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

时间:2019-05-14 02: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

当前,党中央做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号召,这个号召就像春雷一样响彻云霄,神州大地不断掀起阵阵热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用自己无声的行动、真情的付出、踏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赋予了科学发展观新的内涵。书写着朴实而绚丽的篇章,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溶铸于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六年前,告别了梦幻般的学生时代,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然而,醉酒方知酒味浓,为师才知为师难啊!才几天工夫,我先前良好的自我感觉就一扫而空,面对一大群麻雀似的孩子们,我才真正意识到教师职业是何等的艰辛和琐碎,三尺讲台站上去容易,要站好可真难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回顾这六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既短暂又漫长,虽然我没有老教师那些丰功伟绩,没有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但在这短短的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品尝到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

记得那是我刚从师范毕业的那年,刚走出校门的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英语代课教师,当时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的一个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贫乏,校长为了能找到一位合适的班主任急得团团转,无奈之下便找到了我,希望我能接任四年级的班主任。我当时听了之后,便哭了起来,校长以为我是因为怕辛苦,便安慰我:“刘宏,我知道你来我们学校代课英语一个月才500元钱,可是哪怕是我自己掏钱给你每个月一点补助,我也希望你能答应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也相信你能做好!”其实谁也不知道我哭那是因为我怕,我怕自己太年轻管不住学生,我怕我做不好这个班主任,我怕。。。。看着校长眼睛里含着泪水,一再地鼓励我,我被感动了。同为一名人民教师,她能够时刻为学生着想,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我的班主任生涯。

当时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年仅22岁的我来说,担任起高年级的班主任,无非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责任,真可谓是无从下手,但是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我开始逐渐摸索管理班级的方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责任心来感动学生。我本着和学生年龄相近的优势走进了那群孩子当中,当起了他们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老师。我以活泼的教学风格深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每天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深入班级当中,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琢磨管理班级的方法,整理班级一天发生的琐事,一工作就是到半夜,就在那一年我瘦下来30多斤。妈妈见了总是生气说:“你要就这么拼命的工作,身体都不要了,明天你就别干了!”我知道妈妈心疼我,但是她也明白,她的女儿就是这样。当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很高兴,很欣慰,因为我有收获!

尽管经历了这些艰苦,但我从来没有因此动摇过信念,放弃自己的工作。有几次机会我都可以调回到市内学校工作。有这样的好机会,别人可能都求之不得,我却放弃了。因为我实在是放不下那些农村渴求知识的孩子,因为我也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我知道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也不愿放弃我最初的梦想。

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叫何时的男孩子,该生学习成绩差,数学语文两门主科成绩均不及格,组织纪律差,经常偷别人东西,三天两天打架、骂人,有时甚至逃学,放学后便一头扎进网吧,很晚回家,一次我外出学习期间,他竟然跑到学校房顶上去玩,是学校有名的"刺头".他的父母对他都无计可施.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初出茅庐的我出现畏难情绪,但我们的老校长,也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个孩子,几年后我们会痛心的看到社会上多出了一个害群之马.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把他拉回正途."

不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我开始把他作为我要攻克的堡垒,并为自己做出了作战步骤:

一、用心解读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于是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摸清他的家境洞悉他的内心世界。我了解到他的父亲因为偷盗进入监狱,为此,她的母亲情绪很不稳定,他一犯错误迎来的就是打骂,每挨一次打,就让他对家、对父母少一分爱,多一分恨,他的心凉了就干脆破罐破摔。一次,他又逃学了,我知道后,利用休息时间,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来到了他家,见到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太不争气了,不让他念了,让他在家里下地干活。我听到了这些明白了要想先改变孩子,首先我应该改变家长的认识,我便与她进行了深谈,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最后终于得到了她的理解和配合,使她愿意和我一起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改变了一起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然后我用车子载着何时回到了学校,等我走进了教室,我发现我的讲桌上放了一个大鸭梨,我高兴坏了,因为这个鸭梨意味着他和我的心贴近了,为我更深一步了解他打开了一个入口,我进而开始了我的下一步。

二、用爱疗伤。

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对这位学生来说更需要老师发“雪中送炭”式的爱,经过我的第一步努力,消除了他对我的戒备心理,我开始让他时刻感觉到我对他的关注与期望,并时常用赏识的目光注视他,唤起他对进步的渴求。进而我又对他采取了特殊措施:每天放学后,我不再任由他去网吧逗留,而是邀请他去我家玩,开始,我陪他聊天,看我儿时的照片,给他讲我儿时的趣事,再过度到陪他写家庭作业,并利用这个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他补习当日的功课,他见我牺牲休息时间为他补习,讲义气的他觉得如果他再不用功,便“不够意思”。此外,我抽出时间带他去监狱看他的爸爸,当他的面告诉他的爸爸孩子的进步。从此,他学习异常努力,每次考生字他都能一字不差的写出来,我抓住时机,即使及时的对他进行表扬,并根据他的能力,有意为他创设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使同学和家长都看见了他的进步,逐步转变大家对他的看法,使他在集体和家庭中找回失去的自信和自尊,帮助他树立起自己的新形象,他开始逐步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

成功地送走了一个毕业班,我们高台子地区就合校了,当时我的嗓子已经坏了,很多人劝我,嗓子是自己一辈子的事,工作再卖力气有什么用?你还没有结婚这嗓子坏了将来可怎么办啊!可是,我想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应该明白教师肩上的责任!于是我继续申请当班主任,由于领导的信任我担任起了五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你肯付出,便会又收获!面对着原来20几个人一下子增至到五十多人的班级,我首先做到的是摆正心态,并没有不知所措。每天我都在思考着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样一个大班型集体培养成一个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呢?于是,我边琢磨边入手:

一.发挥自己的亲和力,将自己融入学生中间,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第一印象最主要,学校里也是这样,学生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主要,同样,老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更主要!记得那是刚接班的第一天,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将学生带进了教室,安排好学生坐下之后,我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带着诚挚的微笑激情澎湃的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会努力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尽力给你们帮助与指点;我更会努力做一个好的朋友,一直给你们关心和建议。我有信心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将我们五年一班建立成一个最优秀的班级!”这样简单朴素的话语激励着自己也鼓舞着我的学生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一个理想的集体的建设。

当我们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学生对教室进行大扫除。这是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做好分工后,我与学生们一起大扫除,脏活、累活我与学生们一起抢着干,一边指挥,一边观察各个学生的劳动态度,开始物色班干部。抓住第一次机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大力表扬,这次劳动表现师我给学生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同学之间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在劳动结束之后,我听有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唉,咱班老师可真好,和我们一起干活!”“是啊,我看见走廊立面不干净,老师亲自用手一点一点的擀,弄不起来的垃圾老师就用手捡!”我知道,我的第一次感染力成功了!刚开始的几天学校接二连三地大扫除,每次大扫除我都亲自和学生们一起劳动,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也不好意思偷懒,干劲十足,我组织学生高效率地结束劳动,便抓紧时间讲课,尽量让学生不要感觉到这学校怎么整天就是干活呢,我要让学生感觉到累并快乐着!

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组织本班学生精心布置温馨教室,最有特色的是我在侧面整面墙上画上一个大帆船,船上贴上我和每名学生的照片,帆船乘风破浪,扬帆启航,上面写着本班的班训:努力做最好的班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Make class better,make ourselves better!”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是光有人干,没有人保持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农村孩子卫生习惯较差,楼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很难。因此,我自己首先做到,走在走廊、楼梯上只要看见垃圾便弯下腰拾起来,每次进教室只要看见地面上有脏脚印,我便随时拿拖布拖掉,把脚套上方便袋,这样学生看着老是这么做,就会很自觉地保持室内卫生,很多同学也会和我一样,看见垃圾主动拾起来!我便抓住契机大力表扬这样的同学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领导将学校最重要的正厅分担区换给我们班打扫,我怕学生闹情绪,便鼓励大家:“同学们,学校领导非常信任我们班级,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让领导失望的,对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生活中,我会处处给学生们做典范,到食堂就餐,我每天组织好学生站排后,我都会在最后站上排,和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我相信学生看到这些,自然也不会好意思插排拥挤。起初,刚合校,我坚持在校与学生同吃同睡了一个多月,我还记得,那时我经人你介绍认识了一个男孩子,就是因为我每天24小时在学校,根本没有时间和他约会,最后人家提出不和我交往了,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职业。我深知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是最需要关爱的,晚上,回到宿舍,我每天晚上必须坚持挨个寝室走一趟,教他们怎样整理被褥,怎样摆放物品,怎样过集体生活,等孩子都洗漱完毕,我再巡视一遍,帮学生盖好被子,闭上灯,道声:”晚安!”最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记得当时班里有名叫马金玲的小女孩,性格内向,刚入校由于不适应,拿着剪子逼着自己要挟校长让她回家,天天哭,天天闹。谁拿她都没有办法。于是,我每天都会牺牲休息时间找他谈心,拉着她给她介绍学校每一处的环境,吃饭时,我都会拉着她的手去食堂,并号召班级学生多关心她,下课多陪陪她,这样一来二去,她渐渐地适应了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在开学初,我将班级每名学生的生日记录下来,等到学生过生日的那天,我会通过校广播站真诚地为他们送上生日祝福,并自己花钱为他们送上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很多次,孩子们都感动地不知怎样才好!记得那是去年的儿童节那天,是我的生日,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同学们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我正纳闷时,只听“嘭、嘭”两声,我的身后飘起了很多彩带,这时班长喊了声起立,学生们便唱起了生日祝福歌:“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老师生日快乐”.此时此刻,我真的忍不住了,感动得哭了。

我的嗓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坏得越严重,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从不舍得耽误学生们一节课,很多时候我的嗓子发不音来,我就比划着给孩子们上课,学生们真的很懂事,课上没有一名学生溜号的,积极发言。记得有一次下课,班上的一名同学偷偷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吗?昨天班上好几名同学晚自习作业没有做完,都拿回寝室去教师值班室写的!他们说了,不写完作业老师会生气的,一生气嗓子又该发炎了。”听了之后我感到很欣慰,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学生们喜欢我才这么做的!

二、抓常规教育、培养他们的养成教育,加强凝聚力,创建良好的班风。

学校里的很多老师总会问我:“刘宏,你那么年轻,班是怎么管理的,你班孩子怎么那么听话呢?”其实,我根本没有什么妙招。只是我一直相信良好的班风是影响学生遵规守纪的最大因素。

俗话说:“做什么就得合计什么!”的确是这样,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应该多琢磨。班主任工作必须细致、全面。从入校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学生每天穿校服,系红领巾,学生大了,都爱美了,我这样一要求,他们就不会因为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好看而分散学习的精力。刚开始,由于农村孩子天生养成了撒腿就跑的习惯,所以一下子到楼里上课板不住自己,不管在走廊、楼梯想跑抬腿就跑,想说话就大声喧哗,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我进行了强化训练,每天下课我都会亲自组织学生站好排,我站在排头,做学生的表率,带着他们走出教学楼,上课再亲自带进来,渐渐地学生以习惯成了自然。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我更是严惩不待、软硬兼施,先将他们的错误与班级取得的成绩做对比,让他感觉到自己给班级抹了黑。然后再以鼓励的方法告诉他如果在一周内不犯错误就会得到奖励,一周内没有犯错误我再鼓励他一个月不犯错误会得到更多的奖励,这样他习惯了,自然而然就会做的更好了!

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号召并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每次活动我都会参与其中,像个孩子一样和他们融到一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自习课上,我最喜欢和学生们畅谈心声,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我是班级的一员、我为大家做点什么、我班因为有我而骄傲”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班级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心都会往一处使,处处想为班级增光,班级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加强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建良好的学风!

在生活中,我对孩子会倾注更多的微笑,努力做他们的朋友;而在学习中,我对学生倾注的是更多的严格,要求他们在学习上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课上,我会以我活泼、幽默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们的喜爱,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家长打电话高兴地告诉我:“刘老师,我家孩子从你教别的不说,现在回家知道主动学习了,以前我和他爸怎么说啊打啊都不好使!”家长们朴实的话语印证了我的教学效果。

班里有名叫赵振东的孩子是老师口中传说神仙也教不会的孩子,我早就听说他对学习一点兴趣没有,老师不在身边,他就坐在那什么也不做。于是,我决定在引发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一次英语课上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听课,我发现他也低着头聚精会神地做着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了过去,发现他正在画漫画,说实话,他画的真不错,当时,他看见了我,不好意思地将笔停了下来,脸红红的站了起来,他可能认为我会批评他。可是我却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了操场的草坪上坐下了,和他聊了起来,我问他:“你喜欢画画是么?“恩”!“老师觉得你真是个天才,你的漫画画得真不错,你能不能给老师讲讲这个漫画的含义呢?”听了我的话,他完全放松了,指着漫画津津有味的给我讲了起来。还有一次,我讲完数的改写一堂课,我发现他在自习课上自己画了一张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折,上面画的表格,写着存入一百万,现支23万,结余77万……平时都说他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这回居然会算上百万的加减法,我看了高兴坏了。我抓住机会大力表扬他,并告诉他你看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知识,鼓励他多学数学。之后我推荐他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使他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语文课上,我叫他站起来读课文,并夸他进步很大,他因而变得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了;数学公开课上,我故意安排小组内同学推选他和听课教师照相,下课后,他悄悄地走到我旁边告诉我:“老师,今天我们小组非让我去和老师照相,我就上去了!”我问他:“那你高兴吗?”他说:“高兴!”我便告诉他:“这都是因为同学们看到你的进步喜欢你的原因啊!”渐渐地,我高兴的看到他逐渐由好转的现象了:学习兴趣有了,自习课上再也不呆坐着了,哪怕只是写几个生字,第二天他都会拿到我面前让我看一看……总之,爱心+细心+耐心,这“孺子”居然可教了,我真是感到很欣慰!

最后,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赞美教师的语言太繁太多,什么用笔来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滋润,这些都不必说了。就冲着现实中我们的老师用熬夜备课、用肩周炎批改作业、用咽炎读课文、用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的疼痛双腿站在讲台上讲课,我们的劳动也是崇高的,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加嘴皮劳动的伟大付出,别人看不到,自己清楚,问心无愧,心里爽快,别无他求!

虽然我并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会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实践着一个对共产党员的追求,实践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党员的先进形象,把心中所有的温情化作无数份爱心奉献给我的学生,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幼教事业的沃土上,不断的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性铸师魂,用师魂铸就爱生情,使高台子镇的教育事业更加绚丽多彩!

追 求

高 台 子 学 校 刘 宏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征文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学校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等基本组成的。学校中领导者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等任何层级的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心理压力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排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领了教育教学的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跨世纪优秀园丁培养工程”,从学历达标、学历提高、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培养教师。各学校也为此实施了各种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教师工作中相互排挤,如:同行教师写出论文发表,有的教师却在背后议论是抄袭、转载等等;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就争名额,拿出一大堆理由,资格老、专业特殊、工作先进、发表论文多等等。

(二)学校领导集体缺乏凝聚力给学校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办好学校、建设学校、稳定队伍、建设队伍等等,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校级领导,学校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领导成员之间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它的根本保证。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情深厚的领导集体,必定是一个思想融洽、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具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这样的领导集体不仅在领导层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也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一个根本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领导集体或因个人的思想品德因素,或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个性、能力等因素,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方面有失严明公正,或好坏不分、功过不分、拉帮结派、突出自己,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职工的正常人际交往。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想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工作矛盾和利益冲突给学校教师间交往造成较大的影响 几年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确定,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但是,学校这块改革领域中最后的“净土”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有力冲击,要求教师全奉献已不大现实,各学校更多地把教师创造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与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于是,学科起点不一致造成教学效果不一致,教学工作量不一致造成结构工资高低不一致,甚至所带班级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不一致也会使班主任津贴高低不一致种种矛盾出现时,教师之间也一改知识分子的过去“斯文”,面红耳赤,该争必争,毫不留情,过去是亲密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敌人。上优质课、评职称、年底评先、工资晋升等就更加当仁不让了。如此种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也就不堪一击了。因此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再就是教工对各类的竞赛看得过紧,对个人荣誉看得过重,于是闭关自守,孤军作战,对同事处处提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

(四)个性品质与思想修养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障碍

一般说来,教育工作者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思想素养,但也有少数教师缺乏良好的修养,或过于敏感、或口无遮拦,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今天和这个不说话,明天跟那个吵起来,后天又与某人斗气,或在人前随意评论题他人的长短及生活隐私,甚至蓄意制造矛盾、中伤贬损别人,到领导面前进谗言;对学生板着面孔,不爱和学生接触,瞧不起学习不好的学生,偏向好学生;上课照本宣科,讲课枯燥乏味、经常考试,作业繁多,改作业不认真;讥笑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当着同学们的面讥讽学生,同学回答不上的问题,教师当面使其难堪;态度粗暴,体罚打骂学生,或把学生赶出教室,与学生斗气,使性子,对学生的批评意见打击报复,对有缺陷的学生讽刺、挖苦、鄙视。这样,极大地伤害了同事间,师生间的感情,对融洽各种关系更是有害无益。

三、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要优化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而不同于企业组织那样一种纯粹行政上的关系,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政治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最后领导要以身作则,做表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领导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教师、学生。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嗷ヅ浜稀⑿鳌R虼耍斓家朴谝迹跃醯氐鹘?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其次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之有良好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强,育人的效果就好。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广大教师懂得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在教师中开展“爱岗、敬业、奉献、守纪”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中开展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和特点,为了完成特定的职能和任务,就要求人们需具有某种特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工作性质和任务,对广大教师德才等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应当加强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系到校园和谐的关键,发扬团队精神,领导、教师形成一股力量,努力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奋斗。

第三篇: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征文演讲稿

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征文演讲稿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 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 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 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 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 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 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 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 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与实质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把握发展的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握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把握发展,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把握发展,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期待很强烈,需要靠加快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抓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加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一切内容都贯穿以人为本的要求,都把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最根本的区别。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含义。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

“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把握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把握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和城乡、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他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条腿走路”、“各业并举”、“综合平衡”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统筹兼顾的重要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如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要鼓励沿海先发展,同时要统筹两个大局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提出要处理好关系现代化全局的12种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统筹兼顾成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统筹兼顾,就是要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社会系统各个基本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运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尤其要求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任何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相适应的过程。只有以普遍联系、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把握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作者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第五篇:浅谈科学发展观

学院:信科院

班别:09电信2

姓名:邱翠莲

学号:15

浅谈科学发展观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我们可以在这宝贵的四年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身为大学生,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承担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认识、理解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创新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什么要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呢?

一是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统一起来,全面阐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念; 二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理论,把解决“三农”问题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放到了战略的重要位置;

三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四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到战略地位,把中国的现代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一、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科学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二、要全面地、协调地发展 我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属于工科类学科,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伟人的进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认真学习,反复深思。而且我们湛师也一直推行博雅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品德高尚、个性和谐、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广大的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学院:信科院

班别:09电信2

姓名:邱翠莲

学号:15 会做事、学会改变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经验,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三、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素质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经常保持一颗不耻下问的心,虚心向优秀的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把握科学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下载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发展观师德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发展观

    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发展观

    科 学 发 展 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

    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经济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

    科学发展观

    摘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以“先行先试”的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学习心得之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胡主席做了十八大的报告,听了胡主席的报告我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

    科学发展观(大全)

    牢记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60年的执政实践中,党对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在......

    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发展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总书记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