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
一、活动目的:
通过趣味性的哑剧、讲故事、猜谜语、谈论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会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成为勤奋主动求知的小主人。
二、主持人对话引出主题,师:你认为我们的同学应该怎样学习呢?
生:我认为应该主动学会学习。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主动学习》这一课!你认为主动学会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师:请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多么重要呀!
师:怎样才是主动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同学看书33-38页,看一下古人是怎样主动学习《凿壁偷光》、《苏步青主动学习的故事》、《好学的车胤和孙康》、《宋濂冒雪访师》。
三、我们认为首先要养成学会思考的习惯:
师:请看这个哑剧表演:《会走的黑板》你会有所启发的。
1、准备:小黑板报 安培 旁白
旁白:150年前,法国一名科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非常投入,时刻脑子里想着问题。一天,他边走边思考一道数学题,手指头在衣襟上划呀划,想找个运算的地方,突然发现前面竖着一块黑板,太好了,他立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算着算着,黑板慢慢移动,安培也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还聚精会神地算着,黑板越走越快,他追不上去了,他望着远去的黑板发愣,因为还没在算完呢!
师:看了这个哑剧,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个别提问引导学生)(要时时处处学会思考)
师:小结:
同学们,只有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才能成为主宰知识的主人。
你看,我们班也有善于思考的“动脑筋大王”哩!
2、同学们请你们推荐爱思考的典型吧!(由我介绍下某同学思考习惯吧!)
A、自觉去想,不怕困难。B、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C、课堂要成为“小问号”。D、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学会惜时的习惯:
1、猜谜语:
师:最长又是最短,最多又是最少,最平凡又最珍贵,最易被人忽视而又使人后悔的。(时间)
生生对话:
愚蠢者-等待时间 懒惰者-丧失时间。
聪明者-利用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糊涂者-糟蹋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
A、时间像海洋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评:你真有雷锋的钉子精神。)
B、抓紧课间10分钟和中午饭后的时间做作业。(这个主意好)C、放学后,我一边走路一边记单词。(ABC交叉提问)
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应该惜时如金,要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时间最公平,不给谁多一份,勤劳能叫时间结出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五、除了学会思考,学会惜时,我们还要巧用学习方法:
师:平时不难发现,有些同学整天埋头苦干,学习很认真,但成绩平平;但有些同学善于抓住学习要领,讲究学习策略,学得轻松,成绩优异,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1、请学习标兵介绍学习方法,《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注意分析。(你们认为谁的学习方法最好?请推荐我班学习标兵。)
放名曲配乐。
2、谈谈你平时怎样用学习方法?(把学生方法总结如下)
A、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用字典查阅解决,不懂的地方先做记号,然后试图做课后练习。
B、会听、会记。
会听:上课时专心听,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记牢,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想问题;会记是善于把讲课要点做旁注,还设笔记1、2号,1号是笔记练习本,记重点难点及突发的难题疑问,2号是整理笔记。出示威者、2号笔记。(评:我们下课后去学习参观下)
C、善找规律。在数学上,各类题型进行归类,总结解法。
D、趣味学习法。
E、协同方法:眼耳口手脑齐用。
六、学习途径:(引:我们除了学习方法灵活,还要有各种学习途径,如读书,读报)
师:书是你的、我的,人类永恒的朋友,你有与书交朋友吗?(汇报情况)
读书:A、书每天伴我,每周伴我度过周六日,我总爱往书店里跑,留恋忘返。好书,能带我去控索古今中外的趣事奇闻。
B、书使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为我指出生活方向,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D„„
师:电视,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成为了我们学习途径之一,不充分利用它的同学,后悔莫及。
反面例子:(引:整天迷于电视和电脑人是哪位同学?同学推荐一下)我家电视电脑使我钟情于电子游戏机,难以自拔,上课心神恍惚,读书成了一句空话,我后悔呀,正在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评:我们相信他有信心改正自己的不足,请鼓掌表信心。)
师:小结:生活中,社会里处处都是一个大课堂,只有主动学习的主人翁们才主动利用各种途径去乐学,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呀!
七、总结: 1、小结:在21世纪,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在创新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成为时代小主人。
2、播放歌曲《读书郎》。
3、总结:同学们,刚才全体同学表现非常出色,我们只有自主会学,做惜时主人,学会思考,学会自学,有创造性地学习,才真正掌握学习的策略。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做个聪明的读书人!
第二篇: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 2(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
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
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
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
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
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
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
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任柱平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的境地。这种“活”的境界在许多 课堂教学中确实时时可见。我认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达到教与学双方的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
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课文,换上一些时代色彩强、文质兼美的文章。
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五分钟,开设“每课一成语”、“每堂一首诗”、“三分钟自由谈”等栏目,合成一份内容丰富的“文化快餐”。
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语文教学,不乏同一体裁、同一时代、同一作者、同一风格的课文教学,只有经常拓展延伸,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才能体现语文活动是一种创造性艺术。如这几年余秋雨散文一直是文化热点。《文化苦旅》中有一篇《三峡》,文笔优美流畅,引用传说生动感人,特别是写小时候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一段,饶有情趣。在《长江三峡》一文的教学中以此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二.体现“双主”地位,引导学生“发现”。
教育是人施之于人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学两个方面看:教师教,学生学,教与学是相辅相成,没有任何一方的参与就不成为教学。因此,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双主”调和,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课堂上应是“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又不忘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一定成绩。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并不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万能的,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来正确理解和发挥其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站在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课文,独立思考,质疑解疑,讨论,限时写作,自评互评等,让学生通过认识和实践,提出并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高,凡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
学生的发展。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出发,围绕学生作必要的教学中设计,抓住教与学中的兴奋点,真正实现对话,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使课堂上有尽可能多的精彩生成,让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指出,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比较顺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教学便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独立进行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有利于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心理发展水平,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每位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地呼吸”,吸吮知识的琼浆。
四、课堂教学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趣
电脑与网络让我们的时代五彩缤纷,生活情趣盎然。而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制作或借助他人的课件来进行语文教学,既简化了课堂程序,又能使所授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动起来。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时,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那壮丽的北国雪景,广袤雄伟的山川河流,立即将学生引入诗的情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一些关键问题的展示与寻思,更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理解诗情诗兴。
总之,采用多种形式、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才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起来,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完美地完成知识技能,德育、美育等多方面地教学任务,才会使学生在精神愉悦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第三篇:怎样主动学习
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催化剂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的确如此,集体教学的弊端在于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去学习,并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教师不能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顾此失彼,造成课堂教学较大浪费。怎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呢?
我们学校成立的自然生命科学院,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享受探究生命的乐趣的乐园。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并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感受知识的奥秘、体验解决问题过程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这让我们师生受益匪浅,在这里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变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观小学课堂,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依然秉承旧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课堂唱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产生这种现象不单是一方面的原因,以数学学科为例。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逻辑严密,知识连贯性强等特点,众多教师一致认为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学习主要涉及理性思维,不便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培养正是对一个人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一定的自主学习,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应用,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形成主体意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达到目的,使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我校以开发自然智力为切入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具体做法:
在数学教学中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
教师应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创设情境,提供诱因,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怎样创设这样的氛围呢?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自制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兴趣
教具的使用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是服务于数学教学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厌其烦,积极主动地设计和准备教具,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教具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恰当地予以出示,努力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然后,再出示平行四边形,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吗?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请你们用手中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剪、拼一拼,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用生活的实例、生动的语言,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纷纷回答:“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再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把学习的热情推上了高潮。变老师讲解为学生的主动探究。
第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五年级教材《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电教课件,使学生了解了“相向而行、相对而行、相遇”等概念后,再来感知美丽的图案,有趣的动画,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变单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能力。
数学与生活实际要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亚里士多德讲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如: 《面积的计算》练习课中,列举了铅笔盒、床、教室、桌子面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要求学生先估计出每种物品的面积是几平方米、几平方分米或几平方厘米,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看实际测量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差距有多大。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实践证明:设计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 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的能力。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未来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自主探索添力。
三、变学生偏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好问,建立勇于质疑的智力结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活动又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不同。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并不仅仅是受教于成人,由这中好奇心所驱使,儿童自己也能进行探索性学习。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并对新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儿童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不单是局限于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一点,而是以该知识为中心,引起连动效应,在积极的心态下,对于周围相关知识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探索,认知。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自动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并“爱屋及乌”,此举不仅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内化新知识,更能由此扩大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在儿童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思维的演变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为这样的发现过程,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同伴间合作探讨,“合作”对动手操作和探索学习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动手操作时,伙伴们进行分工,并彼此经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互相提携、团结共进的联合行动,在这种联合行动后,才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知识由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体验这种人类有着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的情感态度。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
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第一、放开两手,鼓励质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引起他们的探究。
第二、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改变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要求。集体教学的弊端在于难以因材施教,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去学习,并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常常造成“一刀切”的现象,教师不能兼顾“优秀生”和“后进生”,顾此失彼,造成课堂教学较大浪费。然而集体教学的形式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摒弃集体教学并不明智。怎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呢?我校通过开发自然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失为缓解这两种学习方式矛盾的好方法。在学校集体教学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以点拨,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能动性,又兼顾集体教学的优势。
“种植实验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没有自主学习的土壤是不可能滋养自主学习的幼苗。自主学习免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室的布置与美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宽松的感觉,创造的心理氛围。另外,在外部辅助材料上,要求学生带上足够的学具,教师也得准备充足的教具,电脑、实物投影仪等。在条件齐备的情况下,运动多种方式,学生更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才能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基于这一规律,我校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身边出发,自己发现身边喜闻乐见的问题,乐于探讨,并勇于解决。“菌类的生长过程”、“蝌蚪长成青蛙的适宜条件”“种子的经历”……等子课题既有阶段性的、也有连贯性的,研究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习惯,与同学合作的能力,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丰富了知识面。写出的观察小论文多次发表在《当代校学生》等刊物上。我们发现兴趣更容易引起儿童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导入新知识时,用常见的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感到亲切、实用。教学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运用色彩丰富、有趣的教具。运用多媒体,形式多样地把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奥妙。同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让学生探索,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第四篇:主动加强政治学习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党组织批准,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近段时间以来,我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成长,我充分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在此期间,我也努力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安装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现将我近段时间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向党组织汇报:
在政治思想上,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经常看电视新闻、看报纸、阅读时事期刊以及时学习党中央颁布的决策和决议,在思想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念,并且懂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稳固的理论基石。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乐于助人、关心同事,加强和同事们的沟通、交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事排忧解难,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参加每次的组织活动,在集体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仔细地聆听大家的发言和准备自己的发言,及时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充实提高自己。
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我在组织的关怀与培养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有了全面的发展,但我知道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先进的党员同志学习,继续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以上是我近段时间来的基本情况,如有不妥之处,恳请组织批评指正。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渴望按期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请党组织考虑我的转正申请,我将虚心接受党组织对我的审查和考验。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主动学习发言稿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曾获诺贝尔奖金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并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这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导入
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我认为在教学中可有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1、从和常识相抵触的引入:
例如如在学习液化、汽化时,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夏天,冰棒周围又一层“白气”,这层白气从何处来呢,学生会直观地说,白气是从冰棒冒出来的,但老师却指出这是错误的。
再如,F1赛车飞驰一圈后,回到原地,学生说赛车运动的速度很快,但老师又说它的速度为0。
通过这些导入,这时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冲击,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学习这个内容的自主性就产生了。
2、从实际生活引入: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习与生活相关,从而提高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夜晚多人用电的时候,灯会比平时暗,而少人用电的时候,灯会比平时亮。这是为什么?这样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3、在玩游戏中引入:
中学生天性好玩,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可以活跃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A、例如在学习力的分解时创设一个这样的游戏:拔河,当势均力敌的两队同学在用尽力拼命拉的时候,一个力气比较小的女孩在中间用手轻轻一拉,就可以把两队同学都拉了过来,从而引入力的分解。
B、又如在讲大气压的时候,让学生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然后在瓶底扎一个孔,水却没有流出来。
这些游戏都会立刻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思考。从而指引着他们主动认真听课,认真思考。
4、从演示实验引入: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当拿着几个演示仪器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立刻会安静下来,学生的眼神盯着仪器,之后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对演示实验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说演示实验在课堂引入的作用不可小看。即使有时不用仪器进行演示,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蒸发时,用一块湿布在黑板上写上蒸发两个字,过了一会儿,字没有了,问学生,蒸发两字哪里去了,这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就会自主地进行思考。
总的来说,创设出适当的情景来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设置疑问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充分发挥引导和调控的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自感”的教学中,可用传统的两个演示实验设置疑问:其中一个实验中小灯泡“通而不亮”,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小灯泡“断而不熄”。这样的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 提问,并萌发了研究探索这个现象的兴趣。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有计划或即兴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重视阅读
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所以加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物理语言表述,也捕抓物理信息的能力,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物理情景,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各个教学目标细分到课本的文字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总结出教学目标,获得物理规律,提出疑问等。
四、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疑问、见解,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这可有以下两种形式:
1、小组讨论
课堂上,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例如,在动力学计算题时,都是老师详细地分析,学生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得听,很被动,也很容易走神,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辛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换意见,得出自己的小组见解,全班同学对小组的见解进行讨论,这样就每个人都参与了课堂,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担任小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小老师,把题目让他们来解释。让他们从自己的做题角度和思路出发,来解释做题的理由。这样,讲者巩固知识,听者收益匪浅。同时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情况,抓好重点,调整教学的方向,这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物理史
物理学史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自己的榜样,引导他们自主刻苦学习。
如法拉第历经十年,发现了电磁感应,阿基米德在浴室里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发现壶盖被沸腾的开水所掀动而发明了蒸汽机等等;这些都能激励并引发学生重视生活,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课堂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课堂,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