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的前进
历史的进步
--------从“劳教条例”到“监狱法典”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独有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改造教育制度,劳教制度的存废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这一制度在社会实践中对于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1994年12月《监狱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监狱行刑法治化的开始。多年的实践情况表明,《监狱法》的贯彻执行呈现出良性态势,监狱法治的意识和监狱的行刑执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这些都为中国监狱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监狱法典,《监狱法》的实施也必然要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与困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监狱法实施的实际情况,认识和研究中国监狱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困难和不利因素,对于推进中国监狱进一步走向法治是十分必要的。
一、劳教制度概述
劳教制度的内涵是劳动、教育、培养相结合的制度,简称“劳教”,党中央1955年《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规定:对在肃反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的和因为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为理工而继续留用的,其余进行劳教。其基本方针是“灌输、感化、挽救”,性质是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强制性教育改造,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的制度。我国规定的劳教兼备了劳动、教育、培养三个特点,共同构建了劳教制度。
第一,劳动方面。对被劳教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在劳动场所的被教养人员,也会按照其劳动成果发给适当的工资。
第二,教育方面。要对被教养人员采用劳动生产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建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第三,培养方面。对被教养人员,让他们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技术,使他们成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
二、劳动教养制度废除与否的法理分析
劳动教养制度顾名思义是用强制劳动的方法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使违法人能改过自新重新投入社会。根据现行刑法和刑事法制,现行劳动教养所收容教育的对象有两类人员: 一是侵犯财产、扰乱社会治安的人员;二是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人员。劳教制度几乎同新中国有同样的年龄,这一制度的优劣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劳动教养制度在当今社会是有一定优点的。由于在现行刑法和治安处罚法的适用范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刑法边缘行为”,即“大法不犯、罪错不断、危害治安、百姓憎恶、法院难办”这一类行为的大量存在,于是劳动教养制度有了一定的存在空间。据相关统计,劳教制度已经累计教育改造了近三百万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人,为社会的治安做出了一定贡献。正是由于劳教制度
对社会治安的贡献作用,有些人于是论证其存在是合理的,一味追求结果正义而不去考虑实现过程的正义是不理性的。
废除劳教制度法理分析:
第一,劳教制度违反了法治原则中的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是指在特定范围内对行政自行作用的排除。按照这一原则,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第二,劳教制度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相违背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将其概括为“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劳教制度对公民的人身自由的剥夺和限制可长达3-4 年,这种处罚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刑罚。劳教人员所犯的错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程度,但其被剥夺限制自由的时间甚至比受到刑罚处罚的更为长。第三,劳动教养制度也违背了“任何人未经公开公正的司法听审,不得被剥夺权利和自由”的正当程序原则。劳动教养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刑事法律和普通行政法律体系之外的第三种独立的制裁体系。劳动教养的决定程序没有相应的程序法加以制约,同时也没有合法的独立司法机关来对劳动教养案件进行司法审理。对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的劳教制度,完全是依赖行政审批手段,当事人在被认定劳教前缺乏听证程序的法律救济和自我辩护权,更不用说无罪推定、审判公开等原则的适用了。
综上所述,在人权与法治成为衡量我国是否是现代国家重要指
标的今天,现行的劳教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它并不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利于政治文明建设,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身自由是现代国家普遍认同的基本人权,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三、监狱法概述
1994年12月29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监狱法实施以来,为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的监狱法制打下了良好和坚实的基础,树立了依法治监的监狱治理理念,为我国打击犯罪、惩罚和改造罪犯,保障罪犯人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旧的监狱制度和法律,创建了新型的劳动改造罪犯的制度。1954年9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劳动改造法规,四十多年来实际上起着监狱法典的作用。1994年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监狱法典。它标志着我国监狱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法制化的轨道。《监狱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法》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监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盛举,标志着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四、相对劳动教养制度,监狱法的优势(一)《监狱法》的实施促进了犯人的改造
《监狱法》的实施过程也就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立法精神和原则的贯彻落实的过程。《监狱法》对罪犯法律地位的确认及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是与对监狱的性质与职能,以及监狱的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监狱及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行刑、管理、教育等项活动的规范同步进行的。罪犯作为监狱法律关系无可争辩的主体一方,其法律地位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监狱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监狱法》颁布实施后,监狱的制度建设,尤其是与罪犯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考核奖惩等项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从法律上把通向自由、重新恢复自由,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交给了罪犯自己,有利于调动罪犯服刑改造的自觉性,使大多数罪犯通过《监狱法》的学习,意识到他们在服刑期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无疑会得到必要的保障,提高了罪犯对自己权利保护的意识和要求,所以《监狱法》颁布实施后,罪犯要求权利保护的多了。
另一方面,监狱法的颁布实施,同时也强化了罪犯依法服刑,接受管理、教育和改造的义务观念。随着《监狱法》学习、贯彻过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罪犯对自己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渐趋成熟与合理,逐步认识到,首先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才能切实享受到自己的法定权利。要想获得减刑、假释等项权利,必需通过自己悔改、立功和接受改造的表现,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实际上,《监狱法》的实施使罪犯的法律意识、权利和义务观念等,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体验和提高。虽然出于罪犯的特定身份,他们难免对自己的权益表示出更大的
关注和兴趣,但是为了这些权益最大限度的实现,他们也必然、必须同样关心一体化中的相应的法定义务的履行。所以,《监狱法》实施后的,就全国范围而言,大多数地区的狱内秩序稳定,罪犯违规违纪、脱逃、狱内发案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监狱法》的实施增强了监狱警察对监狱工作的信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监狱法》的颁布实施实现了全国监狱警察多年来的共同心愿。自1954年政务院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起,直到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期间整整经历了40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整个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法制踯躅不前直到被严重破坏”,人治重于法治的痛苦历程,中国社会再一次蒙受了历史性的劫难。物极必反、积重难返。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中国社会人心向治,人心思法;另一方面却也是“百法待举”。特别是监狱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刑事司法活动,具有极高的法律严肃性,其规范性要求也特别高。因此,监狱法律、法典的制定实施成为全国监狱工作干警众望所归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后的十年间,中国进入了法律建设空前发展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劳改立法、监狱立法的强烈要求。监狱立法时代使然,人心所向,势在必行。1986年中国“劳动改造立法起草工作小组”成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法典起草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外国的有关立法和司法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于1994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施行。从监狱
立法专门起草机构成立并开始工作,到《监狱法》的出台,正如监狱界内所称历时八年多的时间,号称“八年抗战”。《监狱法》颁行是监狱工作干警期盼已久的事情,他们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监狱法》颁行后监狱工作干警普遍感到欢欣鼓舞。这种长期渴待的心理效应的实现,有理由成为一种促进自信心增强的内在驱动力、原发资源,而这正是任何事业、尤其象监狱这样的艰苦事业取得胜利所必不可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三)监狱法的实施提高了监狱警察依法行刑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监狱行刑,对罪犯实施刑罚是国家刑罚权活动的一个部分。刑罚是一个国家在通常情况下,对国内施暴的最为严厉的形态,是国家依法治理犯罪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因此,国家对刑罚权的运用,从实体到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把刑罚权的运用分为制刑权———刑罚创制权、求刑权———刑罚追诉权、用刑权———刑罚适用权和行刑权———刑罚执行权,分别由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刑罚机关行使。在刑罚的具体运用过程中,则分别由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形成一个完整的刑事执行司法过程,各个环节和机关间,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刑罚权运用的准确和法治,特别是现代法治精神对刑罚的要求,不仅是追究犯罪,惩罚犯罪,保证无辜者不受追诉,而且还要求保护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这是现代刑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在刑罚权运用的制刑、侦查、起诉、审判和行刑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全国《监狱法》贯彻执行情况调查表明,《监狱法》实施后,监狱
人民警察的违法乱纪案件明显减少。
(四)监狱法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监狱行刑活动的社会环境
《监狱法》的颁布实施不仅实现了监狱内部监狱机关、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之间关系及其行为调整的转制——法治化,而且还从多方面改善了监狱行刑所必需的相关社会环境,主要表现在:第一,刑事司法环境。监狱行刑是国家刑罚权实现的基本环节之一。行刑权是刑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独立的和基本的刑罚权能。在我国,为了确保刑罚运用的合法、准确、有效,有关国家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过程中,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这一原则被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之中。《监狱法》在监狱执行刑罚的有关规定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这从法律上确立了监狱不再是行政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的附属,取得了独立的国家刑事司法活动主体的地位,为监狱在行刑过程中,同其他司法机关的配合与制约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进而改善了监狱行刑活动的司法环境,有利于监狱行刑效率的提高和维护行刑的严肃性。第二,在罪犯方面,《监狱法》的实施使罪犯的权利义务,特别是服刑期间的合法权益处于法律的有力保障之中。这种状况最为现实和直接地通过罪犯及其相关的社会关系,使监狱行刑的法治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因此,人们在要求监狱依法尊重和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罪犯人权的同时,也要求和期待罪犯能够履行自己服刑改造的法律义务,接受监狱的监管和教育。这自然是对监狱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而这种支持正是来自《监狱法》实施和监狱行刑法治化的认识。在这里,人文与法治围绕罪犯改造的共同目标有机地结
合在了一起,并达成了一致。《监狱法》实施后,不仅罪犯的思想稳定了,而且与罪犯关系密切、关心罪犯服刑的人也放心了,他们时常除了象以往一样要求罪犯服从政府和干部之外,更要求罪犯严格遵守《监狱法》的有关规定,争取法律的奖励,早日出监,重新人生。
五、监狱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困难
毋庸置疑,劳动教养制度是不正义的,是不符合法治的要求的,是不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劳动教养制度已经明显成为我国加快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体制性障碍。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虽然不能使中国公民的人身自由获得全部的保障,但这无疑将是中华民族迈向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之路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二篇:在历史的前进中勿忘国耻
在历史的前进中勿忘国耻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丧钟为谁而鸣?血腥的历史画面浮现在眼前!看到这被全中国人民不能原谅的画面,我的心又如何平静的下来?
原本在教材《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中,就已经令自己愤怒和心痛,当今天看到出现在屏幕上活生生的画面时,更深刻的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涛汹涌。现实的历史,谁也无法逃避。日本人的丑恶令整个世界发指。而对于一个小小的我,对于一个小小的中学生来说,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心中的不平,我还能做什么呢?
影片的播放是为了让所有的中国人勿忘国耻,尤其是我们这些中学生,必须从小就知道整个中国是怎样被侵犯,又怎样坚强的站起来。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辜的人民群众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残忍又无能的日本人,除了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施以暴行还能如何?曾经的历史被我们再次看到,日本人却否认他们的荒唐罪行!这让我们原本愤怒的心头又燃烧了一把火!
不能因为时间流逝,我们就能渐渐忘却历史。也许我们成长的年代已经告别了兵荒马乱很多年,也许我们从小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也许我们一直处在无忧无虑之中。但是中国的现在,是由多少勇敢烈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在为中国储备力量,就是在日渐强大我们的国力,让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地位而不能再次被任何国家侵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要全副武装知识的力量去强大我们的祖国,不管历史如何屈辱,我们不能让历史的屈辱再现!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积累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无悔,我们整个民族才会无悔于先烈打拼下来的新中国!
“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被忘却”。无论历史如何前进,我们都要永远记住国耻,努力拼搏,才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整个中华民族!
第三篇:前进现代诗歌
时光流转,青春即将抛去,
流年似水,弹指万物轮回。
欲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们必自信,自强,前进。
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或万丈光芒,功成名就。
欲想未来生活美满,锦衣缎带,如今我们必将坚持,刻苦,前进。
逆境磨炼人的心智,顺境让人抓住机遇。
欲要结果十全十美,我们还要坚定,无畏,前进。
圆润无缺的池塘终将会干涸,弯弯曲曲的小溪终会流入大海。
欲走向成功,必磨难重重,我们唯有持之以恒,不断前进。
雪花逐渐飘落,梅枝刚伸出骨朵儿。
欲万里飘香,独树一枝,只有不懈,坚韧,前进。
宝藏埋在深山,未来充满谜团。
欲没有遗憾和后悔,我们必须坚毅,不舍,前进。
国家逐渐富强,人民生活安定。
欲雄于地球,横扫八荒,更需炎黄子孙团结起来,前进,前进,再前进。
第四篇:学习十七大心得:前进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十七大通过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是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七大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29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党章修正案,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一次奋进的大会。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必将指引和鼓舞亿万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如巍巍丰碑,辉映过去,昭示未来。以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为标志,中国特色****事业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昂首阔步地踏上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十七大在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国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从1982年到XX年年,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6次党代会,犹如6个遥相呼应的里程碑,引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奔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继而化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行了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精辟深刻的科学总结。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更加体会到,我们国家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更加认识到中国特色****道路的正确与伟大。
在中央金融系统十七大代表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是中外记者追逐的焦点人物之一。人们感兴趣的,是他所负责的注册资本XX亿美元、牵动世界外汇市场神经的中国投资公司。组建这个公司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矛盾。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外汇储备只有可怜的十几亿美元。这些被看作“血汗钱”的外汇,常常是在手里攥得紧紧的,不肯轻易撒手。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为了进口易拉罐拉环的一点外汇,也要排起申请的长队。十七大召开前夕的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曾经外汇极度短缺的中国正在考虑如何把外汇花出去。
中国外汇储备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29年的发展进程。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代表们在发言中列举国家发展的这一个个数字,自豪与自信,溢于言表。忆往事,峥嵘岁月稠。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代表说,30年前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以dxp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危难之际决然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以jzm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继续推向前进。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以hjt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扎实,开局良好,取得重大进展。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发展大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
人们很难想象,改革开放初期,火柴提价一分钱,都要由中央讨论批准。那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桎梏了生产力的发展。29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改革开放大潮,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周小川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这五年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使一些酝酿多年、涉及全局、难度很大的改革顺利实施,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金融业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十七大开幕的当天,安徽小岗村、福建洪田村的村民们分别通过电视收看了开幕式的盛况。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石破天惊的一幕孕育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而今天的洪田村正在进行着被誉为中国农村第二次革命的林权制度改革。十七大报告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要想实现富裕,就不能停下改革的步子。“中国将要向计划经济最核心的部位发起改革的冲击,将要向整个自由贸易体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代表说,“十七大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措施。我们正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朝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迈进。”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
从解决温饱、总体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9年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了近1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34倍和27倍。十七大召开前夕,国家统计局宣布,我国已经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更好的财产保护、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生活保障、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年的实践,广大人民向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期待。在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上学的费用由集体承担,看病有合作医疗,养老村里有敬老院。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代表说,中央近些年出台的“三农”政策,让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还需要提高,既要支农惠农,还要育农。
“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
活”“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对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完善和深化、提高,这正是对百姓新期待的全面回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中国又将向着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小康进发,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是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突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什么是****、怎样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于探索,形成了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又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十七大把新时期发展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国特色****道路和理论体系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和总结,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纳入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这是十七大重大的理论贡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站在理论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又将开始中国特色****新的伟大探索。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起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dxp在构想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并顺利推进。连续参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凌解放代表说,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三步走”战略最重要的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抚今追昔,辉煌的过去奠定了光明的新起点,美好的未来激发前进的动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在召唤着我们。
第五篇:前进小学民主评议
小河镇前进小学民主评议
政风行风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前进小学是一所公办农村完全小学,位于四个乡镇交界。服务半径约为8公里,担负10多个自然村的普九任务。我校在校学生225人,共有6个教学班;现有专任教师12人.二、我校开展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情况:
按照省、市纠风工作会议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安排,县政府纠风办、县教体局会议精神,前进小学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活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迅速行动,按照评议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周密安排评议工作,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1、前进小学在文件下达后,迅速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对2013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活动进行了认真筹划,做出周密的布署安排。
2、为了切实加强学校行风建设,学校成立了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涂国成 副组长:刘寿如 成 员:冯新洲 沈锐 管智群 吴双清 吴桂成 刘槐清 吴菊初 刘汉民
3、根据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总体部署,我校及时制订、出台了《前进小学2013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对学校今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参加的行风建设评议工作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前进小学2013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开展民主评议行风的重大意义。同时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精心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行风建设的文件,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利用校园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动员。通过宣传发动,广大教职工等进一步明确了今年行风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提高参与民主评议学校行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参与行风评议人人有责浓厚的氛围。学校分别召开了全体学生大会、教职工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对本次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的意义、方法步骤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形式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
4、我校以转变领导工作作风、师德师风,建设廉洁、高效、文明、创新的学校行业新风为目标,切实把行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措施到位,主抓师德师风、校务公开、收费检查等几方面的工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注重领导班子自身廉政勤政建设,改进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学校坚持以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作为学校行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召开教职工、行评代表、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座谈会,让广大教职工、家长及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加大公开力度和监督力度倾听群众意见。
5、我们始终把“社会满意不满意,家长放心不放心,学生乐意不乐意”作为学校行风建设的基准,把解决好社会、家长、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着重抓三个巩固提高工作。
⑴、进一步巩固治理乱收费的成果。①自觉接受监督。我校设立了乱收费举报电话两部:4785335,聘请了社会人士担任我校乱收费监督员。②治理乱收费纳入教师师德考核中,对乱收费现象学校将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当事人3年内不得评先、晋级、考核为不合格。③按新《会计法》标准,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纪律教育。
⑵、巩固师德师风教育成果。我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创行业新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深入、持久、广泛开展“三新”“集中师德教育整顿”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本校实际,开展了系列活动:如签订师德承诺书;组织教师自学,撰写读书笔记,撰写师德建设论文,积极参加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⑶、巩固校务公开的成果。定期召开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例会,研究、部署和总结校务公开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具体承办,工会监督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机制。目前,校务公开的形式、内容正在不断规范、完善,行风建设的透明度在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
三、民主评议行风自查情况:
(一)、规范办学行为
1、我校没有存在举办“民办学校”行为;
2、我校没有存在违反规定举办“校中校”、实行高收费的实验班、特长班等行为。
(二)、规范招生行为
我校招生完全按照免试入学、就近划片招生的原则进行招生,没有存在任何考试或变相选拔行为。
(三)、规范收费行为
1、我校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没有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我校对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公示栏和全校学生大会、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通告。
2、我校不存在任何自立项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
3、我校认真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不存在任何收费服务现象。
4、我校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收取经营服务性费用现象。
5、我校没有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不存在收费不开规定的票据现象。
(四)、行风建设
1、我校行风评议机构健全,领导重视,职责分明。由校长亲自担任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我校积极开展评议动员部署,宣传动员形式多样。
3、我校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狠抓落实。
4、我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建设专项活动,认真组织教师节师德师风表彰工作,一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影响师德师风建设的违规事件。6、2013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工作期间没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对学生不能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耐心关怀;还存在着对学生讽刺的语言。
2、个别班级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
3、个别教师存在着布置的作业量过重现象。
五、整改措施:
1、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整顿学习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把评议工作做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周密安排,抓出实效。
3、全体教师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制定整改方案,对学校在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进行整改。
4、建章立制,建立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5、严格纪律,严格师德师风考核,加强依法执教、依法治校。
6、加强社会监督作用,做到公开透明,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还任重道远,由于行评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任务重,行评工作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需要我们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着力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校务公开工作,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完善制度,做到事事,人人有章可循,加强学生管理,培养良好行为,提供良好服务。我校将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树立教育行业新风,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力打造 “师德师风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