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学历年试卷论述题汇总
论述题: 01.4 44.试述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及其处罚原则。答: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条确定了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以刑法分则规定为限。对单位犯罪的处罚采用“两罚制”(或称双罚制)。惩罚犯罪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仍然是因单位犯罪而受惩罚,不是以自然人犯罪的名义承担刑事责任。37.试述必要的共同犯罪及其种类,并举例说明。
答: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必须二人以上才能构成的犯罪。主要特点是以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不可能由一人单独实施。在刑法中,必要的共同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1)聚众性的共同犯罪。是指以不特定的多数人的聚合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共同犯罪。例如,第317条组织越狱罪、暴动越狱罪与聚众持械劫狱罪,即属此种情况。(并非刑法条文或者罪名中含有“聚众”二字或者多人参与的犯罪,都是必要的共同犯罪。例如,刑法第291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主体仅限于首要分子,第358条组织卖淫罪的主体只限于组织者,因此,都不一定是共同犯罪。)(2)犯罪集团或者有组织的共同犯罪。这是指三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犯罪。其中又有两种情形:一是一般的集团犯罪,二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邪教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组织等专门犯罪集团。当然也有个别必要的共同犯罪,不能归入上述两种类型中。例如,刑法第223条串通投标罪。
02.4 44.试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答:区别共有5点:
(1)危害的来源不同。(2)行为的对象不同。(3)行为的限制不同。(4)必要限度不同。(5)主体限定不同。
03.7 44.试述刑法中危害行为的含义及其基本表现形式。答:(1)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表现为人的意志或意思,危害社会的行为;(2)客观上表现为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3)主观上是表现了人的意志或意思;(4)表现形式分为作为与不作为;(5)作为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6)不作为是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7)不作为成立的条件是:有义务实施某行为;有能力履行特定义务;未实施该义务行为使社会关系受到了侵害。
03.7 44.试述绑架罪的概念、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答: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征:(1)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2)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实施绑架行为,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3)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行为人一方面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这里的“其他人”包括单位乃至国家。另一方面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区别:(1)主观方面,两罪虽都表现为故意,但犯意的内容不同,绑架罪的主观目的是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剥夺人身自由只是实现其犯罪目的的一种手段,一个重要环节而已。非法拘禁罪的主观目的在于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客观方面,绑架罪的犯罪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向第三人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而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3)客体方面,两罪虽都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但绑架罪同时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
44.试述抢劫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区别。答:(1)概念: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构成特征:①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含内容);②在客观上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所有人、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交出财物或将财物劫走的行为(分析);③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同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④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含目的)。(3)与绑架罪的区别:①行为手段不尽相同;②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不同;③犯罪对象不尽相同;④归属的类罪名不同。04.7 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答:该事件是意外事件。田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而不是被林某打了几拳。主观方面,林某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预见自己打田某几拳就能将其打死,林某对田某的死亡结果不具有故意或过失,田某的死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刑法规定,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构成犯罪。因此林某不是故意伤害。
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不可抗力: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答:构成特征:(1)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
(2)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实施绑架行为,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3)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行为人一方面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这里的“其他人”包括单位乃至国家。另一方面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区别:
(1)主观方面,两罪虽都表现为故意,但犯意的内容不同,绑架罪的主观目的是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剥夺人身自由只是实现其犯罪目的的一种手段,一个重要环节而已。非法拘禁罪的主观目的在于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2)客观方面,绑架罪的犯罪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向第三人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而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3)客体方面,两罪虽都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但绑架罪同时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1)侵害的对象不同。前罪的侵害对象是不特定的,可以是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切自然人,后罪的侵害对象是妇女、儿童。
(2)实施绑架以后的后续行为不同。前罪将人质绑架后实施的是勒索财物或其他要挟行为,而后罪将妇女、儿童绑架后,实施的是将妇女、儿童出卖的行为。
(3)主观目的不同。前罪的侵害对象是不特定的,可以是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切自然人,后罪的侵害对象是妇女、儿童。前罪以勒索财物或获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而后罪是以出卖为目的。
05.4 44.试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始终的指导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①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②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③禁止类推解释。④禁止绝对不定(期)刑。⑤明确性。指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定运用的对象。⑥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⑦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①平等地保护法益;②平等地认定犯罪;③平等地裁量刑罚;④平等地执行刑罚。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罚当其罪。
05.7 44.试述教唆犯的概念、成立条件及处罚原则。
答: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其成立需具备以下条件:
(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
(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
(3)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
教唆犯的处罚:(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教唆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06.4 37.试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合法利益以保全较大合法利益的行为。区别之处在于:
(1)危害来源不同。前者只能来自于人的不法侵害;后者可来自于各方面。
(2)行为对象不同。前者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后者必须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3)行为的限制不同。前者不受不得已的限制;后者必须是不得已而为。
(4)行为的限度不同。前者造成的损害可小于也可大于不法侵害;后者必须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5)主体的限定不同。前者对主体无限制;后者不适用于职务或者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保护本人利益。
06.7 37.试论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答:相同点:(1)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2)从认识因素上看,两者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3)从意志因素上看,两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两者的区别:(1)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可以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也可以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只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2)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希望的态度;而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态度。
07.4 37.试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异同。
答: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情形。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的行为人都没有完成犯罪,且都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形成的犯罪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只能形成于是犯罪的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形成于犯罪的实行阶段。(2)对二者的处罚原则及其原因不同。由于犯罪预备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未遂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对未遂犯只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不能免除处罚。
07.7 37.试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答:正当防卫指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相同之处在于:(1)都具有主观目的的正当性,即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2)成立的前提条件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犯或威胁;(3)都是对社会有益的合法行为;(4)都有相应限度的限制。区别:(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危害来源只限于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危险来源除不法侵害行为外,还包括自然灾害、人的疾病、动物的侵袭等;(2)针对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紧急避险损害的却是第三者的利益;(3)实施的条件要求不同。正当防卫并不要求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4)对损害程度的限制要求不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5)对主体的限制条件不同。正当防卫对实施主体没有限制;而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08.4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答:间接故意是指明智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 ⑴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认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可能性的认识。⑵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定的态度。⑶两者的行为特征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08.7 37.试述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集团: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人数较多。即三人以上,二人不足以成为集团。
(2)较为固定。表现为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固定或者基本固定;集团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得比较紧密;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后,其组织形式往往继续存在。
(3)目的明确。犯罪集团的形成是为了反复多次实施一种或者数种犯罪行为。
09.4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答: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⑴ 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认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可能性的认识。⑵ 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定的态度。⑶ 两者的行为特征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09.7 37.试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①可以是犯罪和违法行为。②需要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紧迫性、暴力性。③人为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都是防卫不适时。(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①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只能对正在进行犯罪的人进行正当防卫。②可以针对不法侵害者的财产,主要是其所属物(理解为工具)。③对无不法行为的第三者的防卫不是正当防卫,但不排除适用紧急避险制度的可能。防卫中误认对像,对被误击的人而言,不成立正当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重大损害的程度,一般是造成重大伤害。必要限度是指双方力量对比是相当的。
10.7 37.试述必要的共同犯罪及其种类,并举例说明。
答: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必须二人以上才能构成的犯罪。主要特点是以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不可能由一人单独实施。在刑法中,必要的共同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
(1)聚众性的共同犯罪。是指以不特定的多数人的聚合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共同犯罪。例如,第317条组织越狱罪、暴动越狱罪与聚众持械劫狱罪,即属此种情况。
(并非刑法条文或者罪名中含有“聚众”二字或者多人参与的犯罪,都是必要的共同犯罪。例如,刑法第291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主体仅限于首要分子,第358条组织卖淫罪的主体只限于组织者,因此,都不一定是共同犯罪。)
(2)犯罪集团或者有组织的共同犯罪。这是指三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犯罪。其中又有两种情形:一是一般的集团犯罪,二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邪教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组织等专门犯罪集团。当然也有个别必要的共同犯罪,不能归入上述两种类型中。例如,刑法第223条串通投标罪。
第二篇:合同法历年试卷论述题
五、论述题(14分)
试述全面履行原则的概念、意义及具体内容。答题要点:
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3分)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订立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都反映了当事人所追求的目的和实际承受能力。(2分)因此,债务人只有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合同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债权人的利益需求也才能得到满足。全面履行原则,是合同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2分)
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 1.按照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1分)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1分)3.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1分)4.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1分)5.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1分)6.技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1分)7.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1分)
五、论述题28.试从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分析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法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行为人因此要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的管辖,并根据管辖法律的规定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可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2分)这里说的其他法律包括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这条规定可以使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受到更充分的保护。(2分)综上所述,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有:因为不同的法律所维护的社会秩序及追求目标不同,所以不同的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很可能是不一致的。(2分)传统的合同法确认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只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而对违约人同时违反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缺乏管辖的依据,于是只得追究其违约责任,而不能追究其更为严重的其他法律责任。(2分)现行合同法规定了法律责任竞合制度,如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同时又违反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受损害方可选择适用合同法或其他法律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以更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分)
28.试述违约责任的构成。
答:违约责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条件构成:
(1)主体条件(2分)
违约责任的主体应是有效合同的当事人,是有权独立主张自己利益和独立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的主体,主体资格是主体进行各种法律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主体资格不合格或有缺陷的,就不能构成有效的合同,当事人也就不用承担违约责任。(2分)
(2)违约行为(2分)
违约行为包括两种情况:
①作为的违约,是指义务人应当以自己的主动行为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2分)
②不作为的违约,是指少数合同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应当以自己某些不作为的承诺作为合同成立必要的基础。(2分)
(3)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观条件(2分)
在让违约者承担违约责任时,构成继续合同义务的违约责任并不需要主观上有过错,而是看违约方有无履约能力,若有,则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时,必须履行合同义务。(2分)
28.试述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概念和区别
答:合同成立与合同的生效在法律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
成,即缔约人经过平等的协商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意见。后者广义上是指合同的有效,即具有一般的法律约束力;狭义上是指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发生。(4分)
合同的成立仅仅说明双方当事人具有了发生、变更和消灭某种民事权利义务的目的,但其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只有合同依法成立,才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并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2分)
因此,合同成立的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而合同生效则是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更多的是国家对已经成立的合同的态度和评价问题。(2分)从理论上说,二者的区别是:
(1)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2分)
(2)国家主动干预的程度不同。(2分)
(3)对能否适用合同解释的方法态度不同。(2分)33
4试从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分析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
答:法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行为人因此要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的管辖,并根据管辖法律的规定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可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2分)
综上所述,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有:因为不同的法律所维护的社会秩序及追求目标不同,所以不同的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很可能是不一致的。(3分)
传统的合同法确认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只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而对违约人同时违反了
其他法律的规定缺乏管辖的依据,于是只得追究其违约责任,而不能追究其更为严重的其他法律责任。(2分)
现行合同法规定了法律责任竞合制度,如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同时又违反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受损害方可选择适用合同法或其他法律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以更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分)
试述合同履行的法律特征。
答:1.履行是当事人实现合同内容的行为。(2分)
由于合同的类型不同,履行的表现形式也不尽一致。但任何合同的履行,均须有当事人的履约行为,这是债权得以实现的一般条件。(2分)
并非债务人任何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都能使债权人实现其债权。要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完全实现,还必须要求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
2.履行是一个行为的过程。(2分)
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整个行为过程,不仅包括当事人的依约交付行为,还包括当事人为完成最终的交付行为所实施的一系列准备行为。(2分)
3.履行是合同效力的具体体现。(2分)
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效力的主要内容,是合同效力的具体体现。合同的履行是以合同的有效为前提和基础的,若合同无效,则合同自然不必履行也不应履行。而合同一经生效,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的权利和义务,一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他方当事人义务的履行。因此,离开了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效力也就无从实现。(3分)
试述违约责任的构成。
答:违约责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条件构成:
1.主体条件(1分)’
违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了有效合同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凡是违约责任必然是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导致的法律后果。(2分)违约责任的主体应是有效合同的当事人,是有权独立主张自己利益和独立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的主体,主体资格是主体进行各种法律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主体资格不合格的或有缺陷的,就不能构成有效的合同,当事人也就不用承担违约责任。(2分)
2.违约行为(1分)
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义务就是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必然使对方的权利得不到实现。(2分)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时间履行合同。(1分)包括两种情况:.
(1)作为的违约,是指义务人应当以自己的主动行为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1分)
(2)不作为的违约,是指少数合同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应当以自己某些不作为的承诺作为合同成立必要的基础。(1分)
3.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观条件(1分)
在让违约者承担违约责任时,构成继续合同义务的违约责任并不需要主观上有过错。而是看违约方有无履约能力,若有,则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时,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2分)
28.试述格式合同的法律调整。
答: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条款的法律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以其实现合同的公平与正义。(1)立法控制(1分)所谓立法控制,是指在法律中事先明确规定清楚,某些条款必须作为某类合同的条款,或者某些条款不能作为某类合同的条款,当事人不得改变。(2分)我国合同法第38条明文规定:“标准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的情形,或者免除提供标准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2分)
(2)司法措施(1分)所谓司法措施,是指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由法院认定某一具体合同条款是否由当事人合意才纳入合同的。实际上是授权由法院来解释合同条款,有歧义时则作有利于相对人的解释。(2分)我国合同法第37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1分)
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规定体现了格式条款中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1分)
(3)行政措施(1分)所谓行政措施,是指通过要求某些格式合同条款应事先经过行政机关审核,方能投入使用的办法,来消除不合法的格式条款的适用;或者由行政机关制定合同范本,以供当事人采用。(3分)
试述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
试述合同法的作用。合同法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1.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指合同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订立合同到终上合同的伞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2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沾权益是合同法的重要任务之一。(1分)合同法通过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合同的原则、条件和程序以及违反合同所应承担的责任,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分)
2.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1分)其中,维护交易安全是合同法的重要任务。合同法是规范交易关系的基本法律,它所确定的是基本的交易规则,交易的安全主要是通过合同法进行维护的。(1分)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也是合同法的重要功能。(1分)通过合同法对合同自由予以限制,以保护经济上处于弱者的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致。(2分)
3.合同是联结生产,流通、消费的纽带,是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商业信用的法律保障。(2分)认真贯彻执行合同法,履行合同,可以保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行,实现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的预期目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2分)
28.试从法律责任竞合的规定分析法律责任竞含的意义。
答:法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行为人因此
要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的管辖,并根据管辖法律的规定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可
选择适用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合同法》第1 2 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 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2分)综上所述,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有:因为不同的法律所维护的社会秩序及追求目标不同,所以不同的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很可能是不一致的。(3分)
传统的合同法确认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只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而对违约人同时违反了 其他法律的规定缺乏管辖的依据,于是只得追究其违约责任,而不能追究其更为严重的其他法
律责任。(2分)
现行合同法规定了法律责任竞合制度,如果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同时又违反 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受损害方可选择适用合同法或其他 法律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以更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29、试从代位权与撤销权的概念、法律特征、法律后果人手、分析两者的区别。
答: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者的到期债权,可以以自己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撤销权指债权人在债务放弃对第三人到期债权实施无偿处分财产,财产或以非正常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妨害其债权实现时,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上述行为的权利。代位权主要针对的是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消极行为。撤销权时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行使。
代位权时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的权利,因此,它不是代理权。代位权的产生、行使条件和程序皆源于法律的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归属于债权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债权人的债权受到限制,即摘取人不得再对自己的债权行使处分权。债权人的撤销权一经法院以判决确定,即对债务人、债权人和第三人发生效力。债务人的不当行为被撤销后,该行为视为自始不存在,应着手恢复原状。债务人的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即归于消灭,视为自始无效。而第三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债务人;不能返还的,应折价赔偿;已向债务人支付了代价的,克同时请求债务人返还对价。
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共同点都是侵犯了债权人的合法权利,都是因为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引起的。代位权的行使主体是债权人以债务人的名义行使对第三人的权利,而撤销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必须依靠人民法院才能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30、试述全面履行原则
答:全面履行原则就是除经债权人同意外,债务人必须在债的标的物以及其数量、质量、格、债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方法等各方面严格按照债的内容,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1)按照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合同是特定当事人间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之所从订立合同的根本原因,是合同的核心。没有明确确定的合同标的,就没有合同的存在。(3)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合同的全面履行,意味着必须精确地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4)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价款或报酬是合同的重要内容,它是交付的商品、完成的工作或提供的服务的对价。(5)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只有在履行地点履行,才可以产生合同债务消灭的法律效果。(6)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履行期限一般都有明确规定,债的主体应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债务和接受履行。(7)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履行方式是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方法。
第三篇:刑法学试卷
级法学辅修专业《刑法学》期末结业考试
班级: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1’×10)
1、我国刑法典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是
A、从旧兼从轻B、从新兼从轻C、从新D、从旧
2、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
3、同类客体是指
A、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B、所有简单客体
C、所有复杂体D、某一类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
4、犯罪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后向国家担负的刑事法律后果
是。
A、刑罚B、刑事责任C、刑事处分D、刑罚处罚
5、陆某潜入某仓库想偷白糖,结果误将几袋食盐偷回家,陆某的行为属
于。
A、对客体的认识错误B、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
C、对行为性质认识错误D、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6、某甲意图到某乙家偷东西,白天,某甲借串门的名义,到某乙家察看了
地形,晚上某甲正准备出门偷东西时,忽觉肚子疼痛,便吃药上床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表示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7、拘役的期限为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8、某甲因盗窃、强奸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无期徒刑。在决定执行
刑罚时,应该采用什么原则。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C、吸收原则D、并科原则
9、某甲故意伤害某乙致其死亡,某甲行为属。
A、想象竟合犯B、结果加重犯C、吸收犯D、牵连犯
10、以下关于缓刑制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缓刑是对被判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合条件不执行原
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
B、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一般累犯可适用缓刑,特殊累犯不得适用缓刑。
D、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多项选择题:(3’×10)
1、罪刑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A、刑法的渊源排斥习惯法B、刑法的效力否定溯及力
C、刑法的适用禁止类推D、刑法的适用反对不定期刑
2、以下几种犯罪行为中,哪几种是由于行为人的间接故意而造成的。
A、某甲为了杀妻,在食物中下毒,结果其儿子放学回家吃饭,中毒死亡
B、某甲去打猎,发现一野兔,举枪就要射击,突然发现旁有一小孩,他知这一枪可能打中小孩,结果一枪打去打中小孩。小孩当场死亡。
C、某甲作手枪抵住某乙的头部开枪,造成某乙当场死亡。
D、某甲系驾驶员,一日路遇前两车会车,为赶时间,自持技术高超而造
成撞乙而死。
3、正确理解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必须掌握
A、因果关系的客观性B、因果关系的主观性
C、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D、因果关系的时间性
4、以下属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是。
A、犯意表示B、犯罪预备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
5、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A、犯罪分子已接近着于实施犯罪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没得逞是由于意志之外的原因D、犯罪分子不愿继续实行犯罪
6、下列犯罪中,属于继续犯的有。
A、重婚罪B、遗弃罪C、盗窃罪D、虐待罪
E、故意杀人罪
7、我国刑法典规定,罚金的具体执行方法有。
A、一次缴纳B、分期缴纳C、强制缴纳D、随时追缴
E、减免缴纳
8、单位犯罪的主体有
A、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B、集体所有公司、企、事业单位
C、独资或合资公司、企、事业单位D、国家机关
E、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
9、下列刑种中,属于自由刑的有。
A、拘役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剥夺政治权利
E、没收财产
10、根据我国刑法典的有关规定,对累犯
A、不适用缓刑B、不得假释C、应当从重处罚
D、不得减刑E、实行数罪并罚
三、案例分析题:
1、某日上午,被告人刘甲因其父向其要钱,两人发生争吵。其父赌气要
拆房屋的壁板,刘甲推拉了其父。当天中午,其父对大儿子刘乙、大儿媳何某说刘甲打了他。当天下午,何到刘甲家(何与刘乙开居住,隔壁房间),两人发生争吵,刘甲叫何滚出去。次日下午3时许,何的次女(5岁)到刘甲家玩,何抱着两岁的小孩到刘甲家门口,叫次女回家去。两人又争吵起来。何骂刘甲是骗子等,刘甲便到厨房拿了一把烧火钳赶出去说:“你真的要骂,我就打你两下。”何边骂边跑回家。刘甲见何已回去,自行返回厨房。此时,何又抱着小孩站在自己家后门外骂刘甲是骗子等。同时,何的大女儿(8岁)、二女儿站在何的左边。刘甲听见又出来骂他,就再次手提铁钳子跑出来,站在距离何7米、离何的二女儿8米远的大路上与何对骂,刘甲说:“你真的要骂就一铁钳子扔死你。”遂将手中的铁钳子朝何扔去,何躲进屋里,却击中了站在何身旁的二女儿的头部左额,铁钳子插入颅内,造成颅骨骨折,颅脑严重损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被告人刘甲主观上具有何种罪过形式?为什么?
2、张某系食品厂保管员。1992年3月23日,食品厂附近陈某家娶儿媳妇,大摆宴席。厨师周围将一小捅柴油倒入沸腾的油锅中,顿时火起,烧毁周围平房30多间时,消防队员才赶到现场,由于平房两侧小棚子多,通道狭小消防车进不去,在消防队员指挥下,拆防通道 旁的煤棚,消防车通过,接上水龙头。此时,食品厂管理员张某认为消防队拆除的火道 太窄,火越烧越旺,有可能烧到食品的生产车间,就张指挥生产工人将孙某等六户居民住的平房拆掉。孙某等人当即反对,他们说:“消防已拆除火道,六户房屋处,就被全部扑灭。
问题:张某毁坏财物的行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试作简要分析。
3、被告人苏某故意杀人后,潜逃到山西省坦曲县皋落,乡西汉村,化名张某,谎称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安徵宿县出来某生的,骗取了当地农民机的信任,开始在一砖瓦厂当临时工,后到乡建筑队当施工设计员。1991年春天,与当地妇女吉某结婚,婚后生一子一女。1993年4月,苏某为让父母知道他还活着,写信与父母联系。1993年6月和1994年10月,苏的父母两次到曲垣县规劝苏某自首。苏某也感到逃避惩罚是不能长久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心走自首的道路,争取从宽处罚。苏某将杀人犯罪的前后经过告诉了妻子吉某,吉某支持他自首。1994年10月11日,苏某随父母到山东省枣庄市投案,如实的供述了犯罪事实。
问题:苏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
4、阎某和高某原是好朋友,二人常互相串门。1990年1月5日晚,高去阎家串门,恰逢阎不在家,高便对阎妻进行挑逗,遭到阎妻训斥,高即离去。次日阎回家,阎妻将此事告诉了阎。阎听后大怒,当晚,伙同其弟到了高家,把高骂了一顿,打了高两个嘴巴,并让其弟用绳子将高捆上。阎拿菜刀威胁说,“今后再有此事,我就砍了你!”高被捆了长达四个小时之久,直到村干部到场劝解,才被放开。经村干部做了工作,双方各自道歉,问题就此了结。1995年5月8日,阎高两家又因水田吵架,高一气之下向公安机关告发了阎在1990年1月6日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的行为,并坚决要求法办。此事后来起诉到法院。
问题:法院应否、追究阎某非法拘禁行为的弄事责任?为什么?
5、被告人徐某怀疑其妻与白某(男,26岁)有染,但是苦无证据。一天晚上,村里放电影,徐某发现自己的妻子没来,又他细看看前后左右,发现白某也没来,即断定两人在通奸无疑,徐某叫来被告人刘某,曹某(徐某的亲戚)赶回家捉奸。徐某先喊妻子开门,说回来拿凳子其妻不开。徐某一脚将门踢开,发现白某正与自己的妻子睡在一起,即抡起木棍朝白某的身上猛打。刘某、曹某三被告人仍不罢休,又用烟头烧白某,强令白某写与徐妻发生性关系的材料,白某不肯写。被告人徐某用棍子条了白某多次,并强令白某趴有地上,三被 告人结鞭进行折磨了3个多小时,发现白某呼吸困难,急送医院。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5点死亡,法医鉴定:白某多发性软组织损伤并发出血,外伤休克死亡。
问题:徐某、刘某、曹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分别应如何处理?
6、1996年7月19日晚8时许,被告人伍某携带刺刀一把,提袋和塑料袋各一个,与同组村民陆某一起到长虹林9组神瓜专业户陈某的西瓜地里偷瓜。正在偷瓜时,陈某往瓜地里走来,听到西瓜地里有响动,便问“哪一个”。陆某即站起来,拿起一个西瓜向陈某砸过去,转身便跑,陈某随后紧追,伍某乘机逃跑,陈某没有追上陆某,随即返回追赶伍某。陈某从背后将伍某拦腰抱住,并高喊:抓贼。伍某见逃脱不掉,即用左手从腰间抽出刺刀从右腋下往后猛刺一刀,刺中陈某的右胸。陈某被刺后仍紧紧抱住伍某不放,并说:你跑不了,你身上有我的血。伍某又往后刺了一刀,没有刺中陈某,反而误伤了自己的右臂。接着,伍某丢掉刺刀,把陈某摔倒后压在地上,被闻声赶来的村民拉开,并将伍某抓获,陈某因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问题:伍某的行为构成何罪?陆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7、王某(男,35岁)因与李某通奸而生离婚另娶之志,要求与其妻孙某离婚,孙某不同意。一日,李某对王某说:“我已怀孕,你要是离不了婚就干脆把你老婆干掉,我们好结婚,否则我就告你强奸我。”王将此事告诉其弟(26岁),王弟同情其兄之处境,设法为王弄来一包毒药。某日,王将毒药投入烙饼内叫孙吃,恰遇其儿放学回家。孙认为烙饼好吃些,就将其给儿子吃,王见后便对儿子说:“你妈劳累了,让妈劳动累了,让她吃烙饼,你吃馒头。”说完就走了。王走后,孙某还是让儿子吃烙饼。儿子吃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1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原因何在?
2李某、王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如何处罚?
第四篇: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刑法学各章简答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刑法的任务。
答:《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2.简述论理解释的主要种类。
答:(1)扩大解释。(2)缩小解释。(3)当然解释。(4)反对解释。
(5)补正解释。(6)体系解释。(7)历史解释。(8)比较解释。
二、论述题
1.论述刑法的性质。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这种特定性,使刑法成为特殊的法律。
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则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首先,刑法并不是将所有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只是将其中部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其次,即使是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但由于刑事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立法机关也可能不将其规定为犯罪;最后,成文刑法总是具有局限性,一些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也可能被遗漏。
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这些强制方法的严厉程度远不如刑罚,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刑法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止某种危害行为时,才由刑法禁止。
由于其他法律在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需要刑法保护,刑法的制裁方法又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的保障。这既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联系所在,也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之一。
2.试论述刑法“但书”的作用。
答:刑法为成文法,故其表达理应符合语法。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作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但书主要有以下情况:(1)对前段表示了相反关系;(2)对前段表示了例外关系;(3)对前段表示了限制关系;(4)对前段表示了补充关系。由此看来,但书对准确表达立法意图起着重要作用,解释和适用刑法时不可忽视但书。由于但书具有表示与前段相反、例外等功能,故不能轻易指责条文的前后矛盾。
3.论述刑法解释的必要性及意义。
答: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首先,刑法内容是由文字表达的,任何用语尽管核心意义明确,但总会向边缘扩展,使其外延模糊,需要通过解释界定刑法用语的扩展边际;绝大多数用语总是具有多义性,需要通过解释明确刑法用语应取何种含义:用语随着时代发展会产生新的含义,需要通过解释说明刑法是否接受新的含义;许多用语也存在“言不尽意”的情况,需要通过解释揭示其未尽之意。此外,刑法中有许多规范的概念(如“淫秽物品”)与纯粹的价值概念(如情节“恶劣”),必须通过解释明确其含义。其次,刑法所规定的各种犯罪类型,都是对犯罪现象进行抽象的结果,而不可能详尽叙述各种犯罪的具体表现,但现实的案件都是具体的,于是刑法规定与个案之间便存在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刑法规定适用于具体个案,必须解释刑法的规定。最后,刑法具有相对稳定性,要使稳定的刑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就有赖解释。
刑法解释的必要性说明了刑法解释的重要意义:刑法解释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刑法规定的含义与精神;有利于刑法的正确实施;有利于克服刑法的某些缺陷;有利于刑法的发展和完善。
4.试述刑法的机能。
答:(1)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第一,行为规制机能,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其具体内容为,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受到否定评价(评价的机能);同时命令人们作出不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内心意思决定(决定的机能)。第二,法益保护机能,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胁法益的行为,刑法禁止和惩罚犯罪,是为了保护法益。第三,自由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他就不受刑罚处罚,这便对国家机关适用刑罚进行了限制;对犯罪人也只能根据刑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不得超出刑法规定的范围科处刑罚,这便保障犯罪人免受不恰当的刑罚处罚。因此,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刑法的机能包括()
A.行为规制机能 B.维护社会秩序C.法益保护机能D.保护国家的国防、军事利益 E.自由保障机能
答案:ACE
分析:刑法的任务和刑罚的机能不是等同的概念。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国外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行为规制机能,法益保护机能,自由保障机能.(2)刑法解释的效力
非正式的刑法解释,即未经国家授权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对刑法所作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但对刑事司法乃至立法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具有重大作用。正式的刑法解释,即由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指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在刑法颁布后,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有典型例题分析:正式的刑法解释包括()
A.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B.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C.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答案:B
分析: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指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非正式的刑法解释是指未经国家授权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对刑法所作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学理解释属于非正式的刑法解释。而无权解释是非正式刑法解释的效力表述。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表现,是各个部门法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在刑法中的特殊体现。但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简述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思想基础。
答:平等适用刑法,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化。
(1)平等适用刑法是保障人民自由的要求;(2)平等适用刑法是保护法益和保障自由的要求;
(3)平等适用刑法是刑法本身的要求;
(4)平等适用刑法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3.简述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地保护法益;(2)平等地认定犯罪;(3)平等地裁量刑罚;(4)平等地执行刑罚。
4.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罪刑法定主义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2)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是指只能适用行为时的法律,而不得适用行为后的法律(溯及既往)。
(3)禁止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5)明确性。明确性表示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定运用的对象。
(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刑法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新《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二、论述题
1、论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和表现特点。
答:一般认为,罪刑相适应,就是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各个法律条文之间对犯罪量刑要统一平衡,不能罪重的量刑比罪轻的轻,也不能罪轻的量刑比罪重的重。就具体内容而言.罪刑相适应原则,可以分解为下列三个方面:
(1)刑罚与罪质相适用;(2)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3)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2、论述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关系。
答: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扩大解释,是指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扩张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
从形式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内进行解释;而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超出了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外进行解释。
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
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地划定刑法的某个概念,使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法处罚的对象,而以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行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对象。
从实质上而言,扩大解释的结论在公民预测可能性之内;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第三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答:《刑法》第6条第l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属地管辖原则的规定。这里所说的“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这里所说的“法律有特别规定”而不适用“本法”事实上包括三类情况:第一类是不适用中国刑法(广义刑法)的情况;第二类是不适用大陆刑法的情况;第三类是不适用刑法典部分条文的情况。
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况是指,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中国刑法。
不适用大陆刑法(包括刑法典及其他仅在大陆适用的特别刑法)的情况是指,对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不适用大陆刑法。不适用中国刑法典部分条文的第一种情况是,当刑法典颁布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特别刑法,与刑法典的部分条文出现法条竞合的情况时,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适用刑法典,而适用特别刑法。
2.简述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答: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gx.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中国刑法。
其次,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以外的其他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原则上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简述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答:我国刑法采取了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据此,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受到三个条件的限制:
(1)所犯之罪必须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这是适用保护管辖原则的前提条件。
(2)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应当注意的是,根据刑法总则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当刑法典规定的最低刑没有达到3年以上,而此后的单行刑法修改法定刑或者增加犯罪类型,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时,也可适用我国刑法(当然不得溯及既往)。
(3)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4.简述对外国判决的承认。
答: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分为积极承认与消极承认。
积极承认,是指在本国具有刑事管辖权的行为,受到外国确定的有罪判决时,将该犯人移至本国后,执行外国所确定的有罪判决;如果犯罪人在外国已将确定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外国法院虽宣告有罪但免除刑罚,或者对行为人作出无罪判决,则本国不再追诉。可见,积极承认意味着将外国法院的判决与本国法院的判决同等看待。
消极承认,是指外国确定的刑事判决不制约本国刑罚权的实现,即不管外国确定的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对同一行为本国可行使审判权,但对外国判决及刑罚执行的事实,给予考虑。我国《刑法》所采取的便是消极承认的做法。
5.简述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条件。
答:根据国际条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限制:
(1)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
(2)管辖国应是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
(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4)罪犯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
二、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刑法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从l949年10月1日至l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所发生的行为,如果未经法院审判或判决未确定,就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即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有溯及力。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刑法.即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具有溯及力。(3)行为时的法律与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行为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刑法没有溯及力(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具有溯及力);但是,如果刑法的处刑比行为时的法律处刑轻,则应适用刑法,即刑法具有溯及力。
(4)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从刑法理论上看,从旧兼从轻原则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因为“从旧”表明了对行为时不受处罚的行为,不能适用裁判时的法律给予处罚;即使行为时应受处罚的行为,原则上也应按行为时的法律处罚。这正体现了定罪判刑以行为时有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的思想。另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包含着保障4-i-#sA-的自由的观念,N此,当适用新法有利于行为人时,应例外地适用新法。
2.论述我国刑法对时间效力的规定。
答:刑法的时间效力所解决的问题是刑法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具有适用效力,其内容包括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与限时法效力。
从我国的刑事立法实践来看,刑法的生效时间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是公布后间隔一段时间才生效。这两种生效情形均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但相比之下,后一种情形更为合适。因为法律既是裁判规范,又是行为规范,要使规范产生实效,就得使人们事先了解规范的存在及其内容。
刑法的失效时间,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由立法机关明文宣布原有法律效力终止或废止。
二是新法的施行使原有法律自然失效。但应注意的是,有的法律文件是因为新法的施行而全部失效,有的法律文件是因为新法的施行而局部失效。
第四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刑事违法与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答: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是统一的。刑法之所以禁止某种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故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前提或基础,刑事违法性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可以说,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实质(实质的违法性);违反成文刑法,是形式的违法性。而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是统一的。
2.简述对犯罪的分类。
答:(1)理论分类。①重罪与轻罪。②自然犯与法定犯。③隔隙犯与非隔隙犯。
(2)法定分类。①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②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③身份犯非非身份犯。④亲告罪与非亲告罪。⑤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3、简述对社会危害性的理解。答:(1)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
(2)社会危害性是对法益的侵犯;既包括对法益造成实际的侵害,也包括对法益造成侵害的威胁。(3)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4)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
(5)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述犯罪的特征。
答:(1)犯罪的特征概述。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传统的三特征说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特征密切联系,其中社会危害性是最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其他两个特征都是社会危害性的派生或者延伸。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性(刑事违法性)。
(2)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
由于社会危害性是对法益的侵犯性,所以,只有当某种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险(威胁法益)时,该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3)刑事违法性。当某种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时,该行为就具有刑事违法性。
从刑法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关系来看,刑事违法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违反刑法规范,二是违反其他法律规范但因情节严重进而违反了刑法规范,故单纯违反其他法律而没有违反刑法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
第五章
一、简答题
1.简述犯罪构成的意义。
答:犯罪构成作为法律规定,对刑事司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犯罪构成为区分罪与非罪提供了法律标准。犯罪构成为区分一罪与数罪提供了法律依据。犯罪构成为区分重罪与轻罪提供了法律依据。2.简述犯罪构成的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的组成要素,即要件的总和形成犯罪构成。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分为具体要件与共同要件。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是指具体犯罪(如盗窃罪、诈骗罪等)的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是具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共同要件是从具体要件中抽象出来的。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
3.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客观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成立不作为犯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来源主要有:
第一,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第二,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
第三,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第四,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4.简述危害结果的意义。
答:危害结果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1)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3)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危害结果对量刑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三种情况:
①作为选择法定刑的根据;②作为法定的量刑情节;③作为酌定的量刑情节。
5.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似之处和区别。
答: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
⑴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认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可能性的认识。
⑵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定的态度。
⑶两者的行为特征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6.简述犯罪目的的意义。
答:(1)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在某些犯罪中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3)影响量刑。犯罪目的不同,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同,因而导致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产生差异,进而影响量刑。
7.简述直接故意的内容。
答: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
(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第一,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
第二,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第三,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
(2)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二、论述题
1.试述我国刑法刑事法定年龄的规定。
答:刑事法定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是自然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我国刑法对刑事法定年龄作了如下规定:
(1)不满l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l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此即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
(4)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即减轻刑事责任时期。
除上述规定之外,《刑法》第17条第4款还规定,因不满l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论述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答: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较为密切:行为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行为对象。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1)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2)特定的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而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3)行为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而犯罪客体声一切犯罪中都受到了侵害或者威胁。
(4)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行为对象相同并不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而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犯罪客体要件相同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
3.论述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答:(1)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刑法上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2)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统一性,这主要表现在:
①都具有客观性。②都具有顺序性。③都具有相对性。④都具有规律性。⑤都具有复杂性。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故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特殊性:①范围的特定性。②内容的特定性。
(3)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①作为某种原因的行为必须具有危害结果发生的实在可能性,这是该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必要前提; ②具有上述实在可能性还不能说明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当具有结果发生的实在可能性的某一现象已经合乎规律地引起某一结果的发生时,才能确定某一现象与所发生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③因果关系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因果关系。
第六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
(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紧急避险的条件。
答:紧急避险的条件包括:
(1)法益面临现实危险;(2)危险正在发生;(3)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
(4)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3.简述自救行为的条件。
答:自救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法益已经受到了违法侵害,不论该侵害是刚刚结束还是经过了一定时间。这是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关键区别。
(2)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受侵害的法益。这表明,通过自救行为可以恢复受侵害的法益;如果不可能恢复受侵害的法益,则不能实施自救行为。
(3)救济行为的手段具有适当性,所造成的侵害与救济的法益具有相当性。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存在着重大差别? 答: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在所造成的损害不超过所避免的损害的前提下,足以排除危险所必需的限度。由于紧急避险是两种法益之间的冲突,故应以尽可能小的损害去保护另一法益,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保护一种法益,又将对另一法益的损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因此,首先,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时,也可能超过了必要限度。其次,不得已损害同等法益的,也不一定超过了必要限度。即在甲法益与乙法益等值的情况下,如果保护甲法益的唯一方法是损害乙法益,那么,充其量只能认为,这种避险行为没有实质意义。因为从整体上说.法益并没有受到侵害。既然如此,就不宜将这种行为认定为犯罪。
2.论述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性的条件。
答: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1)有效的承诺以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为前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故只有被害人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才有可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但即使是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也有一定限度。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
(3)承诺是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作出的承诺,不影响行为的犯罪性。但如果仅仅是关于承诺动机的错误.应认为该承诺具有效力,成为排除犯罪的事由。
(4)事实上必须存在承诺。
(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被害人在结果发生前变更承诺的,则原来的承诺无效。结果发生后的承诺不影响行为成立犯罪;否则国家的追诉权就会受被害人意志的任意左右。
(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7)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必须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成立其他犯罪。
第七章
一、简答题
1.简述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阶段的关系。
答:犯罪形态与犯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形态;在犯罪实行阶段,只能出现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形态。犯罪形态是静止的行为状态,犯罪阶段则是动态的发展过程;犯罪形态没有先后连续性,犯罪阶段则具有连续性;一个故意犯罪行为可能经过几个阶段,但不可能出现几种形态。
2.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答: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主观上为了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答: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三种情况:
①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即某种事实使得犯罪分子认为自己客观上已经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从而被迫停止犯罪。
②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即某种情况使得行为人在客观上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或者不可能造成犯罪结果。
③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即行为人已将其认为应'-3实行的行为实行终了,但意外情况阻止了结果的发生。
根据《刑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答:(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在主观上的区分标志。
(3)中止的客观性。中止不只是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
(4)中止的有效性。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以下三种情况均成立犯罪中止:
①行为人的中止行为独立防止了结果发生时,成立犯罪中止。
②行为人的中止行为与其他人的协力行为,共同防止了结果发生时,只要能够认定行为人作出了真挚的努力,也成立犯罪中止。
③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果发生,而且结果没有发生,即使行为本身偶然未能导致结果发生,或者客观上完全由于他人行为防止了结果发生的,也成立犯罪中止。
根据《刑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八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答:与单个人犯罪一样,共同犯罪的成立仍以符合犯罪构成为前提。从犯罪构成要件的意义上说,共同犯罪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共同犯罪的特殊性,表现在各个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的“共同”这一点上。
基于上述理由,共同犯罪应以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为前提。但是,二人以上在同一犯罪构成的前提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加重情节或者减轻情节的,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或者说,只要二人以上的行为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使对二人以上应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定刑,也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
如果二人以上持不同的故意共同实施了某种行为,则只就他们所实施的性质相同的部分(或重合部分)成立共同犯罪(部分犯罪共同说)。
2.简述共同犯罪的形式。
答:(1)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4)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
3.简述犯罪集团的特征。
答: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人数较多。即三人以上,二人不足以成为集团。
(2)较为固定。表现为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固定或者基本固定;集团成员以首要分子为核心结合得比较紧密;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后,其组织形式往往继续存在。
(3)目的明确。犯罪集团的形成是为了反复多次实施一种或者数种犯罪行为。
4.简述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
答:大体而言,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如下:
(1)利用没有达到刑事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
(2)利用他人不具有行为性的身体活动或者受强制的身体活动:
(3)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
(4)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如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实现犯罪;
(5)利用被害人的行为;
(6)利用有故意的工具。
5.简述教唆犯的条件及处罚原则。
答: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
(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
(3)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
教唆犯的处罚:(1)教唆他人犯菲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教唆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论述题
1、试述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答:共同犯罪的成立包括以下几个条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二人”是最低要求;至于“以上”至多少人,则并无限制。
(2)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故意”当然是犯罪的故意;“共同”不仅具有“相同”的含义,而且具有“合意”的含义。“共同故意”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各共犯人均有相同的犯罪故意,二是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其次,共同犯罪故意要求各共犯人主观上相互沟通,彼此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
根据“共同故意”这一条件的要求,下列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①共同过失犯的不成立共同犯罪。②故意犯罪行为与过失犯罪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③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④先后故意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⑤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⑥事前无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3)共同犯罪的客观条件。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共同作为,即各共犯人的行为都是作为;二是共同不作为,即各共犯人的行为都是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相结合,即部分共犯人的行为是作为,部分共犯人的行为是不作为。
共同犯罪行为的分工情况可能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正犯行为(实行行为),二是组织行为,三是教唆行为,四是帮助行为。
第九章
一、简答题
1.简述区分罪数的意义。
答:区分罪数,也就是区分一罪与数罪。行为人的行为究竟是构成一罪、还是成立数罪,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正确区分一罪与数罪具有重要意义。
(1)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准确定罪;(2)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适当量刑。2.简述继续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答:继续犯具有以下特征:
(1)继续犯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仅仅是不法状态的继续;
(2)继续犯必须是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地持续存在;
(3)继续犯必须是一个行为侵犯了同一具体的法益,即犯罪:行为自始至终都针对同一对象,侵犯同一法益:
(4)继续犯必须出于一个罪过。
对于继续犯,不论其持续时间长短,均应以一罪论处,因为持续性的行为是在一个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并且是针对同一对象侵犯同一具体的法益,因而符合一个犯罪构成。
此外,根据《刑法》第89条的规定,对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这也说明对继续犯只能以一罪论处。
3.简述结合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答:结合犯具有以下特征:
(1)结合犯所结合的数罪,原本为刑法上数个独立的犯罪。
(2)典型的结合犯是将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用公式表示就是:甲罪+乙罪=丙罪,丙罪便是结合犯。刑法将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为其中的一个罪的,也可以视为结合犯。
(3)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被结合为另一新罪后,失去原有的独立犯罪的意义,成为新罪的一部分。
(4)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结合为另一个独立新罪,是基于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
对于结合犯,当然以所结合的新罪论处,即以一罪论处.而不能以数罪论处。但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典型的结合犯。
4.简述吸收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答:吸收犯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数个独立的符合犯罪构成的犯罪行为;(2)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3)数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的必经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
由于吸收犯的前后行为之间存在必经阶段与"当发展之间的关系,故只能以一罪论处,而不能认定为数罪(参见《刑法》第171条)。
5.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其处罚原则。
答: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般认为,所谓一个行为,不是从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看是一个行为,而是基于自然的观察,在社会的一般观念上被认为是一个行为。
(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即在构成要件的评价上,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往往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多种结果。
对于想象竞合犯,应按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中的一个重罪论处.而不以数罪论处。
二、论述题
1.试述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以及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必须符合的条件。
答:对于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竞合,应采用如下原则处理:
(1)一个行为同时符合相异法律之间的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严格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论处。
(2)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依具体情况与法律规定,分别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
同一法律内部条款之间,也可能存在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的关系。定罪量刑时应视具体情况与法律规定采取不同原则:
(1)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时,在通常情况下,应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论处。
(2)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时,在特殊情况下,应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即按照行为所触犯的法条中法定刑最重的法条定罪量刑。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法律明文规定按重罪定罪量刑。第二,法律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按普通条款规定定罪量刑,但对此也没作禁止性规定,而且按特别条款定罪不能做到罪刑相适根据以上分析,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其一,行为触犯的是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否则,应严格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其二,同一法律的特别条款规定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普通条款规定的法定刑,而且.三,刑法没有禁止适用普通条款,或者说没有指明必须适用特别
2.试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答:连续犯的基本特征有:
(1)必须是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一般来说,同一的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具行为能独立构成犯罪的情形。但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连续犯立构成犯罪、数次行为中有的独立构成犯罪有的不独立构成犯罪;
(2)数次行为具有连续性。是否具有连续性,应从主客观两行为触犯同一具体罪名,而不包括触犯同类罪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条文规定了不同的具体犯罪,因此,触犯同一条文的,不等于触犯同一罪名。
将连续犯以一罪论处,具有法律依据。《刑法》第89条规定,对于连续犯的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也表明对连续犯应以一罪论处。
3.论述牵连犯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答:牵连犯具有三个特征:
(1)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多个犯罪目的,则不构成牵连犯。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数行为,而且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只有当某种手段通常用于实施某种犯罪,或者某种原因行为通常导致某种结果行为时,才宜认定为牵连犯。
(3)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
刑法总则没有明文规定牵连犯的概念与处罚原则,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罚或者从一重罪从重处罚。
第五篇:历年刑法学例题(带答案)
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单选题
1.附属刑法是指(C)A.附带规定于单行刑法的罪行规定B.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违法规定
c.附带规定于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D.刑法典的附则
2.刑法的任务可以概括为(D)A.禁止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B.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C.宣示对犯罪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D.保护法益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主要依赖限制刑法的适用而实现
B.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主要依靠刑法的宣誓与适用来实现
c.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主要依赖限制刑法的适用而实现
D.刑法的机能包括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两个机能 4.刑法解释的方法分为(D)A.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B.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c.文理解释和体系解释D.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5.狭义刑法是指(B)A.治安处罚条例B.刑法典C.研究犯罪和刑罚的科学D.研究刑法的科学
6.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以外,还具有(B)A.强制性B.处罚方法的严厉性C.处罚手段的强制性D.阶级性
二、多选题
1.刑法的分类包括(ACDE)A.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B.一般刑法与特别刑法
c.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D.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E.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2.刑法保护的法益有(ABCDE)A.有关人身的法益B.有关经济的法益C.有关财产的法益D.有关婚姻家庭的法益E.有关社会秩序的法益
3.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组成包括(ADE)A.总则B.犯罪C.刑罚D.附则E.分则
4.下列哪些机关对刑法作出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ADE)A.全国人大常委会B.中国法学会c.司法部D.最高人民法院E.最高人民检察院
5.下列属于论理解释的是(ABCD)A.当然解释B.反对解释C.补正解释D.比较解释E.文理解释
6.根据《刑法》第2条的规定,刑法的任务可概括为(ABCDE)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E.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三、判断题
1.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自1979年7月1日起实施。(×)理由:1979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2.刑法就是对违反法律的行为直接给予刑罚制裁。(×)理由:刑法只对严重违反法律并达到犯罪的行为给予刑罚制裁。3.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仅适用于当地,不具有普遍性。(√)4.刑法具有不完整性。(√)5.在对刑法某一条款进行解释时,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方法。(×)理由:在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时,既可能采用某一种解释方法。也可能同时采用某几种解释方法。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题
1.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B)A.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B.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C.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有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D.习惯法和判例不得作为刑罚的渊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犯罪构成要件的明确性,不意味着处罚范围的合理性B.刑罚的明确性即体现了刑法的合理性
c.刑罚的明确性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D.刑罚的合理性要求禁止溯及既往
3.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A)A.类推解释B.扩大解释C.缩小解释D.重罪轻判
4.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是(B)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D.改造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多选题
1.尊重人权主义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决定了(ACD)A.必须禁止刑法溯及既往B.必须罪刑均衡c.必须禁止类推解释D.必须具有明确性
E.必须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2.下列做法不符合预测可能性原理的有(ABCDE)A.处罚行为时并未禁止的行为B.处罚行为时虽有法律禁止但并未以刑法禁止的行为
C.事后减少犯罪构成要件而增加犯罪可能性D.事后提高法定刑 E.改变刑事证据规则,事后允许以较少或简单的证据作为定罪根据
3.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具体体现在(ABCD)
A.平等地保护法益B.平等地裁量刑罚C.平等地执行刑罚
D.平等地认定犯罪E.相同阶级的人适用法律平等
4.以下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理解正确的有(ABD)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C.有罪必罚D.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E.人身危险眭在罪刑相适应原则中起主要作用
三、判断题
1.我国立法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允许委任行政机关制定刑法规范。(×)理由:我国行政机关无权制定刑法规范,立法机关也不能委任行政机关制定刑法规范,这一点上,我国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2.判例法实际上是溯及既往的法律,所以判例不能成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是立法原则,但不是司法原则。(×)理由: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
4.罪刑相适应原则是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
第三章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单选题
1.我国刑法在空间上采取(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属地管辖原则应理解为(C)
A.行为地B.结果地C.行为地或结果地D.行为地和结果地
3.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的解决途径是(C)A.国际法院B.政府间协商解决C.外交途径D.诉讼程序
4.香港人在香港地区所犯罪行应适用(B)
A.大陆刑法B.香港刑法C.英国刑法D.大陆刑法和香港刑法 5.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已经在外国审判,并在国外已受过刑法处罚的,以我国刑法予以追究时,可以(D)
A.从重处罚B.从轻处罚C.加重处罚D.免除或减轻处罚
6.我国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态度是(B)
A.积极承认B.消极承认c.具体案件具体分析D.实行对等原则 7.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
A.从旧兼从轻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原则
二、多选题
1.属地管辖原则中的“地”包括
(ABCDE)
A.领陆B.领水c.领空D.挂有本国国旗的船舶E.挂有本国国旗的航空器
2.根据属人管辖原则,下列适用中国法律的情况有(ACD)
A.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
B.A国国家工作人员在A国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
C.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
D.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以外的其他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根据我国刑法应当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
E.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以外的其他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根据我国刑法应当判处2年有期徒刑的。
3.我国《刑法》采取的保护管辖原则适用的条件有(BCD)
A.只能是侵犯了我国国家的利益B.所犯之罪侵犯了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
c.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D.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E.所犯之罪尚未在外国进行审判 4.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时受到的限制有(ABCE)
A.适用此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
B.管辖国应是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C.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D.尚未有任何国家干涉或追究E.罪犯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
5.下列哪些方式表明刑法已失效?(BD)
A.国内重要媒体认为原有法律效力应中止或废止B.立法机关明文宣布原有法律效力中止或废止 c.社会出现新的情况,法律个别条款完全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
D.新法的施行使原有法律自然失效E.司法解释阐释了原有法律条文的含义
6.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包括(ABCDE)
A.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作出的特别规定B.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规定
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补充规定D.刑法实施后,新制定的特别刑法的特别规定 E.刑罚实施后,新制定的附属刑法的特别规定
三、判断题 1.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适用大陆刑法。(×)
理由:大陆刑法的效力不能及于
港、澳、台地区。
2.少数民族地区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再适用。(×)理由:少数民族地区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总体上仍然对少数民族地区适用。
3.对根据普遍管辖原则所审理的犯罪,其实体法的适用根据是国内刑法,而不是国际条约。(√)4.我国现行刑法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理由:现行刑法典自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公布,同年10月1日起生效,属于公布后一段时间才生效。
第四章犯罪概说
一、单选题
1.犯罪的本质是(C)A.危害社会秩序B.违反法律规定c.侵犯法益D.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2.在对犯罪的理论分类中,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的标准是(A)A.法定刑B.犯罪情节C.行为危害性D.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3.重罪的一般标准为法定刑(B)A.5年以上B.3年以上C.7年以上D.10年以上
4.下列哪一项不是对犯罪的理论分类?(D)A.重罪、轻罪与违警罪B.自然犯与法定犯C.隔隙犯与非隔隙犯D.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5.我国刑法l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C)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予刑罚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对犯罪质的规定
二、多选题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具有的特征有(AC)A.社会危害性B.行为具有可罚性C.刑事违法性D.行为的残酷性E.犯罪手段的多样性
2.下列对社会危害性理解正确的是(ACDE)A、当某种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时,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当某种行为对法益仅造成了危险时,该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C.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 D.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E.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3.刑事违法性的表现有(ABCE)A.违反了刑法典的规范B.违反了单行刑法的规范C.违反了附属刑法的规范D.违反了其他法律规范 E.违反了其他法律规范但因情节严重进而违反了刑法规范
4.下列关于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说法正确的是(ABCD)A.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是统一的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前提或基础
c.刑事违法性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D.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实质
E.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实质
5.下列属于对犯罪的法定分类的有(ABCE)A.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B.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c.身份犯与非身份犯D.自然犯与法定犯E.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犯罪的理论分类:(1)重罪与轻罪;(2)自然犯与法定犯;(3)隔隙犯与非隔隙犯。犯罪的法定分类:(1)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2)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3)身份犯与非身份犯;(4)亲告罪与非亲告罪;(5)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三、判断题
1.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即为犯罪。(×)理由:“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说明即使法律甚至刑法明文禁止某种行为,但只要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刑法后果,该行为就不是犯罪。
2.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3.刑讯逼供罪与诬告陷害罪的主体都是真正的身份犯。(×)理由: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因此是真正的身份犯;但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一般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真正的身份犯。第五章犯罪构成
一、单选题
1.犯罪构成实际上是(B)A.什么行为是犯罪B.犯罪成立的条件C.犯罪的本质属性D.犯罪的基本状态
2.犯罪客体可以分为(D)A.一般客体与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简单客体
C.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D.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
3.下列哪一项是一切犯罪的共同客观要件?(C)A.危害结果B.行为对象C.危害行为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B)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法益整体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D.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 5.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A.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B.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者物D.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6.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A)
A.遗弃罪B.故意伤害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D.抢夺罪
7.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
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一般客体D.直接客体
8.犯罪客观要件包括(D)
A.仅指危害行为B.仅指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C.仅指危害结果D.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9.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罪不同的原因是(C)
A.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B.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D.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 10.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为(A)
A.一般犯罪主体和特殊犯罪主体B.自然犯主体与法定犯主体
C.成年犯主体与未成年犯主体D.单位主体与非单位主体
11.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A)
A.14到16周岁B.14到18周岁C.16到18周岁D.18到20周岁 12.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C)
A.可以从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3.陈某在满14周岁以前,故意杀死一人,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盗窃l万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8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那天又盗窃1万元。在对陈某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处(D)
A.盗窃罪B.抢劫罪和杀人罪C.故意杀人罪D.盗窃罪和抢劫罪 14.某机场地面管理人员玩忽职守,致使飞机失事,死亡多人,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D)
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前行为产生的义务D.职务或者业务要求履行的义务
15.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是(A)
A.可能是过失B.不可能是过失C.只能是故意D.不可能是故意 16.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B)
A.可以从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
17.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
B.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并且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犯罪
c.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或合法利益D.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
18.下列属于单位犯罪的是(D)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B.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c.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D.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的
19.一切犯罪构成均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D)
A.故意B.过失C.放任D.罪过 20.冬季某日,爆炸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B)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 21.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C)
A.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所报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B.犯罪主体对危害结果所报的心理态度
c.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甲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孩子分食后死亡。甲对其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B)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过失D.疏忽大意过失
23.某日,甲准备枪杀仇人乙,在乙下班必经之路幸福小街的角落里等待,不久乙与工友丙一同经过幸福小街,甲窜出向乙开枪,由于误差,同时击毙了丙,对甲的行为应该怎样定性(B)
A.以两个故意杀人(既遂)罪论处B.以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罪论处 C.以一个故意杀人(既遂)、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D.以一个故意杀人(既遂),一个意外事业件罪论处
24.下列关于故意与过失说法错误的是(B)
A.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B.过失犯罪不一定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C.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D.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A.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B.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
C.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基础D.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E.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2.下列有关犯罪构成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A.犯罪构成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B.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C.犯罪构成具有针对犯人的恣意而保障社会、针对社会的恣意而保护犯人的双重保障机能
D.犯罪构成为区分此罪与彼罪提供了法律标准E.犯罪构成是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法律依据
3.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ABCD)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要件E.犯罪情节
4.下列属于对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的是(ABCDE)A.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D.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E.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5.犯罪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的是(BCDE)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D.犯罪的空间E.犯罪的手段 6.下列犯罪中,既可以由作为方式,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有(ABC)A.破坏交通设施罪B.决水罪C.故意杀人罪D.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E.非法拘禁罪
7.危害结果是(CDE)A.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B.一切故意犯罪的必备条件
C.某些故意犯罪的必备条件D.过失犯罪的必备条件E.选择要件 8.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A.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B.有条件和履行义务的可能性而未履行
C.不作为行为产生或可能产生危害后果D.侵害了刑法保护的客体和对象E.具有先前行为 9.下列犯罪中,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的是(BCE)A.放火罪B.抢劫罪C.抢夺罪D.爆炸罪E.绑架罪 1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ABCE)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B.人的下意识动作c.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D.人在精神受到强制下的行为E.人在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
11.下列关于结果加重犯理解正确的是(ACD)A.行为人实施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过失,对加重结果也具有故意 C.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具有过失 D.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E.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规定从重处罚
12.刑法上因果关系较之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特殊性?(BD)A.客观性B.范围的特定性C.相对性D.内容的特定性E.复杂性 13.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由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应当考察的因素有(ABD)A.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B.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
C.介人情况是第三者还是被害人的行为引起的D.介人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E.行为人的行为与介入情况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14.我国刑法按照刑事法定年龄,将刑事责任时期分为(ABCD)A.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B.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C.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D.减轻刑事责任时期E.选择性刑事责任时期
15.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AE)A.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B.从生日当天起计算C.按旧历的年、月、日计算
D.从生日的前一天起计算E.从生日的后一天起计算
16.我国刑法第30条所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ABCD)A.国家机关B.社会团体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D.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E.依法设立的独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
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7.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ABCE)A.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结果B.有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现实性C.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
D.有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E.一般不发生危害社会结果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18.我国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的要件包括(ACDE)A.犯罪故意B.犯罪思想C.犯罪目的D.犯罪动机E.犯罪过失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三、判断题
1.如果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2.只要某种行为只符合犯罪构成中的一个或几个要件,该行为就符合犯罪构成,成立犯罪。(×)理由:犯罪构成要求主客观具有同一性。犯罪构成不是各个要件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件的有机统一。因此,如果某种犯罪行为只符合犯罪构成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件,该行为就不符合犯罪构成,不成立犯罪。
3.犯罪客体即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理由: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利益。
4.我国刑法分则是根据犯罪的一般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的。(×)理由:我国刑法分则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的。5.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理由: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指一个人以不作为或消极的行为结果构成了一个通常以作为才能构成的犯罪行为;
6.“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理由:只有当某种不作为符合具体的犯罪构成时才构成犯罪。
7.危害行为必然造成危害结果。(×)理由:危害结果固然是危害行为引起的,但不能认为任何危害行为都必然造成危害结果。
8.遗弃行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构成结果加重犯。(×)理由:结果加重犯必须有刑法明文规定了结果加重刑,否则不是结果加重犯。
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的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和行为与结果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理由: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的是行为与结果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的研究。
10.现在的刑法理论一般肯定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1.认定因果关系则基本上完成了对于刑事责任的认定。(×)
理由:认定因果关系,只是确定了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特定的危害结果,而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看行为人的主客观条件是否符合犯罪构成,是否侵犯了特定的客体等情况。
12.在某些情况下,有辨认能力的人可能基于某种原因而丧失控制能力,此人仍然具有辨认控制能力。(×)
理由:所谓辨认控制能力,是指同时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如果缺少其中一种能力,则属于没有辨认控制能力。
13.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以其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控制能力为准,而不是以侦查、控诉、审判时是否精神正常为标准。(√)
14.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不仅是针对该犯罪的实行犯而言,也适用于教唆犯与帮助犯。(×)理由: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实行犯而言,至于教唆犯与帮助犯,则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第六章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理解不正确的是(B)
A.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B.不法侵害包括所有来源的不法侵害
C.不法侵害不限于作为的侵害D.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 2.对于防卫过当(C)
A.可以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酌情减轻或从轻处罚
C.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酌情减轻或从轻处罚
3.下列不属于法令行为的是(B)A.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B.上级机关给予地方发展需要下达的批文
C.法律有意明示了合法性条件的行为D.职权行为
4.下列不属于自救行为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B)
A.法益已经受到了违法侵害B.法益受到正在发生的违法侵害 C.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受侵害的法益
D.救济行为的手段具有适当性 5.甲某与乙某发生口角后,声称要杀死乙某。乙某怕甲某真的要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乙某的行为属于(C)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
在的,如果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所谓防卫的,属于假想防卫。6.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抢劫,甲为了保护毒品,以暴力进行反抗,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C)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伤害D.防卫过当
7.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D)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B.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8.张某一次子乙平时经常滋事生非。一日,乙无端打骂其妻子,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长子甲见状随手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石头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A.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正当防卫B.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防卫过当
C.张某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正当防卫D.张某和甲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多选题
1.对下列哪些正在进行的犯罪可以进行特殊正当防卫?(ABCDE)A.行凶B.杀人C.抢劫D.强奸E.绑架
特殊正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下列关于特殊正当防卫的说法正确的是(CD)A.对于暴力犯罪或者一般暴力犯罪,可以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B.对于任何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都可以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C.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已经结束后,行为人将不法侵害人杀死杀伤的,不适用特殊正当防卫
D.对除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外的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E.对于严重危及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也可以进行特殊正当防卫 3.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主要有(ABCD)A.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B.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
C.疾病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D.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
E.负有特定职责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害
4.下列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说法正确的是(ACDE)A.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
B.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法益
C.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或同等法益
D.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在法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法益
E.紧急避险的基本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法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较小的或者同等的法益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危险来自:
1、大自然的自发力量;
2、动物的自发袭击;
3、疾病等特殊情况;
4、不包括职务、业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
5.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ABC)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E.主观过错 防卫过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一般是过失;也不排除间接故意。
6.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ABCD)A.防卫挑拨B.互相斗殴C.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D.假想防卫 E.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进行的防卫
三、判断题
1.抢劫罪已经既遂,被害人当场对抢劫犯予以暴力反击夺回财物,属于事后防卫。(×)理由: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因此,虽然抢劫罪已经既遂,但被害人当场对抢劫犯予以暴力反击夺回财物的应认为是正当防卫。
2.凡是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是防卫过当。(×)理由: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防卫过当。3.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
4.正当防卫的条件比紧急避险的条件更严格。(×)理由:紧急避险的条件比正当防卫的条件更严格。5.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不能为了避免火灾对本人的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
6.正当业务行为是指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中被认为是业务上的行为。(×)理由:正当业务行为指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中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
7.拐卖儿童的行为只要得到儿童的承诺则不成立拐卖儿童罪。(×)理由:有些承诺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拐卖儿童罪即是。只有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承诺才可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第七章故意犯罪形态
一、单选题
1.犯罪未得逞是指(B)
A.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B.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D.为满足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需要的全部要件
2.有关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阶段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D)A.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形态。在犯罪实行阶段,只能出现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形态。
B.犯罪形态是静止的行为状态,犯罪阶段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C.犯罪形态没有先后连续性,犯罪阶段则具有连续性
D.一个故意犯罪行为可能经过几种犯罪阶段,也可以出现几种犯罪形态
3.对于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A)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B)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甲为杀乙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药,见乙神态痛苦而反悔,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其实,甲投放的毒品量不足以致乙死亡。对于甲,应认定为(A)
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
遂D.不是犯罪
6.甲为杀乙而向乙的静脉注射大量空气,后甲反悔后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但乙仍然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B)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C.故意杀人中止D.过失杀人 7.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A)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意表示D.犯罪中止
1.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8.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了射击。甲的行为是(B)
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不构成犯罪
9.某甲深夜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便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就跑。甲的行为属于(C)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10.犯罪未遂形态只能发生在(C)A.犯罪的预备过程中B.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C.犯罪实行过程中D.过失犯罪过程中
1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B)
A.可以免除处罚B.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处罚 12.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C)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B.犯罪分子是否已接近作案目标
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13.行为人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B)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二、多选题
1.犯罪未遂有以下特征(ABC)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犯罪没有得逞C.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D.犯罪目的只部分实现E.没有发
生物质性危害结果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ABC)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连续E.犯罪实行终了 3.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CD)A.时间性B.自动性C.客观性D.有效性E.及时性
4.犯罪预备的特征是(ABCD)A.主观上有犯罪故意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D.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E.为进行犯罪准备工具 5.甲仇恨乙,某日甲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CDE)A.意外事件B.对象错误C.手段错误D.故意犯罪E.犯罪未遂 例如:把某种无毒物质误作砒霜投毒杀人的(手段错误),把男人误认作女人而实施强奸的(客体错误),不妨碍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或强奸罪(未遂)。但是在意图杀害甲,因辨认或打击错误而误杀死乙的场合(对象错误),或者在意图强奸甲女而误强奸了乙女的场合(对象错误),虽然,甲与乙或甲女与乙女是不同的人,但其法律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杀人罪对象中的“人”,强奸罪对象中的“妇女”,不论对谁,只要发生了既遂的结果,应认定为杀人罪或强奸罪的既遂。6.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BE)A.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
B.是否着手不同C.犯罪未遂可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D.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E.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既有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也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7.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BC)A.甲提刀尾随乙欲抢劫,因有车经过,使甲未得逞
B.乙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C.丙守候在乙必经之路意图杀害乙
D.丁扬言要杀害戊E.甲欲杀乙,在日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准备作案的计划 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8.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ABCD)A.过失致人重伤后马上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
B.去盗窃的途中发现屋里有灯光而返回C.将挪用的用于营利的资金悄悄还上
D.毒害他人之后良心发现,乘毒性未发作将被害者送往医院抢救,但被害者仍然死亡 E.甲与邻居乙吵架,盛怒之下甲持枪来到乙家中欲枪杀乙,第一枪未击中,此时甲复又心中不忍,念及邻居感情,遂放弃回家
犯罪既遂后归还原物,酌定情节,不成立中止。既遂后不存在未完成,危险犯消除危险,是中止,属于特殊情况。关键是自己中止,不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是因为外界不可阻碍力量放弃。
实际上放弃行为,以后也不准备再实施这个行为。在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手段防止结果的出现。
三、判断题
1.某甲因与某乙有仇,而产生了杀害某乙的犯意,但经过反复考虑后打消了杀害某乙的念头,某甲属于犯罪中止。(×)理由:犯罪故意形态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某甲只是产生犯意,尚未着手实施犯罪,没有进入犯罪过程之中。
2.对于过失犯罪而言,存在成立与否的问题,但不存在既遂与未遂的问题。(√)3.犯意表示也是一种犯罪预备行为。(×)理由: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没有构成现实的威胁。
犯意,没有外在的行为,不是犯罪预备。
4.未遂犯都是危险犯。(√)5.犯罪行为引起了危害后果则为犯罪既遂。(×)理由: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所希望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
6.区分中止与未遂时,“能达目的不欲”与“欲达目的不能”中的“能”与“不能”应当以客观方面为标准。(×)理由:区分中止与未遂时,“能达目的不欲”与“欲达目的不能”中的“能”与“不能”应当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标准。
7.犯罪行为一旦实行终了,则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状态。(×)理由: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其中,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采取有效的措施自动有
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则也成立犯罪中止。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刑法的机能是指()A.刑法的任务
B.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 C.刑罚的功能
D.刑法现实与可能产生的效益 2.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3.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想渊源来自()
A.人们的因果报应观念 B.自利观念 C.心理强制观念 D.善恶区分观念
4.我国刑罚的目的是()A.惩罚犯罪 B.打击犯罪 C.预防犯罪 D.消灭犯罪
5.下列各项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内容,不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是()A.行刑时效 B.追诉时效
C.追诉时效的延长 D.追诉时效的中断 6.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一人犯数罪被判处数个拘役,决定其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A.2个月 B.6个月 C.1年 D.3年
7.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是()A.犯罪对象 B.直接客体 C.一般客体 D.犯罪结果
8.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杀害。行为人的行为()A.属于意外事件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11.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A.军人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中国公民
12.非法持有枪支罪的主观方面()A.只能是过失 B.只能是故意 C.可以是过失 D.可以是故意
13.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劣药”,包括()
A.变质的药品 B.被污染的药品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
D.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14.下列行为中,属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行为方式的是()A.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B.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C.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D.冒用他人信用卡
15.非法出售发票罪的“发票”是指()
A.增值税专用发票
B.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 C.可以用于抵扣税款的发票 D.上述发票以外的发票
16.关于强奸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妇女可以成为强奸罪的直接正犯
B.妇女可以成为强奸罪的间接正犯
C.妇女不能构成强奸罪
D.妇女不能构成强奸罪的共同正犯
17.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一般主体
18.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C.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 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9.关于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罪对象仅限于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
B.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C.本罪赠送的对象只能是外国人 D.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20.关于滥用职权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犯罪主体是公职人员
B.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只能是滥用自己的一般职务权限
D.滥用职权的行为违背了其职务行为的宗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A.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保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保护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D.保护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E.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22.作为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所剥夺的权利包括()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自由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D.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E.担任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2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减轻处罚 C.可以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 E.应当免除处罚
2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A.假想防卫 B.事前防卫 C.事后防卫 D.防卫挑拨 E.防卫过当
25.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包括()A.毒害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毒品
D.淫秽物品
E.传染病病原体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罪刑法定原则 27.准自首
28.危害行为中的作为 29.职务侵占罪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30.以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1.对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一律不能实施紧急避险。()3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33.张某在驾驶小货车的过程中,因超速、占道而撞倒行人李某并致其受伤昏迷,张某便将李某抱上小货车带离事故现场,拉至一个偏僻地带,并将李某隐藏在树林里,李某因流血过多而死亡。张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要回答减刑的条件。35.简要回答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36.简要回答保险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的具体表现。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37.试比较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袁某是公安机关的合同制民警,在进入公安机关后表现积极。某日,袁某所在公安机关抓获一个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何某,袁某参与了审讯。何某在审讯过程中一直拒不承认自己实施了盗窃行为,袁某为了让何某承认,便逼何某“坐文明椅”,用手铐和脚镣等工具使何某处于半蹲半立的状态,但腰不能伸不能屈、手脚不能活动。3个小时后,何某因动脉血管受到长时间的严重挤压而出现休克,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对本案袁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属于普通刑法的是(C)A.单行刑法B.附属刑法C.刑法典D.广义刑法 普通刑法:是指效力及于一国领域内任何地区和个人的刑法规范。这种刑法规范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通常不局限于某一类主体,也没有特殊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是国家刑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普通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现行刑法典,还包括作为刑法典补充的并具有相同效力范围的其他单行刑法。特别刑法:是与普通刑法相对应而言的,他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普通刑法的对称,指国家为了适应某种特殊需要而颁布的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或特定条件的刑事法律.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又被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特别刑法).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1)时间的特别刑法,如战时特别刑法。(2)地域的特别刑法,如特定地区的戒严法.(3)对人的特别刑法,如军事刑法。(4)对事的特别刑法,如禁毒法令.(二)二是作为现行刑法典的对称,指国家为了弥补现行刑法典的不足而颁布的一切刑法规范.在这个意义上的特别刑法被称为(形式上的特别刑法)指现行刑法典以外的一切有关犯罪及其刑罚的法律规范,包括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2.刑法时间效力的内容不包括(A)A.颁布时间B.生效时间C.失效时间D.溯及力 3.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A)
A.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B.成文法主义C.自由主义D.平等主义
4.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犯罪属于国事犯罪,第二章至第十章规定的犯罪属于(A)
A.普通犯罪B.身份犯C.基本犯D.法定犯
5.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D)
A.犯罪目的B.犯罪动机C.犯罪行为D.犯罪主观要件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
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处罚
7.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B)
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C.结果说D.犯意说
8.依照我国刑法,只能适用单处罚金的是(D)A.侵犯财产罪B.自然人犯罪C.贪污贿赂罪D.犯罪的单位
9.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是(B)A.从犯B.胁从犯C.自首D.立功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时效制度是(B)
A.追诉时效B.行刑时效C.追诉时效的中断D.追诉时效的延长 11.叛逃罪的主体是(B)
A.一般主体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军人 12.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但又构成犯罪的(A)
A.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B.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C.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未遂)定罪处罚D.应以破坏通信自由罪定罪处罚
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D)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故意,且具有谋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 本罪多以营利和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但本条并未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是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过失不构成本罪。14.妨害清算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C)A.对资产负责表作虚假记载B.隐匿财产C.集体私分国有资产D.在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B)A.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B.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D.应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16.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行为对象是(A)
A.已满14周岁的妇女B.已满16周岁的妇女C.已满18周岁的妇女D.妇女
17.我国刑法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D)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一般主体D.司法工作人员
18.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C)A.他人合法所有的财物B.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C.财物D.财物,但不包括违禁物品
19.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C)A.被关押的人B.依法被关押的人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D.一切被国家机关关押的人
20.行贿罪在主观方面是(C)A.故意B.故意,且具有谋利的目的
C.故意,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故意,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包括(ABCD)
A.属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E.溯及力 22.对依法正在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此种情况(AE)
A.属于想象竞合犯B.属于法规竞合犯C.属于典型数罪D.应数罪并罚E.应以一重罪论处 典型的数罪:是指行为人以数个罪过,实施数个行为,侵犯数种法益,而且数个行为之间没有牵连、连续等关系的数个犯罪。牵连犯:是指行为人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23.抢劫罪与绑架罪中的绑架勒索行为的区别主要有(CD)
A.侵害的客体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C.客观行为表现有所不同
D.非法占有财物的时间不同E.犯罪的时间、地点不同
2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以下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BCDE)A.故意杀人B.强奸C.放火D.投毒E.抢劫
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八种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25.刑罚的功能包括(ABCDE)A.教育感化功能B.安抚、补偿功能C.强化规范意识功能 D.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E.一般威慑功能
特殊预防的刑罚功能:限制、消除再犯条件的功能B.个别震慑功能。一般预防的刑罚功能:法制教育功能;安抚、补偿功能;强化规范意识功能;一般威慑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27.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9.假释:指对于被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后,确有悔改表现的,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作为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赔偿损失,应当适用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
理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赔偿损失只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并被免于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31.李某以弄虚作假方式掩盖其应缴的全部12万元税款。其这一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在税务机关向其追
缴这笔税款时,又以木棍将税务工作人员打成轻伤。对李某的行为,应以偷税罪与抗税罪进行并罚。(×)理由:因为李某的前一行为完全符合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后一行为完全符合抗税罪的构成要件;且这两个行 为虽是针对同一笔应缴税款,但它们各自独立成罪,应予以并罚。32.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导致乙身体重伤,乙在前往医院治疗途中,被丙驾驶的汽车撞死。甲的行
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理由: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其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 遂的责任。33.李某欠徐某人民币8万元久拖未还,徐某多次催收亦未果。一天徐某以谈生意为名将李某骗到自己家中,并将其关押起来,然后打电话要求李某家人拿8万元钱来赎人。5天后,李某的家人才凑齐8万元钱送到徐
某手中,此时徐某才将李某放回去。徐某的行为构成了绑架罪。(×)
理由:我国刑法规定,为索取债务(既包含合法的债,又包含不合法的债,如赌债等)而非法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而不以绑架罪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答:⑴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⑵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不能是累犯;
⑶必须是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5.什么是主犯?其种类有哪些? 答: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有两类:(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2)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6.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诽谤罪与侮辱罪在客体、主体、主观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
(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1.答: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都不抱希望的态度。但它们又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心理态度,表现为:
⑴两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有较清楚、肯定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认识较模糊,只是一种非现实可能性的认识。⑵两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完全持否定的态度。⑶两者的行为特征不同。过于自信的情况下,行为人总是希望凭借或运用一些有利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既不采取也不依靠任何条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夏某被假释后第三天,在其姐开的旅店里见一年轻漂亮的女旅客徐某独自住在该店的405房间,遂生邪念。待夜深徐某熟睡后,翻窗进入405房间,先是对徐某进行猥亵,后又进行奸淫。此间,徐某曾被惊醒,但误以为夏某是其同住该店的未婚夫,而未反抗,夏某行奸后匆忙离开现场,这一举止引起了徐某的怀疑,徐某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夏某被抓获归案。问:对夏某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答:此处夏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夏某趁徐某熟睡之际奸淫徐某,虽然徐某在被奸淫期间曾被惊醒却并未反抗,但那是因为徐某误以为夏某是其未婚夫,因此,夏某与徐某发生性交,还是违背了徐某的意愿的。所以夏某的行为构成了强奸罪。并且夏某是被假释期间又犯罪,故对夏某应撤销假释,将其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与又犯的强奸罪所判处的刑罚进行并罚。