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研究方法期末测试答案(适用西南大学)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测试答案(适用西南大学)
选择题BDBDD BAABB ABCBC BAC 判断题 错 对错错错错错
1、简述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研究报告有三类,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时要(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2)观点与材料的高度一致;(3)对同类研究成果的批判、借鉴与吸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逻辑的严密和叙述的简洁完整;(5)研究报告和论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2、简述定性分析的一般过程。
定性分析是确定资料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和特征,主要观点和论证的逻辑,它回答的不是数量的多少问题,而是性质上的“是什么”、“属于什么”等问题。在教育资料分析过程中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定性分析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2)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3)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4)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类,排列类别层次,区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差异,分析不同分类是否具有不同的意义以及事情发生是否有先后次序,并进而鉴定各因素之间是否有相关或因果关系,寻求研究对象的特质规范。(5)对定性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3。简述访谈调查的优缺点。
访谈法教育调查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访谈法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因此,访谈法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但是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
4。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检索文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全面准确地检索;(2)要对文献进行内部和外部评论;(3)分析、概括和评述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5。对于根据资料或者经过量化可以变为数据资料的定性资料,需要运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中常用的量数有四个。
(1)集中量数。大部分数字趋向于中间的某一点的趋势,就叫集中趋势,代表集中趋势的量数叫做集中量数。
(2)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与集中量数反映集中趋势相反,差异量数反映的是离中趋势。
(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分数中所处的位置。所以也叫相对位置量数。
(4)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等。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西南大学承担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情况调研及政策咨询建议”项目,要求项目团队围绕07年首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对下一步政策实施提供咨询建议。假如你是该研究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请思考如何科学实施项目研究,并回答如下问题:
(1)拟开展的调研对象包括哪些?
(2)请撰写一份调研访谈提纲?
(3)请选取一类调研对象,设计一份调研问卷?
(4)你认为项目组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形式有哪些?请说明成果的具体类型和名称?
第二篇: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测试答案
1.C2.B3.B 4.C 5.C 6.A 7.D 8.B 9.D 10.B
11.C12.C13.B14C15.A16.A17.A18.B19.C20.D
21-25 ×√√×√ 26-30 √×√×√
1.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
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恒定法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
(6)评价阶段。
3(1)该实验设计属于真实验设计
(2)试验中的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
第一,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第二,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便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
第三,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负效应。
第三篇: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概念解释(15)1.调查研究(5)
答: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 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研究方法。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
2.实验研究(5)
答: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的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3.个案研究(5)
答: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二.简答题(45)
1.叙事研究的特点(15)
答:简单地讲,叙事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 自我反思为媒介和强调民主、平等。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
教育叙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教育中,是“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的真实生活。因而,教 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但是,“叙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讲究时空位置的叙事才能构成研究。2.以人文研究为取向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人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由人进行的对培养人这一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意义进行的研究。这意味着从人出发,回到人自身;它强调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这是生命存在的自我确证。3.以自我反思为媒介
教育叙事研究是在叙述中进行清思、整顿和梳理的过程。这是一种富有批判色彩的反思性探讨。反思还不仅仅限于揭示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更 终极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一种自由的生活。
4.强调民主、平等
叙事材料需要在现场获取,研究者需要进入现场与现场中的人接触、相处,因此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民主、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与研究对象平等交流,尊重对方的时间、想法,少作个人的评价与批判。2.田野研究的意义(15)答:“田野研究”,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来说,一种新的科研方式,是教育科研的走向和方式的变革。国外人类学与社会学非常重视和流行的田野作业, 比如“田野考察”、“田野调查”、“田野描述”等。这里的“田野”已经不仅仅是“野外”的意思, 实际上已经成了“现场”的代名词。称其为“田野”, 其真正的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 甚至是完全敞开的,因而,这种“研究”是实打实的。只有在“田野”里, 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产生研究的激情, 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点,不是在书本、书房里, 而是在“田野”即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以, 变革教育研究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当前的教育科研应该是走向“田野”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转化为运作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 最终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生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场所就是课程改革的“田野”, 就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所要付出努力的地方, 在这里有着无数鲜活的思想与经验在涌动, 等待我们去发现与挖掘;也有无数困惑与困难, 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通识”上, 更多的是如何具体设计, 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变革教与学的行为方式。走进“田野”, 就是真正走进课程, 走进课堂, 走进生活。只有这样,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才能走进教师与学生的心中, 才具有亲合力、凝聚力, 才能真正的成为研究。3.比较研究的类型(15)
答:(1)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教育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同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比,也要进行横比,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3)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4)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三、论述题(40)
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20)
答:(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具有
1、历史性
2、具体性
3、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的特点。
(2)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结构体系
1、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①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②史料的搜集与鉴别③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2、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分析①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②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2.论述比较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0)
答: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满足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1)同一性。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2)双(多)边性。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3)可比性。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其些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但具体运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况。最后要求资料具有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素质。在解释资料时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而不带有个人的偏见。(2)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密切联系的,所以应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在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进行比较,或者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3)比较事物的本质。事物不仅有现象的异同,更有本质的异同。比较研究不能仅抓住表象而忽视本质,否则就难以准确地认识事物。“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识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或寺院与教室,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是说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要进行本质的比较就要通过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内在关系,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探讨。
第四篇: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一在线测试答案
问题一:
科学研究,我们简称为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 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问题二: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 系统地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 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问题三:
研究型教师就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问题四:
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对 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问题五:
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
问题六:
教育研究通常来源于教育实践,并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并服务于教育实践。但教育研究不同于日常的教育实践工作,它属于科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具有研究活动的一般特点:
(1)组织性与自觉性
(2)继承性与创新性(3)(3)探索性与长期性
教育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研究活动的特点之外,还 有其自身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和难控性
(2)广泛性和反思性
(3)长期性和时代性
问题七:
1.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教育的发展
2.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为探索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3.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丰富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宝库,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4.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问题八: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于:理论更具有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研究方法的借鉴移植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以及更有操作性。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问题九:
1.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
宏观研、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 :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4.根据教育研究工作的场所 :
文献研究和现场研究
问题十:
选择研究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拟定研究方案、深度文献阅读、开 展具体研究、形成研究成果。
问题十一: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客观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问题十二:
1、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 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 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思维方式的发展。
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 说明的新事实,促使逻辑方法的发展。
4、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 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 体的、综合的事业。
问题十三:
(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探索的是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第五篇: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答案
2016.2.25晚
一、选择题 BDBDD BAABB ABCBC BAC
二、判断题 错 对错错错错错
三、简答
1、简述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研究报告有三类,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时要(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 新;(2)观点与材料的高度一致;(3)对同类研究成果的批判、借鉴与吸收(在独立思 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逻辑的严密和叙述的简洁完整;(5)研究报告和论文格 式符合学术规范。
2、简述定性分析的一般过程。定性分析是确定资料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和特征,主要观点和论证的逻辑,它 回答的不是数量的多少问题,而是性质上的“是什么”、“属于什么”等问题。在教 育资料分析过程中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定性分析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 骤:(1)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材料的范围。(2)对资 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
(3)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
(4)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类,排列类别层次,区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差异,分析不同分类是否具有不同的意义以及事情发生是否有先后次序,并进而鉴定各 因素之间是否有相关或因果关系,寻求研究对象的特质规范。
(5)对定性分析结 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
3、简述访谈调查的优缺点。访谈法教育调查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访谈法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 程,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因此,访谈 法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 可靠有效的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但是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 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 象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
4、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检索文献时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1)要全面准确地检索;(2)要对文献进行内部和外部评论;(3)分析、概括和评述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5、对于根据资料或者经过量化可以变为数据资料的定性资料,需要运用定量分 析。定量分析中常用的量数有四个。(1)集中量数。大部分数字趋向于中间的某一点的趋势,就叫集中趋势,代表集中趋势的量数叫做集中量数。(2)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与集中量数反映集中趋势相反,差异量数反映的是离中趋势。(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又称 Z 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 在团体分数中所处的位置。所以也叫相对位置量数。(4)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等。
6、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西南大学承担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情 况调研及政策咨询建议”项目,要求项目团队围绕 07 年首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实施以来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对下一步政策实施提供咨询建议。假如你是该研究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请思考如何科学实施项目研究,并回答如 下问题:
(1)拟开展的调研对象包括哪些?(2)请撰写一份调研访谈提纲?(3)请选取一类调研对象,设计一份调研问卷?(4)你认为项目组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形式有哪些?请说明成果的具体类型和 名称?
答案:(1)、拟开展的调研对象:07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西南大学主管领导;各委培学院主管领 导、授课教师。
(2)、调研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如下: 【培养】 免费师范生在校内分布情况 免费师范生日常管理方式 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挺进,对师范生培养能力是否下降 一个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成本、成本来源 免费生与非免费生对比有哪些特质 从教意识 学生考研等接受再教育问题 学生违约如何处理近年来出现诸多对政策不同的探讨声音,如何权衡政策利弊 校方在日常培养中如何强化学生投身基础教育事业意识,从 07 级从业学生来看,效果如何(3)、调研问卷;调研对象:首届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您好!国务院出台教育部直属 6 所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已历 4 年,第一届免费 师范生即将毕业,作为改善国家基础教育举措,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需要系统理性的总 结。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您的观察和体会,填写如下问卷:(我们郑重承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科学研究规范,对您提供的所有信息予以保密,不会 因此对您和您的学校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充分表达您的真实情况和看 法。)性别: □ 男 □ 女 年龄: 就读学校: 年级、专业: 原户籍所在地(生源地): 省(直辖市、自治区)
1、填报高招志愿时,您的户口类型是: A、农业户口 B、非农业户口
2、您的家庭所在地是: A、农村 B、乡镇 C、县级城市 D、县级以上城市
3、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为: A、1000 元以下 B、1000—2000 元 C、2000—3000 元 D、3000 元以上 市(县)县(区)
4、报考免费师范生时,是否了解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规定: A、十分了解 B、大体了解 C、一知半解 D、不了解 E、没听说过
5、您报考免费师范生的最大初衷是: A、家乡基础教育现状堪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投身基础教育事业 B、自己本身的理想就希望成为一名教师,认为当老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C、能够避免本科毕业后就业压力,有教师编制,工作稳定 D、家庭条件不好,“两免一补”措施分担了经济压力 E、高考分数合适,就填报了免费师范生,其他没有想太多 F、其他
6、大学入学前,您父母是否支持您选择免费师范生: A、完全自己做主 B、父母一人赞成 C、父母均赞成 D、父母均不赞成
7、校方除学习课程以外,有无对学生开展关于基础教育现状认知的相关课程、活动: A、有且较多(平均每年 3 次以上)B、有,偶尔(平均每年 1—3 次)C、从来没有
8、国家对免费生每月六百元的补贴,对您来说: A、完全可以满足一个月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有一些剩余 B、可以满足一个月的生活和学习,没有剩余也不用家里补贴 C、基本可以满足一个月的生活和学习,但还需要家里补贴一些 D、根本不能够满足一个月的生活和学习,还需要家里补贴很多
9、您觉得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补贴应该在每月______最为合适: A、400 元以下 B、400-600 元 C、600-800 元 D、800 元以上
10、在您身边,有因为享受生活费补助而花钱大手大脚、毫不节制的师范生么? A、有很多 B、有一些 C、基本没有 D、没见过
11、关于免费师范生政策,以下具体内容,根据您的观点,在后面相应数字处打“√”,每 题只选一项。(1 极不赞同 2 不赞同 3 无所谓 4 赞同 5 非常赞同)a、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 10 年以上1 2 3 b、到城镇学校工作应先到农村任教 2 年 1 2 c、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 1 2 3 4 d、一般在规定期限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1 e、违反免费协议将要退还免费费用并交纳违约金 f、跨省就业属于违约 1 2 3 4 5 4 3 5 2 1 5 4 3 2 5 4 3 5 4 5
12、政策规定,从事中小学教育最低年限为 10 年,您认为多少年合适? A、3—5 年 B、5—7 年 C、7—9 年 D、10 年 E、10 年以上
13、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在哪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可多选)A、毕业后就业从教方面,清晰度和明确性有待提高 B、毕业从教后,鼓励机制,绩效评价方面 C、合理增加准入和退出机制 D、毕业后的深造方面 E、其他
14、作为免费师范生,您认为政策对您有什么限制(可多选)A、婚姻 B、个人深造 C、工资待遇 D、科研能力
15、对您来说考研重要,还是毕业时到中小学任教重要? A、考研重要 B、中学任教重要 C、差不多
16、您对于职后攻读在读研究生的看法? A、一定会继续攻读 B、有意愿,具体要看今后工作生活情况而定 C、没有意愿 D、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17、免费师范生政策对您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 A、不用交学费且有生活补助 B、就业有保障 C、响应国家政策 D、热爱教育事业 E、其他
18、你认为自己在从事了十年教育事业后转行的可能性: A、很大 B、比较大 C、有点大 D、不可能
19、您认为未来从教的工资多少比较合理? A、1000-2000;B、2000-3000;C、3000-4000;D、4000 以上 20、如果让您自由择业您是否认为自己能够在就业竞争中胜出? A、能 B、不能 C、不好说
21、以下哪种措施对您从事教育工作的激励效果最大?(最多选两项)A、缩短服务年限 B、安排在发达地区任教 C、安排在重点学校任教 D、提高工资水平E、在校期间加大补助力度 F、降低违约金 G、其他
22、作为免费师范生,您希望将来的工作地区是? A、农村 B、城镇 C、中小型城市 D、省会城市、大城市
23、您认为多数免费师范生选择城市就业的原因是? A、城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更好 B、在城市工作发展机遇更多更好 C、家人亲戚希望、要求留在城市工作 D、其他________________
24、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 A、让贫困生能读大学 B、吸引优秀学生当教师 C、让学生到贫困地区当教师 D、不清楚
25、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对农村等落后地区基础教育改善作用如何? A、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B、比较有效,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C、没有明显效果 D、对改善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起到负面作用
26、您认为国家是否应当进一步强化免费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的鼓励机制? A、很有必要 B、必要 C、可有可无 D、没必要,不应该
27、您身边有因为有政策提供的就业保障,而放松学习的同学吗? A、有,很多 B、有,个别 C、没有,没遇到过 D、不清楚,没留意
28、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对于相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是? A、有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努力学习B、与非免费师范生学生群体相比,在学习积极性上无明显差别 C、有消极作用,使免费师范生懒惰或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有不安定感 29.您认为出现“优秀率下降、及格率上升”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简要回答)30、您身边出现违约、跨省就业等上述情况的案例多吗? A、有,很多 B、有,个别 C、没有,没遇到过 D、不清楚,没留意 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作答!2011 年 4 月(4)、调研成果最终呈现形式: ①研究论文;类型:调查报告;名称: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②研究论文;类型:个案研究;名称:西南大学某学院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