演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场景。演出所表现的内容,实际上是当时那个朝代华夏文明发展所达到的高度,是对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是对华夏古老文明的崇高礼赞,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场涵盖了五朝历史的演出。
2756个座位虚席以待:
项目高难度的阶梯式舞台、12个大型升降系统、多达90平方米的巨大升降平台与LED显示屏完美结合。舞台还第一次采用了钢架式构造,以确保能在以山石结构为主的地基上稳固矗立。这些最高难度的机械拼接技术、全新的舞台设计理念和手法,都是由中国军区总装备部操作、实现的。3亿巨资倾力打造:
本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建设,将于9月份上演。项目总投资3亿元,前期投资8000万元,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巨大的户外实景演出。
4虔诚仰望视角: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演出舞台设在泰山东麓天烛峰的天地剧场。舞台依山而建,与海拔1500米的巍巍泰山融为一体。天地是背景,群山是演员,舞美效果从山脚延绵至山顶。
5千年中华文明积淀
600万华丽服装经费:
项目共斥资600万元用于服装制作。在8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5000套纯手工制作的古装服饰贯穿始终。500名演员身着霓裳华服,上演一场精彩的古代劳动人民和王侯将相的古装服饰展演。
7幕场景更替青山依旧
8千6百平方米天然剧场
9巨大平台升降变换
10余月开天辟地:
除了采用最新的高科技装备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之外,项目还致力于为泰山旅游带来新的理念,打破“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历史,填补了泰安市娱乐演艺产品的空白,与泰山传统的观光产品优势互补,形成了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组合,更为泰山古老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泰山封禅-意义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义》《礼记正义》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 祭地,瘗者,祭月也。”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
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篇:教育培训机构实习期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与学大一起成长兰分公司西宁大十字校区时间飞逝,转眼间,我来学大已经四个月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接触,我对培训辅导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各位同事的经验之谈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在这段时间里,让我深深地知道为人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无论是在校老师还是培训机构辅导教师,其言行都将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还要给每一位孩子关爱。我们还要时时观察自己的言行并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如果缺乏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又如何将热情融入到工作中呢?更别谈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了。在学大的这段时间自己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1.收获了一份工作,收获了人生路上一个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并学习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有机会对人教版初高中英语教材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 3.对于一对一和班组的英语教学有了更加切实的感受,了解了一对一与班级授课的异同和优缺点; 4.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活到老学到老;
5.团结每一位同事,共同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在学大的任教和学习中,我对自己有了更加严厉的要求,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材施教使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每个学生把学大当作是高效学习的乐园。让家长对学大的了解更多更全,努力为使学大成为家长们放心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自己的工作将作如下规划:
1.好好备课做好自己的工作,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让家长认可,学生认可,领导认可;
2.不断地学习教学方法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
3.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提高心理素质,多征求别人意见;
5.每天保持好心情面对工作;
6.加强面对家长时的心理素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我们的学大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希望可以同学大一起成长,愿学大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第四篇: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的问题。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温宿县托乎拉乡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乡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
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的问题。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快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部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基层工作当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2、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办法行不通,也有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收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精神。因体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阴碍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