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历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中学历史)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课标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A.教学建议 B.评价建议 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A、思想性 B、逻辑性 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
A、课堂教学类型 B、课堂教学内容 C、历史知识特点 D、学生的身心特点
7、充分体现()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A、育人为本 B、普及历史常识 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 B、人文素养 C、道德素养
9、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层次要求。A、识记 B、理解 C、运用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发展变革 B、改革开放 C、改革创新
教材部分(70分)
二、单项选择题(60分)
1、元谋人发现于今()A、北京市 B、浙江省 C、云南省 D、陕西省
2、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3、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是在()A、秦朝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4、下列朝代中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是()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高祖时 B、唐太宗时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6、南宋时棉花种植最北推广到()A、两广地区 B、福建地区 C、长江流域 D、淮河流域
7、西藏被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始于()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下列各项中属于毕升的发明是()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术 D、指南针
9、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欧洲 B、东南亚一带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0、赐予五世**以“**喇嘛”封号的是()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1、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A、英俄联军B、法俄联军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华兴会B、光复会 C、兴中会 D、保国会
13、詹天佑的科技成就是()A、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B、写作《海国图志》 C、创立新的地质学说理论 D、1910年制成飞机
1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5、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是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16、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①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②加强了企业责任制 ③将企业推向市场 ④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迈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不干涉人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重要法律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1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A.、1955年 B、1971年 C、1979年 D、1980年 20、查理•马特实行的什么改革政策,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A、大化改新B、种姓制度 C、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D、采邑制
21、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的古希腊科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D、埃斯库罗斯
22、在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开辟了()
A、通往美洲的航线 B、到达非洲好望角的航线C、通往印度的航线 D、环球航行 23.、下列各项中属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是()A、圣西门 B、伏尔泰 C、傅立叶 D、欧文
24、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25、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进行的封建性质改革B、奴隶主进行的奴隶制改革 C、资产阶级改革 D、无产阶级改革
26、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7、美国内战期间担任总统是()
A、罗伯斯庇尔 B、华盛顿
C、林肯
D、威尔逊
28、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和斯大林 C、马克思和列宁 D、恩格斯和斯大林
29、苏联解体于()A、1921年 B、1922年 C、1989年 D、1991年 30、当今世界处于“一超多强”局面。“多强”指的是哪些国家的势力?()
①欧盟②日本③俄罗斯④中国⑤埃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三、简答题(10分)
百余年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3分)
(2)中国人民取得的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2分)
(3)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1分)你认为结束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第二篇:中学生物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中学生物)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课标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2、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A、生物教学大纲 B、生物课程标准 C、生物考试说明 D、生物教辅资料
4、“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领悟(内化)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 和 的一门科学。
2、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 性、性和 性。
教材部分(70分)
三、单项选择题(70分,1-20题每题3分,21-25题每题2分)1.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A.细菌 B.植物 C.真菌 D.肝炎病毒
2.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甲地大于乙地 B.乙地大于甲地 C.两地相同 D.不能判断 3.下列生物所代表的类群正确的是()A.蚯蚓——节肢动物 B.白鳍豚——鱼类
C.向日葵——被子植物 D.葫芦藓——蕨类植物
4.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6.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液泡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里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在。那么污物在()A. 玻片上 B.物镜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8.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得到生命活动所需的()A.能量B.二氧化碳 C.水 D.无机盐
9.如果仅从美丽、芳香的桃花结构来分析,在鲜花店工作的你,最关注的是()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花瓣 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天敌的影响B.人工选择C.温度的改变D.环境的改变 11.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A.都生活在水中B.都具有茎、叶的分化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都没有真正的根 12.新鲜水果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这样做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少果皮损伤 D.阻挡细菌进入 13.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吮 B.聪明的小狗会“做算术题” C.狗妈妈悉心喂养猫宝宝 D.蜘蛛结网捕食 14.下列动物与其栖息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A.丹顶鹤——湿地 B.袋鼠——森林C.金丝猴——草原 D.华南虎——南极雪地 15.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制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下列哪项不属于仿生的成果?()
A.冷光 B.雷达 C.薄壳建筑 D.以鸟治虫
16.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并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A.扬子鳄 B.白鳍豚 C.大熊猫 D.金丝猴 17.下列可用于制作蒙牛酸酸乳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素 C.乳酸菌 D.曲霉菌
18.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进入肺B.气体自肺内排出C.胸廓由大变小 D.肺内气压瞬时增大
20.有媒体报道,自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以后,一批产自台湾南部的榴莲等热带水果于5月30日首现北京街头,这是北京人60年来第一次品尝来自宝岛的热带水果。榴莲等水果不能在北京地区栽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温度的高低 B.光照的强弱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的不同
21.一名运动员的心率是50次/分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舒期比一般正常人要长得多,这种心脏对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极有好处,因为这种心脏()A.能加速血液循环B.减缓代谢速度
C.把血液充分挤压到身体各部分去D.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 22.下列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组织培养培育名贵花卉B.试管婴儿的培养产生 C.嫁接繁殖无核蜜桔 D.克隆技术产生“多莉” 2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下列关于作物栽培与管理的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尽量带土 B.农田的土壤如果板结要及时松土 C.要使作物枝繁叶茂应多施钾肥 D.给作物施肥后要及时灌溉
25.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问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包括作文)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或另加页均无效。答题时请对准题号,把答案写在规定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糙(cāo)称职(chèn)炽热(zhì)苦心孤诣(yì)
B. 蓦然(mò)羸弱(yínɡ)锃亮(zènɡ)重蹈覆辙(zhé)
C. 戏谑(xuè)贫瘠(jí)沉湎(miǎn)猝然长逝(cù)
D. 讪笑(shàn)憎恶(zēnɡ)愤懑(mǎn)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嬉戏 葱茏 妇儒皆知 家喻户晓
B. 鞭挞 横亘 迫不及待 期期艾艾
C. 通宵 汲取 一页孤舟 山清水秀
D. 砭骨 狡黠 姗姗来迟 险象叠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邓亚萍与小山智丽(何智丽),一个是为国争光,一个是背弃祖国,两种人判若云泥,哪能相提并论呢?
B. 大年三十,大雪纷飞,刘县长和县里的几个干部冒雪访贫问苦,把一千元慰问金亲自送到病休的劳模王常贵手里,老王热泪盈眶,感同身受。
C. 德国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如愿以偿地捧得“大力神杯”,整个意大利沸腾了,到处都在弹冠相庆。
D. 加入“WTO”后,我们和各国进行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守“世贸”原则,高举诚信大旗,循规蹈矩,杜绝一切欺诈行为。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经看到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愈陷愈深,终于变得(。)但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眼神,(,)添加在那些追寻善良的人身上。
A.满面风尘 面目可憎 成熟的风采 智慧的神韵
B.满面风尘 面目可憎 智慧的神韵 成熟的风采
C.面目可憎 满面风尘 成熟的风采 智慧的神韵
D.面目可憎 满面风尘 智慧的神韵 成熟的风采
5.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杜甫——诗圣——唐代
B.《水浒》 ——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
C.《朝花夕拾》——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雨果——英国
6.根搌语境,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
⑴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秋词》的作者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出“①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千古绝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告诉我们“沉舟侧畔千帆过,②
”《行路难》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③
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④《春望》中“,”表明了杜甫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⑵印尼发生的海啸引发了大灾难,无数家破人亡的惨剧让我们感慨不已,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所写“⑤,”。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①有专家曾对汉字发难,说汉字防止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在美国小学三年级就过了文字语言关,而在中国就是读到大学仍在认字识词上下功夫,十几年寒窗,竟有一半时间要花在对汉字的认识上。
材料二:汉字在字形与内在含义方面承载了如此多的意义,汉语应该是最适合做诗的语言。诗中每个字都由几个部首组成,每个部首又代表各自的意义,例如“愁是心头秋”。②当我们看诗时,既能看到字与字的联系,而且能看到每个部首的联系。这些像画一样的字就有了无穷的意义。
材料三:③近年来,欧美许多球员就迷恋完全陌生的对他们来说中文字。维埃里的右臂上纹着 “力、恒、雷”等几个字,有人曾问过维埃里这几个字代表什么,维埃里说:“我去了一家纹身店找他们给我刺青,他们并没有告诉我这些字的意思,而是让我自己挑选。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字的式样,所以就确定了它们。”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而小天下。”
A、泰山 B、嵩山 C、黄山
2、《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A、足 B、乏 C、困
3、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 B、慎于思 C、慎于言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6、管子曰:“仓廪实而知()。”
A、礼貌 B、礼节 C、礼仪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者不(),()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老子》。
A、辨 B、辫 C、辩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的文章。
A、文天祥 B、辛弃疾 C、范仲淹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10、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 “作”的意思是()
A、工作 B、开始、起步 C、做
11、《礼记•大学篇》中说:“欲治其国事,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A)。”
A、修其身 B、正其心 C、诚其意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
A、戚戚 B、凄凄 C、泣泣
13、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雨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波中
14、成语“朝三暮四”源自()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A、知天命 B、耳顺 C、不惑
17、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句中的“大贼”的意思是()
A、最大的危害 B、大盗窃贼 C、大的影响
18、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威武 B、武威 C、武力
19、“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的词句
A、宋代的词人柳永 B、五代的词人李煜 C20、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明初(安 C、刘禹锡、宋代的词人姜亏
。A、刘基 B、刘)的《卖柑者言》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中学物理)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 课标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分)
1、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 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A.e、f、g、h
B.
b、d、f、g、h C.a、b、c、d
D.
a、c、e、2、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A.经历
B.认同
C.内化
D.计算
3、()评价是一种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A、成长记录 B、作业
C、作品
D、考试
4、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三个维度,即了解、认识和()。A、掌握
B、理解
C、灵活运用
D、知道
5、()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时,将其纳入“课程内容”。
A、自主
B、合作
C、科学探究
D、传统
6、做演示实验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A、观察和思考
B、看书
C、做题
D、提问
7、()是学生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对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A、记住概念
B、掌握规律
C、解答习题
D、实验操作
8、物理课程总目标之一: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A、危机B、节约能源C、可持续发展D、科学探究
9、对“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的评价应当包含对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和(),及其所达到的层次和水平的评价。
A、实验基本技能B、基本规律C、重要公式、概念D、学习态度
10、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有()个。A、10
B、15
C、20
D、25
教材部分(70分)
二、单项选择题。(60分)
1.下列事例中接近正确的是()A、中学生步行速度大约为4m/s;B、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2kg C、洗澡水的温度是70℃ D、物理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50Pa 2.肇庆市正在加快“魅力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4.夜晚,街道两边的路灯纷纷亮起来了,将城市显得格外美丽,这些路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并联
B、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C、串联
D、无法判定
5.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A、洗衣机
B、电饭锅
C、电热水壶
D、电热毯 6.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 “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
A.延展性好
B.硬度大
C.弹性好
D.密度大
7.现在利用的各种能源中,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水力、风力发电等,从总的根源看,实际上都来自于()A.人类活动 B.太阳
C.地球内部 D.海洋 8.下列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电熨斗
B.移动电话
C.电视机
D.微波炉
9.下列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 B.铁棒 C.塑料 D.硫酸铜溶液 10.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11.以下是李晓龙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的一组数据,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记录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58kg
B.握力40kg
C.身高170cm D.肺活量3200ml 12.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的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
13.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4.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 B.法拉第 C.牛顿
D.焦耳 1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街头卖艺的皮影戏”、“电影院看电影”、“岸边树木的倒影”、“用相机摄影”等。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皮影——光的直线传播 B.摄影——凹透镜成像C.倒影——平面镜成像 D.电影——凸透镜成像 16.中国有古诗云:“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根据你掌握的自然知识和物理知识判断,这里说的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C、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
17.在下列现象中,没有应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刀需要磨锋利才容易切东西
B、用针筒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中
C、用吸管吸饮料
D、人呼吸过程中
1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 B、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末在手上搓 D、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
19.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运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A.将光束抽象为光线
B.引入“合力”的概念
C.用“水流”类比“电流” D.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0.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要并联接入电路中,小明在做家庭电路安装实验时,不小心将“220V,22w”和“220V,88w”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那么两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是()(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A.17.6W
B.27.5 W
C.55W
D.110W
三、解答题(10分)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重物提升了10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不计摩擦,求:(1)拉力的功率;(2)物体的重力;(3)动滑轮的重.2、一电水壶铭牌标有“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500W”,电源频率为50HZ,容积5.5L,在标准大气压下,把20℃的水装满后通电烧开,〖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1)电水壶电阻丝的阻值是多少?(2)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在额定电压下通电多长时间?
第五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5、管理人员、()、幼儿及其()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8、教育活动的()与()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9、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和(),注重()、(),寓教育于()、()之中。
10、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
1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的特点。
12、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方面?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还要体现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