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
怎样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
2013/10/17 09:55: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MSN开心网人人网豆瓣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更多
佳教之道◎刘称莲
从小,女儿在学习生活中便时常表现出连成人都赞叹的坚持与忍耐力。这对她是否能健康成长、是否能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甚至日后是否能获得人生的幸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在孩子小的时候的育儿经验,我恍然明白,是父母长期地栽培才成就了孩子的好品质。
把拼图拼完才能体验“坚持就是胜利”的喜悦
女儿从小爱玩拼图,在幼儿园时拼的是几块到几十块的。上小学以后,女儿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一年级时就开始拼500块甚至1000块的拼图了。
拼图是极考验耐心和细致的一种玩具。由于图块数量很多,拼起来很难,女儿便邀请我和她爸爸帮忙。到后来每次女儿买回来新的拼图,总是我们一家齐上阵,一起趴在地板上拼。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个看上去很滑稽却很温馨的镜头,三个人在地板上,或坐或跪,头扎在一起,在拼一幅《美少女战士》或者《史努比》图片。
我不知道别人家玩复杂的拼图能用多长时间,我家拼500块或者1000块拼图很少能一次性完成。起初,一次拼不完的拼图,我们都会打乱了收起来,下一次又重新开始拼。所以,总是拼了好几次,一幅图还是没有拼成。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找来一块薄木板,在那上面拼,一次拼不成,就分多次完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拼一个《米老鼠之家》的画面,1000块拼图,我们一家用时一个月。我们把拼好的部分和未用的小块都集中在木板上,木板就放在地板上,女儿回家写完作业,都会趴在地上拼一会,我和先生有兴趣也随时按上去几块。一个月后,那些碎片终于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看着漂亮的画面,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家的地板上总是有一幅没有拼完的拼图在那里摆着。有一次我的大哥到北京出差,就问地板上的拼图是怎么回事。我解释后,大哥很是佩服外甥女的耐性。他哪里知道,那是我挖空心思锻炼孩子耐性的一种办法。
小孩子欠缺的就是能坚持做完一件事。拼图是很琐碎的大工程,我们起初拼复杂的图画时往往半途而废,所以我才想到用木板把没有拼完的图片保存起来,下次接着完成。没想到这招还真灵,女儿上小学期间,有好几幅1000块拼图都是这么完成的。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做成,但这无形中让女儿懂得,只有善始善终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快乐,也让她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拼图如此,人生有许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和忍耐才能达到目的。
坚持爬到山顶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涵义
我和先生经常带女儿去爬山,每次都鼓励她爬到山顶,因为我们觉得“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一年的春天,山桃花盛开着,正是欣赏著名的“西山晴雪”的好时节。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北京西北郊区的阳台山。在山下的时候,天气还很暖和,抬头往上看去,山上一簇一簇的桃花,好似一片片积雪,非常漂亮。
我们有说有笑地拾级而上,满山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当我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却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一阵微风刮过,雪花飘舞、落英缤纷。恍惚间,凉的风、润的雪、香的花,天地顷刻间融为一体,我们都被这奇妙的变化所震撼。三月飞雪很常见,但是如此体验三月的“桃花飞雪”,我和先生也是第一次。那次的感受非常奇特,那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我想女儿小小的心灵也得到涤荡而变得澄明。直到现在,我们一家谈到那次“桃花飞雪”依然心情激动。
没多久,雪就停了。我们依然往山上爬,阳台山并不高,我们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在山顶又看到了另外的景致,近处是盛放的桃花,放眼则可以把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
爬山的时候,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风光完全不同。越往上爬眼界越宽,看到的景致会更美丽。现实中,只有很少人能最后爬到山顶,但是爬到山顶的那些人,一定是看到风景最全面的人。这是我和先生的感悟。所以我们每次带女儿爬山虽然会觉得累一点,总要鼓励她爬到最高点才罢休。爬山时,爬一段路,我们也会让女儿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景致,让女儿不要漏掉路上的风景。
要想看到美丽而全面的风景,是需要坚强的毅力坚持爬到山顶才能做到。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也是“延迟满足”的一种训练。“延迟满足”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
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在进行多年的跟踪实验后证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而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就会出现偏差行为。比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等。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有些小孩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么就是今天立下的志向明天便会改变,家长们往往头疼不已。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无意识造成的恶果。
放弃路边的糖葫芦才明白“有失便有得”的道理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自觉地便过于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因此造就了许多“小皇帝”。
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下午我接她回家都会路过一个路口,几乎每天都会在那个路口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第一天女儿就嚷嚷着要吃糖葫芦,我告诉她那个糖葫芦不太干净,吃了会闹肚子,便没有给她买。因为我没有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哭得很厉害。然而无论她怎么哭,我都没有满足她。
第二天,女儿依然求我给她买了吃,我依然坚持说那糖葫芦有些脏,等周末我会带她到超市里去买又干净又好吃的“高老太太糖葫芦”。这一次,女儿虽然不高兴,却没有哭。因为之前她曾经吃过那种糖葫芦,确实很好吃。第三天再看到卖糖葫芦的时候,女儿就跟我说:“妈妈,我今天不要吃糖葫芦了,等周末的时候你带我去超市买,好吗?”周末的时候,我真的带女儿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糖葫芦。作为奖励,我还给她买了一块小手绢,因为她那时候特别喜欢用手绢折叠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高的自我价值。然而,爱孩子不等于没有界线,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明确的界定。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养成抵制诱惑的习惯和能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我们无法阻止孩子根据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提出的要求,但家长可以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忍耐力。也许刚开始孩子会有些难受,过一段时间,他便会懂得坚持与忍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要让孩子学会坚持与忍耐,最离不开家长的“狠心”坚持、忍耐和鼓励。当孩子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家长能否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能否狠心拒绝;当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达到一定目标的时候,家长能否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一切都决定着孩子能否学会坚持和忍耐。
如此说来,培养孩子坚持忍耐的性格其实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不过,凡事只有去做,定会有结果。要想孩子收获未来的成功,家长需要持续地播撒种子。
第二篇:运动会让孩子学会坚持
运动会让孩子学会坚持
二年级二班徐艺轩妈妈
王琰
今天参加了长清区实验小学二年级、三年级举行的秋季亲子运动会,这是孩子入学以来参加的第二次亲子运动会,不同的是上次是后勤服务,这次却是亲自参与了项目,这对自己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逼了自己一把。
此次运动会从2号接到通知报项目到今天4号早上举行,时间上算是仓促的,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真的都是尽心尽力的参与、协调,让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收获了成功与快乐。我本来是不想参与只想做后勤的,但是孩子回来却告诉我她报了亲子跳绳,我一听头都大了,孩子跳绳不是强项,我也体质弱,体育项目更是不行,这不是给班里拖后腿吗?就劝孩子放弃,让会跳的家长和孩子上,可是孩子怎么也不愿意放弃,没办法,只有赶紧练,争取能不拖后腿,为此还专门让老公买了新的跳绳,据老公说还是专业的跳绳,没想到比赛刚开始才跳了几下,绳子就断了,当时真是急疯了,赶紧装也装不上去,时间只有1分钟,怎么办啊?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三年级的家长就在我后面,她赶紧把她的跳绳给了我,我就抓紧时间和孩子一起跳,中间断断续续的又出错,一共才跳了40多下。比赛结束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沮丧,昨晚在家辛苦了一晚上累的虚脱才练到70多个,没想到今天出现意外,才40多个。孩子也很沮丧,我赶紧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安慰孩子,可是没想到其他家长和孩子发挥出色,我们班竟然是第一名,心里别提多兴奋了。也万幸我的朋友帮助了我,谢谢她,谢谢我们班其他的家长的出色发挥,减轻了我心里的遗憾。
后面的项目,我们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接力赛,200米真的不算短,前面孩子们都尽力的跑,但是由于距离和体能的原因,孩子们的成绩并不出色,后来到家长接力的时候,我们班的男家长们真的都是风一样的男子,从开始的第六七名到最后冲刺的第一名,家长们真是拼了,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也为孩子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们二班的老师和家长和孩子们是最团结最努力的,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为我的孩子能在二班这个幸福的大家庭而骄傲。
运动会结束了,虽然自己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很兴奋,也给了自己很多的启发,以后的生活中,会更积极的面对生活,教给孩子更多积极向上的东西!更多的参与孩子的活动,为我们的大家庭做更多的贡献!
第三篇: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我认为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做法如: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没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例如:孩子小学毕业后我请小学老师吃饭,小学六年都没有请过,老师不理解。我和老师说我请老师的目的不是我感谢老师,因为教好孩子是老师的职责。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养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
第四篇:怎样让孩子学会做事有始有终?
怎样让孩子学会做事有始有终?
对于做事有头没尾,有始无终的人,有一幅很形象的漫画,画中人挖了无数的水井,都没挖到头:他也永远喝不到水。这样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的人,人们是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的。所以父母要从小引导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
实用好方法.做事有始有终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的有始有终,比如一个游戏玩过之后,把相关的玩具收起来再开始其他的活动:另一个是活动内容上的有始有终,如一张画画完也是有始有终的体现,但这张画可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孩子小时候,家长可在形式上要求得多些。随着孩子长大,家长要注意针对活动内容上的把握,但方法耍灵活,同时要给孩子留出一定空间。有始有终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父母首先要有始有终地关心和指导孩子做事。例如,安排好孩子开始一个活动后,父母不要乐得偷闲,而要留心观察孩子做事的进程,时常加以肯定和指导。
2.家长还应该掌握好事情的难度和时间要求,不能任凭家长兴之所至就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如果要求孩子坚持某种活动的时间过长,或难度过大,都容易让孩子半途而废。.事前与孩子交流、协商,制定合理的目标,当孩子不肯完成时不能轻率迁就,应仔细分析孩子想要放弃的原因,如果并不是因为难度过大而难以完成,就要态度温和地督促孩子做好。但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畏难情绪,而且难度的确较大,父母也可以适时地让孩子松一口气,然后在低难度水平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效果,鼓励他继续努力。父母切忌批评唠叨,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细心观察孩子做事的速度和进步,当他遇到困难时予以适当的帮助,对于他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快乐而自信地坚持完成任务。.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其实也是对其自制能力的培养。由于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制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可以从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安排一些不大费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多锻炼孩子承担一些责任。父母可以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孩子增加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坚定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好的决心。
第五篇:怎样让孩子更快学会说话
怎样让孩子更快学会说话
1、多跟宝宝说说话
有的家长很少同孩子讲话,总是以为宝宝太小,同他讲话也听不懂,所以总让孩子唱独角戏。这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婴儿的脑细胞是由生长环境中所得、所见、所闻的刺激来刻画重复印象,脑细胞也是因这些刺激而获得成长的,这些刺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展。语言发展有几个过程,一个是孩子的发音阶段,二是理解语言阶段,三是语言表达阶段。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训练引导宝宝发音,家长要不断地和孩子交流,把语言信息留在孩子的脑子里。
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家长也应该给予丰富的语言环境,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时、洗澡时、喂奶时,陪孩子玩耍时、孩子睡觉时、睡醒时,都要与孩子讲讲话。勿需太多语言,重在积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几句话,就会成为孩子语言发展的奠基石,也为加深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鼓励宝宝多开口
孩子还不会讲话,表达某种需要时只能用动作或眼神。家长如果看到孩子伸手去抓杯子,就赶紧给喂水;孩子啊啊、呀呀地用手指着水果,家长马上满足需要……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我不说话,什么都能被满足,干嘛要说话呢。是呀,家长的这种行为,使孩子丧失了与人讲话的欲望和开口说话的动力,最终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代替口头语言与人交往。
现在,像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尤其是老人带的孩子。造成孩子开口讲话晚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不知道怎样给孩子适合他们能力的语言刺激。比如教孩子说话时,不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色彩鲜艳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物,而是孩子一岁多了,还拿一些图片、书面文字展示给孩子看。孩子学语言阶段,需要直接、生动、形象的刺激。书本中的词汇是抽象的,孩子的接受效果会差些,因此学会说话的速度就很慢。当孩子要某件东西时,应当把他所要东西的名称告诉他,还要告诉他东西的特点,比如:苹果,红色的……这样几次以后最起码他会说“果”。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语言环境、听的刺激和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语言会发育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讲话还有一个目标定位,否则欲速则不达。这个定位就是:教孩子讲话,要略微超过孩子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要在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比如孩子会说一个字,家长最好教两个字,孩子会说两个字,家长教三个字,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果孩子只能说一个字,家长教短语或句子,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教。
3、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4、不要逼宝宝讲话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差,家长为了急于让孩子学会说话,有时就用“逼”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要某个东西,而家长拿着这个东西要挟孩子,孩子不说话就不给,这样就造成孩子对开口讲话有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孩子开口讲话比同龄宝宝晚时,家长往往使出“逼话”这个杀手锏,威逼利诱,让孩子讲话。孩子要先理解语言,才能表达语言,这是一个过程。如果逼得太凶,孩子就会觉得讲话有很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孩子只能用沉默不语来抗拒了。
进行听说话的训练
儿童学说话是从听说话开始的,对于幼儿来说要随时提供听说话的环境。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时说着你正在做的事,如:你在洗衣服,可对孩子说:“妈妈给爸爸洗衣服。”你在看书,可以说:“妈妈在看书,宝宝长大了也要看书。”还可以说孩子正在做的事,如孩子在吃苹果,你说:“宝宝在吃苹果,好吃吗?”孩子在玩玩具,你可以说:“宝宝在玩积木,真乖。”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儿童的“听-说系统”。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在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和视、听、触的过程中,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就会模仿成人的语调和语调,也就是学会了说话。
在训练孩子听话能力的时候,父母可适时选用较慢、重复的话语对孩子说话,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话语,这对幼儿初期的语言发展很有好处。父母说话时务必做到发音准确、清楚,因为孩子从小养成的语言习惯和发音特点,以后是很难改正的,要让他们从小就规范化地使用语言,为将来的口语表达奠定基础。
让孩子在童趣中学习语言
生活在单调环境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要创设不同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才有“素材”可说。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分不清左右脚的鞋子,若老师只是单纯地说教这是左脚鞋子,那是右脚鞋子,说得再多孩子可能还是分不清。这时,老师可以编一个童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小朋友们看看,某某的两只鞋子背对着背,都生气了,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们在说:„把我们穿错了,我们要面对面‟”。随后,老师帮孩子把穿错的两只鞋对换,再说:“瞧,两位好朋友正面对面地点头微笑呢,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因为他们穿对了。”老师还可配上一幅人物化了的两只生气鞋子的卡通漫画和一幅正在微笑的两只鞋子的卡通漫画让孩子们边看边说。这样,孩子不仅很快就能分清左右鞋子,而且以后也会用这么有趣的语言去和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说话。
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的小朋友玩得很脏也不愿洗,那么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的小手在说:“我早上多干净啊,可是现在这么脏,我真难过。”宝宝的小脸蛋在说:“我好难受啊,我希望我很快就能变得香喷喷的。”小脚丫也在说:“我也很伤心,我多想舒舒服服休息一会呀。”宝宝自己决定先洗哪个地方呢?孩子听了之后,不仅非常乐意洗,洗完后还会说:“我的小脸蛋香喷喷的,我的小手变干净了,我的小脚丫真舒服呀!”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成人应该采取相应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否则会使孩子的语言水平停留在幼稚的低水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