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
□曾小华
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因此,对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定义,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对由文化定义问题形成的文化定义现象绕道而行。
文化定义现象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化定义的众多观点上。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
在文化定义现象中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各种学科对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关于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作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一些总结:(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他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最为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在不同学科对于文化的定义方面,诸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文学等等,都有许多有益的观点。总的来看,各个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尽管如此,由众多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所产生的文化定义现象,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只有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才会有文化研究的发展。而且,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存在,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融和互补,使人们在理解什么是文化的时候,具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域。
除此以外,在文化定义中,还有一种与此密切相关的现象,就是在对文化进行区别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
关于文化的区分,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是大文化和小文化。在这一点上,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正如我们将社会区分为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那样,有必要将文化也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同样,广义的文化也是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来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属于文化的领域。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意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狭义的文化与狭义的社会却有不同的内容。后者是通过持续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系统;而前者如我们上文中提出的定义那样,是产生于人类行动但又独立于这些的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
此外,还有一种关于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的划分。这一区分的代表性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他说:“对文化作分析必然既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显型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人们只须在自己的观察中看到或揭示其连贯一致的东西。人类学家不会去解释任意的行为。然而,隐型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处,人类学家才在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关注隐型文化。隐型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型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
社会学对于文化的区分还有一种“亚文化”的概念,“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亚文化可以围绕着职业种类发展而成,如医学或军事部门的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基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如美国黑人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源于地区的差异,如美国南部各州的亚文化;也可能基于原来的国籍,如美籍墨西哥人和美籍意大利人亚文化。”“每一个复杂社会都包括着许多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关于文化的区分,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文化模式论”。克鲁克洪在其《文化研究》一文中认为,是克罗伯以同等的眼光看待历史、功能和心理学,划分出三种文化模式:全局性模式、总体性模式、类型性模式。文化的全局性模式指的是“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确定的连贯结构,执行着有效的功能,并且在历史进程中将这种作用持续保留下来。很显然,文化的全局性模式不囿于单一的文化而涉及横贯交错的文化。”文化的类型性模式指的是“一条路数,沿着它在人类事物的几种可能性过程中,选择出或引导出来并紧紧扣住它不放,从而使这种事务得以确定和实现。”“每一种类型都必须预先有所限制,它力主一种方式而排斥其他方式。”现代工业化世界的类型性模式包括机器(它相对手工业操作而言)、信贷,以及大规模生产。文化的总体性模式,其概念类似于社会(或民族、制度等)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
在较近的文化研究中,对文化的区分出现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新概念,并且迅速拥有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论著。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等。
文化定义现象所反映的,文化对于人类及社会的密切关联度,不仅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进程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整体的联系,这种联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对于人类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利益、自由、生存状况的关注。
十品
第二篇: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这的确是个很难一下子讲清的问题。俄国革命大师列宁在一篇文章里也承认,文化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当下中国对此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管的那摊子事。在这些人眼中,文化实际就是文艺,因此文化通常与娱乐被归在一起。另一种回答则是泛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文化。譬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我们的大小便都与文化有关,--排泄文化。据说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试图给文化定义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可谓蔚为大观。
如果对这300多种定义作一粗略梳理,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第一种是广义获狭义的定义法,第二种是功能性或主体性的定义法。
第一种定义方法
A.广义定义:将文化定义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之总称,或定义为人类生存方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大多数人文社科界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物质性、外在性的表现。一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文化就产生了,但文明的出现要晚得多,一种文化只有在发展出了文字、金属冶炼与宫殿城墙时,才可谓产生文明。历史学家汤因比、斯宾格勒都属于广义文化论者,他们都认为文化(文明)是一种生命体,有发生、发展、衰亡的不同阶段。
B.狭义定义:仅指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反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他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第三页)
第二种定义法
A.功能性定义:笔者在漫话人文系列之四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规则,这就是功能性定义。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也属于功能性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原始文化》1871英文版第一卷P.1)
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属于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功能性的。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学者克鲁克洪(C.Kluckholn)则提出了更精细的文化定义。
B.主体性定义:所谓主体性指的是文化的“属人性”。文化的主体性由于隐藏在文化的功能性之中,因此往往容易为人忽视。进入20世纪后,文化的主体性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德国学者格奥尔格西美尔首先看到了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的区别。他批评,自工业革命以来,“客体文化突飞猛进,主体文化却不能增进……外界事物正变得越来越有文化,而人却越来越没有能力从客体的完善中获得主体生命的完善。”(转引自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版P.87)
卡西尔(EnstKassirer)作为西美尔的学生,将文化定义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文化的定义上,持有与卡西尔相同的观点,只是比他更激进。马尔库塞将文化的功能性与主体性完全对立了起来,贬斥文化作为科技的作用,主张“文化”应该与“物化”相对立。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本能的冲动与爱欲,作为科技的文化的每一进步,都是对人本质的压抑,因此他提出,真正的文化应该是人的解放的尺度。
以上是对各种文化定义的粗略分类,此外从中西文字的对比上,也能看出对文化的不同理解。英语“文化”一词为culture(拉丁语cultura),在初期主要是耕耘、栽培和种植的含义,后来逐步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中文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比二者,西方似乎更看重文化内在的生命生长价值,而中国的理解似乎强调其外在的教化功能。因此从语源学上说,西方对文化的定义偏重于主体性,而中国则偏重于功能性定义。
种种不同的文化定义不免使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也许不同的定义都反映了文化的某种属性、某个侧面,犹如盲人摸象,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文化最准确、全面的定义呢?这就必须借用本质属性与从属属性的概念了。
本质属性,相当于形式逻辑中概念的内涵,从属属性相当于概念的外延。那么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呢?一事物为其自身并使之能与他事物区别开来的规定性,即为该事物之本质(属性)。譬如,A之为A而不为非A的规定性,就是A的本质。而从属属性是事物的本质在与他事物发生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状。以水为例,水的本质属性是什么?透明的液体?显然不对,因为有许多透明的液体不是水。水的本质属性是H20,“透明的液体”仅是水的从属属性,是H2O在与可见光、温度、重力等他事物发生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果没有可见光,水的透明性就不会存在。
按此定义规则,我认为,文化的本质定义应体现出文化的广义性与主体性--文化乃人的存在方式。
对此定义,有人也许会问--有些人浑浑噩噩,没有文化、愚昧落后,难道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是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在上古时期,当猿人开始使用工具、并对死去的亲人在坟墓中摆上石子等纪念物时,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就开始了。欧洲早期的直立人尼安德特人虽然脑容量小于现代人,但他们已经创造了文化--一是有了石器工具,二是死者的墓葬有了一定的仪规。
为何对文化的定义如此繁复多样?就是因为人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状繁复多样,或说是文化概念的外延宽广。
什么是文化?也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所谓“人化”不过是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例如刀剑是人的上肢的强化,汽车是人的下肢的强化,机器仪表则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与强化,等等。
有人认为这样的定义还是有问题--如果将人的存在方式定义为文化,那么动物的存在方式为何不能也定义为文化?我们为何不说有老虎文化、水牛文化、细菌文化?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对本能的不同态度。动物的存在方式之所以不能定义为文化,是因为动物受本能的控制,而人则以自己的创造物来满足本能、指导本能、抑制本能、超越本能。动物的行为都由基因预先编好程序,而人的基因中并无这种程序。人要靠后天的学习与创造来实现自己的存在。一个婴孩被野兽带去抚养,脱离了人的文化,这个孩子即使长大,严格说来已不成其为人,只能说他是“狼孩”、“熊孩”。一句话,动物是被自然决定了的,在自然给定的本能面前,动物是没有选择自由的;人不是被自然决定的,人在自然面前是有选择自由的。人类初期,人的自由度低一些,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自由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因此,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定义为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创造与超越--人以创造与超越来实现自己的存在。
文化乃人的存在方式--如此定义的文化又有何特性呢?文化的特性牵涉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仅讨论当下易使人迷惑的三个问题。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文化决定论--正确还是错误?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社会处于前现代状况。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剥削压迫或自然条件的欠缺,还是文化的落后所致?如果从本文对文化的定义角度来看,显然是文化落后造成的。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列强的剥削压迫或自然条件的欠缺属于外因,自身文化落后为内因。外因是条件,内有才是根本。这是从广义文化角度对文化决定论的论证。
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而言,思想观念的落后,特别是统治集团思想观念的落后,是一个国家、社会落后的总根源。要改变一个国家的落后状况,仅靠文化的改造难以奏效。具体而言,究竟是一步到位的革命还是循序渐进的改良,抑或工业救国、科教救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存在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但在诸多因素中,政治权力无疑具有最直接、最有力的作用。因此,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集团的思想观念,就在变革中具有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文化决定论在狭义文化上的合理性。
塞缪尔亨廷顿与劳伦斯哈里森二人编著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所要告诉我们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是没有提到统治集团的思想观念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先主席毛泽东同志曾谆谆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什么是思想路线?唯心还是唯物、辩证还是形而上学,这是思想路线。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才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中国革命事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毛泽东的这一教导显然是其一生革命经验的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文化决定论。
第二个问题,文化有无先进落后之分?
有人认为,各种文化都是历史所形成的,都具有其特定价值,比如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等,因此不应区分先进与落后,而应该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取长补短。
此说显然不对,其错误在于混淆了文化的进步性与价值性。文化既有先进落后之分,同时各种文化(哪怕是落后的文化)又各具有特定的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应混为一谈。
对于一定的目标而言,各种不同的文化确有先进落后之分。对于现代化这个目标来说,工业文化显然比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更先进。如果我们赞同文化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超越能力之说,那我们就应该选择现代化为目标。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进文化不是没有缺点,落后文化也不是没有优点。在对环境的保护上,农耕文化就比工业文化要好一些,因此工业文化被更先进的科技文化所超越是理之应然。
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取长补短是一个不错的口号,但是何者为长、何者为短之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问题。西方各国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存时,实际上都是“一元为主,多元共存”。各民族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会形成一种主流文化,“多元共存”实际上是以主流文化为平台对各种文化的吸纳与整合。
文化的价值性与进步性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抹煞对立与抹煞统一都是错误的。唯我独尊唯我独真、其他文化都是落后腐朽反动文化的观点固然不对,漠视文化之间的先进落后、糟粕与精华比肩共存,也非我们的愿景。
第三个问题,文化的阶级性。人类社会有阶级存在,文化不可避免地留有阶级烙印、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能否就此分出剥削阶级文化和被剥削阶级文化?
窃以为此种分法非常错误,即以中华文化而言,实际上并不存在地主文化与农民文化的分野。唐诗三百首中,哪几首属于地主文化、哪几首属于农民文化?
民族以文化分,文化以民族分。一个统一的民族,内部必然会有贫富、官民、行业、宗教、地域、年龄、性别、气质、禀赋之分,但只要构成一个民族,文化就会成为其成员基本相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基本相同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取向,伦理规则,思维方式,审美偏好等。如果阶级差异大过所有其他的差异,那么这个民族一定会分裂、形成两种互不相干的文化系统。文革时期,有人就以文化的阶级性为由,否认统一的民族文化,其结果必然是一场文化浩劫。国共两党代表了不同阶级,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政党文化,但他们的政党文化依然属于中华文化的不同分支,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岸文化的统一性也日益明显。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变成了大革文化命,其错误根源有二,一是过分夸大了阶级差异的意义,二是文化创造者的阶级身份决定论。
阶级差异实际就是贫富差异,与种族、宗教、官民、行业、地域这些差异比较起来,既不更大,也不更小。认为阶级差异大过其他差异的根源是经济决定论,但就是站在经济决定论的立场上,阶级差异也不见得就是最大。“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农民与地主作为谷物生产者,他们与谷物消费者之间也有经济利益上的对立,难道这个社会还应该分裂为“生产集团”与'“消费集团”、并在两个集团间展开殊死斗争?地主与农民、工人与资本家,二者既有对立的一面,还有统一的一面,只讲阶级对立不讲阶级统一,并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二,阶级身份决定论。无可否认,迄今为止,人类文化的传承、整理、创造者一般都是出身或本人为较富裕的阶层。文革中有一句流行语--“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意即一个人不可能越出自己的阶级局限。从我们的经验来判断,这种说法是及其荒谬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相同的阶级身份可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爱好,而不同阶级的人却可以有近似的伦理准则与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特别是在文化的创造上,创造者完全可以超越自己的阶级身份、民族身份。你能说贝多芬的音乐只是属于资产阶级或西方民族的吗?难道苏格拉底和孔子不是属于全人类的吗?之所以文化具有超阶级的特性,这与文化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不受决定--不受阶级、民族、性别、地域的决定,自由就是创造、超越,超越自然、社会带给我们的局限。
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特性,又与人性、人的本质有着关系,关于这一点,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篇:草原文化定义及特征
草原文化是推动内蒙古巨型企业成长的人文密码。
草原文化深远地影响和熏陶着内蒙古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内蒙古企业的成长壮大是草原文化在经济领域的积极体现,是草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文明合乎中国国情的、部分实现一次次完美对接。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正是因为草原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发展的特质,才使内蒙古巨型企业在传统产业获得现代性方面成为可能。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崇拜英雄、倡导刚健有为,这些积极因素是巨型企业健康成长的催化剂。随着内蒙古现代企业的崛起,草原文化必将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一种重要形式。
而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深受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最终创造了品牌效应,实现了国际接轨,完成了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接。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内蒙古企业的杰出代表,伊利开放,实现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蒙牛进取,实现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永业创造,实现了与科技、管理和组织创新的对接。
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文化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而且具有独特的精神禀赋。它是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草原文化的这种基本精神,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概括以下四点:
1、开拓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经·易传》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述。
3、自由开放精神。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
一。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开放的环境,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他们来说,自由开放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精神王国的至上原则,而是人们在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活中践行的对象。由于草原民族把践行自由开放的精神融入其民族性格和气质之中,因而在他们那里,自由是那样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这是草原文化同其他文化相比最具个性的地方之一。
4、崇信重义精神。崇信重义既是草原民族的行为准则,也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民族以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荣,以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耻,为追求这一崇尚的价值目标,他们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守信讲义历来被认为是草原民族最优秀的民族禀性之一,也是草原文化始终高扬的精神旗帜。
2、英雄乐观精神。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草原民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籍描写草原民族“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
第四篇: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
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
毛海峰教授在起草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时,对企业安全文化给出了一个较为简洁的定义,即“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此定义将企业安全文化描述为一种“统一体”,其含义与“整体”、“综合产物”、“总和”等说法相类似,都有“全部在内”的意思,但“统一体”比其他说法更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一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例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必然会有与其相关的“态度”出现,这种关系具有统一性。此外,这种“统一体”的表述也是中性的,并不含有好或坏、优或劣等的意思。
该定义还明确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规范”。这四个部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探讨,在国内外众多说法中筛选、总结出来的,以最精炼的形式对“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了概括反映,它们构成了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一个统一体。
安全价值观——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的内心中怎样回答“安全对我重要吗?”这一问题。
安全态度——在安全价值观的“指挥”下,人对各种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倾向。简单地说,就是“我对安全问题关注吗?积极吗?”
安全道德——在涉及他人安全利益时,衡量人的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我对他人的安全有内在的责任感吗?”
安全行为规范——为保障安全和健康,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行为举止要求和标准。简单地说,就是“我面对安全问题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摘自《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
第五篇: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慧。“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对于“文化”一词,《牛津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历史的沉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类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精神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管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信念、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一系列价值选择时进行价值排序的活动。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企业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美管理文化的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学说传入中国,随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地引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在两次重大核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后,伴随着“企业文化”在20世纪后半叶的蓬勃发展而形成。它是由IAEA在1986年出版的安全丛书No.75—INSAG 4《安全文化》中,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如前面提到的,“文化”一词,本意就体现为人类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价值观、标准、道德和可接受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在立法和监管要求之上保持一个自我约束的方法还提高安全。因此,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组织中各个层次所有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高级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至关重要。IAEA-INSAG倡导:“安全文化被强调为基本的管理原则”,其目的就是要规范所有参与核电厂活动的相关组织与个人自身行为以及相互的行为。
因此,国际核安全国际咨询组的专家在编写安全文化定义时,认为在上述措辞严谨的表述中有3个方面的含义:
1、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与单位有关,又与个人有关。同时还牵涉在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2、工作态度、思维习惯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看似抽象,但是这些无形的品质却可以引出种种具体表现。这就是说,要寻找各种办法,利用具体表现来检验那些内在的隐含的东西。
3、安全文化要求必须正确履行所有的重要安全职责,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丰富的知识和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并适时做出见解。
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它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要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整个核电厂内营造一个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氛围。
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实质就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通过各种专业或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安全意识和态度,从而改进人员绩效和电站的安全性能,以便整体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安全文化只有与员工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核电厂的安全文化是国际核能届在三哩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提出的关于核安全的管理概念和管理原则,它是传统的纵深防御原则的扩充和延伸,也是核电厂安全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
核电厂提倡安全文化,其目的是使其全体员工养成共同的价值观,约束个人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核电厂创优业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行为和核电厂的安全之间联系极为密切,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然而人的才智在查出潜在问题方面又是十分有效的,任何重大事故前都必须表现有不同的征兆,有经验的和有警觉的员工一般都能发现或觉察出来,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许多安全事故都可以在萌芽状态下消失或终结,不会造成重大核事故。从这一点来讲,人的才智对核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强调:从事任何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安全文化的原则行事,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规范满足安全文化的要求。事实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安全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递在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中间,用人类创造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的方式培育着每一个人,使之具有现代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安全素养。安全文化的特性
安全文化的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层面上的特性
精神文化即信奉价值。信奉价值就是人们喜欢的、认为事物应该处于的状态。具体体现为:
(1)核电厂最高管理层对核安全的承诺。最高级别的经历们必须以他们的行为、对待安全的态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精神来证明他们对安全的承诺。否则,将会严重阻碍安全文化的正常发展。
(2)最高管理者声称核电厂安全享有最高优先权,当安全与生产矛盾时,工作应暂时停止,以便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评价和解决。员工们不应该在有风险情况下去取得某个生产目标。
(3)要有纵深防御保护措施,以便在一种保护措施失效下也能达成安全目标。
(4)组织要使员工不担心因暴露错误受到惩罚。
(5)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观点。在组织内要形成“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思想。
(6)管理者对待员工应是值得信任的态度,并有意识去鼓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潜力,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让员工承担较大的工作责任也是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精神文化。
2、制度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所有人员都要遵守规章制度和程序,违反规章制度和程序是表明安全文化薄弱的信号。
(2)组织机构中职务描述应准确、清晰,责任和分工一定要明确。
(3)要鼓励核电厂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对工作满意程度较高的团队和员工实行奖励制度,激发所有员工的上进心。
(4)要编制高质量的使用程序和文件,让员工易于理解和使用。
(5)要贯彻系统安全优先的原则,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运用。
(6)要教育员工对工作过程和对工作时间的关注,不要只顾眼前过程而忽略了对他人和未来工作的影响。
3、行为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最高管理层支持安全的行为必须在同事和员工中显而易见,体现出他们的示范作用能推动安全事业。
(2)经理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以便能与员工讨论安全问题时充满信心。
(3)各类人员都要习惯性应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对工作结果进行批判性检查,依此推动安全绩效的改进。对潜在的缺陷能及时发现和得到很好的解决。
(4)要牢牢树立安全持续改进的观念,这类似于开展“自我批评”。一个强有力的自我评价过程能激励员工追求安全绩效方面的不断改进。
(5)要处理好与管理当局等外部组织的关系,要相互尊重和坦诚交流,这有助于增加双方的信任。
(6)要配置足够数量且称职的员工,否则会增加员工额外的风险。
(7)要求电站经理们与员工的关系是开放式的和相互尊重的,某些电厂的等级观念可能要强一些,但这并不应该妨碍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
4、物质层面上的特性
安全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特性体现为:
(1)员工应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要求员工超负荷工作,这会造成他们对安全问题的注意力和警惕性降低。
(2)要恰当地配置各种资源。在核电厂大修期间往往会包括人员和技能在内的更多的资源。
(3)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度。否则会造成员工情绪低落,经理们对该场所的工作缺乏兴趣。
安全文化的作用
核安全文化就是人们生活过程中,在核电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爱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就是将人们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人,将核电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安全文化的具体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安全的责任及应有的态度,从而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们不像设计管理、物项管理、设备管理等局限于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人员的管理,它还承担者对安全生产协调一致的运作,不能出现梗阻。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安全文化能使之具有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
3、为使核电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好状态,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员工,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
就核安全文化本质而言,核安全文化表现为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加上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在整个核电厂内形成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核电厂良好的安全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核电厂的安全文化层次。而核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和管理层,取决于他们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取决于他们在安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的力度。同时,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决于核电的每一位员工,取决于他们对安全要求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执行安全规定的严肃性,取决于他们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习惯,也取决于他们时时处处寻求一切机会来改善安全水平。我们全体员工,包括领导干部和管理层人员,既各自承担着一份安全责任,又要联手创造对安全的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安全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